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复习题资料打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512914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师表复习题资料打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出师表复习题资料打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出师表复习题资料打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出师表复习题资料打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出师表复习题资料打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出师表复习题资料打印.docx

《出师表复习题资料打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师表复习题资料打印.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出师表复习题资料打印.docx

出师表复习题资料打印

出师表复习

一、文学常识

1、诸葛亮(188—234),字孔明,三国时期蜀国大臣,杰出的政治家,琅邪阳都(今山东沂水南)人。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

“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

他撰写的《出师表》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后钦抑,陆游称赞它“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2、《出师表》选自《诸葛亮集》,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文体。

文中诸葛亮给后主刘禅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表达了“报先帝”“忠陛下”的深厚感情。

文章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兼用叙事、抒情。

3、文中回顾了三顾茅庐和临崩托孤两件事。

表达了受恩感激之情。

4、文中的“臣”是指诸葛亮,“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

5、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古代一种向帝王上书言事的文体,即臣子给皇帝的书信,内容大多是陈述自己的愿望,请求和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常用议论、记叙和抒情。

二、基础知识

1、书下注释:

(1)先帝:

指刘备。

(2)中道:

中途,半路上。

崩殂(cú):

死。

古时指皇帝死亡。

殂,死亡。

(3)益州:

这里指蜀汉。

疲弊,人力缺乏,物力缺无。

(4)秋:

这里是“时”的意思。

(5)殊遇:

优待,厚遇。

(6)开张圣听:

扩大圣明的听闻。

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

(7)光:

发扬光大。

(8)恢弘:

这里是动词,意思是发扬扩大。

也作“恢宏”。

(9)引喻失义:

说话不恰当。

引喻,称引、譬喻。

义,适宜,恰当。

(10)宫中:

指皇宫中。

(11)府中:

指朝廷中。

(1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只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臧否,善恶。

(13)作奸犯科:

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

(14)宣付有司论其刑赏:

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者受赏。

有司,职有专司,就是专门管理某种事物的官。

刑罚。

(15)理:

治。

(16)。

内外异法:

宫内和朝廷刑赏之法不同。

(17)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

郭攸之、费祎是侍中,董允是侍郎。

侍中侍郎都是官名。

(18)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不二。

(19)简拔:

选拔。

(20)遗(wèi):

给予。

(21)悉以咨(zī)之:

都拿来问问他们。

咨,询问。

(22)必能裨(bì)补阙漏:

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23).性行淑均:

性情品德善良平正。

淑,善。

均,平。

(24)督:

武职,向宠曾为中部督。

(25)优劣得所:

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26)桓、灵:

东汉末年的桓帝和灵帝。

他们都因信任宦官,加深了政治的腐败。

(27)尚书、长史、参军:

都是官名。

尚书指陈震,长史指张裔,参军指蒋琬。

(28)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29)南阳:

东汉郡名。

诸葛亮隐居地隆中,当时属南阳郡。

(30)卑鄙:

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31)猥(wěi):

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32)驱驰:

奔走效劳。

(33)后值倾覆:

后来遇到兵败。

(34)夙夜忧叹:

早晚忧愁叹息。

(35)泸:

水名,即金沙江。

(36)不毛:

不长草,这里指人烟稀少的地方。

(37)驽钝:

比喻才能平庸,这是诸葛亮自谦的话。

驽,劣马,走不快的马。

钝,刀刃不锋利。

(38)攘(rǎng)除:

排除,铲除。

(39)斟酌损益:

(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

损,除去。

益,兴办,增加。

(40)慢:

怠慢,疏忽。

(41)彰其咎:

揭示他们的过失。

彰,表明,显扬。

(42)咨诹(zōu)善道:

询问(治国的)好道理。

诹(zōu),询问。

(43)雅言:

正言。

2、古今异义

开张:

古义:

扩大,不闭塞                    今义:

店铺开业

菲薄:

古义:

轻视,小看                        今义:

微薄,数量少

卑鄙:

古义:

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今义:

言行极为恶劣

感激:

古义:

感动奋发                           今义:

深刻的感谢

痛恨:

古义:

痛心遗憾                           今义:

深切的憎恨

涕:

 古义:

眼泪                                  今义:

鼻涕

所以:

古义:

表原因                               今义:

表结果

布衣:

古义:

平民                                  今义:

布做的衣服

3、一词多义

遗①以遗陛下:

给予          ②以光先帝遗憾:

遗留

道①中道崩殂:

路             ②咨诹善道:

方法

效①恐付托不效:

奏效      ②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重任

无①若无兴德之言:

没有   ②事无大小:

无论

为①俱为一体:

是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做,行

行①然后施行:

实行          ②性行淑均:

行为             ③行阵和睦:

行列

任:

①受任于败军之际:

任用          ②则攸之、祎、允等之任也:

责任

论:

①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评判      ②每与臣论此事:

议论

益:

①有所广益:

益处                    ②至于斟酌损益:

增加

附虚词:

以:

⑴以光先帝遗德(来) ⑵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致)

    ⑶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来)   ⑷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来)

     ⑸愚以为宫中之事(认为)  ⑹悉以咨之(拿)

     ⑺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  ⑻咨臣以当世之事(拿)

     ⑼遂许先帝以驱驰(替、为)⑽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把)

⑾以伤先帝之明(以致) ⑿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把)

⒀以先帝之灵(来)     ⒁以彰其咎(来)

⒂以咨诹善道(来)

于:

⑴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在)⑵欲报之于陛下也(在)

⑶试用于昔日(在)   ⑷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

⑸躬耕于南阳(在)   ⑹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在)

⑺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到)⑻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在)⑼还于旧都(到)

之:

⑴危急存亡之秋也(的)   ⑵侍卫之臣不懈于内(的)

⑶欲报之于陛下也(代先帝的殊遇)

⑷以塞忠谏之路也(的)⑸悉以咨之(代他们即郭攸之费袆允等)

⑹先帝称之曰能(代他,将军向宠)

⑺愿陛下亲之信之(代他们,代侍中、尚书、长史、参军)

而: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却      ②可计日而待也:

连接状语与谓语

4、词类活用

以光先帝遗德:

名动用,发扬光大          

恢弘志士之气:

形容词动用,发扬光大

此皆良实:

形容词名用,善良诚实的人   

亲贤臣,远小人:

形容词动用,亲疏远

深入不毛:

名词动用,长庄稼

奸凶,形容词用为名词,奸诈凶恶的人。

优劣,形容词用为名词,才能高的人和才能低的人。

慢,形容词用为动词,怠慢。

5、通假字

裨补阙漏:

“阙”通“缺”,缺点

二十有一年矣:

“有”通“”

6、《出师表》中的成语:

开张圣听、妄自菲薄、作奸犯科、三顾茅庐、优劣得所、引喻失义。

三、课文翻译: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益州地区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真是处在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刻。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但是,宫廷里侍奉守卫的臣子,不敢稍有懈怠;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疆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舍身忘死的作战,这都是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报答给陛下的缘故。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陛下确实应该广开言路听取群臣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鼓舞志士们的勇气,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绝不应随便看轻自己,说出无道理的话,从而堵塞了忠诚进谏的道路。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宫里身边的近臣和丞相府统领的官吏,本都是一个整体,升赏惩罚,扬善除恶,不应标准不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如有作坏事违犯法纪的,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该一律交给主管部门加以惩办或奖赏,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以显示陛下在治理方面公允明察,切不应私心偏袒,使宫廷内外施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这都是些品德良善诚实、情志意念忠贞纯正的人,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因而先帝才选留下来辅佐陛下。

我认为宫内的事情,事无论大小,

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都要征询他们的意见,然后再去施行。

这样一定能够补正疏失,增益实效。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将军向宠,性情德行平和公正,

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了解通晓军事,当年试用,

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先帝曾加以称赞,说他能干,因而经众人评议荐举任命为中部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我认为军营里的事情,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征询他的意见,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就一定能够使军伍团结和睦,德才高低的人各有合适的安排。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近贤臣,远避小人,这是汉朝前期所以能够兴盛的原因;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亲近小人,远避贤臣,这是汉朝后期所以衰败的原因。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评论起这些事,对于桓帝、灵帝时代,没有不哀叹和憾恨的。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

侍中郭攸之、费,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这些都是忠贞、坦直,能以死报国的节义臣子,诚愿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

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则汉王室的兴盛,就时间不远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郡务农亲耕,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先帝不介意我的卑贱,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接连三次到草庐来访看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因此我深为感激,从而答应为先帝驱遣效力。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后来正遇危亡关头,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

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至今已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先帝深知我做事谨慎,所以临去世时把国家大事嘱托给我了。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接受遗命以来,日夜担忧兴叹,只恐怕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完成,从而损害先帝的英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所以我五月率兵南渡泸水,深入荒芜之境。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

如今南方已经平定,武库兵器充足,应当鼓励和统率全军,

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北伐平定中原地区,我希望竭尽自己低下的才能,消灭奸邪势力,复兴汉朝王室,迁归旧日国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至于掂量利弊得失,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言,那就是郭攸之、费、董允的责任了。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希望陛下责成我去讨伐奸贼并取得成效,如果不取得成效,那就惩治我失职的罪过,用来上告先帝的神灵。

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言论,那就责备郭攸之、费、董允等人的怠慢,公布他们的罪责。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陛下也应该自己思虑谋划,征询从善的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进言,远念先帝遗诏中的旨意,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如今正当离朝远征,流着泪写了这篇表文,激动得不知该说些什么话。

四、理解性背诵:

(1)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

①开张圣听②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3)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亲贤臣,远小人

(4)写尽作者一生的句子: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5)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政治愿望):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6)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

不宜妄自菲薄

(7)《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

“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8)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9)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0)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11)后汉倾颓的原因: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2)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有利的主观条件是: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13)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4)简述“三顾茅庐”故事的句子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15)第七段中“大事”具体指什么?

用文中的话回答。

“北定中原,庶竟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6)《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17)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18)“奖率三军,北定中原”的条件是:

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19)“深追先帝遗昭”中“遗昭”指的是: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20.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21.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什么:

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22.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临崩寄臣怪大事”

23.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

不宜妄自菲薄;

24.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25.《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6.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27.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

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

(或:

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28.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亲贤臣,远小人(或:

亲贤远佞)。

29.《出师表》中说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的句子是: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30.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1.作者是怎样感激先帝的知遇之恩的:

遂许先帝以驱驰

32.作者受命以后,为什么“夙夜忧叹”?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33.“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

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

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34.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

①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②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35.后汉倾颓的原因: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36.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有利的主观条件是: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37.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8.“深追先帝遗昭”中“遗昭”指的是: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五、相关链接:

(一)相关诗句:

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3.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文天祥《正气歌》)

4.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

(陆游《武侯书堂》)

5.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

(陆游《病起书怀》)

(二)《三国演义》中反映诸葛亮聪明和智慧的典型事例有:

      空城计、七擒孟获、草船借箭、舌战群儒、摆八封阵、三气周瑜

六、开放性试题

1、《出师表》情词恳切,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名句,请写出你欣赏的一句。

结合文章内容,说出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

写出文中任一名句,如;“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亲贤臣,远小人”。

如:

忠君报国,深谋远虑。

2、下面是杜甫的一首七律《蜀相》,诗中哪些句子的意思与文章意思是一致的?

请把它摘录到横线上。

(2分)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

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

三顾茅庐

(1)六出:

六出祁山

(2)七擒:

七擒孟获(3)东和:

东和孙吴(4)北拒:

北拒曹魏(5)收二川:

收取东川、西川(6)排八阵:

摆设八阵图

 4、回忆全文内容,从诸葛亮对刘禅“宜开张圣听”、“不宜偏私”、“宜自谋”、“不宜妄自菲薄”、“亲贤臣,远小人”的谆谆教导中,你悟出了哪些做人的道理?

 虚心听取别人意见,不自私,要自信、自立、自强,要审慎交友。

5、作者回忆对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大事:

三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

6、分析形势的原因:

指出先帝创业艰难,希望后主发愤图强,继承父志,复兴汉室

7、自述身世的目的:

(1)、感激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

(2)、指出创业艰难,劝勉后主发愤图强,复兴汉室

8.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当前天下形势的?

其目的是什么?

先说不利的客观条件,指明蜀汉“危急存亡”的形势,意在刘禅能“思危”,激其发愤图强之志;再说有利的主观条件,指明希望尤在,意在促刘禅励精图治之行。

为后文的三条建议做铺垫。

9.作者主要依据什么来向后主举荐贤臣,推荐文臣、武将?

忠心、品德、才能。

10.诸葛亮是如何使刘禅认识到“亲贤远佞”的重要性的?

从正反两方面对比两汉的历史经验教训,提醒刘禅勿蹈桓、灵覆辙。

11.请从文中列出几组反义词。

臧 否;刑  赏;平明  偏私;兴隆  倾颓等

12.文中的“卑鄙”具体指什么?

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具体指“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3、6、7段中追忆的往事让你联想到《三国演义》哪些故事?

(至少写三个)

三顾茅庐、襄阳病败、白帝城托孤、

渡泸水、南征孟获

14.作者回顾往事的目的是什么?

 追述自己随先帝艰难创业,忘身忧国,不避辛劳的历史。

既表达自己一片忠贞激励刘禅,更主要是为北伐请命。

说明这是先帝托付,是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决心和行动。

15.作者为什么要自述本志?

 表明无意功名利禄,从而突出先帝三顾之恩。

16.第6段作者如何以陈情的方式为下文做铺垫的?

 作者自述本志,突出先帝的三顾之恩,而出师北伐,正是为了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由此自然引出下文的北伐建议

17.从“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一句中可以看出刘备具有怎样的品质。

宽宏的气度,求贤若渴,知人善任的品德。

18.本文是为出征北伐而向刘禅上的奏章,为何只在七、八段各有一句涉及北伐,而大多是在提建议,这是不是“文不对题”,请说说你的看法。

 此表虽是为请命出征,但主要意图在于劝谏刘禅“内修政理”。

历史上,刘禅昏庸,宠幸宦官,对于朝政,诸葛亮事无巨细。

此次出征,他必然为国政忧虑,所以重在提建议,荐人才。

这正是针对蜀国形势,有利于出征北伐。

 19.本文向刘禅上书,但提到“陛下”不过七次,而提“先帝”却有十三次,为什么?

处处以先帝之意为据,句句借先帝之口说出。

使所进忠言“直而不肆”,得体而恳切。

以此激励后主刘禅深追先帝遗诏,“以光先帝遗德”完成“先帝刘备未竞的统一大业。

20.本文是奏章,是作者出师前向后主刘禅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兴复汉室的主张。

可谓分析透彻,情理交融,言辞恳切。

试分析全文的表达方式有何特色?

全文以议论为主,在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以做到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达到劝谏的目的。

论述切中要害、分析透辟,针对性强;寓情于议,情理交融,言词恳切,说服力强。

叙事,寓情于事,委婉动人,感情真挚。

所叙之事如推荐贤才,讲身世,谈经历,都是为议论服务,使他对刘禅提出的建议与要求有理有据,更能使人信服。

21、如何看待诸葛亮的忠心?

答案要点:

(1)、封建社会推崇:

刘汉为正统、受知遇而尽忠的一代忠臣典型

(2)、今天我们可看作为事业、为人民的全心全意服务的思想

22、从《出师表》中你觉得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要点:

(答任意一点)

(1)、为报刘备三顾草庐知遇之恩,出山效命;在危难关头奉命出使,患难与共,刘备临终托孤,他受命以来,早晚忧叹,把兴复汉室看成报先帝忠陛下的职责而鞠躬尽瘁,可见他是个感恩图报的人。

(2)、他准确地掌握当时天下三分的形势,能客观地分析有利不利条件,劝谏后主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等,可见他深懂治国之道。

是一个有政治远见的人

23、你觉得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这条“亲贤臣,远小人”的建议,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没有意义?

答案要点:

无论是国家干部的选拔,还是公司人员的任用,只有知人善任,任人为贤,才能使国家强盛,公司持续发展。

“亲贤臣,远小人”的建议,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重要的意义

24、诸葛亮提出的三个建议,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借鉴意义?

答案要点:

目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已加入WTO,更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依法治国(严明赏罚),领导干部要善于听取群众意见(广开言路),激励先进,惩治腐败,使我们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5、诸葛亮名言: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6、“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说明什么?

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这些?

说明了诸葛亮出身平民,淡泊名利,不求荣华富贵。

为下文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茅庐做铺垫。

27、从作者回忆的三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三件往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其怎样的情感?

可以体会出诸葛亮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激、患难与共共同创业的艰辛和尽忠先帝,兴复汉室的决心。

28、作者在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