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官渡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48822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明市官渡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昆明市官渡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昆明市官渡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昆明市官渡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昆明市官渡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昆明市官渡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

《昆明市官渡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明市官渡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昆明市官渡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

昆明市官渡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现代新官渡建设呈现新气象的一年

2008年是本届政府履行职责的第一年。

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富民强区的目标,团结和依靠全区各族人民,凝心聚力,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大干2008,圆满完成了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3.1亿元,增长13.8%;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完成45.56亿元、16.07亿元,分别增长32.9%、5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0亿元,增长4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9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36元,实际增长分别为29.7%、8.1%。

荣获“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强县”、“云南省工业十强县”称号。

取得的这些成绩,标志着全区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群众生活品质进一步提高,我们建设富裕、秀美、和谐、效率新官渡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都市经济提质增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现代服务业稳步提升。

第三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213.7亿元,增长13.8%。

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发展良好,省城投大厦、证券大厦等72幢楼宇入驻企业2100余户。

商贸业日益繁荣,以新亚洲体育城、世纪城为中心的南部片区区域性商贸消费中心初具规模。

金融业健康发展,银行、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290.99亿元,贷款余额达144.21亿元。

旅游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年接待游客658.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4.97亿元。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预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亿元,增长31%。

新型工业快速增长。

第二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139.7亿元,增长14.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76家,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80亿元。

编制了《官渡工业园总体规划》,官渡工业园顺利升格为省级工业园区。

分别完成园区3平方公里土地收储及“五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工业项目44个,协议总投资2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56亿元。

中铁大型铁路养护设备昆明产业基地、中云力奥包装印刷项目、科伦—南疆制药厂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

昆明国际包装印刷城被中国包装联合会授予“中国包装印刷产业基地(昆明)”称号。

现代农业调整进度加快。

第一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9.7亿元,增长1.8%。

培育省、市、区级农业龙头企业18家,打造了农鑫蔬菜、蓝蜻蜓干花等特色品牌。

获得有机农产品认证4个,绿色食品认证21个,无公害农产品证书17个。

成立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确权林地面积28.56万亩。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全区共引进项目1165项,其中引进市外项目483项,完成市外资金59.9亿元、外资4702.6万美元,分别为市下达任务的1.99倍、1.88倍。

总投资320亿元的昆明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总投资22亿元的昆明湖滨生态城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增长,预计实现增加值167亿元。

全区发展市场主体11355户,从业人员35万人。

(二)规划建设管理力度不断加大,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规划设计引领作用进一步强化。

认真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城乡规划实现全覆盖。

完成全区生态建设规划、宝象河水源径流区保护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年度工作。

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

拆除各类临违建筑116.58万平方米,建绿透绿25.27万平方米,城市公共空间拓展初见成效。

寺瓦路金马段改扩建,昌宏路平直段建设,永中路下段、双凤东路、塔矣公路大修以及第三期道路交通微循环改造全面完工。

完成320国道机场段改道征地拆迁工作。

昆明新机场、东南二环快速系统、环湖东路建设征地拆迁顺利推进。

东郊垃圾场渗滤液处置站竣工,垃圾焚烧发电、沼气开发利用项目进展顺利。

新建公共卫生间35座,垃圾中转站3座,完成22条道路灯光亮化工程。

启动佴家湾、木器厂等20个片区城中村改造。

完成新机场浑水塘、李白冲片区建设。

六甲金海新区迁村并点进展顺利。

各项创建活动扎实推进。

“创园”工作成效显著,完成广福路等18条道路绿化景观提升和银海苑等130个生态绿荫停车场改造。

种植乔木47.42万株,新建绿地901公顷,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增长1.27、1.23个百分点,达到42%、44.1%;人均公共绿地增长2.96平方米,达到12.46平方米。

“创卫”冲刺取得突破,顺利通过省甲级卫生城市验收。

“创模”工作全力推进,31项指标达标27项。

深入开展“细节文明推进年”活动,文明单位达269个,市级以上文明单位170个。

围绕“四创两争”,加强城市管理。

拆除不规范招牌3785块,规范临时占道亭棚145个。

在全市率先启动滇池流域城乡垃圾“组保洁、村收集、街道(镇)转运、区处理”的收运处置工作。

47个城中村综合整治初步达标。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完成滇池流域“退田、退塘”8567亩、“还林、还湿地”7012亩,五甲塘、宝丰湿地成为全市环湖生态建设的示范和样板。

编制23条入湖河道整治方案,盘龙江、宝象河、金汁河、马料河等河道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畜禽禁养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分散收集处理试点顺利进行。

环境执法监察力度不断加大,节能降耗减排指标顺利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6.5%。

建成烟尘控制区59.93平方公里。

(三)社会和谐程度不断提高,民生问题持续改善

就业和社会保障力度加大。

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49人,组织技能培训3534人。

开发有效就业岗位19381个,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455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915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61.2%、130.4%、136.5%;城镇登记失业率2.15%。

区级财政投入社会医疗保障补助经费2550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一体化管理。

全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9.89万人、12.7万人、13.3万人、4.28万人、3.58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21.5万人,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1.5万人,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完成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5000余人。

提供廉租房188套。

特困户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

9669名生活贫困残疾人得到定额补助。

做好优抚安置工作,提高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办理《云南省老年人优待证》6492份。

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加快。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积极稳妥推进教育改革,均衡发展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发展步伐加快。

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99.8%。

合理布局教育资源,新建西冲小学、云溪小学、官渡古镇一小3所标准化学校,启动云秀书院建设。

97107名中、小学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免除1014名职中学生学费。

接收安置四川灾区78名小学生入学。

全区65所中小学实行校长公选和教师全员聘用。

组织实施区级科技项目34项,支持帮助科技企业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扶持资金4256万元,获得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家。

新建、改扩建文化室40个,完成区博物馆和10个民间博物馆建设布展工作,区文化馆达到国家二级馆标准。

安装全民健身路径10条。

在全省第六届城运会、全市第六届农运会上分别取得团体总分第二以及金牌总数、团体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启动实施卫生院、卫生所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新建和改扩建社会医疗机构2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1个,民营医疗机构总资产增加10501万元。

为全区幼儿园、中小学学生免费健康体检。

抓好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新建3个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完成16个社区办公用房建设。

解决7486人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

新建4个标准化农贸市场。

社区建设、民族、宗教、妇女儿童、双拥、档案、外事侨务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步。

年初确定的10件实事顺利完成。

(四)民主法制得到加强,发展环境日益优化

依法治区全面深化。

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自觉接受区人大和区政协监督。

全年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74件,政协委员提案119件,面商率和办结率均为100%。

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工委开展工作。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成区便民服务中心搬迁,在全市率先实现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全面推行“阳光政务”;强化责任追究,行政问责89人;切实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廉政监督、效能监察和经济责任审计三位一体机制初步形成,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进一步优化。

平安官渡创建取得实效。

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和稳定的专业化巡防队伍,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深入推进“五五”普法及依法治区工作,基层民主不断扩大,社会法制化水平不断提高。

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认真开展大接访、大下访,开通“网上信访”,积极化解和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纠纷。

制定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安全生产、道路交通、消防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防灾减灾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全区各族人民团结一心、顽强拼搏的结果。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和驻区部队,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受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加剧,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土地、资源、环境等制约日益突出,转变发展方式任务艰巨;项目前期工作薄弱,招商引资落地困难;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重建改造、滇池水环境治理任务异常繁重;安全生产、维护稳定存在较大压力;少数公务人员抓落实的能力还不强。

对此,我们将予以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9年工作安排

2009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是实现“十一五”规划至关重要的一年,我们将迎来伟大祖国60周年华诞。

2009年区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市政府有关会议精神,以思想解放为先导,以项目为抓手,以落实为根本,着力扩大投资、促进消费;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着力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促进民生改善;着力深化改革创新、优化发展环境、扩大对外开放;着力加快新区开发,推进城乡一体化;着力加快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工业突破,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以上;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4.5%以上,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比上年分别削减4.5%和3.8%以上;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以上;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着力点,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统筹兼顾,认真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都市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优先发展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

加大北京路—南窑片区、关上中心区楼宇资源整合、开发和招商力度,吸引更多的总部项目入驻。

借助城中村及旧城改造机遇,坚持区域改造与产业发展相协调,超前规划,加快建设标志性商务楼宇。

依托官南大道、广福路、彩云北路沿线片区大楼盘、大项目的开发建设,吸引世界500强、国内500强等大企业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和商务代表处。

推进大板桥片区临空经济总部产业规划建设。

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

发挥主城与呈贡新城之间商贸联接带的区位优势,高起点搞好商业网络规划,推动南部新城区商业中心建设。

加快昆明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建设,早日形成专业化国际批发市场。

提高金马、凉亭、官渡园大商圈物流运能利用和运输效率,促进连锁经营、仓储超市、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等新型商贸流通业态发展。

抢抓昆明新机场建设机遇,积极发展空港物流、第三方物流,着力培育现代物流龙头企业。

积极引导南窑商圈、关上中心区传统商贸和餐饮业完善设施,提高档次和品位。

积极推进文化旅游业发展。

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加大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和宣传推介力度,实现旅游业由单一观光型向康体休闲、观光度假、会展商务复合型转变。

促进官渡古镇历史文化与少林寺品牌的融合,力争将官渡古镇片区打造成为昆明历史文化保护的亮点和旅游商品集散地。

着力培育新兴服务业。

加快培育具有高增值能力的服务外包企业,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外向型经济结合。

以商务楼宇为载体,引导和培育信息、律师、会计、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发展。

依托昆明国际会展中心、官渡大酒店、世纪金源大饭店、新亚洲体育城尼斯酒店等资源,进一步发展会展经济。

(二)以官渡工业园区为载体,努力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

切实加大园区建设力度。

实现收储土地面积4平方公里,“五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4平方公里。

完成投资7900万元的园区供水配套工程,启动昆明国际包装印刷城二期规划编制、评审以及西冲片区110千伏变电站建设,完成4栋18000平方米标准厂房和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着力引进一批高品质企业,实现园区的快速发展,带动全区新型工业迈上新台阶。

进一步理顺园区管理体制。

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开发区建设成功经验,对金马街道、大板桥镇区域实行一体化管理,加快园区在机构设置、运作机制、人事管理、工资分配等方面的改革创新。

建立封闭化考核体系,充分发挥园区发动机和助推器作用,确保园区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和招商引资指标占到全区总量的30%以上。

保障和推动大项目建设。

提高项目履约率、开工率,推进云南“科技创新园”、香港佳德集团空港物流园建设,加快与云南建工集团合作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区。

坚持扶优壮强,支持重点骨干企业扩产增量,全面提升新型工业经济总量和质量。

加快云南名扬药业、哨鑫电力器材、金星啤酒、云海印铁制盖等重点企业技改步伐。

2009年,力争工业总产值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

(三)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

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现土地资源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

鼓励农民发展外建基地、外拓市场的跨区域产业化经营,着力提高现代农业的外向度。

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市场经营主体,推荐申报10家龙头企业,新增农产品认证5个,新建10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充分发挥官渡农村合作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纽带作用,鼓励引导各方资金加大对“三农”的支持。

加快城乡一体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快农村改水、改厕和环境改造步伐,推进新农村建设。

促进城乡文化、教育、卫生、就业、社保等公共服务均衡共享,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基层文化活动设施建设,启动实施大板桥镇中心卫生院、矣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完善“数字乡村”信息网功能,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完成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1300人,逐步实现城乡劳动者就业服务共享、创业机会平等。

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实行“先保后征,征后有保”制度,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城乡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强力推进城中村改造。

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一片一策,积极鼓励有实力的开发企业和投资商参与城中村改造。

推进佴家湾佴园上景、太乙桥普隆·香华园等项目建设,把回迁住宅区建成示范小区和精品工程。

抓好城中村专项规划编制和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加快云秀、五里、云溪、后所等片区城中村改造。

3月1日前启动小板桥、官渡、矣六迁村并点工作,6月1日前完成六甲金海新区建设。

(四)切实加大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和活力

深化财税和投融资体制改革。

强化税收征管和非税收入管理,优化支出结构,逐步建立公共财政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办法和现代国库管理制度。

全年行政经费支出较上一年缩减20%,公共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支出不低于财政预算总支出的30%,引导和带动社会资金10倍以上。

全面开展银政、银企等合作,积极发挥区属各投融资公司引导性投资作用,加大信贷规模;采取BT、BOT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

建立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制度和政府债务偿还机制,提高公共投资经济效益,有效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

积极稳妥推进教育、卫生改革。

探索吸引民资、利用外资以及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进入非义务教育领域,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多元化、集团化和规模化办学,增加民办教育资源总量。

推动区高级职业中学与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合作步伐,加快“名校长”和“名教师”队伍建设。

在坚持医疗卫生公益性质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开放力度,拓宽投入渠道,鼓励、支持多种所有制形式办医,依靠市场扩大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和优质资源比例,着力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突出招商引资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变招商引资为选商择资,变被动承接为主动对接,提高招商成功率和项目贡献率。

创新招商激励奖惩机制,进一步调动全区上下招商引资的积极性,确保引进区外资金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增长20%。

积极引进沿海发达地区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生产要素,促成一批与我区产业发展关联配套的大项目、好项目落地。

进一步完善重点项目区级领导联系制、定期通报制和项目帮办制,加快项目建设和产出。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积极参与各类招商活动,加强专题招商,强化“走出去”招商。

抓住扩大内需的机遇,建立向上争取资金考核奖励机制。

加强项目前期研究论证和深度包装策划,提高项目成熟度,抓紧建立结构合理、数量充足、论证科学、包装到位的项目库。

加大项目推介和投资环境宣传,强化对项目推进的链式服务,尽快促成项目落地进入实施推进阶段。

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努力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实现新增市场主体1万户,新增就业4万人。

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切实解决融资难问题。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企业争创名品、名牌,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五)提高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管理水平,抓好宜居城区建设

突出规划龙头作用。

围绕打造品质官渡,提升城市品位,建设宜居之区,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规划城市,进一步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性专项规划。

高质量全面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坚决执行城市规划“六线”制度,严肃查处违法占地、违规建设等行为,切实维护规划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提升城市建设水平。

坚持“标准化、规范化、工艺化”建设城市,进一步完善主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认真落实昆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确保2009年完成50%,2010年完成40%,2011年完成10%。

开展主城规划建成区内交通路网普查,大力推进路网建设,最大限度的打通断头路,实现交通的畅通、便捷,充分体现作为主城中心区的市政设施配置。

全面完成彩云北路入城段改扩建、昆峨线大修等工程,启动金马路下段、关通路、归十路、昌宏路、珥季路等道路改扩建。

积极配合省博物馆、大剧院建设,全力抓好子君山生态修复等项目推进,加快以大板桥集镇为中心的临空经济城市新区发展建设。

做好主城至呈贡轻轨、国道南连接线、环湖东路、南三环快速系统、新机场外围配套设施以及云南艺术家园、昆明湖滨生态城等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

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实行“八个百分之百”,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创新城市管理模式。

坚持“精心、精细、精品”管理城市,深入推进“四创两争”,加大东三环路、彩云北路等道路两侧绿化提升,对公园、广场、绿地实行永久性、强制性保护,形成环抱城区的绿色景观,提升“创园”水平;以城中村、老旧居民区、农贸市场、七小行业整治为重点,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迎接“创卫”考核;加快推进碧水蓝天工程,大幅削减污染物排放量,抓好“创模”申报;积极开展群众性和谐创建活动,巩固“创文”成果;推进国家节水城市创建达标,启动生态区建设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为“两争”夯实基础。

理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提高城市管理执法水平。

进一步健全区、街道(镇)、社区分级管理体制,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强化管理。

充分发挥“数字城管”、“城管热线”作用,实行常态化、规范化、数字化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快捷反应能力。

规范全区城市道路标志牌、门牌设置工作,加强对市容环境、景观亮化、重点区域的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

加大滇池流域生态建设力度。

推进明通河、大清河等入湖河道综合整治及河道绿化工程,完成海河截污和水环境治理主体工程。

扎实推进“四退三还一护”工作,完成五甲塘湿地三期建设,全面实施西亮塘湿地建设。

继续开展城乡清洁活动,抓好“六清六建”,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加强水资源保护管理,推进滇池流域面山生态恢复、宝象河水库水源保护区工程建设。

狠抓节能减排工作,加快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对能耗大户、重点企业的监管,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绩效评价机制。

严格执行项目环境准入制,落实环保政绩考核制、环保一票否决制和问责制。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企业开展以工业固体废物、废水、废气为重点的资源综合利用。

(六)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着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

切实解决好群众就业和民生问题。

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培训促进就业,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让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深入推进企业和区高级职业中学的校企合作,做好就业服务和培训工作。

大力实施城乡劳动力全员普查、全员分类、全员培训、全员转化工程,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9000人和转移输出8000人的任务。

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帮助2200名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实现再就业。

强化社保扩面工作,健全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抓好城乡低保、特困户救助、救灾救济等工作,进一步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劳动执法队伍建设,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全面发展社会各项事业。

优先发展教育,加大义务教育投入,均衡发展基础教育,促进远程教育发展。

进一步规范学前教育,创新方式发展职业教育,加大民办教育扶持力度,完成云秀书院建设。

继续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工作。

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和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巩固提升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水平。

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方便群众就医看病,全面提高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强化卫生执法监督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做好食品、药品安全保障。

继续做好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实现优生优育。

充分挖掘和利用区内文化资源,发展民间博物馆,完成滇越铁路西庄火车站博物馆建设。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体育竞技水平。

加强国防教育和双拥优抚工作,健全国防动员体系,强化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支持老干部工作和关工委工作,切实保障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权益,重视和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

加强对外宣传工作,继续做好防震减灾、民族、宗教、地方志、统计、审计、档案、侨务、外事等工作。

进一步巩固平安创建成果。

注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努力营造奋发向上的人文环境。

认真实施“五五”普法规划,加强和改进法律援助服务,完善人民调解机制。

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大力推进和谐社区创建。

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推进公安信息化、执法规范化以及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三大建设”,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抓好无毒社区创建和艾滋病防治工作,积极构建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加强和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