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地图三要素和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课时作业.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435273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时 地图三要素和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课时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1课时 地图三要素和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课时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1课时 地图三要素和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课时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1课时 地图三要素和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课时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1课时 地图三要素和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课时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课时 地图三要素和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课时作业.docx

《第1课时 地图三要素和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课时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时 地图三要素和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课时作业.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课时 地图三要素和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课时作业.docx

第1课时地图三要素和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下图,回答1~2题。

1.a在c的________方向(  )

A.东北        B.西南

C.西北D.正北

2.若ab段图上距离为2.2cm,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

A.1∶100000B.1∶1000000

C.1∶10000000D.1∶100000000

【解析】 第1题,a点坐标是(30°S,180°),c点坐标是(50°S,140°W),通过比较可知C项正确。

第2题,根据比例尺的公式计算,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比值。

a、b在同一条经线上,且纬度差是20度,所以其实地距离约为(111×20)千米。

【答案】 1.C 2.D

3.将1∶12000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4倍,放大后的地图比例尺是(  )

A.1∶48000000

B.

C.1∶6000000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0千米

【解析】 将1∶12000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4倍,放大后的地图的比例尺为1∶3000000,故B项正确。

【答案】 B

4.

读右图,两幅图表示的区域范围相同,图甲比例尺为1∶100000,则(  )

A.图乙的比例尺为1∶200000

B.图乙的比例尺为1∶400000

C.图乙表示的地理事物较图甲详细

D.图甲比例尺是图乙的4倍

【解析】 图乙图幅面积是图甲的4倍,比例尺放大一倍,分母应该缩小二分之一,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

因此C项正确。

【答案】 C

5.下图中,属于注记的是(  )

①▲ ②1729 ③天堂寨 ④▲和1729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

【解析】 地图中的文字或数字是注记,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是图例,因此“1729”和“天堂寨”是注记。

【答案】 B

读图,回答6~7题。

6.分析甲、乙两图,可以看出(  )

A.比例尺甲大于乙

B.甲为地图,乙为景观图

C.比例尺均为数字式

D.图乙中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

7.关于图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正北后正东

B.学校在农业实验区的东北方向

C.火车站位于科技园区的西南方向

D.若比例尺放大1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2倍

【解析】 第6题,比较甲、乙两图中的比例尺可知,图甲为线段式,图乙为数字式,且比例尺甲大于乙。

第7题,依据图甲中的指向标,可判断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是先向东北后向东南;学校在农业实验区的西北方向,火车站在科技园区的西南方向;若比例尺放大1倍,图幅面积将增大3倍。

【答案】 6.A 7.C

(2018·长春高二期末)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回答8~10题。

8.图中公路沿线四地中,海拔最高点出现在(  )

A.甲B.乙

C.丙D.丁

9.若甲、丁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40千米,要在边长为2米的图幅中完整绘制该区域图,所选用的比例尺应为(  )

A.1∶40000B.1∶200000

C.1∶4000D.1∶20000

10.图中公路规划方案能反映出山区公路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是(  )

①尽可能连接居民点

②在山谷中应尽量避开陡坡

③在陡坡段增加“之”字状弯曲

④尽可能避免跨越河流

A.①④B.②③

C.①②D.③④

【解析】 第8题,甲地海拔小于100米,乙地海拔为200~300米,丙地海拔为500~600米,丁地海拔小于500米。

第9题,比例尺=2米/40千米=200/4000000=1∶20000。

第10题,图中公路尽量沿山谷延伸,在陡坡处呈“之”字状弯曲。

【答案】 8.C 9.D 10.B

11.下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

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A.①山脊 ②山谷 ③鞍部 ④山顶

B.①山谷 ②山谷 ③山顶 ④鞍部

C.①山谷 ②山脊 ③山顶 ④鞍部

D.①山脊 ②山脊 ③山顶 ④鞍部

【解析】 根据等高线形态与地形的关系,山脊是等高线向低值处弯曲,山谷是等高线向高值处弯曲,山顶是四周低、中间高,鞍部是两个山顶之间的过渡地区,因此选B项。

【答案】 B

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

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读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

A.东北—西南向    B.东西向

C.西北—东南向D.南北向

13.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

A.上、下部均陡峭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C.上、下部均平缓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解析】 第12题,根据山脊概念——等高线弯曲部分指向低处,结合等高线图即可判断山脊基本上呈东北—西南走向。

第13题,等高线越密集坡越陡,结合图示山体主峰西北坡的等高线密集程度判断即可。

【答案】 12.A 13.B

二、综合题

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中的图例,判断该国的首都是________,除首都外,你还能看到哪些地理事物?

(2)图中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的河流a的流向大致是自________向________。

(3)中国首都北京位于澳大利亚首都的________方向。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

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4)在1∶150000000的世界政区图上量得中国首都北京到澳大利亚首都的直线距离为6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________千米。

【答案】 

(1)堪培拉 一般城市、铁路、季节河湖、洲界等。

(2)东 西 (3)西北 (4)9000

15.读下面三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甲图中,判别地物方向:

张庄在河西村的________方向,在东山的________方向。

(2)在乙图中:

①比例尺用数字式表示为________。

②图中有一辆拖拉机沿公路从A处出发穿过B地到达C处,拖拉机行驶的方向先是向________方向,然后向________方向行驶。

③图中小河中箭头表示的河水流向为________。

(3)观察丙图,判别地物方向。

①B在C的________方向;C在A的________方向;D在A的________方向。

②如果你站在北极点,那么你的四周是________方向。

(4)通过以上练习,得出不同地图的方向辨别方法。

①一般地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指向标地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经纬网地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正西 西北

(2)①1∶80000 ②正南 东南 ③自东向西

(3)①正西 正南 东南 ②正南

(4)①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依据指向标的指向,面北而立,左西右东;北极点为最北端,南极点为最南端 ③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⑤________,⑥________。

(2)⑤、⑦两地的垂直距离为________米,若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2.3厘米,其实地水平距离是________千米。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

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

“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

“雨下得怎样?

”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

“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3)如果把该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________(用数字表示)。

(4)小河流向________方。

计划把水从A水库调到C处,有AC和BC两条路线,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

为什么?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解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不同等高线重叠处是陡崖(如图中的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平缓。

当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峰(如图中的⑤、⑦);由内向外增高的为洼地、盆地(如图中的①)。

等高线的曲线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河谷(如图中的③);向低处凸出的为山脊(如图中的④)。

两个山峰之间相对较低的部位,形似马鞍,为鞍部(如图中⑤和⑦两个山峰之间的⑥)。

⑤和⑦两个山峰之间的垂直距离,实际上是两个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

已知图上距离求实地距离,根据公式计算时要注意计算结果单位应是厘米,要把它转化成所要求的单位千米。

小河流向应注意箭头和指向标,这里是指干流流向。

AC和BC的引水问题,不要被距离远近所迷惑,而应选择水是由高处向低处流的AC。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答案】 

(1)①盆地 ②陡崖 ③山谷 ④山脊 ⑤山顶 ⑥鞍部

(2)11 4.6

(3)1∶100000

(4)东北 AC比较合理。

因为A处比C处高,引水顺势下流,而B处比C处低,往高处引水较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