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景中《纸尾草》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503540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范景中《纸尾草》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范景中《纸尾草》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范景中《纸尾草》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范景中《纸尾草》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范景中《纸尾草》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范景中《纸尾草》doc.docx

《范景中《纸尾草》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范景中《纸尾草》doc.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范景中《纸尾草》doc.docx

范景中《纸尾草》doc

纸尾草

范景中

王逸少云:

中年伤于哀乐,正赖丝竹陶写。

丝竹不可时得,则披览诸书,以耗壮心,遣馀年而已。

此《纸尾草》即读书随记,并多写于屏居山茨时,曾散于丛编杂志间。

今承高士明先生惠爱,予以重刊,谨至谢忱。

跋新印一事一图本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系法华经二十八品之第二十五品,为观音菩萨说普门圆通之德、示现三十三身普使一切众生圆通于佛道者,故名之。

一事一图本,宋即有之,至元乃成定式:

刻灵验图四十帧,卷首有说法相扉绘,卷尾有护法神韦驮像。

其中大都致和街内清平桥经坊陆家镌刻者尤嘉。

洎明广布者益多,洪武二十八年南京沙福智本,实源出于宋,卷末有刻经牌记七行,刻工为金陵陈声。

宣德八年有范福奇识语捐赀刊印者,则又绍继洪武。

厥后虽变化时出,然不离宋元格范。

清代佳刻以曹书孙画者为最,时称双绝。

所谓曹书孙画乃吴门曹澹溪楫所书、西湖八十二叟孙凤居枝秀所画。

康熙十九年庚申,曹氏得元至顺二年硃印本于天目张居士家,携示凤居,因硃印磨损而依之重摹。

是年秋武林陈延龄、周介庵等施资刻之,至辛酉秋始蒇事。

道光中凤居裔孙又重付剞劂,即钱塘门外断桥东屠文寿斋所刊者。

民国年间,又有整齐画稿,改为方册影印者。

此本原为琉璃厂漱润斋刷印,经文后有古吴弟子曹楫薰沐拜书一行,当亦出诸陈刻。

虽画者不知为谁,然曹书孙画已占其一,可宝也。

今模印甫成,因就所知,漫述如上,更喜佛法宏传,慧灯不坠。

焚香展诵,且读且观,见诸相即见如来,豁凡情而发圣解焉。

盖欲知十方三世,佛佛道同,法界圆坛,普门无限,开示悟入佛知见者,舍此莫由也。

旧抄本籀史

旧抄本《籀史》一册,尾有题识一行,曰:

“乙未正月中浣柞溪手抄。

”知为海盐钱惟寅翰墨,手泽如新,显显在目。

惜其名已沉晦,爰就所知,略为小记。

海昌杨致轩太守集装宋拓残帖,海盐陈珠册泉明府购于壮岁,以原装三册止二十三章,遂并为一,以《集翠》命之,因以名其轩,又名其诗集。

历游燕越齐楚,及走边塞,皆置诸行幐。

嘉庆丙子自楚南解组,携归澉浦,丁丑秋乞题于柞溪,明府旋殁于归安学舍。

故道光辛巳正月柞溪重题有“集翠轩中《集翠》珍,曩时题识墨犹新。

烟云供养逢佳士,故物重看如故人”之句,而柞溪亦即化于辛巳之夏。

柞溪字惟寅,名本诚,住海盐南门内观音堂前,工楷行书,老而弥笃,精鉴书画碑版,和易坦率,喜掖后进,卒年八十六。

事见《清仪阁题跋》。

柞翁亦事藏弆,于藏经纸尤有独诣。

张芑堂《金粟笺说》中有记述。

此册据旧本,避宋讳,抄于乾隆四十年,其时柞翁四十又一矣。

书衣有薪传题,知为张叔未旧藏,又有王国维、苏渊雷钤印,流传之地,亦未出海宁沪申之间。

爱其笔墨修整有度,因记。

所得岁月则别墨也。

家中缺书,乏善本可校,假四库全书影印本并读加丹。

乙未十月初一日。

惠氏红豆山房旧藏本行字与此抄本同,卷后有渔洋山人跋,后归戈小莲,有藏印数枚,咸丰八年又归韩应陛,兹据以为校并录跋文于书衣。

嘉平月十日。

旧抄本白石道人歌曲

《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各著白石词五卷,后世无传。

今所知《歌曲》六卷本者,云间钱希武刊于东岩读书堂,时在嘉泰二年壬戍。

此年浴佛后一日,白石造红桥袭明寓舍跋《兰亭帖》,十月诣僧了洪处观《保母帖》,至日编《歌曲》六卷成。

夏瞿禅先生尝折衷陈思、郑文焯二氏之说曰:

“钱希武即参政良臣之裔,集中有题钱氏溪月词及题华亭钱参政园池诗,其人盖与白石世交,其去取必谋之白石。

”故云间刊本是白石手定本也。

越五十年,此本归嘉禾郡斋,而越近百年,陶南村始如叶居仲本写于钱唐。

此后三百年沉薶久幽,遂无道之者,毛子晋汇刊《六十一家词》,尽据《花庵词选》,载白石词止三十四阕,陈玉几合刻《白石诗词集》,朱竹垞编选《词综》,皆未之见。

至康雍间,陶抄本方由楼敬思而复现于世,姜词全貌亦始为人知,时距嘉泰壬戌,约五百二十年矣。

楼藏陶抄约分传五支,其一由符药林传抄于江都钜商陆钟辉,陆氏增省卷第,裒采诗文,刊于乾隆八年癸亥;其二由周耕馀传抄于华亭张奕枢,张氏仿宋刻于乾隆十四年己巳;其三由符药林传抄于仁和江炳炎,迨至民国二年,朱彊村付诸剞人;其四由符药林传抄于钱唐厉樊榭,唯厉氏但赏其清妙秀远之词而尽削旁谱,实一缺憾,此本或已不传,幸有马氏小玲珑山馆过录本藏于杭州大学图书馆,余曾亲见之。

以上四种,有三种出诸符药林,盖符氏久宦京师,公暇不废吟咏,故能搜潜发秘,又俾朋辈传抄,冀有心者为之雕播耳。

其五则为鲍廷博手校张奕枢本所据校者一种,即所谓得于维扬马氏家本,鲍氏称为底本,其与张本文字异者一百三十处,旁谱岐者七十七处,颇疑亦源自符药林本,因乾隆二年厉氏借抄符本时正馆于马氏家故也。

此册系无相庵旧藏抄本,书写用工楷,迹近馆阁,墨彩纸色亦古旧。

虽无丹黄题识记录时日,殆亦不晚于乾嘉之间。

亟与鲍校底本对读,同处不胜偻指,即如卷五《惜红衣》尾句旁谱,比他本羡一“”音,卷六《凄凉犯》“等”字旁谱,上侧注一“归”字,此类特异未解之处,两本亦一一相合。

其与底本虽非一书,要皆所谓敻异世本者,真奇书也。

马氏底本或为无相庵本所从出,亦未可知。

惟其存亡难卜,欲见其大致面目,端赖此钞本若矣。

陈书与他本雠勘,胜处多有,爰撮取数端,述之如右。

一、夏瞿禅先生尝举杭大抄本更近宋本真貌者三:

曰别集制题出于姜词原稿;曰卷二后有陆友仁《砚北杂志》一则;曰卷六后记《庆元会要》所录。

此册别集之章次题注,写式悉同,所录二则亦碻然无失,唯《砚北杂志》条写于卷一眉端,且鲜于子骏未误作鲜于字骏,文字更胜一筹。

二、郑叔问以《石湖仙》“纶巾欹雨”陆刻作“剞羽”为谬甚,亟为人赏。

此册正作“欹雨”。

然亦有独与陆本或张本同而可资稽疑者,如卷三《浣溪沙》末阕“露横”不作“露黄”,卷五《惜红衣》“荷华”不作“荷花”,别集《卜算子》第八阕“娑娑”不作“婆娑”,“花荫”不作“芘荫”,此独与陆本同。

卷四《眉妩》“侵纱”不作“侵沙”,卷五《角招》“香”不作“吹香”,则又独与张本同者。

上例数处,向以陆本或张本为独误,今得其俦,知其所刊,即未能详,亦确有所据,或偶有独照,尚存片善之处,焉乌之辨,抑犹有所俟。

三、歌曲十七谱虽白石一家绝调,然系词乐一线,余少年时即为之神迷,后栖遑南北,废此四十年已。

今以此册与张渔村本粗校一过,岐异者竟达一百三十馀处,殊堪玩索。

因记而存之,他日或有悬解之士能窥之岁月之间,穷极幽眇而分刌节度,庶不使此孤诣绝学荡为秋风衰草。

白石词清空坚洁而旧抄鲜存,此册如沈渊之珠,忽耀人世,造物者固当不使之湮灭,而余又幸及见之,真翰墨有灵,烟霜多感矣,因笔之以记书缘。

丙戌夏五月合朔日范景中漫识。

星凤阁抄本竹嬾画媵二卷

《竹嬾画媵》一卷续一卷,初刊于天启崇祯年间,板片流传有年,至乾隆三十三年尚修补刷印。

道光间邹仲灵手辑《绘画晬编》,光绪间高邕重刊《画媵》,仍依旧卷次第,未尝增益也。

至邓实编纂《美术丛书》,始为补缀,所辑文字,或征引周减斋《读画录》,或采撷邵息盦《古缘萃录》,或摘抄陆潜园《穰梨馆过眼录》,共得诗文一百馀通,然非引据精审,制断严明,编葺虽勤,良不能无讹脱附会之憾。

原编一卷收题画之作二百数十条,始于己酉之前,迄于甲寅初夏,时为万历四十二年。

续一卷则约二百条,始于乙丑夏至,时为天启五年,知两卷之际,脱落十年。

考竹嬾先生自万历三十二年甲辰至天启五年乙丑在家赋闲,雪舫画船,泛碧浪于杭嘉湖苏淞之间,与天放高流与泽居旷士交衽,丽泽之暇,作画綦多,当非臆断,题画之作固不能如此之阙如也,其间必有割裂。

心存此念,求解无人,悬之多年矣。

近日枫江书屋主人出示抄本一册,题作《竹嬾画媵二卷》,书口有“星凤阁正本,赵某泉手抄”字样,尾有赵辑宁跋曰:

“《竹嬾画媵》,余家有刻本,前无自序,不分卷,且未审谁人所刻,校之此本,无一字同者。

老友鲍渌饮所藏是本,首题曰二卷,必是残本无疑,抑刻本乃第一卷耶?

因命长男之玉录而存之。

嘉庆癸酉中秋后五日,素门赵辑宁识于古欢书屋之北窗。

”知其为星凤阁父子据鲍藏所抄,展卷快读,前有纪年诗题为乙卯,尾则乙丑,钩考岁月,正补刊本十年之缺。

存疑一旦冰释,累日翻玩,欣赏曷已。

惟不知刊本何故佚去此卷,其间故事,或摭拾无由矣。

古罗马诗人TerentiusMaurus曰:

Habentsuafatalibelli,书籍自有其命运,良有以也。

此卷收录题画诗文一百八十馀通,多有述源流资考镜者。

《画扇与徐春门》条曰:

“摩诘诗云:

‘树树画不成。

’杜子云:

‘能添老树颠崖里。

’洪谷子以五代乱,入太行写树,有神人就而教之。

宋三馆壁,皆郭熙写老树,道君爱之,移壁入内。

古人之重画树如此。

余已作一舟,名写树舫,饱后即放于沙坳岸曲,偃仰以尽其变态。

”竹嬾雪舫,名著画史,又有写树舫供其拍浮烟月,一写霜樾,此则鲜为人知,故特为表出。

竹嬾平生多致力二米画法,晚年所造,犹有神合,卷中述及二米亦粲然有所发明。

《画沈明允扇》题曰:

“华光老人,作橘洲断岸,实米氏云山之祖。

”《画扇与南屏僧》又云:

“华光画法,乃米氏父子所祖,石门题其橘洲图云:

‘云沙真富贵,翰墨小神仙。

’其声价岂在巨公下哉!

世人乃以粗手腕,率意作米山,止堪呕秽耳。

予昔有句云:

‘虎儿若到精微处,仍落营丘意地中。

’盖蓄意欲与襄阳雪屈,非创异论也。

”读此知昔贤论艺,固察流别,明正变,酌雅俗,亦自孤鉴独远也。

至于《竹嬾弄墨小册》一通,更于米氏画法缒幽扶潜,并述其雅音远绍,绵翼替变者。

其云:

“‘丹青隐墨墨隐水,妙处在淡不在浓’,米氏父子密谛,正以不隐水也。

然予见文休承有终帧不用一滴水晕淡者,而远近层复,历然可数。

又见陈道复用米法写雪山,大都分数明,取予熟,神而明之。

水墨变幻,不可穷也。

”竹嬾眼力,精赏如见诗家眼前语,拈出便戛戛生辉。

丙辰六月晒书日题画一通,则直写襟怀,更为可爱。

题画而于画理不复关抱,与今人品味殊绝。

竹嬾写道:

“甲寅春,予往歙礼白岳,马上闻四山画眉声婉转流丽,听之不厌,占一绝云:

‘春山描罢立花丛,依约帘钩弄晓风。

今日荒冈烟雨里,数声犹似出雕笼。

’蓄意欲觅之,未可得。

今春,偶一友笼其一贻余,因置之美荫斋前荣。

交感知予嗜花,罗致百合、海棠、京榴、素馨、茉莉、红白莲数十种,环列坐隅,而余所培汀兰,亦次第擢颖。

从谷雨后至三伏,无日不在花香鸟语中。

每饭罢摩腹,戏问儿辈,吾此乐从何处得来,曰:

‘大人自输却中书堂押字,博此村老汉活计耳。

’予曰:

‘不然,思前算后,忧子虞孙,村老汉尽有愁在。

我只是步步退后,虽识字只如不识字,虽略解事只如不解事,虽策名玷贤科,只如未遇老措大。

且汝曹事付之汝曹自理,断不能营营汲汲,若子叔疑欲其子弟为卿。

所以虚括之襟,花鸟自来相扰,盖以淡之一字博之也。

’”竹嬾颉颃风雅,笔有智珠,此题开篇如绘,结处简老,逸气亦横溢纸上。

《画媵》此卷或沉翳三百五十馀年矣,今得复光,洵赖此星凤阁抄本。

此阁传世名抄尚有《五代宋人词》十一种,有素门手批,藏于台湾;《郭天锡日记》一卷,有鲍廷博校笔,藏于浙江。

惜其阁所贮秘籍传世寥寥,赵氏父子事迹亦鲜见渺闻。

星凤阁殆亦在洪杨乱中,与清吟诸阁同付焚烟矣。

乙丙之际,阁书劫馀尝流入闽数十种,已翁有记。

赵氏著述存世者,惟知素门校补王正功《中书典故汇记》一种,刻入《嘉业堂丛书》。

此卷首钤古欢书屋印、赵辑宁印,尾钤赵之玉印,其图章名号,郑伟章先生《文献家通考》稽之綦详,此不俱录。

书衣尚有已翁题与翁斌孙印。

已翁不知何氏,斌孙则翁同龢侄孙,字弢夫,一作弢甫,号笏斋,光绪三年进士,授编修,曾任甲戌恩科会科同考官。

翁家藏书多秘籍,此即其一也。

丙戌七夕日读毕漫记。

旧钞本日知录

余于书肆见吴兔床旧藏钞本日知录,欲得之,索价甚昂,贫不能及,因语于内子:

亭林此书,粲焉竹帛,一展玩次,心悸神捐,交臂失之,他日必惋恨!

内子云:

今有缘相见,莫非乃宿因默契于先哲?

我将以书画换钱;虽费当弗较。

遂乞诸比邻沈文强先生。

翌日,天色妍好,余入市取书,骑车从湖东趣往,复自湖西路返。

经南山,过六桥,苏堤景色,半在飘飘叶点衣袖中。

停车湖畔,坐对良久,不觉移时,斜阳袅袅,容与林间,落霞浮水,映于书上。

殊有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宛转渺渺洲之意。

时净慈寺正造毗卢舍那巨像。

为启净心,复借一千元,献于寺中。

知客僧必欲知檀越名姓,乃书子墨、我闻二子名,吟《陌上花》缓缓而归。

兔床之跋文虽短,而殊多隐避。

笔同向秀思旧,阮籍咏怀,不坠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之旨。

所谓熹者,盖因书中禁忌之语未泯故焉,岂直个人忧喜之嗟而已哉!

此亦吴寿旸裒辑拜经楼藏书题跋不删乃父此片言单语之意也。

壬申岁尾,红务清简,偶拾画笔,录景中书跋,写于嘉靖旧楮,用补纸尾。

小英漫书。

元刊本韦苏州集

海上容轩所藏须溪先生校本韦苏州集十卷拾遗一卷,唐韦应物撰,宋刘辰翁评点,元刻本,框高十二•七厘米,宽十•一厘米。

半叶十行,行十六字,细黑口,左右双边。

版心记字数,上下不一。

韦应物(373-795?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韦待介曾孙,初以祖荫入选三卫郎事玄宗,玄宗崩,始折节读书。

肃宗时入太学,代宗年间(765-779)先后任洛阳丞与京兆府功曹。

大历十四年(779)称疾归灃上善福精舍。

德宗建中二年(781)擢尚书比部员外郎,年馀,出为滁州刺史,寻改江州刺史,追赴阙,迁左司郎中。

贞元初外调为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

罢守寓居永定精舍。

贞元十一年(795)曾与令孤峘有诗酬唱,其后事迹,寻无所见。

工诗,有集传世,与陶渊明合称“陶韦”,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合称“王韦孟柳”。

两《唐书》无传,事迹略见唐《国史补》、《唐才子传》。

评点者刘辰翁(1232-1297),字会孟,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景定三年(1262)进士,因廷对忤贾似道,置丙第,遂辞举荐,请为濂溪书院山长。

教学之暇,批点编纂唐宋诗文多种,《韦苏州集》乃其一。

宋亡,託方外以归。

须溪为其所居之地。

一生著述宏富,然大多散佚。

世所传者惟《须溪记钞》八卷、《须溪四景诗集》四卷,《四库全书》本据大典本增益,亦不过原集之十一。

韦应物精于五言,善咏田园,唐时即为人所重,白居易《与元九书》尝谓:

“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澹,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

”其后才俊,亦有类评。

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云:

“李杜之后,诗人继出,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

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非馀子所见。

”明陆时雍《诗镜总论》亦曰:

“盈盈秋水,淡淡春山,将韦诗陈对其间,自觉形神无间。

”韦苏州《咏琉璃》诗云:

“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象筵看不见,堪将对玉人。

”可比类自评其诗。

韦集见于《新唐书》艺文志者为十卷。

宋嘉祐元年(1056)太原王钦臣重行编定本序曰:

“有集十卷,而缀叙猥并非旧次矣。

今取诸本校定,仍所部居,去其杂厕,分十五总类,合五百七十一篇,题曰《韦苏州集》(旧或云《古风集》,别号《灃上西斋吟稿》者又数卷),可以缮写。

”此为嘉祐本,虽非唐人编次,然居于现传各本之祖。

惜亡佚久矣,宋室南渡后恐已罕见。

康熙中有项絪玉渊堂刊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为据此翻雕,但难以征信。

熙宁九年(1076)吴县葛蘩据晁文元旧藏韦集,镂板刊行,序称“凡十卷,以相校除,定著五百五十九篇”,较嘉祐本少十数篇。

此板亦废,不见流传。

《文禄堂访书记》著录一本,称南宋绍兴(1131-1162)刻本。

现藏台北。

尝见书影,框高二十三厘米,宽十六•九厘米,每半叶十行,行十八字,白口,单鱼尾,左右双边。

版心鱼尾下署韦几,中记叶码,下载刻工,存徐珙、贾琚、李中、马良、牛智、乙琦等名。

卷前目录连属正文。

玄、眺、弘、树、旭、構字缺末笔,暾、郭不避,因断为孝宗前刊本。

惟残缺过甚,仅存卷七之第一至第八叶,又卷六第十九叶,共九叶,以包背装之。

乾道七年(1171)魏杞守平江,命教官刊定韦诗,编为正集十卷,拾遗一卷。

崔敦礼跋曰:

“以葛蘩本为正,参以诸本,是正凡三百处而赢,又得《九日》一诗,附于卷末。

”是为平江府刊大字本。

后出韦集,大都源于此编。

毛晋旧藏本,后归清宫,现藏国家图书馆,已影印。

国家图书馆另藏宋板韦集三部,其一亦付中华再造善本印行,因卷末有《九日》诗,知当晚于平江府本,据讳字,或刊于宁宗时。

傅增湘记此本曰:

“宋刊本,十行十八字,白口,左右双栏,版心上记字数,下记刊工人名,有余同甫等名。

钤嘉兴戴氏藏印及天禄琳琅诸玺。

余曾取校明翻宋书棚本,行款虽同,目录及卷中行次均有异,文字亦有异处。

此书袁克文君藏,后辗转归潘宗周。

”《宝礼堂宋本书录》集部著录綦详。

袁寒云尝写跋语六通,乃其所藏宋刊韦集第一本。

然其定为书棚本,恐非。

南京图书馆藏残宋本四卷,为八千卷楼旧物,后归江南图书馆,民国间有影印本行世。

行格与此本同,字体亦同,惟稍粗厚些,但无刻工名,前有沈明远补传,颇疑为明翻宋本。

未见原书,姑且悬疑。

嘉业堂有一帙,号为宋本,印入书影中,实亦明翻宋本。

杨氏海源阁、叶氏观古堂诸家书目均有南宋书棚本。

案,海源阁本后归研易楼沈仲涛,现藏台北。

杨绍和跋为书棚本,实明覆宋本。

叶氏藏本盖同。

沈健庵元炳志颐堂所藏书棚本,自诩崭然完好,海内当无二本,捐馆后,其子姓移书橱门向壁,以防散佚。

今不知所踪。

然所谓书棚本有沈明远补传者,殆据《宾退录》卷九补入,大抵均系明翻。

傅增湘尝记周叔弢所藏宋本云:

“宋刊本,十行十八字,白口,左右双阑,版心上记字数,下记刊工人名,有季振宜藏印及题识,版心与书棚本同,而无牌记。

”此本保留书棚本面貌,为宋末所翻,真本或鞠为茂草矣。

《天禄琳琅书目》卷六著录一韦苏州集,亦有沈明远补传,馆臣断为元初刊本,以其有辰翁识语。

杨绍和则以沈明远为宋人而遂入宋板。

此书或已付诸丙丁,目验无从。

但辰翁识语殊可疑。

因有沈明远补传,恐亦明翻宋本。

宋本最著名者向称叶德辉《郋园读书志》所载北宋胶泥活字本。

现据各家考证,知为明刊九行十七字活字本唐人诗集之一。

历代所刊韦集,不少三十种,宋刊有数,明刊独多,元刊则鲜见,今日所知仅此《须溪先生校本韦苏州集》一种。

杨守敬《日本访书志》卷十四所记有何湛之跋者,实万历间何氏刊陶韦合刻本,杨氏误以须溪此本据何本增补,遽断为元板。

此元刊本存世者,仅知两部,一部为八千卷楼旧藏,缺第一至四卷,一部即此,完本孤行,恐无二帙。

此帙编定于南宋德祐年间,正集十卷,分十四类,收古赋一首,杂拟二十一首,燕集二十一首,寄赠一百二十四首,送别六十六首,酬答五十六首,逢遇七首,怀思十九首,行旅十首,感叹三十二首,登眺十五首,游览五十八首,杂兴八十九首,歌行四十二首,共五百六十一首。

拾遗一卷,八首,以《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一首重见于《杜审言集》,实为七首。

此辑尽据平江府刊本,字间校语亦多移录。

罗振常《善本书所见录》尝记此本,以为宋椠。

首册护叶袁克文、汪笑侬亦题为宋刊。

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著为元板。

刘辰翁序曰:

“丁亥正月为康绍宗刻此本,复书其后。

”知为至元二十四年(1287)刊本也。

卷前有刘辰翁序四叶,王钦臣序二叶,次目录三十叶。

行间有点掷,评语在每句或每首之末。

卷尾又有刘辰翁跋七行,与孟浩然并举。

末书双行四字楷书“孟浩然诗/陆续刊行”,当与孟集合刻者。

刘辰翁跋云:

“韦应物居官自愧,闵闵有卹人之心。

其诗如深山采药,饮泉坐石,日晏忘归。

孟浩然如访梅问柳,偏入幽寺。

二人趣意相似,然入处不同。

韦诗润者如石,孟诗如雪,虽淡无采色,不免有轻盈之意。

德祐初初秋看二集并记,须溪。

《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卷六载一本亦有此跋,跋后并有至正丁酉九月十五日天全叟题识,因皆为墨迹,故证之为宋本。

原为谢迁、毛晋诸家递藏,后归内府,不知尚在天壤否。

疑辰翁跋或非亲笔,殆从此本录入。

辰翁跋语写于德祐初年(1275),其时雕板风行已久,士人读书便捷。

景定(1260-1264)以降,批点之风蔚起,辰翁为卓然大者。

李东阳《麓堂诗话》称其语闲意切,别自一机轴,诸人评诗者皆不及。

观其卷中批点,落笔轻倩,常从格调之间深求,品味殊高绝。

此评本今虽极鲜见,然明人刊本多所风从。

弘治四年张习本,嘉靖二十七年华云太华书院本,万历间何湛之本,明末凌濛初朱墨套印本皆取资援例。

其为后世所重,可知也。

此本钤有“神品”、“沧苇”、“王泽私印”、“子卿”、“皕宋书藏主人廿九小景”、“胡氏所藏宋本”诸印,为清初季振宜、嘉道间王泽、民国间袁克文、胡若愚等递藏。

护叶有袁克文隶书三行“宋德祐刊本须溪先生校点韦苏州集十卷拾遗一卷寒云”,汪笑侬行书四行“云合楼主人藏宋刊韦苏州集第二本仰天题”。

此虽非宋本,但颇称珍秘。

傅增湘尝借校,以绿笔批于席氏琴川书屋本上。

雍正刊本心孺诗选

此残本《心孺诗选》,雍正间刊刻,存《东池集》、《薄游集》、《曹江鸣》初次后三集、《戊己集》,共六卷,清傅仲辰撰。

仲辰字苍野,又字心孺,生于康熙十三年,卒年不详,六十岁尚在世。

山阴人,诸生,尝官山左,书中《茬山集》、《观海》初次集、《萦浦》初二三四集,皆在山左时诗,惜此残帙不存山左诸集,仅由目录子目得知。

书非名作,又非全本,余所萦系于心者,盖卷中《姑苏善摹西洋画,舟次随友人选购数种》一诗也。

其所咏疑为桃花坞年画,或有益于画史,其诗则对西洋透视画法放笔赞美,与张浦山“非雅赏”、邹小山“无笔法”之论大异,与卷中《题高观察指头画卷后》、《观刘生泼墨》诸诗旨趣亦迥然不侔,视《独漉堂》、《笛渔小稿》所题洋画则珍贵有加。

推想其人,殆一不斤斤于地域门派所囿之士。

余留心裒辑明末清初文人论西洋透视画之诗久矣,二十年来,所得仅此,亟手录如右,以当于今日稽古典学之实义:

西洋绘事好结撰,欣赏须当具只眼。

独开生面析毫芒,要以尺寸深筹算。

峥嵘台榭望玲珑,木石参差分界限。

高下方圆总不淆,阴阳向背亦善变。

睥睨何异剥蕉心,层层入胜逾宽展。

衣衫蕴藉器精良,位置都宜非苟简。

岂惟万态穷自然,还俾虚影随形显。

从众且分买棹钱,长绡短幅颇拣选。

归悬素壁生光辉,仿佛此身游宛转。

无劳运甓数花须,侧目凝神求汗漫。

诗见于卷二《薄游集》,从卷前吴诗成序考知,当作于康熙年间,为文人歌咏透视法之最早文献,可与魏叔子《跋伯兄泰西画记》并储。

方其时,皆径庭之辞也。

雍正七年,年希尧以郎世宁所贻书数种,参详折衷,造成板本,是为《视学精蕴》。

越数年,又以《视学》授梓,附图愈精,以资当世,俾学者显白观之,定点引线之法始为中华所深知。

所谓视学者,即perspectivaartificialis之法也,诚如年氏所云:

其尽物类之变态,一得定位,则蝉联而生,虽毫忽分秒,不能互置;然后物之尖斜平直,规圆矩方,行笔不离乎纸,而其四周全体,一若空悬中央,面面可见。

至于天光遥临,日色旁射,以及灯烛辉映,远近大小,随形呈影,曲折隐显,莫不如意,盖一本乎物之自然,而以目力受之,犁然有当于人心,然后知视之为学如是也。

至乾隆间,泰西线法画已屡见诸诗文吟咏及稗史札丛。

观翁方纲《复初斋诗集》、金孝柟《寿宁堂遗稿》、袁栋《书隐丛说》、姚元之《竹叶亭杂记》诸书,皆可毛举钩摭,见真赏不绝。

若江昱《松泉诗集》之《题西洋画》,则宛与心孺诗为连床刻烛之唱,合致同趣。

其诗云:

圣王有道宾四夷,飞苞驿篚来丹墀。

西洋人巧画更绝,尺幅琐琐精毫厘。

围场大合竞角逐,如闻格杀声纷驰。

诡形怪状不可辨,情态略以悬臆知。

人物在纸不著纸,凹凸势分面背移。

画法要与中国别,界线密密纤莫追。

吾闻洋人有视学,一线既定千里随。

目根功德乃异禀,用之绘事尤称奇。

天朝揆奋基丕丕,海外疆域从略遗。

尔洋具兹入微手,描摹猎戏徒尔为。

何不各画尔岛族,山川风俗森列眉。

图成上备史官笔,外国列传同昭垂。

泰西画能于尺幅竭其目力所及,俨然一幅皇家行猎图置之眉睫。

诗人循览之外,又欲覩其山川风物,阅其列国之志,宾谷老人冀望不浅矣。

其又有《西洋显微镜小景歌》,惊绝赞叹:

我闻西洋人最巧,碧眼精莹穷杳渺。

虽一人之叹,实千人之叹也。

其时,洋画非特宫廷璧台玉府之所珍,亦为民间深院朱阁之所弆。

皇府之外,京师之教堂画,广南之玻璃画,江南之姑苏画,各称独步。

李遐龄《观黄总戎所藏西洋镜屏画》,蒋士铨《泰西画为南昌顾瓒园锡鬯题》,皆为赏鉴私家藏品而作。

泰西画在中土举动风华如此,不禁教人意志动盪,暗揣悬想:

雍正之禁教,其网疏焉;倘非嘉庆十年至十六年,严令稽察洋书,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