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授课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433511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代文学授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国现代文学授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国现代文学授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国现代文学授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国现代文学授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授课教案.docx

《中国现代文学授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代文学授课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现代文学授课教案.docx

中国现代文学授课教案

中国现代文学授课教案

绪论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中国现代文学是在怎样的背景之下发生的;了解中国文学为什么到了20世纪初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大变革,宣告了古典文学的终结和现代文学的诞生。

2、了解现代文学的性质、范围和发展线索。

3、掌握现代文学史的分期。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

三、教学时数:

2课时

四、教学内容

1、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背景

2、中国现代文学的分期

3、中国现代文学的总体特征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理解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及伟大历史意义。

2、了解新文学阵营同保守派之间的较量。

3、掌握重要的新文学社团的情况(代表人物、文学主张、主要活动等)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

三、教学时数:

6课时

四、教学内容

1、从思想启蒙到文学革命(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

2、文学革命的进展(与复古派的较量,新文学统一战线的分化,新文化社团的涌现,早期革命文学的倡导)

3、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五、思考练习题

1、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中所言改革文学的“八事”指什么?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中“三大主义”指什么?

2、“白话文学”和“人的文学”的理论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什么重大意义?

3、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对新文学的发展有何意义?

4、新文学统一战线分化的原因何在?

5、文学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6、20年代初新文学社团和刊物大量涌现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章新文学初期的文学创作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文学革命初期各类文学创作的概况。

2、理解初期新文学创作的意义、价值及特点。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

三、教学时数:

2课时

四、教学内容

1、在批判封建主义中诞生的议论性散文(鲁迅、陈独秀、李大钊、周作人、钱玄同、刘半农等的随感录的风格)。

2、初期白话新诗(胡适、刘半农、沈尹默、周作人、俞平伯、康白情等初期新诗人)

3、初期短篇小说(“新潮”小说家汪敬熙、罗家伦、杨振声、俞平伯、叶绍钧;鲁迅的初期小说)

4、对旧戏的批判和话剧的引进

五、思考练习题

1、《新青年》团体中各人的随感录有什么特点?

2、初期白话新诗的意义和不足是什么?

3、“新潮”作家群主要有哪些作家?

第三章鲁迅

一、教学目的

1、了解鲁迅的生平及创作活动,理解他从事文学创作的原因。

2、理解并掌握鲁迅小说的独创性(思想内容方面的忧愤深广、艺术形式方面的开拓创新)及对新文学创作的深远影响。

3、理解鲁迅杂文深刻的思想内容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4、理解鲁迅的价值和意义。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三、教学时数:

10课时

四、教学内容

1、鲁迅的生活及创作道路

2、《呐喊》和《彷徨》

A鲁迅小说的总主题

B《呐喊》和《彷徨》的人物形象(农民的典型形象、知识分子的形象)

C鲁迅小说的艺术贡献

3、《阿Q正传》解读

4、《故事新编》和《野草》

5、鲁迅的杂文

五、复习题:

1、《呐喊》和《彷徨》中最重要的两大类人物形象是什么?

鲁迅小说的选材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

2、阿Q的典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对这一形象的认识有哪些代表性的看法?

为什么?

3、鲁迅小说在艺术上有哪些独创性?

他对中国现代小说的示范和引导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4、《野草》的主要艺术特色。

5、鲁迅杂文巨大的思想容量和独特的艺术价值表现在哪里?

第四章郭沫若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郭沫若文艺思想的发展变化。

2、理解并掌握《女神》的浪漫主义特色。

3、理解并掌握郭沫若史剧创作的特点。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三、教学时数:

6学时

四、教学内容

1、郭沫若的生活及创作道路。

2、《女神》(“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的表现和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3、《星空》等诗集简介。

4、历史剧创作(早期剧作,四十年代历史创作高潮,“失事求似”的创作原则)

五、复习题

1、了解郭沫若在文学创作(诗、剧、小说等)、历史研究、古文字研究等方面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化战士的重要贡献。

2、郭沫若早期的美学思想有什么特点?

3、《女神》的时代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其艺术风格是什么?

4、郭沫若后来的诗和早期相比艺术感染力明显不足,原因是什么?

这种创作上的退步说明了什么?

5、《屈原》中屈原的形象。

郭沫若史剧创作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第五章文学研究会诸作家的创作

一、教学目的

1、理解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文学观及其意义。

2、理解“问题小说”出现的原因及创作特点。

3、了解“乡土小说”的主要作家及其特色。

4、掌握主要作家的创作风格及其贡献。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

三、教学时数:

8学时

四、教学内容

1、叶绍钧的创作(“灰色人生”小说,《倪焕之》)

2、冰心、庐隐的创作(冰心的“问题小说”、小诗、散文)

3、朱自清的散文创作(写景抒情的;写人叙事的;政论性的)

4、“乡土小说”作家(王鲁彦、许杰、王任叔、彭家煌、许钦文、台静农等以及冯文炳)

五、复习题

1、叶绍钧小说创作在题材上有什么特点?

2、冰心早期创作的中心是什么?

其问题小说的代表作是什么?

散文创作的代表是什么?

3、朱自清散文创作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4、“乡土小说”主要从哪些方面表现了农村和农民生活?

冯文炳的乡土小说和其他作家有何不同?

第六章创造社诸作家的创作

一、教学目的

1、理解创造社“为艺术”的文学观。

2、了解创造社作家走上浪漫主义道路的原因。

3、理解并掌握郁达夫创作的风格及贡献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三、教学时数:

4学时

四、教学内容

1、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发展过程、选材特点、艺术风格)

2、张资平等的创作

五、复习题

1、创造社浪漫主义风格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郁达夫《沉沦》的意义是什么?

作品引起争议的原因是什么?

3、张资平的主要贡献在哪里?

他的作品为什么被人诟病?

第七章其它社团流派的创作

一、教学目的

1、了解20年代文研会、创造社之外其它社团流派的创作活动。

2、理解并掌握新月派诗人的格律诗主张和代表诗人的主要贡献。

3、理解周作人的散文风格及语丝社的创作追求。

4、掌握象征派诗歌的主要特征及李金发的创作。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三、教学时数:

10学时

四、教学内容

1、语丝社和周作人的散文。

2、闻一多、徐志摩和新月诗派。

3、李金发与象征诗派。

4、“湖畔诗人”和冯至的爱情诗

五、复习题

1、什么是“语丝文体”?

语丝社的主要代表作家是谁?

2、周作人的散文创作可以分为哪两类?

其小品文有什么特点?

3、闻一多关于新诗的“三类”理论指什么?

《红烛》和《死水》在表现爱国主义主题方面有什么不同?

4、徐志摩的主要诗集有哪些?

他的诗歌有什么艺术特色?

5、象征诗派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象征派诗歌的特点是什么?

李金发的诗集有哪些?

其诗作有什么特点?

6、“湖畔诗人”指哪些人?

代表诗人是谁?

有哪些作品?

7、被鲁迅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的是谁,其主要作品有哪些?

其诗作有什么特点?

第八章20年代话剧创作

一、教学目的

1、了解20年代话剧创作的现状。

2、了解20年代的话剧团体及活动。

3、掌握早期话剧创作的主要作家及代表作。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

三、教学时数:

4学时

四、教学内容

1、话剧团体和“爱美剧”。

2、话剧作家及作品(欧阳予倩、洪深、田汉、丁西林、郭沫若等)

五、复习题

1、中国早期话剧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2、田汉早期创作的代表作是什么?

他的剧作以浪漫主义为主流,试结合早期的代表作加以说明。

3、了解丁西林《一只马蜂》、《压迫》的内容和风格。

4、郭沫若《三个叛逆的女性》包括哪三个作品?

第九章三十年代文学思潮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新文学的第二个十年(30年代)中一些重要的文学事件、文学思潮。

2、让学生理解30年代左翼文学思潮和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之间的对立与互补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和推动。

3、让学生掌握左翼文学思潮和自由主义文学思潮各自的特点和局限。

二、教学时数

共安排3学时。

三、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

四、教学内容

1、革命文学的倡导和论争

2、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活动内容、缺点和失误)

3、文学论争及意义

五、复习题

1、革命文学大规模的倡导发生在哪一年?

主要倡导者是哪些文学社团?

革命文学论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左联成立后主要开展了哪些文学活动?

错误和局限是什么?

3、30年代左翼作家和哪些不同的文艺思想进行过论争?

其论争的主要话题是什么?

30年代的文学论争具有哪些倾向性特征?

4、自由主义作家的文艺观有什么特点?

第十章茅盾

一、教学目的

1、了解茅盾的文学活动及创作道路,理解其现实主义的文学主张。

2、理解茅盾小说的社会剖析性质。

3、掌握《子夜》的创作主旨及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

4、掌握《春蚕》、《林家铺子》的主要内容及反映的社会现实。

5、了解茅盾文学批评的成就。

二、教学时数:

6学时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

四、教学内容

1、茅盾的创作道路及“为人生”的现实主义理论。

2、《子夜》的创作主旨;吴荪甫、赵伯韬的典型形象及人物性格特征,《子夜》的结构艺术。

3、《春蚕》、《林家铺子》等短篇小说。

4、茅盾的文学理论批评活动及其成就。

五、复习题

1、茅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他的现实主义理论有何特点?

2、长篇小说《子夜》的创作背景及反映的社会现实。

3、吴荪甫和赵伯韬形象分析。

4、茅盾小说的社会剖析性质。

5、理性对茅盾小说创作的影响。

第十一章巴金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巴金的创作道路及在新文学史上的地位、影响。

2、理解巴金青年题材小说创作的价值和意义。

3、掌握代表作《家》的思想艺术特色及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教学时数:

4学时

三、教学方法:

讲授分析、讨论

四、教学内容:

1、巴金的创作道路。

2、《家》的文学史地位;高觉新、高觉慧的形象及意义。

3、《寒夜》的内容及主要人物形象。

4、巴金现实主义创作的特点。

五、复习参考题

1、巴金在小说创作上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2、《家》的思想意义是什么?

觉新、觉慧的形象及其意义。

3、《寒夜》与巴金前期作品相比其创作方法上有哪些变化?

第十二章老舍

一、教学目的

1、了解老舍创作的意义和价值。

2、理解老舍小说在对北平市民文化的表现上所取得的成就。

3、掌握《骆驼祥子》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理解祥子这一典型的意义及祥子悲剧的深刻性。

4、理解老舍以幽默为特征的讽刺色彩。

二、教学时数:

4学时

三、教学方法:

讲授分析、讨论

四、教学内容

1、老舍的创作道路及幽默风格。

2、《骆驼祥子》的主要艺术成就——祥子形象的塑造;“京味”特色的体现。

3、了解《四世同堂》的文化反思特色。

4、理解老舍小说的总体特征。

五、复习题

1、识记老舍不同时期的主要作品。

2、掌握《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形象(人生遭遇、性格特点、悲剧原因);《骆驼祥子》的主要艺术特点。

3、理解《四世同堂》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剖析。

4、理解老舍小说的总体特征(北京市民文化的展现,以幽默为特征的讽刺色彩,北京口语的加工提炼等)

第十三章三十年代不同流派的小说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三十年代不同流派小说创作的主要成就。

2、理解三十年代不同流派小说创作的艺术追求和审美风格。

3、掌握重要作家的艺术成就。

4、理解三十年代不同流派相互竞争而形成的多元的文学格局。

二、教学时数:

12学时

三、教学方法:

讲授分析

四、教学内容

1、左翼作家的小说创作:

柔石、丁玲、张天翼、沙汀、艾芜等。

2、“东北作家群“:

肖军、肖红等。

3、沈从文及京派小说。

4、新感觉派小说。

5、李劼人的“大河小说”。

五、复习题

1、识记本章所涉及的各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2、理解左翼小说对公式化、概念化的克服及对现实主义的深化。

理解“二肖”创作的意义。

了解“大河小说”的特点。

3、掌握沈从文小说的取材特点及美学追求、左翼小说的特点、新感觉派小说的特点。

第十四章三十年代的戏剧创作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三十年代戏剧运动及创作的概况。

2、理解各主要剧作家的主要作品及艺术追求。

3、理解现代话剧对推动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做出的贡献。

二、教学时数:

6学时

三、教学方法:

讲授分析、观看有关影视片、讨论

四、教学内容

1、三十年代的戏剧运动。

2、田汉、洪深的剧作。

3、夏衍、李健吾的剧作。

五、复习题

1、田汉、洪深在30年代的戏剧创作中,其题材、艺术追求各有什么特点?

2、夏衍的《上海屋檐下》其艺术风格有什么特点?

结合他40年代的创作,你认为夏衍最熟悉的是哪类人?

3、李健吾在戏剧艺术上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第十五章曹禺

一、教学目的

1、理解曹禺“四大名剧”的内容及作家在艺术上的创新。

2、理解曹禺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重大意义。

3、掌握《雷雨》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4、理解西方戏剧艺术对曹禺的影响。

二、教学时数:

4学时

三、教学方法:

讲授分析、观看录相、讨论

四、教学内容

1、曹禺的主要创作成就。

2、《雷雨》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点。

3、周朴园、蘩漪等人物的性格特征。

4、《日出》、《原野》、《北京人》的艺术创新。

五、复习题

1、谈谈西方戏剧对《雷雨》的影响。

2、分析周朴园、蘩漪的形象。

3、理解曹禺剧作中的悲剧男子和悲剧女性的形象及意义。

第十六章三十年代诗歌创作

一、教学目的

1、了解30年代诗歌创作的概况,理解不同诗歌流派的特征。

2、理解重要诗人的创作成就及艺术风格。

3、理解30年代新诗的多样化发展。

二、教学时数:

6学时

三、教学方法:

分析、讨论

四、主要内容

1、左翼诗歌:

殷夫,中国诗歌会。

2、戴望舒及现代派诗人的创作。

3、“乡土诗人”臧克家。

4、田间、艾青的诗歌创作。

五、复习题

1、识记:

本章所涉及的所有诗人及主要作品。

2、现代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谁?

有哪些成就?

特点是什么?

3、臧克家诗歌的特点是什么?

分析《老马》一诗。

4、田间的“街头诗”与“鼓点式”诗歌特点。

5、艾青诗歌的主要艺术特点是什么?

6、《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分析。

第十七章四十年代文学运动与思潮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四十年代的文学格局(国统区、沦陷区和解放区文学)

2、了解四十年代文学运动与思潮的特点。

3、掌握《讲话》的主要内容及重大意义。

二、教学时数:

2学时

三、教学方法:

讲授、分析、讨论

四、教学内容:

1、抗战文学与工农兵文学的特点。

2、主要文学论争。

3、《讲话》的内容及重大意义。

五、复习题

1、解放区文学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2、在国统区发生过哪些主要的文学论争?

3、文艺整风运动的内容及影响。

4、《讲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有何重大意义?

对后世有何影响?

第十八章国统区的小说创作

一、教学目的

1、了解40年代国统区小说创作的概况。

2、理解主要作家及作品的思想艺术风格。

3、理解不同作家的美学追求及对四十年代小说的影响。

二、教学时数:

4学时

三、教学方法:

讲授分析

四、教学内容

1、“七月派”作家路翎的创作。

2、钱钟书的《围城》。

3、张爱玲的小说。

五、复习题

1、路翎小说的特点;《财产的儿女们》对知识分子的描写有何特点?

2、《围城》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3、张爱玲小说的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

第十九章国统区的戏剧创作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国统区戏剧创作对现实革命斗争的配合情况。

2、理解历史剧创作的“古为今用”原则及重要作品的艺术贡献。

3、理解讽刺剧繁荣的原因及重要作品的艺术价值。

二、教学时数:

3学时

三、教学方法:

讲授分析

四、教学内容:

1、40年代国统区戏剧创作概述。

2、欧阳予倩、阳翰笙、阿英等的历史剧。

3、陈白尘的《升官图》为代表的讽刺剧。

五、复习题

1、“皖南事变”前后出现了哪些历史剧?

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2、抗战胜利后出现的讽刺剧有哪些?

代表性作品是什么?

第二十章解放区文学

一、教学目的

1、了解解放区文学的概况、特点,理解解放区文学的重大意义。

2、掌握解放区重要作家作品的思想艺术特色。

二、教学时数:

6学时

三、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

四、教学内容

1、解放区文学概述,小说、诗歌、戏剧等各类创作的主要作品。

2、赵树理的创作成就及思想艺术特点。

3、新歌剧《白毛女》。

4、《王贵与李秀秀》等民歌体叙事诗。

5、《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等长篇小说。

五、复习题

1、解放区文学有哪些特点?

2、赵树理的创作有什么意义?

其特点是什么?

3、《白毛女》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及在艺术上的创新。

4、《王贵与李秀秀》的民族化、大众化风格体现在哪里?

5、丁玲在解放区文学创作中的地位;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艺术特色。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写意花鸟画

科 目

美术

年级

八年级

教学时间

学习者分析

在前两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对水墨的运用基本有所了解,对国画的工具有亲身体验。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国画作为我国传统绘画,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留下历史的印痕,如何体会国画中托物言志诗书画结合的中国文化尤为重要。

2. 诗与画结合是中国画的一个主要特征,画家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赋予笔墨新的意韵和生命力,并给观众以画外的余想与回味。

3、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二、过程与方法

1. 以范画及演示的形式,使同学对国画中的笔墨有直接感受。

2. 学生作业,鼓励学生大胆运用笔墨技法,不求形似,但求变现出笔墨的意趣。

三、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对中国画笔墨的学习认识,达到从练习、临摹、写生开始,最终进行创作的目标。

2.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中国画的用笔、用墨。

2、教学难点:

利用传统的笔墨造型陈式进行创作。

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1.导入新课

“画之气韵出于笔墨”。

笔墨技法是中国画的核心所在,是构成中国画技法要素的基础。

黄宾虹语“画重苍润,苍是笔力,润是墨彩。

笔墨功深,气韵生动”。

中国画是一种“线造型”为主的艺术,学习中国画首先要掌握的就是笔法与墨法。

A.笔法:

中锋、侧锋、逆锋、拖锋

黄宾虹曾说“笔愈厚则神愈清。

使笔要提得起,则缓处不妨愈缓,快处可更快,自然变化灵活,刚健中含有婀娜之致,劲利中带知厚之气”。

B.墨法:

“墨分五彩”-----------焦、浓、重、淡、清

“墨着缣素,笼统一片,是为死墨。

浓淡分明,便是活墨,死墨无彩,活墨有光”。

初学画者,最难掌握是水与墨的比例,须经长期的探索和练习数量的积累才能熟练驾驭。

学生在理解掌握了基本的笔墨陈式后,还要经过一定数量的临摹练习,方能熟练应用;造型基础的不同,将致使每位学生个体的差异,写意花鸟写画“诗、书、画、印”结合的完美形式,向每位学生的画外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教学活动2

 

三、临摹练习

以竹、兰为素材进行组合训练。

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体会笔墨的应用变化,构图的基本常识和用笔墨造型的基本规律。

四、作业布置

完成以竹、兰为主要内容的写意画一幅。

教学活动3

 

课堂小结:

中国画以其独特的笔墨技法与表现方法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它笔墨表现丰富而有意韵,画中境界内涵深厚而悠远,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颂和欣赏。

教学活动4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