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佛教文化.docx
《第6章 佛教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章 佛教文化.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6章佛教文化
第六章佛教文化
第一节佛教的由来和传入中国
一、佛教的由来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至前5世纪的古代印度,距今约有2500年的历史。
当时,印度把人群分为四个等级,代表神权的婆罗门最高,刹帝利、吠舍、首陀罗依次排列。
由于奴隶制经济的发展,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化,以刹帝利为代表的富有武士阶层要求成为社会最上层,而婆罗门的腐朽也激起社会各阶层人们的反抗。
印度进入了“百家争论”时代,佛教便是适应刹帝利军事贵族和吠舍工商业奴隶主的需要而产生的宗教。
关键词:
佛教释迦牟尼
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约公元前563至前483年),刹帝利种姓,释迦族人,出家前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王子。
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他幼时曾受婆罗门教徒传统教育,29岁出家,据传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35岁创立佛教,此后一直在印度恒河流域一带传教,80多岁去世。
梦象受孕
姨母抚育出游感苦
夜别妻儿削发更衣
六年苦行牧女献糜大悟成佛
关键词:
白马寺
二、佛教的传入
一般认为,佛教传入中国的年代始于汉明帝。
据史册记载,汉明帝永平七年(公元64年)派遣使者蔡愔等12人前往西域的大月氏(今阿富汗一带)访求佛法。
元67年他们同天竺(古印度)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回到京城洛阳,带回经书和佛像,同时在洛阳建造
中国第一所佛教寺院“白马寺”。
白马寺的名称当是后起的。
原寺今已不存。
现在寺
内诸物多系明清遗物。
关键词:
宗教
三、宗教的实质
1.宗教的本质是“幻想的反映”,“是颠倒了的世界观”(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2.宗教是人民的鸦片.马克思说过;“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
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
四、我国佛教发展的简要历程
1.初兴时期:
从东汉到魏晋
特点:
大兴土木,广盖禅寺,开凿石窟
唐朝诗人杜牧《江南春》诗云: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敦煌石窟
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山奉先寺露天大龛卢舍那
高17.14米;龙门石窟开凿历时23年
关键词:
唐玄奘
2.全盛时期:
隋唐
特点:
(1)统治者儒释道结合使用
(2)寺庙遍地,广占良田
(3)教派林立,教义中国化
(4)“三武一宗”灭佛事件
(5)唐太宗为孤征17年,行程5万里的唐玄奘修建大规模的译场
关键词:
佛教八派
“三武一宗”灭佛事件:
北魏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周世宗
佛教八派:
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
法相宗,律宗,密宗,禅宗
关键词:
佛教名山
六、佛教名山
四大佛山:
金五台——文殊菩萨道场——清凉佛国
银普陀——观音菩萨道场——海天佛国
铜峨嵋——普贤菩萨道场——秀丽佛国
铁九华——地藏菩萨道场——仙城佛国
诗云:
名山自古僧占多只有庸人滥拜佛
第二节佛教的教义、制度和仪轨
一、佛教的基本教义
1.佛教的信仰
(1)佛宝:
释迦牟尼
(2)法宝:
释迦牟尼开悟的方法以及智慧观
(3)僧宝:
修行佛法并传播佛教的教徒
关键词:
苦谛
2.佛教的“四谛”
(1)苦谛
苦谛是对自然环境和社会人生的价值判断,并以此为判断真理的教义。
苦有三苦和八苦等各种说法。
第一类:
生、老、病、死四苦,这是人生的自然过程之苦;
第二类:
忧悲恼苦、怨憎会苦、恩爱别离苦、所欲不得苦,这是主观愿望所不得满足之苦。
最后归结为“五盛阴苦”即“五取蕴苦”。
关键词:
五蕴
“五蕴”是佛教所说的构成众生身体的五种要素:
色(相当物质)、受(感受)、想(表象、知觉)、行(意志)、识(精神的总体),有时直接用以代表众生的身体。
“五盛阴”指对人生的爱恋与追求,以此为苦,说明人的存在本身为苦,凡是有生命的个人,“苦”都是在所难免的。
关键词:
集谛
(2)集谛
是对苦因的说明。
集谛可以用“五阴聚合说”、“十二因缘说”和“业报轮回说”加以概括。
A.五阴聚合说
“五阴”为色、受、想、行、识等五种现象的总称,其中后四阴亦曰“非色四阴”,简称为“名”,故五阴又叫作“名色”。
“名色”可以泛指一切精神与物质现象;而“五阴”一般特指“有情”,或作为人的代称。
佛教对“非色四阴”的划分,在心理学和认识论中有重要的作用;但“五阴”的理论,却是为了引出因果报应的宗教观念和“人无我”的哲学结论。
关键词:
五阴聚合
佛教认为,“五阴”本是以“类”的性质独立自存的,它之所以集合成为千差万别的个体“有情”,在于有一种追求和贪爱五阴的业力。
这种业力不同,感得五阴聚合的形体也不同,因此有三界六道、贫富夭寿种种差别。
如此业报轮回,受诸苦恼。
个体“有情”既然是多种因素的集合体,那么,它自身就不是独立永存的实体,因此它没有单独的“自性”,这就叫作“人无我”。
佛教认为,“我”是一种“常一自在”的存在,是独立的有绝对自由的永恒精神体。
“人无我”亦称“人空”,是佛教空观的内容之一,它主要是否定“有情”和人的真实性。
关键词:
因缘
B.十二因缘说
十二因缘也称十二缘生,是以人生为对象的阐明对苦因、苦灭见解的缘生说,实际上是佛教的的因果观。
因缘、缘生、缘起,是指事物形成的原因和条件,佛教把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称为“因”,把起间接或辅助作用的原因称为“缘”,故有“内因”、“亲因”和“外缘”、“疏缘”的说法。
“缘起说”的基本命题是:
“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意指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没有孤立的现象存在;这句话也可以反面来表述为“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也就是说,任何现象都处在生灭变化之中,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
关键词:
十二因缘
离开了因缘,就没有世间的一切,正如《中阿含经》卷30说:
“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
”在这里,“缘起”与“佛法”同位甚至合一了。
所谓十二因缘是把人生分为十二支,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这十二个概念构成一个前后相续的因果链条,也叫作“十二支缘起”。
其中:
“无明”:
也作“痴”,意为不明事理;
“名色”:
“名”是“五蕴”,指精神;“色”指肉体;
“六处”:
即“六入”(六根)、六境(色声香味触法),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处。
关键词:
十二因缘
“爱”:
即渴爱,是指对人及其他事物的爱恋和追求。
包括欲爱(对欲界的爱)、色爱(对色界的爱)、无色爱(对无色界的爱)。
十二因缘是用“缘起”说解释人生本质及其流转过程的,这十二支可以由因推果,也可以由果追因,前者叫顺观,后者叫逆观。
在这十二支中,最重要的是“生”、“爱”与“无明”。
关键词:
业报轮回
C.“业报轮回”说
“业报轮回”说以十二因缘为理论基础,是早期佛教的核心。
按照佛教后来比较普遍的说法,十二因缘是涉历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的因果链条,现世的因必将引出未来的果,现世的果必然有过去的因,即三世二重因果。
“世”指今世的状况,是由过去的行为决定的;今世的行为,决定来世的状况,这就是因果报应。
作为能够导致果报之因的行为,叫做“业”。
业分身业(行动)、口业(言语)
意业(思想)三类,即人的一切身心活动。
任何思想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叫做“报应”或“果报”,“业力不失”则是联结因果报应的纽带。
关键词:
三界五道
报有“此世报”,也有“他世报”,按照善恶罪福的业报法则,有情在“三界五道”中流转。
“三界指、”指欲界、色界、无色界;“五道”则是对有情类的划分,即天(神)人、畜牲、地狱、饿鬼。
也有讲六道的,即增“阿修罗”一道,“阿修罗”指与天神对立的恶魔。
作善业者生于天、人之道,作恶业者堕于“三恶道”即畜牲、地狱和饿鬼。
关键词:
灭谛
(3)灭谛
灭即寂灭,使佛教追求的最高理想“涅磐”,也译作“灭度”、“圆寂”等,其实就是死亡。
小乘佛教主张自我解脱,追求“无余涅磐”;大乘佛主张普度众生,进入“实相涅磐”。
关键词:
道谛
(4)道谛
即通向涅磐之路,可归结为“八正道”,也称“贤圣八道”,这八正道从思想、言论和行动三方面规定了修行的原则。
“正见”是对四谛的正确理解,;
“正志”(正思想)对四谛作认真、细致的思考;
“正语”是做到言语正确,不说妄语、恶语、暴语等;
“正业”即不做恶行,不淫、不盗、不杀;
“正命”即克己知足,不以不正道的手段谋取财物;
“正精进”是止恶从善、反对昏沉懈怠;
“正念”是牢记四谛道理;
“正定”是正确地修持禅定。
2.三学和三法印
关键词:
三学
修行方法可归纳为“三学”:
戒学、定学、慧学。
A.”戒”——是指约束佛教待的纪律,后来扩大为“律”。
B.“定”——为“禅定”,指通过精神集中、观想特定对象而获得佛教悟解或功德的一种思维修习活动,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性质,成为追求“神通”的手段。
C.“慧”——为“智慧”,是考察人生和宇宙诸现象的一种特殊观点和思维方法,它是指那种通达事理、决断疑念从而取得决断性认识的那种精神力量。
关键词:
三法印
上述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被概括为三条根本义理,称之为“三法印”。
即“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涅磐寂静”。
A.“诸行无常”:
指世界万有都是虚妄幻化,处于刹那不停的生灭流变之中,是无常的;
B.“诸法无我”:
指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没有独立的实体或主宰者,人类也是如此,只是由于无名的烦恼熏染,人才迷执于我体,困扰于生老病死,轮回于六道之中,因此,人们只有悟破我体实无,才能外不迷于境,内不迷于我,于境知无常,于我知无我;
C.“涅磐寂静”:
指只有如此才能解脱生死所招来的苦恼,进入寂静无扰之涅磐境中。
佛教依此之三条基本原则有印鉴之用,凡符合者就是佛说的法,凡不符合者一律判为“外道”。
3.六度
六度也叫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到彼岸”的意思,六度,就是六种从烦恼到觉悟、从此岸到彼岸的方法。
六度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般若(智慧),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毁犯、忍辱度瞋心、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般若度愚痴(邪见)。
六度是三学的延伸和发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等四度为戒学,禅定为定学,般若为慧学。
关键词:
布施
(1)布施。
布施就是施舍和给予,分为三种,“财施、法施、无畏施。
布施是修行的第一步,是三学中戒的延伸,布施就是戒贪。
(2)持戒。
防非止恶清净身心。
是菩萨最根本的戒。
持戒有三种,律仪戒(遵守戒律)、摄善法戒(发愿行一切善法)和饶益有情戒(一切为了利益大众)。
(3)忍辱。
忍辱即安于忍耐,忍受毁骂打击以及饥寒等苦,"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终不放弃救度众生的志愿。
关键词:
精进
(4)精进。
就是静虑、寂照的意思,专注一境,内心平静,明心见性,不生昏沉、杂乱的烦恼。
把心专注在一种境界上就是止,止在一个境界上,久而久之,就会得定。
《坛经》说“何名禅定?
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外若著相,内心即乱。
外若离相,心即不乱。
——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禅定是六度中的枢纽。
(6)般若(智慧)。
般若,是梵语的音译,意思是度脱愚痴,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的真实智慧。
般若在六度的最顶端,总括了前五度,《大智度论》说“五度如盲,般若如导”,它是六度的根本。
4.禅
(1)禅的释义
禅是禅那dhyana的简称,汉译为静虑,即静中思虑的意思,一般叫做禅定。
此法是将心专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参究,以期证悟本自心性,这叫参禅,所以名为禅宗。
禅是直觉。
关键词:
以心传心
(2)禅宗由来
禅宗是佛教中最重要的一支流派,它以顿悟为特色,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无迹可。
它以独特的魅力和神韵,征服或影响了无数的人。
禅宗起源于释迦牟尼的一次法会。
释迦牟尼平常都是以说法教诲弟子。
可有一天,释迦牟尼却一言不发,许久,只是微笑的掂着一朵金婆罗花,看着大家。
弟子们全都无声无息,暗子琢磨他的用意。
弟子迦叶突然破颜微笑。
释迦牟尼知道迦叶已经领悟了佛法,于是说道:
“我有正法眼藏,涅磐秒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道传给了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道传给了迦叶。
禅,就这样在"拈花微笑"中产生了。
。
付嘱。
。
。
”这个法门是以心传心,迦叶是第一代传人。
关键词:
慧能大师
传到第28代时是菩提达摩,菩提达摩来到中国,在少林寺后面的山上面壁9年。
菩提达摩是中国禅宗始祖,后传二祖慧可,三祖是僧璨,四祖是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慧能以后,不在一脉单传,传者甚众。
六祖慧能是我国佛教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一介文盲材夫,没看过佛经,却一听就懂,他讲的《坛经》是唯一一部能和释迦牟尼讲的并列的经。
因为一般只有释迦牟尼讲的才能叫经。
禅宗在光辉灿烂的慧能手里发扬光大了。
关键词:
禅宗
这个法门是以心传心,迦叶是第一代传人。
传到第28代时是菩提达摩,菩提达摩来到中国,在少林寺后面的山上面壁9年。
菩提达摩是中国禅宗始祖,后传二祖慧可,三祖是僧璨,四祖是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慧能以后,不在一脉单传,传者甚众。
六祖慧能是我国佛教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有《坛经》一部。
《坛经》是唯一一部能和释迦牟尼讲的《河含经》并列的经。
因为一般只有释迦牟尼讲的才能叫经。
禅宗在慧能手里发扬光大了。
关键词:
慧能
禅宗的产生,也是古人所说的:
“西天四七,东土二三”。
“四七”指西天印度的二十八祖,“二三”指东土中国的六位祖师。
关键词:
慧能
这就是从印度一直到中国的禅宗法系的发展史,也是我们中国禅宗的根本源流。
自从六祖惠能大师以后,为了要息灭争端,只传法印,不传衣钵。
关键词:
佛偈
据《六祖坛经》载:
唐高僧五代传人弘忍禅师与徒众论道,命各以心得书一偈语,时上座神秀: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乃授衣钵子慧能,是为南宗,而以心印传神秀,是为北宗,世固有“南能北秀“之称。
南派有分为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方门宗、法眼宗。
关键词:
顿悟
慧能的观点:
佛的实质:
“自心是佛”、“本性是佛”,人性即佛性,佛性即人性,“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修行方法:
“佛向性中作,莫向心外求”、“顿悟成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关键词:
禅者
真正的禅者在自性心,落落大方,无私无欲。
禅者何谓:
禅者无为,禅者无心,禅者无欲,禅者无体,禅者无著,禅者无味,禅者无定,禅者无魔,禅者无秘,禅者无涯,禅者无际、禅者直心真意,禅者光明磊落,禅者心胸坦荡,禅者无高无下,禅者无方无圆,禅者无大无小,禅者无惊无恐,禅者无苦无乐,禅者无出无入,禅者有思有想,禅者有情有爱,禅者有所有为,禅者遇事了事,禅者随缘化事,万法不离觉者禅。
关键词:
境界禅
(2)禅的种类
禅的种类有声闻禅、有菩萨禅、有次第禅、有顿超禅;有思想禅、文字禅、口头禅、境界禅、功夫禅诸多名谓,都是从心性对法不同层次的理解。
天台宗将禅定分为三种:
世间禅、出世禅、上上禅。
《瑜伽》将禅定归为四类:
一静虑,二解脱,三等持,四等至。
关键词:
禅定
(3)禅定的作用
禅定能度脱散乱的心,消除心性散乱、妄想纷飞、心猿意马、到处奔驰、刹那刹那、念念不停的涣散迷乱状态,进入一种非常轻松、和谐、快乐的状态。
若无禅定静室,虽有智慧,其用不全。
禅定和中国的禅宗不一样,禅定是一种定学、从定入手,禅宗则是一种慧学、直接从慧入手。
关键词:
圆满觉悟
(4)禅宗思想
①本心论
就是解释本心的澄明、觉悟、圆满与超越的内涵。
禅就是按照“本来面目”生活。
每个人在自性上都是非常干净、珍贵的,但由于我们的贪、嗔、痴三毒使我们原本纯净的佛性隐没,不能够显现出来。
因此,要恢复每个人原本的圆满觉悟之心,即人人本有的清净本性。
关键词:
迷失
②迷失论
迷失论是指本心扰动、不觉、缺撼、执著的状况,是和本心论相对的。
在禅门里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
“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托钵笑贫儿。
”这非常形象地说明了我们的迷失是多么可悲的事情。
关键词:
开悟解脱
③开悟论
开悟是为了解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使沉迷的生命得到觉醒,使飘泊的心灵得到安宁。
第一,开悟。
开悟讲的是对心性的艰苦锻炼与调顺。
通过坚韧不拔的努力与锻炼,还是能够调柔心性,使心成为一颗慈悲的、柔软的、安祥的心。
第二,顿悟禅,它是禅宗的主流。
顿悟禅的基础是要证得人空法空。
人空指组成我们人身的四大五蕴,达到“照见五蕴皆空”,就会觉得自身不过是一具臭皮囊、一堆碳水化合物,这正是佛教的智慧,也是我们证得顿悟的基础。
关键词:
不二法门
顿悟禅另外一个重要基础是中观思想,即不二法门。
不二法门非常干脆利落,干什么事都是一刀两断,运用的手法是“两头俱截断,一剑倚天寒”。
一切善恶、是非、美丑、大小、得失,统统被粉碎无疑,没有任何相对意识存在的余地。
不二法门里的具体内容:
一是彼此不二。
缘起是佛教最重要的思想,就是各种因缘、各种条件的组合。
色和空是不能分开的,主体和客体也是不能分开的,也就是彼此不二。
二是垢净不二。
有句禅语说“八风吹不动天边月”,八风是指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风确实是很能扰动人的心性,但它再强劲也吹动不了天上的明月。
明月指人干净、明亮的佛性,污垢与干净只不过是人为的分别而已
关键词:
色即是空
三是烦恼与菩提不二。
佛性也存在于人生的痛苦与欲望之间,能够体证到痛苦与欲望的空性,烦恼当体就可以转化为佛性。
禅宗里有首诗说:
“三夏闭门披一衲,兼无松竹荫房廊。
参禅未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
”所谓“心头”就是相对认识的“两头”,即冷热、苦乐、黑白、高低、美丑等等。
把“心头”灭掉,把相对的认识给粉碎了,即使在熊熊烈火当中也能得到大自在。
四是色空不二。
《心经》里最精彩的话是: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经、禅语都开示我们色空不二,只有色空不二,我们的生命才能自在、安祥。
关键词:
看破红尘
如果我们偏于色,偏于物质的东西,就容易沦为物质的奴隶,陷入拜金主义,人一辈子为物质而活那是很可怜的;但如果偏于虚、偏于空,什么东西都空,好就是了,了就是好,那么生命就没有追求、没有动力,没有向上的力
量,这样的生命也是一种迷失。
所以,并非“我看破了红尘、我放下了”,就是觉悟,这样的人也是更大的痴迷。
所以,佛法是双刃剑,放下的时候应挑得起,挑起来的时候又能放得下。
关键词:
境界
④境界论
开悟是明心见性的方法,境界就是当你把生命的迷失、执著破除了以后的精神体验、感受。
禅悟的境界主要有以下四种:
第一,触目菩提的现量境。
我们见到的每一件东西都是真如佛性,一旦开悟之后,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苏轼的一首诗这样写道: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可改为:
“溪声广长舌,山色清净身。
八万四千偈,如何举似人?
”
再改为:
溪声,山色。
关键词:
参禅
大诗人黄庭坚跟晦堂禅师参禅,但禅师整日无语。
一天,他和禅师散步,一阵木樨花香飘来,晦堂禅师慈祥地问他闻到花香了吗?
他回答说闻到了。
于是禅师便讲:
“你不是经常向我讨教什么是佛法吗?
我对你一点都没有隐瞒,因为它本来就很简单,只是你不肯留意罢了。
”黄庭坚当时一听,便泪流满面,跪地而拜。
禅师笑着说:
“我只不过是让你到家罢了,恭喜居士终于到家了!
”这就是佛法禅宗所体证的触目菩提的现量境界,是容不得比量,容不得分别的,就像看山一样,受到小我蒙蔽时所看到的山,已不是原本的山水,只有以一颗澄明无染的心走到山里去,人到山里去,山到人里来,才是见山只是山。
当你听到荷叶上的雨滴声,仅仅感觉到那是雨在不停的滴落,感觉到不知是雨滴落下来,还是你自己滴落下来,而不要去感觉雨是从何处、又是如何的滴落下来,那才是你和自然、山水融为一体的境界。
关键词:
物我为一
关键词:
修道悟禅
关键词:
圆融
关键词:
饥餐困眠
关键词:
生活
(5)生活禅
A.内涵:
提倡生活禅是试图在佛教众多的修持法门中选择一种既能达到明心见性、解脱生死的终极目的,又能适应现代人的生活环境的修行方法。
B.宗旨:
继承传统(契理),适应时代(契机),立足正法,弘扬禅学,开发智慧提升道德,觉悟人,奉献人生。
关键词:
修行
C.修行三要
①具足正信:
以三宝为正信的核心,
以因果为正信的准绳,
以般若为正信的眼目,
以解脱为正信的归宿。
②坚持正行:
以三学为修学的总纲,
以四摄为利他的方便,
以六度为修学的正行,
以老实做人为修学的起点,
以轻安明净为修学的验证。
关键词:
禅机
③保任正受
行亦禅,坐亦禅,
语默动静体安然。
D.理念展现
在尽责中求满足,
在义务中求心安,
在奉献中求幸福,
在无我中求进取,
在生活中透禅机,
在保任中证解脱。
关键词:
禅诗
(5)禅诗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唐.布袋和尚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唐.某比丘尼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刘宋.善慧大士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关键词:
以禅入诗,以诗参禅
(5)现代禅诗
以禅入诗,以诗参禅。
禅与诗的结合,有其本质上的必然性。
一是二者都面对着一个根本的大问题:
生命。
二是二者的发生和圆满也都基于同一种情况:
觉悟。
禅和诗所要完成的,都是体验和打开,使原本存在于事物中的东西重新凸现出来。
关键词:
梦
睡去
真正的黑夜
是在心灵的窗扉
关闭之后
如果还有梦
睡去
就只是死亡的演习
关键词:
回味
·童年
记忆中的童年
只有一块一块
快乐的风景区
苦难的颜色褪去
不幸的颜色褪去
以及孤独
关键词:
躺在地上,离天更近
风起时
在水一方
蝴蝶花
在夜晚独行
窗内窗外
垂钓者
一生
听到乌鸦
被忽略了的
万寿村
山路
羌寨
拜山
躺在地上,离天更近
我知道所有的船
立冬
关键词:
禅
(5)禅:
心的效能训练,现代人的必修功课
人因为容易陷入执著,所以经常生活在成见、偏见和刻板观念之中。
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动的现实,生活是不确定的、变动的。
尤其是现代人,生活在变迁快速的社会里,如果执著于过去的情绪、态度和观念,就会发生适应上的困难。
人注定要用智慧面对现实,用创意解决问题,用清醒的态度面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禅正是一种心的训练课程,让每一个人更清醒、更有效能地面对人生。
禅的功用就在训练自己的心。
它让人从贪婪、敌意、野心、享乐和放纵中解脱;使自己的智慧自然地运作,去过清醒、有效能的生活。
同时,在禅的修持中,也能看出生命的丰富意义和希望。
关键词:
禅
现代人生活在严重的情感污染之中,心中的蓝图是扭曲的,因为大家把生活当手段,把工作和占有当目的。
结果,生活变得乏味,情绪开始低落,身心健康受到摧残。
最普遍的心理症状是紧张、焦虑、忧郁和充满敌意。
禅是现代人寻求精神悦乐、充实生活和发挥潜能的处方。
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