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建筑.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514043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的建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自然的建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自然的建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自然的建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自然的建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的建筑.docx

《自然的建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的建筑.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然的建筑.docx

自然的建筑

日本當代重要建築師隈研吾認為,二十世紀以來的建築是水泥混凝土的時代,但他比較主張之前取之於自然如木頭、石頭等的建材。

有人說沙子、石灰石做成的水泥也是自然建材,他在《自然的建築》書中,從混凝土的優點中,指出混凝土的缺點,凸顯自然建材能與環境共生的特色,可謂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隈研吾表示,混凝土若是自然建材,那麼由天然原料石油製成的塑膠也是自然素材,相信這點不易獲得大家認同。

他闡釋自然建築有兩個特色,一是要能與環境共生,不斷成長變化,木頭房子建材就能拆卸、移來移去重裝,有很大彈性;二要讓人住進去有幸福感,即房子場所自然而然使人與幸福感連結。

  有人認為混凝土是很自由的建材,它除了經得起風吹雨打,蟲不蛀,可做成非常強固的建築,更可用版模定出形狀後,外表釘上薄薄的木材或石板等各種自然建材,就變成像自然的建築,一點也不麻煩,這些是公認的優點。

隈研吾反駁說,混凝土從柔軟變堅硬後無法改變,外釘自然建材不是建築師足以驕傲的工匠技藝;真正自然的建築一腐朽就看得出來,混凝土崩壞時,肉眼看不到,都是缺點。

  作者也以他設計的案例闡釋他的建築邏輯概念。

他應聘在長城底下呈現竹子工法的自然建築。

為使梁柱堅靭不易斷裂,隈研吾尋找到南美瓜多竹,又以浸油克服竹子耐久度不夠的缺點,並採龜甲編織法將竹子編成牆壁,透過材料與材料相遇,這樣的竹屋呈現不同的中國風味,又有現代意義,形成與當地景觀非常協調的特殊視覺感受。

讀者可以想像一下,在這樣的自然建築中,是不是很幸福呢?

.作者:

隈研吾KengoKuma

.譯者:

林錚顗

.分類:

社會人文

.出版社:

博雅書屋

.出版日期:

2010/08/22

混凝土很堅固,不管在上面安裝什麼,它都是最容易的素材。

而且裝飾附著性如此優異的材料,在其他東西是見不到的。

在此意義上,由於混凝土是最為普遍的材料,所以對於所有的設計、所有的風格,它都應付得來,而且從低成本的東西到高級建築,即是對於一切等級、成本,混凝土都能以匹配的裝飾,做出精彩的對應。

  混凝土不但具有如此壓倒性的普遍性,而且還是一種非常厲害的建築素材,它抗地震、抗火災,也不被蟲咬。

因此,這種萬能素材,在二十世紀不普及是說不過去的。

所謂普遍性,意謂著無須選擇場所,此外,也不必選擇建築的風味(從單純的東西到裝飾繁複的東西)、類別(從住宅到辦公室),而且也應付得了任何的成本。

  不過,無須選擇場所這件事,反過來說,由於混凝土這樣的技術以及隱藏在這個技術裡的單一哲學,把所有的場所都同一化了。

此外,所謂場所,不外乎是大自然的別名。

  多樣化的場所,多樣化的大自然,卻遭受混凝土的單一技術力之破壞。

此外,所謂不必選擇風味、類別、成本這件事,反過來說,其實在多樣化的表面妝扮之下,隱藏著只是混凝土單一的、不可動搖的本質。

如此一來,不只失去了大自然的多樣性,同時也失去了建築的多樣性。

所謂二十世紀,就是這麼孤獨的時代。

  再者,有關混凝土的「強度」以及「強度」的本質,這一點我們必須更注意,並且看清它。

混凝土會突然間變硬,但在此之前,是稀稀的、形狀不定的液體,卻在某個瞬間,突然轉變成令人無法想像的堅硬又強固的物質。

從那瞬間開始,再也不能回復原狀了。

混凝土的時間,屬於非連續性的時間,而木造建築的時間,可以拿來與它做個對照。

在木造建築方面,不存在有如混凝土的時間一般地「特別的時間點」,它會隨著生活的變化,或者因應部分材料的劣化,可以一點一點地修理,一點一點地換新,一點一點地變化下去。

  若以逆向思考的話,二十世紀的人類追求的是,有如混凝土一般的不連續時間。

因此,在將形狀不定的東西予以固定方面,燃起莫大的熱情。

  譬如,二十世紀的人類,在為核心家族建造住宅方面,投注了極大的心力。

維持二十世紀經濟發展的,乃是對於「購屋」的願望。

當過去的地緣、血緣關係崩壞後,近代家族這個孤立的單位,從二十世紀開始,在大海中漂流。

針對近代家族這種既不確定又不安定的存在,為了給予它某些確實又固定的形狀,甚至他們利用住宅貸款所借來的一大筆錢,建造一個住宅,企圖把家族「固定」住。

或者,藉著將人們收容在混凝土公寓之類的堅硬容器內,將不安定的存在「固定」住。

換句話說,利用混凝土這種硬梆梆的東西,試圖把因地緣、血緣崩壞所造成的不安定的自己,再一次穩固下來。

  同樣地,無論是國家或自治體等所有的共同體,的確有此打算,想藉由混凝土帶來的固定化與明確的「形狀」的方式,來消除那份存在的不安定感。

而所謂「箱物」,便成為因此而做成的、堅硬的建築物之別名。

由此可見,針對那些人的要求,混凝土應是最適合的素材吧。

  但事實上,靠著表面的固定化,亦無法拯救不安定的東西。

不安定之物,最為需要的是,應該是柔軟性。

固定化只是對於不安定之物再加上了不自然的手鐐腳銬而已。

或者,因混凝土所造成的固定化,對於任何人早就不需要的、做為一種無用的存在之共同體,更是不必要的支出。

所謂混凝土,正是逐漸消失的不安定之物的臨終的叫聲。

有溫度的建築×無形的溫暖=「負建築」代表隈研吾

.tw/article/3654

作者:

林珮芸/2015-05-11瀏覽次數(2406)

日本當代建築大師接班人

四月初春空氣中飄浮著微微的涼意,周六的十一點,信義區飯店六樓景觀露臺的大片落地窗前,靜謐但散發熱烈的工作氣氛。

一批批專業的工作團隊謹慎有禮地低語交談;隨著時間的節奏迎賓送客。

遠從日本抵達台北的當代重量級建築師隈研吾,一身充滿時尚感的黑裝,親切微笑地向我們致意。

訪談在輕鬆的早午餐中揭開序幕。

隈研吾奔跑的負建築家

台灣讀者對隈研吾絕對不感到陌生,《十宅論》、《建築慾望的末期》、《反標的物》、《負建築》、《自然的建築》到甫出版的《奔跑的負建築家》,每本都是建築人書架上的聖經必備。

繼安藤忠雄與伊東豊雄之後,日本最重要、當紅的建築家隈研吾發跡之處不在日本東京,反而在世界各地的鄉間、城市。

作品散發濃濃風土味、冷靜、直白,毫不掩飾地表達隈研吾創時代的建築理念;尤其是「弱建築」、「負建築」、「反混凝土」的批判思想,令人不得不重省二十一世紀建築與人們的關係。

雙城之間看到微光風景

「我在東京大井町和橫濱兩個地方度過我的童年,那時候的橫濱還是鄉下,是個有山、有人養雞的田園景觀。

兩個地方只有20分鐘距離,但我很小就看到了都市和鄉村的差別。

」隈研吾笑著回憶說。

一般孩子少有城鄉之間的共同回憶,鄉下孩子等不及渴望到城市見識;都市孩子缺少與土地親近的回憶。

所以等隈研吾成了旅行世界的國際建築師,當他和東京同業聊到城市的工作,很快覺得不吸引他而萌生到其他地方看看的遠行念頭。

「小時候我喜歡赤腳套上長靴,四處遊玩,當時大倉山滿是農田、竹林、堆肥場,無論晴雨我都穿著長靴到處探險。

生於明治時期的父親喜歡土木裝修,所以家人共同的興趣就是改造房子。

」隈研吾坦承日本傳統老家是他的設計原點。

小時候的隈研吾安靜不多話,在哥哥姐姐之下總是擅於聆聽,喜歡一個人在鄉野走著,編織天馬行空的夢想。

「如果沒當建築師的話我應該會當獸醫吧,我很喜歡貓,不過現在四處旅行無法養貓。

」威名四方的建築師難得露出可愛表情。

他說:

「1964年,東京奧運會是我第一次聽說建築師這個職業。

」當時十歲的他開始對這個崇高的工作心生嚮往。

為了尋找更接近建築本質的工法和材質,隈研吾開始旅行世界,走訪人稱第三世界的地方,如非洲大草原、阿拉伯世界埃及開羅,看到不同文明都市對「家」的概念。

年輕時以為在美國可以找到職涯的答案,沒想到極度資本化、商業化的紐約讓他幻想破滅。

美國建築界的日本親善大使

「1985-1986年,我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所研究員身分赴美國進修一年,在那寫了《十宅論》;看到了美國泡沫經濟的問題。

」觀察到美國學界擅長以思辯釐清觀點問題,當時隈研吾在紐約公寓房間擺了兩張榻榻米,曾經邀請不少外籍朋友來作客。

「結果大家對日本文化更有興趣,榻榻米、抹茶、茶道、異國風情反倒是美國人討論的話題。

」隈研吾忍俊不禁。

之後足跡踏遍世界各地,體驗過各種異文化衝擊的隈研吾,也發現原來各地的人對「家」的定義也不同。

對非洲莽原的住民來說,家是社交公共空間;對亞洲人來說,家代表龐大的血源親族關係;對美國來說,家代表獨立自我的私密空間;而對歐洲人來說,最完美家的終點是一個社區(community)的距離。

隈研吾清楚反對直接批判工業化的「混凝土」建築;他覺得二十一世紀的建築應該是「有溫度」的建築,所謂「負建築」代表的是,不再標榜高聳、特立突出的環境破壞式標的。

建築應該是當地的環境、文化、民情和需求有所連結。

長年奔波的隈研吾相信「場所」散發天啟的能量,「我在接案子之前通常會先看基地環境照片,若是有興趣的才會過去工作。

」此外,他堅信材質明顯表達出建築師想表達的信息(message),他說:

「我喜歡木造的房子,因為會隨著時間變化、改變;雖然過程中必須不斷保養、維修。

但是比起一造成定局的混凝土,質樸素材的生命週期還是比較恆久。

」隈研吾微微一笑說:

「我的作品有很明顯的特質,通常是小規模、柔軟、而且聞起來很香。

建築的未來在亞洲

當被問到如何克服工作中的挑戰與困難?

隈研吾有點難為情地說:

「我超級妥協,一旦決定做了我會盡力配合業主的需求,隔一陣子之後反而是我深深反省,當時為什麼思想這麼狹隘。

」撇開「討厭」、「喜歡」這樣主觀的概念,對他來說更重要的是設計出與環境相融的溫暖建築。

發自人文關懷的初心,始終是吸引隈研吾不斷旅行、不斷反省自己、不斷像海綿學習的動力。

觀察世界各地建築者對應材質的態度,他發現西方人也許相信工業可以取代工藝;但亞洲技師卻將建材視為自己的合作夥伴;美國人用機器對待建材、亞洲人則用雙手堆疊石牆。

隈研吾認為,二十一世紀是亞洲建築的時代,那種大屋簷建築底下的光影與氛圍,不用言語即表現了無限溫柔的時代感。

建築師想說的話

「竹子有分粗和細,軟和堅硬,以建築來說一般人喜歡用堅硬的材質,但我喜歡表達一種溫柔、溫暖的感覺,所以會自找麻煩地選擇細而軟的竹子(笑)」隈研吾輕輕搖搖頭說。

如新書文案所說:

「我不想做討厭的建築!

建築究竟是什麼?

一種無形的溫暖?

」對這位勇敢與過去大師戰鬥的建築師來說,建築應該是「活著的建築」而非「紀念碑」似的建築。

在這樣的理念之下,隈研吾作品深獲中國及世界肯定,而日本311地震之後證實了他的想法,「強而有力的建築似乎像是一個幻象(fiction);過去總認為建築可以戰勝環境,所有的建築家用一生保護建築的地位,但我完全質疑這件事。

」隈研吾以勇者之姿一次又一次地申論新時代的「負建築」理念。

人們不應該和環境對抗,建築的重點應該在於使用者;建築師應該先瞭解當地人的文化之後才設計符合場域的建築,而非自顧自地想與環境劃清界線。

《奔跑的負建築家》邀請所有人脫掉鞋子,直接以雙腳感受草地的柔軟和泥土的質樸。

建築材質的輕與重,在地工匠技藝與世界科技的簡潔外觀。

人們在這樣的空間中,可以聚在一起分享、歡唱、慶祝和舉行儀式。

與周遭環境融為一體,向在地文化致上最高敬意。

建築師把過往的苦惱當作糧草,不停的奔馳、不停的挑戰再挑戰、從懷疑自己到更新自己,讓自身飛躍。

負建築持續散發芬芳的氣息,恆久的溫度,時時刻刻提醒人們,向天仰望、向地祈望,建築帶給人的是無限的希望和情感鞏固!

.tw/products/0010636946

隈研吾的代表著作《負建築》,是從思考性的角度來探討一些知名建築師的作品,以及他對建築的省思,但並未談到他自己的作品。

但這本《自然的建築》,就談到了他自己設計的知名建物的源起,是他對於水、石、竹、木、土、和紙等素材的思考,所完成的一座座代表性作品,並提出他對所謂「自然的建築」的特殊觀點。

  自然的建築是連結【場所、素材和地球環境的幸福關係】的建築。

  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提出他的特殊觀點,透過具體實例探討水、石、竹、木、土、和紙等素材,建造他心目中的幸福建築。

  「混凝土」這種素材與「二十世紀」這個時代,因性情相投而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以一種技術,覆蓋整個世界,把世界變成一體,這就是二十世紀的主題:

國際主義與全球化,以此建立國家、都市與文化。

在建築的領域內,有可能達到全球化的,恐怕只有混凝土。

  

  那麼何謂自然素材呢?

有人認為,混凝土也是自然素材。

照邏輯來說,它的主要材料是砂、小石頭、鋼筋、水泥,而水泥則以石灰石為主要原料,所以,組合這些自然素材所造出來的混凝土,當然也是自然素材。

是否屬於自然素材,並非問題的所在。

事實上,自然與人工的界線頗為模糊。

  所謂自然的建築,不是指用自然素材製作出來的建築,當然也不是在混凝土表面貼上自然素材的建築。

所謂自然,是指「關係性」。

自然的建築,意謂著將「場所」與「幸福」的關係結合在一起的建築。

場所與建築的幸福婚姻,便會生出自然的建築。

作者簡介

隈研吾

  日本建築大師,慣用竹子、木材、泥磚、石板、和紙等自然建材,建築風格散發日式和風與東方禪意,在業界被稱為「負建築」、「隈研吾流」。

  1954年生於神奈川縣。

1979年畢業自東京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班。

1985-1986年擔任哥倫比亞大學建築.都市計畫學系客座研究員。

1990年在東京青山成立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

2001-2008年任教於慶應大學科技科學系。

2009年開始擔任東京大學教授。

  知名作品有「龜老山展望台」(1995)、「水/玻璃」(1995,AIA獎)、「威尼斯雙年展日本館」(1995)、「森舞台/宮城縣登米町傳統藝能傳承館」(1997,日本建築學會賞)、「石之美術館」(2001,國際石材建築大獎)、「馬頭町廣重美術館」(2001,MuranoPrize)。

近期作品有「長城下的公社/竹屋」(2002,北京),「長崎縣立美術館」(2005,長崎)、「三多利美術館」(2007,東京)。

目前於中國及歐洲仍有許多建案進行中。

近十年更一手囊括JCD、日本AIJ獎、美國AIA、全球創新建築獎、芬蘭SpiritofNatureWoodArchitecture、法國EnergyPerformance+ArchitectureAward等國際大獎。

著作有:

《十宅論》、《再見.後現代》、《建築的慾望之死》、《負建築》等。

譯者簡介

林錚顗

  台大歷史系畢業,東京大學東洋史學研究所碩士畢業。

旅居西雅圖十餘年,為當地華文報紙《西華報》和《華聲報》撰寫評論、專欄多年。

譯有《住宅巡禮》、《住宅讀本》、《意中的建築》、《鏡像下的日本人》、《西洋居住史》、《華麗的雙輪主義》、《罪惡的代價》等。

目錄

謝英俊推薦序:

關係性/OS(操作做模式OperationSystem)——「自然建築」的書寫

謝宗哲推薦序:

形式的消去/物質(素材)的發掘與交往──建築家隈研吾的自然建築之路

序章 何謂二十世紀

1.流動的水:

朝向水平,然後朝向粒子

2.石頭美術館:

切斷的修復

3.直藏廣場:

和大地相互融合的建築

4.廣重美術館:

萊特與印象派的重疊的空間

5.竹:

萬里長城的冒險

6.安養寺:

土牆的民主化

7.龜老山展望台:

大自然與人工的界線

8.和紙:

薄壁的極致

終章 自然的建築是永續的嗎?

後記

序章 何謂二十世紀

「所謂二十世紀,是個什麼樣的時代?

」如果有人問起這個問題,諸位將怎樣回答呢?

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說:

「混凝土的時代。

混凝土這種素材與二十世紀這個時代,因性情相投而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不單是緊密地結合而已,混凝土這種素材,還建立了二十世紀的都市,創建了國家,創造了文化。

同時,今天我們正生活在它的產物之上。

二十世紀的主題是,國際主義與全球化。

以一種技術,覆蓋整個世界,把世界變成一體,這便是這個時代的主題。

雖然物流、通訊、廣播在所有的領域中,都已達成全球化,可是,在建築、都市的領域內,有可能達到全球化的,恐怕只有混凝土這種素材了。

首先,混凝土無須選擇場所。

將薄薄的木板組立起來,做成型範,像此種程度的技術,世界各地都有,而且組成混凝土材料的砂、石頭、水泥、鋼筋,在世界各地都很容易取得。

在型範裡,安放好鋼筋,然後把砂、石頭、水泥灌進去,就是這樣而已。

固然鋼骨建築也是二十世紀的產物,但比起混凝土建築,它是一種難易度相差甚遠的高度技術。

在過去的歷史上,不曾存在過任何比混凝土更普遍的(全球的)建築技術。

因此,一九五○年代,柯比意在印度大平原的昌迪迦爾這個地方,建造新都市的時候,他自由自在地操縱混凝土,完成了彷彿飄浮在空中的巨大雕刻一樣的、自由的造形〔圖1〕;一九七○年代,路易士‧康在達卡建造孟加拉人民共和國國會會議廳〔圖2〕時,也選擇了混凝土,而建造出類似古代遺跡樣式的建築物。

談到我們日本的丹下健三,他的大部分作品,例如,以香川縣縣政府辦公廳〔圖3〕為首的、讓人們聯想起日本傳統木結構建築的,也是用混凝土建造而成的。

雖然他們都是尊敬區域文化、尊重當地風土的偉大建築家,可是,他們並不選擇石造、鋼骨造、木造,當然也不採用當地自古傳承下來的施工方法。

混凝土的自由度

這個素材不光具有無須選擇場所的普遍性之外,還有任何造形都可能做得出來的另一個普遍性,換言之,就是擁有自由。

只要改變型範的作法,便可以自由地做出任何的曲面,當然,製作直線狀的、尖銳的骨架也很容易。

因此,剛開始學習建築的學生,特別喜歡混凝土。

描繪出自己想做的形狀之輪廓線,如果在這個線的內側,塞滿混凝土的話,大體上,可以達到與設計圖的一致性。

倘若是想畫鋼骨造或木造的設計圖,這樣的作法是行不通的。

而且還會遭到老師「接頭是什麼樣子的,該不會裝不進去吧」或者「這樣一來,風或是蟲不是會逐漸從材料與材料之間的縫隙鑽進來嗎」之類的斥責。

遺憾的是,這樣的教師,其實本身也不會畫鋼骨造和木造的設計圖。

就這樣,混凝土成為出類拔萃的「容易的建築」。

而且,除了形狀的自由之外,還附帶了表層的自由。

假如想建造外觀豪華、看起來好像花了很多錢的建築物時,在混凝土的上面,貼上薄石片就可以了。

喜歡高科技感、未來風,則貼上銀色耀眼的鋁板即可。

想以自然派、環保派自居的時候,一邊貼上木頭面板,一邊再塗上矽璪土即可。

這些不僅是學生畫設計圖的故事,也是實際建築施工的情形。

圍繞我們四周的建築物,幾乎都是這麼做的,亦即在混凝土上做了各式各樣的裝飾而完成的。

混凝土很堅固,不管在上面安裝什麼,它都是最容易的素材。

而且裝飾附著性如此優異的材料,是在其他東西是見不到的。

在此意義上,由於混凝土是最為普遍的材料,所以對於所有的設計、所有的風格,它都應付得來,而且從低成本的東西到高級建築,即是對於一切的等級、成本,混凝土都能以匹配的裝飾,做出精彩的對應。

這個施工方法,酷似於電腦繪圖中最流行的技法──紋理貼圖。

用電腦繪圖來描繪建築時,我們首先從模型製作的作業開始。

將矩形、球、環形等物體的形狀輸入,是為模型製作。

一旦型態輸入完畢,接著,在上面貼上紋理。

貼上「大理石」或裝上「杉木面板」紋理的這種作業,稱為紋理貼圖。

由於實際的建築施工方法,就像是紋理貼圖化,所以,即使在電腦上,這個描繪方法也變成了主流。

進一步說,即使在我們的腦中,「建築=混凝土+裝飾」這個孤伶伶的公式,也逐漸顯現其威力來。

混凝土不但具有如此壓倒性的普遍性,而且還是一種非常厲害的建築素材,它抗地震、抗火災,也不被蟲咬。

因此,這種萬能素材,在二十世紀不普及是說不過去的。

所謂普遍性,意謂著無須選擇場所,此外,也不必選擇建築的風味(從單純的東西到裝飾繁複的東西)、類別(從住宅到辦公室),而且也應付得了任何的成本。

不過,無須選擇場所這件事,反過來說,由於混凝土這樣的技術以及隱藏在這個技術裡的單一哲學,把所有的場所都同一化了。

此外,所謂場所,不外乎是大自然的別名。

多樣化的場所,多樣化的大自然,卻遭受混凝土的單一技術力之破壞。

此外,所謂不必選擇風味、種別、成本這件事,反過來說,其實在多樣化的表面妝扮之下,隱藏著只是混凝土單一的、不可動搖的本質。

如此一來,不只失去了大自然的多樣性,同時也失去了建築的多樣性。

所謂二十世紀,就是這麼孤獨的時代。

再者,有關混凝土的「強度」以及「強度」的本質,這一點我們必須更注意,並且看清它。

混凝土會突然間變硬,但在此之前,是稀稀的、形狀不定的液體,卻在某個瞬間,突然轉變成令人無法想像的堅硬又強固的物質。

從那瞬間開始,再也不能回復原狀了。

混凝土的時間,屬於非連續性的時間,而木造建築的時間,可以拿來與它做個對照。

在木造建築方面,不存在有如混凝土的時間一般地「特別的時間點」,它會隨著生活的變化,或者因應部分材料的劣化,可以一點一點地修理,一點一點地換新,一點一點地變化下去。

若以逆向思考的話,二十世紀的人類追求的是,有如混凝土一般的不連續時間。

因此,在將形狀不定的東西予以固定方面,燃起莫大的熱情。

譬如,二十世紀的人類,在為核心家族建造住宅方面,投注了極大的心力。

維持二十世紀經濟發展的,乃是對於「購屋」的願望。

當過去的地緣、血緣關係崩壞後,近代家族這個孤立的單位,從二十世紀開始,在大海中漂流。

針對近代家族這種既不確定又不安定的存在,為了給予它某些確實又固定的形狀,甚至他們利用住宅貸款所借來的一大筆錢,建造一個住宅,企圖把家族「固定」住。

或者,藉著將人們收容在混凝土公寓之類的堅硬容器內,將不安定的存在「固定」住。

換句話說,利用混凝土這種硬梆梆的東西,試圖把因地緣、血緣崩壞所造成的不安定的自己,再一次穩固下來。

同樣地,無論是國家或自治體等所有的共同體,的確有此打算,想藉由混凝土帶來的固定化與明確的「形狀」的方式,來消除那份存在的不安定感。

而所謂「箱物」,便成為因此而做成的、堅硬的建築物之別名。

由此可見,針對那些人的要求,混凝土應是最適合的素材吧。

但事實上,靠著表面的固定化,亦無法拯救不安定的東西。

不安定之物,最為需要的是,應該是柔軟性。

固定化只是對於不安定之物再加上了不自然的手鐐腳銬而已。

或者,因混凝土所造成的固定化,對於早就誰也不需要的、做為一種無用的存在之共同體,更是不必要的支出。

所謂混凝土,正是逐漸消失的不安定之物的、臨終的叫聲。

看不穿的混凝土

還有更糟糕的是,這個應該是「強固」的混凝土,實際上,卻極為脆弱。

應該是強固的混凝土,即使讓人覺得似乎恆久不變,但經過數十年之後,竟化作最不容易處理、最頑強的產業廢棄物。

而它劣化的情況,從表面又很難看出,這一點更是個大問題。

即使內部的鋼筋已經腐蝕,或者混凝土已失去了本身的強度,但從表面並無法窺知。

無論是木頭還是紙,時間一久,必然受損。

雖然受損,眼睛可以看得很真確,只要替換受損之處,便能夠使建築維持一段很長的時間。

如果按照這個方式去做,木造建築的時間,有可能不斷地延續下去。

倘若有一點點觀察力以及在勤勉地修補受損部分的小小照顧之下,木造建築的時間,將會頑強地、沒有盡頭地繼續流動。

相反地,令人害怕的是,我們看不到混凝土的內部,由於看不見,人們假設它擁有著在實際以上的壓倒性強度,同時期待它具有超越的力量,足以把不安定固定下來。

混凝土的本質就在於看不見內部,而且,在它之上可以毫無困難地抹上各種化妝品。

反正原本就看不見內部,不管在它上面重疊什麼,甚至就算把它做成不透明,而不透明的本質還是不變的。

所以,感覺麻痺了,上妝也日常化了。

相反地,在透明的玻璃上,塗抹上化妝,則令人猶豫。

這是人類普遍的心理。

日本傳統的木造建築,就像是那一類的透明建築,而支撐建築的結構體(柱子)至少是露出在外的。

直到最後的最後為止,都被暴露在外,而這個直接暴露的樣子,被當作最後的收尾工程。

隱蔽一事,被視為一種罪惡。

因此,在混凝土建築中,縱然盛行著未放入必要之鋼筋的偽裝,一點也沒什麼不可思議的。

所謂偽裝,乃是混凝土的不透明本質的歸宿。

在二十世紀的日本的封閉社會中,固有的、將官僚置於頂點的、令人窒息的規律,勉勉強強抑制了這類的不正行為。

可是,隨著社會的脫領域化之進展,如果封閉社會的規律逐漸鬆弛,首先,混凝土這種不可見的存在,在它深處的黑暗,將會成為狙擊的目標。

因為從表面什麼也看不到,即使發生了什麼,並非不可思議。

偽裝者以混凝土的黑暗做為目標,在某個意義上,是必然的。

說起混凝土,它是個容許表象與實質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