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11 师说 韩愈导学案4.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482460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11 师说 韩愈导学案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11 师说 韩愈导学案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11 师说 韩愈导学案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11 师说 韩愈导学案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11 师说 韩愈导学案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11 师说 韩愈导学案4.docx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11 师说 韩愈导学案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11 师说 韩愈导学案4.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11 师说 韩愈导学案4.docx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11师说韩愈导学案4

《师说》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熟练背诵全文。

学习“破”有“立”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结合相关视频材料,合作探究有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教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学习重点】:

熟练背诵并且默写全诗。

【学习难点】:

学习“破”有“立”的写法。

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教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背景分析】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

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

柳宗元说:

“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

今之世不闻有师。

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愈以是得狂名。

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关链接】】

1.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

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

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

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

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

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

“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憎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

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2.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说”比“论”随便些。

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

“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

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

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3古代从师学习的故事:

(1)先师百人:

齐国名臣晏婴勤奋好学,不管什么地方,只要有才能有知识的人,他都去拜之为师,虚心求教,博采众长,相传他有“先师百人”,因此他学识精深,能言善辩,成了齐国名臣。

他多次代表齐国出使,不辱使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

  

(2)程门立雪:

北宋学者杨时尊师好学,一次他和同学去洛阳见老师程颐。

当时正值三九严寒,天空飘着雪花,来到老师门前,只见老师在打瞌睡,他们不愿打扰,就静静地肃立在门前的雪地里。

程颐醒来看到他们,连忙让他进厅堂,这时门外的积雪已有一尺多厚。

  (3)卖衣求师:

南北朝时贾思伯、贾思同两人求学于老师阴凤门下,由于家贫,只好把身上穿的衣服典卖出去,筹集学费。

人们为他们好学的精神所感动,便凑了不少丝绸之类的物品让他们去送给老师。

阴凤知道实情后,坚决不肯收礼。

这则卖衣求师的故事便成了千古流传的佳话。

 

4韩愈的名言警句:

  

(1)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调张籍》)

  

(2)不塞不流,不行不止(《原道》)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进学解》)

(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初春小雨》)

 

预习案

(你做足预习的功课了吗?

检验一下自己吧)

一、基础知识梳理

1.给下列加点的词注音:

愚(   ) 句读(   )   谀(   ) 经传(   )   

郯(   )苌(   ) 聃(   )    蟠(   )   

巫(   )

 

2.找出本文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通     

解释:

          

②或师焉,或不焉。

            通        

解释:

          

 

3.用“\”给句子断句: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④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4.指出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①古之学者 古:

             今:

         

②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

             今:

          

③吾从而师之  古:

             今:

         

④是故无贵无贱  古:

             今:

        

⑤句读之不知   古:

        今:

            

⑥小学而大遗古:

           今:

            

⑦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古:

               今:

            

⑧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

               今:

            

5.指出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吾师道也  ()

吾从而师之 ()

孔子师郯子……(                    ) 

而耻学于师。

(                    )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                    )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                    )

 

6.请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

(           )

⑤学于余。

(           )             

⑥而耻学于师。

(           )

⑦不拘于时。

(       )               

⑧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            

 

 

二、课文预习、初步感知

 

写出各段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填好下表:

段意

论点 

第一段:

                         

                                  

中心论点:

                         

                                  

第二段:

                         

                                  

分论点:

                         

                                  

第三段:

                         

                                  

分论点:

                         

                                   

第四段:

                         

                                  

原因:

                         

                                  

 

学习案

(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亮出自己的观点,比比谁的更全面、更深刻。

1.作者是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2.讨论:

教师的“传道”、“受业”、“解惑”这三项任务,哪一项是主要的?

本段对“受业”一项未作阐述,这是为什么?

 

3.从课文第二段,我们可看出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呢?

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分析并批判这种风气的?

运用了什么论证手法?

 

 

 

4.第三段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关系?

做出了什么论断?

  

 

 

 

5.结合全文,谈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师”与“道”的实际内涵及关系。

  

 

 

 

6.讨论:

韩愈说: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如果说,现在的老师的作用仍然是“传道、授业、解惑”,这种说法对不对呢?

 

 

 

巩固案

(学应有所得,

课堂练习,巩固深化,做下列试题)

l.下列划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郯子(tán)   六艺经传(zuàn)  贻(yí)

B.句读(dòu)   苌弘(cháng)     聃(rán)

C.阿谀(yú)    授之书(sòu)     蟠(fán)

D.或不焉(fǒu) 谄媚(chǎn)      嗟乎(jiē)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师说》以贻之    贻:

赠送

B.不耻相师            师:

老师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

风尚

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闻:

懂得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C.吾从而师之        D.师不必贤于弟子

4.选出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式相同的一项(    )

   A.圣人无常师              B.余嘉其能行古道。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5.默写。

①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如是而已。

②师者,__________                    ______。

③是故无贵无贱,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

 二、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刚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B.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7.在下列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     )

   例: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李氏子蟠……不拘于时      D.古之人不余欺也

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A.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

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B.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

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C.对那些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

师,我是无所谓的。

   D.那些教孩子的老师,交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

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9.对这段文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该段句式变化多,整句和散句相结合,奇偶互见;字里行间饱含感情,读来感心动耳。

   B.作者连用三个对比,尖锐地批判了“今之众人”“土大夫”“君子”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三个对比,结语语气一句比一句重,第一个对比的结语是疑问语气,第二个对比的

结语是肯定、责备的语气,第三个对比的结语是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D.这一段批判反面现象的目的是讽刺士大夫之智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知识链接】

虚词也、以、因、于常见用法及举例

、1、【也】

(一)助词。

1、表示判断语气,一般译为“是”“就是”。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张良曰: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2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阿房宫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过秦论》)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

何泣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崤之战》)

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2)句中语气词。

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

(《石钟山记》)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师说》)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①诗云: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例:

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触龙说赵太后》)

2、【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

译为:

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凭借。

译为:

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

译为:

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

译为:

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5、表示原因。

译为:

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廉颇蔺相如列传》)

6、表示依据。

译为:

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

(《赤壁之战》)

说明:

“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

(2)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

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游褒禅山记》)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石钟山记》)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廉颇蔺相如列传》)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陶渊明《归去来辞》)

(3)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例: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以:

表时间)(《出师表》)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例:

①逆以煎我怀。

(《孔雀东南飞》)

(4)动词

1、以为,认为。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触龙说赵太后》)

②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涉江》)

(5)名词。

译为:

缘由,原因。

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6)通假

1、通“已”,已经。

①固以怪之矣。

②日以尽矣。

2、通“已”,止。

①无以,则王乎?

3、【因】

(1)介词。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

(《核舟记》)

2、依靠,凭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3、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

(《鸿门宴》)

4、通过,经由。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鸿门宴》)

5、因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2)副词。

1、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

(《赤壁之战》)

2、原因,缘由,机缘。

①于今无会因。

(《孔雀东南飞》)

(3)动词

1、根据

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2、沿袭,继续。

①蒙故业,因遗策。

(《过秦论》)

4、【于】

(1)介词。

1、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

(在)《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方面”“从……中”

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游褒禅山记》)

3、由于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4、向,对,对于。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5、被。

①君幸于赵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6、与,跟,同。

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②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

7、比。

①孔子曰:

“苛政猛于虎也。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后一个“于”:

比)(《劝学》)

【学习心得】

 

《师说》导学案答案

1、愚(yú)   句读(dòu)   谀(yú)   经传(zhuàn)   郯(tán)苌(cháng)聃(dān)    蟠(pán)   巫(wū)

2.找出本文的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传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不是这样

 

3.用“\”给句子断句: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④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4.指出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①古之学者      古:

求学的人    今:

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②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

用来……的凭借   今:

因果关系连词

③吾从而师之    古:

从,跟随,而,顺承     今:

"从而"是连词

④是故无贵无贱  古:

无论             今:

没有

⑤句读之不知     古:

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

看字发出声音

⑥小学而大遗     古:

小的方面学习     今:

小学校

⑦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古:

一般人    今:

许多人

⑧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

不一定 今:

用不着,不需要

5.指出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吾师道也    师,名词用作动词即“学习”

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用作意动词即“以……为师”

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而耻学于师。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耻)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名词作动词,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

6.请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判断句)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判断句)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宾语前置)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

(介词结构后置)

⑤学于余。

(介词结构后置)             

⑥而耻学于师。

(介词结构后置)

⑦不拘于时。

(被动句 介词结构后置)   

⑧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省略句,省略宾语)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写出各段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填好下表:

段意

论点 

第一段:

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中心论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第二段:

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

分论点: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第三段:

用具体事实进一步阐明谁可为师的道理

分论点:

圣人无常师 

第四段:

说明写本文的原因

原因:

鼓励后学

1.不拘于时;2.能行古道。

照应

上面两个分论点

【学习案】

1.作者是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答案:

第一层: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

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

“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

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二层:

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

传道、受业、解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两个单音词。

“所”具有代词性质,“以”是介词,构成“以所”介宾短语,但习惯上这两个字倒置着用。

“所”指代“老师”,译为“他”,“以”译为“靠”。

全句译为:

“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

”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第三层:

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

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气连用八个“吾”字,句中“亦”作假设关系的连词“如果”讲。

后一分句,用反诘句,加强语气。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诘语气,“知”是“管、追究”。

这句译为“哪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第五层:

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无”作条件关系的连词“无论”讲,“所存”,名词性所字结构,译为“……地方”。

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语,“师之所存”作谓语。

全句译为:

“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

 

2讨论:

教师的“传道”、“受业”、“解惑”这三项任务,哪一项是主要的?

本段对“受业”一项未作阐述,这是为什么?

答案:

在韩愈看来,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传道”,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主要目的就是要“传道”,恢复儒家的“道统”,因而提出“师道”的口号。

这个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