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候语的定义与功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502066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问候语的定义与功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问候语的定义与功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问候语的定义与功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问候语的定义与功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问候语的定义与功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问候语的定义与功能.docx

《问候语的定义与功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问候语的定义与功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问候语的定义与功能.docx

问候语的定义与功能

1.問候語的定義與功能

人與人見面的時候,因為社會關係的需要,人會互相說出一種話語來打起彼此的關係。

有不少學者對這種話語做了定義與定出其名稱。

定出來的意義有廣有窄,名稱也有各種不同。

筆者認為唐雪凝(1998)在《齊魯學刊》中的<招呼語的社會文化分析>,雖然文章中探討的是「招呼語」,但是唐的定義與功能的解釋是筆者要討論的範圍。

唐解釋:

“從社會文化角度看,招呼語(問候語與招呼語是一樣的嗎?

如果一樣,用語最好一致)有以下的特點:

一、淡漠性與簡約性的統一。

淡漠性是指交際雙方對招呼語內容的淡漠。

…在招呼語中,語義內容、理性義意近似於零。

比如「吃了嗎?

」這句招呼語,它所起的作用,只是實施打招呼這種交際行為,它所傳遞的信息只是一種禮貌的表示,而並不是真的想了解你「吃沒吃飯」這個意義內容…他們並不在乎對方說甚麼,在乎的只是對方打沒打招呼這件事,期盼的也只是感情上的融洽。

…簡約性是指招呼語形式的簡潔。

語言形式的負載語義內容的物質外殼?

(這個地方,因為目前沒有那篇文章,所以無法檢查)既然交際雙方對招呼語的語義內容持一種淡漠的態度,那麼,招呼語的語言形式也就只用來傳遞交際者的感情信息,沒必要使用複雜的形式。

至於其作用功能,唐說“招呼的作用不是交流思想,也不完全是傳遞信息,而是用來在人與人之間建立起一種保持接觸、彼此親近的融洽的社會關係。

…它所輸出的主題信息,只有一種,那就是感情信息。

也就是說,招呼語只具備酬應功能(你同意這樣的說法嗎?

)…”

另外,還有林君萍(2004)的指出:

“問候語的功能是多面向性的,既可在雙方見面、對話時確認雙方的關係,又可表達對對話者的關心,穩定雙方的關係。

從以上的文獻,筆者給了此份報告要討論的「問候語」做了定義;“問候語”是我們在社會上與別人見面的時候為了打起社會關係而說出來的第一個話語,其形式短小簡單,所傳遞的信息主要是感情的信息而不是要交流思想。

“問候語的功能”是使得人與人之間建立起社會關係,具備酬應開啟話題的功能,用起來可以確認自己與對方的關係,表達對對方的關懷。

問候語可以說是我們人類在社會交流互動的需要之結果,是對人類自然行為的一種服務。

人與人之間見面或是要開啟溝通時,都要使用問候語來招呼或當作會話的開端。

在同一個文化中,該文化的成員因為融入在自己的文化中,了解自己使用的問候語的意義,所以使用時會感覺到正確滿足,但是不同文化的人使用時,有時候會產生衝突,這是跨文化溝通應該注意、了解與學習的地方。

因此下一節,筆者想要討論的是華語問候語如何使用,以及了解一下背後的文化所在。

因為學者使用的詞語不一致,有的用「問候語」,有的用「交際見面語」、「招呼語」、「寒喧語」等,但是筆者看了各位學者的內文後覺得各位學者都在討論同樣的範圍,因此接著所引用的內容雖然用不同的用語,但是指的都是我們要討論的“問候語”。

 

2.華語問候語之使用

經過參考相關的文獻以及同學的作業,筆者發現華語的問候語有許多不同形式,各種形式產生的感情色彩也不一樣。

有些形式,在筆者的泰國文化中沒有相對的形式,使得筆者使用時覺得詞不達意,比方說,中文裡只叫對方的稱謂或名字就可以完成問候的動作。

在泰國話裡,若只叫對方的稱謂或是名字的話,泰國人不會覺得對方在問候而覺得是對方有話要說而呼叫。

對泰國人來說,如果要問候,只用稱謂語或叫對方的名字是不行的,一定要加上泰國話的問候語,「Sawaddee」,或是好朋友之間可能會隨著當時的情境提問或跟對方說像類似「你在吃飯?

」、「欸,你剪頭髮。

」等句子。

(加入舉例說明)這樣的情況筆者認為也會發生在許多華語學習者的身上,為了能夠突破這種跨文化溝通的障礙,首先應該先了解華語的問候語是如何。

下面筆者把所觀察到的問候語,按照林君萍(2004)的問候語類型進行探討。

包括:

華語問候語的使用方式、回應的方法以及其相關的文化背景。

2.1情境問候語

這種問候語是說話者按照當時的情況所說的問候語,通常針對一個事件發言,可能是描述對話者的舉動、揣測對話者正要做的事、一種開放性式的問題、向對話者出現在預期之外的反應或有一段時間沒見面和符合節日的情境而說等等。

這種問候語不受時間限制,早上,下午,晚上都可以說,只要適合當時的狀況即可,比方說“吃了沒?

”這個話語使用在平常吃飯的時間比較適合,或者像林(2004)舉例說對話雙方必須要有一段時間沒有見面才說“好久不見”。

對話者之間的關係要是認識的人。

回應的方式是多樣化的,可以是敷衍地回答,如“吃了”(其實還沒吃)、或是按照實際的情況回答也可以。

這個學期從同學訪問台灣人的作業,屬於這一類的問候語的語料如下:

你吃飽了沒?

吃了沒?

你要到那去?

好久不見,你在吃飯喔!

吃飯啦。

最近怎麼樣?

今天很熱。

你今天衣服好漂亮喔!

上表的例子,如有回應的部分也請加入。

(老師,對不起,我們沒有記錄回應的部份)

中華文化影響此類問候語之討論

根據許多研究的記載,這種問候語是華人常使用的問候方式,而且從早期就出現了這類問候的記錄。

例如楊振國(1996)的研究中提到“上古時代,人們見面的問候語是「無它乎」,直言之,即「沒有蛇吧」”。

楊說人家見面的時候問“沒有蛇吧”是因為那時候黃河地區有很多蛇,因蛇咬而死掉的人很多,所以大家都在關心蛇的事情,為了表達對對方的關懷,希望對方沒有被蛇咬,每次見面就會問“沒有蛇吧”,這樣的話語因此成為了當時的問候。

加入有關「沒有蛇吧」當問候語的說明)王世生(1995)也提到“漢語的問候語屬情景問候語。

所謂情景問候語就是表達方式不固定的問候語,問候者說甚麼,要視對方的身分以及所處的場合而定。

”唐雪凝(1998)說“…漢語的問候語…除了特定環境下的問候,如新年、春節以外,一般來說,問候內容常常是根據具體場合、情景而定”。

這樣充滿著關懷對方的感情色彩的問候語,已經有學者提出是一種東方文化以及中國傳統文化影響的結果。

她進一步指出:

“中國傳統文化強調共性至上的群體性原則,強調人際關係的和諧,強調人的社會性,強調社會群體對個人的約束絕束?

一方面特別重視人與人的關係,注重群體力量;另一方面又推崇個人的謹言慎行,…在此社會文化背景的制約下形成了漢語招呼語獨特的問候內容。

為了密切人際關係?

(這個地方,因為目前沒有那篇文章,所以無法檢查),聯絡感情,打招呼時細緻入微,見甚麼問甚麼,甚至明知故問,至於“吃了嗎?

”、“上哪兒去?

”等…絕對是中國人交流感情的一種手段,充滿了東方式的人情味。

另外,在林君萍(2004)的論文中討論到文化的理論,裡面提到Hsu(1960)指出“(加入西方文化的部分)…東方文化則是情境主義(Situationalism)與互相依賴(MultualDependence)…互相依賴是指個人的存在是明顯的和週遭的人互相依賴….情境主義主張每一個情境都是不同的,…。

其中心概念都是人的行為隨情境而改變”。

筆者認為Hsu指出情境主義與互相依賴的理論對情境問候語的產生提供了很好的解釋。

因為當人在必須依賴於情境的社會裡,關懷對方的行為會自然產生,而且也會表現在語言的形式上,因而造成了這種的問候語。

2.2稱呼問候語

稱謂問候語,按照林(2004),是以稱呼對話者作為問候的現象,稱呼問候語還分成以職業、職稱、親屬稱謂、社會制度所產生的問候語,甚或是姓名與暱稱都可以當作華語的問候語,如「李醫師」、「經理」、「阿姨」、「學長」、「怡君」、「小胖」等。

這類問候語不受時間限制,不管甚麼時候都可以用,而且不必隨著情境而改變,重要的是要定位會話雙方的關係。

至於回應的方式,會話雙方的關係遠近和輩分高低會影響回應的形式。

如果是上對下的關係,可能只是點頭或用情境話語等等。

如果是下對上的關係,可能就會用稱呼語,也許會加上「好」在後面,加強禮貌,表示尊敬,但是同時也可能產生關係疏遠的感覺。

此外,同輩的人互相稱呼名字,也是台灣問候語中很普遍的現象。

從同學的作業發現,只有中華文化背景的受訪者才有稱謂問候語的現象。

其中包括台灣的受訪者和一位德國華裔的受訪者。

他們都使用稱謂問候語跟父母問候。

德國華裔受訪者用的是廣東省豐順縣的方言「A-sub」(叔父)與「A-nen」(媽媽)稱呼父母,代表問候。

中華文化影響稱謂問候語之討論

這類招呼語跟中國傳統的思想與文化也有很密切的關係。

唐雪凝(1998)提出“中國是一個重禮的國家,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

人們在社會交際中所形成的尊禮、重禮的風氣,使得漢語招呼語在人與人的關係中顯得非常重要。

...”。

袁蕾(2001)也討論過“中國是禮儀之邦,素來重禮。

有理的表現首先是對人有所稱謂…”。

劉長林(1991)在《中國智慧與系統思維》一書中解釋“偏重考察事物的關係和結構,是中國古代傳統的思維方式。

儒家對人的研究強調人的社會

性,從人的社會關係出發,來把握人的特質,而且還強調整體對個體的統攝,個體只有被納入到系統整體之中去,才具有自己的意義。

從以上學者指出的觀點告訴我們,稱呼問候語一方面讓我們可以向對方表達禮貌,一方面讓我們心理中產生了整體與個體的畫面,而且可以確定彼此之間的關係,讓使用者知道自己在社會的定位,知道自己的輩分,同時可以呈現出上下關係的意義,這樣也可以表達對對方的尊敬和禮貌。

比如以職業如「老師」來稱呼對方,即呈現出師生的關係,以職稱如「董事長」來稱呼對方,反映的是公司職員的架構及對方的地位比自己高,親屬稱謂則反映出家庭的架構及各個成員的關係,若是只用姓名打招呼,可能是同輩的朋友。

這樣看來,稱呼問候語就是一種中華民族重視事物關係和上下結構的傳統思維以及敬禮習俗的產物。

2.3宣示問候語

林君萍(2004)給這一類問候語的解釋是:

說話者使用單方面宣布的方法來問候對方,並不針對特定的事項而改變。

有些屬於這一類的問候語不受時間限定,像「你好」,但也有一些要在特定的時間使用才恰當,像「早安」、「晚安」。

使用的對象,根據林的抽樣觀察,台灣的大學生一般不跟家人說「早」或「早啊」,只是在同學之間使用。

「你好」或「您好」都只對陌生人或是在服務業及正式場合的情況中出現。

回應的方法,大部分的人會以相同的宣示問候形式來回應,像A說“早”,B也說“早”,但是有時候說話者是按照情況加以回應,可能使用稱謂問候語,甚至情境問候語也有可能。

從同學的作業所記錄,在語料中出現的問候語包括:

你好!

早安/早上好!

午安/下午好!

晚安/晚上好!

Hi!

Hello!

Konnichiwa!

阿彌陀佛以及三字經(罵人的話)。

裡面有一些是外來語、宗教用語與髒話,這些都是在台灣目前所觀察到有人真正使用的現象。

中華文化影響宣示問候語之討論

以上根據林君萍(2004)的觀察以及透過筆者與台灣人的訪談,發現台灣人一般不會對家人使用這類問候語,因為會覺得代表自己跟對方的關係疏遠。

其原因筆者認為可以從我們前面的討論找到答案。

因為這類問候語是單方面的表達,雖然有祝福對方的意涵,但並不符合中華民族的思考方式與文化特性。

像「你好!

」,詞語的意義沒有表達自己對對方的關懷,也沒有提供會話者雙方關係的信息,因此用起來就好像缺了自己所需要或者習慣的信息,因而產生疏遠的感覺。

然而,這類的問候語是隨著社會與生活型態的變遷而逐漸增多。

以前在農業社會,人與人需要互相幫忙以維持生存,大家自然而然就會產生關懷對方的感情,同一個村裡就像一個大家庭,所碰到的人都是認識的,所以互相以親屬稱謂稱呼對方,叫「阿姨」、「伯伯」、「奶奶」都不覺得奇怪,反而覺得很親切、很合理。

但是今天我們生活在大城市裡,人與人的關係逐漸疏離,每天所碰到的人多是陌生的。

跟陌生人用稱謂語或者情境問候可能會很奇怪,而且現代的生活型態是比較接近西方化的社會型態,很多禮俗或做事的方法都有西方的味道,所以筆者猜測用這類宣示問候語,如:

「你好」、「早安」有時候會比較適合現在的社會文化,就像以上林所觀察到的「你好」常是店裡服務生講的,這都是新時代的職業產物。

2.4肢體的招呼語

使用問候語時,可能也會搭配一些非語言的溝通形式。

筆者這個學期從台灣的受訪者所訪問到的,有六種不同動作:

1)揮手2)擧手3)點頭4)拍肩膀/捶胸部5)拱手6)鞠躬。

另外,受訪者還注意到有時候會帶有感嘆詞,比如“欸”、“噯”等等。

2.5問候語的變遷

由於社會生活一直不斷的改變,我們使用的問候語也會跟著改變,因為它反映的是社會的人際互動。

中國人使用的問候語,從古代就已經用關懷對方的方式來問候了。

這種問候的方式,中國人一直使用到現在,但是因為社會一直在改變,中文裡面也產生了新的方式像「你好」、「早安」之類的問候語。

筆者做這份報告的時候,蒐集到一些討論「問候語變遷」的文章;一篇是楊振國(1996)在《鹽城師專學報》寫的<漢語問候語的文化訓釋>,一篇是黃曉蕾(1999)在《語文建設》寫的<問候語的變遷>與袁蕾(2001)在《開封大學學報》寫的<當代問候語變遷的心理基礎透視>。

筆者把這些資料進行綜合整理,內容如下:

上古時期,人們見面的問候語是“無它乎”,意思是“沒有蛇吧”。

因為古代的時候,黃河地區氣候溫暖潮濕,所以蛇常常出沒,而且很多人因為被蛇咬而喪生。

為了表示互相關心,就會問說“沒有蛇吧”。

久而久之,“無它乎”演變成了見面的問候語,其意義也從“有無蛇”變成“有無災禍”了。

另外古代還有一句問候語“無恙乎”,也是類似“無它乎”的狀況,這是因為人可能被一種叫做“恙”的蟲咬死而產生。

“吃了沒”的這類問候語,從戰國時代就已經有了記載,如《戰國策.趙策》中觸龍見趙太后,問候“日食飲得無衰乎?

”。

見面問“吃”的文化是來自“吃”是人類重視的事件,當食物嚴重匱乏時,就會在語言中反映出來。

在歷史上,中國有很多關於飢荒的記錄。

如《春秋》記載僅魯國大飢荒就有五次,《左傳》中記載的各諸侯國大飢荒有近二十次。

連短暫的秦朝也有許多記載,像《史記.始皇本記》記載,三年“歲大飢”,十七年“民大飢”,十九年“大飢”等等。

造成這些飢荒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為生產的技術落後,糧食產量低或是水災水患?

蟲災也會有影響。

一方面是因為有戰爭,人不能照常種田生活而要打仗。

因為“吃”是我們主要生活的因素,所以吃的問題就會跟著我們,不管是甚麼時代都會發生,因此問候“吃了沒?

”這類都一直存在,不像“無它乎”一樣已經消失了。

再來是漢魏以後開始出現的新的問候語,叫做“寒喧”,就是見面的時候真的問對方關於冷跟溫暖的事。

這類問候語,反映了人們對寒冷威脅威勝?

的認識。

這類問候語出現的原因與氣候變化有關。

上古時期,黃河流域氣候溫暖,屬於亞熱帶氣候。

考古證明,當時黃河流域有大量的象、犀、恐龍一類動物。

春秋時期氣候還是很溫暖。

漢代之後,氣候才慢慢變冷。

到了東漢以後,氣候變得很寒冷,平均的溫度一年大約只有2-4攝氏度。

兩晉的時候是歷史氣候最寒冷的時期。

這樣一來人才會關心對方有沒有因為冷而不舒服,像很多記載,如《漢武帝內傳》:

“下車登床,帝跪拜,問寒喧畢,立。

”或元代尚仲賢《柳毅傳書》三折“施禮罷,敘寒溫”等等。

以上所說“吃了嗎?

”這個問候語從古代開始一直流傳到現在。

改革開放前,是“吃了嗎?

”被使用頻率最高的時期。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人們的溫飽已經不成問題,這句問候語使用頻率就越來越低。

用來取代這句話的問候語就是反映當下的生活型態,像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流行“開會去”,八九十年代不少人會問“下海了”或者更晚近的是“最近賺了吧!

”、“現在在哪發財呀?

”、“最近買賣可以吧!

”等等。

另外,還有另外一類問候語出現,那就是宣示問候語,有人開始用「你好」。

當西方文化被吸收進來之後,也加入外來語的問候,如“Hello”、“Hi”,或是以讚美女性容貌和服飾來問候,如“你今天打扮得真迷人!

”也是受到西方人禮節的影響。

至於「早上好!

」、「中午好!

」、「晚上好!

」,袁蕾(2001)認為“改革開放後,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溫飽已經不成問題,人們開始注重精神生活方面高層次的追求,推崇的是語言表達上的有禮貌有文化有修養,一些格調高雅的問候語被人們廣泛使用,如譯制影片中,常把問候語“Goodmorning、Goodafternoon、Goodevening”譯成“早上好、中午好、晚上好”。

到現在,因為情境問候語還是中國人典型的問候方式。

問候的內容會隨社會變遷而改變,問候的內容也會依情境而變,因此,隨著網路的普及化,最近在社會上開始出現這樣的問候語:

“上網了嗎?

3.中外問候語之對比分析

這部分是筆者以同學的作業裡所記錄受訪者的問候語來進行對比分析。

這個學期,同學訪問的受訪者共來自七個國家:

台灣、日本、越南、泰國、德國、捷克、瑞典。

他們所使用的問候語列在下面的表一:

 

表一:

此學期同學的受訪者問候趨向之對比

序號

國家

情景問候語

稱謂問候語

宣示問候語

1

台灣

/

/

/

2

日本

x

x

/

3

越南

x

x

/

4

泰國

/

x

/

5

德國

x

x

/

6

捷克

x

x

/

7

瑞典

x

x

/

表一裡,「/,x」的標誌指的是該國家傾向於哪類的問候語而不是「有無」的意義。

因為在課堂上曾教授指出,會話雙方的關係很熟的時候,在西方語言中也可能使用情境問候語來問候,目前所看到的語料只是小小部分的訪談,不是全面的調查,所以不能判斷為有無的意義,只能表示該國家問候語的趨向而已。

從表一可以看到,宣示問候語是各個國家的共同點,筆者認為這種問候語是一種適合當代社會的問候方式。

因為這種問候語是偏中性的問候,不帶太多的感情色彩,也不顯示會話者之間的關係輩分,所以用這種問候語跟陌生人、彼此輩分關係不清的人問候一定不會有問題,很適合在現在地球村社會上的生活。

此外,這類問候語可能也是一種西方化的影響。

華語的「早上好」是從英文翻譯過來,日文與泰文這類的問候語都是當代才衍生出來的。

根據泰國文化部的記載,“Sawaddee”自1963年開始使用,當時只是用在傳播節目上,當作主播的告別語而已,因為那時候泰國人不想用從英文翻譯過來等於“Goodnight”的“Ratreesawad”來告別聽眾,所以官方指令用“Sawaddee”來代替。

後來泰國政府想培養民間愛國的精神,而規定“Sawaddee”除了當告別語之外,見面的時候也要使用,從那時候“Sawaddee”這一詞就開始流行使用。

日文的「OHAYOU」,根據青島海洋大學的張韶岩(1998)在《語言廣場》發表的<你知道「OHAYOU(請日本同學檢查所有的日文羅馬拼音是否正確?

)已經問千春學姊,日文羅馬拼音全部都沒有問題」等招呼語使用於何時嗎?

>也指出“Ohayou”是在一百多年前的明治時期開始使用,以前的問候形式,日本人也使用情境問候語。

張說“傳統的日語見面招呼語,一是談論天氣、季節的,如:

「Iiotenkidesune.」(天氣真好!

)…二是對招呼對方正在進行的行為或所處的狀態表示關心的問話,如:

「Mouokitaka.」(起床了沒?

)或「Dochirae?

」(去哪?

)”。

這些宣示問候語,無論是中文的“早上好”、泰文的“Sawaddee”或是日文的“Ohayou”都是在吸納西方文化後誕生。

雖然這一次的對比不能看到全面的狀況,但是仍可以對問候語教學提出一些看法。

因為宣示問候語普遍存在各地區,對學生來說並不是難點,我們需要花一點功夫讓學生理解的是中國很特殊的「稱呼問候語」,因為其他語言沒有這種問候語。

至於情景問候語,也常出現學生誤解對方的意義的問題,以為對方要請他吃飯或是想管他的閒事,造成溝通障礙。

因此讓學生理解並有效掌握稱呼及情境問候語,除了可以突破溝通障礙,還可以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

研究問題與展望

跨文化溝通是語言學習者不可避免的情境。

因為文化的差異,常常發生學習者誤解母語者的意義。

要使用目的語的時候,學習者也不能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意義,造成溝通的困難。

因此讓學習者了解目的語的文化是語言教師非常重要的任務。

目前所開的華語課程,雖然有一種叫做文化的課程,但是教學的內容可能只是針對中國的文學、藝術或音樂之類的課程。

以文化跟語言結合而教學的課程算是很少,還沒受到足夠的重視。

如果以像以上的研究結果,融入華語教學的內容或設計成一門語言與文化的課程,除了告訴學生怎麼說,還可以解釋為甚麼要這樣說,也可以避免學生產生誤解。

這樣會讓學生的交際能力發展得更有效,使得華語教學更能符合學生的需求。

 

附錄一:

問候語---同學作業的資料分類對比

序號

受訪者國籍

情境問候語

稱呼問候語

宣示問候語

1

台灣

你吃飽了沒?

各種各樣的稱謂語(列出)

你好

 

 

你要到那去?

 阿姨

早安

 

 

你今天衣服好漂亮喔!

 老師

午安

 

 

今天很熱

 林琳

Hi

 

 

好久不見,你在吃飯喔

 學姊,學妹

Hello

 

 

吃飯啦

 爸,媽

Konnichiwa

 

 

吃了沒?

 等

阿彌陀佛

 

 

 

 

三字經(髒話)

沒例子(列出)

2

越南

 

Hello

 

 

 

zao3

(借用漢語拼音文字來拼越南話,3代表上生。

雖然發音像中文的“早”但是意思不是“早”,只擁有問候的意義,甚麼時候都可以用。

有時候說話者會加上對方的稱謂,如zao3ang1或zao3jie2。

「ang1」是“大哥”的意思,「jie2」是“大姐”的意思”)

3

瑞典

 

 

Hej/HejHej

 

 

 

 

Tjerna!

 

 

 

 

Godmorgon!

 

 

 

 

Godnatt!

4

捷克

 

 

Čau(Ciao)

 

 

 

 

Čau/Ahoj

 

 

 

 

Nazdar

 

 

 

 

Čestpráci

5

日本

 

 

Ohayou(檢查羅馬拼音)檢查過,沒問題

 

 

 

 

domo(檢查羅馬拼音)

檢查過,沒問題

6

德國

 

A-sub/A-nen(廣東豐順縣的方言)

Hallo

 

 

 

Hi

 

 

 

 

Morgen

 

 

 

 

GutenTag

 

 

 

 

GutenAbend

 

 

 

 

GruessGott

7

泰國

新衣服,好漂亮喔

 

Sawaddee

 

 

你剛剪頭髮啊!

 

 

參考書目

林君萍.2004.《漢德開談問候語對比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劉長林.1991.《中國智慧與系統思維》.台北商務.台北市

袁蕾.2001.《開封大學學刊》.<當代問候語變遷的心理基礎透視>.第4期,15頁

黃曉蕾.1999.《語文建設》.<問候語的變遷>.第3期,56頁

唐雪凝.1998.《齊魯學刊》.<招呼語的社會文化分析>.第6期,40頁

張韶岩.1998.《語言廣場》.<你知道「Ohayou」等招呼語使用於何時嗎?

>.

楊振國.1996.《鹽城師轉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漢語問候語的文化訓釋>.第2期,39頁

王世生.1995.《語文建設》.<"你好"是"漢語裡常用的問候語"嗎?

>.第1期,46頁

胡明揚.1987.《世界漢語教學》.<問候語的文化心理背景>.第1期30頁

http:

//www.culture.go.th/knowledge/vid/teacher/file01.ht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