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警调试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517593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报警调试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报警调试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报警调试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报警调试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报警调试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报警调试方案.docx

《报警调试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报警调试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报警调试方案.docx

报警调试方案

 

一、工程简介

本项目火灾报警系统形式为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火灾报警设备采用总线制,系统由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声光警报器、消防应急广播、消防专用电话、气体灭火控制盘、缺氧报警控制器等。

二、工程范围

一二层高低压配电间、UPS室、电池间、UPS/HVDC间、空调间、冷冻站、气瓶间、微模块间、强弱电室、走廊等公共区域。

三、工程特点

1、自动报警系统

火灾报警系统由自动报警系统、联动控制系统、极早期烟雾探测系统、消防紧急广播、消防通讯系统组成,与一期共用消防报警中心。

2、消防联动控制

2.1排烟系统的联动控制

(1)自动控制方式,由同一防烟分区内的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或一只火灾探测器与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作为排烟阀(口)开启的联动触发信号,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排烟阀(口)的开启,同时停止该防烟分区的空气调节系统;排烟阀(口)开启的联动反馈信号作为排烟风机启动的联动触发信号,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排烟风机的启动。

(2)手动控制方式,在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上手动控制送风口、排烟阀(口)的开启或关闭及排烟及补风风机等设备的启动或停止,排烟及补风风机的启动、停止按钮采用专用线路直接连接至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手动控制盘,直接手动控制排烟及补风风机的启动、停止。

(3)送风口、排烟阀(口)开启和关闭的联动反馈信号,排烟及补风风机启动和停止及电动防火阀关闭的联动反馈信号,均应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

(4)排烟风机入口处的总管上设置的280°C排烟防火阀在关闭后直接联动控制风机停止,排烟防火阀及风机的动作信号应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

2.2火灾警报和消防应急广播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1)火灾声光警报器的联动控制信号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发出。

确认火灾后启动建筑内的所有火灾声光警报器。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能同时启动和停止所有火灾声光警报器工作。

火灾声光警报器单次发出火灾警报时间宜在8s~20s之间,与消防应急广播交替循环播放。

(2)消防应急广播系统的联动控制信号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发出。

当确认火灾后,应同时向全楼进行广播。

消防应急广播的单次语音播放时间宜在10s~30s之间,与火灾声光警报器分时交替工作,采取1次声光警报器播放,1或2次消防应急广播播放的交替工作方式循环播放。

在消防控制室应能手动或按照预设控制逻辑自动控制选择广播分区,启动或停止应急广播系统,并能监听消防应急广播。

消防控制室内应能显示消防应急广播的广播分区的工作状态,具有强制切入消防应急广播的功能。

2.3气体灭火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1)在气体灭火保护区设极早期感烟探测器和点式感烟、感温探测器,其中早期感烟探测器仅作为火警参考,不参与火警联动。

当任一防护区内设置的点式感烟探测器或手动报警按钮首次报警后,启动防护区内外的声光报警器;当同一防护区内与首次报警的探测器或手动报警按钮相邻的另一组探测器(点式感烟、感温探测器)或手动报警按钮报警后,应启动灭火延时(延时30s)控制系统。

(2)延时期间发出联动控制信号,内容包括:

显示系统的手动、自动工作状态;关闭防护区内的排烟风机及送排风阀门;停止通风、空调系统及关闭设置在防护区域电动防火阀;延时30s后,启动灭火装置,喷气灭火,接收喷气管路压力开关信号,并启动设置在防护区入口处的喷气门灯。

(3)在防护区疏散出口的门外设置手动启停按钮,启动按钮按下,执行放气相关联动操作;停止按钮按下,停止正在执行的联动操作。

(4)本工程数据中心UPS室、电池室、机房模块、空调机房等区域设计气体灭火系统。

在每个气体灭火系统的场所设置气体灭火控制盘,灭火系统信号通过联网线与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联络。

2.4其它相关联动控制设计

(1)当火灾确认后,自动切断一般照明、一般动力、新风机组等非消防用电;手动切断机房模块工艺供电及相关辅助供电等非消防用电。

(2)70°C自熔断防火阀关闭后,接收其动作反馈信号。

(3)火灾确认后,火警联动控制门禁控制器打开除机房模块的门,保证人员逃生疏散。

(4)本项目应急照明设计为自带电源非集中控制型系统,在发生火灾时,消防联动控制应急照明配电箱工作状态,进而控制各路消防应急灯具的工作状态。

(5)钢瓶间氧气低于报警浓度后,缺氧探测器报警,由缺氧报警控制器控制自动启动事故排风机,排除事故气体。

(6)有关消防联动部分,请承包商参见强电专业相关图纸,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配接相应的中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的安装位置视具体情况安装于设备控制箱内。

四、编制依据

本工程的施工、调试、验收测试工作,将严格遵循以下的国家及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规范标准以及相关技术文件执行。

(一)、我国现行的规程、规范、标准及图集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303-200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E50242-:

2003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CE50140-:

2005

(二)、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保及消防等有关规定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01-51-2003

五、调试内容及方法

为保证火灾报警与自动灭火系统能安全可靠地投入运行,性能达到设计的技术要求,要进行一系列的调整试验工作。

主要内容为线路测试,报警与灭火设备的单体功能试验,系统的接地测试和整个系统的联动开通调试。

5.1消防广播及电话系统调试

5.1.1消防广播的调试

以防火分区的每一支路进行调试,对照图纸检查广播的安装位置及数量是否正确,用万用表测试支路的阻值是否符合设备的要求,测试完毕后,把支路线压在广播切换模块上,此时用主机对本防火分区的广播进行试验,应达到音质清晰,语音清楚为功能正常。

用此法逐一支路、逐一防火分区进行调试。

消防应急广播设备调试

1、以手动方式在消防控制室对所有广播分区进行选区广播,对所有共用扬声器进行强行切换;应急广播应以最大功率输出。

2、对扩音机和备用扩音机进行全负荷试验,应急广播的语音应清晰。

3、对接入联动系统的消防应急广播设备系统,使其处于自动工作状态,然后按设计的逻辑关系,检查应急广播的工作情况,系统应按设计的逻辑广播。

5.1.2消防电话调试

1、在消防控制室与所有消防电话、电话插孔之间互相呼叫与通话,总机应能显示每部分机的位置,呼叫铃声和通话语音应清晰。

2、消防控制室的外线电话与另外一部外线电话模拟报警电话通话,语音应清晰。

3、用万用表对第一消防电话插孔线路进行摇测,无短路、断路现象后,把支路线压在主对讲电话线上,此时由专业人员带电话手柄对每一电话插孔进行通话正常,达到每一电话插孔均能与主机通话清晰后,表示此回路调试正常。

按此方法,对每一支路进行调试,均达到合格正常。

5.2防火阀控制系统调试

在消防控制室应有以下控制、显示功能

1、关闭有关部位的防火阀,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2、火灾报警后,消防控制设备应启动有关部位(即报警部位的防烟、排烟风机、正压送风、排烟阀等)并接受其反馈信号。

3、报警联动启动联动防防排烟风机1~3次;报警联动开启防防排烟阀1~3次;上述控制功能、信号均应正常。

5.3气体灭火装置调试

用火灾探测器试验器对火灾探测器加烟、加温信号使其报警,直至启动灭火系统,灭火系统接到两个灭火指令后应能正常启动,试验气体能正常从防护区的每个喷口射出,在报警、喷射的各阶段,防护区有声、光报警信号。

消防联动控制设备接到控制指令应立即启动或关闭风机、防排烟阀、通风空调设备,切断火场电源,声光报警应按程序规定动作。

用秒表测定系统延时时间应在30s内,灭火剂释放显示灯应正常。

5.4消防联动控制器调试

使消防联动控制器分别处于自动工作和手动工作状态,检查其状态显示,并按现行国家标准《消防联动控制系统》GB16806的有关规定进行下列功能检查并记录,控制器应满足相应要求:

1、自检功能和操作级别。

2、消防联动控制器与各模块之间的连线断路和短路时,消防联动控制器能在100s秒内发出故障信号。

3、消防联动控制器与备用电源之间的连线断路和短路时,消防联动控制器应能在100s内发出故障信号。

4、检查消音、复位功能。

5、检查屏蔽功能。

6、使总线隔离器保护范围内的任一点短路,检查总线隔离器的隔离保护功能。

7、使至少50个输入/输出模块同时处于动作状态(模块总数少于50个时,使所有模块动作),检查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最大负载功能。

8、检查主、备电源的自动转换功能,并在备电工作状态下重复第7款检查。

 

5.5火灾报警系统装置调试

1、探测回路的编码

按回路的报警数量依次将感烟、感温探测器,手报及防火阀等开关量报警设备进行先后排列,随后将控制模块类型设备进行依次排列,如切断非消防电源、声光、广播、排烟口、正压口、风机。

2、点型感烟、感温及火灾探测器调试

采用专用的检测仪器或模拟火灾的方法,逐个检查每只火灾探测器的报警功能,探测器应能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如模拟探测器故障,应检查故障信号,以上各种报警故障信号应报出正确地址,并检查确认灯显示,需保留原始记录。

3、手动报警按钮调试

对不可恢复的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采用模拟动作的方法使报警按钮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当有备用启动零件时,可抽样进行动作试验),报警按钮应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4、模块调试

本工程模块分为编码型输入模块及编码型输出输入模块,每个回路中模块与总线及电源总线联结状态正常,且模块与受控设备控制装置未连通情况下模拟输入模块报警、故障:

用万用表测量输入模块电流、电压信号,报警主机报出其地址、故障信号,并现场检查模块确认灯显示。

每个回路中输入模块逐一进行以上测试。

确认符合要求下,逐步将导线压入接线端子,并用万用表测量模块前后段电流、电压。

电流电压不正常时应马上拆除导线,重新检查至电流电压符合要求为止。

用万用表测量输入模块电流、电压,报警主机报出地址,并详细记录,并且输入模块逐一进行以上调试并检查其地址是否正确,不正确地址应及时修改地址名称并记录。

模拟输出输入模块动作回答及故障报警,用万用表测量输出控制模块电流、电压、检查报警主机报出动作回答地址及故障信号及现场输出控制模块确认灯,以上每个回路输出控制模块逐一测试。

用万用表检查每回路输出控制模块受控设备:

排烟阀、正压风口、电磁阀、切断非消防电源、风机等电气控制装置。

有源(或无源)接线端子,信号反馈端子是否安全(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端子箱分开),且与强电线路分隔开及绝缘接地阻值。

符合要求后,逐一将模块出线压入端子,然后由主机手动操作命令模块动作,检查受控设备是否动作、反馈信号回答,用万用表检查模块输出电压、电流及模块确认灯。

如受控装置未动作或其他故障等,应急时拆除模块导线,重新检查。

应重复以上各项测试后,再次调试直至符合要求。

5.6图型显示装置调试

1、将消防控制中心图型显示装置与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相连,接通电源。

2、操作显示装置使其显示完整系统区域覆盖模拟图和各层平面图,图中应明确指示出报警区域、主要部位和各消防设备的名称和物理位置,显示界面应为中文界面。

3、使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分别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和联动控制信号,显示装置应在3s内接收,准确显示相应信号的物理位置,并能优先显示火灾报警信号相对应的界面。

4、使具有多个报警平面图的显示装置处于多报警平面显示状态,各报警平面应能自动和手动查询,并应有总数显示,且应能手动插入使其立即显示首火警相应的报警平面图。

5、使显示装置显示故障或联动平面,输入火灾报警信号,显示装置应能立即转入火灾报警平面的显示。

5.7强切切换调试

由强电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现场手动,对每一个照明回路进行断电检查,应急启动是否正常,正常后进行消防弱电调试,由配电柜厂家核对接线端子是否与接线图一致,然后把24V电源接在相应端子上,开通电源,开关与后部脱扣,并用万用表测量是否有返回信号,正常后,用万用表测量控制线路的绝缘是否有短路,断路现象,然后把控制线接在相应端子上,并做好标记,进联台上的控制线也应压在相应端子上,并做好标记,此时在中控室用手动,联动盘进行试验,输出24V电源,断电后,回灯亮,证明此网络及功能正常。

用此方法对每一回路进行试验,(包括照明、空调机房、动力断电)均达到正常合格后,说明此项调试工作完毕。

5.8系统整体联动调试

1、将所有经调试合格的各项设备、系统按设计连接组成完整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和设计的联动逻辑关系检查系统的各项功能。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连续运行120h无故障后,将消防联动控制器的工作状态处于手动状态,按现行国家标准《消防联动控制系统》GB16806的有关规定和设计的联动逻辑关系依次手动启动相应的受控设备,检查消防联动控制器发出联动信号情况、模块动作情况、受控设备的动作情况、受控现场设备动作情况、接收反馈信号(对于启动后不能恢复的受控现场设备,可模拟现场设备启动反馈信号)及各种显示情况。

六、安全保证措施

1、安全责任制度

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谁主管,谁负责。

”的原则。

在施工现场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制定和全面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由项目管理层、质安技术组及有相关职能部门、项目施工部质安员、施工班组兼职安全员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公司的巡检队按计划抽验项目经理部的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管理。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项目各专业主管工程师(施工员)及质安员组成的现场安全文明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负责施工现场安全、文明生产的管理及综合治理工作的监督和协调工作。

2、安全生产巡检制度

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生产实行岗位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层层把关。

安全检查监督分为日常检查监督和定期检查监督。

项目部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安全领导小组定期组织现场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大检查,对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自检评分,评分结果报公司。

公司质管部门、质安员定期或不定期对安全生产进行检查。

公司职能部门定期进行日常的安全监督检查。

对所有检查不合格发整改通知,整改后跟踪检查。

3、安全技术交底

⑴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在正式作业前进行,不但要口头讲解,同时要有书面文字材料,并履行签字手续,由所有接受交底人员各自签名。

⑵安全技术交底应按照分部分项工程和针对作业条件的变化具体进行,交底内容应细化,具有针对性。

⑶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是向施工作业人员进行职责落实的法律要求,要严肃认真执行,不得流于形式。

⑷交底表一式三份,班组、施工负责人、资料员(或专职安全生产管理员)各一份。

4、施工设备、机具检查验收

对所有施工机械、设备进入工地时要进行检验并合格,实行“安全操作规程”挂牌制度,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防止设备事故或机械伤害。

机械设备坚持定人、定机、定岗位的专人责任制。

在设备使用期间应及时填写“机械设备运转记录”,做好设备每班例行的保养,做好例行的安全检测,如:

接地测试等。

机械在使用中发生故障,设备维护员应及时排除或组织修复,严禁带病运转,修复后的设备应有人验收。

5、其它安全管理规定

施工中,应遵守国家和企业的安全操作规程,任何情况下不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

⑴进入施工现场应按作业规定正确使用“三宝”(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禁止穿拖鞋、高跟鞋、硬底鞋和带钉、易滑鞋或赤脚进入现场;

⑵“四口五临边”要设置围栏、盖板及安全标志;各种防护措施、警告标志未经质安部门同意,不得移动或拆除。

⑶脚手架的搭设及其它安全设施必须符合安全操作规程的规定,须经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组责任人和专职安全人员检查确认符合使用条件后,方可投入使用。

⑷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物品,应设专库、专人保管,建立严格的保管、领用制度,并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

⑸电焊、气焊作业时,注意落实防火、灭火措施。

施工现场的电焊线、气焊管要经常检查,防止磨损拉断和漏气、漏电及打火现象。

动焊作业前应清除或隔离易燃物品,作业中经常检查电气、焊余火,作业完毕必须检查现场,熄灭余火,切断电源,清理现场方能离开。

施焊作业现场必须配备足够的干粉灭火器。

⑹施工现场要及时清理障碍物,防止钉子扎脚或其它磕碰伤事故,下班时及时清理现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