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识成智1来自解深密经的学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515295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识成智1来自解深密经的学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转识成智1来自解深密经的学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转识成智1来自解深密经的学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转识成智1来自解深密经的学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转识成智1来自解深密经的学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转识成智1来自解深密经的学习.docx

《转识成智1来自解深密经的学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识成智1来自解深密经的学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转识成智1来自解深密经的学习.docx

转识成智1来自解深密经的学习

转识成智

(1)【来自《解深密经》的学习】

(法华子*2020年7月11日,特级班学员网上学习时讲说)

【什么是唯识:

《解深密经》是唯识宗主要依据经典。

唯识宗理论体系建立万法唯识:

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都唯识所现。

唯识,也称唯心。

唯心思想为佛教共有,唯识宗分析得特别透彻。

佛经处处显示唯心道理,说明心生万物,心造一切。

生天、成佛,下地狱、做畜生,无不由心。

心如何构造一切?

流转及还灭的缘起如何展开?

只有唯识宗说得最为详细。

当年玄奘法师去印度留学17年取得卓越成就。

回国前夕,戒日王亲自主持一场辩论大会,以奘公为座主。

参加辩论的有来自五印度大小乘学者及外道各界人士。

玄奘大师根据唯识道理立论,就是佛教史上著名的真唯识量:

宗:

真故极成色,不离于眼识。

因:

自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

喻:

如眼识。

(宗:

从究竟意义上说,你我都承认的色(境),根本不能与眼识相离。

 因:

因为在唯识家的理念里,你我都承认的色(境)包括初三,而且不能被眼根所包括。

喻:

比如眼识。

  宗、因、喻称三支比量。

宗是宗旨、观点、主题,命题。

观点提出后,对方不一定能接受,因此必须申明所立宗旨的理由和原因,就是因。

有因后,对方不一定能全盘理解,还要用比喻加以说明,就是喻。

宗、因、喻三支相契不悖,可以成为量。

玄奘法师所立三支是为建立唯识观点,成立唯识量。

  主题:

真故极成色:

真是真理,是主题或命题,是胜义的道理,与时俗所谈不同,不能以世俗观念衡量。

极成色:

指论主所说色法是大家公认的,不是一家之谈。

不离于眼识:

指所见色法不离眼识。

说明凡所见一切事物不能离开自识,没离开认识,客观上一切事物都人为规定。

正象眼睛所见为色,耳朵所闻为声,鼻子所嗅为香,舌头所尝为味,身体所感为触。

若离开人的认识,怎知道色声香味触?

足见色等诸法没离开各人的认识。

因是理由,是论据。

自许初三摄:

初三指眼根、色尘、眼识,是六根、六尘、六识中最前面三种,故名初三。

宗中所讲色含摄在这三者中。

眼所不摄者:

眼指眼根,眼根不能摄色境,能摄色境的是眼识,是说色境为眼识所摄。

因此,在喻中打比方说如眼识。

  奘公提出这个真唯识量,辩论前言明:

如有人能正确地更改一字,我斩首相谢。

结果在十九天之内,与会大众竟然没有一人能驳倒一字,可见唯识道理的殊胜。

当然,这是借助逻辑,从认识论说明唯识。

论证唯识方式还有很多,比如说,从瑜伽实践方面论证唯识,从众生业力不同所见各异来论证唯识,或从梦喻上论证唯识,或针对外人提出的疑难,在经论中给以解释唯识。

佛教是宗教,但不同于一般的宗教。

从唯识学理论体系看,佛教接近于

唯心,但这种唯心与西哲说的唯心不一样,有几点不同:

  

1心物都不是常恒不变的:

佛教无论讲心,讲物,认为都是因缘所生。

四缘才能生起:

因缘,是心的种子;所缘缘,有境界作依附,心法才能生起;等无间缘,指心的前念、后念,次第生起,无有间断,前念的消失为后念的产生起开导作用:

心念的相续,后念以前念为等无间缘;增上缘,指其他辅助条件。

四缘总显心法生起,八识产生因缘,《成唯识论》说眼识九缘生(空、明、根、境、作意、种子、根本依、染净依、分别依),耳识八缘生(空、根、境、作意、种子、根本依、染净依、分别依),鼻舌身七缘生(根、境、作意、种子、根本依、染净依、分别依),六意识五缘生(意根、法境、种子、作意、根本依),末那识四缘生(俱有依、所缘境、作意、种子),阿赖耶识四缘生(俱有依、所缘境、作意、种子)。

物质二缘生:

1因缘,物质现象生起各有种子作为亲因;2增上缘,指物质生起的辅助条件。

心物都因缘所生,都不常恒不变。

  

2心物相互依赖:

心物都因缘所生。

缘起定律:

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

说明心与物(主体与客体、主观和客观)相互依赖的关系,佛教说: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有时反过来说:

法生则种种心生,法灭则种种心灭。

说明心物相依,心依赖物,物也依赖心。

佛教不认为有独立于物质以外的心,也不主张有独立于心以外的物。

  3心物不分先后:

唯识偏重于心,但并不认为心先于物,更不认为物先于心,心物不分先后,有心的同时就有物,有物的同时也有心。

主体的心,不能离开客体的物,客体的物也不能离开主体的心。

唯识说四分:

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

四分中有心有色,包括主体、客体同时存在。

  二《解深密经》在圣典中地位:

佛陀一生说法四十九年,针对各种不同根机众生,无私普应,演说种种教法,为便于理解和掌握,后人对佛陀一代时教进行归纳分类,说明每部经论在佛陀教法中的地位,是所谓的判教。

  如天台宗五时八教,华严宗五时判教,唯识宗三时判教。

判教共同特点:

以本宗依据经典为中心,显示本宗在佛法中的殊胜地位。

《解深密经》属唯识宗,介绍本经在圣典中的地位,自然要依唯识宗判教方法来判别。

  唯识宗三时判教出自《解深密经·无自性相品》:

第一时有教,主要经典《四阿含》等小乘经典,内容是四谛,说四大五蕴等诸法实有而人我为空无,显示我空法有思想。

凡夫不知无我理,妄执常住一体之我,造业沉沦生死,佛陀怜愍,为众生说四谛法,显示一切法无我,使凡夫外道除去实我执。

然众生闻佛说四谛法,又执着四谛法为实有,所以说我空法有。

第二时空教,主要经典《般若经》,诸法缘起性空。

众生闻佛初时教法,虽空我执,但对诸法还不了解,生起实有法执。

为破小乘实法执,佛于是进而说缘起性空,显示诸法皆空。

第三时唯识中道教,主要经典是《华严经》、《深密》等,内容是三性三无性。

一部分学者听了佛陀讲《般若经》说一切法无自性空,以为诸法性相都无所有,趣恶取空,因此佛说三性三无性,显示非有非空的中道。

  三时判教显示《解深密经》在佛一代时教中属第三时教,与《华严经》性质相同。

既不同《阿含》说有,也不象《般若经》谈空。

因此,《解深密经》在一代时教中,属最究竟了义的经典。

《解深密经》是佛教唯识宗依据的六经十一论之一,是唯识学理最早的系统化表述。

《解深密经》中陈说了佛说意蕴的观念、三时教法的观念、三种存在样态的观念、三种存在本性的观念、深层心识的观念、一切存在唯识所现的观念,展示了唯识佛学的基本理念轮廓,不仅对唯识教法的成立造成直接的、重大的、决定性的影响,还对中国佛教构成深刻的提示及挑战作用。

本经四人译本,一是北魏菩提留支《深密解脱经》;二是宋求那跋陀罗《相绩解脱地波罗密了义经》及《相续解脱如来所作随顺处了义经》;三是梁陈间真谛三藏《佛说解节经》;四是玄奘大师《解深密经》。

五译本中,真谛《佛说解节经》相当于奘本《解深密经》(胜义谛相品);求那跋陀罗两译本对应奘本(地波罗密多品)和(如来成所作事品)。

完整的《解深密经》译本两:

菩提留支的《深密解脱经》和玄奘的《解深密经》,上述诸译典中传诵最广、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也推这两种翻译。

《解深密经》为玄奘大量译典中的一部,是至关重要的一部。

是《解深密经》在唯识的历史地位决定的。

唯识的思想源泉虽号称「六经十一论」,事实上有好多部在奘前奘后都没传译,以经而论,《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华严经》及著名的《大乘阿昆达磨经》这三部一直没有传至中土:

中土所传三部经典论《华严》和《楞伽》实际上更深切相关于「真如」理论,虽然这两部经典不乏对心识结构的分析,但日常心识的结构问题毕竟没受到全力以赴的关注,说明被当作唯识理论源泉之一的《华严》及《楞伽》为什么后来能深得中国佛教的垂青。

因此,总起来看,说《解深密经》是全部唯识佛学古典资料中最重要的一部。

解是分析、解析、探讨义。

深密是隐密幽深意。

解深密意即分析、探讨隐密幽深的道理或意蕴。

  

简言之,存在的三种样态:

深层心识、净化实践以及真正生命这几个重要教法环节都在存在的存在性思维框架下展开。

深层心识更是对存在的存在性予以深切思考所作出的最重大发现,深层心识是《解深密经》为唯识佛教

及整个人类思想所提供的最重要的观念之一。

《解深密经》是佛三时所说教法,佛自己判教:

说法四十九年分三阶段:

一是声闻藏法,属阿含教,这是初时说教;二是般若教,如《金刚经》给须菩提讲,《心经》给舍利弗讲,是二时给诸大菩萨说;三是讲非有非空中道了义的方广教,以《解深密经》为代表,是佛三时说,听经的人属等觉位大菩萨。

这部经品目首先讲序,然后讲题,再讲译师,最后讲正文,经共有八品。

一序品:

讲佛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给哪些人说这部经。

此经在他受用身的净土里,为见道以上诸大菩萨众讲。

要舍小转大,通达学修般若后,成了圣位菩萨,才有资格。

诸大菩萨在十八圆满的净土里,聆听他受用身佛,开讲圆满的一乘法,有天龙八部在法会上护持正法,庄严道场,也接受佛陀教化。

二胜义谛相品:

讲四种胜义:

一胜义谛是不二之性,二胜义谛要远离寻思,三胜义谛远离一异性相,四胜义要远离增上慢。

这一品列第二,说明胜义实相唯诸佛如来方能圆满证得,才能平等流出宣说,大菩萨才能依这个胜义谛道理,认真修学,成就菩提,放在卷首,说明真正的佛法,必须首先显示诸法的实相真理,能宣说这个真理的人就佛,依于这种实相真理修学的人就是菩萨。

第三心意识相品:

讲世间因果,介绍的心是阿赖耶识,意是第七末那识,识即前六识。

本品讲心意识一切秘密善巧,心意识一切秘密善巧菩萨。

第四一切法相品:

介绍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

三自性把诸法法相,圆满显示出来:

依人起迷而不觉,便生遍计所执,是世间;依他起远离遍计所执,证得圆成实,是出世间。

世出世间都可以用三自性统摄,这也属佛法,佛在三时所讲三自性,与在二时讲般若二谛说上又进一步,也就是圆满地把一切法相道理,世出世间因果,完全和盘托出了。

第五无自性相品:

依遍计所执建立相无性,依依他起自性建立生无性,依圆成实性建立胜义无自性,最后又依三无性道理,建立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的一乘法。

《唯识三十颂》讲:

一切法无性是密说。

此经佛把一切法无性,用显了的道理提示出来。

遍计所执的无自性是体相俱无;依他起的无自性,是缘生法,无自然而生的无自性;圆成实自性是胜义而有的胜义无自性。

三无性各有不同,丰富多彩,非常具体,而不是笼统含糊的无自性。

第六分别瑜伽品:

佛给慈氏菩萨宣讲了二十六门修学止观的道理,即大乘菩萨如何修定、修慧,如何达到定慧等持,如何依定慧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讲的非常具体、精细、透彻圆满。

依菩萨藏法修学,发菩提愿,修止观要悟入总空性相,在依他起圆成实上远离增益损减二边。

修止观要依三藏十二部经,作为所观境界身心安住的处所,才能如法引发定慧等持功德。

也讲了缘小总法修奢摩他毗钵舍那,缘大总法修奢摩他毗钵舍那,缘无量总法修奢摩他毗钵舍那,还介绍了七真如道理,说明凡夫、圣者染净诸法,是平等一味相。

第七地波罗蜜多品:

佛为观自在菩萨讲十地,讲十地中如何修波罗蜜,如何福慧圆满,如何证真如断除诸障。

第八如来成所作事品:

佛为文殊师利菩萨讲说成佛、解脱后,法身、报身的情境,化身所作诸业,广度众生情境,即依一乘法修止观,修六度,依于十地圆满成佛,最终能成办诸佛所应作事,广度无边众生,建立无边法门。

归纳总结:

胜义谛相品是胜义谛所摄,心意识相品属世俗谛所摄。

这两品显示真俗圆融的道理。

第四一切法相品:

显示一切法非空;第五法无自性品:

显示一切法非有。

两品结合显示非有非空的中道。

分别瑜伽品、地波罗蜜多品依真俗圆融非有非空的中道实相正理,指明如何修止观,如何在见道后,断障证真,直到圆满成佛。

最后如来成所作事品依正理正行修学,最终成就圆满的大菩提、大涅槃正果。

前四品讲大乘佛法境;瑜伽品、地波罗蜜多品讲行;如来成所作事品,讲果。

有头有尾,有因有果,有体有用,圆满无上。

序:

世出世间染净诸法,皆缘起性空。

缘起是依他起自性,性空是圆成实自性。

凡夫于依他圆成上颠倒妄执种种实我实法,增益原有的遍计所执自性,如是三性,遍计所执自性体相俱无,是空非有;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是客观事理,是有非空。

三者结合,便是非有非空的中道。

此三自性中,遍计所执自性体相俱无,是相无性;依他起自性从缘所生,无自然而生,是生无性;圆成实自性是诸法清净无相,不可分别言说的实相,是胜义无性。

如是三无性,总括起来,便会形成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的一乘法。

此一乘法是人生宇宙的绝对真理,是世出世间的诸法实相,一切众生若欲破迷开悟解脱出离,只有依此光明大道,除此一条光明大道别无他路可走,故佛称为一乘法。

《解深密经》核心正理,就是依三自性建立三无性,依三无性建立一乘法,而后依一乘法道理来修菩萨行,最终成就圆满大菩提果。

《解深密经》主要讲一乘法,在第二品讲胜义谛相,着重阐发一乘法的道理,在第三品第四品第五品这三品中,完全都是围绕着一乘法的道理在讲。

一乘法:

依三自性建立三无性,依三无性建立一乘法:

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一乘法怎么来:

依三自性建立,三自性又以依他起性为根本,依他起就是缘起性空,依缘起性空道理建立世间和出世间。

凡夫没智慧,不通达依他起、性空的道理,生遍计执,形成了世间,形成了染法,形成了凡夫。

圣者通达一切诸法都缘生,无实体,自性本空,在缘生法上不执有实我实法,就证圆成实,成为出世间圣者。

《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是依他起,空是圆成实,色即是空是说依他起就是圆成实,但凡夫不懂这个道理,才对缘生进行执著,认为他是实有,所以在依他起上,就不证圆成实,而得出一部份虚妄分别的执著。

圣者知道缘生法无有实体,对缘生法常时都能圆满通达其真实相,心里清净,念念无住,这样就能证圆成实而不得遍计执。

所以世出世间染净诸法凡夫圣者皆以缘生二字建立。

《大般若经》讲:

若知缘生,则知法性,若知法性,则知空性,若知空性,则见导师。

佛出世着重讲缘起,不是单独讲性空,因为性空是缘起法的真实相,另外讲性空就成了遍计所执,所以《心经》说空就是色,空也就是有为缘生法,所以圣者只讲缘起不讲性空,通达缘起就通达性空,凡夫不通达缘起,所以才不得性空的圆成实。

《心经》是诸法空相:

空相就如太虚空清净无相,与遍计所执体相俱无的空不同,与依他起有相无体的空不同,他是清净无相之相,是依他起上无有实我实法。

是绝对清净道理显示出的真如实相,故称胜义无自性,遍计执是相无自性,依他起是生无自性,圆成实是胜义无自性。

一切法无自性是密意说。

一乘法依三无性建立:

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这四句话就叫一乘法。

既体相都空,哪有生和灭?

所以无始时来就没有生灭,所以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说明一切实我实法彻底皆空。

外道问佛,神道有灭无灭?

三问,佛避而不答,因为本来就无有神,又怎样说有灭无灭呢?

经字含义:

鸠摩罗什翻译为修多罗,玄奘认为错误,翻译为素呾览,汉语叫契经。

佛说的经与世俗上的经不同,为区别外道说的经,加了个契字,契是契理契机,三义:

一是上契佛义,中契合真理,契合一乘法或部份或圆满的以一乘法来说,不能离开真理而宣说,下契合众生之机,佛说法是因病与药,对机施教,如对人天有情你讲我空法空的道理他接受不了。

俱有这三契合的意义就称为契经。

另外两义,一贯穿义,贯穿于世出世间,贯穿于染净一切诸法,无处不遍,无处不圆满,一部经也可以贯穿诸经,二摄义,摄为收摄、摄受,摄持就是应该对所化的有情进行摄持,贯穿真理,摄持众生二义,也叫契经。

介绍译师:

玄奘法师翻译,法师于公元602年至公元664年,活了62岁,一生辛劳,为法为众生为佛教事业呕心沥血,在家姓陈名袆,是河南省缑氏今偃师县人,曾祖父陈清,南北朝时作过后魏的上党太守,祖父陈康,齐朝作过国马博士,父亲陈惠,不求功名,潜心学问,很为当世人景仰,玄奘是第四子。

受二哥当和尚影响,十三岁时在当地净土寺出家,后来遍游诸地,参诸名师,曾在四川成都大慈寺受具足戒,唐朝贞观二年(公元627年25岁)赴印度求法,因为他在全国各地学习佛法,对涅槃经、般若学、唯识法相学都有很深研究。

他发现同样是一部经、一部论,由于译师翻译不同,在其内容上,体裁形式上大相竞庭,拿解深密经来说,译师不同,许多内容同样是一品,有些残缺不全,有些夹杂、译师个人的意见,使佛经走样,变质,又、如《集论》、《摄论》、,内容悬殊很大,他觉得佛经有重新翻译的必要,同时也想把真正的大乘佛法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和认识。

他在贞观元冬月曾给唐太宗李世民上书,请求出国到印度求法,但未得到允许,次年贞观二年,由于国内遭灾荒,朝廷允许学法的僧道自由出门化缘,玄奘就借用这个机会,和当时在印度贩丝绸的僧人一道,离开长安前往古西域东印度那烂陀寺求法,古时交通不便,靠步行,有时骑马,曾在途中被劫一空,九死一生,发下大愿宁愿西行一步死,也不肯东退半步生,经长达五年时间,步行数万里,到达东印度的那烂陀寺。

寺有一七旬长老戒贤大论师,专习《瑜伽师地论》,据说戒贤大论师给他讲过三遍,又遇当时印度有一位在家大居士叫胜君论师,学习唯识抉择《摄大乘论》,还与当时印度许多高僧大德学修唯识和中观方面的佛法,在印度现学精研,对当时印度文化如波罗门的典集也有研究,对小乘佛法有深入的造诣,故一时在印度名声大振,曾在曲女城无遮大会上以他所著的两部论:

《会中论》,《制恶见论》立宗,任人难破,经十八天时间最终获得大胜,无一人胜他。

他对小乘外道的邪见进行有力破斥,叫《制恶见论》。

他把唯识与中观有机结合,做一部论叫《会中论》,当中的中观及小乘均不能破,后来小乘称他解脱仙,大乘称他菩萨。

玄奘当时名震五印,得到当时界日王苦苦的挽留在印度弘法,他的师父也留他,他是戒贤论师的十大弟子之首。

他到印度的目的是想把概括大小乘经律论三藏的大论《瑜伽师地论》取回中国加以翻译弘扬。

同时也想把许多唯识方面的经论还有般若学方面的经论如六百卷大般若经取回来加以翻译弘扬,使真正的佛法在中国大地上闪光。

谢绝了真诚的挽留,回到东土,带回许多梵本,具说有六百五十七部,回国后得到唐太宗的大力支持,译出经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

玄奘法师对中国佛教文化作出了卓越贡献,在翻译佛经的同时,据说唐太宗还下过一道圣旨,命他把中国的《道德经》、《兰花经》以及《大乘起信论》用中文翻译成梵语,又从中国传到印度去,他成了一位沟通中印文化的出色人物,一生事业辉煌。

玄奘法师高尚的人格,渊博的学识,值得我们学习。

玄奘法师刚出家时师父问他,你小小年纪,来干什么?

他说:

远绍如来,近光遗法。

他确实做到了,他是中国四大译师中首屈一指,最著名的译师,他译的经称为新译,以前译的经称为旧译。

后人多以新译的佛经为标准。

玄奘法师译经主张直译而不是义译,让后人直接与佛经交通,自己不加任何主观意见。

序品上

序品,就是序幕,像征着译经的开端,主要指明佛说法时间、地点、以及听经的人物。

分四大段:

第一大段:

显示佛说法净土有十八圆满,属依报。

第二大段:

显示佛说法功德,威德神力,属正报。

第三大段:

显示在场听法的诸大阿罗汉有哪些殊胜成就。

第四大段:

显示法会中有哪些菩萨摩诃萨,在场协助佛弘法,或聆听佛教悔,并列出了其中的上首名号。

【经文】如是我闻。

《大智度论》称如是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

表面上看是结集经典时阿难加的,实际上这话是佛亲口说,是阿难尊佛遗教把他加在经首,目的是启导众生对佛说经典生正信,生信解。

佛说法度生,当时没印刷术,全靠弟子们博闻强记,听得多就尽力记下来,当时佛在世时,没形成文字,是佛灭度后弟子们为把佛在世所说的大法流传下来,所以大家聚集一处,对佛在世时说的经典进行集结。

佛在世时,这些小乘阿罗汉弟子,一部份在身边,有一部份在外布教弘法,身边没菩萨。

佛出世弘法是度小乘声闻的,灭度也是为小乘声闻,不是为大乘菩萨灭度。

如站在大乘佛法上讲,佛永远不会灭度的,因大乘是无住涅槃,佛讲《解深密经》时,有许多菩萨在场,讲其他经典时也有许多菩萨在场,恰好出世度生时在鹿野苑首度的是乔陈如五比丘,没有菩萨在场,佛陀入涅槃时也没菩萨在场。

以丈六金身出现专门度化人、天二乘,因阿难未证漏尽通,没得阿罗汉道,他看到世尊要离开世间了,就悲伤哭泣,后来有一位得了漏尽通的阿罗汉指点,让阿难在佛还未入涅槃以前请问佛陀几件大事:

一、佛在世时,以佛为师,佛灭度后以谁为师?

佛答:

以戒为师。

二、佛在世依佛而住,佛灭度后依谁而住?

佛说:

依四念处而住(观法无我,观受是苦,观行无常,观身不净。

)。

佛在世时弟子虽在他身边,如不依四念处住,也等于离我十万八千里,如我灭度后能依四念处住,也等于常在我身边。

三、如何才能使未来的众生深信此经此论是佛说的呢?

佛说在集结经时,每一部经的卷首加:

如是我闻。

引起众生正信,所以如是我闻是佛说。

《大智度论》讲,是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与阿难尊者,在铁围山集结,也有说,阿难诵述经藏,优波离诵述律藏,迦叶尊者诵述论藏,也有说论藏是富楼那诵述,各说不一。

还有一问题,《金刚经》:

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为什么这里又讲我闻呢?

佛说法度生以两种谛理讲,如中论说:

诸佛以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依世俗谛,二依胜义谛。

胜义谛上,真胜义一法不立,没法讲我;站在世俗谛讲,法法皆可言说,法法都能建立,此处是以俗谛讲,但真谛不离俗谛,我们能悟入俗谛是相对俗谛不真实,如梦幻泡影假说,当下你能在俗谛上言忘虑绝,心行处灭,就能悟入真谛。

所以真谛不离俗谛有,为显示真谛还要用俗谛才能把真俗显示出来,有似我和我空,依遍计所执的实我彻底是空,依依他起的似我是有。

《金刚经》须菩提,佛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

佛说的我不是真正有我。

佛站在似我似法上讲,属有体施设假,从依他起上讲,目的是破除众生实我实法的执的,但凡夫不懂似我似法,每每执有一个实我实法是无体施设假,阿难说有我在闻,是站在似我似法上说,也可以说是站俗谛上讲,使人要悟入真谛,使人站在似我似法上去掉实我实法之执,目的在这。

最初迦叶尊者给佛当侍者,后来阿难当侍者时,把原来他没有听到的法又给他重述过一遍,所以阿难对佛久远所说的法,完全都听闻过铭记不忘,所以就由阿难诵述佛陀所说的法。

【经文】一时薄伽梵:

一时指佛说这部经的时间,古代印度不重历史记载,无法考证具体年月日时,只能大致说故言一时。

时间是分位假法,不是实有,也不可定言,某时某日,故言一时。

意义是去众生对时间的分别执著。

古人解释南瞻部洲中午,北俱卢洲正好是半夜,西牛贺洲正好是东圣神洲的日没,所以不能说有一个固定的时间。

《维摩诘经》说:

得不可思议自在解脱的大菩萨,可把一阿僧祗劫时间浓缩为七日,如有众生欲在世间长住,菩萨可把七日时间延长为一大阿僧祗劫。

薄伽梵,印度梵语,属玄奘五不翻中多义不翻。

薄伽梵本身有六义,再加四义(四义即破四魔)共十义,薄伽梵六义颂:

自在炽盛与端严,名称吉祥与尊贵,如是六种义差别,应知总名为薄伽。

1自在义:

佛断尽我法二执,破除了烦恼所知二障,证得无住大涅槃。

于世间生死不住,于涅槃寂静不住,自在解脱,无滞无碍,这就是如来的自在义。

从大智来说,不住世间;从大悲来说不住涅槃。

《摄大乘论》云,诸佛法身有五相,其中:

百法所成为相,谓六波罗蜜多圆满得十自在。

十自在:

寿自在、心自在、众具自在、业自在、生自在、胜解自在、愿自在、神力自在、智自在、法自在。

就其果而言:

复次法身由几自在而得自在,略有五种:

一由佛土自身相好无边音声无见顶相自在,二由无罪无量广大乐住自在,三由辩说一切名身句身文身自在,四由现化变易行摄大众引摄百法自在,五由圆镜平等观察成所作智自在。

由有漏五蕴转得清净无漏五蕴获得。

2炽盛义:

指智慧圆满,炽是猛烈意,焚烧一切杂染法,无漏清净无漏有为和清净无为法,无不具足圆满,显示如来大菩提是名炽盛。

3端严义:

显示如来妙庄严相。

指三十二相八十随好。

不仅具足色相,还包括净土相在内,方方面面的精神面貌及无边法身功德在内。

4名称义:

如来有十种平等圣号:

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5吉祥义:

显示诸障断尽功德圆满,出世大圣,使众生能种福田,能获利益安乐,故称吉祥,世人见而尊仰。

6尊贵义:

佛具圆满功德,常起方便智慧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是天人师,无上士,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是名尊贵。

除以上六义,还有四义就是破四魔:

1破死魔:

佛证得圆满涅槃无有生死,故称破死魔。

2破烦恼魔:

佛成就了圆满大智慧,没烦恼,因为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