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外国学前教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75226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132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外国学前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当代外国学前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当代外国学前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2页
当代外国学前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2页
当代外国学前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代外国学前教育.docx

《当代外国学前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外国学前教育.docx(1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代外国学前教育.docx

当代外国学前教育

当代外国学前教育

绪论

学习目标

掌握学习外国学前教育学的目的,明确学习外国学前教育学的意义。

了解学习外国学前教育的方法。

第一节学习当代外国学前教育的意义

学习和研究当代外国学前教育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推动学前教育的全球化,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培养出适合时代需要的“国际人”。

    一、增强对外国学前教育的认识

  学习外国学前教育就要对各国的学前教育进行比较研究。

比较是一种分析、衡量、借鉴的研究活动,通过比较,我们能够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外国的学前教育,诸如发展的现状、呈现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趋势。

比如,男性学前教育工作者在各国学前师资队伍中所占的比例是多少,为什么日本、丹麦、澳大利亚等国家男性学前教育工作者所占的比例较大,这个比例是在继续上升还是在下降,其原因是什么,这它对本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等等。

    二、加深对本国学前教育的理解

  学习和研究外国学前教育的关键在于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

通过比较研究,我们能从认识别国的学前教育,转化到反思自己国家的学前教育,这是比较学前教育的独特价值所在。

例如,通过对欧美国家学前儿童多元文化教育的了解,我们就会发现这是我国学前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就能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注意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构建学前儿童多元文化教育的新体系,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三、促进学前教育的国际化

  学习和研究外国学前教育不仅要总结学前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而且还要探索学前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并预测学前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向。

例如,重视学前教育的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注意稳定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是美国、英国、日本等学前教育发达国家发展学前教育的一条成功经验,这条经验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纳,如非洲的一些国家,现在也开始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升学前教师的素质和水平。

    四、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

  学习和研究外国学前教育核心就是要为发展学前教育事业,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促进学前教育的全面发展服务。

通过比较研究,能够寻求出适合于本国学前教育发展和学前儿童成长的最佳途径、手段、形式、策略和方法,提高本国学前教育的质量。

 第二节学习当代外国学前教育的方法

一、方法论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最普遍规律的科学,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法论,也是学习外国学前教育的方法论基础,它规定了比较学前教育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以系统的、整体的观点全面考察学前教育,而不是以孤立的、片面的观点研究和分析问题

   学前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决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同其他社会现象或社会部门,如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任何一种学前教育制度的发生和发展也都有其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因此,在研究时必须深入考察和分析学前教育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相互关系。

   学前教育自身也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构成的一个综合体,诸如教育目的、教育活动、教育方法、教育设施、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等等,因此在进行比较研究时,也同样必须全面、充分地考虑学前教育内部诸因素的关系,避免犯类似瞎子摸象、以偏概全的错误。

   

(二)以动态的、发展的观点考察学前教育,而不是以静止的、凝固不变的观点研究和分析问题

   一切事物都在发展之中,学前教育的制度、理论、内容、方法也永远处在发展的进程之中。

一定的学前教育制度和学前教育实践,都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因此,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虽然是以现状研究为主,但是必须适当追溯历史,搞清楚学前教育发展的来龙去脉,同时又必须高瞻远瞩,展望、揭示和把握新生的、有前途的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

   通过外国学前教育的研究,我们必须知道,今天的学前教育从哪里来,如何来;明天的学前教育又将到何处去,怎样去。

我们研究的目的不是要判断各国学前教育制度的优劣。

因为学前教育制度的优劣必须根据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从它是否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个人的发展这个角度来考察;尤其必须防止把某种学前教育制度视为无缺的制度,把某种学前教育的理论看做是万古不变的理论,把某种学前教育教学方法当成尽善尽美的方法和幼稚病。

   (三)用实践的标准来检验学前教育理论,而不是以主观想象来分析判断问题

   实践的原则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要搜集真实可靠的资料,进行有科学根据的分析;二是通过比较研究得出的经验、规律和结论等,还必须回到实践中去经受实践的检验。

   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要了解中国的国情,有目的地确定比较研究的重点,使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在借鉴外国学前教育的经验时又要考虑其形成的背景和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观臆断和生搬硬套都是不可取的。

最好先通过小面积的试验来取得经验,再逐步推广,从而避免一哄而上的盲目性。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外国的、新的学前教育制度、理论和教学方法,并不一定就是好的、合理的。

有时候,某种新制度初看似乎合理,但经过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就可能显露出种种弊端,未必好用。

例如,美国五六十年代的课程改革,曾一度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但经过时间和实践的检验,暴露了矫枉过正的严重问题。

因此,必须科学地分析外国的学前教育理论和学前教育实践,只有经过实践证明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东西,才是正确的东西。

对此,萨德勒说过这样一段十分生动的话。

他说:

“我们不能象小孩逛花园那样,信步漫游于世界教育制度之林,从一棵树上采取一朵花,从另一棵树上摘取一些叶子,并且希望把所搜集到的东西栽种在自家的土地上,就会得到一棵活的树。

   二、研究方法

   

(一)比较法

   比较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学前教育制度和学前教育实践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各国学前教育的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方法。

根据比较角度的不同,比较法又可以分为:

   1.纵向比较

   即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学前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的比较,或者对两个以上国家和地区的学前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的交叉比较。

例如,我们可以比较研究一个国家幼儿园入园率随历史发展而发生的变化,我们也可以比较两个国家或多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幼儿教育政策。

2.横向比较

   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和地区的某个学前教育问题或几个学前教育问题甚至整个学前教育体系所进行的比较研究。

例如,我们可以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的学前教育模式,来看学前教育模式与学前教育质量的关系。

   无论是纵向比较还是横向比较,都必须有对应点或对应点系统,需要把所有涉及到的有关的“点”对应起来建立一个对应点系统,这样,比较才成为可能。

建立了对应点系统后,还应该特别注意事物的可比性,应该掌握统一的标准。

例如,我们对中国和美国的学前教育进行比较研究,如果我们通过两国早期教育的内容来比较研究,则两国的早期教育内容就是对应点;然而,由于学前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对中国和美国的学前教育进行比较研究不只需要一个对应点,而经常是需要一个对应点系统,如我们要研究两国学前教育不同的文化背景,两国学前教育的管理体制,两国学前教育的目标,两国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两国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等等,就需要把所有涉及到的有关的“点”对应起来建立一个对应点系统。

总之,不是一个对应点,而是一个复杂的对应点系统。

对应点或对应点系统建立以后,比较才成为可能。

建立了对应点系统后,还应该特别注意事物的可比性,应该掌握统一的标准。

以概念的可比性为例,英国的保育学校(nurseryschool)和美国的保育学校(nurseryschool)就不是同一个概念,含义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不能把它们作为两个对等的概念进行比较;美国的幼儿园(kindergarten)和中国的幼儿园也不是同一个概念,当然也就不能作为两个对等的概念进行比较。

   

(二)调查法

   调查法是外国学前教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运用调查法,研究者能获取大量的关于外国学前教育的资料。

在比较学前教育学研究中,调查法主要有下列几种:

   1.参观访问法

   参观访问法是研究人员实地参观访问研究对象,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方法。

通地实地参观(如到幼儿园参观),观察研究对象(如活动中的幼儿),获得第一手感性材料,来了解外国学前教育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不少学前教育理论工作者、实践工作者、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利用学术交流、讲学、探亲、旅游等各种各样的机会,走出国门,观看、考察他国学前教育的状况,掌握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丰富了比较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成果。

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为参观访问的时间、地点和对象通常都要由被参观访问者来安排,因而有时候可能了解不到真实的和有代表性的情况。

   2.现场研究法

   现场研究法是指研究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的一个成员,深入其境,进行较长期的观察研究的方法。

例如,研究意大利的瑞吉欧教育模式,研究者可以到意大利采用瑞吉欧模式的幼儿园实际工作,参加该幼儿园的一切活动,在对该研究对象有了足够的了解之后,离开研究对象。

这样的方法加强了比较学前教育学研究的实践性。

   3.问卷法

   问卷法是研究人员用书面或通信的形式收集材料、设计表格、统计分析的一种方法。

例如,研究某两国幼儿家长对幼儿的态度就可以通过向不同国家的幼儿家长发放内容相同的问卷来进行。

问卷回收以后,研究人员通过对问卷表格的统计分析,就可以对两国幼儿家长对幼儿态度的问题进行比较研究了。

   (三)文献法

   文献法是通过分析重要的学前教育文件来了解外国学前教育情况的一种方法。

像国家关于学前教育的法令、规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会议记录、报告书、国际手册中的统计材料、杂志中当事人的经验介绍等。

例如,通过研究日本新的《幼儿园教育大纲》来对日本幼儿园教育的改革情况进行分析。

   在运用调查法和文献法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材料的客观性,善于分辨真伪,使所得材料真实可靠;又要注意材料的代表性,善于选择典型,使所得材料能反映普遍的情况;还要注意材料的充足性,要善于广征博引,使材料丰富多彩,有足够的说服力。

   (四)分析法

   分析法指通过适当运用因素分析、质量分析、数量分析等方法,对比较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说明和概括,达到对所研究问题有一个实质性的认识,从而得出有价值的结论的方法。

   分析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凡是可以数量化的材料应尽量做到定量分析,而涉及质的问题和不能数量化的材料应进行定性的分析。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应当结合起来使用。

   不管运用哪种研究方法,在进行分析比较时,都应当坚持比较的客观标准,防止把不能比较的东西硬凑在一起比较。

还要注意质的分析和量的分析相结合,既不可心中无数,又不可罗列数字,不看本质。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学习和研究当代外国学前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以及研究的方法。

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学习和研究外国学前教育的方法论基础;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比较法、调查法、文献法和分析法。

第一章美国学前教育的历史

学习目标

掌握学习外国学前教育学的目的,明确学习外国学前教育学的意义。

了解学习外国学前教育的方法。

美国概况

    

   国旗:

星条旗。

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

主体由13道红、白相间的宽条组成,7道红条,6道白条;旗面左上角为蓝色长方形,其中分9排横列着50颗白色五角星。

红色象征强大和勇气,白色代表纯洁和清白,蓝色象征警惕、坚韧不拔和正义。

13道宽条代表最早发动独立战争并取得胜利的13个州,50颗五角星代表美利坚合众国的州数。

1818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国旗上的红白宽条固定为13道,五角星数目应与合众国州数一致。

每增加一个州,国旗上就增加一颗星,一般在新州加入后的第二年7月4日执行。

至今国旗上已增至50颗星,代表美国的50个州。

每年6月14日为“美国国旗制定纪念日”。

在这一天,美国各地举行纪念活动,以示对国旗的敬重和对合众国的热爱。

 

     

   国徵:

主体为一只胸前带有盾形图案的白头海雕(秃鹰)。

白头海雕是美国的国鸟,它是力量、勇气、自由和不配的象征。

盾面上半部为蓝色横长方形,下半部为红、白相间的竖条,其寓意同国旗。

鹰之上的顶冠象征在世界的主权国家中又诞生一个新的独立国家——美利坚合众国;顶冠内有13颗白色五角星,代表美国最初的13个州。

鹰的两爪分别抓着橄榄枝和箭,象征和平和武力。

鹰嘴叼着黄色绶带上用拉丁文写着“合众为一”,意为美利坚合众国由很多州组成,是一个完整的国家。

   国歌:

《星条旗永不落》(“thestar-spangledbanner”曾译《星条旗》歌),歌词是一位名叫弗朗西斯·斯科特·基的美国律师在英美战争时,透过战场上的硝烟看到星条旗经过英军炮轰后仍在要塞上空高高飘扬时感慨万分而即景写下的。

曲谱是“进行曲之王”苏萨的著名代表作。

《星条旗永不落》于1931年被美国国会正式定为国歌。

     国花:

玫瑰花,象征着美丽、芬芳、热忱和爱情。

1985年经参议院通过定为国花。

  

   行政区划:

分十大地区:

新英格兰地区、中央地区、中大西洋地区、西南地区、阿巴拉契亚山地区、高山地区、东南地区、太平洋沿岸地区、大湖地区和阿拉斯加与夏威夷。

共有50个州和首都所在地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有3042个县。

联邦领地包括波多黎各自由联邦和北马里亚纳;海外领地包括关岛、美属萨摩亚群岛、美属维尔京群岛等。

50个州的名称为:

亚拉巴马、阿拉斯加、亚利桑那、阿肯色、加利福尼亚、科罗拉多、康涅狄格、特拉华、佛罗里达、佐治亚、夏威夷、爱达荷、伊利诺伊、印第安纳、艾奥瓦、堪萨斯、肯塔基、路易斯安那、缅因、马里兰、马萨诸塞、密歇根、明尼苏达、密西西比、密苏里、蒙大拿、内布拉斯加、内华达、新罕布什尔、新泽西、新墨西哥、纽约、北卡罗来纳、北达科他、俄亥俄、俄克拉何马、俄勒冈、宾夕法尼亚、罗得岛、南卡罗来纳、南达科他、田纳西、得克萨斯、犹他、佛蒙特、弗吉尼亚、华盛顿、西弗吉尼亚、威斯康星、怀俄明。

     

   教育:

中、小学教育主要是由各州教育委员会和地方政府管理。

学校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

多数州实行十年义务教育。

多数州实行十年义务教育。

各州学制不一,大部分为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高等教育有两年制的初级学院和技术学院、四年制的大学本科和二至四年的研究生院。

著名高等学府有:

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耶鲁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杜克大学等。

第一节美国学前教育的历史

美国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学前教育较晚。

十七世纪至独立前,处于殖民地时期,这个时期的教育基本上是宗主国教育模式的移植,而且是从民办教育开始的。

来自欧洲各国的大量移民,不仅带来了各自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同时也带来了祖居地的教育模式。

美国的学前公共教育,是在美国独立80多年后产生的。

美国的学前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局部到全国,从只有私立到私立公立并举,从雏形到逐渐完善而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学前教育体系,是经历了一个曲折而又复杂的变化过程的

   一、开创期的美国学前教育

   1816年[欧文](RobertOwen)在纽兰纳创立了幼儿学校,1826年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开办了美国第一个托幼机构,这是美国幼儿教育的早期形式。

         

   1856年,德国教育家舒尔茨夫人(C.Sthurz)在威斯康星州开设了美国第一所幼儿园。

她是德国移民,曾是[福禄倍尔](FriedrichWilhelmAugustFroebel)的学生,在美国,她先是出于对自己的孩子们进行教育的目的而开设了幼儿园,后来又吸收了邻近亲戚、朋友家的一些孩子参加。

在这个幼儿园中,她采用福禄倍尔的教育方法,用德语指导孩子游戏,唱歌,作业,美国对这种新兴的教育设施,按德语音译为kindergarten。

              

                         图 舒尔茨夫人创办的幼儿园

   继舒尔茨夫人在美国办起第一所幼儿园之后,紧接着于1858年,俄亥俄州的哥伦布市又开设了美国第二所德语幼儿园。

此后,在纽约,1861年和1862年分别出现了两所类似的幼儿园。

截止1870年为止的15年间,在美国由德国人开设的德语幼儿园已有10所左右,这些幼儿园都实施福禄倍尔式的教育。

   美国第一所讲英语的幼儿园是1860年由[皮博迪](ElizabethPebody)创办的,皮博迪在开创美国式的、民族化的幼儿园和推进幼儿园民族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她对福禄倍尔的理论很感兴趣,在波士顿开办了英语教学的幼儿园。

她还专程去德国学习,发行刊物,1868年又在波士顿创办了幼儿园教员培训班,这是历史上第一所幼儿教师培训机构。

这个机构由福禄倍尔的门生担任教师,深受福禄倍尔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直接影响。

这个机构为美国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幼儿园教师,这些教师成了美国普及幼儿园运动的强有力的骨干力量,为美国初期幼儿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861——1865年,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

这场战争实际上是美国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最终北方的资产阶级胜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前进的道路上的障碍。

战争后,工业、科技相互促进发展,使美国成为工业巨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使政府更加重视教育,促进了美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美国的幼儿园也由直接引用福禄倍尔的思想发展到向美国式的民族化幼儿园转变,重视幼儿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使幼儿园与公立教育制度结合。

1873年,圣路易斯市的教育委员会主任哈里斯博士(WilhelmHarriss)向地方教育董事会提出,要把幼儿园教育作为公立学校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请求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批准,于是哈里斯便开始了把幼儿园作为公立学校组成部分的实验并取得了成功。

圣路易斯首先把幼儿园教育作为公立学校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标志着美国公立幼儿园教育的开始。

1874年,圣路易斯市只有4所公立幼儿园,到1878年发展到53所,1903年发展125所,圣路易斯市的公立幼儿园取得成功后,美国其它一些州也纷纷仿效,公立幼儿园越来越多。

   美国幼儿园早期的发展情况,如图所示:

时间

幼儿园数

私立园数

公立园数

教师人数

学生数

1873

42

73

1252

1875

95

216

2800

1880

232

524

8871

1885

415

905

18832

1892

1311

825

459

2535

65296

1898

2884

1519

1365

5764

1900

4500

占总数的2/3

 

1901

5107

2111

2996

9926

       (摘自:

霍利岩,学前比较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从上表的数字可以看出,从1873年到1901年不到30年的时间里,幼儿园的数量增加了120多倍,入园儿童人数增加了近200倍。

其中私立幼儿园的数量占很大比重,直到19世纪末,私立幼儿园在数量上仍占2/3,但到1901年,公立幼儿园在数量上已超过私立幼儿园。

二、经济萧条时期的学前教育

   20世纪30年代,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生产过剩,商品卖不出去,工厂倒闭,失业人数多。

在经济不景气时期,联邦紧急救济总署、教育总署、全国保育协会和全国亲子教育协会于1934年共同决定成立“临时托儿所”(EmergencyNurserySchool),为失业人员的孩子免费服务,并为一部分教师提供工作机会。

至1936年,共设立“临时托儿所”665所,接受50379位儿童入校,聘用教师6300位。

当时,人们普遍把建立这种免费托儿所看成是一项新型的运动,每年约有30万儿童进入这种托儿所。

一般来说,这些托儿所,不仅为孩子们提供富有营养的饮食,使儿童的身体得以健康成长,而且还制定了适合各年龄班组的教育课程,配备有受过长期专业训练的教师,对儿童进行教育。

因此,这种机构深受家长们的欢迎。

其后,联邦劳工行政部和劳工进步管理局继续推行这种临时托儿所的发展,并逐渐将这种“临时托儿所”纳入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轨道,成为公立学校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公立幼儿园”。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这种机构超过2000所。

但是到1943年,随着美国经济的好转,联邦救济总署等机构对这些免费托儿所停止发放经费,这种托儿所的入托率也随之下降,入托人数由1930年的725万人下降到60万人。

   20世纪30-40年代在美国开展的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是当时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重要组在部分,其目的是要努力摆脱幼儿教育中福禄倍尔正统派的形式主义,弘扬福禄倍尔理论中的合理因素,加强幼儿教育与社会生活及儿童生活的联系。

心理学家霍尔(G.S.Hall,1841-1924)和哲学家、教育家杜威(J.Dewey,1859-1952)在理论方面给该运动以重要的指导。

希尔(P.S.Hill,1868-1946)是这场运动的杰出领导人。

她通过教学、实验、写作和讲演等活动,把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不断引向深入。

她还依据霍尔关于大肌肉群比小肌肉群先发展的理论,设计发明了一种后来被称作“希尔积木”的大形积木。

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强调对幼儿心理和生理特征的研究,重视学前教育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开展了多方面的实验活动,加强了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联系,强调对家长和教师的培训,在美国幼儿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50年代的学前教育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大批妇女走出家庭,进入劳动的市场,对她们的子女的保护和教育便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为此,1941年,联邦政府通过朗哈姆法案(LanhamAct),法案规定,联邦政府负担这种工厂地区托儿所经费的一半,地方政府也必须拨出经费为受战争影响的家庭提供新的集体福利,照顾那些母亲在军事工厂工作的儿童。

1945年,进入这种托儿所的儿童人数达25万之多。

在这类托幼机构里,由于工作人员所受的训练不同,这类机构的水平也是各不相同的,但这些机构在困难的情况下,都较好地完成了应急任务。

战争结束后,许多妇女回到家庭,联邦政府停止拨款,这种类型的托幼机构也相继关闭。

   战争结束后,有很多原来工作过的妇女不愿意再回到家庭,要求继续工作,这也就提出了为她们的孩子解决入托和教育的问题。

政府为适应这种需要,1950年,在白宫的一次会议上,专门讨论了有关儿童个性和健康成长的问题,开始重视学前期儿童的智力发展。

会上提出,要把专业化水平较高的幼儿园作为公共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进一步提高教育的质量以满足职业妇女对孩子入托的要求。

1956年,联邦政府通过了社会安全法案修正案,该法案重新提出了为职业妇女提供托儿服务的方案。

在1960年的一次白宫会议上,对儿童的保健、教育和福利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议。

如要使幼儿园成为公共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各社区、各州政府应以立法形式保证儿童教育的实施,学前教育应受到重视。

到1962年,根据社会安全法案修正案,联邦政府向各州福利部门提供了相当数量的补助款,要求它们协助政府改善幼儿教育的标准和计划。

但是直到60年代末,各州尚未制定出相应的教育法规。

   战争结束后,国际上相继建立了许多幼儿教育国际机构,如,国际卫生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unitednationseducationalscientificandculturalorganization),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unitednationsinternationalc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