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习题精选教学内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51917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木兰诗习题精选教学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木兰诗习题精选教学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木兰诗习题精选教学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木兰诗习题精选教学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木兰诗习题精选教学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木兰诗习题精选教学内容.docx

《木兰诗习题精选教学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木兰诗习题精选教学内容.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木兰诗习题精选教学内容.docx

木兰诗习题精选教学内容

木兰诗 习题精选

阅读《木兰诗》,完成练习。

1.选择对字词理解正确的项。

①策勋十二转( )A.次  B.回   C.转动

②赏赐百千强( )A.多  B.大   C.有余

③愿为市鞍马( )A.市场 B.买   C.集市

④愿驰千里足( )A.希望 B.愿意  C.能够

2.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

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3.对第3段中的“不闻……但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采用对比手法,反映战争紧迫。

B.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C.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

D.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与亲人分离极其悲痛的心理。

4.对“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句中的“大”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表明了可汗的积极性很高。

B.“大”就是大规模的意思。

C.显现战争紧张、频繁、涉及范围广。

D.意思是非常、十分。

5.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②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④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A.比喻 对偶 反复 夸张 B.对偶 对偶 排比 对偶

C.借代 反复 排比 对偶 D.对偶 反复 对偶 比喻

6.对“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急迫。

B.写战争到来的悲凉气氛。

C.以宿营地空旷寂凉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

D.写行军旅途的欢快。

7.朗读下列语句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

A.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D.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参考答案

1.ACBA 2.A 3.C 4.B 5.B 6.C 7.A

 

最后四句意思:

这一部分以双兔为喻,很有风趣;“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我”字,具有代木兰说话的意味,体现了对木兰十分亲切和非常喜爱的感情,赞美了木兰在从军十二年中未被发现是女郎的谨慎和机警。

《木兰诗》学习参考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北朝民歌的特点及相关的文学常识。

  

(2)背诵并默写全诗。

  2、能力目标:

  

(1)找出诗中详写、略写的内容,理解这首叙事诗详略分明的特点。

  

(2)体会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3)体会本诗中所塑造的中国古代劳动妇女的英雄形象。

  3、情感目标:

理解诗歌所表现的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和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之情。

  学习要点

  关于“乐府诗”

  乐府是从汉到唐各朝设立的专门搜集民间乐曲和歌词以及制作乐章的管理部门。

这些个部门创作搜集的诗就叫乐府诗。

  关于时代背景

  《木兰诗》产生的时代,当在西魏。

那时正是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战争是北朝社会一个最突出的现象,整个北朝的历史几乎与战争相终始,在初期“五胡十六国”的130多年中,战争尤为频繁。

五六世纪间,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与柔然族在黑山、燕山地区进行过长期的战争。

这与诗里所写的木兰出征路线正相吻合。

这可能就是《木兰诗》的历史背景。

  例题分析

第一阶段

  [例1]下边是对木兰的几种评价,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

  A、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B、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对统治阶级战争政策的否定。

  C、木兰替父从军,不仅表现了古代人民要求男女平等的愿望,而且反映出他们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D、木兰替父从军,不仅表现了爱国精神,而且表达了对古代男尊女卑这一封建礼教的抗议。

  思路分析: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我们需要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

木兰考虑父亲无力从军,毅然决定女扮男装,踏上征途,这是木兰英雄气概的表现。

在战场上的木兰驰骋沙场、克敌建功,我们仿佛看到木兰在战场上飒爽英姿,令人钦佩。

同时,这一行为又是木兰爱国思想的直接流露。

  因而这篇文章主要是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答案:

A

  [例2]《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哪些内容是详写,哪些内容是略写?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思路分析:

诗文内容的详略安排,要从人物形象的刻画、文章主题的表现等角度去考虑。

  答案:

  诗歌对木兰替父从军的缘由、惜别、辞官还乡、家人团聚的内容写得详细。

对木兰出征前的准备及十年的征战内容则写得简略。

这样安排,是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

如果将木兰十年征战的生活详写,就会大大冲淡诗的主题,削弱了木兰的形象。

本文详写的内容,集中体现了木兰勤劳、善良、勇敢、刚毅、淳朴、不慕名利、热爱和平、热爱家乡的优秀品质。

第二阶段

  [例3]《木兰诗》中的“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两句诗是不是对偶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分析:

  对偶句是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组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如: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就是对偶句。

而“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这两个句子的结构不相同,所以不是对偶句。

  答案:

不是

  [例4]《木兰诗》中的木兰为什么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分析:

  脍炙人口,传诵千古的文学作品,总有其独特的魅力,或是反映了人类永恒的主题,或是刻画了独特鲜活的人物。

  答案:

  因为在木兰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美德。

木兰当户织布,勤劳能干;她停下织机,声声叹息,替父忧愁,善良孝顺;毫不犹豫替父从军,机智刚毅;从军十载有余,辗转疆场,屡建功绩,英武勇敢;归来不受赏赐,不慕荣华,不图富贵,磊落高洁;只愿早日还乡,重亲情,思故土,淳厚朴实。

所有这些美德让人钦佩,让人敬重。

木兰得胜归来,脱去战袍,恢复女儿本色,“理云鬓,帖花黄”,自然妩媚;出门特意让伙伴看看自己的真实面目,活泼俏皮。

这些是木兰不失天真,非常可爱的性格特征。

这样一个具有可敬、可爱品质的木兰,怎么能不让人们欣赏、喜欢呢?

第三阶段

  [例5]按括号内要求填写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紧张忙碌地准备行装)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驰骋沙场的英勇形象)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家后木兰的喜悦心情)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家迎接木兰的场面)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全诗的中心思想)

  思路分析:

解决此类题目应在熟读课文并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根据语言提示联想起对应的诗句。

  答案:

  

(1)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

  

(2)万里赴戎机……寒光照铁衣

  (3)开我东阁门……对镜贴花黄

  (4)爷娘闻女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5)雄兔脚扑朔……安能辨我是雄雌?

[例6]选出修辞手法不同类的一项()

  A、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B、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D、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思路分析:

从本文语言运用上的特点进行分析,重点区分对偶手法和互文现象。

  答案:

C

  参照课文注释,初步了解全诗大意。

  一、字

  1、读准字的音

  唧唧( ) 机杼( ) 军帖( ) 可汗( ) 鞍鞯( )

  胡骑( ) 戎机( ) 朔气( ) 金柝( ) 红妆( )

  2、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    帖:

tiē 贴,贴上。

  火伴皆惊忙    火:

huǒ 伙,伙伴。

  二、解词

  旦辞爷娘去   旦:

早晨

  愿为市鞍马   市:

  东市买骏马   市:

市场

  木兰当户织   当:

对着

  关山度若飞   度:

  赏赐百千强   强:

有余

  学习本诗

  1、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诗中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2、《木兰诗》按什么顺序安排故事情节的?

全诗可分为几部分?

各部分都写了什么内容?

  以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的时间为序。

诗的正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叙述木兰的身份,交代从军的缘由,以及写木兰出征前的准备工作和征途上的见闻、感受。

  第二部分(第4段),写木兰万里长征,十年转战凯旋的生活。

  第三部分(第5-6段)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功成不受赏,请求还故乡,以及爷娘姐弟迎接木兰、木兰和亲人团聚的情形。

  最后一段是附文,以兔为喻,赞美木兰。

  3、本诗写木兰从军的全过程,全诗共写了几件事?

哪些详?

哪些略?

这样的详略安排突出了木兰哪些方面的思想品格?

  写了木兰决定代父从军,准备行装奔赴战场,12年征战生活,辞官还乡与家人团聚。

其中代父从军、辞官与家人团聚是详写。

详写这些内容突出了木兰深明大义,勇于献身,不慕功名,热爱祖国和家乡的中国女英雄的高尚品格。

  4、文中哪些句子描写她踏上征途和途中的感受呢?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5、从《木兰诗》中找出表现木兰作为女孩子的生活和感情的语句。

  木兰当户织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6、全诗结尾以兔作喻的原因是什么?

  结尾一段用兔比喻,说明在“十年征战”的生活中,识别不出木兰是女郎的原因。

可以看出,木兰在艰苦的战斗生活中,不但巧妙地隐瞒了自己的女子身份,而且能同男子一样英勇无畏,为国立功,一个聪明勇敢的女英雄形象,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关于“木兰”的形象

  《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它以浓挚的感情和铺叙、对照、渲染的表现手法,集中地描绘一个平凡的女子——木兰替父从军和她解甲还乡的不平凡的经历。

木兰的形象,集中地表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乐观的优秀品质。

  关于全诗的主题思想

  《木兰诗》描述了我国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歌颂了女英雄木兰勤劳朴实、刚强勇敢的性格和不爱功名、不慕富贵的高尚品德。

《木兰诗》测试

 1、下列加红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可汗(kèhán)  辔头(pèi)   鞍鞯(jiān)

 B、啾啾(jiūjiū) 朔气(suò)   燕山(yān)

 C、云鬓(bīn)   金柝(tuò)   铠甲(kǎi)

 D、红妆(zhuāng)  穿着(zhuó)  傍地(bà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昨夜见军贴,可汗大点兵

 B、万里赴戎机,关山渡若飞

 C、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D、双兔傍地走,安能辩我是雄雌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