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幕府之历史意义远东科技大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512710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曾国藩幕府之历史意义远东科技大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曾国藩幕府之历史意义远东科技大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曾国藩幕府之历史意义远东科技大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曾国藩幕府之历史意义远东科技大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曾国藩幕府之历史意义远东科技大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曾国藩幕府之历史意义远东科技大学.docx

《曾国藩幕府之历史意义远东科技大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曾国藩幕府之历史意义远东科技大学.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曾国藩幕府之历史意义远东科技大学.docx

曾国藩幕府之历史意义远东科技大学

第十八章、

結論(上)-曾國藩幕府賓僚之歷史意義

綜合以上各章之探究、論述并比較分析,至此,吾人應可全盤通論曾氏幕府賓僚之歷史意義,以束全書。

茲舉其犖犖大者,逐項析論如次:

第一節曾國藩幕府賓僚為曾氏戰勝太平軍

之一大利器

兩個交戰團體,最後孰負,決定因素固多,人力資源為其最要者,而人才即為中人力資源之精英。

易言之,擁有較多人才,且其人才能經常新陳代謝,時時注入新血輪,並能同心協力,保持合作,活力及創意之一方,較有勝算,獲勝之機率遠大於另一方。

自此一理論,驗諸曾國藩湘軍對抗洪秀全太平軍之最終勝負,可獲明證。

曾國藩幕府前二期「起咸豐二年(一八五三)底,訖同治三年(一八六四)」,亦即自曾氏奉命幫辦湘省團練,清查土匪,並著手準備東征太平軍,至將之平定,並處理善後事宜止,此十二年間,入幕之曾幕多達三八七人-若與稍後八年之一一○人併計,總數則為四九七人,平均每年有三十二位入幕之賓,綜觀渠等之出身,入幕時身分,并在幕期間之主要職務活動,誠如曾幕容閎於同治二年(一八六三)秋之觀察:

「凡法律,算學,天文,機器等等專門家,無不畢集,幾於舉全國人才之精華,匯集於此〔安慶曾氏大營〕。

曾氏與其幕府賓僚之間,雖絕無齟齬之時,如曾沈因爭餉而不和,曾左為免兔死狗烹而交惡,曾氏嚴參李元度,李鴻章嘗致書曾氏,或恐嚇曾氏若再堅持調回黃翼升部,以助曾國荃攻金陵,恐將成為東門黃犬,或堅持己見,毫不相讓,「辭旨逼侮」,曾氏「為之一戚」,並擬參李鴻章,幾至師生公開決裂,渠等大抵能合作無間,群策群力,為成共同目標而奮鬥不懈。

且逢新問題時,復能因人,因時,因地,因事而制宜,如設立水次糧台,以利後勸補給之迅速轉運支應;成立賊情采編所,以蒐集并稔悉敵情,並進而破敵;開設遞文所,米局及錢店,以因應實際情況之需要。

反觀太平天國之領導階層,渠等率多籍兩廣,非屢試不售者,即僅稍通文墨,識字無多,甚且目不識丁,人甚粗鄙,或販毒走私,或種田墾山,或亡命江湖,或為海中劇盜,或業燒木炭,或業製菽乳,或業木匠,或業質庫,雖間亦有任塾師,教讀,會計者,惟大多屬下層社會者流。

太平軍堪稱人才者,約百人左右,遠遜於曾幕之三八七人,其中十分之九以上,皆因有大軍功而受封為王,領軍在外,「只顧向前,不顧後方,往來飆忽,形同流寇」,執行「只攻城而不治理,只掠食而不撫民,只加征而不顧人民生活,只用軍事理,而缺乏政治組織」之殺人政策。

洪楊既無幕府,以網羅才俊,復乏得人之術,且不能容人,又積不相能,自相殘殺內鬩。

其領導階之較出色者,或早死,或見殺,或被孤立,或規諫而不見納,遂致人才日益凋零缺乏,咸豐六年(一八五六)內亂後,雖有忠王李秀成之傑出表現,卻又屢遭多方排斥,隻手終難欠撐已傾之大廈,更無法挽狂瀾於既倒。

然則曾氏卻無法同樣運用此一利器,以抗捻軍。

其故係因曾氏於制勝太平軍後,深感大功不賞,甚恐鳥盡弓藏,遂採消極應付策略,復遣散湘軍,自翦羽翼,以釋清之疑忌。

益以捻軍飄忽不定,渠所統淮軍又指不靈,有以致之。

第二節曾國藩幕府確具特異性

曾氏幕府非特為歷史及時代之產物,抑且係曾氏匠心獨具之傑作。

中國式幕府,既非僅有曾氏幕府,亦非創自曾氏。

中國幕制,上起春秋,下訖清末,歷時長達二千六百年。

中國歷代幕府,自西漢至明代,其府主可考者,都四八八人;有清一代,凡八十二人;與曾氏同代者,亦計二十六人。

雖與同代幕府,具有相同之歷史淵源及時代背景,曾氏幕府至少確有以下三點獨特性:

一、曾幕全體成員多達四九七人,居歷代并清代各幕府之冠

曾氏幕賓之多,他幕無與倫比。

揆其因有二:

一為曾氏對時局及人才之深切體認,認為天下之大,事變之殷,絕非一手一足所能獨撐,惟有兼容並蓄,舉賢共圖,方克濟事,同治元年四月十一日(一八六二,五,九)曾氏於其《日記》中,留下一段頗富哲理并引人深省之記錄,足為左證:

靜中細思:

古今億萬年,無有窮期,人生其間,數十寒暑,僅須臾耳;大地數萬里,不可紀極,人在其中,寢處游急,晝僅一室耳,夜僅一榻耳;古人書籍,近人著述浩煙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過九牛之一毛耳;事變萬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所能及者,不過太倉之一粒(粟)耳;知天之長,而吾所歷者短,則遇憂患逆之來,當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則遇榮利爭奪之境,當退以守具;知書籍之多,吾所見者寡,則不敢以一得自喜,而當思擇善約守之;知事變之多,而吾所辦者少,則不敢以功名自矜,而當思舉賢而共圖之。

另一為曾氏被清廷賦與十分艱鉅之任務,亟需冋此眾多之幕友,群策群力,各效所長,以執行並完成之。

二、曾氏幕府並非完全仿古,係曾氏推陳出新之精品

曾幕雖有具歷史淵源,然非一味襲舊。

曾氏能與時俱進,以因應渠所處之特殊時空背景。

就其幕席及館務而言,傳統之分類─刑名、錢榖、書啟、硃墨、徵比、帳房、教讀、閱卷、不足以概括、蓋已衍化出戎幕與洋幕、并各種專業機構─發審局(所、處)、書局、書院、釐捐局、善後諸局洋務各局。

易言之、經由核心幕府,延伸發展之內幕府,外幕府及準幕府,以處理日益繁重之事務。

同時,專業化,合理化及效率化等現代化特徵,亦已顯現,例如:

陳方坦之專鹽務,程國熙之專治河工,陳文之專訪忠義,李鶴章經理營務,李瀚章之總辦糧台,…。

是故,可謂曾氏幕府係中國傳統幕府蛻變為現代組織之轉折。

清季洋務運動,曾氏為具首劊者。

其執行工作則由曾幕為之。

如:

軍械所,機器製造局,輪船局,船廠,槍炮局,出洋幼童肄業局,翻譯館等相關組織之設立。

而近代中國之遣使駐外,派領護僑,涉外事件,曾幕或倡導之,或親身出任並參與,故曾氏幕府兼為中國近代外交人才并維新事業之搖籃。

三、曾氏幕府帶有極為濃厚之學術氣息,此為他幕所罕有

四九七位曾幕中,出身科甲者,進士七十三人,舉人七十三名,貢監生員一五四員,計三○○人,佔其總數之十分之六強。

曾氏《日記》中,時有與其幕問學論道,和詩酬文,鑒賞品文之記載。

曾氏幕府中復有書局及書院之相關組織,前者校刊群書,後者作育英才。

曾幕除俞樾「拼命著書」外,並有錢泰吉、汪士鐸、吳嘉賓、吳敏樹、張文虎、李善蘭、莫友芝、徐子苓、孫衣言、吳坤修、劉毓、薛時雨、方宗誠、郭嵩燾李元度、張裕釗、楊象濟、劉恭冕、陳寶箴、王闓運、高心夔、戴望、黎庶昌、劉壽曾、薛福成、薛福保、吳汝綸、朱孔彰等二十八位「益以府主曾國藩及幕友俞樾,為三十人」學者、暨成蓉鏡、杜文瀾、李桓、王定安、晏端書、甘紹盤、李聯琇、周學濬、李榕、應寶時、龐際雲、楊昌濬、方駿謨、章邦元、勒方錡、李鴻章、左宗棠、郭崑燾、王家璧沈葆楨、趙烈文、何應祺、彭玉麟、容閎、唐訓方、陳士杰、張德堅、劉蓉、羅汝懷、丁壽昌、史念祖、吳大廷、何栻、王大經、宋祖駿、沈保靖、倪文蔚、李鴻裔、李興銳、鄧瑤、王振綱等四十一位幕賓,均有著述傳世。

何以曾幕會獨有如此濃郁之學術氣息?

可由曾氏「日記」中窺知答案。

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二)初,曾氏雖已官拜正一品之大學士,并從一品之總督,堪謂位極人臣,渠臨終前三日,抑猶自怨自艾云:

余精神散漫已久,凡遇應了結之件,久不能完,應收拾之件,久不能檢,如敗葉滿山,全無歸宿。

通籍三十餘年,官拜極品,而學業一無所成,德行一無可許,老大徒傷,不勝惶慚赧。

在此之前,曾氏亦嘗多次痛自苛責深悔「一事無成」,因「名心切,故於學問無成,德行未立,不勝其愧餒」,而「自恨少壯不知努力,老年常多悔懼。

曾氏「日記」又處處記載渠手不卷之情況。

曾氏於書,或閱或看,或讀或圈,或溫或誦,或朗吟或批註,博觀約取。

渠「雖頗好看書,總不免好名好勝之見參預其間。

…故到老而無一書可恃,無一事有成。

綜之,曾氏並不以作大官,平大亂為其終極目標,而以從事「為己」之學,以「養得胸中一恬靜書味」,轉化成就個人人格,進而經世致用,為其最高理想。

且曾氏之起而討太平軍,係為扶持名教,并衛道衛鄉。

用是曾幕遂獨具濃厚之文學氣息。

第3節曾國藩幕府賓僚與曾氏歷史功過

及其成敗榮辱休戚相關

曾氏在世約一甲子之歲月中,最後之二十年為具一生事業之高峰時期,而其幕府又與此一事業高峰期相始終,兩者之關係至為密切。

以下擇其要者,分就

(一)對抗太平軍暨捻軍,

(二)辦理天津教案,并(三)倡導新事業等三方面,試析論之:

一、有關對抗太平軍暨捻軍者

曾氏兩度墨絰從戎,均緣於其幕賓郭嵩燾暨帥遠燡之先後勸說。

曾氏初起時,屢因戰事失利,憤欲自裁,皆賴章壽麟、李元度、劉蓉、陳士杰及羅萱等幕中之防救勸止得免。

設若無渠等之進勸,曾氏或將在籍守制不出,或將命喪黃泉不歸,其幕府抑或不存在,或甫起旋滅。

詆娸曾氏為「元凶、民賊、劊子手、大屠夫、曾薙頭、曾屠戶、…」者,以其嚴刑峻罰,讞定死刑者數以萬計,湘軍攻克城鎮時,或燒盡敵船,或盡殲敵,無一漏網,屠戮多逹數萬人。

曾幕李瀚章,李沛蒼及趙烈文等,雖曾先後勤請止殺,然曾氏及具弟國荃均未之從也。

譽者歌頌曾氏為「偉人、傑物、真君子、大丈夫、聖相、聖哲、聖賢、賢冠、中興第一功臣、元勳、大戰略家、強人、…」則因曾氏終能打敗太平軍,挽清祚於將傾,恢復舊秩序及舊制。

其因固多,曾氏有效並成功地運用其幕府,以從事對抗太平軍之總體戰,確為一決定性因素。

此可由拙作「曾幕館務之綜析」獲得明證,於茲不贅。

惟抑有須特別指出者,即曾幕除率多在幕中擔任後勤支援工作外,並出而統軍與敵作殊死戰者,亦不乏其人,其較著者,計有左宗棠、李鴻章、李元度、彭玉麟、唐訓方、劉蓉、劉典、楊昌濬、吳坤修、吳嘉賓、羅萱、鄧輔綸、劉于潯、張錫嶸、黃潤昌、林源恩、屈蟠、帥遠燡、夏鑾、禇汝航、陳士杰、李雲麟、張樹聲、梅啟照、李鶴章、李昭慶、李孟群、李續宜、王開化、李榕、朱品隆、金國琛、夏廷樾、陳湜、宋國永、鄒壽璋、江忠濬、張丞實、朱孫詒、胡嘉垣、鄒漢章、成名標、喻吉三等人。

約佔湘軍將領之四─五分之一。

二、有關辦理天津教案者

綜合曾國藩暨李興銳之《日記》,并曾幕史念祖:

(庚午(同治九年,一八七○)覆西林(英翰)宫保書),及曾氏「奏稿」與總署清檔中之《教務教案檔》;等四項一手史料,並寶鋆等修之《籌辦夷務始末.同治朝》,「卷七十二之七十八」得知曾氏與其幕府間相關津案之互動關係,進而推知此互動關係與曾氏成敗榮辱及具歷史功過之關連。

起同治九年五月二十六日(一八七○、六、二四),曾氏接奉廷寄,派渠赴津查辦敎案,并接總署連函,勸其勿說有實據,恐成大變,迄次(六)月六日(七,四)啟程赴津辦案,此十日間,曾氏屢與陳鼐、錢鼎銘、吳汝綸、張樹聲、丁壽昌、祝塏、蔣春元等幕府研商對策、陳、錢、張、祝、蔣等,紛紛上言條陳,擬勸阻曾氏赴津,史念祖亦向曾氏提出上、中、下三策:

上策:

「不必赴津,先星夜入覲,面受聖謨,痛陳底蘊,先解各國之黨,再定大舉之謀」;中策「縱不得已赴津,只合澈底一查,痛切一覆,使下情得達天聽,可拜疏回省」;下策「儻倉猝前往,逗留不回,進退無據,一朝橫逆之來,受之則有傷國體,爭之則自我開端,稍強則受制於總,署,稍弱必失民心。

」曾氏卻選擇下策,幕中僅隨帶吳汝綸一二繕摺者,丁壽昌審案,其餘均面止勿往。

倘若曾氏另擇上茦,抑或中策,則或不致「略一失足,千古無底,大釁幾開,大冤終埋。

曾氏抵津後,復與丁壽昌、陳蘭彬、吳大廷、李興銳、陳廷經、方宗誠、史念祖、李沛蒼諸幕友,并前幕賓丁日昌,及會辦大臣毛昶熙尚書,暨通商大臣崇厚侍郎等屢次會商津案,並委派李興銳為新立發審局提調,李氏再四固辭,曾氏頗不以然,始勉強就任,助陳蘭彬,吳汝綸逐層駁詰修改天津府縣親供,毛,丁深以改供為不然,致使內部意見不合,互相齟齬訐辨牴牾。

丁日昌將用史念祖為發審局大員,曾氏則意似不愜。

史念祖於其「庚午「覆西林宫保書」」,明言津事初起之實在情形:

津民千手萬民立碎法國領事豐大業(HenriFontanier)之骨,乘劫湧赴教堂,殺戮洋人,並搜出幼孩百餘名,眼珠兩罐,皆有確據,一面送交天津府,一面焚燬各館。

曾氏本不從法使羅淑亞(JuliendeRochechouart)以府縣宫議抵之說,惟因崇厚懾之以強兵威,惑之以不便開釁,更重之以兩宫受驚,曾氏遂奏請將知府張光藻,知縣劉傑二員革職,交刑部治罪,此疏拜發之後,物論紛紛不平,曾氏立即成為眾矢之的,大受抨擊,見詆為「賣國賊」。

曾氏平日故舊,亦有致書譙呵者,北京湖廣會館,甚且拔除摧燒渠所書楹帖肩額,湘人更擬開除渠省籍,誠可謂舉國欲殺。

未幾,曾氏亦自認此疏朝上夕已悔恨,負疚實深,忍心害理,愧恨之至。

曾幕陳蘭彬,丁壽昌,吳汝綸與李興李興銳會銜,上書李鴻章,求救張,劉下獄之錮。

李興銳並謁曾氏請其自稟以府縣下獄之舉。

曾氏復因府縣當解進京,與幕府久談,思所以救全之法,並再三斟酌,奏請清廷從輕定議,以稍釋其隱憾─「內慚神明,外愧清議,聚九州鐵不能鑄此錯。

是年,史念祖並賦詩一組「書憤」,「紀異」,「天津道中聞丁雨生「日昌」捕索民人甚酷」,「津門曲」,為津案留下翔實之見證,藉以發抒其憤懣不平之心懷。

渠指出津案之緣由──洋人「網盡紅妝夜夜歡,堆成白骨丁丁鑿,……慘屠赤子成丸粒,剖心抉目小兒愁,鍊藥調鉛嫠婦泣,……亡子無蹤老嫗號」,「嬰孩饒白骨,冠蓋足黃金」,由於蘇撫丁日昌奉命北上會辦津案,「專以拿辦凶犯為急,分派道、府、縣、將、鎮五衙門,限四日內各獲四人,違者括頂」,因此「奔馳緹騎六街巡,野哭天高聽不真,……敲扑脂膏鑿元氣,可憐民命不堪論」痛詆清廷媚外「南朝慣博金人喜」;咒曾氏「拂鬚丞相何難悟」,而發誓「死生乞斬檜頭懸」,因「酷吏承顏三木慘,匹夫飲恨九重高,當時破產猶能縱,買命無淺請入甕,…官廨慮因聞野哭,奇刑為敵報深讎,黃昏吹雨天如泣,海水於今不忍流。

越十六載,光緒十年(一八八四),史氏又將由津入覲,復自跋渠「庚午覆西林宮保書」,說明其目的之所在將津案真相,公諸天下:

天津之獄,中外所關,大釁以開,大冤終埋,當時實情,年久易泯。

且勢位所在,從古懾人,或慮傷時,或懼媒禍,十百年後,不將令誤國逃譏,殃民弭罪,而諂炎攀貴之輩,拈毫挾冊,轉得以離粉飾之詞,坐使欺天下者,更欺千古,豈不倖哉?

……庶啟釁之曲直,輿論之是非,當事之忠奸,夷情之真偽,可朗若掌紋,而明如觀火也。

因是,曾氏查辦津之真相,得以大白,渠被詆毀為「賣國賊」,「劊子手」,「漢奸」,其來有自。

曾氏亦因此寸心抱疚,痛悔前非,憂畏讒譏,病勢加劇,次年(同治十年,一八七一)五月中浣,其「復羅硑生「汝懷」廣文」書,仍言:

「…「津案」辦理過柔,以致謗議業積,神明內疚,至今耿耿。

」又閱八個月曾氏即與世長辭,與渠因津案而一直深感內疚,或不無關連。

三、有關倡導并推行自強運動者

曾國藩既為自強運動之首倡者,亦為實際推行者,并為前期領袖之一,其自強觀為「內治為本,洋務為末;然迫於時勢,乃趨重洋務」。

渠強調「制勝之道,本在人不在器」,「用兵之道,在人而不在器」,「攻守之要,在人而不在兵」,「中興在乎得人」,「欲求自強之道,總以修政事,求賢才為急務,以學作炸炮,學造輪舟等具為下手工夫。

」因「師夷智以造砲製船,尤可期永遠之利。

」是故,曾氏雖贊成恭王奕訢等請購買外洋船砲,以其「為今日救時之第一要務」,然更強調「購成之後,訪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習,繼而試造,不過一二年,火輪船必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勦髮逆,可以勤遠略。

就「修政事,求賢才」而言:

曾幕吏事類館務中,曾幕之審理案件,薦舉人才,承辦河工,規勸言行,賑濟黎災,處理善後,保甲案民,整飭吏治…等,均能有濟。

就「師夷智」,購買並製造外洋船砲而言:

曾幕軍事類館務中,曾幕之「製購管理器械軍火戰艦鐵砲」一項,即多逹三十五人次。

早自咸豐三年(一八五三)底起,曾氏即積極籌備戰船、砲船,遣派敬修赴粵購辦夷砲、廣砲,並「覆奏赴皖援勦,張敬修解砲到楚,乃可成行。

」次年,湘軍之湘潭大捷及克復岳州,均力於洋砲。

除購洋槍洋砲以應急外,曾氏亦積極謀求自行製造。

拙作:

「曾幕相關組織發展演化表」顯示:

豐三年,曾氏已在湖南衡州,湘潭兩地設廠仿造廣東快蟹,長龍,拖罟各式船隻,以「辦船為第一先務。

」並於長沙設立槍砲局。

咸豐十一年(一八六一)底,曾氏將內軍械所移至安慶,自製炸彈,炸砲,亦開始仿造火輪船汽機。

次年,徐壽、華蘅芳、徐建寅、吳嘉廉、龔之棠等曾幕造成「黃鵠號」木殼小輪船。

同治三年(一八六四),該所遷至江蘇金陵,更名機器製造局。

同治二年(一八六三)底,曾幕徐壽、華蘅芳、李善蘭等建請於中國設一西式機器廠,並薦容閎至安慶曾氏大營,容閎建言此廠當有製造機器之機器,以立一切製造廠之基礎。

曾氏欣然允之,即請渠遠赴西洋採「製器之器」,逾兩年,購得一百數十種鐵廠機器回國,連同原有上海(洋砲三局)又稱(炸彈三局)中之「韓殿甲之局」與「丁日昌之局」,并新購之上海虹口旗記機器鐵廠(ThomasHunt&Co.),合併為江南製造總局,又稱上海機器局,上海鐵廠,或稱江南機器局,上海製造局,簡稱滬局,成為清季三大兵工廠之一,亦為當時中國首座并最大之兵工廠,其成規且為次第興起之金陵、天津、福州、廣州、漢陽諸廠所師法。

此後各省機器局,亦如雨後春筍般地設立。

滬局主要生產新式槍砲及彈藥,接濟湘淮軍及其他軍隊,卒以挫敗捻軍,並兼造兵船,前四艘由曾氏親自命名為恬吉(光緒初,改名為惠吉)、操江、測海、威靖。

又兩年,容閎復勸曾氏,於滬局廠旁立一兵工學校,以造就中國機械工程師,曾氏亦極贊許之。

同治六年(一八六九),曾國藩復採徐壽之議,於滬局內,添建繙譯學館及印書處,先後訂請英人偉烈亞力(AlexanderWylie)、美人傅蘭雅(JohnFryer)、瑪高溫(D.J.MacGowan)、林樂知(YongJohnAllen)、德人金楷理(CarlT.Kreyer)等、華人華蘅芳、李鳳苞、王德均、趙元益、徐建、賈步緯等,從事大規模翻譯有裨製造之書,以求製造之根本。

次年,即已譯成「機器發軔」、「汽機問答」、「運規約指」、「泰西採煤圖說」四種。

曾氏並擬俟學館建成,即選聰穎子弟,隨同學習,切實硑究,融貫理,不必假手洋人,亦可引伸,月勒成書。

遂有廣方言館於同治八年(一八六九)之移入滬局(光緒二十四年,一九八九,復增設工藝學堂)。

至光緒三十一年(一九○五),該館譯書都一八三種。

有關格致、化學、製造者居多,惟亦有史地、會計、經濟、政治、國貿、外交、軍事、醫藥、法律、教育、農業、工業之譯著。

於是,近代西學隨之東傳,目下中日化學名詞譯名,大率因襲徐壽所譯者,亦即取外文第一音節以造新字,例如:

鈉(Na)、鉀(K)、鈣(Ca)、錳(Mn)、鋅(Zn)、鎳(Ni)等譯名,仍沿用至今。

曾國藩另一影響後世至深且鉅之創舉,即為渠於同治九年(一八七O)採納幕友容閎之建議,與李鴻章會銜奏准選派聰穎子弟赴泰西肄習技藝,以期中國能漸圖自強。

論者謂:

此事為「破天荒的創舉」,「中華創始舉,古來未有之見。

」閱兩載之季夏,首批留學生三十人渡洋赴美,開華人大批留學之先河。

先是,同治十一年仲春,曾氏逝於金陵督署,未能親睹留美幼童首途,然曾氏既已播子種因,且渠臨終時,猶念念不忘此事,至盼繼其之李鴻章,克竟渠未竟之志,遺澤嘉惠後世莘莘學子,使老大中國帝國,因此得以藉西方文明學術,改良固有文化,而蛻變成少年新中國。

清季倡導及推行自強運動者,地方上除曾國藩外,較著者,計有李鴻章、左宗棠、沈葆楨、丁日昌、容閎、李善蘭、徐壽、華蘅芳、沈保靖、郭嵩燾、薛福成、李宗羲、楊昌濬等人,率皆出自曾氏幕府,曾氏堪稱執自強運動前期之牛耳。

論者或謂:

曾國藩守舊不徹底,思想保守落後。

或謂:

滬局所造槍砲,彈藥及輪船之成績不太好,中國屢次戰敗,滬局要負部分責任。

或謂:

滬局所譯之書,既皆屬於技藝之末,未窺其本,又口譯耳食之言,往往訛誤百出。

或謂:

曾氏所遣派之留美幼童,皆習軍政、船政、步算、製造之學,未能兼肄政治、法律、經濟、社會、教育之業,亦即率多舍本逐末。

或謂:

曾氏之洋務思想,阻礙了中國民族工商業之發展,因渠求強不爭主權,求富不爭利權,唯興辦兵工業,卻不敢抵抗外侵,反而助長外力之入侵。

惟吾人評論歷史人物時,應先識時知世,否則,往往倒果為因,甚為後見之明。

凡人均是歷史與時代之產物,罕有能不受其所處之時空環境所侷限者,且漸變為自然及歷史演變之常態,以今非古,以偏概全,苛責前人,均非所宜。

畢竟曾國藩及其幕府確已開近代風氣之先聲,立洋務運動之宏規,且使中國科技逐漸邁向現代化,復助長西學及近代工業之興起。

綜上所論:

曾國藩與其四九七位幕賓交互影響。

一方面,曾氏深知身處板蕩不安之非常時代,益以渠對人才有極為深刻之體認立實踐,復以其駕乎天下之才識度量,廣收慎用,勤教嚴中國各地之非常人才,並虛已待人,推功讓賢,從善如流,納言採諫,用是乃能眾志成城,建立非常之大功;曾幕亦大都能藉此管道,步入宧途,成為同治中興將吏。

另一方面,曾幕率多群力,分工合作,各盡其才,各獻所長,輔弼翊贊曾氏。

或為之彌縫補闕,或為之籌畫獻策,或為之奔走效勞,以執行並完成渠所肩負之非常艱鉅任務,遂使曾氏成為遜清中興第一功臣;反之,若干曾幕,或攀貴逢迎,或酷索民命,遂致曾氏成為眾矢之的-「元凶民賊,罪魁戎首,千古罪人」,曾氏亦因此常悔嘆「內慚神明,外愧清議」,耿耿於懷,而抱疚以終。

總之,微曾幕,則曾國藩終究非一頗受時人及後世爭議之歷史人物;反之,亦若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