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课堂实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52939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筝》课堂实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风筝》课堂实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风筝》课堂实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风筝》课堂实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风筝》课堂实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风筝》课堂实录.docx

《《风筝》课堂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筝》课堂实录.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风筝》课堂实录.docx

《风筝》课堂实录

《风筝》课堂实录

执教:

慈溪市杭州湾初中 沈国华

学生:

慈溪市杭州湾初中 七(4)班

时间:

 2011-11-16 周三 上午第一节课 7∶30—8∶15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一边板书“风筝”两字,一边说):

同学们,一说起风筝,你们会想到什么?

生(纷纷):

春天,春风,孩子,还有古诗“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师:

大家想到的东西都是令人感到——

生:

美好、快乐、幸福。

师:

可是有一个人(随手板书:

鲁迅),一看到风筝在天空中荡漾,就会勾起一股深深的悲哀。

这就怪了,肯定是事出有因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

欲知事出何因,却看课文分解。

请大家把课本翻到第106页,自由地阅读《风筝》一文,思考:

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生阅读约4分钟)

师:

谁来说?

生:

主要写了我不爱放风筝,也禁止弟弟放,有一次,我甚至把弟弟偷偷地快做好的风筝给毁坏了。

但当我人到中年后,认识到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我后悔了,想补过,却因为弟弟自己都忘记了这事儿,无法补过,我感到深深的悲哀。

师:

这个故事时间跨度比较大,我们看文章写于什么时候?

生:

一九二五年一月二十四日。

师:

谁能说出鲁迅先生生卒年份?

生:

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师:

谢谢你提供了这么多信息,想要知道此文是作者几岁时写的,我们从中提取最有用的信息是——

生:

生于1881年。

师:

算一算,鲁迅先生写此文时几岁了?

生:

45岁(有人说44岁)

师:

虚岁45,实岁44,我们这里有个习俗,“生出见岁(方言)”一般称作45岁。

反正是人到中年了。

那作者禁止弟弟放风筝是在什么时候,文中有信息透露吗?

生:

二十年前,文章第五节里有一句话“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虐杀的这一幕”。

师:

当时“我”二十多岁,弟弟有多大?

生:

第三节写道“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

师:

现在我们清楚了,文章前半篇主要写少年时代的兄弟俩,后半篇主要写中年时代的兄弟俩。

无论是前半篇还是后半篇,都与风筝有关,所以我们可以说贯串全文的线索就是——

生:

风筝。

三、精读课文,思潮起伏

师:

让我们先来读读少年兄弟的风筝往事,在文中哪几节?

生:

第三节和第四节。

   

师:

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读这两节,大家思考:

“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弟弟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注意要从文中找出根据。

(两生各读一节)

师:

现在开始发言。

生:

“我”是一个不爱放风筝的人。

师:

说“我”不爱放风筝,是从哪个角度说的?

生:

兴趣爱好的角度。

师:

一般当我们评论一个人时,往往会从哪个角度去说?

生:

性格特点。

师:

现在我们能从“我”的兴趣爱好上进一步看出“我”的性格特点吗?

生:

一般来说,青少年是爱好放风筝的,而文中的“我”不爱,不但不爱,还嫌恶它,我觉得文中的“我”是一个老气横秋的人。

(师板书:

老气横秋)

师:

“我”不爱风筝,那我会爱些什么呢?

文中有提示吗?

生:

读书。

师:

哪里写着?

生:

插图上画着,别人在放风筝,而“我”却怀抱书本,背向风筝,与欢呼雀跃的弟弟形成鲜明的对比。

师:

大家能关注课文插图,真是好事。

文中写到,我不喜欢风筝是因为我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言外之意,我喜欢做有出息的事。

这所谓的“有出息”,估计是当官发财了,在那个社会里,一个人要当官发财,最好的途径就是读书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啊!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我的——

生:

世故。

(师板书:

世故)

师:

还能从什么地方看出我的性格特点来吗?

生:

 从“我”毁坏弟弟的动作里,可以看出“我”是一个粗暴的人。

师:

找到相应句子。

生:

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

师:

这里的动词有——

生:

抓、掷、踏。

师:

模仿一下这些动作。

(生模仿)

师:

当哥哥的如此气势逼人,当弟弟的有何反应?

生:

“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

”“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师:

弟弟为何如此胆小怕事?

生:

因为“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

师:

他就怎么一点点申辩的意识都没有呢?

生:

可能下意识里,他也认为自己做错了,否则,他也不会偷偷摸摸的了。

师:

如果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大家有没有感到一种可怕?

生:

这真是一个可怕的社会。

师:

说来听听。

生:

一方面,家里没有民主,兄弟之间没有平等,只有所谓的“尊卑有序”,惟命是从;另一方面,本来瘦弱有加的小弟弟要是玩玩风筝该多好啊,可是被错误的观念蒙蔽了,剥夺了孩子的天性。

师:

更令人郁闷的是,“我”是打着什么样的旗号对弟弟横加干涉的?

生:

爱的旗号。

师:

一语中的。

出于对自己弟弟的爱,出于对自己弟弟前途的关心,“我” 大包大揽,把自己的观念强加于弟弟身上,不知不觉中埋下深深的悲哀。

爱之愈深,管之愈严,将来也是痛之愈切啊!

师:

其实,这是一个怎样的弟弟呵,谁来说说看。

生:

从“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这一神态描写里看出天真可怜。

(师板书:

天真可怜)

生:

从他无师自通,做出比蟹风筝、瓦片风筝更复杂的蝶风筝里可以看出弟弟心灵手巧。

(师板书:

心灵手巧)

生:

从他偷偷拾枯竹,找一个少有人去的小屋看出他挺有心机。

(师板书:

挺有心机)

师:

让我们再来读读中年兄弟俩的风筝事。

找到引起我灵魂震荡的两小节。

生:

第五节和第六节。

师:

找出引起我灵魂震荡的一句话。

生: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师:

找出我对当年怒毁风筝行为最精准的评论。

生:

精神的虐杀。

师:

找出当我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后的心情。

生:

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师:

第六节是不是也是写心情的?

生:

是。

师:

那为何独立成段?

生:

强调作者极度内疚,强调作者自责不断。

师:

“我”有没有想补过?

生:

我想补过,一是陪弟弟放风筝,二是讨弟弟宽恕。

前者因为彼此年纪大了,少年不再,行不通;后者行了,也不通。

师:

后者为何行不通?

生:

因为弟弟根本不记得这事儿了。

师:

这可怪了,在作者看来性质很严重的“精神虐杀”,而弟弟竟然忘得一干二净?

会不会是弟弟心生宽容之心,故意说的啊?

生:

不像。

师:

哪里可见?

生:

从“惊异”一词可见弟弟是真的感到意外,因为他记忆里根本没这回事。

师:

什么样的事情会忘记?

生:

平常的事情,没有特别印象的事情,理所当然的事情。

师:

看来,当年的弟弟一点也没有因为兄长的粗暴干涉而觉得委屈啊!

这下可好了,既然弟弟全然不记得,那“我”该一身轻松了吧?

生:

文中写道:

“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师:

你觉得这里的“沉重”和前面的心“很重的堕着”还是一样的感觉吗?

生:

这里的沉重是“重”上加“重”,因为作者认识到弟弟受到虐待而又不知自己被虐,这更可怕。

作者宁愿自己受到弟弟的遣责,而不愿弟弟的麻木,麻木更可怕。

师:

正因为如此,作者只要一看到风筝,就会产生一种——

生:

悲哀。

师:

现在我们来学习文章的第一二两节和最后一节。

一起来读一遍。

(生齐读该三节)

师:

在结构上,未节与前面两节是什么关系?

生:

前后呼应。

师:

从时间上说,这两节都是回到——

生:

中年时。

师:

从记叙的顺序上说,被这头尾三节包裹着的部分都属于——

生:

插叙。

师:

在这三节中找出你不理解的地方。

生:

第一节中为什么看到远处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师:

有谁能回答?

生:

惊异是因为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而北京是冬季就有风筝。

悲哀是因为想起了风筝事件,想起了精神的虐杀,想起了被虐者竟不知自己被虐,想起了国民的劣根性。

同时,这句话在结构上说,是为了引出下文。

生:

为什么第二节中说到“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生:

因为在作者心中,风筝就是故乡春天的象征,所以,风筝在天空中荡漾,就象故乡的春天在天空中荡漾。

生:

末段的语句怎样理解?

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悲哀?

为什么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生:

“我”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是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悲哀啊。

而这种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所以说“无可把握的悲哀”,想摆脱也不可能了。

生:

“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悲哀。

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

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

觉悟者永远无法补过,这是尤其悲哀的,使人不寒而栗。

四、课堂小结

师:

鲁迅先生,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小时候爱弟弟,严加管束弟弟,长大后,发现自己管错了,赶紧向弟弟补过,甚至人到中年了,还想着要陪弟弟放风筝,要和弟弟一起“嚷着,跑着,笑着”,让兄弟俩尽享天伦之乐,这体现出一种同胞情深;鲁迅先生,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哪怕自己小时候由于自己的无知而犯下了错误,当他幡然醒悟过来时,就要求得别人的愿谅,即使别人忘了,他也没有宽恕自己,这体现出一种自我解剖精神。

被虐者而不知被虐,鲁迅先生认识到由于封建意识的长期灌输,我们的国民变得麻木不仁,很是痛心。

《风筝》这一篇散文诗,真给我们很多很多的启示啊!

五、布置作业

1、阅读课后周粲写的《满天的风筝》一文,试与课文比较,说说它们所蕴含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2、完成助学稿A中相应内容。

 

 

板书设计:

风筝

鲁迅

 

少年时代:

    “我”老气横秋 世故 求出息 爱弟弟 粗暴

     弟弟:

天真 可怜 心灵手巧 挺有心机

 

中年时代:

    “我”心沉重 要补过

     弟弟:

忘却

 

                         悲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