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道入门培训手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47789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道入门培训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商道入门培训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商道入门培训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商道入门培训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商道入门培训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商道入门培训手册.docx

《商道入门培训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道入门培训手册.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商道入门培训手册.docx

商道入门培训手册

商道入门培训资料

前言

1、人不可能同时踏进两条河流,商道之精髓在于变通。

2、自有品牌始终是主,贴牌是仆,不能反客为主,故不能老想着在贴牌上投机,投机只有在无奈之时或不伤元气的情况下才可,但经过分析认为有必要在贴牌市场上的投机不属于投机。

3、“兵以正合,以奇胜。

”用在商道上主要是指:

主要靠稳扎稳打,必要时出奇招。

4、一定要学会分析别人的数据,比赛的场次只是石头,从中得到的经验和想法才是钻石。

5、本篇仅代表个人的一些经验的总结,自己的思想要靠自己摸索而形成。

6、本篇主要为初学者提供一些指导,高手应有自己的思想和玩法,最多只可当做一些参考。

7、本篇以经营六年为例。

第一篇基本数据知识

款式数量:

一般为50(高质)或250(高款),贴牌的款式数量为50即可。

风格和特点研发预算:

主要是用于提高质量,6000为最大值,6000以上部分不对质量提高产生效果。

高级原材料使用率:

本人认为75%是上限。

质量控制:

有最大生产量的2.2倍一说(主要用于高质),5689一说(高质高款皆可用),3000或2952(本人做高款时在环渤海和中西部常用的数据)

年工资:

长三角第一年工资与奖金搭配为(20.21,0.67),一般来说环渤海的最佳工资(总成本最低)为15,但有时15.21比15要好(主要是高质时)。

同样,中西部有时10.11比10要好。

奖金:

常用的几个数为:

0.2、0.3、0.33、0.67、0.7

雇用工人总数:

在调至加班费用为0时往上调2%-3%

产品配送:

按与你战略相对应的预测销量配送

批发价:

有时1厘的价格差异导致的销售量是不同的

广告预算:

在有明星的情况下,行情状况一般,一般不超过5000

打折销售:

按一位大师的思路:

高质高折扣,高款低折扣。

但在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选择低折扣要比高折扣好

销售店数量:

有100、18000、20000三种,但10000到180000之间的数据也被越来越多的人采用

专卖店数量:

详见第三篇

服务:

当零售店数量为100时,零售商支持为2525,预期送货时间为1周,服务评分可达到最大。

若每年保证一定的存货数量,可达到最高服务评分250。

但当零售店数量不为100时,零售商支持为0,预期送货时间则依情况而定。

贴牌的投标数量:

要比预期成品数量多1%到2%。

可先投标到最大值,在回一屏调高贴牌生产数量,再返回第七屏调高投标数量,然后返回第一屏调回原来数据即可。

第二篇战略及数据分析

第一节产能战略(可参考敏辉的博客)

(1)产能的划分:

按照产能大小,本人将其分为小产(产能<4500K),中产(4500K≤产能<8500K),大产(产能≥8500K)

(2)产房开放位置参照表(单位为k)

产能

最大生产量

长三角

环渤海

珠三角

中西部

12年是否关厂

1000

1200

0

-3000

0

0

2000

2400

-1000

-1000

0

0

3000

3600

-1000

0

0

0

4000

4800

0

0

0

0

5000

6000

+1000

0

0

0

0

+1000

0

0

-1000

0

0

+2000

6000

7200

-1000

0

0

+3000

0

0

0

+2000

7000

8400

0

0

0

+3000

-1000

+1000

0

+3000

8000

9600

0

+1000

0

+3000

+2000

0

0

+2000

9000

10800

-1000

+3000

0

+3000

10000

12000

+2000

+1000

0

+3000

11000

13200

+2000

+2000

0

+3000

12000

14400

+2000

+3000

0

+3000

+2000

0

+3000

+3000

>12000

注意:

珠三角因费用高于环渤海和中西部,所以一般不开。

中西部费用较低,且有助于降低总成本(通过投入少量生产技改达到较大降低原材料价格,进而降低总成本),故有时即便是关厂也开。

而长三角工人工资高,但关厂会有额外损失,所以有时会保留长三角的厂。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地方的产能越大,其规模效应就愈大。

(3)小产战略

对于小产,其最大的特点是不容易破产,后劲不足。

因此对于小产来说,股票的控制和囤货就显得尤为重要。

股数太多,不易得分;囤货太少,易被超越。

从得分项来看,小产的主要优势在于每股收益,投资回报率。

而在销售收入和战略评分来看,却存在明显的劣势。

小产应牢牢地把握好小产的优势(灵活多变,存货压力小),提升公司的竞争力。

(4)中产战略

中产介于小产和大产之间,技术要求较低,是最受欢迎的一种。

中产有小产的灵活,亦有大产的爆发力。

但中产要承担一定的破产风险。

中产在哪一块都没有多大的得分优势,其高分的来源在于各方面都协调发展。

贴牌对于中产相当的重要,如果贴牌运用的好,可使中产在行业中如鱼得水,滋润无比。

(5)大产战略

大产的话,一般只有高手才会用,一般人玩不来。

大产最难的就是保命,这就涉及到各种各样的保命技术和心理素质了,所有这种战略留于以后自己成为高手后自己思考,此处就不多言。

第二节路线战略

(1)两种路线的选择(参考小旋的博客《走高端与走低端的比照》)

(2)战略转型

战略转型是指从高款转高质或从高质转高款。

市场瞬息万变,你必须两种路线都会走。

在开局时,你可介于自己的习惯和猜测选择你的战略路线,但从第二年起,你必须根据高款和高质的比例进行战略路线调整。

当比例接近1时,最好不转;但比例与1相差较大时,可以考虑往走的公司少的那条路线,以提高公司竞争力,降低公司压力。

第三节如何分析数据

要分析的因素:

主要是第十屏

第一页,在自己前面的公司,可能超过自己的公司

第二页,与如上公司相比,自己公司的得分差异

第三页,存货与需求量

第四页,工厂生产能力分布(公司分布,产地分布)

第五页,贴牌市场状况,网络市场状况,公司战略路线及产品竞争力

第六页,客户折扣,专卖店分布状况,均价,销售状况,吃货状况

第七页,签明星价格分析,战略得分的得失

第八页,利息费用,总债务,总所有者权益,股票股数,存货周期

另外,第十二屏和第十四屏也相当重要,至于这些因素有什么用,怎么用,此处不多言,培训时具体讲。

第三篇战术及细节

第一节各种开局方法(参考越卓的博客《小青流各位经典打法的起源详解》)

开局的方法大方向可分为两种:

做贴牌与不做贴牌。

做贴牌可用长三角全部产能,也可用环渤海的全部产能,也可用长三角全部产能外加环渤海部分产能,其他搭配倒是用的不多。

不做贴牌的话可用全部产能生产自有品牌,也可只用环渤海厂生产(关闭长三角)。

其他的打法自己琢磨,这里着重分析一下最后一种打法。

这种打法非常适合竞争激烈且对均价犹豫不决的情况,主要考虑的是不使贴牌从第一年起就成为公司的负担,它的定价一般控制在预期均价的15元左右(当然预期均价要比较接近真实均价)。

假设进入贴牌市场的贴牌产品总和贴牌市场上的需求相近,在竞争激烈的比赛中贴牌的定价一般都低于成本价,从中获取利润的即便有也为之甚少,不必当心,你省去了第一年就开始亏钱的危险。

假设进入贴牌市场的贴牌产品总和超出贴牌市场上的需求很大一部分,此时贴牌市场必亏,且可能造成自有品牌供不应求,在这种情况下,自有品牌高价也能卖个好销量,还能保证服务评分,不仅当年成绩能靠前,还给公司下年创造了一个较好的环境。

这是好的方面,不好的是你可能失去一部分销售收入的得分和战略评分的得分。

第二节成败贴牌

成在贴牌:

分担了产能,缓解了存货压力,且在贴牌市场上亏损不大或获利,成功阻止贴牌暴走,加速了对手数量的减少

败在贴牌:

在贴牌市场上亏损巨大,贴牌存货多且长期不能兑现,对手在贴牌市场上暴走,因贴牌使得战略评分低于对手

贴牌能中标的前提是款式≥50款,质量≥50,且投标价低于自有品牌最低平均价2.5元。

贴牌按照价格由低而高中标,价格相同者按综合竞争力由大而小中标,所有因素相同者按公司号顺序由先而后中标,直到满足需求为止。

一般而言,小产不进贴牌市场,中产适时进贴牌市场,大产经常进贴牌市场,这是一个基本思路。

前两年的贴牌应在不伤元气的情况下尽量卖场,第三年起不要急于甩,要考虑到下一年,两年,甚至三年的供需比和自身的状况,在作出决定。

当贴牌市场存货不多或存货集中在一两个人手里时,应当留心。

第三节股票的操纵

在这个软件中,股票的真正价值在于帮助你的公司获得更高的得分。

在这一块,我一直不好把握:

股票多,则累计股票数量就大,从而影响投资回报率和每股收益的得分(投资回报率25分,每股收益20分);少了,又容易造成总所有者权益的下降,甚至可能导致破产。

不少大师在空间里发表了不少鼓励大家发股票的言论,大家不可盲从,虽然它能较大限度的保证你公司的存在(不破产),但是无形之中给你后期翻盘造成很大压力,如果在股价较低的时候回收股票的话,像半决赛这种比较激烈的比赛是会吃大亏的。

如果是小厂的话,一定不要在第一年发股票,相反,应该适当回收一点。

中产的话我的一般性结论是不回股,也不发股票。

大厂的话一定是6000股。

但若行情较好,预期下年股票一定会涨(和回收股票后的价格相比),则建议小厂回3000,如是回3000,下年股票可达40元,中产也可回1500,50元以上可回2500,能达到60,回3000是非常理想的,至于大厂,我还是建议发6000股。

若情况不好,即便是小厂,也是不建议回股票。

在确保不会破产的情况下,如若股价跌至较低,一定要抓住时机回股,为最后争取第一做准备。

同时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不要只盯着目前的股票数,分数的计算方法是采用累积股票数,而不是当前的。

第四节均价的预测

对于均价,这个很难定,因为这个源自于你对市场行情的预期,这是你和对手之间的博弈。

虽然很难,却是你做下一年决策时最重要的参考数据。

均价的变动,代表了整个行情的走向。

一般而言,第11年的均价在40-53之间,第12、13、14年的均价大同小异,因为这三年一般都在打价格战,均价不会高,到最后两年,一般会涨到55以上。

在知道上一年均价的基础上,下一年预测均价最为重要的因素是供需比,至于供需比如何影响均价,请参考核潜艇的博文。

其次是财务状况,如果大家的财务状况都不算好,有好几家公司面临总所有者权益为负的情况,此时倒闭四家公司,即便是供需比超过1.5,均价也有可能达到60,但这种情况并不乐观,如果你没有把握这次翻身的机会,估计以后怕是没机会了。

预测好了均价,向0屏一输。

如果你还能把其他的都预测到位,估计你该如何定价就不成问题了。

第五节应付破产的招数(详请参考越卓的博客《如何避免在价格战中破产》)

应付破产的好方法有两种,一是永远不要让自己的总所有者权益为负,另一种是负了一年,但下一年供需比极低,且有足够的能力把它正回来。

这看起来很难,其实并不难,除大产外,要使总所有者权益为负也是很难的(前提是你要有一定能力,且不极端冒进)。

纵观平日里在茶馆和商道客户端里的叱咤风云人物,有很大一批没进半决赛,更有一大批没进总决赛,其中多是破产。

凭他们的才华与实力,按理说破产是不可能的,但不可能的也可能了。

若他们能不老惦记着第一的宝座,能静下心来,先把命保住,到最后翻盘是有极大可能的,但他们都“死”了。

所有防破产第一招——贪心小,眼光长。

但如真在春天来临之前面临危险,可供选择的方法有:

发股票,停产,关厂,关专卖,尽量卖货(最重要的因素在定价)。

第六节融资与红利

融资问题说到底就是短贷、长贷和股票的搭配问题,ST紫晶的博客里有一模型,这就不多说了。

关于红利,对经营者来说,前几年由于资金周转困难,就不应发红利。

对于后几年,若公司有多余现金,可发红利来提高投资回暴率,从而提高得分。

红利一般不超过当年投资回报率。

第七节关于“暴走流”

暴走分为两种:

一种是贴牌暴走,另一种是自有品牌暴走。

贴牌暴走无非就是在有大量有效贴牌存货的基础上,适机定高价以获得暴利。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高手不多的情况中,亦或供需比小于1,否则必遭高手堵截,成功的几率不大于10%。

而自有品牌的暴走,多系大产能公司所为,唯一的应对方法便是囤货。

暴走流有一种视死如归的精神,他们的信条是:

不成功便成仁。

我们要在无奈之余做出“暴走”的壮举,也要学会在潇洒之余举起“防暴”的义旗。

第八节如何签明星

明星的最低接受价格为500k,所以你的投标范围在500k和99999k之间。

当然,500k是你最愿意给的,但一般很难签下;99999k是一定可以签下的,但你一定不会这么给。

显然,这中间有个比较合理的值。

我们知道,每一个明星都有一个吸引指数,吸引指数代表了明星影响力的大小。

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一种是吸引指数的160倍,一种是吸引指数的210倍,第三种是每件产品承担的明星成本不超过3元。

从本人经验来看,第二种签法的最为普遍。

明星的数量不在多,吸引指数到了150就很高了。

每签约一次,无论成功与否,你都将支付100k的签约费,所以明星慎签。

但有时为了不使竞争对手拣着便宜,可选择性投标多个,但要在不会给公司造成很大压力的前提下。

签明星要尽量用最低的价格签下,这时就有必要对对手的出价有个估计。

千万不能不经过分析胡乱投机,或是用超出公司承受能力签,这样的话明星不仅带不来好处反而成为了累赘,总决赛中就不乏被明星拖死的例子。

当然,这三种签法也不一定是真确的,你的投标价格要根据自身经营状况而定。

而且明星要与广告投入相配合才可取得最大效果。

最后我想说的是,明星要根据自身战略战术而定,明星的有无与第一名无关!

第九节现金问题

关于现金,我且说两点:

1、第11年的净利润

高质低款路线——比预期少1500k左右

低质高款路线——比预期少1000k左右

(前提是达到预期销量)

2、有25%的货款是下年到账的,比如说,第12年你卖了价值1000k的货,实收货款为750k,还有250k到第13年才能收回。

第十节零售商问题

我们公司的货物并不是直接卖给消费者,而是卖给零售商。

所以我们讲的服务评分、零售商支持和客户忠诚度都是针对零售商而言的。

虽然是你公司开设的零售商,但他们并不是一直为你服务的,当你公司缺货时,他会采用推销别的公司的货物来弥补这部分损失。

这部分产品反应在10屏6页中的“缺货量”和“因对手缺货而受益的销量”中。

第十一节专卖店的开设

众所周知,同样条件下,有专卖店可以增加销量,但它的成本也相当惊人(参考《商道》一书)。

为获得同样的利润,你必须提高价格,但这就意味着降低销量。

所以开与不开专卖店的矛盾说到底就是价格与销量的矛盾。

在前期和中期,公司数量很多,供需比很高,这样,开设专卖店就意味着你要高价,但现实又要求你要尽量销售产品,所以一般情况下你不会开设专卖店。

到后期,供需比较低,这就解决了价格与销量这对矛盾,于是有较多热会选择开专卖店。

这是一般情况,而且大多数开设专卖店的公司品牌形象也较高。

当专卖店很少,你的各项成本都控制的很低,利息压力小或无利息压力,其他公司总成本较高,而行业正在回暖,即便是品牌形象低,开设合适数量的专卖店,亦可获利不小。

至于专卖店数量,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10家或38家,另一种则是平均数量的?

倍。

不过用的最多的还是38,其次是10,而且一般都开在长三角。

第十二节其他

产品的影响、断货的原因及影响、原材料价格的计算、销售量的计算、累计得分的计算方法、100vs20000零售店的区别、工厂升级详解与应用分析等问题在官网大师的博客里均有详解,此处就不多言了。

第四篇思想心态篇

(可参考敏辉的博客)

马云有句很经典的话: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

所有的参赛队员都应该明白,如果你经营的公司想拿到行业第一名,你首先就应该着力让公司活下来。

说到这,可能有人会问,在这么激烈的竞争里,要活下来也并非一件简单的事。

的确如此,在这么激烈的竞争中,说活就能活是不可能的,即便是高手中的高手也会有失手的时候,这么一来,进入行业前列就更有难度了。

其实,在这样的比赛中,除了软件,还要有一颗平常心。

无论是破产,排在后面,或是其他的一些情况,你要最的第一件事便是——保持冷静。

只有当你冷静的时候,做的决定才接近正确。

《孙子兵法》中有一句话:

不可胜在己,不可胜在敌;故先为不可胜,在为可胜。

说的意思呢,就是说要想战胜他人,必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用敏辉大师的话来作为结束语——心中无敌,则无敌与天下!

商道教练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