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全国卷Ⅰ历史试题的数据统计选择题答案解析及教学启示.docx
《新课标全国卷Ⅰ历史试题的数据统计选择题答案解析及教学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全国卷Ⅰ历史试题的数据统计选择题答案解析及教学启示.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全国卷Ⅰ历史试题的数据统计选择题答案解析及教学启示
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历史试题的数据统计、选择题答案解析及教学启示
一、必修部分分值统计:
1、从专题史角度看:
政治史
经济史
文化史
合计
分值
2014年
28分
20分
37分
85分
2015年
20分
36分
29分
85分
2016年
24分
45分
16分
85分
2、从通史角度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外国史
合计
分值
2014年
28分
28分
29分
85分
2015年
30分
27分
28分
85分
2016年
28分
29分
28分
85分
二、选择题答案解析及核心素养考查目标
2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答案】:
C
【解析】:
《五经》均为西周旧典,是否经过孔子删修,自唐宋以来说法纷坛,有完全肯定的,有部分肯定的,也有完全否定的,A可排除。
汉代董仲舒儒学以先秦儒学,包括孔子儒学为基础,B可排除。
秦始皇焚书后,儒学传统并未断绝,西汉的儒家经典,一为今文经,老儒背诵下来的、用当时通行的隶书记录下来的经典,一为古文经,如鲁壁藏书,D可排除。
顾颉刚说:
“到了周代,有了五经,是最早的史书。
”(《中国史学入门》页22),《论语》的成书年代,学术界有争论,但肯定是在孔子去世之后,是后起的著作,故为C。
【答案不足】:
其一,题干是问当时“为什么《尚书》等五部书成为经典而《论语》没有成为经典”,设计的答案理应立足于《尚书》等五部书与《论语》的比较方面,而不应该是立足于儒家思想的起源和特点,《论语》中孔子的儒家思想难道就不是“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其二,笔者所见学界解释有二,皆未提到本题答案。
王国维的解释:
汉初文帝时,博士70余人,不限五经,《论语》博士是其中之一,未有特殊地位。
到武帝时,诸子百家俱废,独立五经。
为什么罢《论语》博士、《孝经》博士?
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四《汉魏博士考》说:
“至《论语》、《孝经》,则以受经与不受经者皆诵习之,不宜限于博士而罢之也。
”并进而明确指出:
“武帝罢传记博士,专立五经,乃除中学科目于大学之中,非遂废中小学也。
”据王国维先生的意见,六艺(经)为汉大学科目,《论语》、《孝经》为汉代中学必修科目。
(参见田春来:
《<论语>在汉代之地位考》,《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杨生民《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新探——兼论汉武帝“尊儒术”与“悉延(引)百端之学”》,《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周炽成的解释:
西汉流行五经说,而东汉流行七经说(汉七经是指五经加《论语》和《孝经》)。
……《论语》在战国时期已经成书,……在当时有多种版本。
到了西汉初年,情况仍然如此。
不过,由于读《论语》的人越来越多,它的影响越来越大,汉代不同的本子慢慢有趋同的倾向。
当《论语》的权威性被大家接受之后,它就由传演变为经。
看不见这种演变,事实上就是否定了《论语》在汉代的特殊影响。
”周炽成先生认为,西汉时《论语》没有成为经典是因为版本多、权威性不够(参见周炽成:
《<论语>成为经的时间考辨》(《现代哲学》2008年第5期)。
【核心素养考查目标】: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五大核心素养之“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
25.图4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图4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答案】:
D
【解析】:
徐勤海《从四川汉画像砖图像看东汉庄园经济》(《农业考古》2008年第3期)等:
德阳县出土一幅《芟草播种》画像砖,图中六农夫装束者在农田劳作,右四人双手挥钹镰芟草拨土,又说是砍削秸秆,左二人执钵(装种)撒种。
此为粗放的撒播方式播种,虽快速但浪费种子,且因株行距不分不便中耕管理,尚不能代表水稻播种技术真正水平。
该文认为该图是东汉庄园中农业生产的情形。
【试题不足】:
其一,从罗伟先《对“收获播种”画像砖的再探索》(《四川文物》1988年第3期)一文可知,学术界对该图内容的认识并不一致,有“祭祀灵星的舞蹈”说,“收获”说(是研究当时水稻收割及其有关问题的宝贵材料),“收获播种”说,“播种”说,“祈报社稷的舞蹈”说,等等。
“祭祀灵星的舞蹈”说、“祈报社稷的舞蹈”说都认为该图表现了农业祭祀性仪式的某种场景,是一种象征性的活动场面,不是农业的一个真实场面。
既然学界对该图主题内容的看法有分歧,就不宜出现在选择题中。
其二,陈仲丹《中学历史教学图像史料信息解读方法浅议》(《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6年第2期)一文认为,如何解读图像史料中的有效信息,将之解读得既准确又充分,是个史料教学中需要解决的急迫问题,作者提出,对图像史料所含信息的解读方法,首先要将图像信息的解读放在“二重证据法”的框架中去理解,要在融汇其他史料尤其是文字史料大量信息的前提下去理解图像,发挥其互证与补充的功用。
也就是说,有关历史结论的得出,主要还是要靠文献记载,画像砖这类图像史料只能是补充、印证,不能取代文字史料而单独使用,单独使用的风险性较大。
【核心素养考查目标】: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五大核心素养之“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汉画像石、画像砖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史料性质不仅在美术史上有巨大意义,而且对研究汉代社会的经济生活、典章制度、风俗习惯、艺术思想等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图像资料。
汉画像石被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誉为“绣像的汉代史”。
著名历史学家谢国桢的《两汉社会生活概述》一书就是引用汉画像石、画像砖等大量第一手的形象史料,从城市、科技、习俗、衣食住行、文化艺术等方面形象生动地展现丰富多彩的汉代社会生活。
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
“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此事反映了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答案】:
A
【解析】:
题干材料表明宋太祖很看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注意自身的历史定位(参见燕永成《宋代帝王历史意识探究》,《江西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原因即在于“史官必书之”,故A正确。
“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过于绝对,题干材料也未体现,B可排除。
题干材料也未体现“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C可排除。
“真实言行”包括正确的,也包括失误的,题干材料看不出宋太祖的不愿,D可排除。
【试题不足】:
题干材料小,结论大。
【核心素养考查目标】: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五大核心素养之“历史解释”。
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
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答案】:
B
【解析】:
三司并立到巡抚总揽,并不是中央权力下放,A可排除。
巡抚权力相对集中,可以防止三司鼎立而酿成的互不相统、运转不灵的弊端(王天有《明代国家机构研究》页183),提高地方行政效率,B正确。
六部与都察院是并列的中央机构,都察院为最高监察机关,巡抚是都察院的外差,不是地方正式军政长官,巡抚的派遣、巡行不会削弱六部权限,起初,内地巡抚的廷推由吏部会户部主持进行,边方巡抚则由吏部会兵部主持,后来皆由九卿(六部尚书、督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廷推,巡抚的考课、黜陟、改调,操于吏部考功、文选二司,六部权限未受到影响,C可排除,另,巡抚全称为“钦差巡抚(江西、福建、浙江……)地方等处提督军务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从名称上大约可以推知其权责,不会削弱六部权限。
明前期,地方三司并立,权力分散,与中央政府难以形成对立,D可排除。
【试题不足】题干材料单薄,看不出巡抚属于都察院系列,看不出与六部的关系。
另外,题干说地方三司直属六部,也不够准确,六部为正二品衙门,地方的布政司为从二品衙门,按察司为正三品衙门,都指挥使司为正二品衙门(直属于五军都督府,正一品衙门),地方三司直接对皇帝负责,政务上接受六部指导,不是直属六部。
【核心素养考查目标】: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五大核心素养之“历史理解”。
历史理解是指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情感取向和理性认识。
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这种情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答案】:
C
【解析】: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是在鸦片战争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应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A可排除。
近代中国商品经济始终未基本取代自然经济,B可排除。
火柴、洋布等洋货是日常生活用品,遍及城乡,C正确。
中国市场主动开放是在19世纪末甲午战争中国失败之后清政府自开商埠,D可排除。
【核心素养考查目标】: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五大核心素养之“历史理解”“时空观念”。
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
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答案】:
C
【解析】:
清政府对军队的西式改革,在洋务运动时期有过,在戊戌变法的法令中有过,在清末新政中有过,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之前未完成,A可排除。
题干材料是讲中国自身的“军备优势”,B、D可排除。
“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应是指洋务运动在军事方面的成果,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起步,C正确。
【核心素养考查目标】: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五大核心素养之“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
这反映了国民党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
【答案】:
D
【解析】:
指定上述“谬误名词”及其禁止刊载的做法会激化与其他党派的矛盾,A可排除。
当时为中日战争,1941年12月9日中华民国政府也正式对日宣战,中国已是战时状态,“亲日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名词”,与时局无碍,B可排除。
抗战的领导权问题,在大陆学术界有不同看法,但国民党政府是合法的中央政府,中共的八路军、新四军抗战也是在其领导之下进行的,同时题干材料中的“谬误名词”也说明不了中共拥有抗战的领导权,C可排除。
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军事合作,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仍然是国民党一党专制,把“亲日派”归为“谬误名词”,有减少对国民党政府部分人抗战不力指责的考虑,把“长征时代”“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有减少共产党政治影响的考虑,把“争取民主”归为“谬误名词”有维护一党专制局面的直接考虑,D正确。
【核心素养考查目标】: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五大核心素养之“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17.9%上升到52.8%。
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答案】:
B
【解析】:
“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应该在1970年代以后,A可排除。
“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应该在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新世纪以来,C可排除。
“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新中国初期,即通过反封锁、反禁运斗争使欧美西方国家对华经济封锁政策的失败,中国的国民经济很快得到恢复,中国对外贸易得到较快发展,1950—1952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逐年增加,由1950年的11.3亿美元,增至1952年的19.4亿美元,增长1.5倍,其中,出口由5.5亿美元增至8.2亿美元,进口由5.8亿美元增至11.2亿美元,分别增长1.5倍和1.9倍(王巧荣:
《陈云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反封锁、反禁运斗争》,收入朱佳木:
《陈云与当代中国第一辑)》,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年),D可排除。
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关系进入恶化时期(1960年—1978年),两国贸易急剧下降,军事摩擦不断,B正确。
【核心素养考查目标】: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五大核心素养之“历史解释”。
32.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
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答案】:
A
【解析】:
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从来没有消失”,与“基础”说在史实上、逻辑上一致,A正确。
欧洲近代社会有自己的新的法律与道德规范,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源头、蓝本可以追溯到过去的罗马法,但不是直接通过罗马法来确立行为规范,B可排除。
罗马法的内容主要不是设计和维护民主制度,C可排除。
“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在史实上、题干材料上没有体现,D可排除。
【核心素养考查目标】: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五大核心素养之“历史理解”。
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
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
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答案】:
B
【解析】:
1689年《权利法案》即确立了议会权力至上的原则,A可排除。
当时英王仍然拥有独立的行政权,尚未统而不治,内阁只是协作国王处理政务,内阁制要到1721年后逐渐形成,英王的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内阁,内阁制形成是英国君主立宪制最终确立的关键一环,B正确。
内阁制要到1721年后逐渐形成,C可排除。
《权利法案》并没有限制英王的行政权,D可排除。
【核心素养考查目标】: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五大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历史理解”。
34.表1
成立时间
名称
1955
国际茶叶委员会
1960
石油输出国组织
1962
可可生产者联盟
1970
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
推动表1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发达国家经济调整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D.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答案】:
B
【解析】:
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逐渐形成了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一战后,特别是二战后,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它们为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而不断斗争。
由石油输出国组织是中东地区第三世界石油生产国建立推知,表1所列其他国际组织可能类似,世界茶叶生产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世界可可生产国主要在亚非拉地区,天然橡胶生产国主要在东南亚,这些国际组织涉及的地区主要是过去的被西方国家殖民的亚非拉地区,主要成员是过去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不是发达国家,B正确,A可排除。
经济全球化扩展到生产领域,即全球化生产,它不同于国际化生产,它是指某一产品价值链由不同国家的不同企业共同完成,生产的国家边界和企业边界均被突破,题干国际组织与之无关,C可排除。
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即区域经济集团化,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一些地理相近的国家或地区间通过加强经济合作,为谋求风险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最小化和利益的最大化,形成了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或国家集团,以市场一体化为开端,以实现经济一体化乃至政治、安全、军事一体化为目标,而石油输出国组织不是区域一体化经济组织,它只是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维护各自的和共同利益的国际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仅仅局限于石油,和亚太经合组织、欧盟、东盟有本质区别,D可排除。
【核心素养考查目标】: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五大核心素养之“历史解释”。
35.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
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
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
【答案】:
A
【解析】:
煤钢联营建立于1951年,西欧六国把煤钢等战略物资捆绑在一起,表示了合作的诚意,这符合马歇尔计划“欧洲一部分国家联合”的意图,A正确。
马歇尔计划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为目的,希望建立西欧在政治上、经济上依靠美国的格局,尽管它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推动了西欧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但西欧国家并没有由此取得与美国平等伙伴关系的地位,B可排除。
二战后欧洲出现对峙是北约与华约的成立,C可排除。
二战后德国分裂的根源应在于美苏冷战政策,冷战局面的形成,美苏双方皆有责任,不是单方面的因素,D可排除。
【核心素养考查目标】: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五大核心素养之“历史理解”“历史解释”。
三、对教学的启示
与去年一样,今年新课标高考历史试题以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为切入点,以主干知识和时事热点为考点,以学科能力与素养立意为考查目标,这些做法已经越来越明显和相对稳定了,其本质的东西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如果说有什么变化,那就是更加凸显了学科核心素养的立意意图。
其对课堂教学的启发,有的是一贯的,有的需要引起新的重视。
1、笔者一以贯之强调的
(1)教学方式:
就地取材进行史料教学
许多同行认为,进行史料教学是有效应对新高考的方法之一。
笔者认为,“就地取材”进行史料教学,是一个不错的、可行的选择。
所谓“就地取材”进行史料教学,就是说,把教材现有素材当成史料,根据“教材史料”设计一些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思考题,由学生阅读这些“教材史料”来回答问题。
笔者感到,要有效实施“就地取材”史料教学,重点是要抓住“就地取材”和“就材设问”两个环节。
从前一个环节的角度出发,笔者的做法已经形成了文字,如有兴趣,可参考——《“就地取材”进行史料教学——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2为例》(《中学历史教学》2013年第4、5期合刊)、《人教版高中必修1“就地取材”史料教学例举》(《中学历史教学》2013年第10期)、《“就地取材”史料教学:
以人教版高中必修3为例》(《中学历史教学》2014年第3期)。
从后一个环节的角度出发,即从“就材设问”的角度,笔者在设计思考题的时候,注重了三个维度,也就是说,“就材设问”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问题重在引导学生论证、挖掘教材的观点;第二种类型问题重在引导学生完善、质疑教材的观点;第三种类型问题重在引导学生形成并论证自己的观点(周明学《“就地取材”史料教学中如何“就材设问”——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1为例》,收入《“21世纪全球历史教育的发展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编辑)。
这样的做法,与高考试题的要求大体上是对路的。
(2)教学进度:
以核心素养培养为推进策略
在新课标高考之下,要正确处理好教学进度中的知识学习与能力、素养培养的关系问题。
在过去的教学中,很多学校特别强调教学进度的冒进,要求尽快结束新课,强调多轮复习的重要性。
这一做法让课堂教学变成了知识的教学,新课是知识教学,复习课还是知识教学。
表面看,复习了多轮,重复了多次,知识熟悉了,知识框架建立了,但只是在知识再现再认这一层面上的低水平重复,对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实际上没有多少帮助,要应对过去知识立意的高考还可以,要应对核心素养立意的高考则基本无效。
很多学校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在日常新课教学中,要有核心素养培养优先于知识学习的新观念,不要一味赶进度,不要一讲到底,要充分让学生参与思考和表达。
在让学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上,要舍得给时间,学生要有阅读的时间,学生要有思考的时间,尽量让更多的学生有发言的机会。
这样做,肯定要耽误教学进度,但我们要想清楚,课堂教学到底要给学生什么,知识吗?
知识结构吗?
这些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只能在学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中逐渐进行,只能在分析问题时的师生互动、交流中逐渐进行,在简单的知识传授中是培养不出来的,在低水平的知识复习中是培养不出来的。
不要因为赶进度,而丢掉了真正的教学目标。
宁可牺牲进度,也不要牺牲“效度”。
加快进度、多轮复习的做法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了,应该可以告别历史舞台了。
2、笔者新强调的
(1)史料教学的史料应该少而精,史料分析要准确到位
无史料不教学,成为很多课堂的教学常态。
很多老师只追求史料的数量,不考虑史料的质量,似乎所有的知识点、结论都要用史料来印证、来分析,捡到篮子都是菜。
史料一多,必然要减少学生阅读史料的时间,必然要减少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也必然要减少教师分析史料、点评学生讨论的时间,表面上看,是进行了史料教学,但是通过史料教学要达到的目的,能够达到吗?
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提高吗?
结果是贪多不烂,消化不良,吸收不好,营养流失。
史料教学的史料应该是少而精,一堂课,关键性的史料有两至三条足矣,如果把两至三条史料阅读到位、理解到位、解释到位、分析到位,学生才有切实的收获,史料教学的目的就容易达到。
史料少而精,就有一个选择的问题。
本来选用教材中的史料,是经济、有效的办法,这也是笔者提倡并实施就地取材进行史料教学的用意之一。
但很多老师对教材中的史料不太重视,宁愿东找西找,得不偿失。
教材中很多文字史料和图像史料(包括汉画像砖之类),完全可以就地取材分析到位。
如必修1“第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我设计的问题是:
阅读页66导言,中国参加一战有何特点?
有何意义?
必修2“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我设计的问题是:
阅读页14的正文第一段和“《清明上河图(局部)》中的街市”图,推测北宋东京大型火灾频仍的原因。
必修3“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设计的问题是:
阅读页5“孔子讲学图”和页10“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从讲学方式、内容、场所和学校性质等方面可以提取哪些信息?
当然,补充一些史料,也是可以的,关键要有分析的价值,也要分析到位。
(2)史实教学极为重要
合理的课堂,除了史料教学外,还要重视史实教学,不能史料教学一统天下。
所谓史实,就是经过学术研究得出的一些公认的知识、结论、概念和理论,概念和理论都是解释工具,这些必须通过教师的讲述来呈现,也就是说带有分析性的讲述法仍然是重要的教学方法。
过去是教教材,现在都时兴用教材教,其实对历史教学而言,讲述法、教教材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史料教学不能取代史实教学,史实教学所具有的系统性、完整性、深刻性优势是史料教学难以达到的,史料教学容易滑向碎片化教学。
在史实教学的过程中,穿插史料教学,可能是一个理性的、有效的教学。
史实教学、史料教学并用,五大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容易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