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艺深远音乐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04014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育艺深远音乐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育艺深远音乐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育艺深远音乐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育艺深远音乐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育艺深远音乐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育艺深远音乐会.docx

《育艺深远音乐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育艺深远音乐会.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育艺深远音乐会.docx

育艺深远音乐会

2005育藝深遠音樂會

 

主辦單位: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演出地點:

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指揮:

吳瑞呈

主持:

呂冠儀

演出:

笛/林慧珊、笙/郭秀容、嗩吶/蔡榮文、高胡/鄭曉玫、

二胡/梁文瑄、柳琴/陳婉妤、揚琴/蔡玉楓、琵琶/鍾佩玲

臺北市立國樂團

演出曲目

1、古老的聲音

彩雲追月(編鐘)……………………………任光曲李慧編曲

2、音樂和景物

陽明春曉(笛:

林慧珊)…………………………………董榕森曲

鵝鸞鼻之春(笙:

郭秀容)………………………………盧亮輝曲

3、音樂和模仿

打棗(嗩吶:

蔡榮文)………………東北民間樂曲郭進財編曲

4、音樂和心情

漁歌(選自「北方民族生活素描」)(柳琴:

陳婉妤)…劉錫津曲

情歌(選自「雅魯藏布江邊」)(揚琴:

蔡玉楓)………瞿春泉曲

五、音樂和故事

梁山伯與祝英台高胡:

鄭曉玫…………………陳鋼、何占豪曲

二胡:

梁文瑄何占豪改編

花木蘭(琵琶:

鍾佩玲)………………………………顧冠仁曲

六、不只是國樂

鬪牛士之歌…………………比才(G.Bizet)曲陳澄雄編配

多啦A夢………………………………菊池俊輔曲黃振南編配

 

演出者簡介

指揮/吳瑞呈

1987年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國樂組,主修笛,師事白台生、呂武恭、陳中申老師。

1990年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班,論文指導為劉岠渭教授。

曾隨瑞士籍指揮家羅徹特(MichelRochat)學習指揮多年。

現任臺北市立國樂團團員兼助理指揮。

主持/呂冠儀

高雄市人,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國樂系、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

主修揚琴,另從事戲曲的文武場音樂伴奏及創作。

並多次隨團赴國外演出;曾任台北民族樂團演奏員,復修習南、北管,對台灣本土音樂有高度的興趣及涉獵。

曾於1995年、2000年假國家演奏廳舉辦獨奏音樂會;音樂創作有戲劇音樂設計:

河洛歌子戲團《桃花女鬥周公》、陳美雲歌劇團《河邊春夢》、兩岸歌仔戲研討會《蘇小妹三難秦少游》、西田社掌中劇團《鬼姑娘》;器樂演奏曲:

揚琴獨奏曲《倒春來》、揚琴與北管鑼鼓《十牌倒旗》、絲竹室內樂《村樂》、仿唐鼓樂《水鼓子》;論文【台灣歌仔戲武場音樂研究】。

現任台北市立國樂團演奏組組長,同時任教於台灣戲曲專科學校、秀朗國小歌仔戲班文武場 。

笛/林慧珊

現任臺北市立國樂團吹管首席,擔任梆笛演奏,並兼任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及新竹師範學院兼任講師。

1980年由陳棋瑞老師啟蒙學習笛子,1990年畢業於台灣藝術專科學校,師事陳中申、劉松輝、陳勝田、劉治、鄭正華老師。

隨大陸名家李鎮、張維良、詹永明、寧保生、曲祥、趙松庭、曾永清、陸春齡、戴亞等學習。

2002年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師事陳裕剛教授。

曾獲台灣區青少年笛獨奏第一名、中華民族器樂大賽第二名、文化大學「華岡研究所研究生及研究成果」獎學金、2002年全國優秀大專青年,多次與台北市立國樂團演出協奏曲及錄製專輯。

1996、2002年分別於國家演奏廳、文化大學大夏館舉辦獨奏會

笙/郭秀容

1983年笙藝啟蒙於呂武恭老師。

1990年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國樂科,主修笙,先後受教於陳勝田、呂武恭、李志群、張慶隆等師;2004年佛光人文社會學院藝術學研究所畢,修習人文藝術理論,師事林谷芳教授。

自1990年擔任台北市立國樂團高音笙演奏團員迄今,並曾於1995年~2003年分別獲派該團吹管組副組長、副聲部長、副首席等職務。

1997年被文建會收錄為《表演藝術名錄》(1998年,表演藝術聯盟出版)。

2002年起任中國笙專業委員會名譽理事。

著有學術專書《現代國樂團(民族管絃樂團)樂器改革之研究》(2005年,仙靖出版)。

嗩吶/蔡榮文

臺南縣人,畢業於崑山工專電子科、文化大學音樂系國樂組。

嗩吶由郭進財啟蒙,大學期間師事鄭榮興,也曾與嗩吶演奏家任同祥、胡海泉、劉英、郝玉岐、管子演奏家吳曉鐘及雙簧管演奏家陳雅詩學習。

1993年成為臺北市立國樂團正式團員,1995年與郭秀容舉辦聯合音樂會,1999年與陳雅詩舉辦聯合音樂會,在臺北市立國樂團任職期間曾在多場定期音樂會、國內外巡演及社區、校園巡迴等音樂會中擔任獨奏及協奏。

現任臺北市立國樂團團員,文化大學國樂系技術講師。

柳琴/陳婉妤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畢業,現就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

擅長柳琴與琵琶演奏。

柳琴師事王惠然、張鑫華老師;琵琶師事林谷芳、陳裕剛、許輪乾、王世榮老師,並向大陸林石城、王范地老師請益。

此外並由涂惠民老師啟蒙,目前隨許瀞心教授學習指揮。

曾獲中華民族第二屆協奏大賽琵琶第三名,1996至1998年於國家演奏廳舉辦三場獨奏會。

除了演奏,並致力於學術研究,曾發表「陳三五娘-益春留傘」、「柳琴樂器改革對演奏技法發展之影響」、「近十年來柳琴在台灣的發展」」等多篇論文。

揚琴/蔡玉楓

臺北市立國樂團揚琴專任演奏員。

臺北市私立光仁小學、光仁中學,臺北縣立三和國中音樂班兼任老師。

先後畢業於臺北市私立光仁小學音樂班、臺北市立南門國中音樂班、國立藝專、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現就讀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二年級。

由陳思伃老師啟蒙學習大揚琴,並多次赴北京、上海音樂學院向桂習禮、黃河、李玲玲、劉月寧、張高翔、郭敏清等名師請益。

其揚琴演奏精準細膩、技巧嫻熟,伴奏復進退得宜,近幾年來多次擔任大陸二胡名家閩惠芬、劉長福、朱昌耀、蕭白鏞、張方鳴、嚴潔敏、于紅梅等人之揚琴伴,並與樂團演出揚琴協奏曲。

高胡/鄭曉玫

鄭曉玫是當前台灣傑出之青年胡琴演奏家。

鄭氏畢業於台南市永福國小、大成國中、台中曉明女中音樂班、台北市立師範學院音樂教育學系。

十歲起由黃逸樵老師啟蒙學習二胡,大學期間師事陳淑芬老師,1997年畢業後,任教於台北市立天母國小;1998年考入臺北市立國樂團至今。

2005年在王正平教授指導下完成「二胡右手持弓技法之教學與探討」論文,獲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研究所音樂專業師資教育組碩士學位。

現跟隨蕭白鏞老師學習二胡及板胡。

鄭氏曾任市國青年國樂團樂團首席,分別於1996、1997、1998、2001、2004年舉辦了七場個人巡迴獨奏會。

2002年代表台灣於北京參加第二屆【龍音杯】國際二胡比賽,獲青年專業組表演奨。

2003年以第一名獲選國家音樂廳兩廳院【樂壇新秀】。

同年與台北市立國樂團首演【弦二協奏曲】(王乙聿作曲)並錄製CD,由金格唱片公司全球發行。

還應國立實驗國樂團之邀,演出【第二二胡協奏曲】(劉學軒作曲)。

2004年被選為「台灣國樂菁英團」,應邀於香港沙田大會堂演出【第二二胡協奏曲】。

鄭氏足跡遍及香港、日本、美加、東南亞、澳州、歐州、大陸等地,其獨特的舞台表現力,加上完整的師範教育訓練,展現出其靈活而嚴謹的演奏風格,鄭曉玫被樂界認為是這一新時代的新星,從傳統的積煉中承襲,更是新世代的發言者。

二胡/梁文瑄

臺北市立國樂團二胡演奏員。

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與傳承組,師從著名二胡演奏家蕭白鏞教授,並由林昱廷教授指導撰寫詮釋報告。

自幼學習鋼琴,九歲開始學習二胡,先後就讀前金國小、道明中學、鳳新高中音樂班、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

曾師事朱雪華、楊斯雄、陳家琦、陳淑芬老師,並曾赴北京向嚴潔敏、唐峰、李恆老師請益。

於2003年參加台北市民族器樂大賽二胡決賽獲得優異獎。

2000年獲得台灣區音樂比賽成人組南胡獨奏優等第一名。

也曾獲師大民族音樂研究所優秀學生獎學金、師大音樂系優秀學生。

琵琶/鍾佩玲

鍾佩玲,畢業於光仁中學音樂班、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美國十大名校威斯康辛大學(UniversityofWisconsin-Madison)民族音樂學碩士。

師事:

陳泳心、林谷芳、顧豐毓、紀永濱、王正平、楊靖、劉德海諸師。

現為台北市立國樂團彈撥組首席,以及市北師、文化、台藝大等音樂系兼任副教授。

鍾佩玲在她學習琵琶的過程中曾多次獲獎,例如:

1982、1984年台灣區音樂比賽第一名;1986年第三屆金琴獎第一名;1986全國甄試第一名保送國立藝術學院音樂系(現今台北藝術大學);1990年北市國第三屆民族器樂協奏大賽第一名等優異成績。

鍾佩玲於1993年考進臺北市立國樂團,開始個人的琵琶演奏生涯,十年間於國家音樂廳演奏廳等地舉辦了六場個人琵琶獨奏會,以及與臺北市立國樂團合作演出了「王昭君」、「怒」、「紅樓夢」、「潑墨仙人」、「春秋」、「天祭」(1999年赴香港參加「中華藝術節」時首演)、「水調歌頭」、「草原小姐妹」、「西雙版納的晚霞」、「滿江紅」、「祝福」、「春雷」等多首琵琶協奏曲,演出經驗豐富,擅長掌握不同風格樂曲的詮釋,深獲聽眾的肯定。

國樂團的組成

國樂團是以傳統樂器為主組合而成的現代型式樂團,樂團主要由吹管樂器、拉絃樂器、彈撥樂器、打擊樂器四大部份所組成:

一、吹管樂器,指利用空氣在管體流動而發聲的樂器。

吹管樂器根據吹奏方法不同,一般可分成:

氣息經過吹孔的(如笛、簫、壎、排簫等);使用哨子的(如嗩吶、管等);使用簧片的(如笙、把烏、葫蘆笙等);及以唇震發聲的(如海螺、牛角、銅製的號筒等)。

國樂團經常使用的吹管樂器有梆笛、曲笛、新笛;高音笙、中音笙、低音笙;高音嗩吶、中音嗩吶、次中音嗩吶嗩吶等。

亦會隨樂曲的需要採用其他如簫、把烏、管、壎、口笛、海螺等其他各式的吹管樂器。

二、拉絃樂器,指用琴弓在琴弦上拉奏而發聲的樂器,傳統的拉弦樂器種類不少,一般統稱為胡琴。

國樂團編制中常用的胡琴有高胡、二胡、中胡以及近來發明的革胡及倍革胡等。

亦會隨樂曲的需要採用其他如板胡、京胡、椰胡、擂琴、大廣弦等拉弦樂器。

三、彈撥樂器,指以手指或撥子撥弦,或用琴竹擊弦而發音的彈弦、擊弦樂器。

國樂團常用的彈撥樂器有柳琴、揚琴、琵琶、中阮、大阮及古箏。

亦會隨樂曲的需要採用如三弦、古琴,甚至西方的豎琴等彈撥樂器。

四、打擊樂器,指由敲擊而發音的樂器。

國樂團所使用的打擊樂器,包含傳統打擊樂器及西洋打擊樂器,其中包含有固定音高與無固定音高者。

傳統打擊樂器種類繁多,依材料分有金屬類(如大鑼、小鑼、大鈸、小鈸、鈴、鐘等)、竹木類(如拍板、竹板、梆子、木魚等)和皮革類(如大鼓、排鼓、板鼓、手鼓等);西洋打擊樂器則包括如定音鼓、木琴、管鐘、鋼片琴、大軍鼓、小軍鼓、大鈸、吊鈸等,。

亦會隨樂曲的需要採用各式中西打擊樂器。

 

臺北市立國樂團

ˉˉ1979年9月1日誕生的臺灣第一個專業國樂團「臺北市立國樂團」,於教育局的社教機構中成立,展開臺灣現代國樂的新頁;1999年11月6日轉併入文化局,從不同文化的角度再出發,跨越種族、政治、宗教、歷史的界線,為中國音樂文化的融合播下新一代的種子。

ˉˉ歷任團長陳暾初先生、陳澄雄先生、王正平先生,任內厚植團員專業演奏素養,2004年起樂團正式朝向音樂與行政分軌體制邁進,第三任團長王正平博士轉任音樂總監,並於2005年7月退休,副團長郭玉茹轉任行政總監並於2005年7月接任代理團長,繼續打造國樂團成為臺北市二十一世紀最佳文化代言人。

ˉˉ臺北市立國樂團經常與國際知名音樂家林昭亮、呂思清、俞麗拿、孔祥東、曹鵬、陳佐湟、劉德海、閔惠芬、胡炳旭、葉聰、諸大明、邵恩等合作演出,並邀請現代作曲家譚盾、何占豪、趙季平、錢兆熹、劉文金、賴德和等為樂團創作新曲,拓展演出曲目,曾先後與「中央民族樂團」、「新加坡華樂團」、「浙江歌舞劇院民族樂團」、「臺北市立交響樂團」、「維也納史特勞斯節慶管弦樂團」等樂團同臺演出,對中國音樂的現在與未來,抱持著求新求變的態度和想法。

ˉˉ二十五年來樂團的國際文化交流活動相當活躍,出訪過日本、美國、加拿大、菲律賓、馬來西亞、澳洲、新加坡、英國、德國、法國、奧地利、瑞士、荷蘭、比利時、捷克、中國、香港、澳門等地,除了應邀於捷克布拉格皇宮獻演,並參加成都「中國藝術節」、香港「中華藝術節」、江蘇無錫「江南民樂節」及「慶祝美國立憲200週年音樂會」、「鳳凰城締結姊妹市20週年音樂會」等重要節慶活動演出,所到之處均獲極高評價,充分展現臺灣蓬勃的國樂新氣象。

ˉˉ歷年來樂團已累積超過一千場以上的演出場次,曾與國內外知名團體合作大型節目-舞劇「大漠孤煙直」、「曹丕與甄宓」,梵音樂舞「禮讚十方佛」、「莊嚴淨土」,歌劇「第一百個新娘」、「美女與野獸」,兒童樂舞劇「貓捉老鼠」,歌仔戲「李靖斬龍」、「天鵝宴」,京劇「天女散花」、「感天動地竇娥冤」等,以求節目演出的多樣性,並提供本土作曲家作品發表及優秀本土演奏家展演的空間。

ˉˉ除了在舞臺上的表演之外,臺北市立國樂團的音樂家們更致力於國

樂教育的推廣工作,除先後製作了VCD、CD、錄音帶、錄影帶、樂譜、論文集、雜誌等出版品,並於1988年開始承辦「臺北市傳統藝術季」以及「臺北古琴藝術節」、「中秋樂宴」、「民族器樂協奏大賽」、「國樂研習營」、「民族音樂研討會」等大型藝術活動,還輔導成立了「青年國樂團」、「市民國樂團」、「教師國樂團」、「少年國樂團」和「市國合唱團」五個附屬團體,在推廣和發揚方面,著力甚多。

2005年樂團以【絲竹傳奇】專輯CD得到“金曲獎”傳統暨藝術音樂類作品「最佳專輯製作人」和「最佳演奏獎」二座獎項,這是國內第一個專業音樂團體獲得如此殊榮,也代表對臺北市立國樂團的肯定。

ˉˉ2001年12月樂團進駐臺北市二級古蹟「中山堂」,有了專屬的音樂廳和排練廳,期能為臺灣傳統音樂藝術,寫下更光輝燦爛的一頁。

臺北市立國樂團名錄

指揮:

李英代理團長:

郭玉茹

助理指揮:

吳瑞呈秘書:

葉翩翩指揮助理:

陳志昇林素娟高胡:

◎王銘裕(兼板胡) 鄭曉玫 黃平君 會計員:

楊如玉二胡甲:

※張舒然(兼京胡) *陳慧君林儀貞 人事管理員:

李炎宗

陳妃貞 王瀅絜 演奏組二胡乙:

※郭銘傳楊英姿楊琪媜 李訓麟 組長:

呂冠儀

梁文瑄 團員:

劉虹妤中胡:

※陳淑芬于乃平 林江山 張宜婷

革胡:

※石榮芳*崔曉雯李秋蓉 張伯達助理:

林偉銘倍革胡:

蘇宜結 謝東明研究組柳琴:

陸蔚其 陳婉妤組長:

許克巍

琵琶:

※鍾佩玲鄭聞欣 陳麗晶團員:

鍾永宏揚琴:

蔡玉楓 李庭耀推廣組中阮:

*葉淑珍(兼三弦) 黃永明(兼古琴)組長:

柯仕寬大阮:

馬德芳 劉月美 團員:

鄧純麗(泯均)古箏:

劉虹妤團員:

陳小萍梆笛:

※林慧珊秘書室曲笛:

※呂武恭莊桂櫻主任:

江再發新笛:

吳瑞呈組員:

邱瓊照高笙:

郭秀容 鄭義鐘中笙:

蔡美華沈呂義低笙:

任燕平王淑敏高嗩:

*蔡榮文(兼管)劉江濱牛慧玲中嗩:

王峰山 林聰曉樂器管理:

來鈺展次中嗩:

莊鶴鳴舞臺管理:

簡 塗打擊:

※李 慧謝從馨 廖倚苹許德隆  舞臺助理:

陳美伶

林玉萍

 劉雲雲

彭秀珍

張純瑛

註:

◎樂團首席 ※聲部首席

*聲部副首席 ▲兼任團員

 

樂曲介紹

彩雲追月

此曲是1935年任光為百代國樂隊所寫,後來有人將其填詞並改名成為歌曲「幾度花落時」流行至今。

樂曲具有鮮明的五聲音階調式色彩,現將其改編為編鐘樂隊演奏曲。

陽明春曉

此曲為一首梆笛協奏曲。

為董榕森教授一九六五年的作品,描寫春到陽明山,風和日麗,萬花競艷,人們相偕前往歡遊的情景。

 

鵝鑾鼻之春

作品表現了對南台灣鵝鑾鼻美麗景色的讚美,曲調充滿了詩情畫意,浪漫抒情,彷彿望著蔚藍的天空,茫茫的大海,歌頌著向春天般迷人的秀麗景緻,接著以歡快明朗的節奏描繪了人民的愉快心情與歡樂的笑語,並又以激動的心情再現了主題,最後以惜別的心情,離開了這迷人的景緻。

 

打棗

本曲用嗩吶的吹、卡碗、口弦三種不同方式,模仿與表現在收穫季節男女老少手持竹竿,邊打棗邊談笑的喜悅心情。

漁歌(選自北方民族生活素描)

本曲以柳琴協奏的方式,藉著幾項主要的活動,包括賽馬(蒙古族)、馴鹿(鄂溫克族)、漁歌(赫哲族)、冬獵(鄂倫春族)描寫中國北方四個民族的生活層面。

其中赫哲族是中華民族中族群最少的民族之一,他們以漁獵為生。

本次演出選擇漁歌一段,樂曲利用甜美的漁歌讓人沉醉在生活於黑龍江和烏蘇里江邊的赫哲族人那真摯純樸的鄉情鄉音。

情歌(雅魯藏布江邊第一樂章)

樂曲採用西藏民間音樂素材創作而成,共分為情歌、踢踏舞兩個樂章。

本次演出選擇情歌樂章,音樂旋律悠揚、抒情、委婉動人,表達了男女青年對愛情忠貞不渝與纏綿悱惻的思念之情。

梁山伯與祝英台 

本曲原為小提琴協奏曲,現改為高胡與二胡雙協奏曲。

樂曲是以家喻戶曉的故事「梁山伯與祝英台」為題材,以越劇裡的部份曲調為素材寫成的一首單樂章標題協奏曲。

全曲以「梁祝」故事中較有代表性的三段劇情─相愛、抗婚、化蝶為主要內容,分為三個部份。

第一部份:

呈示部。

樂曲開始的優美旋律呈現出一幅風和日麗、春光明媚、鳥語花香的圖畫。

描寫著梁祝草橋亭畔雙雙結拜的情景。

在一段自由的華彩尾聲過後,引入了活潑的迴旋曲,描寫梁祝同窗三載、共讀共玩的幸福生活。

之後,轉入慢板,表現了兩人長亭惜別、依依不捨的情景。

第二部份:

展開部。

在凶暴的封建勢力主題之後,獨奏先用散板奏出祝英台的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接著用強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的主題。

這個由副題變化而來的抗婚音調與由引子發展而來的封建勢力主題交替出現,逐漸形成第一個矛盾衝突的高潮-激烈的抗婚場面。

樂曲轉入慢板,沉痛悲切的曲調描寫樓台相會、互訴衷情的情景。

接著音樂急轉直下,以散板、快板來表現祝英台在梁山伯墳前向蒼天哭訴。

這裡變化地運用了京劇中倒板和越劇中囂板的緊拉慢唱手法,逐漸形成第二個發展高潮州-哭靈投墳。

第三部份:

再現部。

愛情主題的再現,表現了人們的願望和想像-梁祝在天上化成蝴蝶,翩翩起舞。

人們歌頌著他們忠貞的愛情:

生前不能共羅帳,死後天上成雙對;千年萬代不分開,梁山伯與祝英台。

 

花木蘭

這是根據北朝民歌「木蘭辭」的意境而創作的一首琵琶協奏曲。

它描寫在遭到外來侵略的情況下,花木蘭這個普通的女子,毅然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奔赴戰場,英勇殺敵,凱旋而歸的生動故事。

塑造了花木蘭這樣一個正直、純樸、機智、勇敢的婦女形象。

全曲共分三大部份:

第一部份為「呈示部」,表現了花木蘭熱愛家園,熱愛生活的樸實感情,以及她毅然上戰場,奮勇殺敵強有力的思想基礎。

第二部份「展開部」,分入侵、出征、拚殺三個部份。

第三部份為「再現部」,樂隊全奏表現勝利凱旋而歸的場面,以及花木蘭與家人團聚的歡樂情景。

尾聲又出現了展開部中奔騰向前的音調,表現了敵人膽敢再來犯,拿槍跨馬奔疆場的思想。

樂曲在繼承和發展傳統民族樂器的表現手法上,並在借鋻西洋作曲技法及發展民族樂隊的交響性方面,作了相當的探索和嘗試。

鬪牛士之歌

選自法國作曲家比才(G.Bizet)歌劇作品「卡門」,描寫愛慕吉普賽女郎卡門的唐˙荷西先是逃兵加入走私集團,後發現卡門移情別戀愛上鬥牛士愛斯卡密羅,憤怒之餘,持刀殺害卡門的故事。

多啦A夢

多啦A夢是日本漫畫家藤子不二雄的創作,無論漫畫集、電視卡通集、動畫電影均廣受歡迎,就連多啦A夢主題曲也是廣為流行。

在台灣由邱芷玲填詞、范曉萱演唱的小叮噹亦風行一時。

誰不想有竹蜻蜓、時光隧道、任意門,能去任何的地方。

還有個多啦A夢解決所有的困難、實現所有的願望呢?

欣賞音樂會禮儀須知

1.在音樂廳舉行的音樂會,不同於熱門演唱會;所以需要安靜的欣賞,以免妨礙演奏家們演奏。

如果有行動電話,請務必記得關機。

2.欣賞音樂會應著整齊服裝,不可以穿拖鞋、短褲、露背裝,以表示對音樂家的尊重。

3.座位坐定後,可以先閱讀節目單(請級任導師先行列印),以了解今天要演奏的團體和節目內容。

4.樂團的音樂家進場就是音樂會開始,應保持安靜,不可隨便走動;還有,音樂廳裏面是禁止吃東西、喝水(喝飲料)。

5.指揮、首席、獨奏家進場及演奏完畢,應該熱烈鼓掌表示歡迎和讚美。

6.兩首樂曲中如果有主持人介紹解說,應專心聆聽;他會告訴大家很多有關音樂的常識和故事。

7.最後一曲結束後,可以喊Encore(安可)並熱烈鼓掌;表示希望再聽一曲。

8.音樂會結束後,請按秩序安靜離場。

 

臺北市國小六年級「育藝深遠」音樂會欣賞學習單

我的學校

班級

我的姓名

今天欣賞音樂會的地點是那裡?

中山堂

城市舞台

國家音樂廳

請問文化局、教育局為我們安排這場美好音樂會的演出單位是?

親愛的小朋友,臺北市立國樂團竭誠歡迎您們蒞臨本場專為小朋友規劃的音樂會,小朋友在音樂會中,不僅可以聽到動聽的樂曲,增進音樂常識、提高心靈涵養,更可以學習到欣賞音樂會的禮儀。

藉此音樂會,拉近小朋友與中國音樂的距離,希望小朋友成為臺北市立國樂團永遠的支持者,在每場音樂會中都能再見到您,臺北市立國樂團永遠歡迎您!

聽音樂會該注意的禮儀:

(請寫出3項)

1.2.

3.

今天聽到許多好聽的樂曲,請小朋友寫下您最喜歡的3首樂曲:

1.2.

3.

請小朋友寫下或畫下你欣賞本場音樂會的感想或最難忘的畫面。

 

歡迎小朋友上臺北市立國樂團的網站http:

//www.tco.gov.tw登記成為市國「網路之友」,以後您就可以隨時收到最新的音樂會消息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