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能力建设》六能力模型的国际比较与反思.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61874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能力建设》六能力模型的国际比较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公务员能力建设》六能力模型的国际比较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公务员能力建设》六能力模型的国际比较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公务员能力建设》六能力模型的国际比较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公务员能力建设》六能力模型的国际比较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务员能力建设》六能力模型的国际比较与反思.docx

《《公务员能力建设》六能力模型的国际比较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能力建设》六能力模型的国际比较与反思.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务员能力建设》六能力模型的国际比较与反思.docx

《公务员能力建设》六能力模型的国际比较与反思

《公务员能力建设》之六:

能力模型的国际比较与反思

在这一讲里,我要把国际视野打开,看一看发达国家的公务员,他们关于能力建设的一些方法,另外,还要讲一讲在能力建设方面应该避免的误区,最后我想引发几点文化学的思考,因为每项制度都是文化的产物。

一、发达国家的政府公务员能力建设

(一)、英国高级文官能力建设

我要介绍英国高级文官能力框架。

非常巧,我们中国政府的公务员通用能力是九项,英国高级文官也是九项,美国最低基层的文官也是九项。

我们先看英国,英国高级文官哪九项能力呢?

英国高级文官能力框架:

1、领导能力

2、战略思考和规划能力

3、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4、管理人力资源的能力

5、沟通能力

6、管理财务与其它资源的能力

7、个人能力

8、创造力和判断力

9、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高级文官与中国比较,更强调了战略思考,更强调了沟通,更强调了创新,象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我想大概是国家的发展程度不同,对能力素质的要求也不一样。

所以英国高级文官他跟我们的中国的文官就不一样,我们简单分析一下。

英国文官能力建设:

第一项能力要求,对领导能力的具体要求是:

具有远见卓识,敢于冒经过认真论证的风险,高度正直和公正。

第二项能力要求,战略思考和规划能力:

能把握相互关联的复杂因素之间的关系,协调一时之需与长远目标的关系。

这里边包括了这么两层意思,一层是要能把握相关联的复杂因素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一个人的思维能力要强,能够协调一时之需与长远目标的关系,当前的需要和长远的需要这种关系能够协调。

第三项能力要求,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根据预算,及时地、保证质量地完成任务,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包括了预算要及时,要保证质量,预算问题他们看得非常重,那么工作任务这里边有一个预算问题。

第四项能力要求,管理人力资源的能力,无论你当多大的官,都要管人力资源,它的内涵是:

促进不同背景的人发挥潜能,最有效地利用组织内资源和技能,创造信任、团结的气氛和高昂的士气。

管理人力资源的能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包括了促进不同背景的人的能力的发挥,潜能的发挥,包括了有效的利用组织内资源和技能,创造一种气氛,什么气氛呢?

信任、团结、高昂的士气。

第五项能力要求,沟通能力:

说服力,能化解敌意,具有公共演讲和与新闻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这个问题,我们中国,我认为应当加强。

说服力,这是一个领导人非常重要的能力,你要解决矛盾,化解敌意,不要把矛盾激化到一种不可收拾的地步,否则,政府的威望就会下降。

我认为这一条对我们而言很有启发,我们的官员要具有公共演讲能力,还要具备与新闻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面对媒体不要惊慌失措,面对媒体不能失言,面对媒体要侃侃而谈,而且很轻松愉快,有风格。

我在美国看到有项专门的培训,专门培训公务员面对媒体的讲话能力。

我们有的公务员平时说话还不错,一旦记者拿着话筒,拿着水银灯,一照,不会说话了,忘光了,这就叫能力短缺。

如果是大领导,大干部,那就麻烦了。

公众会说这个领导怎么搞的,怎么晕了菜了。

因此,这种能力是需要培训的,需要提升的,面对媒体侃侃而谈,有风度,有大将风度,很随和,而且有尺寸,这些能力是专门需要培训的。

第六项能力要求,管理财务与其它资源的能力。

要把纳税人的钱花好,通过谈判,争取资源,合理配置,有效地控制资源,这是一种能力。

第七项能力要求,个人能力:

快速、灵活适应新要求和新变化,面对巨大压力,具有承受力、忍耐力,并表现出可靠性。

这种能力,实际上是从心理和个性的角度做出的要求。

中国的说法就是心理调适能力。

压力大,但是你能缓解,调节性强,能从容应对。

第八项能力要求,创造力和判断力:

创造性、建设性地解决问题,善于精确地分析模棱两可的数据和意见。

大家知道,现实情况中很多东西都是模棱两可的,现实变化是复杂的,那么公务员要能通过纷纭的数据抓到问题的本质,有一个正确的判断,而且能创造性地进行工作。

第九项能力要求,专业知识业务能力:

通过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赢得信誉并发挥影响力,对业务工作的质量承担个人责任。

一个人要想获得民众的承认和赞许,需要有很强的业务才能,对业务工作要能精通,而且有广度的信誉力,另外,对个人的决策能够承担个人责任。

我建议大家把英国文官这九大能力,跟我们公务员的能力要求加以对照,就能看出中国跟英国之间的一些差距。

(二)、美国联邦政府公务员的能力标准与建设框架

美国公务员的能力标准与建设框架,它有一个前提,就是职位分类。

我在第五讲里讲了要分类。

假如说你是公务员,你什么公务员呢?

是党务工作人员还是政府工作人员,是搞外交的还是搞外贸的,是搞公安的还是搞卫生的,首先要把这个纵行切好,这是前提,是基础,然后再说别的。

美国的初级公务员是九项能力,就是说凡是进公务员队伍的人首先要具备九大基本能力。

第一、口头表达能力;

第二、书面表达能力;

第三、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示范能力;

第五、人际沟通能力;

第六、自我肯定能力;

第七、应变能力;

第八、判断能力;

第九、技术应用能力。

这个九大能力实际上都是基础性的。

我觉得我们的初级公务员,特别是县乡级的公务员一开始就得这样,从最基本的办公、执行公务这个能力开始做起。

比如口头表达要清晰,不要讲不清,车轱辘话,讲过来,讲过去,一个问题汇报不清楚,这样的公务员怎么能把工作做好呢?

话都讲不清,话讲不清楚其实是脑袋瓜子不清楚。

第二书面表达,当公务员要把书面能力训练好,这是应该在我们的初中、高中、大学教育里边就要解决的问题。

一个人的书本能力如果不行,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特别是给领导写报告,搞调查研究,如果书面能力不行,这个人就短缺了一种基本的能力。

第三条是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一个人的一种基本能力,毛主席讲过一句话: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解决的前提是分析问题。

第四条是示范能力。

公务员应当是人民这种表率,应当做得比一般人好,比一般民众好。

第五条是人际沟通。

有问题能够把它讲得清,有矛盾能够化解,有问题能够表达,这个沟通能力很重要,这方面我们应当进行专门的沟通训练,把沟通当做一种基本能力来培养。

第六条是自我肯定,为什么自我肯定呢?

自我肯定就是自信心,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心,那你工作起来垂头丧气,所以经常要有一种能力来肯定自己的业绩,肯定自己的能力,使自己的工作充满朝气,这东西也需要训练,自我肯定是一种本事,有时需要自已犒赏一下,自己奖励奖励自己。

第七条是应变能力,就是能应对各种各样复杂的局面。

如果到处风平浪静,到处一马平川,那么公务员好当,可是现实情况常常不是这样,非常可能有矛盾激发,非常可能有冲突发生,非常可能矛盾丛生,那么你要能自如应对,显然这是需要经验的,可以进行一些训练,一些案例的讲解。

第八条是判断能力。

对形势的判断不要错了,形势判断错误就会导致决策错误,这个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第九条技术应用,包括上网、计算机等等,还包括某些软技术。

很多公务员一谈技术,都感到陌生。

开会就是个技术。

毛主席说开会就是种技术,如果开会这个不讲技术,达不到目的的,第一,稀稀拉拉拉的来了,第二,发言质量很低,第三,大家不敢讲真话,第四,最后不了了之,这都是我们开会没开好的一些原因。

那么,怎么才能让大家准时到达,发言积极,发言有质量,解决问题凑效?

这就是个技术问题。

所以毛主席说开会调研,调查研究这是个技术。

不要以为一说到技术,就是理工科的事情,社会科学也有技术。

怎么样把会开好,怎么样让观点萌发得多一点,怎么样让创意多一点,这就是头脑风暴法,这就是技术。

现代社会各种关系很复杂,瞬息万变,我们怎么掌握民众的心理,怎么把问卷搞好,怎么掌握老百姓的意愿,非常重要,所以说这个技术问题,大家不要小看,是个大问题。

美国的初能公务员,一来,先要掌握这九大能力。

我认为美国的公务员能力建设是有思路的,以此来保证基本能力都具备了,然后它再分层,在这个基本能力之上分三种。

第一种就是基层行政,再一个中层行政,再一层高层行政,基层就是初级能力,中层就是中级能力,高层就是高级能力。

美国的基层相当于我们的处级以下,中层大概相当于司局级,高级相当于副部长以下。

初级能力:

1、协调能力

2、冲突管理能力

3、团队建设能力

4、影响和谈判能力

5、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中级能力:

1、创造性思维能力

2、计划测评能力

3、顾客服务能力

4、凝聚力

5、财务管理能力

6、技术管理能力

高级能力

1、战略决策能力

2、形势分析能力

美国公务员的能力建设是分层抓,每层的要求不同,我认为这对我们应该有启发,有借鉴性,不能一把抓,什么都是一样,一哄而上不行。

美国怎么搞建设能力呢?

他们认为培训最关键。

通过培训而获得能力,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然后还有考核,用考核来促进建设;还有晋升,用晋升激励建设。

培训、考核、晋升,形成一个拉动机制。

我认为美国这套东西,值得我们去研究,特别是它有一个大前提,职位分类,虽然美国跟我们国家发展水平差距比较大,但它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二、中国某市公务员能力建设举例

 南方一个城市的环保局,搞了一个执行力建设的方案,我认为做的不错,值得我们去认识,去理解。

这个环保局特别强调责任,强调治“庸”,治庸计划做得很好,然后他们就提出是不是搞一个能力模型。

做出来之后就开始运行,据说运行的效果也是不错的。

现在我给大家讲一讲他们是怎么做的。

这个能力模型把环保局的公务员分为三等:

高层、中层、基层。

把人分层有一个好处,因为不同层级的公务员能力建设内涵是不一样的。

我国某市环保局能力建设模型:

1、四个能力:

——思考力

——行动力

——管理力

——工作态度

2、三个层面:

——高层(一级能力):

4个技术指标

——中层(二级能力):

36个技术指标

——基层(三级能力):

63个技术指标

第一能力叫思考力,第二能力叫行动力,第三能力叫管理力,第四能力叫工作态度,这个四大能力是借鉴了日本的公务员能力模型。

我认为也可以的,因为无论谁,只要搞执行,绝对存在思考问题、行动问题、管理问题和态度问题,这个基本能力的划分是有它的特点的。

然后再把每一个能力加以分解,分解的结果是一级能力4个,二级能力36个,三级能力63个,一共103个,然后就用这个方法来约束、检查本部门的工作。

我认为,他们的这种努力是有道理的,因为国家的九大能力在他们那儿太辽阔,他们需要具体到一点上,就是作为环保部门要特别注重行动能力,不能老说不干,要抓行动。

而行动能力是个大范畴,大范畴里边应该有小范畴,于是他们就划出三级指标,最后有103个小指标来打分,进而测出你这个人的执行力的高低来。

我认为,他们真正是在动脑筋。

如果还不足的话说,我有一个建议,分级以后,还要划分不同的岗位,如果岗位没有分类,没有分岗,那么这个建设还是有点不准确。

所以,还可以改进。

这个环保局的能力建设模型给我一个启示,我们中国的基层,很聪明,很会想办法。

我把这个环保局的能力建设模型介绍给大家,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

 三、能力建设的误区

 我讲一讲关于这个建设的误区问题。

建设要努力,建设要防误区。

误区就是不应该步入的地方,所以我们要从正的方面看,要这样做,这样做,这样做,我们还从另外一方面看,不要那样做,不要那样做,不要那样做,这就是误区的研究。

根据我的理解,我把这个误区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梳理,大致有这么几个供大家分析、参考。

第一大误区:

能力建设不需要资金投入

这个误区在我们中国很多。

很多领导说能力建设是要加强的,但是钱是没有的。

我在前面论述过,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投资过程,有了投资才能将人力资源变为人力资本。

资源变资本就要投资,培训是需要花钱的。

怎么知道你这个地方投资投得好呢?

资本转化得快呢?

查查你的教育投资,查查你的继续教育投资,这是一个简单方法。

经贸委在1982年有一个文件,有一个数字,我们每个单位的继续教育投资要达到本单位职工的工资总额的1.5%,这个比例可以说太可怜。

这个比例在当时还可以,现在的工资、物价变化都很大,1.5肯定不行了。

发达国家一般到了5%、6%,美国6%,那么像法国的航天、汽车、核工业、金融达到10%,工资总额的10%。

打个比方,发给职工100块钱,那么,再拿10块钱出来让职工接受继续教育,让职工自己提升自己。

我们中国多少?

我们中国很可怜,很多中小企业是零,根本不透露的。

我们政府和事业单位往往也是很少透露的。

这样导致我们有一个误区,认为能力建设就听个报告,就是不用花钱。

所以误区,如果要是步入的话会使得我们中国损失巨大。

国防科工委的报告里发现,美国军工业的继续教育的投入,也就是能力建设的投入已达到工业总额的16%,这是全球最厉害的。

我们中国人千万不要以为能力建设不需要资金,不对。

第二大误区:

能力建设就是培训

能力建设包括培训,不能够把培训当作全部,把其它的能力建设方式、途径覆盖掉。

挂职锻炼,参观、考察,都是能力建设的方式方法。

不少地方,特别是温州,温州这个地方,每个人都在创业,每个家都在创业,每个人都想当老板,那种能力提升的迅速简直是奇迹。

我建议不发达的地区,我们西部地区的同志们,应该到温州看一看。

那地方是一块热土,你一看你就热血沸腾,那个能力建设首先有动力,家家都要当老板,这种欲望,这种奋斗精神简直是让人感动。

第三大误区:

“升”而知之

升而知之,我干部级别一上升,我就知道了,我一当上官我的知识就多了,就不用培训了,这个话是错的。

但是据我的观察,老百姓的观察,有的领导者就是这样认为的,自己一升官,知识自然而然就多,这是一种错觉。

这种错觉对我们的干部是一种危害,为什么呢?

因为升了官了,其实意味着工作的挑战性增大了,权力大了的同时,职责也大了,对能力的要求也高了。

可你自己还没有提升自己,结果导致你不能适应。

一般而言,官位上升之后会出现能力赤字,因此每一个上升的官员应该更加勤奋地学习,为什么呢?

你当初管的东西少,管理要求的能力也较低,一上升,能力要求上升了,而你自己还没有准备好,因此往往会产生一种能力赤字,而不是官职一升上来,能力也就升上来了。

有些年轻官员气盛得狠,官长一级,脾气也长了,爱训人了,就说明你这个人“升而知之”这种误区是有的,不管你自己承认不承认。

美国一个学者叫彼德,这个先生发明一种原理,叫彼德原理,它怎么讲呢?

说我们每个人在官场里边,在公务员队伍里边,上升,上升,上升,这是我们的晋升阶梯,但是我们往往的因为上升的结果导致不胜任,为什么导致不胜任呢?

因为你之所以晋升,是因为你在这个级别里边做得好,但并没有证明你在上一个级别也会做好,因而每次上升都会导致你上不到一种你能力所及的地步,这叫彼德原理。

很多人就是升到了自己不能胜任的地步,所以长了级别的人应该更加重视能力建设。

第四大误区:

能力建设是给别人培训人才

不少人认为培训是赔本的,为什么呢?

人才要流动,政府里有这种思想,有些事业单位有这种思想,企业最厉害。

他们认为,能力建设培训,首先是投入,然后,培训完了,他跑了。

本来这个人没什么本事,培训,培训,培训,投入,投入,投入,这个人长出翅膀来了,飞跑了。

于是就认为培训是给别人作嫁衣裳,是给人长翅膀,对本单位反而不利,因此就不培训了。

这个误区的产生主要来源于什么呢?

来源于对人才流动的一种误解。

首先,人要流动这是他的权利,你挡不住的;第二,他流走了,流走了,流到哪儿了?

大概在其他单位吧,那还在我们中国,没关系。

即便跑到外国也没什么了不起,因此要有国家的思想,社会的思想。

也有别人的人,在外边培训好了,跑到你那儿来了,不也是经常有的吗?

因此我们说从国家角度来讲,从入世的规则来讲,认为能力建设是给别人培训人才这种认识是狭隘的。

我们在培训的同时,在能力建设的同时,还应该想办法把人才吸引住,把人才留住。

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你只注意了投入,没注意吸引人家,没注意把人才政策调控好,所以培训完了人家走了,你应该反省自身,而不应该产生一种消极思想。

第五大误区:

能力建设不需要“制度投入”

制度本身非常重要,能力能不能提升,能不能发挥作用,能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关键是好制度。

好制度就是全社会自发自动的开展能力建设,不好的制度是全社会追求学历,注重文凭,走关系,不利于自己发展,不利于社会进步。

制度包围着我们每个人,我们一方面要抓生产力,人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抓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表现就是各种各样的制度。

没有制度保障,老百姓有个说法,叫水牛掉到井里边有力气使不出来,这个比喻很生动很形象,水牛有力气,很健壮,但是掉到水井里面去了,这头牛,无论多么健壮都会是有劲使不上。

因此制度建设要同时进行。

第六大误区:

能力建设停留在口头上、落实在文件里

如果把能力建设就停留在口头上,文件里,那么这是第六个误区,会使得我们的能力建设泡汤的。

贯彻中央文件怎么贯彻,需要我们理解精神,结合实际加以贯彻。

但是我们发现有的地方实际上是大而化之。

比方说来了中央文件,那么好了,我们开个会,把中央文件念一遍,再加上一点儿当地的情况讲一遍,我们要怎么样怎么样,挺热闹的,一散会什么都没有了。

这叫把中央的决定、中央的精神落实在会议上,落实在文件里。

对这种现象老百姓有意见,好多单位,用会议落实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很无奈的。

所以说如果真心实意的要把中央精神落实下来,把能力建设抓好,就需要实际操作。

定计划,拿措施,投资金,动起来,使得我们的能力建设有一个实际的运作过程。

 四、能力建设的文化思考

 文化是制度之母,包括“能力建设”在内的各种人事制度,其实是特定文化的反映。

文化,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影响着我们的人格、行为方式,影响着我们的发展。

因些,我们在进行能力建设的同时,还必须进行文化的思考,从而发现我们的文化中哪些是糟粕、缺陷,哪些该摒弃,哪些该改造。

文化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弥漫在我们周围,在我们社会上游荡着,影响着我们的人格、行为,影响着我们的发展。

我有一个感悟,我们的制度,包括能力建设在内,都是文化的反映。

中国文化,是一个大的母体,我们的人事管理,在文化层面上处于哪一个阶段呢?

处在农业文明阶段。

农业文明就是粗放,就是不精细,当今中国的管理应当从农业文明阶段走向工业文明,走向信息文明,从粗放走向精细。

我们一定要看到我们的建设过程中的一些毛病,比方粗放,粗糙,要认识到下一步要走向精细化,精细化就是工业文明。

文化建设需要一个过程,急不得,有同志说,你讲的东西,我们感觉差远了。

我说,远,不怕,需要我们认定目标,坚韧不拔的往前走,因为文化建设有一个过程。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比如欧洲一些国家德国、意大利。

让我深有感触。

我想结合我们的能力建设讲三点。

我们看了教堂,那些建筑非常宏伟,让我想到了我们中国的庙宇,中国的庙宇跟人家教堂的一比,差远了。

我们的庙是顶多几百年就倒塌了,要重修或者翻盖,西方的那个教堂,一屹立就是上千年,为什么呢?

它不是土木结构,它是大理石结构,非常结实,而且不住的修,一代接一代不住的修,千年不倒,一看上去,宏伟,震撼人心,我就想到所谓百年大计实际上是不够的,需要千年大计。

千年大计就需要我们要有坚韧的精神。

看了威尼斯水城,在威尼斯,在船上,一步一步往里边走,沿途都是海水,还有木桩子,很奇怪,这海水里怎么那么多木桩子呢?

那里的人说,海水里面打木桩是为了建城,建威尼斯,原来威尼斯水下有大量的木桩子在支撑着这个水城。

这木桩子打了多少年呢?

打了五百年了,每年都有人在这儿折腾,他们的老祖宗的老祖宗的老祖宗就开始打桩子,水下的木桩打了五百年,水上的水城盖了五百年,一千年的建筑辉煌无比。

威尼斯水城的魅力就是这样产生的。

这让我想到我们中国的文化建设也好,我们的制度建设也好,一定要力戒浮躁,一步一步的来,不能急功近利。

因为急功近利已成为当前我们的一个问题,浮躁之气成为我们当前的一个问题。

搞建设要扎扎实实,需要我们的韧性。

还有就是我们搞文化建设还要注意的是:

要不断的站到前人的肩头,而不是不断的推倒重来。

在中国文化里边,有一个非常糟糕的东西,就是后人喜欢把前人推倒,用推倒前人来显示他的正确。

这个东西,我觉得应当反思。

我们看人家是怎么建设的?

我到过日本和德国的一些大的科研院所,在人家的科研院所里边都有一个展室,总是把历任的所长的照片挂起来,第一任,第二任,第三任,第四任,第五任,第六任,第二十任所长,全部——挂起来,这个人叫什么,他哪一年当的所长,在他当所长时间里有什么业绩,有什么创造,这样一代代数下来。

这个做法就是在告诉今天的所长,正是因为有前任的努力,才有今天的所长,今天的领导人。

这就是把前人的成果,前人的业绩加以归纳、总结,并把它们当成基础,然后再往前走。

这使我想起了我们的建设,中国的能力建设要抓不好,要力戒推倒前人的做法。

每个干部都有长处,每任领导都有业绩,都有建树,都有成果,后任要站在前任的肩上,继续往前走。

而不是不断的推倒,不断的折腾,不断的重头开始,这样下来,很难留下东西。

所以,我认为这个韧性还包括对过去的承认,以及必要的扬弃。

这是我对中国能力建设的全局的三点文化学思考,就是我们今天搞能力建设要注意三点:

第一点,文化是制度之母。

我们要从文化的建设这么个高度来探讨我们中国的能力模型,就是要精细,不要粗放;第二点,文化建设急不得,制度建设也急不得。

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种过程要求我们静下心来好好研究,力戒心浮气躁;第三点,就是对前人的建树,对前人的成果我们要站上去。

而不要不断的推倒,这样才能把整个管理制度一步一步的建设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