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90059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docx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docx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设计是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支配,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等环节。

一起看看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欢迎查阅!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理解加法算式中未知数的意义。

2.会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育学生初步的逆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0页的内容,练习十的第1、2题。

教具、学具预备

口算卡、多媒体课件或挂图、游戏卡片。

教学设计

预备练习

1.口算练习。

(开火车)

9-62+54+610-49-8

10-610-97-71+95+3

2.说出下面各数的组成。

791098

3□4□6□3□□5

3.猜一猜。

出示图片:

苹果树上结了10个苹果,我用纸盖住了一部分,请你们猜一猜,我用纸盖住了几个苹果?

(6个)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学生可能答出:

4和6组成10;10可以分成4和6;4加6等于10;10减4等于6;依据苹果树的样子猜测或许是6个苹果)

老师评价:

你们都很聪慧,能用学过的学问猜对用纸盖住的苹果的个数。

今日,我们就用学过的学问来解决新问题,看谁学得又快又好。

[教学过程说明:

第1题的口算题接受“开火车”的形式有利于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第2题数的组成学问,是本节课填未知加数的依据,老师在这里做了重点复习,为下面要进行的新课做好了预备。

第3题支配的是猜一猜,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喜欢,而且渗透了填未知数的有关学问。

专家评析:

填未知加数是所在章节的难点学问,因此,预备练习的设计从口算到数的组成,再到猜一猜,遵循了从旧知到新知、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原则,让学生以此为生长点,顺当完成学问的迁移。

]

探究新知

1.教学铅笔图。

出示例题插图:

提问:

图上画的是什么?

(汇报)看着这幅图,你能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汇报:

盒子里放了7枝笔;假如把盒子放满,可以放10枝笔;盒子里少放了3枝笔;盒子里原来可能有10枝笔,拿走了3枝,还剩7枝等)

依据这幅图,谁能编一个故事,提一个问题?

(学生汇报:

1.盒子里原来有10枝笔,拿走了3枝,还剩几枝?

2.盒子里放了7枝笔,再放3枝笔是几枝笔?

3.盒子里放了7枝笔,再放3枝笔就是10枝笔吗?

通过刚才的观看,我们知道,盒子里已经放了7枝笔(板书:

7),还要放几枝,题里告知了吗?

(没有)我们把没有告知的、不知道的数叫“未知数”。

“未知数”可以用小括号来表示,谁会写小括号?

(学生汇报,全班书空)已经放的7枝笔和还要放的枝数合起来是10枝,谁能列一个加法算式?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7+()=10)这个算式怎么读?

(学生汇报:

7加几等于10)

7加几等于10?

括号里应当填几?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出示课题)

学生分组探讨:

7加几等于10?

括号里应当填几?

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学生汇报,全班沟通:

7再添上3就是10,所以括号里填3;7和3组成10,所以括号里填3;7加3等于10,所以括号里填3;10减7等于3,所以括号里填3;盒子里空了3个位置,所以我就知道括号里填3等。

想一想:

括号里的3表示什么?

2.教学小旗图。

出示小旗图:

再画几面旗就是8面旗?

6+()=8

再画几面小旗就是8面小旗?

请同学们先在横线上画一画,再在括号里填数。

(小组活动)

6加几等于8?

括号里应当填几呢?

(学生汇报,全班沟通)

3.直接填数。

看着图,同学们很快就能填出括号里的数,假如老师只给同学们算式,你还会填吗?

出示:

3+()=54+()=7

2+()=86+()=10

[教学过程说明:

通过直观图和老师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让学生得出在“7+()=10”中的括号里该填几;接着再通过问题提示让学生增画小旗,并在“6+()=8”中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最终在学生积累了大量感性阅历的基础上,让学生脱离实物在括号里填数。

这样设计,把直观感知同问题启发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己去查找答案,主动构建学问,不但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而且又能启发他们的思维。

专家评析:

铅笔图的教学,老师能引导学生主动主动去学习,大胆尝试。

教学接受分组探讨的形式,使学生在探讨中动口、动脑,形成多向信息交换与评价,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想自己说,又通过语言表达,进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第一层教学的基础上,老师又支配了画图填数、直接填未知加数等活动,由具体到抽象,体现了教学过程的渐进原则。

]

拍手游戏

指定一个数,老师先拍,学生接着拍,要求学生拍的次数跟老师拍的次数加起来等于指定数。

实践运用

1.谈话:

学校组织春游,同学们提早就预备好了蛋糕和水壶。

7+()=105+()=9

7加几等于10?

5加几等于9?

(汇报)

2.带上蛋糕和水壶,请同学们按票乘车(出示汽车图)。

票面上的括号里填几(车票卡片),你就乘坐几号车。

(学生活动)

3.森林公园到了,这里的花儿太漂亮了,惋惜的是,每朵花少了一片叶子。

请同学们给每朵花再选一片叶子,使两片叶子上的数加起来等于花心上的数。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说明:

以“春游活动”为主线设计练习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喜欢,而且提高了学生应用学问的能力。

其中“花朵配叶子”是一道有多余条件的题目,通过这个游戏既要培育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还要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专家评析:

练习设计紧紧围绕本课重点,目的明确,层次清楚,开放性强,较好体现了《课程标准》中适当支配有多余条件的题目的精神,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解题能力起到了不行低估的作用。

]

评价体验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专家评析:

鼓舞学生自己进行概括、总结,熬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育了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

]

专家评析

这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特点:

1.留意学生的主体地位。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者始终以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将学生推向学习的主体,让他们自己动眼观看,动脑思索,在看、想、说中一步一步完成教学目标,培育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2.留意算法的多样化。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索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定是多种多样的。

在本课教学中,老师鼓舞学生独立思索,敬重学生的想法,留意了算法的多样化。

如“猜一猜”和“填7+()=10”时就出现了多种解题方法。

3.留意习题的开放性。

数学开放题是有教育价值的题型,它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解题能力具有不行低估的作用。

本课中,预备练习、例题以及练习题的解题方法都留意了开放性。

尤其是“花朵配叶子”的游戏,不仅培育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学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较好体现了《标准》中适当支配有多余条件的题目的精神。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2

教学内容:

1、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练习三十四第1、3、4题)

2、折扣、纳税、利息

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娴熟地进行解答。

2、能正确娴熟地解答有关税款、税后利息等实际应用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只列式不计算)

(1)10万元的5%是多少?

(2)一个数的80%是100,求这个数。

(3)500削减20%后是多少?

(4)1000元增加2%后是多少?

(5)100比某数多10%,求某数?

二、学问梳理

1、某校男生人数比女生少10%。

①谁是单位“1”。

②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③已知女生有500人,求男生有多少人?

④已知男生有450人,求女生有多少人?

2、把③、④两题进行比较,然后小结。

3、课本104页第3题,105页第1题。

二、税款的计算方法,利息的计算公式。

1、复习税款的计算方法。

2、复习利息的计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定期整存整取通常还要叫20%的利息税,因此所得利息只有80%)

3、什么利息不纳税?

利息与税后利息有什么不一样?

三、巩固与深化练习

1、课本104页的第4题。

2、课本105页的第6题。

四、作业

课本105页练习二十四第2、3、5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引导学生通过调查、统计活动,了解一些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质量问题,使学生感受学问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加深对千克和克的熟识,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及估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实践活动中培育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中小组同学们的相互协作,培育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加深对千克和克的熟识。

2.在实践活动中培育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估量物体的质量。

课时支配: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张秉贵的照片,提问:

你们熟识这个人吗?

生:

不熟识。

师:

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张秉贵,是一名优秀的售货员。

他的特点就是顾客要多重的糖,他一把抓起来放到秤上一称,准得连一块糖也不差,所以被人们敬重的称为“一抓准”。

你们知道他为什么抓得那么准吗?

就是因为他勤学苦练,练就了能够精确的估算物品质量的绝活。

你们想不想向他学习?

生:

想。

二、实践活动

师:

今日咱们就一起来仿照一个购物的场景,评比出咱们班的小“张秉贵”。

1.活动要求:

(1)同学在小组活动时要互相关心。

(2)当你在预备称物品时遇到人多地状况下要留意遵守公共秩序,排队等候。

(3)活动时说话要轻,不要影响到其他组。

(4)这次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估量物品的质量,先不考虑物品的价钱。

2.活动过程:

(1)同学们把要买的物品先在手中掂一掂,再估一估,最终拿到售货员那里称一称,看看你的估算准不准,把估算和实际称的数据请记录员帮你记录下来。

(2)老师想先做一次售货员,你们做顾客,你们同意吗?

(同意)请你拿出带有红色标记的物品,先在手中掂一掂,再估一估,说一说你的估算结果。

(指名回答)咱们把物品放到秤上称一称,看谁估算的最准。

(500克)请同学们再来轮番掂一掂,这就是重500克的物品。

3.你还想买别的物品吗?

(1)角色安排:

每组选定一个售货员,一个记录员,一个汇报员,其他同学做顾客。

下面咱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头自由活动。

(老师巡察指导)

(2)小组活动(略)。

(3)全班沟通。

同等质量的物品都有哪些?

(小组汇报)

(4)评比小“张秉贵”。

每组评比出一名同学。

(5)提数学问题。

师:

请同学们看一看你手中的物品,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6)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三、课后小结:

出示生活中的物品:

1、出示一袋奶,你们估量它有多重?

出示一盒奶,估量它有多重?

出示一袋包子,估量它有多重?

2、药品:

在药盒上找数学信息。

师:

克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3、养分配餐:

找数学信息。

(师指说含量)师:

克的学问能让我们的养分均衡。

看来克与千克的学问在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呀!

只要你有一双擅长发觉的眼睛,你就会发觉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