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大小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507396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数的大小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分数的大小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分数的大小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分数的大小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分数的大小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数的大小教学反思.docx

《分数的大小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数的大小教学反思.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数的大小教学反思.docx

分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分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分数的大小教学反思1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整体上讲是成功,但成功的背后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现在,我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反思:

  一、问题的引入:

在问题的引入上。

新课标规定应从实际情景入手,并且使学生能够对问题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我只是从复习回顾导入,没有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问题的探索:

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根据本节课内容特点我设计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其中。

学生通过用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素材动手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等活动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分数大小的实际意义,并以此得出可以借助分数单位来比较,进而归纳总结同分母或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整个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投身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充分感知,形成表象,借助表象积极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在整个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我还是过于关注教材,灵活性欠缺,如在教学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图随意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要比老师出题或者直接完成书上的练习容易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其它:

在验证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部分,设计得不够紧凑,有重复。

在得出方法之后,对于比较方法的多样化的参透的不深。

在教学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这一环节,学生讨论用推理的方法进行比较后,应该请学生复述,并模仿练习,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可以达到更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师生之间的反馈交流外,还要注重生生之间的评价交流,多创造这样的机会,让学生在互相评价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在碰撞中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扩展。

注意教学的艺术性,倾听学生的发言,并能用“点睛之笔”来引导学生简洁、准确、完整的表述自己的观点。

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时,一定保证相应的'环节,要在个体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进行。

另外在应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的扩展适度,突出梯度。

  在多次的课程活动中,在领导和老师们无私的帮助下,感觉自己有了很多的收获,但仍然有太多需要加强和改进的方面,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努力,从有秀教师身上汲取更多的营养。

分数的大小教学反思2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比较分数大小的学习,在比较分数的过程中也更进一步的巩固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比较分母相同或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大小,能用符号表示一组分数的大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因此,我的整节课就围绕着这个目标进行设计和教学,现反思如下:

  

(一)创设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俗话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向导,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吸引学生乐学的内在动力。

因此,在上课前五分钟,我就设法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

先让学生进行玩转盘的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猜测、参与、观察、发现、感知中初步领悟到同分母分数比较的知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这样的引入和新授知识就生动、形象、自然、融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新知很好的结合起来,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心理准备。

学生还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动手实践活动,发现了分数,并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材料,学生用自己的成果解决自己的问题。

  

(二)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和氛围。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这节课中,学生不仅得到了许多动手实践的机会,还在实践中得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

如:

在让学生完成课本58页“试一试”中比较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的大小时,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发现这一组图形可以用3/8>1/8来表示,此时,我并没有就此满足,而是引导学生再试一试还能不能找到另外的分数比较大小呢?

学生恍然大悟,立刻发现还可以用不涂颜色的5/8和7/8来比较大小。

这使学生在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发展。

在比较分子都是1的分数时,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折出几分之一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分子都是1的分数。

然后由学生自己选择一组分数进行比较。

之后又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选择多组分数比较大小并记录下来,课堂开放、热烈,有的小组还找到5组分数之多,这就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的1/2和1/4的比较,而是根据学生情况灵活对教材进行了拓展性的应用。

学生小组合作比较出了许多组分数,从中更好,更快,更准确的发现并总结出比较分数的方法,即比较的两个物体都要一样大,在分母或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如何比较分数的大小。

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巧妙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不仅让学生理清了知识的结构,而且提出了不同的方法,通过交流、碰撞,激活思维,促进了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等良好品质的培养。

分数的大小教学反思3

  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的认识,我对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定位的:

  1.探索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会正确比较两个分母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2.理解通分的含义,探索通分的方法,会正确通分。

  3.经历多种方法的研究,提高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并在比较中掌握通分这一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通分

  一、引入,初步感知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1、今天我们来研究分数的大小(出示课题)

  2、

(1)先来看两个分数:

和,谁大?

你是怎么判断的?

  

(2)那这两个分数呢?

  3、再来看看这幅图(出示主题图)。

  

(1)仔细观察,你感觉谁的占地面积大呢?

理由。

  

(2)究竟谁对?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要比谁的占地面积大就是在比什么?

  能用我们刚才的方法快速判断出他们的大小吗?

为什么?

  (3)看来我们遇到了一种新的情况:

分母不同,分子也不同

  (4)究竟有哪些方法可以判断出和谁大?

试着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二、探索判断的方法,引出通分

  1、尝试比较,

  学生在独立思考后,

  师:

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并汇报

  (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先来试一试,体验一下,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2、看书自学,理解通分这一概念

  

(1)同学们很会动脑筋,想出了不同的方法都比较出了大于,也就判断出了操场的面积大。

请翻到书53页,看看书上还给我们介绍了什么知识?

  (引出通分的概念)

  书上是怎么介绍通分的?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请仔细看黑板,上面的4种方法,哪一种是运用通分的方法来比较的?

  同学们发现了关于通分重要的一点:

要把分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这样就统一了分数单位,就可以用以前学过的方法来比较大小了,在这里这个相同的分数叫作:

公分母。

  (3)请看邹老师通分: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关于通分还要注意什么?

  (4)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叫通分吗?

  3、来大家对通分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了,那我们来试一试。

出示:

  将和通分

  先独立尝试,由师收集各种做法,展示。

引导学生集体讨论

  

(1)先检查一下,这些做法对吗?

  

(2)都对,那你有什么发现?

  (3)你喜欢哪一种?

  4、小结:

今天我们用多种方法来比较分母不同的分数的大小,还理解了其中一种方法叫通分。

  第三个环节

  巩固新知(练习题略)

  教学反思:

  思考一:

是创新使用还是照本宣科?

  有了上面的指导思想,我又认真研究教材,感觉教材上给出的两个分数和,空间太小,不利于学生用多种方法比较大小,于是想不用书上的主题图,改为和比大小,这样借1比这种方法也可以出来。

在和我们数学组老师一起研讨时,一位老师问起我换掉主题图的理由,并建议我多思考一下这个主题图为什么放在这里。

带着这个问题,我又认真地开始读起教材来,这才意识到,这幅主题图可以引导学生初步直观感知和的大小,而且教材选用和这两个数的目的就时要避免比较的方法过多,反而容易冲淡这节课的重点通分。

于是决定还是尊重教材照本宣科上吧。

这样这节课的三个板块就初步定了下来,一是初步感知和的大小,二是在探究和多种方法比较大小的基础上理解通分,三运用通分解决比较大小问题。

  思考二:

究竟一节课能有几个重点?

  由于要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比较分数的大小,我们第二个环节设计了一次四人小组活动,为了便于学生能在小组内拓宽自己的思路,学会在小组交流中学习。

同时希望以小组汇报为平台引发全班的讨论与思考。

但是试讲下来,我们数学组的老师又问了我两个问题,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

一节课将近三十分钟都在引导学生讨论比较大小的方法,那学生们会感觉今天学习的重点是什么呢?

我哑然了。

是啊,尽管这节课有我在组织学生汇报时时间上调控不当的问题,尽管我万分清楚这节课的重点是通分,但我对引导学生讨论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无法舍弃,反而会让学生弄不清这节课的重点。

而一节课可能会有两个重点吗?

这个问题引发了在我校数学组老师的讨论,在大家的讨论中,我清晰地认识到了这节课中比大小的多种方法只是情景,是为了让学生能比较容易理解通分这一概念设立的。

学生学会了通分,就自然能运用通分这种方法来比较分数的大小了。

于是当前我要解决的问题就只是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数比较大小方法时如何作好时间的有效调控,我的策略是妙用评价,就是当需要学生进行深入讨论和思考时,我请学生评价,当讨论快偏离主题时,由老师来评价。

  思考三:

关于通分这一概念是由老师讲还是学生自己读?

  北师版的教材一向不主张学生的死记硬背,因而出现在数学书上的结语或概念是很少的,而书上在这节课中出现的关于通分的概念在我看来就十分珍贵了,于是一开始在设计教案时就安排学生在这里自学,期待学生能读懂些什么。

但是在试讲中我发现这段在我看来很简单的很简单的话,学生读起来却十分绕口,难于理解。

我不禁彷徨了,心想这个概念既然这么难,是不是该由我来直接讲?

但我确实又不想让学生们失去一个直面书本的机会,于是就把心中的疑问拿到我校数学团队中讨论,大家一致认为通分的概念一定得由学生们自己读,但我们老师得引,这里却不是引导他们如何读,而是引发他们的讨论,让他们自己需要从这里概念中读出理由。

于是在这个读书的环节中我们设计了两个活动来引发学生的讨论:

一、从多种方法中找出哪一种是用通分的方法来比较大小的。

二、看老师错误的通分。

果然学生的思维被我引爆了,围绕通分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分数的大小教学反思4

  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我是这样进行的:

  教学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时,先让同学说一说可以采用哪些方法进行比较,引导学生

(1)动手操作比较;

(2)因为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可以通过分数单位来比较。

通过看图,找包含的分数单位,启发学生说出:

2/3是2个1/3,1/3是1个1/3,2个1/3比1个1/3大,所以2/3>1/3;2/5是2个1/5,3/5是3个1/5,2个1/5比3个1/5少1个1/5,即2个1/5比3个1/5小,所以2/5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这组分数的共同点,让学生进行大胆猜想:

这两组分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同时指出:

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就是分数的单位相同。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什么判断分数的大小?

引导学生说出要看分子,分子大的就表示份数多(也就是包含的分数单位多),所以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在教学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时,先让同学说一说可以采用哪些方法进行比较,与刚才学习的有何不同。

引导学生说出

(1)画个图来看一看;

(2)它们的分数单位不同,不可以通过分数单位来比较。

通过看第一组图,使学生理解,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少,所以1/2>1/3;再看第二组图,教师可以在比较第一组分数大小的基础上向学生提问:

这两个分数里各有几个几分之一?

接着说明这两个分数都取3份,但每一份的大小相同吗?

哪一个大呢?

引导学生说出1/8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操作、互动,懂得了各种不同的理解和思路。

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不断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判断。

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和见解,才有可能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实现教学相长。

在这样的环境里,课堂成了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

分数的大小教学反思5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北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大小比较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主要是:

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去比较,或者是把分子变成相同的,比分母。

分母相同的分数和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在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学生已有了初步的理解,对学生而言,作为构成比较大小的方法的两个重要成份都已学过,在这节课中,主要是引导学生想到“化异为同”,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或同分子分数来沟通新旧知识,并在此同时理解通分并学会通分的方法。

  3、教材的分析

  北师版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大小比较。

教材是安排在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最小公倍数之后学习的,并在比较过程中,引出“通分”的概念。

教材创设了“校园面积”比较的情境,引出两个分数的大小比较。

教材提供了三种思路:

第一种是数形结合,根据分数的意义通过画图来比较大小;第二种是根据分数的大小不变的规律把两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根据分母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比较大小,在此基础上,引出通分概念。

第三种思路是把两个分数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教学时,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体现比较方法的多样性。

  4、教学目标:

  1.探索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会正确比较两个分母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2.理解通分的含义,探索通分的方法,会正确通分。

  3.经历多种方法的研究,提高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

  5.教学难点分析:

  掌握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并在比较中掌握通分这一概念。

主要是引导学生想到“化异为同”,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或同分子分数来沟通新旧知识,并在此同时理解通分并学会通分的方法。

  6、教学课时:

一课时

  7、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

唐僧师徒在取经的路上口渴了,悟空化来了一个大西瓜,有八戒来分,他给师傅和沙僧分完,剩下的给自己分了1/4,给悟空分了2/9,想想他和悟空同样多,还是谁多谁少呢?

(由学生各自发表意见)

  2、引出课题:

分数大小的比较

  

(二)、探索活动,获取新知

  1、学生自主探索。

教师引导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一问题,然后根据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适时作如下引导提问:

  A、什么样的分数容易比较大小?

(同分母)

  B、若分母变了,分子要不要变?

如果分子变了,分母要不要变?

  C、用什么做分母比较合适?

用什么做分子比较合适呢?

  D、分母、分子的变化要根据什么?

  2、小组交流,全班反馈。

  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然后教师再组织进行全班反馈。

  要求学生说明:

  A、以什么作分母或分子,为什么?

  B、根据什么来变化分母和分子的大小?

  C、比较结果

  3、自学课本53页的内容,将自己的方法与课本上的方法进行比较。

再想一想,有哪几种方法自己没有想到?

  4、尝试练习。

(课本54页“试一试”)

  5、归纳、总结。

  A、什么是通分。

  比较两个分母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可以把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叫通分。

  B、强调两点:

①、和原来的分数相等。

②、分母相同的数字。

③、分子相同。

  (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先来试一试,体验一下,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书上是怎么介绍通分的?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6、请仔细看黑板,上面的4种方法,哪一种是运用通分的方法来比较的?

  A、看老师通分:

(板书)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发现了教师板书中关于通分的几种错误,让学生各抒己见,纠正错误。

  B、关于通分还要注意什么?

  同学们发现了关于通分重要的一点:

要把分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这样就统一了分数单位,就可以用以前学过的方法来比较大小了,在这里这个相同的分数叫作:

公分母。

  C、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叫通分吗?

  D、来大家对通分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了,那我们来试一试。

出示:

  2/5和4/7

  先独立尝试,由师收集各种做法,展示。

引导学生集体讨论

  

(1)先检查一下,这些做法对吗?

  

(2)都对,那你有什么发现?

  (3)你喜欢哪一种?

  7、小结:

今天我们用多种方法来比较分母不同的分数的大小,还理解了其中一种方法叫通分。

分数的大小教学反思6

  “可能性”这一教学内容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一个全新的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这一知识领域的“概率”范畴。

由于概率知识本身比较抽象,小学生在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时,存在一定困难。

所以在教学这些内容时,主要是以直观的内容为主,目的是渗透一些概率的思想。

为了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活动贯穿始终,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活动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

”因此在课始部分,通过创设摸奖的情境,复习以前学习的有关可能性的知识,为学生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新知学习部分,先通过例题1“猜左右决定由谁先发球”引导学生认识这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由此想到可能性都是二分之一。

以此为桥梁,将可能性由以前的定性描述过度到定量刻画,这也比较容易让学生接受。

紧接着,组织学生完成“试一试”,通过摸球,继续感知在摸球过程中每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可以用同一个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而例题2的学习比例1提高一个层次,为了让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魔术表演中常见的扑克牌为载体,让学生对新知产生浓厚的好奇心,从而激起其强烈的求知欲。

整堂课始终为学生创设各种游戏活动,让其在经历一系列有意义的数学活动中,逐步丰富起对可能性大小的体验,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各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意义和方法。

  2、紧密联系生活,突出学以致用。

  在本节课的练习中,设计了一组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为学生学以致用创造了条件。

如通过猜左右的方法决定发球权来判断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从不同的摸奖活动方案中认识中奖率的大小,让学生感受到概率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价值。

  3.注重对知识的深层挖掘。

  试一试的第

(1)小题是要学习用几分之几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结合学生的多种思考方法,让其体会到解决问题时方法的多样性。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

因此,在学生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时,提出如果任意摸一个球,使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七分之三,可以怎么装球?

此时,学生思维处于极度活跃状态,也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中,同时也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学数学,就犹如鱼与;会解一道题,就犹如捕捉到了一条鱼,掌握了一种解题方法,就犹如拥有了一张;所以,“学数学”与“学好数学”的区别就在与你是拥有了一条鱼,还是拥有了一张。

而六年级学生已经有较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了,因此,在课堂上,要培养其善于思考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拥有一张,去捕获所有的鱼。

分数的大小教学反思7

  今天在教学《分数的大小》中,同学的表现又让我再一次欣喜。

同学想法的多样化,解决策略的多样性,让我和学生一样很有成就感。

  为了让学生在精力最旺盛、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里完成新知的探究,从而轻松的掌握知识,我在《分数的大小》这一课里,并没有更多的创设情境,而是直奔主题: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美丽的校园里,这里有一张若干年后重新规划的学校平面图,我们来观察一下。

于是出示课本的主题图,请学生寻找图中的信息“教学楼占校园面积的,操场占校园面积的”,并提相关的数学问题:

教学楼和操场那一个的占地面积大?

“谁的占地面积大,你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

折纸、画图或猜想来比较。

”于是拉开了本节课新知探究的序幕。

  学生先独立活动再小组交流。

反馈中想法真是多样。

其中有的同学通过画线段图或画表格直观发现〈;有的同学用折纸:

取出两张完全一样的长方形纸,一张平均分成9份取2份,一张平均分成4份取1份,然后把得到的和重叠在一起,发现〈;有的同学把它们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

和,发现〈;有的同学把它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和,发现〈……在这一环节本只想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用直观的方式来比较,可没想到连把它们化成分子相同或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来比较的方法也都探究出来了,而且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很好解释为什么,使得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不攻而破,轻松地解决了问题。

  看到学生能真正投入到数学知识的探索中,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我真的非常开心。

因此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在学生精力最集中的时候进行探究,因此探究积极性比较高,效果也比较好;二是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进行探究;三是能让学生在小组内把自己的思维过程整理并表达出来,即有利于学生自我反思及概括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认识的深化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四是通过交流、碰撞、激活思维,促进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等良好品质的养成,同时在交流中,学生思维积极,思路开阔,互相启发,共同完善,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分数的大小教学反思8

  《分数的大小》是在学生已掌握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基本性质,能正确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之后学习的。

本课教学主要是探索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会正确比较两个分母不同的分数的大小;并在比较过程中,引出“通分”,主要是引导学生想到“化异为同”,把分子不同,分母也不同的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或同分子分数来沟通新旧知识,在此同时理解通分并探索掌握通分的方法。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成功的地方:

  一、巧设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在新课伊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设了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

教学楼和操场为一件小事而吵得不可开交,你们能不能当一当裁判来平息他们之间的争吵,有没有信心当好这个裁判员?

这时孩子们很想知道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又希望通过自己的实力来帮忙他们解决问题,当好这个裁判,因此个个信心十足,这时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充分的激发。

  二、巧设疑问激发探究欲望

  出示课本情境图,让生找到教学楼占校园面积的2/9;操场占校园面积的1/4这两个信息后,让生猜想:

他们为什么事而争吵?

得出他们为谁的占地面积大而争得面红耳赤,引出如何比较1/4和2/9这两个分数的大小的问题,再让学生猜测谁的说法是正确的。

而后通过各种办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在一系列的问题情境中,学生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都积极投入到探究这两个分数到底哪个比较大这一问题中来,因此得到的比较方法可谓多样:

有的用折纸来比较俩分数的大小;有的用画图的方法来比较;有的在一个图里即表示出1/4,又表示出2/9;有的直接把它们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来比较;有的把它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来比较……

  三、巧用方法让接受与探究相结合

  借助比较的方法理解“通分”的含义及探究并掌握通分的方法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所以如何揭示“通分”的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