道路桥梁专业毕业论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52107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桥梁专业毕业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道路桥梁专业毕业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道路桥梁专业毕业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道路桥梁专业毕业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道路桥梁专业毕业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路桥梁专业毕业论文.docx

《道路桥梁专业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桥梁专业毕业论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路桥梁专业毕业论文.docx

道路桥梁专业毕业论文

道路桥梁专业毕业论文

1路线设计·······················································1

1.1线形设计一般原则············································1

1.2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类型······································1

1.3平面设计方法················································2

1.4平曲线设计··················································2

1.5纵断面设计··················································4

1.6横断面设计··················································5

2路基路面设计····················································7

2.1一般路基设计················································7

2.2软基处理····················································8

2.3路基防护···················································9

2.4支挡结构设计···············································9

2.5路面结构设计···············································10

2.6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11

3路基路面排水设计··············································14

3.1路基排水设计···············································14

3.2路面排水设计···············································14

4涵洞基本构造··················································14

4.1圆管涵·····················································14

4.2盖板涵·····················································15

5设计计算表···················································

6参考文献······················································

7结束语························································

 

1路线设计

1.1线形设计一般原则

(1)平面线形应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在地势平坦的平原微丘区,路线以方向为主导,平面线形三要素中以直线为主;在地势起伏很大的山岭重丘区,路线以高程为主导,为适应地形,曲线所占比例较大。

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的选用与合理组合取决于地形地物等具体条件,不要片面强调路线以直线为主或曲线为主。

(2)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贯

①长直线尽头不能接以小半径曲线。

长直线和大半径曲线会导致较高的车速,若突然出现小半径曲线,会因减速不及而造成事故。

②高、低标准之间要有过渡。

同一等级的道路由于地形的变化在指标的采用上会有变化,同一条道路按不同设计速度的各设计路段之间也会形成技术标准的变化。

(3)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

汽车在曲线路段上行驶,如果曲线过短,司机就必须很快的转动方向盘,这样在高速行驶的情况下是非常危险的。

同时,如不设置足够长度的缓和曲线,使离心加速度变化率小于一定数值,从乘客的心理和生理感受来看也是不好的。

当道路转角很小时,曲线长度就显得比实际短,容易引起曲线很小的错觉。

因此,平曲线具有一定的长度是必要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最小平曲线长度一般应考率下述条件确定:

①汽车驾驶员在操纵方向盘时不感到困难

一般按6s的通过时间来设置最小平曲线长度,当设计车速为60km/h时,平曲线一般值取200m,最小值取125m。

②小偏角的平曲线长度

当路线转角α≤7°时称为小偏角。

设计计算时,当转角等于7°时,平曲线按6s行程考虑;当转角小于7°时,曲线长度与α成反比增加;当转角小于2°时,按α=2°计。

1.2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类型

平面线形的几何要素为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这三种基本线形要素可以组合得到很多种平面线形的形式。

就公路平面线形设计而言,主要有基本型、S型、卵型、凸型、C型和复合型六种。

1.3平面设计方法

(1)平面设计的重点

公路平面设计的重点是选线和定线,在满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路线距离短,挖方量少,土石方平衡时公路平面的主要容。

(2)平面设计的具体步骤和要求

资料收集现场踏勘选线与定线校核与审核

1.4平曲线设计

本路段主要技术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规值

序号

指标名称

规值

1

公路等级

两车道二级公路

8

停车视距(m)

75

2

路基宽度(m)

10

9

凸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

2000

3

设计行车速度(km/h)

60

10

凹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

1500

4

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m)

125

11

最短坡长(m)

150

5

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

200

12

设计洪水频率

特大桥1/300;

6

不设超高最小平曲线半径(m)

1500

其他1/100

7

最大纵坡(%)

6

13

汽车荷载等级

公路-Ⅱ级

根据本段路线所处路段,综合全路段的路线走向及线形要求,本路段共有五个交点,平曲线线形见图1-1。

图1-1平曲线线形图

①平曲线要素计算

取JD1作为算例,具体计算如下:

 

图1-2圆曲线几何要素

JD1处:

取圆曲线半径R=255m,缓和曲线长度确定如下:

因此曲线的几何要素为:

偏角α=49°24′00″,半径R=255m,

切线长

曲线长

外矢距

校正数

主点桩号计算如下:

JD1桩号为K0+563.2,

直缓点桩号:

ZH=JD1-170.54=K0+392.66

缓圆点桩号:

HY=ZH+105=K0+497.66

曲中点桩号:

QZ=ZH+324.859/2=K0+555.089

圆缓点桩号:

YH=HZ-105=K0+612.519

缓直点桩号:

HZ=ZH+324.859=K0+717.519

以此方法计算、、,具体结果见设计图纸《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②逐桩坐标计算

图1-3中桩坐标计算示意图

①直线上中桩坐标计算

设交点坐标为JD(XJ,YJ)交点相邻直线的方位角分别为A1和A2。

ZH点坐标:

XZH=XJ+Tcos(A1+180)(1-1)

YZH=YJ+Tsin(A1+180)(1-2)

HZ点坐标:

XHZ=XJ+TcosA2(1-3)

YHZ=YJ+TsinA2(1-4)

设直线上加桩里程为L,ZH,HZ表示曲线起终点里程,则直线上任意点坐标(L〈=ZH)

X=XJ+(T+ZH-L)cos(A1+180)(1-5)

Y=YJ+(T+ZH-L)sin(A1+180)(1-6)

后直线上任意点坐标(L>ZH)

X=XJ+(T+L-ZH)cosA2(1-7)

Y=YJ+(T+L-ZH)sinA2(1-8)

1.5纵断面设计

沿着道路中线竖直剖开然后展开即为道路纵断面,它反映了道路中线地面高低起伏的情况及设计路线的纵向坡度情况,从而可以看出纵向土石方工程的挖填情况。

把道路的纵断面图与平面图结合起来,就能完整的表达出道路的空间位置。

1.5.1竖曲线设计

竖曲线是设在纵断面上两个坡段的转折处,为了便于行车,起缓和作用的一段曲线。

竖曲线的形式可采用抛物线或圆曲线,在使用围二者几乎没有差别。

竖曲线诸要素的计算:

以变坡点1为例计算如下:

K0+370,高程为474m,i1=-4.973%,i2=2.432%,ω=i2-i1=2.432%-(-4.973%)=7.405%,为凹形。

取竖曲线半径R=1800m。

曲线长=1800×7.405%=133.29m

切线长=66.645m

外距=1.234m

(2)计算设计高程

竖曲线起点桩号=K0+370-T=K0+303.351

竖曲线起点高程=474+T×7.405%=478.935m

变坡点2、3按照同样方法计算,具体结果见《纵坡、竖曲线表》。

1.6横断面设计

公路的横断面,是指公路中线上各点的法向切面,它是由横断面设计线和地面线所构成的。

其中横断面设计线包括行车道、路肩、分隔带、边沟边坡、截水沟、护坡道以及隔离栅、环境保护等设施。

公路横断面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尺寸要根据设计交通量、交通组成、设计车速、地形条件等因素。

在保证必要的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与通畅前提下,尽量做到用地省、投资少,使道路发挥其最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道路横断面的布置及几何尺寸应能满足交通、环境、城市面貌等要求,横断面设计应满足以下一些要求:

(1)设计应符合公路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的具体要求。

(2)设计时应兼顾当地农田基本建设的需要,尽可能与之相配合,不得任意减、并农田排灌沟渠。

(3)路基穿过耕种地区,为了节约用地,如当地石料方便,可修建石砌边坡。

(4)沿河线的横断面设计,应注意路基不被洪水淹没或冲毁。

①路基宽度的确定

路基宽度是指公路路幅顶面的宽度,即两路肩外缘之间的宽度,公路路基宽度为行车到与路肩宽度之和。

根据规,二级公路采用单幅路形式,行车道宽2×3.5m,硬路肩宽度:

2×0.75m,土路肩宽度:

2×0.75m。

路基宽:

7+1.5+1.5=10m,路拱坡度2%。

布置如下图4-1所示:

图4-1路基设计简图

②路堤和路堑边坡坡度的确定

由《公路路基设计规》,结合实际的工程地质条件综合考虑:

路堤边坡坡度取为1:

1.5~1:

1.75;路堑边坡取为1:

0.5~1:

0.75。

③超高与加宽

1)路线平曲线半径小于1500m时均设置超高,超高渐变率在缓和曲线完成。

超高横坡的过渡方式采用:

绕边缘旋转,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当达到与侧车道同样的单向横坡度后,整个断面绕未加宽前的侧车道边缘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

此时超高缓和段长度L按下式计算:

式中:

B——路面宽度,m;

——超高横坡,%;

——超高渐变率,即旋转轴与车行道外侧边缘之间相对升降的比率,车速60km/h时,取1/125。

超高具体渐变过程见《路线纵断面图》超高栏。

2)为保证汽车在转变中不侵占相邻车道,凡小于250m半径的曲线路段,均需要相应加宽。

本路段最小圆曲线半径为255m,所以不需要设置加宽。

 

2路基路面设计

公路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它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荷载,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