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简.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428756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简.docx

《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简.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简.docx

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一、转变方式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一、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综合国力大幅提升,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国家财政收入达到8.3万亿元;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尖端科技领域实现重大跨越。

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二位。

“十二五”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

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基本要求是: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三)主要目标

(1)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2)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居民消费率上升。

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工业结构继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

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3)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

(4)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亿亩。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

(5)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9亿人以内。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达到74.5岁。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以上。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57亿人,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3个百分点。

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3600万套。

贫困人口显著减少。

(6)社会建设明显加强。

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

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7)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四)政策导向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实现经济增长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调整优化投资结构。

——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充分发挥工业化、城镇化对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辐射带动作用,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促进区域协调互动发展。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

——健全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把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提高政府保障能力,建立健全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缩小城乡区域间人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差距。

——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

健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体系,合理调整国家、企业、个人分配关系,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明显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二、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1)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和品质。

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

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

(2)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加快构建“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

(3)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4)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一是要巩固提高家庭经营收入;二是要努力增加工资性收入;三是要大力增加转移性收入。

(三)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1)提高乡镇村庄规划管理水平;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3)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服务水平;(4)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四)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1)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2)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

加快消除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统筹城乡一体化。

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

(3)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三、转型升级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改造提升制造业

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

(1)推进重点产业结构调整;

(2)优化产业布局。

按照区域主体功能定位,优化重点产业生产力布局。

国内能源和矿产资源重大项目,优先在中西部资源地布局;进口资源重大项目,优先在沿海沿边地区布局;(3)加强企业技术改造;(4)引导企业兼并重组;(5)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在继续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基础上,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1)推动重点领域跨越发展。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

(2)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3)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

(三)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

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互利合作,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1)推进能源多元清洁发展;

(2)优化能源开发布局。

统筹规划全国能源开发布局和建设重点,建设山西、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东部地区、西南地区和新疆五大国家综合能源基地。

(3)加强能源输送通道建设。

(四)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基本建成国家快速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初步形成网络设施配套衔接、技术装备先进适用、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1)完善区际交通网络;

(2)建设城际快速网络。

建成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城际交通网络,推进重点开发区域城市群的城际干线建设;(3)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五)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1)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统筹布局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卫星通信等设施建设,形成超高速、大容量、高智能国家干线传输网络。

加强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

实现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

(2)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3)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

(六)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

(1)优化海洋产业结构。

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积极发展海洋油气、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滨海旅游等产业,培育壮大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

加强海洋基础性、前瞻性、关键性技术研发,提高海洋科技水平,增强海洋开发利用能力。

推进山东、浙江、广东等海洋经济发展试点。

(2)加强海洋综合管理。

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海洋管理体制。

四、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一)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深化专业化分工,加快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

(1)有序拓展金融服务业;

(2)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提高物流智能化和标准化水平;(3)培育壮大高技术服务业;(4)规范提升商务服务业。

(二)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面向城乡居民生活,丰富服务产品类型,扩大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多样化需求。

(1)优化发展商贸服务业;

(2)积极发展旅游业;(3)鼓励发展家庭服务业;(4)全面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

(三)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

以开放促改革,以竞争促发展,推动服务业制度创新,完善服务业政策体系,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服务领域改革,另一方面要完善服务业政策。

第五篇 优化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一)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充分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深化区域合作,推进区域良性互动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1)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

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

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推进重庆、成都、西安区域战略合作,推动呼包鄂榆、广西北部湾、成渝、黔中、滇中、藏中南、关中-天水、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等经济区加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2)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稳固的国家粮食战略基地。

着力保护好黑土地、湿地、森林和草原,推进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

促进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增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统筹推进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

重点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长吉图经济区、哈大齐和牡绥地区等区域发展。

(3)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壮大优势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提升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

重点推进太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等区域发展。

(4)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发挥东部地区对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

推进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重点推进河北沿海地区、江苏沿海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区域发展,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

(5)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扶持力度

(二)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部分城市化地区要优化开发。

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化地区要重点开发。

对具备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农产品主产区,要着力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

对影响全局生态安全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

对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要禁止开发;

(2)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3)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4)建立健全衔接协调机制。

(三)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1)构建城市化战略格局。

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轴线上若干城市群为依托、其他城市化地区和城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拓展。

(2)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3)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第六篇 绿色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一)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坚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并重,充分发挥技术进步的作用,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1)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2)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3)广泛开展国际合作。

(二)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大幅度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各类资源保障程度。

(1)大力推进节能降耗;

(2)加强水资源节约;(3)节约集约利用土地;(4)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和合理开发。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减量化优先,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1)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

(2)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3)推广绿色消费模式;(4)强化政策和技术支撑。

(四)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综合治理,明显改善环境质量。

(1)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2)防范环境风险。

加强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以湘江流域为重点,开展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

(3)加强环境监管。

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完善环境保护科技和经济政策,加强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能力建设。

图表:

专栏11环境治理重点工程新华社发

(五)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

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1)构建生态安全屏障(两屏三带)。

构建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南方丘陵山地带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其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以点状分布的国家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2)强化生态保护与治理;(3)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

加快制定实施生态补偿条例。

(六)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继续推进大江大河治理基础上,积极开展重要支流、湖泊和中小河流治理,增强城乡供水和防洪能力。

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七、创新驱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

(1)推进重大科学技术突破;

(2)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大政府科技资源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加快形成若干区域创新中心,把北京中关村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3)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4)强化科技创新支持政策。

(二)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1)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

(2)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3)全面实施素质教育;(4)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

(三)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加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1)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

(2)促进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3)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建立健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体制机制。

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

八、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坚持民生优先,完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一)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责,提高政府保障能力,逐步缩小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1)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明确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标准,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强化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考核和行政问责。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管理权限,健全地方政府为主、统一与分级相结合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

(2)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

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服务,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

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放宽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二)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努力实现充分就业。

(1)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2)加强公共就业服务;(3)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三)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1)深化工资制度改革。

按照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平等协商确定、政府监督指导的原则,形成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机制和增长机制。

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

完善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

(2)健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制度。

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公共资源出让制度,建立国有土地、海域、森林、矿产等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全民共享机制,出让收益主要用于公共服务支出;(3)加快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

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4)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健全法律法规,强化政府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加快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

保护合法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四)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保障水平。

(1)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2)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3)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五)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增加财政投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1)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2)加强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3)健全医疗保障体系;(4)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5)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6)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六)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加快完善符合国情的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逐步形成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房价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的住房供需格局,实现广大群众住有所居。

(1)健全住房供应体系。

立足保障基本需求、引导合理消费,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

(2)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3)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

(七)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