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夏商西周的更替》课时练习卷 十.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48750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1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夏商西周的更替》课时练习卷 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夏商西周的更替》课时练习卷 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夏商西周的更替》课时练习卷 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夏商西周的更替》课时练习卷 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夏商西周的更替》课时练习卷 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夏商西周的更替》课时练习卷 十.docx

《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夏商西周的更替》课时练习卷 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夏商西周的更替》课时练习卷 十.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夏商西周的更替》课时练习卷 十.docx

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夏商西周的更替》课时练习卷十

2019年秋部编本七年级上册历史配套练习题

《夏商西周的更替》课时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与下列表格相关的制度是

诸侯国

与王室的关系

地理位置

姬姓贵族

山西

姬姓贵族

山东南北

功臣

山东北部一带

 

A.禅让制B.郡县制C.分封制D.世袭制

2.观察下面的制度示意图,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A.受封的可能有功臣、前朝皇族

B.规定了上下级之间的权利与义务

C.建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D.有利于夏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3.姜尚在西周建立过程中立了大功,被封为齐侯,他应该履行的义务有:

①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服役

②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

③“授民授疆土”

④与其他诸侯国保持密切联系,共同抵御“蛮”“夷”“戎”“狄”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武王封尚父于营丘,日齐。

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中央集权制度

5.下列图片反映的内容共同说明了(  )

A.河南的历史遗址非常丰富

B.我国古代早期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

C.历史遗址是学习历史的主要途径

D.河南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

6.下列帝王中,任用贤能,并使国家强大起来的有

①商汤

②周文王

③商纣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7.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差别在于

①分封的诸侯职位世袭,郡守和县令则可以随时由朝廷任免

②郡县必须直接接受朝廷的命令和监督,而封国则不一定

③分封的诸侯国面积都比郡和县要大

④分封制有利于周朝统治,郡县制不利于秦朝实行中央集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古代中国的“天子”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封国”或“藩国”等。

这一情景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9.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周,都城建在

A.阳城

B.亳

C.殷

D.镐京

10.下图是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中青铜器克罍(léi)的铭文拓片,其大意为:

周王对太保说,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奉,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

该铭文拓片可直接用于研究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

D.郡县制

11.下列选项中能使西周成为空前强大的奴隶制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实施

B.广大奴隶创造出大量财富

C.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D.周文王时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2.分封制在周初起到了巩固统治的作用;在后期则造成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导致这种截然不同结果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发展C.诸侯争权夺利D.礼乐制度的破坏

13.某同学绘制了这张示意图,其反映的内容是

A.武王伐纣

B.分封诸侯

C.王室衰微

D.齐桓公称霸

14.今年是五四爱国运动爆发100周年,爱国主义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大人世及以为礼。

——《礼记·礼运》

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

材料二德国占领都德的故乡后,他的老师麦尔先生在课堂上说:

“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

——摘编自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

(1)根据材料一,指出夏朝和西周实施的政治制度。

材料二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材料三

(2)根据材料三,选取其中一个史实,以爱国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要求:

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文字通畅。

200字左右)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周武王时,得到尚、周公等人的辅佐,日益强盛。

公元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

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缟京。

—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图4

 

(1)说出图1的宫殿遗址代表的古代文明。

图1、图2中所代表的古代文明的特点有何不同?

(2)图3、图4共同印证了什么历史信息?

从史学研究的角度看,哪一种史料更为可信?

(3)综合上述探究,我们在运用史料学习或了解历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

【详解】

根据表格中的“诸侯国”“与王室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内容反映的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

周王将土地分封给贵族和功臣,分封诸侯对周王室尽义务。

ABD项与题意不符,C项符合题意,故选C。

2.D

【解析】

【详解】

根据图片可知,这是分封制的示意图,结合所学可知,分封制出现在西周,由于分封制下诸侯王独立性大,不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造成了后期的诸侯割据混战,所以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根据所学可知,分封制下,受封对象有亲属子弟、功臣、前朝皇族、等,并且规定了规定了上下级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建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所以ABC三项均符合分封制的史实,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3.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大规模分封诸侯。

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称为“授民授疆士”。

受封诸侯必须服从

周王的命令,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各诸侯国保持密切联系,共同抵御“蛮”“夷”“戎”“狄”等,所以①②④符合题意,③不属于诸侯的义务,不符合题意,即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4.C

【解析】

【详解】

据题干“武王封尚父于营丘,日齐。

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可知,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

西周初期,为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宗亲和功臣,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称为“授民授疆土”。

C符合题意。

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分析得知材料反映的是周王分封齐鲁的相关史实,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5.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图片信息:

轩辕黄帝,安阳殷墟是商代的都城,洛阳龙门石窟表明佛教的兴盛,题干图片表明河南是黄河文明的核心区域,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故D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河南的历史遗址非常丰富、我国古代早期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历史遗址是学习历史的主要途径,故A、B、C项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

6.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战胜暴君夏桀,建立商朝,定都亳。

商汤是位有作为的君主,任用有才干的伊尹等人做大臣,要求臣下勤恳办事,“有功于民”。

他关心百姓,农民和商人都各安其业,商朝很快强大起来;周文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任用贤人姜尚等,国力逐步强大。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在牧野与商军决战,商朝灭亡,所以①②正确,B项符合题意。

③商纣是暴君,排除。

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7.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的。

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所以分封的诸侯职位世袭,郡守和县令则可以随时由朝廷任免,郡县必须直接接受朝廷的命令和监督,而封国则不一定,①②表述正确,③④表述不准确,A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8.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建立后,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和奴隶分封给亲属和功臣,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

材料“古代中国的‘天子’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封国’或‘藩国’等.”反映的正是分封制。

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9.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

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都城建在亳,故B符合题意。

阳城是夏朝都城,殷是商朝中后期都城,镐京是西周都城,故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B

【解析】

【详解】

根据“周王对太保说,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奉,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中青铜器克罍的铭文拓片反映的是西周分封制的历史。

西周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奴隶分封给亲属和功臣,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

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11.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诸侯要服从国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空前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12.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建立后,为加强统治,周天子实行了分封制。

分封制的实行,开发了边远地区,巩固了统治。

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被破坏,诸侯国的实力不断增强,天子实力的下降,分封制最终造成了分裂割据的局面,瓦解了周朝的统治。

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是最主要因素,不符合题意,故选A。

13.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随天子作战。

由图示可看出,这正是考查的西周的分封制的知识。

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二、判断题

14.

(1)制度:

王位世袭制;分封制。

思想:

爱国主义。

(2)示例:

两弹精神”永放光芒近代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为实现国家富强,一大批爱国人士以满腔热血,投身新中国的建设之中,两弹元勋邓稼先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他们不计名利,发奋图强,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奉献他们的青春和智慧,铸就了激励每一个中国人的“两弹精神”。

今天,中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新时代中国的少年,自当发奋进取,以先辈为榜样,不辜负时代和民族的期望。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结合课本所学可知,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

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由“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封亲属、功臣为诸侯;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依据材料二“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

”反映了作者的爱国主义。

(2)依据图片确定相关史实,再结合课本所学知识,答出这些史实为国家、社会做出的贡献,产生爱国主义影响。

如:

两弹精神”永放光芒近代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为实现国家富强,一大批爱国人士以满腔热血,投身新中国的建设之中,两弹元勋邓稼先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他们不计名利,发奋图强,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奉献他们的青春和智慧,铸就了激励每一个中国人的“两弹精神”。

今天,中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新时代中国的少年,自当发奋进取,以先辈为榜样,不辜负时代和民族的期望。

15.

(1)古代希腊文明。

图1代表的文明属于海洋文明,图2代表的文明属于大河文明。

(2)武王伐纣的史实。

(语意相同、观点正确即可)图3。

(3)注意不同史料之间相互印证、去伪存真等。

【解析】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1的宫殿遗址代表的古代文明是古代希腊文明;图1代表的文明属于海洋文明,图2代表的文明属于大河文明。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3、图4共同印证了武王伐纣的史实。

从史学研究的角度看,图3史料更为可信。

(3)综合上述探究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们在运用史料学习或了解历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不同史料之间相互印证、去伪存真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