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88.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03954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8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8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8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8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8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88.docx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8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88.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88.docx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88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第八十八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沙門玄奘奉詔譯

                       韓清淨科記

攝事分中契經事行擇攝第一之四

辛八、智事攝2 壬一、頌標列

復次,嗢柁南曰:

 二智并其事 樂等行轉變 請無請說經 涅槃有二種

壬二、長行釋4 癸一、二智并事3 子一、標列二智

智有二種。

一者、正智,二者、邪智。

子二、釋其差別2 丑一、依同

此中正智依有事生,邪智亦爾。

丑二、取別2 寅一、釋行相

雖此二智俱依有事,然正智如實取事,邪智、邪分別不如實取事。

寅二、出前行

由有正教、如理作意為前行故,於所知境正智得生;由有邪教、非理作意為前行故,於所知境邪智得生。

子三、廣正智義2 丑一、標相

非正智生壞所知境,但於此境捨於邪執,而起正智。

丑二、喻合

如闇中色,明燈生時不壞此色,但能照了。

當知此義亦復如是。

癸二、行轉變2 子一、約諸位辨2 丑一、於樂受等位2 寅一、辨差別

復次,隨順樂受諸行,與無常相共相應故,若至苦位,爾時說名損惱迫迮;若至不苦不樂位,爾時方於行苦名苦迫迮。

寅二、遮無轉

若不至彼位,便應畢竟唯順樂受,勿至餘位。

丑二、於生老等位2 寅一、辨差別

又生老等法所隨諸行,皆悉是苦。

彼若至疾病位,說名損惱迫迮;若至生等苦位,名苦迫迮。

寅二、遮無轉

若不至彼位,於諸行中,生等苦因之所隨逐,勿至果位。

子二、約眾緣辨2 丑一、釋道理

又本性諸行眾緣生故,不得自在,亦無宰主。

丑二、遮無轉

若有宰主,彼一切行雖性無常,應隨所樂流轉不絕;或不令生,廣說乃至於死。

癸三、請無請說經2 子一、標列

復次,有二種契經。

一、因請而說,二、不因請說。

子二、隨釋2 丑一、因請說

因請說者,謂若有補特伽羅,由此諸行相教而調伏者,因彼請故,為轉如是諸行相教。

  為轉如是諸行相教者:

謂若法教,諸蘊相應、諸界相應、諸處相應、緣起相應、處非處相應、念住相應,是名諸行相教。

義如攝釋分說應知。

(陵本八十一卷四頁6175)

丑二、不因請說

不因請說者,謂若於彼多百眾中,以無量門作美妙說,或為大師近住弟子阿難陀等作如是說,為令正法得久住故。

癸四、二種涅槃2 子一、圓滿涅槃2 丑一、明攝受2 寅一、標列

復次,當知由三分故,攝受圓滿涅槃。

一、由隨順教授故;二、由正觀察一切行故;三、由永斷一切煩惱故。

寅二、隨釋3 卯一、隨順教授2 辰一、標所攝

隨順教授者,謂記說、教誡、神變所攝。

辰二、別釋相2 巳一、記說神變2 午一、記差別

如來隨欲記說彼心,由自定意,以三行相遍照他心,若展轉久遠滅心、若無間滅心、若於現在所緣轉心。

從定起已,隨念分別,思惟定內所受他心。

如其所受,即如是記:

汝有如是心,謂久遠滅者;如是意,謂無間滅者;如是識,謂現在者。

午二、釋說相

此據種類,不據剎那。

  此據種類不據剎那者:

前說久遠滅心,名之為心。

無間滅心,名之為意。

現在轉因,名之為識。

唯據種類差別為論,不據剎那說此異名。

巳二、教誡神變2 午一、略標列

即以如是記說神變為依止故,於其三處而為教誡。

一、於行處現前境界,開許如理作意,遮止不如理作意。

二、於住處,遮止不正尋思,開許正尋思。

三、於止觀勤修行處,開許令斷未斷諸行,及令煩惱永得離繫,而證涅槃。

午二、明說意

如是宣說,令從三處諸隨煩惱心得清淨。

謂從行處、住處、依處。

卯二、觀察一切諸行

又正觀察過去、未來、現在諸行,名正觀察一切諸行。

卯三、永斷一切煩惱2 辰一、出煩惱

又有三漏;三漏為先,而有欲害;欲害為先,而有尋思熱惱;尋思熱惱為先,而有追求憂惱。

  又有三漏者:

謂欲漏、有漏、無明漏應知。

辰二、明永斷

如是一切皆永斷故,說名永斷一切煩惱。

如是安住心善解脫,無相樂住無恐怖時,於現法中,名入圓滿般涅槃數。

丑二、顯所依2 寅一、標列三法

又依三法,依止自義,名住歸依;依止他義,名住洲渚。

何者為三?

一、依內如理作意為先法隨法行;二、依佛聽聞所說正法;三、依親近正法內善士,不依親近餘正法外一切外道諸不善士。

寅二、結顯說因

如是三法,當知顯示人中四種多所作法,謂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

子二、彼分涅槃2 丑一、明能證3 寅一、總標

復由三緣及五種相,當知證得彼分涅槃。

寅二、別辨2 卯一、三緣

何等三緣?

一、遍知苦故;二、深見一切隨順苦行諸過患故;三、超過愁等一切苦故。

卯二、五相

云何五相?

一、知苦種類相交涉時,發生愁等,是名於彼遍知自性。

  知苦種類相交涉時者:

謂若生苦,乃至求不得苦,名苦種類應知。

二、知有種子彼法得生,是名於彼遍知因性。

三、知自所行所知境界,是名於彼遍知緣性。

四、隨觀執著我所及我,皆是能順眾苦諸行,是名於彼遍知行性。

五、隨觀三世欲界所繫諸行過患,能斷一切愁等諸苦。

寅三、總結

當知由此三緣五相,獲得如是彼分涅槃。

丑二、釋愁等2 寅一、約行相辨

由可愛事無常轉變,悲傷心慼,故名為愁。

由彼發言咨嗟歔欷,故名為歎。

因此拊膺,故名為苦。

內懷冤結,故名為憂。

因茲迷亂,故名為惱。

寅二、約分位辨

又以喪失財寶、無病、親戚等事隨一現前,創生憂惱,說名為愁。

由依此故,次乃發言哀吟悲冤,舉身煩熱,名歎苦位。

過此愁歎身煩熱已,內燒外靜,心猶未平,說名憂位。

過初日已,或二三五十日夜月,由彼因緣,意尚未寧,說名為惱。

辛九、諍攝2 壬一、頌標列

復次,嗢柁南曰:

 諍芽見大染 一趣學四怖 善說惡說中 宿住念差別

壬二、長行釋7 癸一、諍2 子一、如來無諍6 丑一、標

由四因緣,如來不與世間迷執共為怨諍,然彼世間起邪分別,謂為怨諍。

丑二、徵

何等為四?

丑三、列

一者、宣說道理義故;二者、宣說真實義故;三者、宣說利益義故;四者、有時隨世轉故。

丑四、釋4 寅一、由道理義2 卯一、辨2 辰一、依四道理

此中如來依四道理,宣說正法。

如前所謂觀待道理、作用道理、因成道理、法爾道理。

  如前所謂觀待道理等者:

如前聲聞地說應知。

(陵本二十五卷九頁2105)

由此如來名法語者。

辰二、明無諍事3 巳一、標

如來終不故往他所,求興諍事。

巳二、徵

所以者何?

巳三、釋2 午一、出無所諍

由諸世間違返他義謂為自義,故興諍論。

如來乃以一切他義即為自義,故無所諍。

午二、釋往他所

唯除哀愍令其得義,故往他所為說正法。

而諸邪執愚癡世間,顛倒妄謂自義、我義,而有差別,故興我諍。

卯二、結

由此因緣,當知如來名道理語者。

寅二、由真實義2 卯一、標

又復如來名真實語者。

卯二、釋2 辰一、於有說有

謂若世間諸聰敏者共許為有,如來於彼亦說為有。

謂一切行皆是無常。

辰二、於無說無

若於世間諸聰敏者共許為無,如來於彼亦說為無。

謂一切行皆是常住。

寅三、由利益義2 卯一、標

又復如來名利益語者。

卯二、釋

謂諸世間有盲冥者,自於世法不能了知,如來於彼自現等覺而為開闡。

  自於世法不能了知者:

所謂雖有生老及死,數數死生,而諸有情於老死等上昇、出離不如實知。

如菩薩地說應知。

(陵本四十四卷十八頁3599)

寅四、由隨世轉義2 卯一、標

又復如來,或時隨順世間而轉。

卯二、釋2 辰一、於假說名

謂阿死羅摩登祇等,依少事業以自存活;然諸世人,為彼假立大富、大財、大食名想。

如彼世人假立名想,如來隨彼亦如是說。

辰二、於實事名

又如一事,於一國土假立名想;於餘國土,即於此事立餘名想。

如來隨彼亦如是說。

丑五、簡

若懷怨諍而興怨諍,則不得名道理語者、真實語者、利益語者、隨世轉者。

丑六、結

由具如是四種因緣,是故當知如來無諍。

子二、世尊自說

又佛世尊自然觀察所應作義,雖無請問,而自宣揚現等覺法,能以稱當名句文身,施設、建立諸法差別,廣說如前攝異門分,如是當知,乃至說名平等開示。

  廣說如前攝異門分等者:

攝異門分說有施設、安立、分別、開示、顯發、教、遍開示諸差別名,如彼一一別釋應知。

(陵本八十三卷十二頁6311)

癸二、芽2 子一、出因緣2 丑一、標

復次,一因、二緣,令後有芽當得生長。

丑二、釋2 寅一、因

謂五品行中,煩惱種子所隨逐識,說名為因。

寅二、緣2 卯一、由識住

與因相似四種識住,說名為緣。

卯二、由喜貪

又由喜貪滋潤其識,令於彼彼當受生處結生相續,感薩迦耶,亦名為緣。

子二、辨種類2 丑一、舉不生3 寅一、因緣皆具

此中有一,由四識住,攝受所依;

  由四識住攝受所依者:

謂如經說:

有四依取,以為所緣,令識安住。

由是說言攝受所依。

由喜貪故,於現法中,新新造集及以增長。

彼於後時成阿羅漢,令識種子悉皆腐敗,一切有芽永不得生。

寅二、緣闕喜貪

又復有一,具一切縛,勤修正行,欣樂涅槃,遍於一切諸受生處起厭逆想。

彼具縛故,種子不壞,識住和合;然於諸有起厭逆想,故無喜貪。

彼由如是修正行故,於現法中堪般涅槃,其後有芽亦不得生。

寅三、緣餘上貪

又復有一,住於學地,得不還果,唯有非想非非想處諸行為餘,於有頂定具足安住。

  唯有非想非非想處諸行為餘者:

謂已離下地乃至無所有處欲,未離非想非非想處欲,名為餘故。

彼識種子猶未一切悉皆滅盡,然於識住能遍了知、能遍通達。

彼由忘念增上力故,上地貪愛猶殘少分。

是不還者,當來下地一切有芽不復更生。

丑二、例生長

與此相違,當知一切諸後有芽皆得生長。

癸三、見大染2 子一、出二雜染2 丑一、標列

復次,雜染有二。

一、見雜染,二、餘煩惱雜染。

丑二、隨釋2 寅一、見雜染

見雜染者,謂於諸行計我、我所邪執而轉薩迦耶見。

由此見故,或執諸行以為實我,或執諸行為實我所,復有所餘此為根本諸外見趣。

  復有所餘等者:

外道,薩迦耶見以為根本,有六十二諸惡見趣。

如前已廣分別應知。

(陵本八十七卷二頁6558)此望根本薩迦耶見,故名為餘。

寅二、餘煩惱雜染

其餘貪等所有煩惱,當知是名第二雜染。

子二、校量勝劣4 丑一、標

又見雜染得解脫時,亦能於餘畢竟解脫;非餘雜染得解脫時,即能解脫諸見雜染。

丑二、徵

所以者何?

丑三、釋2 寅一、由有退還2 卯一、無餘雜染

由生此者,依世間道,乃至能離無所有處所有貪欲,於諸下地其餘煩惱心得解脫,而未能脫薩迦耶見。

  由生此者者:

謂生此世間補特伽羅應知。

卯二、有見雜染

由此見故,於下上地所有諸行和雜自體不觀差別,總計為我,或計我所。

由此因緣,雖昇有頂,而復退還。

寅二、由無退還

若於如是一切自體遍知為苦,由出世道,先斷一切薩迦耶見,後能永斷所餘煩惱。

由此因緣,無復退轉。

丑四、結

是故當知,唯見雜染是大雜染。

癸四、一趣3 子一、標

復次,應知由三種相,道名一趣。

子二、釋

謂於異生地,以五行相,觀察諸行五處差別。

即此觀察,於二時中修治令淨,謂於行向學地及無學地。

子三、廣

云何名為五種行相,觀察諸行?

一者、觀察諸行自性;二者、觀察諸行因緣;三者、觀察雜染因緣;四者、觀察清淨因緣;五者、觀察清淨。

  由三種相道名一趣等者:

謂於異生地、行向學地及無學地觀察諸行,有未清淨、清淨、善清淨別,名由三相。

依世間道及出世道觀察諸行,無二無別,說名一趣。

癸五、學3 子一、標

復次,應知於異生位,先於五處得善巧已,後於學位,即於如是五種處所,更以五種差別行相審諦觀察,能令獲得速疾通慧。

子二、徵

何等名為五種行相?

子三、列

謂觀察諸行,諸行因緣、雜染因緣、清淨因緣,滅寂靜故;趣向清淨道出離故;諸行種種眾多性故;各自種子所生起故;各待餘緣所生起故。

癸六、四怖2 子一、出怖因緣4 丑一、標

復次,應知由四因緣,於二處所發生恐怖,能為障礙。

  於二處所發生恐怖者:

此二處所,謂滅、道諦。

成唯識說:

滅道是彼怖畏處故。

(成唯識論六卷十四頁31,33a)

丑二、徵

何等為四?

丑三、列

一者、若於此位生起,二者、若依此法生起,三者、若彼如是生起,四者、若彼行相生起。

丑四、釋4 寅一、位生起

位生起者,謂於非聖位中生起,於諸聖諦未得善巧。

又此非聖,於五處所亦未善巧。

  於五處所亦未善巧者:

此五處所,謂如前說觀察諸行五處差別應知。

寅二、依生起

依生起者,謂於諸行起邪行相,計我、我所薩迦耶見為依生起。

寅三、如是生起

如是生起者,謂由二種諸行變壞差別生起。

一、由異緣所變壞故;二、由自心起邪分別而變壞故。

寅四、行相生起2 卯一、辨依處2 辰一、於諸行

行相生起者,謂於所愛,慮恐未來當變壞故,生恐怖行相;於正變壞,生損惱行相;即於所愛已變壞中,欣彼重生,起顧戀行相。

辰二、於涅槃

又於涅槃,分別自體永變壞故,起怖畏行相。

卯二、結能障

如是行相差別轉時,於愛樂聖教及愛樂涅槃,能為障礙。

子二、廣邪執轉

又由二種門,於所緣境自所行處,我、我所執差別而轉。

謂推求故,及領受故,即見及受。

癸七、宿住念別3 子一、標

復次,由三種相,善說法者、惡說法者,於等事中宿住隨念,當知染淨有其差別。

子二、徵

何等為三?

子三、釋3 丑一、第一差別2 寅一、辨2 卯一、惡說法者

謂惡說法者宿住隨念,於彼諸行自相、共相不如實知,便於諸行或全計常、或一分常、或計非常、或計無因。

卯二、善說法者

善說法者宿住隨念,如實知故,無邪分別。

寅二、結

是名第一二念差別。

丑二、第二差別2 寅一、辨2 卯一、舉惡說法

又惡說法者,隨依何定發宿住念,不能如實了知是苦,便生愛味;由愛味故,於過去行深生顧戀,於未來行深生欣樂,於現在行不能修行厭離欲滅。

卯二、例善說法

善說法者,當知一切與彼相違。

寅二、結

是名第二二念差別。

丑三、第三差別2 寅一、辨差別2 卯一、辨2 辰一、惡說法者2 巳一、出四雜染4 午一、標

又惡說法者,如是邪行,四種雜染所雜染故,能感後有。

午二、徵

何等名為四種雜染?

午三、列

一、業雜染,二、見、我慢纏雜染,三、愛纏雜染,四、彼隨眠雜染。

午四、釋4 未一、業雜染

若諸新業造作增長,若諸故業數數觸已而不變吐,是名業雜染。

未二、見我慢纏雜染

若於諸行邪分別起薩迦耶見,於他有情,以諸沙門、婆羅門等與己校量,謂自為勝、或等、或劣,是名見我慢纏雜染。

未三、愛纏雜染

於內、於外所起貪欲,於愛行中應知其相,是名愛纏雜染。

未四、彼隨眠雜染

於相續中,見、我慢、愛三品麤重常所隨逐,是名彼隨眠雜染。

  於愛行中應知其相者:

攝異門分說:

藏者,謂於內所攝自體中愛故。

護者,謂於他相續中愛故。

執者,謂於我所中愛故。

(陵本八十四卷十六頁6401)如是行相,是名於內、於外所起貪欲。

巳二、總攝二類2 午一、略標二

如是四種總攝為二,謂業、煩惱。

午二、廣隨一3 未一、辨體性

煩惱復二,纏及隨眠。

未二、顯增上

於諸行中先起邪執,後生貪著。

由此二種增上力故,雖復有餘煩惱雜染,而但取此爾所煩惱。

未三、辨品類2 申一、明所攝2 酉一、無明品

於諸行中,不校量他,自起邪執,說名為見;校量於他,說名我慢。

如是邪執是無明品。

酉二、愛品

由此為先,發起貪著,名為愛品。

申二、結流轉

由此二種根本煩惱,於生死中流轉不絕。

辰二、善說法者2 巳一、能斷雜染

若善說法毗奈耶中正修行者,能斷如是四種雜染,於現法中能般涅槃。

巳二、能住涅槃

又由此故,能住究竟圓滿涅槃。

若不爾者,尚不能住彼分涅槃,何況究竟。

卯二、結

是名第三二念差別。

寅二、廣染名3 卯一、標

又於此中,見及我慢說名高視,愛說名煙。

卯二、徵

何以故?

卯三、釋2 辰一、名高視

於諸行中,為見、我慢所覆障者,不如實知其性弊劣諸行體相,於人天身及彼眾具謂為高勝,是故彼二說名高視。

辰二、名煙

愛猶如煙,令心擾亂,不得安隱,是故名煙。

辛十、無厭攝2 壬一、頌標列

復次,嗢柁南曰:

 無厭患無欲 無亂問記相 障希奇無因 毀純染俱後

壬二、長行釋8 癸一、無厭無欲2 子一、出彼二類3 丑一、標

有二信者,而非稱當信者所作。

丑二、徵

何等為二?

丑三、釋2 寅一、在家

一、在家信者,信有涅槃,及一切行是無常性,然於諸行不觀過患,不厭離住,不知出離而受用之。

寅二、出家

二、捨離家法趣於非家有淨信者,彼於涅槃不能安住猛利樂欲,不用此欲為所依止,常勤修習所有善法,於現法中不般涅槃。

子二、例此相違

與此相違,應知稱當信者所作。

癸二、無亂問記2 子一、總標二種

復次,於內法中,略有二種具聰明者。

  略有二種具聰明者:

謂於諸行生滅,及於修習梵行,能正記別,不增不減,是名二種具聰明者。

如下釋義,易可了知。

若有淨信、或諸外道來請問時,能無亂記。

子二、別釋其相2 丑一、於有淨信來請問時3 寅一、標安立相

謂依中道,於諸行中問生滅時,不增有情,不減實事,唯於諸行安立生滅,不亂而記。

寅二、釋離二邊2 卯一、出邊執

若立有情有生有滅,是名一邊,謂增益邊。

若立生滅都無所有,是第二邊,謂損減邊。

卯二、明遠離

唯於諸行安立生滅,是名中道,遠離二邊。

寅三、結善記別

是故若能如是記別,為善記別,如來所讚。

丑二、於諸外道來請問時3 寅一、標記別相

或復有言:

何因緣故,乃於沙門喬答摩所修習梵行?

若得此問,應如前說,遠離增益、損減二邊,依中道記,名不亂記。

寅二、釋離二邊2 卯一、出邊執

若謂有情修習染淨,是名一邊,謂增益邊。

若謂一切都無修習,是第二邊,謂損減邊。

卯二、明遠離

若為諸行厭離欲滅而修習者,是名中道,遠離二邊。

寅三、結名善記

是故此記名不亂記,名為善記,當知此記諸佛所讚。

癸三、相2 子一、總標二法

復次,法有二種。

一者、有為,二者、無為。

子二、別釋其相2 丑一、舉有為2 寅一、明施設

此中有為,是無常性,三有為相施設可得。

一、生,二、滅,三、住異性。

寅二、辨安立2 卯一、標列

如是三相,依二種行流轉安立。

一、依生身展轉流轉,二、依剎那展轉流轉。

卯二、隨釋2 辰一、依初流轉

依初流轉者,謂於彼彼有情眾同分中,初生名生,終沒名滅,於二中間嬰孩等位立住異性,乃至壽住說名為住,諸位後後轉變差別名住異性。

辰二、依後流轉2 巳一、出三相

依後流轉者,謂彼諸行,剎那剎那新新而生說名為生,生剎那後不住名滅,唯生剎那住故名住。

巳二、釋異性2 午一、顯差別2 未一、標列

異性有二。

一、異性異性,二、轉變異性。

未二、隨釋2 申一、異性異性

異性異性者,謂諸行相似相續而轉。

申二、轉變異性

轉變異性者,謂不相似相續而轉。

午二、結施設

非此異性離住相外別體可得,是故二種總攝為一,施設一相。

丑二、例無為

與此相違,應知常住無為三相。

癸四、障2 子一、有障2 丑一、標

復次,應知修集涅槃資糧,略有三障。

丑二、列

一者、依廣事業財寶具足,多行放逸;二者、無善知識方便曉喻;三者、未聞正法、未得正法,忽遇死緣,非時夭沒。

子二、無障2 丑一、例前相違

與此相違,當知無障亦有三種。

丑二、廣其差別3 寅一、無死緣障2 卯一、標列二相

又諸聖者將欲終時,略有二種聖者之相。

謂臨終時,諸根澄淨,蒙佛所記。

  諸根澄淨者:

此中諸根,謂五善根,信為最初,慧為其後。

得四證淨,能正攝受澄淨性故,是名澄淨。

卯二、釋蒙佛記

由三種相,佛為過世一切聖者記別聖性。

  由三種相等者:

顯揚論說:

又三種果由三因故,如來記別。

一、證淨記別;謂預流果,由得見道,四證淨故。

二、喜處記別;謂一來果,將得根本定,已受少喜故。

三、隨念記別;謂不還果,已得根本定,現見諸天眾,與梵眾等共興言論,隨念所求自乘功德未圓滿故。

(顯揚論二十卷二頁31,578c)此應準釋。

種性滿故,但記物類。

  種性滿故但記物類者:

謂阿羅漢修果滿故,名種性滿。

住有餘依涅槃界中,有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要增壽行,方能成辦。

世尊多分依此,密意說言:

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

餘如有餘依及無餘依地決擇中說應知。

(陵本八十卷二十三頁6154)

寅二、無方便障

我已了知法及隨法者,法謂正見前行聖道;言隨法者,謂依彼法聽聞他音、如理作意。

寅三、無依處障

又我未曾惱亂正法所依處者,謂為此義如來告命,及為此義有所宣說,乃至為令諸漏永盡。

彼由此故,已得盡漏。

癸五、希奇2 子一、總標

復次,諸佛如來略有二種甚希奇法,謂未信者令信,已信者令增長,速於聖教令得悟入。

子二、別釋2 丑一、辨二種2 寅一、未信令信

謂大師相,或法教相,或已證得第一得相,普於十方美妙聲稱、廣大讚頌無不遍滿。

寅二、信令增長2 卯一、標說差別

又能除遣說無因論及惡因論,攝受一切說正因論。

卯二、釋其所以2 辰一、明彼失

所以者何?

說無因論及惡因論,尚非欲往人天善趣及樂解脫諸聰慧者勝解依處,況是其餘當所趣入。

辰二、翻相違

說正因論,當知其相與彼相違。

丑二、釋法句3 寅一、大師相

大師相者,謂薄伽梵,是真如來應正等覺,乃至世尊。

廣釋如前攝異門分。

  廣釋如前攝異門分者:

攝異門分廣釋如來諸差別名應知。

(陵本八十三卷十八頁6333)

寅二、法教相

法教相者,謂說正法初中後善,乃至廣說。

當知亦如攝異門分。

  當知亦如攝異門分者:

攝異門分廣釋善說差別應知。

(陵本八十三卷十二頁6312)

寅三、證得第一得相2 卯一、標指

證得第一得相者,謂於一切此世、他世自然通達,現等正覺,乃至廣說。

卯二、釋名5 辰一、此世他世2 巳一、第一義

此中欲界說名此世,色無色界名為他世。

巳二、第二義

現在、過去二世別故,當知是名第二差別。

辰二、自然

不由師故,說名自然。

辰三、作證

六種通慧現所得故,名為作證。

  六種通慧等者:

菩薩地說:

諸佛六種神通威力。

一者、神境智作證通,二者、隨念宿住智作證通,三者、天耳智作證通,四者、見死生智作證通,五者、知心差別智作證通,六者、漏盡智作證通。

(陵本三十七卷一頁3019)如彼別釋應知。

辰四、圓滿

於諸有情最第一故,說名圓滿。

辰五、開示

此第一性自然知故,顯示他故,說名開示。

癸六、無因2 子一、出彼執2 丑一、總標

復次,由二種相,無因論者,於諸行中執無因轉。

丑二、別辨2 寅一、由不證得諸行生滅

謂於諸行生起因緣、滅盡因緣不了知故。

由此生故,彼諸行生;由此滅故,彼諸行滅;於此二事不能證得。

寅二、由不證得諸行性相

又不證得諸行性相,起如是見,立如是論:

有者定有,無者定無;無不可生,有不可滅。

子二、顯彼失2 丑一、出違現量

即此論者,於三位中現可證得諸行生滅,一切世間共所了達麤淺現量,毀謗違逆。

  於三位中者:

謂受生位、生已位及受俱位,是名三位。

如下釋義,易可了知。

丑二、釋其所以3 寅一、於受生位

何以故?

現見彼彼若剎帝利、或婆羅門、吠舍等家,所有男女和合因緣,或過八月、或九月已,便生男女。

寅二、於生已位

如是生已,或有一類,當於爾時壽盡中夭;復有一類,乃至住壽存活支持。

寅三、於受俱位

或苦、或樂、或非苦樂受位差別心諸心法,皆是新新,而非古古。

癸七、毀2 子一、標列二種

復次,略有二種自讚毀他。

謂唯語言及說法正行。

  說法正行者:

十法行中,開演法行,是名說法正行。

為悲愍他,令獲義利故。

子二、別釋其相2 丑一、由唯語言

若唯語言,而自稱讚毀訾他者,彼但由於非善士法纏擾其心,是名自毀,非勝賢善。

丑二、由說正法2 寅一、標

若由說法行正行者,雖無讚毀,而是真實自讚毀他。

寅二、廣2 卯一、標能壞滅

又諸如來宣說正法,速能壞滅二種無智。

卯二、釋二無智2 辰一、約加行辨

謂聞不正法,生勝解等長時積習堅固無智,及非久習近生無智。

辰二、約俱生辨

復由俱生不能了知往善趣道,亦不了知能往現法涅槃道故。

癸八、純染俱2 子一、總標蘊義

復次,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