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解脱道次第 18 空海.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85274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含解脱道次第 18 空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阿含解脱道次第 18 空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阿含解脱道次第 18 空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阿含解脱道次第 18 空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阿含解脱道次第 18 空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阿含解脱道次第 18 空海.docx

《阿含解脱道次第 18 空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含解脱道次第 18 空海.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阿含解脱道次第 18 空海.docx

阿含解脱道次第18空海

阿含解脱道次第18空海

身方面就列出一个“色”,心方面分解成受、想、行、识。

“六入处”方面,它是从我们身体的功能方面解析,从功能、功用,也就是从器官、从身体器官方面来解析,于是分成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但是,它是已经组合一个生命体出来了,有一个生命体的存在,才能够进一步解析它的功能。

生命体是由什么组合而成呢?

所以,我们要更进一步往前去探讨,生命体就是由地、水、火、风、空……所组合而成。

我们的生命,所有一切的物质,所有一切的生命,无论是动物、植物,都是由地、水、火、风,加上“空”,然后产生“识”,所组合而成。

如果是矿物,一般来讲算是地界,地、水、火、风,然后加“空”,这样的因缘组合,地、水、火、风跟“空”组合而成,就会产生“识”,因此地、水、火、风、空、识,总合起来就称做“六界”。

但是,“空”与“识”是很玄的,一般比较容易看到、容易解析的,就是地、水、火、风。

我们生命的组成元素是哪些?

明了生命是由这些元素组合而成,然后作用展现出来,综合而言就叫做身、心。

  

有机生命体诞生之后,才会有生理与心理的作用,然后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解剖它的功能器官来看,又分为眼、耳、鼻、舌、身、意。

所以,不管界、蕴、处,从哪一个角度,记得一个重要原则,佛陀就是不管从界、蕴、处,哪一个角度都要去解析,就是“无我”之前的“无常”,不管从任何角度,你都要去透彻了悟,它都是“无常”与“无我”两个法印。

五蕴、五阴就是在讲解身、心,就是色、受、想、行、识的“无常”与“无我”;“六入处”是在解析眼、耳、鼻、舌、身、意,还有外面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的“无常”与“无我”。

“六界”就是更进一步去解析地、水、火、风、空、识的“无常”与“无我”。

事实上,都是从不同角度诠释“无常”与“无我”的真理实相,“五蕴”是著重在一个人的身、心上面解析。

为什么说“五蕴”很重要,但是又不容易体证到真正的“无我”呢?

我先透露一点,大家慢慢再去体会、再去求证,如果你光从“五蕴”方面解析“无常”、“无我”,还是以“我”在解析“无我”,还是以“我”在说“无我”,用“我”在理解“无我”,习染、习性方面还是很粗层的。

“以慢断慢”,“以慢止慢”的修法,就是用“我”去断种种慢,用“我”去断种种我见、身见,但是最后那个“慢”,最后那个“自我”,一定要从这里下工夫,最后那个“自我”,一定要深刻去体会这些。

  

我们今天先从这个角度来看,因为从色、受、想、行、识这方面,会比较抽象一点,我们现在先从这些了解之后,以后再看这些就会很具体,就会很容易去了解到“五阴”,还有“六入处”的无常与无我,以后到后面又会“水涨船高”,可以断除深层的自我。

深层的“我慢”,一定要靠这些来断除,一定要靠体悟这些来断除。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众生常与界俱,与界和合。

云何众生常与界俱?

谓众生行不善心时与不善界俱,善心时与善界俱,胜心时与胜界俱,鄙心时与鄙界俱”总括一句话,就是物与类聚,喜欢游荡的人、逞强的人,慢慢就会跟黑社会的帮派,渐渐的会合、渐渐的结合。

如果你喜欢行慈善、慈悲的人,渐渐就会跟那些喜欢行慈善的人会合。

喜欢修行的人,喜欢出世间法解脱道的人,就会跟力行解脱法、行解脱道的人结合……,以此类推,你喜欢赌博的人,就会去找那些喜欢赌博的人,就是物以类聚,众生常与界俱。

“复有尊者大迦叶与众多比丘于近处经行,一切皆是少欲知足,头陀苦行”佛陀属下有很多僧团、很多行人,大家一群一群,佛陀就讲:

喜欢跟大迦叶在一起的人,都是那些少欲知足、头陀苦行的人,因为大迦叶是属于头陀行第一,“头陀行”就是重视苦行的人。

跟舍利佛在一起经行,接受舍利佛指导禅修的人,大部分都是大智辩才,因为舍利佛他是智慧第一。

跟大目楗连在一起的,都是神通大力;跟阿那律陀在一起的人,就是天眼明彻;二十亿耳这一位是勇猛精进的人,代表勇猛精进、专勤修行者;迦旃延能分别诸经,善说法相;跟阿难在一起的修行者,一切皆是多闻总持。

  

【法义分享】:

“物以类聚”--你内心要的是什么,你就会找较能与你内心需求相共鸣的朋友或善知识。

你可以推荐介绍,但不要强迫别人接受自己所喜好的口味。

学习包容异己,学习尊重不同宗派、不同宗教信仰的众生。

钟鼎山林,各有天性。

森罗万象许峥嵘。

千差万别的世界,正显示出法界的玄妙与庄严。

  

我们一般众生容易常犯的毛病,就是把异己--跟自己的观念、理念不同的人,跟自己所喜欢的宗教、派系不同的人,就会排斥、贬低,称别人是异端邪说、外道,或是别人这样不如法。

不只修行方面常常这样,这是一般众生很常犯的毛病,“法”上面的见诤是如此,持戒律方面的见诤也是如此,与自己理念不同的,就认为是外道或是不如法,都是拿著自己的一些框框、标准,内心里面设定某种框框、某种架构、某种标准,在衡量、在看。

所以,今天就是要去看到、反观到,原来是我内心里面有那个框框、那个架构,有种种我是、我能的身见,当你能够看到,就真的能够尊重别人、包容异己,你可以推荐介绍,但是不会去强迫别人接受你所喜欢的这些。

有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家都可以认为满正常,但是又有一句话就是“己所欲,施于人”,就像说我喜欢一个法门,或是说我喜欢某种戒律观念,或是我喜欢哪一种形式、模式,然后就会急著赶快向别人推荐、介绍。

如果你是单纯无条件、无所求的推荐介绍,很好!

不错!

但是当我们向别人推荐介绍时,背后会有什么心态?

一个“有所求”的心态,我们想要别人加入、认同,如果别人不加入、不认同,就认为跟我们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或是认为这么好的法要给你,为什么你不要?

于是很多宗教方面的摩擦,都是这样产生的。

  

宗教的热诚、宗教的情操,会让你己所欲、施于人,然后慢慢把对方引导入我们的框框、我们的组织、我们的架构里面。

所以,是否只把你所听到的法喜、法味,无条件、无所求与众生分享,但是背后我们没有主宰欲,没有想去掌控他、希望一定要怎么样,以及如果不符合我们内心的欲望就失望、挫折……,能否把这些心态调整一下?

我们无条件、无所求与众生分享,背后只是尊重众生,只是法的一种分享,无条件、无所求,背后没有得失心态。

否则在修行路上,一般众生是“欲”诤不断,修行人是见诤不断。

有的人喜欢头陀行,认为一定要怎么样,才是代表真正的修行,才是真正为法做见证,才是真正法的代表,如果没有这样做,就认为你是次等的,以此类推。

如果你喜欢一个框框,就会去排斥它;如果你落入种种界、框框,界线、框框架构就会出来。

界线是战争的导火线,当你执著在某一种界里面,就会排斥界外的,而且希望别人纳入你的界线里面,这是我们一般人很容易犯的毛病,里面背后都有“我”、我所、我的、我是、我能,微细的阴影都在里面,我们要慢慢去看到。

  

所谓“物以类聚”,不要以为这样就不会改变,因为一切都是不断的在变化,都是缘生、缘灭。

就像过去你曾经很喜欢赌博,但是当有一天你觉悟到之后,就会放下过去那些。

所以,年轻时候所找的赌博朋友,你后来就会放下;当你现在想修行了,就会去找那些修行的人。

虽然说“物以类聚”,但是一样会随著时空、因缘情况不同而转变。

  

(第三节)“世尊!

云何知、云何见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得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系著使?

”“我此识身”就是我的身、心,罗睺罗问佛陀:

我怎么样才能够真正体证到“我此识身”与外面境界一切相?

亦即我的身、心与外面的境界,所有这些万事万物,“一切相”就是万事万物,我怎么样去体证到没有“我”、没有“我所”?

怎么样去破除深层的“我慢”呢?

  

佛陀就告诉罗睺罗:

“谛听!

善思!

当为汝说。

罗睺罗!

若比丘于所有地界”包括所有的地界,“若过去、未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实知,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亦复如是”这里的文字很简短,但是言简意赅、含意很深,以后在实修实证方面,包括从现在开始,都是要不断去体会、不断去求证,是真的吗?

是这样吗?

都要去求真求证。

地、水、火、风、空、识,佛陀举出“地界”,所有的地界、有形物质、硬的东西,不管是过去、未来或是现在,不管在你身体内、身体外面的一切,不管多么粗、多么大,或是多么细、极微、极小,不管你认为好或是多美的,或是多丑陋的,不管近在眼前,或是远在天边的一切,“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实知”。

前面十一种称做“十一形相”,其实真理、无常法印是超越任何时空的,这十一点已经具体诠释出来。

  

过去、现在、未来,都一定是无常生灭变化、超越空间,不管远近、大小、好坏,它一定都是符合“无常法印”,你要从中慢慢去体会“非我”,“非我”就是“无我”,“不异我”就是“非我所”。

众生是在“我”、“我所”的觉受里面,有时候我们要修行,要慢慢去体会“无我”、“无我所”,有时候“无我”会翻译做“非我”。

“非我所”,有时候就翻译做“不异我”,“异我”与“我所”是相同的名词。

  

为什么“异我”就是“我所”?

“我”是一个核心、是一个主体,核心、主体的外面所抓取的这些,都是“我的”、“我的”、“我所”,我的车子、我的太太、我的孩子、我的父母亲、我的亲戚、我的朋友、我的什么、我的什么……,一个主体他周遭所附属、所抓取的,称做“我所”,另外一个翻译叫做“异我”,亦即除了“我”这个主体外面的这些,跟“我”不同的外面这些,都是属于“异我”,也就是“我所”。

如果你能够慢慢去体会“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

何谓“不相在”?

要先从“相在”,再进一步了解“不相在”,举例这是一个鱼缸,里面有两条鱼,以世间的名词来讲,我们可以说鱼在鱼缸里面,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这个鱼缸可以包容这些鱼,所以鱼在“我”里面。

“我”有这个鱼缸,这个鱼缸就像是我、我慢、我是、我能,我有这个鱼缸可以包容这些鱼,因此这些鱼在“我”里面。

然而,这是错误的推论,因为你有这样的觉受出来,这个“我慢”就会出来,你认为你能够包容别人,你有一个“我慢”出来,你认为你很厉害,这个“我”很厉害,可以包容这些鱼,但是你有没有看到这个鱼缸的存在,你要靠什么支撑?

鱼缸的存在,一方面还要靠那个架子,如果你说不用架子,我把它放在地上,你还是要靠大地的支撑。

  

你本来认为我这个鱼缸能够包容别人、能够涵容别人,你在“我”里面,所以“我”比你伟大,那个“我慢”就出来。

我们要仔细再去看,你的存在是很多因缘的支撑著,不是你单独能够存在的,当你体会到这些,就不会有一个“我”。

虽然鱼在这个鱼缸里面,但是你不会有一个“我”可以去包容别人,然后认为别人在“我”里面,不会有那一种“我慢”。

这里的文字都很简要,但是里面的含意都很深。

  

一般众生也常常会触犯这种毛病,亦即当你是一条鱼,你觉得“我”在这个鱼缸里面,认为这个鱼缸是我们的“上帝”,因此我们要感恩这个鱼缸,你认为你在它里面,你看到你这是在它里面,你要感恩这个,然后认为你是它的附属品,这样会产生“卑慢”,前面则是“我慢”,后面这个是会产生“卑慢”,你认为你是在别人里面,这种心态都是不正常、不正确。

我们以后要慢慢去体会到“不相在”,因为这个鱼的存在,也是很多因缘的聚合而成,这个鱼缸的存在,也是很多因缘的聚合而成,慢慢要去体会“缘起甚深”。

“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果你真正深度去体会、如实知,包括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你也是这样如实去体悟,就可以真正体证到无我、无我所,另外“我慢”会断除。

因为这个含意很深,现在先跟大家讲述闻思方面的理解,以后实修实证方面,就是要慢慢真正去体悟、体证。

  

所谓的“开悟”就是要实际去求证、去体悟,当你能够体会到“不相在”的真理,不但“我慢”会消失,“卑慢”也会消失。

“非我、不异我,非我所、不相在”这些要慢慢地从地、水、火、风、空,从一切动、植物,从一切众生里面慢慢去体会,然后就可以断除种种这些我、我是、我能、我慢、我所、还有卑慢。

  

“比丘如是知、如是见,于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系著使”你真的能够这样去透视,则种种的“身见”,种种那些“慢”就会断除,“是名断爱缚诸结、断诸爱、止慢无间等、究竟苦边”“无间”就是没有间断,也就是“慢”已经被断除,不会再生出来,没有再生起那些慢。

  

【法义分享】:

本经佛陀从身、心的组合元素“,地、水、火、风、空、识”六界来解析,让众生了解这个身心是自然界各种元素因缘聚合而成。

这个能起作用的身心不是本来就存在、不是本来就有。

从中去体悟无我、无我所,进而断除我慢、我是、我能。

  

在《杂阿含》里面,对“界”方面的经文比较少,于是有的人就认为“界”方面好像不是很重要,因此修行一直著重在五蕴、五阴方面,因为“五蕴”所占的篇幅最多。

但是我实际这样走过来,觉得这一经、这一章非常非常重要,大家以后要多下点工夫,要多深入去体会,因为这一节跟后面第七节是连带的,等一下在后面第七节再一起讲述。

(第四节)“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缘界种种故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种种想,缘种种想生种种欲,缘种种欲生种种觉,缘种种觉生种种热,缘种种热生种种求”,“觉”有时候翻译做“受”。

什么叫做“缘种种界”?

后面有一个解释“云何种种界?

谓十八界,眼界……乃至法界”,“十八界”就是六根、六尘、六识,加起来就是十八,是更微细的一种解析。

举例“眼界”,你的眼睛去看到、触到一辆名车,名车是你的眼睛要去触到,才会有这后面一层一层出来,当你眼睛去触到当立法委员、行政院长,或是当总统的那一种拉风,然后就会生起总总的联想,就会想“哇!

我应该也能够……,如果我像他这么拉风,多好啊!

”于是你就会产生总总的欲望,怎么样逐步先去选县长、再选立法委员,然后再表现突出一点,这样将来就有机会可以选总统。

你内心的总总欲望,就不断在蕴酿。

  

因为你的内心里面,感觉当总统到哪里人家都会保护,到哪里都是乘坐最豪华的车辆,觉得很舒服,以及那种虚荣心能够满足内心的荣誉感,让你感觉到热,内心才会想进一步酝酿,然后越来越澎湃汹涌起来了,再来就会付诸实际的行动,再来就会热衷于政治运动。

事实上,就是把我们的“心行”,整个解析出来,我们内心里面的运转,就这样由单纯的触,然后一直慢慢的酝酿、慢慢的酝酿。

我们修行就是要越来越深度,回去看到越深的,在你内心里面开始已经在酝酿、在萌芽的最初开始,也要清楚看到,本来一般众生不知道这些,就一直求啊!

求啊!

然后到后来真的有一天,他当总统了,但是当总统、有名之后,他还要有什么?

当他有名之后,还要再求利。

像前一段期间,菲律宾的前任总统被赶下台,像以前韩国的全斗焕也是这样,一个人有名之后,他不会因此而满足的,他会继续他的追求。

结果,你当了总统之后,到底是对你好处?

还是害了你呢?

就看你能不能去体会到,因为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

  

(第五节)“尊者阿难告瞿师罗长者:

有三界”阿难听闻佛陀讲过,就代替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佛陀在世时,阿难尚未证到阿罗汉果,顶多只证到初果,很多问题的回答就像录音机重新播放一遍,对阿难来讲,因为他常常听闻,但是他所讲的这些,还是像“鹦鹉学话”,人家问什么问题,听闻到佛陀以前这样回答,于是他会把类似的问题,只要能够代佛陀回答,就帮佛陀回答一些问题,但是他的回答大部分都是属于录音方面的转播,不是他所亲证过来的,除非后来当他亲证阿罗汉之后,又不一样了。

  

“有三界。

云何为三界?

谓欲界、色界、无色界”“晓了于欲界,色界亦复然,舍一切有余,得无余寂灭。

于身和合界,永尽无余证,三耶三佛说,无忧离垢句”何谓“三界”?

后面第六节是讲出“三界”,所以这两经要合并一起看。

“尊者阿难答瞿师罗长者:

‘谓三种出界……’”怎么样才能够出三界呢?

从“欲界”出到“色界”,再来从“色界”出到“无色界”,再来要超越“无色界”。

“一切诸行一切思想灭界,是名‘三出界’”也就是“出三界”。

“知从欲界出,超逾于色界,一切行寂灭,勤修正方便,断除一切爱,一切行灭尽,知一切有余,不复转还有”一般众生、一般没有修行的人,当然讲说“有修行”,不一定要挂上佛教徒才是,一般还没有体会到修行重要的人,他就是在名利堆之中打滚,就是在“欲界”里面。

  

要放下“欲界”,才能够进入“色界”,如果你一直在名利堆里面打滚,没办法进入“色界”,“色界”与“无色界”是属于修行人的世界,但是一般讲说修行人,很多的宗教徒、修行人,他还是在欲界里面。

如果说出了家之后,然后还是一直忙著诵经、办法会,则只是换个服装而已,跟一般众生在赚钱,没有什么两样,这样还是在名利堆之中,还是在“欲界”。

“色界”就是他进入修行、实修,是从初禅到四禅的世界,然后进入五定到八定,属于“无色界”。

  从“欲界”出到“色界”,要离开“欲界”才能够禅修有成。

“从欲界出”,即如果满脑筋里面还在想著股票,想著年底要怎么选立法委员,怎么样去争得一席之地,满脑子还在名利方面,纵然有一段时间参加禅修,你的身体是来到禅堂,但是你的心却是在外面,或者越坐,心不断在打妄想、妄念纷飞,没办法进入初禅。

所以,你没有放下“欲界”,你没办法进入“色界”,你要进入初禅、二禅……,你要放下名利、放下万缘才能够进入。

因为初禅到四禅是“色界”,因为它是依地、水、火、风,依一些有色有形的而入定,所以叫做“色界”。

再来,“五定到八定”不是无依,它是依空、依识,属于“空”跟“识”,这是“无色界”,进入深定的人,称作进入“无色界定”、“无色界”。

不是说修行就可以出三界,如果没有体会到解脱道的“出世间法”,就是在这三界里面绕,包括初果到三果、证到三果的人,都还在三界里面。

证到三果的人,“色界”、“无色界”两个部份,就是属于“五上分结”,因为证到三果的人,他还没有看到“色界”与“无色界”的味跟患,所以还没办法出离,因为这是很微细,以后我们在实修的时候,再看因缘来讲。

  

【法义分享】:

“三界”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三界是指整个宇宙存在的实相世界,是中性的。

佛经里面有讲到“三界”,但是很多人却把“三界”错解了,如果没有区分出广义与狭义,什么叫做真正要出离的“三界”,你拼命的错误出离,就没办法出离“三界”。

广义的“三界”是指整个宇宙存在的实相世界,这是中性的。

“狭义的三界”是指“自我”所想像、抓取、构筑而成的梦幻三界--是无边的苦海。

佛教所要出离的三界,是指由“自我”所构筑而成的梦幻世界。

  

一般人都不知道佛教所要出离的,是指狭义的个人的梦幻世界,个人欲望所抓取出来的三界,结果偏偏一直在用你的禅定、你的修行,然后要去离开广义的世界、广义的三界。

所以,有的人会把这个世界认为说是五浊恶世,我们要赶快离开这个世界,到他方世界去找一个清清净净、永恒不变的地方,那都是向心外去求法,向心外去求一个涅槃寂静的世界。

“三界”为什么是属于“自我”所构筑的梦幻世界呢?

如果一个人喜欢禅定、色界禅方面,在这种情况往生,他是生到与初禅、禅定的“色界天”相应的那些天,还是属于天人。

如果他喜欢在“无色界”,然后在“无色界定”方面往生,就跟“无色界天”的这些天人相应,还是在三界里面、六道里面的天道而已。

为什么狭义的三界是由“自我”所构成的梦幻世界?

因为当你进入初禅到四禅,或是五定到八定,甚至再更深入,就是进入到“灭尽定”。

修行人就算能够放下“欲界”,如果还一直迷执在“色界”与“无色界”方面,不要以为进入这些就是修行很高,反而很容易增长“我慢”,这些都属于三界,这三界还是无边的苦海,因为你都是用“自我”,还是透过“有为法”,你“入色界定”或是“无色界定”,都是透过你的努力用功修行,透过你的“有为法”而契入的,也就是都还有“自我”,还在“自我”所构筑的梦幻三界里面。

  

先了解这样的观念,以后大家在实修实证时,要逐步的深入。

我们现在把整个从初果到阿罗汉果的次第讲解出来,这样大家才不会得少为足,或是中途被一些禅相、禅定,把你吸住了、迷惑了。

“四禅”还是在色界里面,阿罗汉是四果,四禅跟四果不一样,禅定跟证果不一样,如果没有法义闻思基础,这些都算是在“世间定”。

所以,为什么闻思法义、闻思证法,非常重要!

因为你不知道什么叫做“出世间法”,不知道怎么样“出三界”,你再用功,也都是在“自我”的三界里面绕,都是在“世间定”里面绕,一样都是在梦幻世界里面。

  

只要有证初果之后,事实上它那种串习力就会出来了。

当一个人证初果之后,他再怎么样他都一定会寻寻觅觅,一直往解脱路上迈进。

只是说你如果不是很积极、得少为足,有可能要七世之久,如果你能够好好用功、努力继续,不以得少为足,你很可能现世就能够到达阿罗汉。

以后我们把蕴、界、处这些慢慢看过,你就可以知道,因为只要有“自我”,虽然佛陀一直在解析无我、无我,但是当他因缘形成之后,有这个色身、身心,但是你那个“自我”的幻相会形成,会一直紧抓著不放,然后在往生的刹那,还会抓住一个、形成一个种子出来,就像水果长到最后会生出果实,果实里面又有种子,种子遇缘又会再成长,也可以讲是一种“业识”,只要这一生这一世,还没有证到四果阿罗汉,你那生命核心的抓取,还会存在著,会抓取那个我、我所,他会抓著、所以不放,于是就会在他的意识田里面,形成一个种子出来。

  

但是,这个种子不是一般所能理解的,一般认为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灵魂、一个识,不是这样。

我们连这个“识”,都要看到它的无常、缘起,这个种子也是地、水、火、风、空、识的组合而成,这个“识”不是单独存在的东西,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元素,它是由地、水、火、风跟空组合而成的。

所以,不管它是欲界、色界,或是无色界的这些,都是由地、水、火、风,空、识所组合而成,只是它的比例成分不同而已,包括色界天人、无色界天人方面,也还是一样有这些元素,就像有些比重比较重的,就像是那些鱼,在海里面游;组合比较轻的就像鸟,在空中这样飞。

海里面的鱼与空中飞的鸟,组成元素都是相同,都是地、水、火、风、空、识,但是比例不同而已。

【法义分享】:

众生是在“自我”所构筑的梦幻世界中打滚。

凡夫是在欲界、欲求的欲界中打滚。

大部分修行人仍是在欲界中追逐。

这里我们只能点到为止讲,大家慢慢去看。

少部分修行人能够离开欲界,但是仍然在色界(四禅),就是初禅到四禅,跟无色界(八定)中浮沉。

证到三果的阿那含仍未断色界、无色界贪,因为他的五上分结还没有断。

要断十个结才能“出三界”。

“出三界”就是“我慢断尽”,从梦幻世界中醒来,体证涅槃、无为、空,成为无学的阿罗汉。

“知从欲界出,超逾于色界,一切行寂灭……”你光从文字上面,你没办法体会到它的深义,你都是会做一些负面的取角。

“断除一切爱,一切行灭尽”这一样从文字上面,你没办法了解它的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