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师用书第二部分技能一专项4 景观图.docx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师用书第二部分技能一专项4 景观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师用书第二部分技能一专项4 景观图.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师用书第二部分技能一专项4景观图
专项4 景观图
类型与特点
判读步骤
1.图形特点:
景观图是反映地理景观空间分布的一种专题地图。
显示制图区域各种地理组成要素的发展规律,揭示各要素彼此间的深刻联系和互相制约的关系,提供区域地理景观的完整概念,便于人们对制图区域进行综合性分析和研究。
2.图表类型:
自然景观图(地质地貌、天气气候、自然灾害、生物群落等);人文景观图(聚落、农田和农业、工厂和工业、交通、人种外貌、民族风情、建筑、名胜古迹等)。
3.命题特点:
高考命题多用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景物的照片、幻灯片和卫星图片等为载体,考查考生用地理的眼光看待问题,观察地理现象、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典题探究]
(2019·高考天津卷)天津滨海新区发挥临海优势,采取多种举措,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读图文材料,回答
(1)~
(2)题。
(1)集中分布在滨海新区北部的四处景观(见图1),共同反映了当地着力发展的产业是( )
A.船舶制造与维修 B.海洋文化旅游
C.水产养殖与捕捞D.远洋货物运输
(2)政府有关部门在沿海滩涂上放置人工礁石,引种盐生植物(见图2),其目的主要是( )
A.保护海岸,净化海水B.恢复生态,美化环境
C.增加湿地,吸引鸟类D.开发滩涂,海水养殖
[解题指导]
第一步:
结合图名,审阅材料。
本题利用集中分布在滨海新区北部的四处景观图,考查区域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
第二步:
读材料、图像提取有效信息。
第三步:
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判断问题。
[解析] 第
(1)题,从材料中得知,滨海新区北部的四处景观:
海洋博物馆、航母主题公园、妈祖文化园和“渔家乐”码头都是立于临海优势打造的人文旅游资源,以吸引旅客的文化服务产业,共同反映了当地着力发展的产业是海洋文化旅游。
船舶制造与维修作为工业,水产养殖与捕捞作为农业,远洋货物运输作为运输业,在图中并无直接共同体现,排除A、C、D,故本题选择B。
第
(2)题,从材料中得知,人工礁石和盐生植物位置位于防潮堤前的高潮线和低潮线之间,人工礁石的放置可以削弱海潮对海岸的冲刷侵蚀,盐生植物的生长能消耗营养盐,净化水体,改善水质,A对;题干中也没有阐述沿海滩涂之前的生态环境如何,恢复生态用词牵强,B错;在沿海滩涂上放置人工礁石,引种盐生植物并没有直接增加湿地面积,C错;政府有关部门在沿海滩涂上放置人工礁石,引种盐生植物,是一种保护滩涂的方式,并非开发滩涂,D错。
故本题选择A。
[答案]
(1)B
(2)A
自然景观图
[判读技巧]
[对点演练]
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
下图为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甲为平顶山状雅丹,推测该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堆积形成
B.风力侵蚀残留
C.地壳运动产生地形抬升
D.流水沉积作用
解析:
D [由“河湖相土状沉积物”,可判断先有流水沉积过程;后经风化、流水与风力侵蚀而成图片中地貌形态;流水沉积形成的地表会较平坦,则D正确。
]
2.图乙为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分析两侧坡度差异的成因是( )
A.缓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B.陡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C.缓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D.陡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解析:
B [雅丹地貌分布区多出现在常年大风的地区,迎风坡因风力强而侵蚀作用强,破坏更严重而残留物少,逐渐形成了陡峭的地形;背风坡因风力小而侵蚀作用较弱,因此地势相对和缓。
]
(2019·河南郑州二测)互花米草原产于北美洲,多生长于潮间带,其繁殖体包括种子、根状茎和断落的植株。
1982年我国江苏沿海地区开始引种互花米草,并很快成为全国最大的互花米草分布区。
互花米草在保滩护堤、促淤造陆等方面作用显著,但目前由于其快速扩张,产生了很多的负面效应。
读1992~2012年江苏某沿海地区互花米草滩和潮沟位置及分布变化示意图(下图),完成3~4题。
3.1992~2012年,该地区潮沟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互花米草可以( )
A.增强风浪,减弱潮沟的海水侵蚀
B.削减风浪,加强潮沟的泥沙淤积
C.抬高潮位,减轻潮沟的海水侵蚀
D.降低潮位,加强潮沟的泥沙淤积
解析:
B [图示随着互花米草分布范围的扩大,潮沟数量不断减少。
互花米草作为植物,在潮间带能有削减风浪,从而减少潮沟的侵蚀,加强潮沟的泥沙淤积;“促淤造陆”也能体现加强潮沟的泥沙淤积;故B正确。
]
4.互花米草快速扩张可能会( )
A.改良水质B.改善本土生态
C.加剧水土流失D.威胁滩涂养殖
解析:
D [互花米草作为外来物种,快速扩张会侵占滩涂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破坏本土生态环境,进而影响滩涂养殖业的发展;故D正确。
]
人文景观图
[判读技巧]
[对点演练]
(2019·高考海南卷)有着“东方好望角”之称的某沿海小镇,迎接了中国大陆新千年的第一缕曙光。
这里房屋、道路依地势而建。
在方圆四、五平方千米的山坳里,房屋多用石块砌成,屋顶瓦片也多压着石块,形成“屋咬山,山抱屋”的石砌建筑群(下图)。
据此完成1~2题。
1.该镇位于( )
A.海南省B.广东省
C.浙江省D.山东省
2.该镇石砌建筑主要是为了抵御( )
A.寒潮B.台风
C.泥石流D.冰雹
解析:
1.C 2.B [本题组主要考查区域定位和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第1题,“沿海小镇”“迎接了中国大陆新千年的第一缕曙光”“在方圆四、五平方千米的山坳里,房屋多用石块砌成”提示信息包括:
沿海地区;山地地形。
大陆新千年是指2000年1月1号,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第一缕曙光指最早见到日出。
海南地形中高周低,四周地势低平,山地少,且位置靠西,日出会相对晚些,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广东省沿海地区地势低平,山地少,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山东省沿海地区地形较平坦,且最东部与浙江的最东部所处的经度相差不多,而此时纬度越高昼越短,即日出越晚,所以山东沿海小镇日出比浙江沿海小镇日出要晚些,故D错误。
浙江省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纬度较低且位置靠东,冬季日出较早,故C正确。
第2题,根据上题结论已知该镇位于浙江,浙江纬度较低,受寒潮影响较小,故A错误。
该地区山地地形,降水较多,容易发生泥石流,但是石砌建筑也无法抵御泥石流,故C错误。
冰雹主要发生在中纬度大陆地区,通常山区多于平原,内陆多于沿海,浙江冰雹较少,故D错误。
浙江位于东南沿海,台风较多,石砌建筑“依地势而建”,“房屋多用石块砌成,屋顶瓦片也多压着石块,形成‘屋咬山,山抱屋’的石砌建筑群”,这样的建筑,抵御台风的能力相对较高,故B正确。
]
(2019·高考北京卷)某中学制作主题为“点亮中国”的宫灯,下图为学生手绘的设计图。
读图,完成3~4题。
3.甲面中绘有多座大桥,可以推断所示区域( )
A.建桥成本低B.水运条件缺乏
C.交通需求量大D.人口迁移频繁
4.乙面的中国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约为( )
A.50千米B.200千米
C.500千米D.2000千米
解析:
3.C 4.B [本题组以中国的传统文化宫灯为背景资料,考查影响交通运输线建设的因素和比例尺的计算。
第3题,解答时要注意结合图示区域进行定位,结合区域的地理特征和影响交通运输线建设的因素进行分析。
从图中看,该地位于珠海,水域广阔,跨度大,建桥成本较高,A不对;该地水域广阔,河流径流量大,与海洋相连,水运条件较好,B不对;该地区经济发达,两岸经济交流频繁,交通需求量大,建桥可以缩短交通时间,C对;人口迁移一般指较大尺度的、较长时间的人口流动,说两岸的人口迁移频繁不合适,D不对。
故选C。
第4题,要求考生掌握中国的国土范围四至点,然后利用比例尺的公式进行计算。
中国国土北起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北纬55°多),南至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北纬4°附近),南北相距约5500公里;该地图图上距离约30厘米,则比例尺为30厘米/5500千米=1/183千米≈1/200千米。
故答案为B。
]
[学生用书专题强化练(十七)P145]
(时间40分钟,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下图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 )
A.① B.②
C.③D.④
2.图③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 )
A.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C.风力作用、流水作用
D.生物作用、流水作用
解析:
1.D 2.C [第1题,图①是高山、峡谷地区景观;图②是西南地区的桂林山水(喀斯特地貌)景观;图③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景观;图④是烟雨迷蒙、小桥流水、低山丘陵景观。
江南丘陵属于低山丘陵。
第2题,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地貌景观成因:
风积地貌→黄土高原→流水侵蚀地貌→千沟万壑地表景观。
]
(2019·广东深圳一调)倒立锥是山坡上的碎石长期不断往坡下坠落堆积而成的地貌。
下图为倒立锥景观图,据此完成3~4题。
3.导致山坡上岩石逐渐破碎的主要因素是( )
A.温度变化B.风力
C.流水D.冰川
解析:
A [山坡白天光照强而岩石温度较高,夜晚降温快而温度低,则岩石因日较差大而物理风化作用强,从而逐渐破碎。
题中信息不能判断山坡风力、流水或冰川作用强弱。
]
4.倒立锥表层堆积物的分布特点是( )
A.锥顶颗粒物平均粒径大
B.中部颗粒物平均粒径大
C.锥底颗粒物平均粒径大
D.各部位颗粒物大小均匀
解析:
C [受重力作用大的颗粒物易滚落到锥底,小颗粒物不易滚落而在锥顶。
]
(2019·高考江苏卷改编)“川西林盘”主要分布于川西平原,因竹木繁茂、小巧如盘而得名,是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具有悠久历史的独特乡村聚落。
成都市有大小林盘约12万个。
下图为“川西林盘景观及模式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5.川西林盘形成的背景有( )
①地形平坦,水网密布 ②气候温和,物种丰富 ③精耕细作,自给自足 ④人多地少,耕地不足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6.发挥川西林盘历史文化价值的途径有( )
①拆迁合并,扩大林盘的规模 ②集中布局,建设规模化小区 ③保护性建设,留存文化遗产 ④农旅融合,发展特色旅游业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
5.C 6.B [本题组主要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以及地域文化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并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第5题,由材料可知,川西林盘主要分布在川西平原上,地形平坦,该区植被生长旺盛,外层水渠、农田占地面积最广,耕地面积广大,可以推断区域相对水源充足,有利于发展灌溉,因此选项①正确,④错误,气候温和,物种丰富与川西林盘的形成无关,该区域是独特的乡村聚落。
川西林盘最内层为住宅院落,从图中可以看出林盘与林盘之间的住宅具有较大的空间间隔,每个林盘外围都有水渠、农田所环绕,因此每个林盘的住宅之间相对封闭,应当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产业结构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精耕细作。
选项②错误,③正确。
第6题,发挥川西林盘历史文化价值的途径一定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保留其具有悠久历史的独特乡村聚落原型进行发展,不能盲目地进行拆迁合并、扩大规模,选项①错误。
集中布局会破坏其原有的分布结构,建设规模化的小区也会破坏其原有的聚落特色,选项②错误。
可以进行保护性的建设,留存当地悠久历史的文化遗产,适度发展乡村旅游业,发挥区域特色,正确答案选③④。
]
地坑院是古代人们的一种穴居建筑,至今仍有留存,在我国的关中平原,人们在平地上挖出一个方形的深坑,然后在深坑的四壁开凿洞穴用来居住,在“地坑院”的正中央栽种一棵高大的树,树冠冒出地面。
读关中平原“地坑院”景观图,完成7~8题。
7.人们在“地坑院”正中央栽种一棵大树,主要作用是( )
A.遮挡风沙B.遮阳挡雨
C.防外人跌入D.美化建筑
8.建造“地坑院”民居的自然条件是( )
A.土质黏重,不易挖掘
B.土壤直立性好,不易坍塌
C.地下水浅,易挖出水
D.夏季降水多,地坑易蓄水
解析:
7.C 8.B [第7题,“地坑院”是古代人们的一种穴居建筑,人们在深坑的四壁开凿洞穴用来居住,“地坑院”的正中的地面栽种一棵大树,树冠露出可防外人跌入;地坑是凹在地下,所以种树并不能遮阳挡雨、遮挡风沙;种在坑里对美化建筑也起不到作用。
第8题,“地坑院”是人们在深坑的四壁开凿洞穴用来居住,关中平原地处黄土高原南部;这里黄土土层深厚,土壤具有直立性,开挖窑洞不易坍塌,是形成“地坑院”的主要条件。
]
(2019·湘鄂十二校联考二)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
印加人从山顶到山脚开垦了无数的梯田,水渠和梯田修筑得非常坚固。
读古印加文明区域示意图和古印加文明梯田景观图,完成9~11题。
9.图Ⅰ中a、b两处流水作用不同,其差异是( )
A.a处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B.b处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C.两处均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D.两处均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解析:
B [图示a、b分别位于河流的上游和中下游,则上游的a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中下游的b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故选B。
]
10.古印加文明的农田以用石块垒成的梯田为主,修筑这种梯田能( )
A.防止雨水流失,增加土壤水分
B.降低山地坡度,方便居民出行
C.增加土层厚度,防止土壤流失
D.提高植被覆盖,改善局地气候
解析:
C [梯田以石块垒成,而石块是透水的,则这种梯田不能阻挡水分流失,但能增加土层厚度,防止土壤流失,故A错误、C正确;梯田作为农田,主要用于耕作,而不是方便居民出行,故B错误;修筑梯田会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则D错误。
]
11.古印加文明分布于秘鲁山区,据图推测其中的原因应包括( )
①山区海拔高,气候凉爽 ②山区冰川融水量大,河谷水源充足 ③山区地形崎岖,利于防御 ④山区为河流源头,水运便利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解析:
A [该地地处热带而气温高,人类适宜在温凉地区生活,故聚落多布局在海拔较高处;古代人类抵御外敌能力弱,一般选择地形较封闭区域建筑聚落;古文明为农业文明,对水源严重依赖,则山区河谷水源充足也是聚落布局的重要因素。
]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12.(2019·湘赣十四校3月联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4分)
材料一 甜菜原产于欧洲西部和南部沿海,生长期为8~10周,全生育期要求基础温度10℃以上的积温2800~3200℃,15℃以上时,块根增长最快,4℃以下时近乎停止增长,昼夜温差与块根增大和糖分积累有直接关系。
材料二 世界上最贵的盐按克来算,产自法国的布列塔尼南岸郎盖德盐场,是全欧洲最北面的海盐厂,有上千年产盐历史,当地独有的自然条件结晶形成天然的海盐,称为“盐之花”,只有在适合的湿气和微风下,盐田表面才会积聚出半透明的盐花晶体,每年3~8月是最佳时期,人工在太阳下山之前采集,一碰到露水就溶解。
50g的盐之花,价格高达上千元,堪称盐中的“鱼子酱”。
材料三 下图为法国位置轮廓、农作物分布、盐田位置图。
(1)说出法国北部甜菜播种的季节并评价生长的自然条件。
(6分)
(2)郎盖德盐场成为全欧洲最北的海盐厂,而广大西欧、北欧海岸线长而曲折,地形平坦,却没有海盐厂,试分析其原因。
(6分)
(3)分析“盐之花”每年3月到8月,太阳下山之前采集的原因。
(6分)
(4)简述“盐之花”产业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
(6分)
解析:
(1)依材料可知,甜菜生长期要求温度高,则夏季应为其生长期,播种应在夏季之前;“评价”要从利弊两个角度分析,自然条件可从地形、气候、水源角度分析,注意要结合图文信息。
(2)海盐厂是利用海水(有一定盐度)自然蒸发得到盐;同时要注意本题问题是西欧、北欧沿海“地形平坦”而没有盐场,则要从海水盐度低或蒸发强度弱角度分析。
(3)问题是两个:
3~8月、太阳下山之前;同时要注意该地海盐有独特的“适合的湿气和微风”条件。
该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终年温和湿润,不利晒盐;3~8月为当地夏半年,晒盐条件好于冬半年(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终年受西风带影响,但一般冬半年风力强、降水稍多)。
“太阳下山之前”原因分析时,要注意“一碰到露水就溶解”的含义。
(4)可从产业做大、做强,以及产业升级与拓展、品牌推广、提升知名度等角度分析。
答案:
(1)播种季节:
春季(春末夏初)。
有利条件: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利于耕作;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
不利条件:
昼夜温差小,不利于糖分积累。
(2)①郎盖德以北的欧洲地区西部大部分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终年温和湿润,纬度高,蒸发弱;②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明显,不利于晒盐:
③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部波罗的海沿岸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虽然在盛行西风的背风坡,但纬度高,蒸发弱;④发源于半岛山地的河流都流入波罗的海,海水盐度低,不利于晒盐。
(3)①法国的布列塔尼南岸郎盖德盐场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终年温和湿润,冬雨稍多,蒸发弱,不利于产盐;②3~8月,太阳直射北半球,白昼时间变长,日照时间长,温度高,利于海水蒸发;③白天海水蒸发,利于海盐结晶,太阳下山之前达到最大值;④晚上大气中水汽冷凝,多雾,“盐之花”遇水即化,不利于收盐;⑤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冬季南北温差大,西风强,夏季才有微风的环境产“盐之花”。
(4)①适度扩大生产规模;②加强产盐地环境保护,避免海水和盐场污染;③利用“盐之花”生产地和生产过程发展旅游业,提高产盐区居民收入;④保护品牌;⑤加强宣传;扩大产品知名度。
13.(2019·湖南三湘名校3月联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
材料一 帕图斯湖为一潟湖,与大西洋仅隔一北宽南窄的沙坝,湖泊南端有宽约1.6千米的水道连通大西洋。
湖水最大深度仅5米,辟有人工航道,7000吨的海轮可直抵湖北岸的阿雷格里港,该港为巴西南部重要港口,有铁路、公路通往周围各大城市。
注入帕图斯湖的雅库伊河为巴西货运量最大水系之一,流域内和湖区西岸为发达的农牧区,盛产大豆、玉米、烟草、牲畜、羊毛等。
大豆是喜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有很强的吸肥能力,与烟草、牧草等作物进行轮作,与玉米进行套种。
材料二 图Ⅰ为帕图斯湖周围区域地图;图Ⅱ为大豆与玉米套种景观图。
(1)海岸潟湖是陆上河流与海水共同作用的产物,分析狭长状的帕图斯湖的形成过程。
(6分)
(2)简述该地区成为巴西重要大豆产区的自然原因。
(6分)
(3)分析阿雷格里港成为巴西重要的农牧产品输出港的区位因素。
(4分)
(4)简述帕图斯湖发展航运的最大限制条件和解决措施。
(6分)
解析:
(1)由“北宽南窄的沙坝”、图示湖泊北端位于河流入海口处等信息,可判断湖泊是泥沙堆积形成沙坝的结果。
(2)“喜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有很强的吸肥能力”,体现了大豆对气温、降水、光照、土壤要素的要求。
注意图示套种信息:
大豆矮、玉米高,部分光照可被玉米遮挡。
(3)注意审题,关键词是“农牧产品输出”而不是港口的区位;可从当地农产品出口多、该港口位置利于出口角度分析。
(4)“湖水最大深度仅5米”“辟有人工航道”说明原有自然航道水位浅而不利通航。
措施可从减轻泥沙淤积、清淤角度分析。
答案:
(1)陆上河流给沿海地区带来丰富的泥沙,当潮水向岸边运动时,泥沙平行于海岸堆积,并受由北向南流动的洋流(巴西暖流)影响,形成高出海面的长形离岸沙坝,坝体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半封闭的狭长状湖泊。
(2)该地区纬度较低,热量充足,气温较高;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较多;与玉米套种,由于玉米较高,大豆获得的直接日照时间较短;与其他作物轮作,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保持土壤肥力;自然条件适合大豆生长。
(3)阿雷格里港周边地区是发达的农牧业区,农牧产品丰富,商品率高,出口量大;阿雷格里港是水、陆交通枢纽,是农牧产品集散地,帕图斯湖有水道与大西洋相连,便于海运,利于农产品输出。
(4)泥沙淤积,水位较浅。
解决措施:
湖区西岸避免过度垦殖,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河流上游修建水库,拦蓄泥沙,减少入湖泥沙;定期清除湖底淤泥,疏通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