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的所有诊断标准合集变态心理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63246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4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态心理的所有诊断标准合集变态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变态心理的所有诊断标准合集变态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变态心理的所有诊断标准合集变态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变态心理的所有诊断标准合集变态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变态心理的所有诊断标准合集变态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变态心理的所有诊断标准合集变态心理学.docx

《变态心理的所有诊断标准合集变态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态心理的所有诊断标准合集变态心理学.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变态心理的所有诊断标准合集变态心理学.docx

变态心理的所有诊断标准合集变态心理学

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

症状表现

1.前提:

创伤性事件2.应激负效应3.回避、退缩行为

◊强烈的害怕、无助或反应恐惧,反复侵入性地回忆创伤性事件,反复痛苦地梦及该事件(闪回Flash-back),涉及该事件就产生强烈情绪反应、激惹、过分惊恐等,以至刻意回避与该事件相关的刺激或场景,甚至产生社会退缩、自我封闭行为,影响或严重影响到学习、工作及人际关系。

◊生还者内疚综合征

◊如果不加干预,并非每个人都能从PTSD中自然“康复”,可数年乃至数十年残留应激障碍,影响生存质量

诊断要点

症状达一月以上、3个月以内为急性,3个月以上则为慢性

*遭遇创伤性事件

*应激负效应——创伤性体验反复侵入性出现,痛苦的惨烈与残酷不见衰减

*持续的警觉性增高,惊恐反应

*躯体症状:

睡眠障碍、免疫功能下降等

*持续的回避行为

病因学研究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于1980年在DSM-Ⅲ中第一次被正式列入

•战争与性攻击是最常见的创伤性事件

•创伤性事件越严重,发生应激障碍的比例越高。

但并非每一个遭遇过创伤性事件的个体就一定会发生PTSD。

•创伤性事件的严重性处于低水平时个体的先天易感性因素更显突出心理准备既可预防也可加重PTSD。

•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与积极的问题解决应付策略是重要的保护和预防因素

干预和治疗

•药物治疗:

针对高焦虑和惊恐发作的如百忧解、帕罗西汀(赛乐特)等

•心理治疗:

*宣泄法——引导PTSD患者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恐惧、愤怒、内疚等负性情绪

*想象性暴露——在想象中重新体验创伤性事件,但加入对事件的自我控制、理性认

知与情绪调节。

咨询治疗师帮助患者有效把握暴露的程度与进度(系统脱敏)

备注

.应激STESS——(联结社会心理事件与生理、心理疾患的中介概念)个体“察觉”到出乎意料的威胁或危险的环境刺激,机体内部因而产生的紧张“备战”状态。

从机体与之相关的心身机制而言,即应激,就社会关系而言,即紧张。

这种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功能的整体反应既可以是适应的,也可以是适应不良的。

耗竭:

长期暴露于连续、极度的(职业)应激环境,资源枯竭、应付失败,整合瓦解,代偿失调,而出现的过度心理疲惫、机体损耗的状态

ChristinaMaslach(1981)的耗竭三成分:

情感枯竭,非人化,自我成就感缺失

焦虑障碍AD

广泛性焦虑障碍GAD

惊恐障碍PD

症状表现

1.难以控制的焦虑和担忧2.运动性不安:

坐立不安、肌肉紧张,易感疲倦、思想难以集中3.植物神经功能亢进:

心悸、呼吸急促、多汗、腹泻、尿频、头晕……4.过分警觉、易激惹,睡眠障碍

1惊恐发作:

突然的极度害怕并伴有难受的生理症状,如心悸心慌、出汗、颤抖、窒息感、胸痛恶心、晕倒等,可在10钟之内达到高潮。

2预期焦虑:

在反复发作之后的间歇期,因担心再次发作而惴惴不安3.求助和回避行为4.常伴有抑郁症状,因不堪忍受惊恐,自杀倾向增加。

5.心理治疗对惊恐障碍非常有效

诊断要点

1.症状出现时间至少6个月以上

2.功能影响:

工作,学习,社会交往……

3.当事人难以自制的焦虑和担忧,坐立不安、肌肉紧张等

4.排除针对特殊对象的焦虑或其他精神障碍

.广场恐怖

.社交恐怖

其它特殊恐怖:

飞行、流血、动物、

1.害怕独自离家在外的种种情景:

怕开阔地方、怕人多/人群拥挤、怕……

2.对此感到焦虑、恐惧,觉得无助,甚至恐慌至极而晕倒

3.因此而设法逃避这种情景,并影响到社会功能

1.害怕与人、尤其是陌生不熟悉者的接触或社会交往。

2.置身于社交情景,会产生焦虑、惊恐3.设法逃避这种情景,或极痛苦极焦虑烦恼地忍耐,当事人认识到这种害怕/焦虑反应是过度或不合理的,但无法自制。

4.影响职业/学习、社交/人际关系,并为此明显感到痛苦烦恼

1.存在/预期对某特殊场景或物体而出现显著而持续的害怕/恐惧。

2.一旦置身于此特殊场景,出现强烈焦虑和惊恐。

3.设法避免该场景或物体,或极痛苦极焦虑烦恼地忍耐,当事人认识到这种害怕但无法自制。

4.显著影响功能:

职业/学习、社交/人际关系,并为此明显感到痛苦烦恼

治疗

药物治疗:

苯二氮卓类,抗抑郁制剂

CBT认知行为疗法

惊恐障碍或某种特殊恐怖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当事人自身的需要与决心。

不少当事人完全可能终身带着这一障碍或特殊恐怖基本正常地生活,尽量把其影响限制在最小范围或可能承受与容忍的限度

精神分析,认知行为疗法,特别是满灌法、系统脱敏法,虚拟场景训练

备注

自我感觉——迫近的危险感、担忧、紧张,不能集中注意力,即刻崩溃的感觉,逃避和摆脱现状的强烈愿望

表现行为——逃避、言语异常、动作协调困难、解决问题无能

生理/心理反应:

心率/呼吸加快、不规律,胸闷心悸,肌肉紧张、震颤,血压升高,手脚出汗,胃肠功能异常、腹泻、尿频…

社交恐怖与广场恐怖都害怕离家外出,但前者主要是害怕与人接触,甚至与人

的目光接触

社交恐怖在所有心理障碍中发病率最高,大多在青春期开始,15岁达发作高峰。

在年轻(18-29岁)、受教育程度低、社会经济地位低、单身人群中发病最普遍

特殊恐怖分类动物型:

害怕某种动物或昆虫,一般在童年起病

自然环境型:

害怕自然环境中的事物,如暴风雨、高处、水边,一般在童年起病

血液-注射-损伤型:

此常有家族史,以血管迷走神经反应过强为特点

情境型:

如害怕公共交通工具、隧道、桥梁、电梯、飞机、驾驶室、封闭场所等

焦虑障碍AD

强迫障碍OCD

症状表现

1.强迫性思维Obsessive:

冲动意念、想象、思想等等以刻板形式反复而持久地占据意识领域、无法排遣,以致引发显著的焦虑和痛苦烦恼

2.强迫性冲动(行为)Compulsiv:

作为强迫思维的反应或出于预防、或为减轻痛苦烦恼而反复出现的、毫无意义的仪式行为、刻板行为或精神活动(如洗手、排次序、核对、计数、默诵单词、祈祷等等)

3.显著影响功能:

职业/学习、社交/人际关系,并为此明显感到痛苦烦恼4.在病程中的某一时,当事人曾认识到这种强迫思维/强迫行为是过分/不合理的,但在发作的大部分时间里,伴自知不全,不能认识到这种强迫思维/强迫行为是过分/不合理的。

诊断要点

1.这种强迫思维/强迫行为是持续存在、令人不愉快、毫无意义、仪式化、自发出现且极难自我控制的冲动。

2.当事人若不采用强迫思维/强迫行为,就极度焦虑不安

3.无论是强迫思维或强迫的仪式化行为对当事人而言都具有强烈的冲动性,自感

无力且无能加以控制,到后期甚至认识不到其荒谬及不合理

治疗

1.精神分析学派与行为学派的尝试2.生物学病因学研究与药物治疗研究显示5-HT再摄取抑制剂,如三环类抗抑郁药氯米帕明(氯丙米嗪)对治疗强迫症表现出教为乐观的效果。

目前氯米帕明是治疗强迫症的首选药物。

但停药后的复发较普遍。

高度组织性结构性的心理治疗长远效果比药物更好。

最有效的方法是暴露与阻止仪式行为ERP相结合。

3.脑功能异常与心理外科手术。

心理外科手术是无路可走的最后选择

备注

.与强迫人格障碍的异同:

1强迫人格障碍总是存在僵硬刻板的担忧(内隐的人格倾向,庸人自扰,自

寻烦恼……)

2但却不会陷入那极为使人坐卧不安的思虑或行为——强迫思维/强迫行为

——毫无意义的仪式化行为

OCD是焦虑障碍最糟糕的极点,常常伴随着广泛性焦虑障碍、反复出现的惊恐发作、

使人无能为力的逃避以及重度抑郁等

l强迫障碍患者整天、每天甚至一生都在与自己的强迫意念、强迫想象或强迫想法搏斗,

但往往悲惨地失败了

l强迫症的刻板仪式行为主要用于减轻强迫思维带来的烦恼和痛苦

心境障碍MD

抑郁DepressionDisorders

重度抑郁(发作性2周)

心境恶劣障碍(慢性)

双重抑郁

症状表现

症状表现:

(晨重夜轻)症状持续至少达两周

1情绪低落、心境抑郁,思维能力减退,精神运动性迟缓或激越。

2失眠或睡眠障碍、疲倦乏力,体重减轻或增加,生理节律打乱。

3强烈的消极自我评价,自我否定,自责自罪自卑。

4自杀意念或自杀企图。

5已严重损害了个体的社会、职业、人际关系等重要功能。

心情压抑,情绪沮丧,几乎每天如此、或大部分时间如此,至少有2年之久

症状同重度抑郁,但程度较轻

在最初的持续2年时间中未曾发作过重度抑郁,也未曾发作过躁狂

排除其他精神疾患、物质成瘾及躯体疾病

已损害了个体的社会、职业、人际关系等重要功能

既重度抑郁又兼心境恶劣障碍

典型的双重抑郁指较早年龄首先出现过心境恶劣障碍,年龄稍长、其后又出现一

次或多次重度抑郁

往往有严重的心理病理性,如果未引起重视并认真治疗,其预后不理想,重度抑

郁复发率高,功能损害严重

诊断要点

重度抑郁的三低:

情绪低落:

无乐趣、无希望、无办法、无精力、无意义、无用处。

思维减退:

注意力难集中,思维加工困难

精神运动性迟缓:

懒于活动,动作迟缓

治疗

1.药物干预:

抗抑郁剂(新型抗抑郁剂—选择性5-HT重摄取抑制剂:

百忧解……)

2.警惕自杀(危机–自杀干预)

3.认知矫正与行为改变(应付技能、社会交往、人际交流技能的学习)

4.社会支持(发动家庭亲友成员、亲友同事,调动求诊者自身的兴趣爱好、事业

人生追求……)

备注

1.焦虑&抑郁

单纯的焦虑症状——疑虑,紧张,坐立不安,发抖,过度担忧,梦魇

单纯的抑郁症状——无助感,情绪沮丧,无兴趣,无乐趣,自杀意念,驱力减弱

2.习得性无助感

当人们把自己生活中遭遇的应激归因为无法控制、无能为力则变得焦虑与沮丧

抑郁的归因风格往往是:

内在的稳定不变的全局的

心境障碍MD

抑郁DepressionDisorders

儿童抑郁

老年期抑郁

症状表现

1以情绪抑郁为主,常伴有自责自罪的情感障碍为核心症状:

激惹、愤懑、

好发脾气、违拗、情绪不稳、孤独退缩、冷漠、自暴自弃

2除情绪障碍外常呈现出行为障碍,有时甚至以行为障碍为突出表现:

多动、

攻击打架、逃学、同伴关系困难乃至失足违法犯罪

3伴有多种躯体症状:

睡眠障碍、食欲不振、头痛胃痛、全身不适……

1长期心境抑郁、无精打采或焦虑烦躁、悲观厌世

2思维迟钝、注意力下降,认知功能减退,甚至类似痴呆

3主动积极性减退,依赖性增强,回避社会交往

4具有情感症状向躯体症状转化倾向

诊断要点

治疗

1.药物干预:

抗抑郁剂(新型抗抑郁剂—选择性5-HT重摄取抑制剂:

百忧解……)

2.警惕自杀(危机–自杀干预)

3.认知矫正与行为改变(应付技能、社会交往、人际交流技能的学习)

4.社会支持(发动家庭亲友成员、亲友同事,调动求诊者自身的兴趣爱好、事业

人生追求……)

备注

总体分类还有:

其它心境障碍(由于无地方备注,备注在此处)

1.冲动控制障碍

2.间歇性冲动控制障碍

3.欣快障碍

心境障碍MD

BD双相与循环心境障碍BipolarDisorders/Cyclothymia

.躁狂发作Manicepisode

.双相心境障碍

.循环心境障碍

症状表现

.临床症状:

三高症状

1情绪高涨/易激惹发怒

2思维奔逸FlightofThought——特征性症状:

联想(音联、意联)迅速、

涉及范围极广、“意念飘忽”“随境转移”

3精神运动性兴奋:

注意转移、活动增多

4夸大观念/妄想

双相Ⅰ型

双相Ⅱ型

抑郁躁狂发作均严重

抑郁发作重,躁狂轻

诊断要点

病情从躁狂一变为重度抑郁,从欣快的颠峰一下子跌入绝望的深渊,可仅发作一次,也可能反复发作

1.至少持续两年的心境不稳定

2.轻性抑郁/轻躁狂,其严重程度达不到中度

治疗

1.药物控制:

锂盐(经典抗躁狂药,但安全阈很窄,须警惕锂中毒)

2.卡马西平(新型的抗癫痫药,可用于治疗急性躁狂,与碳酸锂联用治疗快速循环型抑郁。

3.行为控制和干预:

减少引发法律纠葛的事件发生,预防患者因轻率行为造成的伤害和自我伤害

4.婚姻家庭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

5.ECT电惊厥(电休克)疗法

备注

.轻躁狂——:

因躁狂而造成的个体功能损害不很严重、不存在精神病性症状,但仍符合躁狂的基本定义

.老年躁狂:

活动增多不明显,情绪不稳定易激惹

.儿童躁狂:

行为障碍突出,易引起爆发性愤怒或抵抗性情绪反应

心境障碍的病因学研究

1.心境障碍的发病率:

7.8%~19%

2.生活事件与抑郁:

重大应激事件诱发

3.性别差异与心境障碍:

女性大概是男性的两倍,老年男性急剧增多

4.不同年龄阶段与心境障碍:

青春期高发

5.遗传:

心境障碍越严重,遗传影响越大;女性易感性远远大于男性,男性患抑郁受环境影响更大

与发展相关的障碍

MR精神发育迟滞

轻度IQ50—70,55—709~12岁T

中度35—49,40—546~9岁

重度25—34,20—393~6岁

极重度〈20~25〈3岁

症状表现

轻度,言语较好,能理解表面现现。

运算困难,难以达到小学毕业程度,能通过指导学会适应社会、从事简单劳动。

中度,言语贫乏,阅读理解有限,数概念模糊,能辨认亲疏,情绪不稳,经长期训练可有简单人际交往,大部分生活自理。

重度,语言发展水平低,交流困难,不识数,原始情感,依靠护理,可从系统的习惯训练中得益。

极重度,大多伴有严重生理畸形或疾病而早夭,无法交流,完全依靠护理,颌、四肢可对训练有反应。

诊断要点

1.起病于18岁之前,2.智商显著低于一般水平,IQ<70,3.社会适应功能缺陷社会适应功能:

A.生活自理能力、自我照料,B.言语交流、社交/人际交往能力,C.学习/工作能力,D.社区健康卫生、安全设施使用能力

.地方性克汀病

.PKU苯丙酮尿症

.DOWN’S唐氏综合症

.TURNER’S综合症

智力损害较严重,中、重度占60%以上

—新生儿中约1/14000,先天缺乏苯丙胺酸羟化酶,体内苯丙胺酸不能转化为酪氨酸而蓄积,从而损害脑神经发育,超过6个月即造成智能损害,出生后须立即采用低苯丙胺酸的特殊饮食治疗直到6~7岁

智力中、重度损害

常染色体畸变(先天愚型,伸舌样痴呆),智力损害中重度(大多IQ<50),体貌特别(眼距过大、鼻梁扁平、横贯掌),预期寿命不长(如果平安度过半岁内的高风险期可预期活到22岁

认知功能损害,轻度MR

治疗

1.精神发育迟滞的特殊教育,早期干预方案社会适应功能的学习和训练,工作学习、休闲、健康锻炼、安全保护

2.精神发育迟滞的生活技能/行为习惯训练生活技能学习、生活习惯培养:

自我生活料理,自我保护,性自我防卫家务劳动,家居安排

3.精神发育迟滞的社会交往训练:

言语表达、情绪情感表达,社交技能,人际交往技能

4.精神发育迟滞的家庭和社会监护

5.社区资源使用技能:

社区安全措施,社区救助机构

备注

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学研究:

1.精神发育迟滞的发生率:

一般人群中1~3%,其中90%为轻度MR,男女比例=3:

1

2.导致精神发育迟滞的高危因素

遗传:

染色体畸变,21体唐氏综合征,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45体、47体综合征,代谢异常(PKU)

孕产期:

有毒有害侵害。

产前:

病毒感染、药毒性,放射性、酒精中毒,酒精依赖、严重营养不良……。

产程:

宫内窒息、脑缺氧、脑损伤……。

产后: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颅脑外伤、严重营养不良……。

3.社会文化剥夺:

剥夺,虐待、忽视

与发展相关的障碍

孤独症/自闭症

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症状表现

1.社会退缩、自我封闭,不能与同龄儿童建立伙伴关系

2.极度孤独、情感淡漠、明显缺乏情感反应,交流缺陷、回避目光接触、不能与父母/他人发展情感联系

3.感知觉、运动功能异常,行为活动方式刻板单调、强迫性进行某种特殊的仪式

行为,兴趣狭窄、对生物的某些非主要特性特别感兴趣

4.言语障碍、智能受损,言语理解、交流能力明显缺损

诊断要点

1.通常起病在3岁以内

2.接触交往障碍

3.言语障碍

4.行为、兴趣及活动异常

1.必须具备不分场合的多动不安、冲动性、注意力不集中三大症状

2.遗传/环境/轻微脑功能缺陷:

约半数以上可能有脑电图轻/中度异常

3.起病于学龄前期,病程持续至少6个月

4.排除MR:

无语言、运动等发育障碍;排除情绪障碍,ADHD情绪症状较轻

慢性化;排除抽动症,ADHD动作受意志控制,有目的性

治疗

1.特殊教育:

目光接触、身体接触、注视和注意力训练、

2.父母/教师的长期坚持、耐心训练

3.危险行为干预/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4.药物尝试

1.认知行为治疗:

控制多动行为、冲动、攻击性

2.人际交流、社会适应技能训练

3.父母管理训练:

采用前后一致、正面积极、有利有效的行为矫正

4.合并药物治疗:

精神振奋药(利他林,匹莫林,右旋苯丙胺)

备注

孤独症的DSM-IV-R诊断标准

♦社会人际互动损害

♦交流功能损害

♦行为、兴趣以及活动的严重局限性

♦刻板与仪式化的行为

大约有75%的孤独症患者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发育迟滞。

大约半数是重度到极重度(IQ<50),1/4是中度到轻度(IQ≈50~70),所谓“白痴天才”极少孤独症在IQ低于35分的女性中更常见,但在IQ分数高一点的人群中则男性更多见孤独症儿童的IQ分数与语言技能越高,其预后越理想

.DSM-IV-R临床诊断要点:

1.与发育年龄和受教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集中困难或注意力易分散,不能过滤无关刺激

2.不分时空场合、与发育年龄不相称的活动过度,多动不安

3.冲动任性,难以自我控制,情绪不稳

4.学习困难,学业成绩低于其智能应达到的水平

与发展相关的障碍

.Tourette综合症,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

.言语障碍——口吃

.学习障碍/困难LearningDisorder

症状表现

1.多种抽动综合症的临床表现:

多部位、不自主、突发性肌肉抽动

2.智力一般不受影响,即使病情迁延亦不会向精神衰退发展

3.但不自主的抽动可使儿童遭遇同辈群体的讥讽、歧视或排斥而影响其人际关系、社会互动

4.短暂抽动障碍/抽动症/习惯痉挛

1.正常的言语节律受阻断,言语的不自主重复、停顿,发音器官的肌肉痉挛,主要是辅音的发音困难

1.智力正常,但表现在阅读、发音、写作、计算等方面有特殊和明显的损害

2.可合并语言发育延迟、品行障碍、社交技能缺陷等多种问题

3.排除环境/家庭因素影响,排除MR或ADHD等,LD学习困难在先,多动行为在后

4.学习技能训练

诊断要点

学习障碍指的是阅读、数学以及写作(书面语言表达)障碍,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儿童的年龄、IQ分数以及所受教育所应当期待的水平

♦阅读障碍

♦写作(书面语言表达)障碍

♦数学学习障碍

治疗

4.合并药物氟哌啶醇综合治疗

口吃的防治:

消除儿童说话的紧张、情绪不安言语的矫正训练

l治疗神经生理缺陷与躯体疾患

l改善儿童生存、发展与学习环境

l重在教育干预——特殊训练和帮助

备注

阅读障碍Dyslexia的儿童在识别和理解书面语言上产生困难和障碍,他们在阅读时加

工词汇(字母)有困难,字词(字母)在他们看来混淆在一起,分辨不清,甚或是跳出行跳出页外

与发展相关的障碍

.Tourette综合症,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

.言语障碍——口吃

.学习障碍/困难LearningDisorder

症状表现

1.多种抽动综合症的临床表现:

多部位、不自主、突发性肌肉抽动

2.智力一般不受影响,即使病情迁延亦不会向精神衰退发展

3.但不自主的抽动可使儿童遭遇同辈群体的讥讽、歧视或排斥而影响其人际关系、社会互动

4.短暂抽动障碍/抽动症/习惯痉挛

1.正常的言语节律受阻断,言语的不自主重复、停顿,发音器官的肌肉痉挛,主要是辅音的发音困难

1.智力正常,但表现在阅读、发音、写作、计算等方面有特殊和明显的损害

2.可合并语言发育延迟、品行障碍、社交技能缺陷等多种问题

3.排除环境/家庭因素影响,排除MR或ADHD等,LD学习困难在先,多动行为在后

4.学习技能训练

诊断要点

学习障碍指的是阅读、数学以及写作(书面语言表达)障碍,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儿童的年龄、IQ分数以及所受教育所应当期待的水平

♦阅读障碍

♦写作(书面语言表达)障碍

♦数学学习障碍

治疗

4.合并药物氟哌啶醇综合治疗

口吃的防治:

消除儿童说话的紧张、情绪不安言语的矫正训练

l治疗神经生理缺陷与躯体疾患

l改善儿童生存、发展与学习环境

l重在教育干预——特殊训练和帮助

备注

阅读障碍Dyslexia的儿童在识别和理解书面语言上产生困难和障碍,他们在阅读时加

工词汇(字母)有困难,字词(字母)在他们看来混淆在一起,分辨不清,甚或是跳出行跳出页外

老化与认知障碍

AD阿尔采末氏病

VD血管性痴呆

症状表现

*记忆损害(短期记忆障碍:

不能学习新知识,记忆保持障碍:

回忆过去所学知识的能力受损)是最早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

*认知障碍:

失语、失用、失认、错构、虚构

*行为功能障碍:

自发行为减少,重复无效行为

*情感淡漠或焦虑、抑郁

*社会功能障碍:

社交、职业的明显受损

◊逐渐发病、认知能力不断恶化,其行为和智力以与儿童智力体能发育的反方向发展

1.早期症状:

躯体不适感(头痛、眩晕、肢体麻木、耳鸣、睡眠障碍……)

2.局限性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与脑出血/脑梗塞部位相关)

3.痴呆(早期与AD差异很大,相当长时间仍保持自知力,人格保持较好)

4.急性VD,痴呆症状呈阶梯式加重,晚期则全面性痴呆

诊断要点

l严重的记忆困难,首先受损的是近期记忆,随后回忆过去事件的能力也逐步削弱(如忘掉姓名、地点、日期等)

l错误判断(如已经没有能力驾车而仍然要驾车)

l显现出人格改变,已不能自发反应、自主性降低,焦虑增高、爆发性的愤怒,社会退缩等

l抑郁

l技能性、目的性的活动和动作解体

l阿尔采末氏病的病程一般平均为8~10年

l病因的核心是神经元的丧失

1.VD发病年龄比AD早,多在50~60岁发病,AD早期无自觉症状,VD明显,AD一般情感淡漠或欣快,VD多情感脆弱、情绪不稳/情绪失控

2.VD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治疗

◊早期诊断、临床前干预与早期治疗

*关注轻度认知损害。

*影像学的诊断意义

◊最理想的推迟阿尔采末氏病发病策略——临床前干预

◊药物尝试*作用于神经递质,改善认知功能:

特可林,多那朴齐,石杉硷甲,VE

◊患了阿尔采末氏病的平均生存时间约为8年,有些患者可能在依赖全面护理的情况下活上10年或更长一点。

3.治疗原则:

改善脑血流、预防脑梗塞、促进大脑代谢,达到阻止恶化/改善及缓解症状

4.可治性/可逆性痴呆,治疗效果较好,同时兼治其它躯体疾病或合并症

备注

神经病理学改变—大脑皮质弥漫性萎缩,沟回增宽,脑室扩大*细胞外老年斑SP(破碎的神经纤维网,核心为淀粉样蛋白及铝硅盐沉着物),轴突斑NP*细胞内神经元纤维缠结NFT(大脑损害的标志,表示远端轴索传导障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