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释敬定佛教的传播与民族性佛教的世界性与法界等流.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513367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8释敬定佛教的传播与民族性佛教的世界性与法界等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8释敬定佛教的传播与民族性佛教的世界性与法界等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8释敬定佛教的传播与民族性佛教的世界性与法界等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8释敬定佛教的传播与民族性佛教的世界性与法界等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8释敬定佛教的传播与民族性佛教的世界性与法界等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8释敬定佛教的传播与民族性佛教的世界性与法界等流.docx

《28释敬定佛教的传播与民族性佛教的世界性与法界等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8释敬定佛教的传播与民族性佛教的世界性与法界等流.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8释敬定佛教的传播与民族性佛教的世界性与法界等流.docx

28释敬定佛教的传播与民族性佛教的世界性与法界等流

佛教的傳播與民族性

釋敬定

臺灣高雄圓照寺住持

前言

所謂的「民族性」,即是有區域文化的色彩。

而有這民族性,無論是宗教,政治與學術思想,是不能離開「自我」中心的。

這「自我中心」,便是我的──我的家,我的種族,我的國家,甚至是我的天下。

自我中心的活動,這含著嚴重的對立、衝突。

如此,從佛法的立場說,這「民族性」是不理想的,有缺陷的!

現在這個時代,已從國家而走上國際聯合,由於科學進步,更進入太空時代,然而人類的思想,儘管高喊平等、自由、博愛,而實際卻背道而馳。

不是不想、不要,而問題是:

缺乏超越於「民族性」的世界性的文化,也沒有超越於「自我中心」的世界性的人生觀。

佛教的世界性,依佛法的術語來說,就是「法界性」。

這法界性,且以人類來說:

佛法,從來就不是少數人,多數人,而是一切人(一切眾生)的。

所以佛法常說:

「豎窮三際,橫遍十方」。

這是從無限時空中的一切眾生,一切人類去觀察,超越了自我執著,而沒有任何局限性的立場。

本篇內容,以佛法「法界緣起」的宏觀,論述「佛教的傳播」應立足於此。

又,「發揚佛法」這「法界緣起」更是應有的根本立場與立基點!

所以本篇內容闡發的重點有「民族性與世界性」之意涵的探討;「佛教的世界性原理」釋義;「佛教世界性的事例」說明。

民俗性與世界性

一、民族性的意涵與局限

無論是宗教,政治,或其他文化,其最初,大都帶有區域文化的色彩。

這在印度佛教,也還是一樣的。

每一宗教或政治等,都是人類自己的產物,都是適應人類某種欲求而出現的。

有這區域文化的色彩,即是所謂的「民族性」。

而有這民族性,無論是宗教,政治與學術思想,是不能離開「自我」中心的。

這「自我中心」,便是我的──我的家,我的種族,我的社會階層,我的國家,甚至是我的天下(國際與太空等)。

自我中心的活動,對內是爭取領導,對外是謀取擴張。

從是自非他,到有自無他,這含著嚴重的對立、衝突。

如此,從佛法的立場說,這「民族性」是不理想的,有缺陷的!

現在,以宗教來舉例,舉兩種具有「民族」色彩的宗教之情況,來解釋說明以「自我」為中心,而發展的「是自非他」、「有自無他」之狀況。

1.印度的婆羅門教:

也就是現今的印度教,他即是屬於民族的宗教。

這宗教的民族色彩,將種族分為四個差別,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四種性」制度,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

又將前三種:

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雅利安族,判有宗教的再生權;而將首陀羅族看作低賤的──其實是被征服的,死了完事,從此消滅。

2.以色列的猶太教:

他們信仰的耶和華「上帝」,是「亞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以色列的上帝」,原為民族的保護神。

所以以色列人是上帝的選民(屬於上帝的),而要把外邦人交以色列人去統治(事實上也並未成功)。

從這兩種宗教來看,雖然從婆羅門教而演化為印度教,從猶太教而革新為基督教等,已大有進步,而還是丟不下:

「信我者永生,不信我者滅亡」的包袱。

這在宗教界,還不過狂熱的排他性而已;如成為政治的指導精神,那被奴役的人類可夠苦了!

總之,這種局限的、偏激的、排斥異己而向外擴張,即使是舉世風行,也無非真正世界精神的反動,招來人類更大的災禍。

以現今以色列這個國家的例子,就可看到他將自己與別人的國家,造成什麼樣悲慘的景況!

人與人間,有共通性,所以不同區域,不同時代的宗教或政治等,都有發展為世界人類普遍採用的可能。

單是這樣,現今世界上的宗教與政治等,有世界性的是很少了。

然而,現在要說的世界性,依佛法的術語來說,是「法界性」。

二、世界性的意涵與格局

這法界性,姑以人類來說:

佛法,從來就不是少數人,多數人,而是一切人(一切眾生)的。

這可從時間、空間來說明:

1.論空間:

不是一地區,一星球(世界),而是一切世界的。

2.論時間:

不是某一時代,而是盡未來際。

所以佛法常說:

「豎窮三際,橫遍十方」。

這是從無限時空中的一切眾生,一切人類去觀察,超越了自我執著,而沒有任何局限性的立場。

所以真正能信解佛教的,沒有不深刻感到:

這是自己的事,也是人人的事。

談起佛教的傳播:

佛法的信仰,是純粹的自由信仰,雖希望別人信仰,而決不勉強別人信仰。

所以佛教始終是自由地傳佈,從不曾利用政治或經濟力量,打起替天行道的旗幟,向世界傾銷。

也就因此,不曾為了傳教,引起嚴重的宗教戰爭。

以佛教的傳入中國來說,他始終是自由傳佈,和平的與中國文化共存。

然而,卻深深的啟發了中國文化,使中國文化得到更高的發展。

佛教的世界性(法界性)原理,從何得來?

這是接著要論述的重點。

佛教的世界性原理

佛教的世界性,這是由於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大覺大悟的體證得來。

體證到的,在不可說中,說為「法界」;依此而宣揚出來的佛法,就名為「稱法界性」的「法界等流」。

佛所親證的法界性,與庸常的見解,受著自我意識支配的,不能相提並論。

以下從幾點一一的闡釋。

一、法界性

關於法界性,從兩大特點來說明:

(一)從事事差別解了法從緣生而深入空平等性

在人類一般的認識中,不但是外界的事物,就是內心的每一活動,都是一個個的。

就是推論到的理性,也似乎是「一合相」的。

這種庸常的認識,本來無礙於世俗的認識;世間也確是那樣的,大到星球,小到原子,都是表現為個體相的。

然而,如此推論到的宇宙觀即呈現兩種面向:

1.「至小無內」:

時間是剎那剎那(時間點)的累積,物質是一微一微(占空間的點)的積集,內心是眾多心心所的和集──那些小到不能再小的因素,是宇宙的基石,這就成為「至小無內」的宇宙觀。

2.「其大無外」:

有的推論,一一事物,有著內在的關聯性,這樣推論到極際,一體兩面,一本萬殊等思想,又引到了「其大無外」的宇宙觀。

其實,以為是一也好,是多也好;小一也好,大一也好:

都是受到常識中那個「一合相」的影響。

常識直覺到的,是如此,而佛卻從此深入,悟解得一切法從因緣生。

簡言之,存在的一切,物質也好,精神也好,表現為一個個的,都是離不了關係條件而存在。

隨舉一法,都是從因緣而有的,離了因緣不存在;而同時,這也就是其他法的因緣。

所以表現為個體相的,在前後延續,彼此相關的活動中,與一切法息息相關。

雖好像是實在的,個體的,而實不外乎物理的、生理的、心理的幻相(幻相,不是說沒有,而是否定了那孤立的,靜止的個體性的那個現象)而已。

從這緣起而沒有自性(自性就是實在的個體性)的深觀中,深入一切法的底裏,即是「空平等性」。

這如芭蕉樹,層層的披剝進去,原來是空無有實一樣。

這就是一切法的真性,是平等無差別的,超越時空品質的,是佛「平等大慧」所自覺自證的。

一般本體論者,只是推論到類似的境地,但又總是把這看作實在的,所以或說是神,或說是物,或說是生,或說是心等;都想把這作為宇宙的本元來說明一切,以為一切從屬於這個。

這是雖多少理解到事事物物的內在關聯,而不能擺脫常識中的個體

(一)的,實體的執見。

這才結果是:

精製改造那常識中的生、心等現象,而稱之為「本體」。

這是與一切法本性不相應的,因為真的到達空平等性,超越了時空品質,說做什麼都不會是的;就是稱之為「什麼都不是」,也是不相應的。

所以說:

「破二不著一」;「一切法空,空亦不可得」。

唯有通達空平等性,才不會落入是神、是物、是心等一元論,不會以常識的精製品為真性,引生一切由此而起,一切從屬於此的謬見。

人類的意識,直覺到那個體的,實在的一切,多少理解因果關聯而不能徹底,終於非要尋求一個實體不可,也就是平常說的,有一個「我」的存在。

本此意識去看自己,也就把自己看作主體的。

雖多少理解到人類相依互助等事實,而在待人接物的實際生活中,總是自我中心的。

這在平常人還好一些,越是學問、事業有成就的,政治領袖、帝王等,每在不斷的成功過程中,錯覺自己為不同於人的。

自己的見地,就是真理;自己的行動,一定合法,走向極端的反世界性。

而在佛,由於正覺了法界空平等性,從此透出去觀察一切,一切是形成個體性,而實一切依於一切。

這才從法空緣起的幻網中,通達解瞭「總別無礙」、「主伴無礙」、「成奪無礙」的法界緣起性空。

此略為說明。

1.總別無礙:

全體與部分,在關聯而依存中,總別都只是相對的存在。

2.主伴無礙:

在某一點上,以一為主而活動時,一切即相伴而助成,並無絕對的主體。

3.成奪無礙:

一切是相依相成的,相成中含有相對性,相對的相反活動,在關聯而共存中,也是相成的方便。

(二)從念念分別解了意言無實而深入心光明性

人類的一切認識、主張、行動、文物制度,都是依能知的心識而成立的。

假如是木石一樣,這一切都不會有了(也就無所謂人了)。

可是人類的起心動念,是念念分別的:

一個個的印象,一個個的概念,正與外界事物的各各差別一樣。

所以不自覺地,大抵是一個個的認識,以為一個個的物件就是這樣。

這是什麼,那是什麼。

這是這,不是那個;那是那,不是這個,構成名言與義相的相應性。

憑這樣的認識去理解事物,固然是不能解了真相;在這樣的念念分別中,也無法覺到心的深處。

但在佛的解悟中,明瞭通達了有情整個的心識過程:

1

(1)一切認識,都是依根(認識的官能)、境(認識的物件)、識(心識了別作用)三和合而成立;也就是說,認識是緣起的存在。

在根境觸對時,心識就現起那個境相,這就熏成內心的熏習。

(2)同時,依根起識時,也就依熏習而表現那物件。

所以每一印象、概念、認識,都由於過去熏習所成的無邊「名言熏習」所引起,離不了過去心識所習成的「緣影」。

(3)念念分別,其實是過去曾習的名言熏習所現起,而又熏成新的成分。

2.識的念念分別,是由「想」的「取像」而安立的名言,所以稱為「意言」,也叫「名言」,因為內心的認識,與能表詮的語言,大致相同。

也叫「緣影」,因為這是心境交觸時留下的影子(熏習)。

人類的心識,受過去無邊的「名言熏習」所支配,現在又受一般人類的語文、思想、文物制度所影響,人心正像一座文化的儲藏庫。

文化的久遠堆集,當然應有盡有,愈來愈豐富,愈來愈複雜,人類也就越來越聰明,越來越進步。

可是,正像文化古老的國家,每為古老的文化所束縛,而一些文化的毒素,已不斷地在發酵,而使文化古老的國家,日漸衰退一樣。

人類在積極的「名言」「緣影」中過生活,分別越多,意言的薰染越深,每為名言分別所拘蔽,而一些不良的心理因素,也不斷地擴展,使人類活埋在這名言分別的堆積層中,忘失了自己的本心。

人類的知識愈進步,為什麼世故越深?

越是好話說盡,壞事做盡?

便是這個緣故。

由於佛的悟入緣起,徹了那念念分別,不能通達真相,不是自心固有的(所以叫做客塵)。

所以在定慧的熏修中,通達「名義互為客」,「名言無實性」,脫落「名言分別」──「緣影」,到達心光明性,也就是不曾受過名言薰染的純粹覺性。

這是不能與動物的低級心識並論,因為一切眾生,都是不能離開熏習的。

到達這,稱為「根本智」,超越了主觀與客觀的相對性,前後起滅的變異性,而只能稱之為本淨本明的覺性。

到達這,與空平等性無二無別,不過從兩方面來說明罷了!

在佛的如實正覺中,原是不曾有智與理的隔別的。

佛以心光明性的體現,透出名言而重起名言分別時(稱為後得智),不再如眾生那樣的以名言分別為表達事實真相,不再為語文、思想、制度等所束縛。

名言熏習中的一切不良因素,脫落無遺,如日出而黑暗消失一樣。

也正像在固有文化中,咀嚼精英,而吐棄那糟粕一樣。

佛的正覺,就與法界性相應,所以能不偏蔽,不固執,通達了「心色(物)平等中的心為主導性」、「自他相依中的心識相通性」、「息息流變中的心體完整性」。

此佛陀正覺法界性的內容,亦概要的加以說明:

1.心色(物)平等中的心為主導性:

佛說「三界唯心」,大中觀者的見地,這是針對世間的迷妄,說明非自然有,非神造,非物集的「由心論」。

依眾生心識的傾向,而緣成世間;人欲的自由意識,也依此而發見了究極的根據。

2.自他相依中的心識相通性:

人類的意識,如現今電腦的電子郵件信箱一樣,不斷的收入外來的,也不斷的放射出去。

雖然自心為分別熏習,業熏習所障蔽,不一定能無礙的交流;但如能透過「名言無實」的關隘,便能隨分隨力,息息相通。

這也就是人類──眾生慈愛的根據,佛法的「同體大悲」,「無緣大慈」,都依此而確立。

3.息息流變中的心體完整性:

分別熏習的世俗活動中,意識是不斷的變化著。

然由於通達「名言無實」,所以知道念念的本來無礙,無限錯綜變化中的統一性。

到究極時,就是佛的心智圓滿性,與一切佛平等平等。

從佛自覺法界性而流出的佛教,顯示了世界性的文化。

現在舉「語文」、「解行」、「制度」這幾項事例來證成。

佛教世界性的事例

一、語文

人類的思想與情感交流,語文是重要的工具。

在人類慣用的語文中,沒有不覺得自己的好,容易學。

當然,在民族精神衰落時,有些人會咒詛自己的語文,而以能使用外國語文為光榮的。

有些宗教,神化他自己使用的語文,看作神的語言;有的嚴格採用某一語文,以圖宗教的擴展與統一。

由於佛的深入語言無實性,所以使用一切語言。

佛世,有人向佛建議,用印度的雅語(梵文)來統一佛說,但佛卻不同意說:

「聽用國俗言音學習佛說」。

每一語文,都有他的傳統與長處,也許都有缺點,加上民族感情,更為難說,這是不能取一而廢除其餘的。

有些人在語文上固執,是此非彼;有些專在推求原始意義,這例如有人認為:

巴厘文聖典才是最貼近佛陀說法的原意。

以為這才是某字的本義,而不知語文是「習俗共許」,不斷的變化,從來就不能免於歧義的,這包括巴厘文聖典的集成,也是經過長期結集累積而成的。

所以佛說:

「方域言辭,不應固執;世俗名想,不應深求」。

這「方域言詞,不應固執」,舉個例子說明。

例如:

有的人教導人「念佛法門」,持佛名號,念阿彌陀佛聖號,這念阿彌陀佛的「阿」字,規定大家一定要念ㄚ的音,不能念ㄜ的音,念ㄚ的音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念ㄜ的音是去不了的。

這樣的執著、強調某字一定要發什麼音,這就是不明白「音聲無實性」,念ㄚ或ㄜ,只是個人的口音不同而以,但同樣的都在表達:

對阿彌陀佛至誠懇切的禮敬、歸依。

同樣的講中文,每個地區都會形成當地的口音,這在中國當地就可體會到。

而且,要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最重要的是要修持「善根福德因緣」具足。

所以說,不為語文所蔽,不偏不執,自由採用而自然交流。

以前中國大寺院裏,僧眾來自各方,無形中產生一種混合語,什麼人都說得不完全相同,可是大家都聽得懂。

這也許是世界性的語文無礙最好的事例。

二、解行

佛法的世界性,表現在理解與實行方面,有下列幾項特點:

1.隨機適應:

以佛的慧眼來看,人類的個性、知能、興趣、習慣,都是種種不同的。

所以最好的教化,是「適化無方」,以不同的方法,來適應化導不同的眾生。

但內在有著關聯性、一貫性,能不斷的引導向上,而到達同一的究竟。

這點,佛法表現為:

「八萬四千法門」,「五乘」,「三乘」,而又同歸於「不二法門」,「一乘」,「一切眾生皆成佛道」。

這也舉例說明:

佛陀在世時,教導弟子修「不淨觀」,這「不淨觀」對治愛欲心是非常有效的一種修行法門,但它也會引起副作用,這佛弟子修「不淨觀」雖然成就了,但也因為厭離心太過強烈,而造成佛弟子自殺的情況。

後來佛陀就改變教導弟子修「安般」法門,這就是我們熟悉的觀呼吸的禪修方法。

佛從不以機械的,劃一的解行來教導人;從不像神教那樣的,劃一簡單的目標,使大家歸於同一信行。

人類界,無論是個人、種族、國家,都有個別的不同存在,所以弘傳佛法,不但要「知法」,而且要「知時」、「知眾」。

萬不能制定大小劃一的帽子,不問人的頭大頭小,勉人以一致頂戴。

所以佛法中說:

小藥師的藥籠裏,只有一樣藥,能治一種病。

大藥師有種種藥,能治一切病。

雖然在一般人看來,今日世界的佛教,每有出入;或者嫌他沒有嚴密的世界性組織,如天主教一樣。

其實,佛法的多樣性,真是佛法世界性的特徵。

真能在佛法中進修的,自會有同一的傾向,進入同一的至善境地:

無常、無我、涅槃寂靜。

2.自由抉擇:

佛法是適應不同的根性,或淺或深,或予(為人悉檀)或奪(對治悉檀)

對於不同的教說,佛弟子是尊重自由思考的。

特別是「應理論者」,進展到但立現、比二量,不立聖教量以自拘蔽(聖教的真理,一定是合於現量比量的)。

依義不依語──不受語文所困蔽,重視內含的意義,尤其是注意到為什麼這樣說。

「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在不同義理中,有批判抉擇的自由,所以是「理長為宗」。

自由思考與自由抉擇,展開了小乘、大乘,空宗、有宗的深義。

無論是佛說的隨機性,或教義的自由抉擇,都必然的是反教條的。

反教條的宗教,也許有人覺得希奇,其實只是相應於世界性的特徵。

反教條的自由學風,在中國的天臺、賢首宗,特別是禪宗裏,得到最確實的證明。

一般教學,不免受到翻譯語文的拘蔽,或印度教派的局限。

重於實踐的禪者,從中透出而演為禪宗。

不用固有的術語,固有的教說,號稱「不立文字」,而照樣學習佛法,傳佈佛法,成為千年來的中國佛教主流。

3.相容並蓄:

不但佛教內部的無限眾多而一致,對於教外,也一向以「道並行而不相悖」的精神來處理。

佛世,一位異教徒,信仰佛法以後,想斷絕一向敬奉的外道們的供養,但佛勸他照常的供給他們。

佛法沒有一筆抹煞異教,覺得在人性淨化的進修過程中,這只是程度低一些而已。

佛不拒異教於善法之外,決不如異教那樣的狹隘,對於不同的宗教,一律看作惡魔,認為非墮地獄不可。

狹隘的排他性,也許真是惡魔的特質。

相反的,以佛法看來,不同的宗教、學術,雖不是佛教,但盡有些是菩薩的教化(如特蕾莎修女、史懷哲等人之典範)。

一切文化的發展,受到地區及時代的局限,不能不有偏蔽,甚至包含毒素,但在教化當時當地的人類來說,不能不說有著良善而積極的成分。

這種寬容的立場(事實也確實如此),表達了佛教文化觀的世界性。

能與世界一切良善的文化共存,陶練一切偏蔽,而引向崇高完善的境地。

從佛法起源於印度,爾後傳播至世界各地,其中對印度當地,及中國、希臘、埃及等國家所造成的影響如下:

(1)在印度,影響了後起的印度教學。

(2)在中國,影響了中國的儒(理學),道(全真派)。

(3)傳到希臘與埃及,也促成了西方神教的革新。

雖然他們在固有傳統文化的根柢上,融攝了佛法,或者反而誹毀佛法,然在佛法泛應的精神上,依然是滿意的部分成功。

佛教必須保存佛法的完整性與原則,不斷的影響一切,而使世界文化,充滿了佛教世界性的精神,共向於究竟的涅槃寂滅。

三、制度

在佛教的制度中,可以說到兩點特色:

1.以法攝僧:

佛教是有僧團組織的,佛是實際的領導人,也是弟子們心目中的教主。

但佛卻說:

「我不攝受眾」;又說:

「我亦是僧數」。

出家僧眾的組織,佛並不以領導者自居,而說:

「以法攝僧」。

法是真理與德行,大眾是受了真理與德行的感召而集合起來的。

人人可以解脫,人人可以成佛,平等平等,所以佛也是眾僧的成員之一。

僧團以會議而辦事,佛陀所展現的是典型的民主導師!

2.隨方毗尼:

適應時地需要,關於集體生活,佛陀是制有大眾共遵的規律。

但佛又說「隨方毗尼」,這是說:

衣食等事,凡佛所制,而餘處覺得杆格難行的,可以不行。

佛沒有制訂,而在他處卻認為必要的,佛也認為是對的。

這所以,佛教的僧制,不拘於印度的舊俗,而在中國、日本等,都演化為不盡相同的制度。

穿衣吃飯這些日常生活習慣、細節,是應該適合於當地的風俗民情的,這以佛法傳播到中國為借鏡。

如印度人穿衣的習慣,因環境氣候的因素,能接受偏袒右肩,但這種穿衣的方式,在中國就行不通,中國人的禮教觀念即認為不雅觀。

這是為何印度式的僧服,傳到中國來,中國人必須改變適合於自己當地的風俗,及氣候環境,這就是中國佛教無法照單全收,承續沿襲印度佛教流傳的一切,而須改變,直到現今的原因(這也即是「無常法則」)。

另一方面,關於吃飯的例子:

印度的國情,修行人是托缽乞食(不只佛教如此,佛世時,印度的六師外道等修行團體,早就有這種方式),但這托缽乞食制度,在中國也是滯礙難行,因中國人對「乞食」是反感的。

並且印度人吃飯的方式,是直接用手抓取飯菜送入口中,坐姿是盤坐的方式;而中國人的吃飯方式,必須要以碗盛飯,拿筷子夾起飯菜送入口中,坐姿是方坐式。

從這穿衣、吃飯的形式差異,就可明白大智慧的佛陀,為何要准許弟子「隨方毗尼」了!

總之,佛教是適應一切,遍入一切,而引令向上,並非打倒一切,而標榜死定的法制,向全世界去強力推行。

結論

說明到這裏,再扼要的指出:

法界性的文化──佛教,可說是從文化核心──人類意識內容去革新,主要是從實體的事物,實體的自我執見上去革新。

所以革新的有力工具,便是佛法的「空」、「無我」觀了。

唯有這樣,才能有真正的平等,自由與慈悲。

相反的,從實體而來的事事差別,自他敵對,就是反世界性的文化基礎。

從一切敵對去考察,這才會以矛盾為真理;才會覺得自己與一切人為敵,人人是惡人。

這是人類的敵對性,殘酷、仇恨的意識來源。

佛教的世界性,是根源於法界現證的,從此而流出的「法界等流」──語文、思想、制度,無不表現了世界性,而充滿平等、自由、民主、寬容、慈悲的內容,而也因此,各民族文化才得以保留。

所以說:

傳播佛法應以佛法世界性的文化內涵為立基點,從發揚佛法中,化除實體的世界觀,銷融自我中心的人生觀;闡揚世界性原理,培養人類世界性的新意識;從世界性的思想中心,調整、改進,陶練現有一切的文化,而使其融合、進步,適應新的時代,成為新文化的內容。

使每一國家、民族、個人,都能和樂善生於新的文化,新的時代裏。

參考書目

《佛光大辭典》,光碟版,第二版,Feb.2000。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光碟版,AccelonMultilingualSearchEngine,Feb.2000。

《四分律》,CBETA 電子佛典集成Feb.2007。

《出曜經》,CBETA 電子佛典集成Feb.2007。

《二諦義》,CBETA 電子佛典集成Feb.2007。

《十地經論》,CBETA 電子佛典集成Feb.2007。

《大智度論》,CBETA 電子佛典集成Feb.2007。

《雜阿含經》,CBETA 電子佛典集成Feb.2007。

《法華經授手》,CBETA 電子佛典集成Feb.2007。

《佛說新歲經》,CBETA 電子佛典集成Feb.2007。

《維摩詰所說經》,CBETA 電子佛典集成Feb.2007。

《稱讚大乘功德經》,CBETA 電子佛典集成Feb.2007。

《思益梵天所問經》,CBETA 電子佛典集成Feb.2007。

《阿毘達磨俱舍論》,CBETA 電子佛典集成Feb.2007。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CBETA 電子佛典集成Feb.2007。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CBETA 電子佛典集成Feb.2007。

印順法師《佛在人間》,光碟版,AccelonMultilingualSearchEngine,Feb.2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