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小区勘察报告.docx
《xxxx小区勘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小区勘察报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xx小区勘察报告
证书编号
资格等级
发证部门
项目编号:
XX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XXXXXX小区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详勘)
二○XX年X月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工程名称:
XXXXX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XXXXXXX小区
工程编号:
法定代表人:
技术负责人:
审定人:
审核人:
项目负责人:
报告编写人:
二○XX年X月
目录
1前言4
1.1工程概况4
1.2勘察依据及勘察技术要求4
1.3勘察执行有关规程、规范4
1.4勘察工作4
2岩土工程地质条件5
2.1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5
2.2岩土层结构特征5
2.3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6
2.4场区水文地质条件6
2.5地震效应7
3地基岩土工程条件评价8
3.1场地岩土层评价8
3.2场地稳定性及地基土均匀性评价8
3.3地基岩土参数建议值及桩基设计参数8
4基础方案的选择及评价9
4.1基础类型的选择9
4.2基础类型与持力层的选择与评价9
4.3沉(成)桩可能性分析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评价10
5结论与建议11
5.1结论11
5.2建议11
附表
序号
附表名称
编号
备注
1
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
附表一
2
2
常规土工试验指标分层统计表
附表二
2
附图
序号
附图名称
比例尺
图号
1
图例
01
2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1:
500
02
3
1—12工程地质剖面图
水平1:
50~200
垂直1:
100~200
03-14
4
ZK1、ZK8、ZK9、ZK16、ZK17、ZK19、ZK25、ZK32钻孔柱状图
1:
100~1:
200
15-22
附件
序号
附件名称
页数
1
土工试验成果总表
4
2
水质分析成果报告
4
3
岩土工程勘察委托书
1
1前言
1.1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
XX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XXXX小区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项目地点:
天门市黄谭镇
建筑组成:
拟建物结构及基础设计方案一览表:
建(构)筑物名称
建筑
面积
(m2)
层
数
(F)
高
度
(m)
基础埋置深度
(m)
拟用
基础
类型
基础荷重及预估基础宽度
对地基土承载力和单桩承载力的要求
结
构
类
型
条基
中柱
荷重
(KN)
边柱
荷重
(KN)
宽度
(m)
荷重
(KN/m)
1、2#楼
4300
10
33.0
-2.2
桩
基
础
4000
3000
Ra≥800KN
框剪
3、4#楼
3700
4+1
15.0
-1.6
2000
1200
框架
5#楼
3700
5+1
18.0
-1.6
2400
1600
场地整平标高:
30.00m(假设相对高程)
建筑物抗震类别:
丙类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乙级
工程重要性等级:
二级
场地复杂程度:
三级
地基复杂程度:
二级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乙级
1.2勘察依据及勘察技术要求
受建设方委托,我院承接了该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根据《勘察任务委托书及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求》,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如下:
1、查明不良地质现象,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
2、查明建筑场地地基土分布,提供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3、划分场地土类型,判别建筑场地类别
4、查明地下水赋存条件,评价地下水对砼的腐蚀性及钢筋砼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
5、选择基础持力层、提出合理的基础类型建议
本工程勘察阶段为详细勘察。
根据任务书及勘察技术要求,我院编制了勘察纲要,采用钻探、静力触探、标贯等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等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勘探点布设在拟建建筑物角点及轴线上,共布置了勘探孔50,其中钻孔16个,静探孔16个。
1.3勘察执行有关规程、规范
1、勘察任务委托书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
3、《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DB42/169-2003)
4.《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6、《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03)
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0、《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1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42/489—2008)
1.4勘察工作
本次勘察按照规划图在规划场址施工,各勘探点间距按桩基础(摩擦桩)要求进行布置,勘察孔平面位置见附图2。
本次勘察高程系统采用假设相对坐标系统,坐标亦为假设相对高程系统。
各孔坐标以场地东北角点桩D1与西北角点桩D2引测,各孔口高程以场地西北角点桩D2正对黄谭大道路中点G引测,设G点路面高程为30.00m。
外业勘察工作于2011年7月25日进场,8月5日完成。
完成工作量见表1.4-1:
表1.4-1完成工作量一览表
项目
单位
工作量
备注
机械岩芯钻探
m/孔
803.9/16
静力触探试验
m/孔
743.0/16
标准贯入试验(N)
次/孔
200/16
自由落锤
取样
原状土样
组
52
筛分土样
组
57
水样
组
4
室
内
试
验
常规土试验
组
52
颗粒分析
组
57
水质分析
组
4
水位观测
孔次
16
稳定水位
孔位及高程测量
孔次
33
一个高程及坐标引测点
2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2.1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
建设场地位于天门市黄谭镇,原黄谭棉花公司院内。
其北侧为黄谭大道,东西两侧为民居,南侧为牲畜养殖场。
现场勘察时,旧有建筑尚在拆除,整个场地尚未推填整平,整个地面高程在28.02~30.22m之间,有一定起伏。
场区南距汉江约15Km,地处汉江左岸一级阶地后缘、二级阶段前缘冲、洪积平原地貌单元。
2.2岩土层结构特征
根据钻探、静力触探、孔内原位测试和土工试验等多种方法,将勘察深度范围内的土体分为6层(7个亚层),各土层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勘察场地下部岩土大体可分为6层,自地面向下各层情况如下所述:
1、杂填土(Qml):
地层编号为1。
岩土特征:
黄褐色,以粉质粘土为主,夹建筑垃圾,结构松散,成分不均匀。
分布情况:
全场地分布。
层厚较均匀,最薄处为0.90m,见于CK19号孔,最厚处为2.00m,见于ZK7号孔,平均厚度为1.33m。
层面较平坦。
层顶最高高程为30.52m,见于CK48号孔,最低高程为29.31m,见于ZK15号孔,平均高程为29.77m。
2、粉质粘土夹粉砂(Q4al):
地层编号为2。
岩土特征:
黄褐色,软塑,饱和,层中粉砂为松散-稍密状。
分布情况:
全场地分布。
层厚不均匀,最薄处为2.90m,见于ZK7号孔,最厚处为7.70m,见于CK40号孔,平均厚度为4.89m。
层顶最浅埋深为0.90m,见于CK24号孔,最深埋深为2.00m,见于ZK7号孔。
层顶最高高程为29.42m,见于CK32号孔,最低高程为27.41m,见于ZK7号孔,平均高程为28.44m。
3、粉质粘土(Q3al):
地层编号为3。
岩土特征:
黄褐色-灰褐色,硬塑,饱和,含大量铁锰结核及氧化物。
分布情况:
全场地分布。
层厚较大,本次勘察仅在2栋小高层处布置钻孔揭穿,其余部位均未予揭穿,最大揭露厚度为15.20m。
层面平坦,层顶最浅埋深为4.80m,见于ZK35号孔,最深埋深为8.90m,见于CK41号孔。
层顶最高高程为24.72m,见于ZK10号孔,最低高程为21.23m,见于ZK8号孔,平均高程为23.56m。
该层中有1个粉质粘土透镜体夹层:
见于:
ZK7、ZK8两个钻孔,层厚2.00m。
4、粉质粘土夹粉土粉砂(Q3al):
地层编号为4。
岩土特征:
以可-硬塑粉质粘土为主,层中所夹粉土粉砂为稍-中密,干强度中等,稍有光泽,摇震反应中低。
分布情况:
本次勘察仅在2栋小高层处布置钻孔揭穿。
该两楼栋处均有分布,最薄处为3.70m,见于ZK12号孔,最厚处为5.10m,见于ZK18号孔,平均厚度为4.31m。
层顶最高高程为10.81m,见于ZK1号孔,最低高程为8.93m,见于ZK8号孔,平均高程为9.85m。
5、细砂夹粉质粘土(Q3al):
地层编号为5-1。
岩土特征:
以中密细砂为主,所夹粉质粘土一般以20-30cm薄层形式存在,粉质粘土为可塑状态。
分布情况:
本次勘察仅在2栋小高层处布置钻孔揭穿。
该两楼栋处均有分布,最薄处为2.40m,见于ZK7号孔,最厚处为4.90m,见于ZK2号孔,平均厚度为3.67m。
层顶最高高程为6.41m,见于ZK1号孔,最低高程为4.16m,见于ZK18号孔,平均高程为5.54m。
层底最高高程为3.06m,见于ZK4号孔,最低高程为0.26m,见于ZK18号孔,平均高程为1.87m。
6、细砂(Q3al):
地层编号为5-2。
岩土特征:
灰褐色,中密-密实。
以石英砂为主,见云母碎片。
分布情况:
本次勘察仅在2栋小高层处布置钻孔揭露(未予揭穿)。
该两楼栋处均有分布,最大揭示厚度为9.60m,见于ZK4号孔。
层面稍有起伏,层面最高高程为3.06m,见于ZK4号孔,最低高程为0.26m,见于ZK18号孔,平均高程为1.87m。
以上各岩土层空间分布及埋藏条件特征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及《钻孔柱状图》(附图3—22)
2.3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2.3.1常规土工试验指标
本次勘察施工了16个钻孔,在16个钻孔中共采取了52组原状土样、57组筛分样,分层统计结果见附表二《常规土试验指标分层统计表》。
2.3.2静力触探试验指标
本次勘察共进行了16个静探孔,分层统计各土层的比贯入阻力(Ps)值于
2.3-1:
表2.3-1比贯入阻力(Ps)值计算表
层
号
岩土名称
统
计
数
n
最
大
值
max
MPa
最
小
值
min
MPa
平
均
值
μ
MPa
标
准
差
σ
变
异
系
数
δ
统正
计系
修数
ψ
标
准
值
Ps
MPa
②
淤泥质粉质粘土
16
0.78
0.52
0.65
0.07
0.10
0.95
0.62
③
粉质粘土
16
1.12
0.82
0.97
0.09
0.10
0.96
0.93
④
粉质粘土
16
3.11
2.31
2.67
0.17
0.07
0.97
2.59
⑤
粉土
16
2.46
2.16
2.43
0.11
0.05
0.98
2.38
粉砂
16
3.01
2.36
2.61
0.16
0.06
0.97
2.54
⑥-1
粉砂
16
7.14
5.16
5.72
0.54
0.09
0.96
5.48
⑥-2
粉砂
16
12.35
9.35
10.50
0.96
0.09
0.96
10.07
2.3.3标准贯入试验
本次勘察在16个钻孔中共进行204次标准贯入试验,按数理统计及经验进行取舍,分层统计其击数,见表2.3-2:
表2.3-2标准贯入试验(N)值计算
层
号
岩土名称
统
计
数
n
最
大
值
max
MPa
最
小
值
min
MPa
平
均
值
μ
MPa
标
准
差
σ
变
异
系
数
δ
统正
计系
修数
ψ
标
准
值
N
MPa
③
粉质粘土
15
5
3
4
0.70
0.17
0.92
4
④
粉质粘土
18
13
9
11
1.31
0.12
.95
11
⑤
粉土夹粉砂
13
10
7
8
0.76
0.10
0.95
8
⑥-1
粉砂
35
17
12
14
1.38
0.10
0.97
14
⑥-2
粉砂
102
36
19
29
2.90
0.10
0.98
28
表2.3-3抗剪强度指标统计表
层号
岩土名称
土工试验(标准值)
静力触探
标准贯入试验
标准值
快剪试验
Ck
(kPa)
φk
(°)
Ck
(kPa)
φk
(°)
Ck
(kPa)
φk
(°)
Ck
(kPa)
φk
(°)
②
淤泥质粉质粘土
12.7
5.6
14.0
6.0
---
---
14.0
6.0
③
粉质粘土
17.3
10.8
19.0
11.0
19.0
11.0
19.0
11.0
④
粉质粘土
27.7
14.9
32.0
15.5
32.0
15.5
32.0
15.5
⑤
粉土夹粉砂
11.5
19.9
11.5
21.5
---
---
11.5
21.0
⑥-1
粉砂
---
---
0
29.0
0
29.0
0
29.0
⑥-2
粉砂
---
---
0
35.0
0
34.5
0
35.0
2.4场区水文地质条件
2.4.1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层、隔水层的确定
场地第①层杂填土孔隙较为丰富,为表部不均匀弱-中等透水层。
第②、③、④层粘性土的透水性能差,且全场连续分布,可视为相对隔水层。
第⑤-1层细砂夹粉质粘土、⑤-2层细砂孔隙丰富,与汉江水有一定的水力联系,为弱~中等透水层。
故该场区勘察深度内地下水存在两种类型,即赋存于浅部第①层杂填土中的上层滞水和赋存于第⑤-1及⑤-2层砂性土中的承压水。
2.4.2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及动态
场区浅层孔隙水动态变化受大气降水量影响明显,地下水雨季埋深较浅,枯水期水位相对较深。
根据长期监测资料,全年一、二、三、四、十一及十二月为地下水枯水期,其余月份为丰水期,全年水位埋深变化为1~2m左右。
上层滞水赋存于①层杂植土中,受大气降水及周围沟塘水入渗补给,水量较为丰富。
本次勘察期间(2011/8/5)测得各钻孔的上层滞水水位埋深0.40m~0.80m,标高26.56-26.90m;本场地第⑤-1及⑤-2层砂性土中的承压水对本工程的基础施工无不利影响,故其水位未予分层量测。
2.4.3地下水水质
场地及周围无污染源,如大型化工厂、废品收购站等;也无其它污水来源。
本次勘察期间,在ZK2及ZK32两孔取上层滞水及承压水水样各一组。
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上层滞水有干湿交替作用,地下水为弱透水层中的地下水,属于B型;承压水受长期浸水作用,地下水为强透水层中的地下水,属于A型。
根据场地取地下水试样水质分析成果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各离子的含量及评价结果见下表2.4-1:
表2.4-1腐蚀介质含量及腐蚀性评价结果表
上层滞水腐蚀介质含量及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评价
腐蚀介质
环境类型
介质含量
评价标准
评价结果
SO42-(mg/L)
Ⅱ
82.30~85.34
<300
微腐蚀
Mg2+(mg/L)
Ⅱ
9.72~40.11
<2000
微腐蚀
NH4+(mg/L)
Ⅱ
0.00~4.00
<500
微腐蚀
OH-(mg/L)
Ⅱ
0.00
<43000
微腐蚀
总矿化度(mg/L)
Ⅱ
285.0~858.0
<20000
微腐蚀
侵蚀性CO2(mg/L)
B
0.00
<15
微腐蚀
PH
B
7.69~7.73
>6.5
微腐蚀
上层滞水腐蚀介质含量及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评价
腐蚀介质
环境类型
介质含量
评价标准
评价结果
Cl-(mg/L)
干湿交替
15.30~59.48
<100
微腐蚀
承压水腐蚀介质含量及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评价
腐蚀介质
环境类型
介质含量
评价标准
评价结果
SO42-(mg/L)
Ⅱ
70.10~84.12
<390
微腐蚀
Mg2+(mg/L)
Ⅱ
3.39~45.97
<2000
微腐蚀
NH4+(mg/L)
Ⅱ
0.00
<500
微腐蚀
OH-(mg/L)
Ⅱ
0.00
<43000
微腐蚀
总矿化度(mg/L)
Ⅱ
274.0~725.0
<20000
微腐蚀
侵蚀性CO2(mg/L)
A
0.00
<15
微腐蚀
PH
A
7.47~9.45
>6.5
微腐蚀
承压水腐蚀介质含量及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评价
腐蚀介质
环境类型
介质含量
评价标准
评价结果
Cl-(mg/L)
长期浸水
15.30~62.88
<10000
微腐蚀
结论:
该两层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具微腐蚀性。
2.4.4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评价
根据场地气侯、岩性等条件综合评价,判定场区环境属Ⅱ类。
赋存于①层杂填土中的上层滞水及赋存于下部第⑤-1及⑤-2层砂性土中的承压水对砼结构及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均具微腐蚀性。
杂填土中赋存的上层滞水水量随季节(大气降水)的变化而丰枯不一,基础施工揭露时必须采用可靠的重力集、排水措施予以处理,以免坑(槽)受到其浸泡而导致施工环境恶化。
因本场地的隔水底板较厚,下部承压水不会对所述工程的建设造成不利影响。
2.5地震效应
2.5.1拟建筑物设防烈度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天门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2.5.2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
勘察时在ZK3、ZK16两孔实测了20m以内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Vse分别为:
223.6m/s和228.8m/s(详见后附剪切波测试报告),均介于150m/s~250m/s之间,可判定场地土类型属中软场地土。
2.5.3建筑场地类别
根据院内(ZK4#孔北侧2m)水井资料,场地50m深度内无密实碎石土及稳定基岩,故本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50m,综合判定场地类别属Ⅲ类,属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
设计特征周期值为0.45s。
2.5.4地震液化
按《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所述拟建物均为抗震设防丙类建筑。
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4.3-1条:
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不含黄土)的液化判别和地基处理,6度时,一般情况下可不进行判别和处理。
因本场地位处抗震设防6度区,且20m范围内场地土均以粉质粘土为主,故可不考虑地震液化危害。
3地基岩土工程条件评价
3.1场地岩土层评价
第①层杂植土,黄褐色,主要由粉质粘土混建筑垃圾组成,结构松散,成分不均,力学性能差。
②层粉质粘土夹粉砂,灰褐色,软塑~流塑,饱和,层中所夹粉砂呈松散状态。
强度较低。
③层粉质粘土,黄褐~灰褐色,可~硬塑,饱和。
强度良好。
④层粉质粘土夹粉土粉砂,灰褐色,可~硬塑,饱和,所夹粉土、粉砂呈稍~中密,强度较高。
⑤-1层细砂夹粉质粘土,灰褐色,中密饱和,层中所夹粉质粘土呈可塑状,其厚度一般为0.2m左右。
强度较好,但垂向差异性巨大。
⑤-2层细砂,灰褐色,中密-密实,饱和。
强度良好。
3.2场地稳定性及地基土均匀性评价
根据场区地形地貌及岩土工程特性,场区内不存在产生地裂、滑移、塌陷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稳定性较好。
场地上部土层的层面坡度在局部地段大于10%,属不均匀地基。
但可作为桩端持力层使用的中下部土层均无太大起伏,其均匀性较好。
3.3地基岩土参数建议值、地基处理及桩基设计参数
地基强度与变形参数的确定是以分层统计的物理力学参数为基础,依据有关规范、查表、及经验公式计算,并结合我院多年积累的有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确定。
地基土层技术参数见表3.3-1。
为克服人为因素和设备因素对试验成果精度的影响,各种原位测试的记录、量测由具有相应技术资格的人员承担,标贯及动探采用自动落锤,取样采用取土器,获得的岩土数据较为客观真实。
岩土参数的统计按地质分层进行,异常值的剔除采用置信区间法即(+3)法则。
各土层各物理力学指标的变异系数见表2.3-1—表2.3-3及附表二:
岩土参数指标统计表》、《地基土体原位测试参数分层统计表》等,从表中看出,各土层各物理力学指针的变异等级一般属低至中等,数据离散性不大,相应的置信水平为95%。
评价岩土性状的物理指标采用的是相应指标的平均值,评价岩土性状的力学指标采用的是相应指标的标准值,承载力特征值计算所需的岩土参数选用的是指标的标准值。
承载力特征值及压缩模量按《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湖北省地方标准DB42/242-2003)采用。
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求得的承载力特征值较为吻合。
详见《地基土层技术参数一览表》。
见于表3.3-1
表3.3-1地基土层技术参数一览表
土
层
编
号
静力触探
计算值
标贯/动探
查表值
土工试验
查表值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及压缩模量建议值
fak
(KPa)
Es
(MPa)
fak
(KPa)
fak
(KPa)
Es
(MPa)
fak
(KPa)
Es
(MPa)
②
70
3.6
---
65
3.1
70
3.5
③
100
4.7
100
105
5.0
100
5.0
④
260
10.9
260
240
8.2
250
9.1
⑤
110
8.8
115
115
5.0
110
6.5
⑥-1
160
14.0
170
---
---
165
14.0
⑥-2
250
23.0
245
---
---
250
23.0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03及场地地基土特征,结合本区桩基经验得出地基处理及桩基设计参数,列于如下两表:
表3.3-2水泥土搅拌桩设计参数一览表
土层编号
水泥土搅拌桩
承载力估算值
编号
土层名称
侧阻力特征值qsia
(KPa)
端阻力特征值qpa
(KPa)
注:
仅供估算使用,最终应以测、试桩结果为准
表3.3-3地基土层桩基设计参数一览表
地层
预应力管桩承载力估算值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承载力估算值
编
号
地层名称
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