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知识试题及答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520444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77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知识试题及答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哲学知识试题及答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哲学知识试题及答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哲学知识试题及答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哲学知识试题及答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哲学知识试题及答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x

《哲学知识试题及答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知识试题及答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哲学知识试题及答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x

哲学知识试题及答案MicrosoftWord文档2

哲学思想

1.专题常考知识整合

(一)哲学基本派别

1.哲学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也就是意识和物质何为本原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3)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及其基本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认为金木水火土气等是世界的本原。

进步性: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正确。

局限性:

只是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进步性:

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局限性:

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机械性、形而上学行;唯心史观。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正确的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进步性: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市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市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4)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认为: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3.唯心主义及其基本形态

(1)主观唯心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2)客观唯心主义: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3)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心主义认为:

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易混易错点拨

(1)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不能认为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正确的,但有一定局限性。

唯心主义根本观点错误,但从局部范围来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不同的哲学派别,尽管存在一定的局限,但对于它们所处的的时代来说,已经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三.考点强化训练

考点一:

哲学是什么,哲学基本问题

1.为了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开展中宣部、中组部等11各部门联合组织了“双百”人物的评选活动。

2009年9月10日评选出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据此回答下题

“双百”都具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坚定的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和忘我的奉献精神。

这表明()

A.理想信念对“双百”人物的成长起决定作用

B.世界观是人们自觉形成的哲学理论体系

C.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培养道德模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解析:

本题考查对树立正确世界观意义的认识。

A说法错误,它夸大了理想信念的作用,对个人成长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发展及个人主观努力。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发形成的世界观,往往是零散的、朴素的观点,只有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B错误。

培育“四有”新人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D错误。

故应选C项。

答案:

C

2.“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  )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

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

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本题引用名人名言为背景材料,实质上考查对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的理解。

哲学有正确与错误、科学与非科学之分,①说法明显错误,排除。

③突出了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但该说法与题干论断的主要指向不符,也应排除。

②④说法符合题意,正确指出了哲学与具体科学二者的一致性,故应选C项。

答案:

C

考点二: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3.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解析:

本题考查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理解。

“形者,有生之本”是唯物主义观点,B、C、D三项均是唯物主义观点;A项是唯心主义观点,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

A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

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解析:

本题考查唯心主义的根本特点。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唯心主义的根本特点,是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A、B、D均不是唯心主义派别的共同本质观点。

应选C项。

答案:

C

5.“我看到苹果的颜色和形状,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对苹果的认识,所以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

”这种观点属于认识论上的(  )

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主观唯心主义的理解。

“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即“存在就是被感知”,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故应选B。

答案:

B

6.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解析:

本题考查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我思故我在”认为世界是由人的主观意识决定的,与“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同属于主观唯心主义,A、C、D三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故应选B。

答案:

B

考点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及基本体征

7.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

A.实践的观点B.革命的观点

C.阶级的观点D.历史的观点

解析:

本题考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实践观”。

B、C、D均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的原因的误解。

应选A项。

答案:

A

8.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实践性是指(  )

A.正确阐明整个世界发展最普遍的规律

B.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

C.有效提供改造客观世界的观点和方法

D.以认识客观世界为目的

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回答本题关键要明确实践观点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实现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关键在于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在于指导人们改造世界,不仅仅是认识世界,故选B项,不选D项。

A、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答案:

B

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它第一次实现了(  )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知识的能力。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这样,其他哲学也是这样,故③的说法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的,排除含③的选项,故应选B项。

答案:

B

辩证唯物论(是什么)

1.专题常考知识整合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2.物质: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1)物质的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性

(2)物质的根本属性:

运动

(3)物质的可知性、不可磨灭性

3.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1)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2)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坚持可持续发展

(3)人类再利用自然时要顺应、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4.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1)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产物

(2)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客观的

(3)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客观的

(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

表现

原理

方法论

从意识的起源看: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一切从实际求是出发、实事

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从意识的内容看: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反映),人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还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不仅能认识现在,还能追溯过去,预测未来。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反作用),人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温馨提醒:

意识的能动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不是一回事,意识的反作用只是意识能动作用中的一个方面。

“精神、路线、方针、政策、道德、法律、观念、思想、认识、理论、方案……”此类语言哲理是: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哲学依据(是什么)

第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第二,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2)怎么做

第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二,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第三,反对两种错误:

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

温馨提醒:

“根据……情况、针对……形势、由……决定,从……出发、弄虚作假、因地制宜”此类语言哲理是: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关系

内容阐述

方法论

物质

决定

意识

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

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是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意识

对物

质具

有能

动作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3.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要增强认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积极主动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断提高认识能力

意识

对物

质具

有能

动作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一是要重视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二是要重视精神的力量,不断增强自己的信心

5.物质与运动

(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3)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4)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6.运动与规律

(1)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3)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都有其规律

(4)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二.易混易错点拨

1.意识到底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

不能笼统地说意识是主观的或者是客观的,意识就其反映形式来说是主观的,就其反映的对象和内容来说,则是客观的。

意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反映的形式(如感觉、判断等)是主观的,所以对同一客观事物才会形成不同的意识。

三.考点强化训练

考点一哲学的物质概念

1.荀子说: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这句话表明(  )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等知识,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名言的内涵。

天、地代表自然界万物,这句话是说世界上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D项符合题意;A、B项没有体现,C项说法错误。

应选D项。

答案:

D

2.2009年是达尔文诞辰200周年,他发表于1859年的《物种起源》至今深刻影响着人们对生命起源和进化历程的认识。

尽管人们对其进化假说一直存有争议,但他的基本观点还是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不断被科学的发展所证实,例如(  )

①生物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不是神的意志的产物

②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说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根本内因

③人类的起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否定了上帝造人说

④劳动在从古猿向人的转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

②说法错误,故不选。

劳动在从古猿向人的转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观点,④不选。

应选A项。

答案:

A

考点二哲学的运动概念

3.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

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

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

解析:

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二者关系。

连续播放数十张相同的画面,这个过程是动的,但形成的效果却是静止的,这说明静止并非完全不运动,而是没有发生某种形式的变化,这说明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A项符合题意;B、C项与题意无关;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D项说法错误。

应选A项。

答案:

A

4.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A.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

解析:

本题考查运动的绝对性、无条件性,解题的关键是对孔子的话意的准确理解。

孔子的话意为时光如流水,永不停息,说明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故选A。

B项认为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本意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项错误。

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也应排除。

答案:

A

5.亚洲有一种毛竹,最初5年里在地下生根长达几千米,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生长。

第6年雨季到来时,它钻出地面,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迅速长到30米高。

这种现象反映了(  )

A.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B.只要发生量变,就有质的飞跃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认识事物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解析:

本题考查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毛竹在前5年里几乎看不到它的生长,说明事物有相对静止的一面,但它在地下生根长达几千米,6年后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迅速长到30米高,说明事物有绝对运动的一面,因此A项符合题意。

B项明显表述错误,C、D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

A

6.“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

”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解析:

本题考查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李贺的诗句体现事物是运动变化的,C项符合题意。

运动是无条件的,A项错误;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B项错误;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项错误。

答案:

C

考点三物质运动的规律

7.著名钢琴艺术家傅聪认为,学琴的人以为把手指练得飞快就会变成第二个郎朗,其实5~10年之后,只不过是多了一批“光彩的手指”而已,这与成为艺术家的境界相去甚远。

这种学琴方式的问题在于(  )

①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

②轻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③缺乏循序渐进的训练

④违背了人才成长的规律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加强人的修养的知识,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这种学琴的方式问题在于只重视表面形式的发展,而忽视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违背了人才成长的规律,①④符合题意;上述做法并没有轻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也不是缺乏循序渐进的训练,②③不符合题意。

应选B项。

答案:

B

8.《孟子》云: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这表明(  )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解析:

本题考查改造自然与尊重规律的关系。

《孟子》中的两句古语反映了人们如果正确对待客观规律,可以促进实践活动的成功,D项正确。

A、C两项单方面强调客观规律,不选;规律具有客观性,B项中“改造”是错误的。

答案:

D

考点四物质决定意识

9.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怀。

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

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

这表明(  )

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回答本题关键要正确区分意识的生理基础与意识的内容。

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器官,意识的内容则来自客观世界。

题干材料表明,青春期意识是由大脑的生理特点决定的,这说明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故应选D项。

A项是庸俗唯物主义观点,错误;客观存在是意识产生的源泉,故B项错误;C项强调了意识的特点,与题意不符。

答案:

D

10.国库也叫国家金库,一般以为只是放钱的库房。

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国库还可以看成是一个簿记系统,用来记录所有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人们对国库的片面认识是(  )

A.唯意志主义的

B.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人脑主观自生的

D.脱离客观存在的结果

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

人们对国库的片面认识,既有对客观现实的正确认识,也有反映者主观想象的成分,因此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B项符合题意;这种认识毕竟有客观性的认识,因而说它是唯意志主义太绝对,它不是人脑主观自生的,A、C项不符合题意;这种认识并没有完全脱离客观存在,因而D项不符合题意。

应选B项。

答案:

B

11.民谚“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说明了(  )

A.存在决定意识

B.意识反作用于存在

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

解析:

材料强调物质的决定作用,故选A。

B、C强调的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故B、C不符合题干要求。

D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意识不能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

答案:

A

12.“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长期观测和研究提出来的。

在此基础上,哥白尼通过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提出了“日心说”,推翻了托勒密的结论。

这一著名的科学史实证明(  )

A.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客观世界

B.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主观世界

C.正确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

D.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

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来源。

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其内容都来源于客观世界,故选A。

答案:

A

考点五意识的能动作用

13.下图既可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

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

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

这表明(  )

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

回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图示的内涵。

图示反映了人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A项与题意无关;人认识的结果是由主客观条件共同影响的结果,因此B项表述错误;图示反映的是人的意识对认识世界的作用,故D项不符合题意,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14.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总结出“高举旗帜,爱党爱国,昂扬向上,开放自信,敬业奉献,开拓创新,团结奋进,继往开来”的精神财富,它将成为鼓舞全国人民奋斗的精神动力。

其中体现的哲理是(  )

A.社会意识不受社会存在的影响

B.社会历史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

C.认识具有反复性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

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回答本题关键要把握题干中心。

题干强调了国庆精神既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又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

故选D项。

A项说法错误,B、C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

D

15.某同学在学校感到自卑,影响了生活和学习。

老师开导他,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就会产生消极情绪,我们要善于挖掘自身优势与潜力,积极体验成功。

该同学根据老师的指导,经过不断努力,逐渐找回了自信。

这告诉我们(  )

A.转变思考问题的角度决定着自卑向自信的转化

B.人们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C.调动意识的自觉选择性是解决矛盾的重要条件

D.世界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心理体验

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主旨。

材料强调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重要性,A说法错误,B、D与题意不符,应选C项。

答案:

C

16.图中两个市场调查员对同一地区的调查之所以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是由(  )

①反映客观世界的侧重点的不同决定的

②意识反映客观世界的主动创造性的不同决定的

③是否如实反映客观对象决定的

④是否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统一决定的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对意识活动所具有的主动创造性的认识。

两个市场调查员都对同一地区的市场情况进行调查,其认识对象没有区别,①错误。

两个市场调查员都如实地看到了该地区的居民都赤脚的事实,③错误。

两个市场调查员之所以形成了不同的结论,在于他们形成认识过程中各自发挥的主观能动性不同,具体表现为主观认识的创造性不同,从认识的结果来看,两人认识的区别在于是否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统一。

可见,②④正确。

答案:

D

考点六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17.2009年4月,甲型H1N1流感开始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扩散。

我国借助国际力量组织攻关,在短时间内成功研制出甲型H1N1流感的快速诊断方法。

这表明(  )

A.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开自然之谜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造规律

D.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意识起着促进作用

解析:

本题以甲型H1N1流感为背景,考查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这一知识点。

这种病毒是新出现的,人们对它有一个认识过程,但并不等于不能认识,因而A正确。

B项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排除。

C项中“改造规律”的说法不妥。

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起促进作用,D项错误。

故选A。

答案:

A

18.“面对金融危机这一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需要加强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