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程特性表
名称
单位
备注
数值
一、项目概况
1.建设规模
hm²
1341.6009
2.项目投资
万元
3846.38
3.新增耕地
hm²
27.0003
4.新增耕地率
%
2.01
5.项目性质
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
6.项目类型
省级投资
7.地貌类型
平原
8.建设期
月
24
二、土地平整工程
1.底土平整(局部地形:
平原)
万m³
162.33
2.田坎修筑(土质)
万m³
1.86
三、农田水利工程
1.新建机井
眼
9
2.修复机井
眼
95
3.干管
Km
19.8
4.支管
Km
102.2
5.支管出水口
座
1540
6.泵房
座
104
8.变压器
台
48
9架设高压线
Km
13.6
10.架设低压线
Km
52
四、道路工程
1.新建田间道
Km
37.2328
2.新建生产路
Km
33.3217
五、其它工程
1.防护林
100棵
246.68
2.标志牌
座
2
六、综合经济指标
1.单位面积投资
万元/hm²
2.8670
2.年净效益
万元
420.9180
3.静态回收期
年
9
项目可行性研究摘要书
单位:
hm²、万元
项目名称
**等十五村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所在地(市)、县(市)
**市富余县
项目区所涉及行政村、镇
项目申报类型
省级项目
项目性质
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
项目区地貌类型
平原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
该项目区建设规模为1341.6009hm²,其中旱地面积为609.8501hm²,占土地总面积的45.46%;水浇地面积为664.7135hm²,占土地总面积的49.55%;果园面积为1.6516hm²,占土地总面积的0.12%;农村道路占地为29.8826hm²,占土地总面积的22.23%;田坎占地面积为27.7686hm²,占土地总面积的2.07%;设施农用地占地为2.0586hm²,占土地总面积的0.15%;沼泽区总面积为0.329hm²,占土地总面积的0.02%;沟渠占地面积5.3469,占土地总面积的0.40%
土地权属情况(所有权、使用权)
项目区的建设规模为1341.6009hm²,为鲁朗镇(北多郜、北多街、李多多庄、郭多多庄、南街、王李多庄、西街、**)、辉耀乡(王张多、北多苏、草泊、王田庄、**、王李多圪倒、张在庄)15行政村所有,由农民承包使用。
项目范围
该项目区位于富余县鲁朗镇,辉耀乡。
项目区北多至东经112°50′24″,北多纬36°15′36″;东至东经112°49′12″,北多纬36°14′24″;南至东经112°51′36″,北多纬36°12′00″;西至东经112°51′36″,北多纬36°14′24″。
项目建设规模
1341.6009hm²
预计新增耕地面积
27.0003hm²
项目建设期(月)
24
项目投资估算
3846.38万元
项
目
背
景
该项目区位于**省富余县鲁朗镇和辉耀乡。
鲁朗镇位于富余县北多部,屯长交界处;辉耀乡位于富余县城北多10公里处,屯龙公路穿境而过,岚河横贯东西。
鲁朗镇和辉耀乡位于冲(堆)积平原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
但由于本项目区内干旱发生范围广,造成灾害影响面较大,且发生频率高,对作物生产造成很大威胁。
且本项目区部分土地并不是很平整,且灌溉设施不齐全,粮食产量并不是很高。
通过土地平整和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通过打井扩大水浇地的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尽快使鲁朗镇和辉耀乡农民脱贫致富,使人民生活早日达到小康。
项
目
目
标
任
务
土地平整工程:
采用田块内土方优化平整,平原区底土平整土方量162.33万m³,修建土质田坎土方量1.86万m³。
农田水利工程:
项目区为平原贫水区,打井深度为70米,项目区共新打机井9眼,修复机井95眼。
配套175QJQ25-91共104台,S11-30/10-0.4的变压器40台,S11-50/10-0.4的变压器8台。
高压线13.6km,低压线52km,泄水阀井158座;新修管灌干支管总长为122km,其中共布设干管总长19.8km,支管总长102.2km,机井泵房104座。
田间道路工程:
项目区地势较为平坦,集中连片。
本项目以使用原有道路为基础,原有道路通过整修,能满足生产需求;另外,计划在项目区内新修4米宽田间路13条37.233km;保留原有道路(4m)5条21.488km;新修生产路24条,共33.323km。
其他工程:
防护林工程:
项目区建设农田防护林带74km,共需植树(杨树24668株。
农田林网沿田间道路布置,株距3米。
标志牌工程:
项目区共布设两座标志牌。
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筹措
该项目总投资3846.38万元,其中工程施工费5452.0037万元,设备费439.2330万元,其它费用包括前期工作费、工程监理费、竣工验收费、业主管理费共659.5834万元,不可预见费131.0164万元。
全部申请为省级财政资金。
经静态经济分析,投资回收期为9年。
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分析
项目实施后新增耕地27.0003hm²,以种植玉米为主,新增耕地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增加当地收入。
整理前耕地总面积为1274.5636hm²,其中水浇地面积由664.7135hm²,整理后耕地总面积为1301.5639hm2,水浇地面积为670.30819hm2。
项目整理后极大提高灌溉水利用率,耕地质量明显改善,作物单产大幅提高,也带来的较大经济效益。
项目完成后,项目区土地利用率、投入产出比大幅提高,耕地质量明显改善,同时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对农业种植、技术服务、产品销售人员需求增加,可增加劳动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对促进社会稳定,加快当地农民脱贫致富起到积极作用,因而该项目的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通过项目区的建设,将出现一个“田成方、路成框、林成行”的现代生态高效农业园区,明显地改善了项目区的生态景观。
通过农田水利建设、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可涵养水源、治理水土流失,增强土壤肥力和抗灾能力,将改变利用率低的状况,为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打下基础。
结
论
及
建
议
项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符合《富余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和《富余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符合国家、省、市土地整理的有关政策规定。
项目实施后,通过田、水、路、林综合整治,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本项目受到富余县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先后多次对项目进行研究,并专门成立了由政府领导牵头,县财政局、国土局、水利局、林业局、农业局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项目领导组,对项目进行统一领导、集体决策、统一协调,为项目实施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项目的实施有利农业结构调整,有利于转变传统观念,创建产业化经营的新模式,对当地农民致富,改善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安定团结等具有积极作用。
总之,富余县鲁朗镇、辉耀乡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潜力大,效益明显,符合省级投资土地整理项目的立项条件。
本项目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群众积极性高,公众参与面广,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好,为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和社会保证。
因而,项目切实可行,建议尽快批准立项,早日实施。
1综合说明
1.1项目提出的原由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耕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地矛盾已经严重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解决因耕地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所引起的社会影响,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土地整理重点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对土地整理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并在土地整理数量、提高耕地质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土地整理已成为实现耕地保护目标、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手段。
项目区内辖15个行政村,其中鲁朗镇全镇总户数为7555户,总人口数为24610人,现有耕地5.2万余亩,2012年社会经济总收入为3.5亿元,人均纯收入为6237元;辉耀乡现有居民4051户,总人口数为18595人,现有耕地4.2万余亩,年人均纯收入为5100元。
该项目的提出,主要由于以下几个方面:
(1)在当地经济加速发展的同时,城乡及工矿建设、农业结构调整等都占用了较多耕地,人地矛盾愈加突出,阻碍了农民增产增收和农业规模化及产业化经营,制约了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2)目前项目区水源较充沛,但机井废弃,水利设施配套不完善,土地产出率不高;项目区内田间道路、生产路况差,选线不合理,不成体系,不便于项目区与外界沟通和农产品外运,严重影响了区域内生产和生活。
(3)项目区内虽地势平坦集中连片,但有部分田块方向杂乱、形状不规则、土层比较薄,影响了大规模机械化作业,限制了土地产出进一步提高。
(4)项目实施有以下有利条件:
一是领导重视,群众具有一定的积极性,目前项目区群众重视土地;二是有良好的自然条件,项目区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有利于作物生长;三是有较好的社会经济基础,近几年来,富余县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本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使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稳定农业的基础地位,保障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实现,也可以有力地支持富余县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富余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5—2010年)》中也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做好基本农田建设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积极开展山、水、田、林、路、村用地综合治理。
其中要结合基本农田改造工程和农业示范小区建设进行农地规划整理。
挖掘耕地中田坎、荒草地等潜力,开展平坟造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率。
项目区通过田、水、路、林的综合整治,可以建成高标准农田,便于机械化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以及规模经营,对带动当地农民积极开展农田整理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本区域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优越,当地群众对土地整理的积极性也很高。
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宏观背景和微观条件都符合省级投资土地整理项目的立项条件。
1.2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对该区域的土地进行土地整理很有必要,且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善耕地质量,增加耕地总量,保证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
项目区部分区域由于各种因素限制,至今仍处于未利用状态,由于近年来人地矛盾突出,所以当地农民对土地整理,特别是土地整理的积极性非常高。
项目区内交通便利,土地整理的潜力大,只要采取适当有效的土地整理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合理规划设计,就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增加耕地人均占有量,增加农民收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项目实施后,经过水利设施配套,可以提高耕地质量。
同时经过土地平整,提高了耕地规模化经营的能力,为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基本农田也可以实现由建设促保护,改变以往的单一保护模式。
该项目的实施还将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高项目区农民的生活水平。
(3)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该区域的和谐发展
通过土地整理,配套农田水利设施,配置农田防护林网,完善田间道路系统,可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带来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同时还可以调节气候,使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1.3项目简介
1.3.1项目类型
本项目拟申报省级投资土地整理项目。
其理由是:
该项目区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发展现代化农业,光热资源充足,符合省级投资土地整理项目的申报条件。
该项目以增加耕地面积和提高耕地质量为主要目标。
土地整理后项目区净增耕地面积27.0003hm²,占项目建设规模的2.01%。
项目的实施将有效保障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实现。
该项目符合《富余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5—2010年)》和《富余县农田水利建设规划(2010——2020年)》,是实现富余县“十二五”规划,搞好土地整理,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项目。
本项目得到富余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县国土资源局、财政局、水利局、林业局、农业局等相关部门积极协调配合,群众积极性高,公众参与面广,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3.2项目性质
项目性质:
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
1.3.3项目范围
项目区北多至东经112°50′24″,北多纬36°15′36″;东至东经112°49′12″,北多纬36°14′24″;南至东经112°51′36″,北多纬36°12′00″;西至东经112°51′36″,北多纬36°14′24″。
1.3.4项目规模
项目区建设规模为1341.6009hm²,项目区总投资3846.38万元,单位面积投资为2.8670万元/hm²,亩均投资1911元。
1.3.5项目建设工期
依据工程设计和当地实际情况,本项目工期确定为24个月,计划2014年1月底到2015年12月底内实施完成全部工程内容,总工期共计24个月。
1.3.6项目任务目标
结合项目区的实际情况,本项目建设任务和目标如下:
(1)项目区通过土地整理,增加耕地面积,全面提高项目区农业生产水平,项目完成后可新增耕地27.0003hm²,新增耕地占项目建设规模的2.01%。
项目区经整理后,原有耕地单产在当年就可以达到一定水平,新增耕地单产在二、三年内达到当地高产田的平均水平。
(2)按照富余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确定土地整理与整理、农田水利、道路和农田防护林等工程布局;结合农业、水利、交通、电力、林业等部门的规划要求,合理确定工程建设规模。
(3)项目区内确定的各单项工程,其建设标准在一定时期内应满足相关部门的规划要求。
(4)工程建设内容:
土地平整工程:
采用田块内土方优化平整,平原区底土平整土方量162.3万m³,修建土质田坎土方量1.86万m³。
农田水利工程:
项目区为平原贫水区,打井深度为70米,项目区共新打机井9座,修复机井95座。
配套175QJQ25-91型水泵104台,S11-30/10-0.4的变压器40台,S11-50/10-0.4的变压器8台。
高压线13.6km,低压线52km,泄水阀井158座;新修管灌干支管总长为122km,共布设干管总长19.8km,支管总长102.2km,机井泵房104座。
田间道路工程:
项目区地势较为平坦,集中连片。
本项目以使用原有道路为基础,原有道路通过整修,能满足生产需求;另外,计划在项目区内新建4米宽田间路13条,修复田间路5条,共37.3km;新建生产路24条,共33.4km。
其他工程:
防护林工程:
项目区建设农田防护林带74km,共需植树(杨树)24668株。
农田林网沿田间道路布置,株距3米。
标志牌工程:
项目区共布设两座标志牌。
总之,富余县鲁朗镇辉耀乡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顺利实施后,有利于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配置;有利于当地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质量提高的要求,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通过对项目区耕地、其他农用地等的综合建设与整治,对于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报告编制依据
2.1政策法规依据
2.2.1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实施条例》;
(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保护法》;
(6)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03]363号);
(7)国地资发[2003]287号《关于做好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工作的意见》;
(8)《富余县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2009——2015)》;
(9)《富余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5—2010年);
(10)《富余县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
(11)《富余县土地利用现状详查报告》。
2.2.2采用主要技术规范
(1)《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
(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规范》TD/T1012-2000;
(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
(4)《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20203-2006);
(5)《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06);
(6)《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99);
(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2008~16453.6-2008);
(8)《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2010);
(9)《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SL73-2001;
(10)《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T4-1999);
(11)《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1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13)《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
(14)《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379-2007);
(15)《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5077-1997)。
2.2.3参考利用的依据
(1)《富余县志》
(2)《**省富余县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报告》(2010-2012年)
(3)《富余县水资源评价报告》(2011年)
(4)《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2012年)
(5)《**工程建设标准定额信息》(2013年第4期)
3项目区概况
3.1自然条件
3.1.1地理位置
项目区北多至东经112°50′24″,北多纬36°15′36″;东至东经112°49′12″,北多纬36°14′24″;南至东经112°51′36″,北多纬36°12′00″;西至东经112°51′36″,北多纬36°14′24″。
3.1.2地形地貌
富余县地貌分属土石山区,黄土丘陵阶地区,冲(堆)积平原区三个类型区。
鲁朗镇和辉耀乡位于冲(堆)积平原区,海拔一般在900—960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无霜期长,水质良好,水源丰富,是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
项目区地形较为平缓,整体呈北多高南低,地形微有起伏,局部有部分低洼地。
3.1.3水文地质情况
富余县境内由于受地质构造、地貌形态与诸多因素的影响,县域西部与西南部低山丘睦区广泛分布若二、三选系砂页岩和第四系粘土。
砂岩风化裂隙发育,含有碎屑岩裂。
但因构造影响,裂隙发育不均,所以水量变化不大。
一般泉水流量0.05-0.2L/s,在构造有利的条件下,泉水流量较大。
县境东部及东南部的盆地(**盆地)平川区。
广泛分布着第四系的松散堆积物,其厚度由西北多向东南逐渐增大,北多部厚度60-80m,东南部最厚超过160m,富水性强。
新生界松放堆积物的孔隙主要靠大气降水补始,又接受基岩裂隙水的补给。
此外,水库、河流及农田灌概对地下水有一定的补给作用。
(1)主要含水层组
碳酸盐岩溶裂隙含水层组
包括奥脚系下统及中旅铃喇物灰岩、泥灰岩及白云岩等海相沉积地层,在区域东部及东北多部大片出露。
奥脚系下统含水层组:
由白云岩、泥灰岩及白云岩等组成,厚64-209m。
局布受构造影响,岩溶裂隙较发育,单位涌水量0.06-8.10L/s·m,水质类型属HC03型。
奥陶系中统含水层组:
石灰岩、泥灰岩等组成,总厚400-600m,自上而下分为马家沟组(82-158m),上马家沟组(厚223-308m),峰峰组(厚94-199m)。
在区域东部、东北多大片出露。
本含水层组为区内主要含水层组。
主要接受裸露区大气降水补给,及浊漳河南源流经河道时,地表水入渗补给。
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类含水层组
为上石炭统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地层,厚32-124m,主要含水层由其间3-6层石灰岩组成,属岩溶裂隙水。
富水性强弱取决于岩溶裂隙发育程度。
钻孔单位涌水量一般为0.0002-0.51L/s·m,渗透系数0.005-2.85m/d,局部岩溶裂隙发育,单位涌水量可达4.3L/s·m。
水质类型属HC03及HC03-SO4型。
由于受构造的影响,在区域东南部此含水层组有大面积出露,可以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盆地内由于断裂构造的影响,也可以受到其它含水层的补给,地下水以水平运动为主。
碎屑岩类含水层组
主要包括二迭系、三迭系一套陆相,过渡相碎屑岩,由砂岩、砂质泥岩夹煤层等组成。
厚320-435m,单位涌水量为0.0003-0.82L/s·m,渗透系数为0.004-1.74m/d,水质类型属HCO3及HCO3一S04型。
本含水层组成含水空间以风化裂隙和构造裂隙为主,水平除少部分可能沿破碎带向深部运动外,以水平(沿走向)运动为主。
由于各含水层间隔数层主要由泥岩等塑性岩石组成的隔水层,使各含水层相对呈层状,形成平行复合结构,纵向水力联系较弱。
松散岩类含水层组
由第四系松散沉积物组成。
厚度变化较大,最大可达300余m,分布于**盆地和浊漳河河谷及其支流地段,含水层由第四系全更新统砂粘土和粗一粉砂等组成。
其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径流区和排泄区不明显,以开采及潜水蒸发形式排泄,局部还通断裂破碎带直接补给下部含水层。
富水性差异较大,受地形地貌控制明显,水位埋深浅,一般高于河水位。
单位涌水量为0.0075-19.00L/s·m,渗透系数为0.01-24.0m/d,水质类型属HC03及S04-HCO3型。
(2)区域主要隔水层
寒武系下统隔水层:
岩性为泥岩、泥灰岩等,厚101-177m。
在区域东部抬升出露,使奥灰岩溶水径流受阻并排泄出地表,形成辛安泉群。
石炭系中统隔水层:
岩性为铝质泥岩、泥岩等,厚5-44m。
透水性差,成为奥陶系中统含水层组与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类含水层组之间的隔水层。
碎屑岩层间隔水层:
主要由具塑性的泥岩组成,呈带状分布于碎屑岩各砂岩含水层之间,使各含水层间的垂向水力联系被阻,呈层状相对独立。
第三系上新统隔水层:
岩性为粘土,厚0-30m。
3.1.4气候
项目区属北多方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受冷暖空气势力交替影响,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热同季,季风强盛,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寒冷寡照,年平均气温9.6℃,平均降水量615.3mm,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年日照时数2556.5小时,无霜期165天,年≤10℃有效积温3157.6℃。
主导风向为南风,次主导风向为西北多风。
最大冻土深度0.68m。
3.1.5土壤
富余县的土壤分为褐土和草甸土两大土类,20个土属和43个土种。
平川土质肥沃,丘陵肥力中等。
项目区土地较平坦,土质良好,耕性适中,无盐化,适种作物广泛,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好,土地利用率高,是富余县生产潜力较高的土壤。
3.1.6自然灾害
主要自然灾害是干旱,本项目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夏季风影响,导致干湿度变幅很大,年内降水分配不均,干旱发生的频率高、范围广、强度大。
暴雨、涝灾等重大灾害常常发生,冬季的寒潮大风天气常常导致低温冻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