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车高手速成.docx
《驾车高手速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驾车高手速成.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驾车高手速成
没事别踩离合器
还是说说离合器吧!
目前市场上的手动挡,车主要想驾驶自如,离合器的重要性可谓首当其冲。
但如何正确使用离合器呢?
第一、无事不要踩离合。
汽车上的离合器在正常行车时,是处在紧密接合状态,离合器应无滑转。
在开车时除汽车起步、换挡和低速刹车需要踩下离合器踏板外,其他时间都不要踩离合,或把脚放在离合器踏板上。
行车时把脚长时间放在离合器踏板上,很容易造成离合器打滑、离合器片烧蚀等现象,严重时甚至使离合器压盘、飞轮端面烧蚀拉伤,导致离合器压紧弹簧退火等故障。
同时,还费油、费车。
第二、起步时的正确操作。
起步时离合器踏板的操作要领是“一快、二慢、三联动”。
即在踏板抬起开始时快;当离合器出现半联动时(此时发动机的声音有变化),踏板抬起的速度稍慢;由联动到完全结合的过程,将踏板慢慢抬起;在离合器踏板抬起的同时,根据发动机阻力大小逐渐踩下油门踏板,使汽车平稳起步。
第三、换挡时的正确操作。
行车换挡时,离合器踏板应迅速踩下并抬起,不要出现半联动现象,否则,会加速离合器的磨损。
另外,操作时要注意与油门配合。
第四、为使换挡平顺,减轻变速器换挡机构和离合器的磨损,最好使用“两脚离合器换挡法”。
这种方法虽然操作较复杂,却是开车省油省钱的好方法。
从发动机结构看最佳换档时机
有一位老司机,驾驶技术很好的那种,开了很多年的车了。
刚出帕萨特那会,他开上了帕萨特1.8,但是这位老师傅就跟我抱怨起他的帕萨特:
“这车太面了,提速特别慢,比我原来开的桑塔纳2000差远了。
而且还老爱出毛病,光喷油嘴就洗过好几回了!
”先来看看他开车,那叫一个熟啊!
技术娴熟捣腾着他手上的档把和脚下的离合器。
老师傅就是老师傅,手脚干净利落,每个档停留的时间绝对不超过2秒钟,转速刚到1500转就升档,不到一句话的时间,这位师傅已经升到五档了!
再看一下仪表盘,老天——速度还不到50公里/小时,转速也就1000来转!
听着发动机“突突突”的声,听着就难受,可把车给憋坏了!
~但老师傅浑然不觉,让可怜的帕萨特在5挡上慢悠悠的提速,一直提到90公里/小时!
“为什么这么低转速就换档呢?
”老师傅答:
“这样开省油啦,发动机不累啦……”无语啦。
。
。
。
。
。
。
其实存在这样误区的司机不少,指出这种错误的文章也不少,比较经典的就是网间广为流传的《最佳换档时机》这篇文章。
不过这类文章大多数是从实例和技术参数来解释的,没有说明为何在最大扭矩转速区域换档的基本原理。
大家都知道进排气对于发动机工况和效率的重要性,许多先进的发动机在这方面的设计也是绞尽脑汁,例如什么可变气门正时、可变气门行程、可变进气歧管长度等等,无不是在改善不同转速范围的进排气状况,让发动机在不同的转速范围都尽可能的运行在最佳状态。
但是普通的经济型轿车,特别是档次比较低的欧系美系轿车的发动机,基本上都没有采用上述三种“可变”技术,包括上文说到的帕萨特1.8的发动机。
下文就从气门正时、气门行程和进气管长度这三项结构来说明为何在普通发动机上,换档转速应该在最高扭矩附近的转速。
气门正时气门正时是指的进排气气门的开启时机,是由凸轮轴的转角所控制的。
普通发动机的凸轮轴转角是固定的,所以其气门的正时也是固定的。
我们知道,空气是有惯性的,在进气门开启的瞬间,空气并不能0时差的迅速进入气缸,他需要一个很短的反应时间,所以,在设计发动机的时候,就会在进入吸气冲程之前(也就是活塞向下运行之前),提前打开进气门,以抵消这个进气时差,以获得更充分的进气。
而在排气阶段,同样原理,在活塞排气上升到顶部时,废气并没有排到最大程度,由于惯性和速度的原因,废气排放的最大量时刻出现在活塞上升到顶部后的一个很短的时间里。
为了更充分的排气,需要让排气门在活塞到达顶点以后延迟一瞬间再关闭。
这一个提前,一个推迟,必然有一个时间内进气门和排气门是同时打开的,这种现象被称作“气门叠加角”。
发动机在高转速和低转速运转的时候,对于叠加角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低转速时需要较大的叠加角,高转速时需要较小的叠加角——没有一种叠加角可以同时适合高低转速。
但是普通发动机的气门正时是不变的,也就是说,气门叠加角是固定不变的。
对于没有特殊需求的发动机(如赛车发动机会有意设计成适应高转速的较小的叠加角),气门叠加角的设计往往取一个折中的值,在这个折中的转速区域,叠加角是最合适的。
有最合适就有不合适,这种固定不变的气门叠加角在低转速和高转速时,发动机的工作状态都不是最佳的。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低转换档难受了——没有获得最佳的气门叠加角,发动机工作状态不佳,扭矩小,副作用大。
前文说到的那位老司机也许不知道,他整天这样开车,不但动力小,对发动机的损害也是很严重的。
帕萨特1.8的发动机由于是德国人的设计,刻意将发动机的叠加角设计成偏高转速需求的——因为几乎所有的德国人开车都喜欢高转速换档。
而这位老师傅正好相反,大多数时间让这个可怜的高转发动机在最不适合它的低转运行,这种满足高转需求的气门叠加角设计让它在低转时运行十分的不健康。
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何他的帕萨特老是出毛病了吧!
气门行程气门的行程是由凸轮轴转角的长度决定的,目前大多数发动机的气门行程都是不可变的。
气门行程决定了每个气门进气的截面积,这个数值在发动机高转速和低转速是需求也是不一样的。
当发动机在高转速是,需要比较长的气门行程,以获得较大的进气截面积,从而提高高转速时的进气速度,提高功率的输出;当发动机在低转速时,需要较短的气门行程,以产生更大的进气负压和产生更多的进气涡流,让空气于燃油更快更充分的混和,以获得更大的扭力输出。
与气门正时一样,没有一种固定的气门行程可以同时照顾到高转和低转的,普通民用车一般也采用折中的办法。
这种折中带来的结果就是,低转速的时候气门行程不够小,不能获得足够的进气负压和涡流;高转速的时候气门行程又不够大,不能充分的进气。
而发动机的最佳工作状态,就出现在这个折中的转速区间。
这样,也就可以解释为何要在最大扭力的转速区域换档了,道理与上文说到的可变正时类似。
进气歧管的长度随着进气气门的打开和关闭,空气在进气歧管里面会有一个振荡过程。
在发动机吸气的时候,进气歧管里的空气是以一定速度向气缸里流动的,在进气气门关闭瞬间,流动的空气被进气门阻挡了,由于空气的运动特性,这部分空气会向进气门方向堆积(即压缩),然后向反方向回弹,如此往复,形成振荡。
根据共振的原理,如果进气歧管内空气的振荡频率能与进气门开闭的频率达到一致时,即可获得最大的进气效率。
进气门开闭的频率是随着发动机的转速改变而改变的,高转速时气门开闭频率高,低转速时气门开闭频率低。
而进气歧管内的空气振荡的频率是由进气歧管的长度所决定的,长的进气歧管振荡频率低,短的进气歧管振荡频率高。
对于不可变进气歧管长度的发动机而且,又需要取一个折中的长度,以兼顾高低转速时候的需求。
而在这个折中的转速需求范围内,进气歧管的频率刚好与进气门的开关频率一致,可以获得最佳的进气效率。
技术看,都有一个折中值,在这个折中值的转速区域内,无论是气门正时、气门行程、进气管长度都是对应此时的转速的,这个时候的发动机的工作状态是最佳的。
而所谓最佳换档时机,实际上就是让发动机尽可能的运行在这个最佳转速范围内,而这个范围,往往在技术参数上表现为最大扭力出现的转速范围附近。
不同的发动机这个折中值也不完全一样,所以换档时机也不完全一样。
完全看最大扭矩的出现转速也不一定科学,有的发动机虽然最大扭矩出现的转速很高,但往往2500转开始就已经有足够的(90%)以上的扭力输出了,这时候就不需要教条的非要打到那个转速才换档。
例如丰田8A发动机,它的最大扭矩出现在5200转,但实际上,超过2500转发动机就已经动力十足了。
所以虽然没有人开威姿是5200转换档,但8A的工作状态依然很好。
具体什么时候换档,可以看发动机的工况图作为参考,档扭矩曲线进入平缓的转速区域时换档,一般都没问题。
如果没有工况图,凭实际操作时候的感受也可以,如果换完档以后感觉发动机没劲,那肯定换档早了。
当换完档以后车子依然冲劲十足,能达到这种效果的最低转速则就是整个车的最佳换档转速。
驾驶员必看!
最危险的五大驾车错觉
由于受生理、心理、年龄、身体条件及行车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驾驶员在行车中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觉,导致错误操作而造成险情。
因此,驾驶员(特别是新手)应了解这些易引起错觉的特性,并在行车中加以预防,才能保证行车安全。
距离错觉:
对于路上各种类型的车辆,驾驶员有时会对来车的车长、会车间距、跟车距离产生错觉,使会车的距离不够和跟车的距离过近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常见的有:
同样距离,白天看起来近,而在夜间较昏暗时感觉远;前面是大车时感觉距离近,是小车时感觉距离远。
速度错觉:
行车过程中驾驶员大多是根据观察到的景物移动作参照物来估计车速的,并不是完全依靠车辆自身车速表的指示针来判断。
路边景物多时易高估车速,景物少时易低估车速;长时间以某一速度行驶后会对该速度产生适应,对其余速度易于错估,特别是误将高速低估是非常危险的。
机动车从郊区驶进城区易发生追尾撞车事故,就是这个原因。
弯度错觉:
驾驶员在公路上行驶的快慢,经常随公路的弯度而改变。
变速的程度如何也会造成错觉。
一般对于未超过半圆的圆弧,驾驶员往往感觉到的曲率半径总是比实际的小,圆弧的长度越短越感到曲率半径小。
在连续转弯的山道上行驶,驾驶员会感到山区比平地容易转弯,所以在行驶中高速连续急转弯是很危险的。
颜色错觉:
在市区等交通复杂路段,周围景物五颜六色,相互交错,容易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特别是夜间,容易将路口红绿灯当成霓虹灯;把停驶车辆的尾灯当成行驶车辆的尾灯;把前车的刹车灯错看成尾灯等。
另外,夏季戴墨色太阳镜时易将浅色物体“滤”掉,产生错觉。
光线错觉:
太阳光、反射物体的亮光、车头迎光、夜间远光灯强光等会使驾驶员的视觉一时难以适应,如平头车的明亮车窗、阳光下路旁树木交替变换的阴影、原野上积雪的反光、进出隧道时光线的变化等,都容易使驾驶员产生眩晕,形成光线错觉,从而导致操作失误。
副驾驶注意以下几点!
!
!
1、提醒副驾驶上的人正确使用安全带,一般副驾驶的位置比较舒适,宽敞,也能看到前面的景色。
所以,坐在副驾上的乘客一般都比较随意。
如把座椅的靠背放得很低,几乎成了躺椅,而且这时也系着安全带,这种使用安全带的方法,等于给自己套上了绞刑的绳索!
如果出现紧急情况,突然刹车,此位置上的乘客因惯性俯冲,安全带很容易勒住副驾驶的脖子,严重时很容易勒断。
2、副驾驶座位上的脚丫子,坐在副驾上,舒服的同时,一定注意坐姿。
这样安全带和气囊才能在危险时很好地发挥作用。
可有时发现副驾上的乘客半躺在座椅上,脚丫子放到了前面板上,有的还顶到了前挡风玻璃上。
就算你的脚丫子长得奇妙无比,明星级美脚,这样的姿势确实不算高雅,还是回家自己和家里人欣赏去吧。
最关键的是不安全,万一一个紧急刹车,你那脚丫子可能会顶碎前挡风玻璃,你可能由此而被抛出去,也可能因此,你就坐上了轮椅,或拄上了拐棍。
3、副驾驶给司机喂食这一般都是出现在恩恩爱爱的小两口(有时也不一定)身上。
过去,开车是请勿和司机交谈,现在这个界限打没有了,可以理解。
现在开车喂司机,说明爱情也升华了,也可以理解,但一定注意车多的地方一定小心。
喂的食品,最好一口能咬多半口的,别跟小鸡吃米似的,这边吃个不停,那边连喂不止。
很容易分神,出现问题!
4、副驾驶上尽量不要让儿童乘坐,小孩子一般都爱坐前面,如果是这样,你一定给他系好安全带,注意要调整一下安全带的长度!
此外,如果副驾驶上有AirBag,你一定要注意把AirBag锁住,以防止突发事件时伤了孩子。
此外,也能看到大人抱孩子坐在副驾驶上的,孩子还欢呼雀跃,这一点也很不安全,孩子一动,影响驾驶员看镜子,防碍驾驶员做并线时的判断。
还有,有的小孩子对车上的东西感兴趣,有时乱动、乱动,这也会带来行车安全的问题。
5、副驾驶有时把半只胳膊放到窗外,这也是一种不安全的做法,万一出了险情,你的这半只胳膊可能就找不回来的,再潇洒,命的事情,安全的问题还是需要注意的.加一条:
走长途时,坐在副座上的人最好不要睡觉。
必要时应该和司机说说话(路况好,保证安全的条件下)。
新手上路正确的换挡时机
汽车在行驶中,驾驶员应准确地掌握“换挡时机”。
加挡过早或减挡过晚,都会因发动机力不足造成传动系抖动;加挡过晚或减挡过早则使用时间过长,而使燃料经济性变坏。
目前在换挡过程中建议使用发动机的转速较为合适。
因为发动机的转速体现了发动机的扭矩输出值是否达到变速箱的换挡需求,因此建议不使用车辆的行驶速度进行换挡时机的计量。
而建议使用发动机的转速来确定合适的换挡时机。
一般车辆在从低速挡向高速挡换挡时,建议发动机转速在2500转/分钟左右选择换挡较为适宜。
因此建议按发动机的转速选择换挡时机会更好。
关于车钥匙故障的诊断
车友们在驾驶中,经常遇到的关于钥匙的故障主要有两种:
一是钥匙插入后无法拧动;二是熄火后钥匙无法拔出。
老范根据多年驾驶经验,与车友共享。
一、钥匙插入后无法拧动主要原因:
上次停车时方向盘没有回到位,导致方向盘非正常卡锁。
解决方法:
右手微力拧动钥匙的同时,左手左右晃动方向盘,钥匙即可拧动。
二、熄火后钥匙无法拔出主要原因:
此现象经常出现在自动档的车上。
原因是自动档在P档上没有真正回到位,有时看着已经回到位,但没有触及电子感应器,或档槽内有硬币等东西阻碍回位。
解决方法:
检查档槽内是否有异物阻挡,清理出来;启动汽车,重新拨动档位,确认其彻底回位,钥匙即可拔出。
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在关键时刻无法启动或无法离开,有的车友为此请来救援人员,小题大做,带来不少麻烦。
车友们要切记这两点解决方法,让困扰我们的小问题迎刃而解。
陋习不改好车迟早毁在你手上
开车的时候不习惯换挡,对汽车不好,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还有哪些平时我们没有注意的伤害车的陋习?
频繁操作组合开关车辆灯光的闪射让车主自我感觉良好,殊不知,频繁开关却增加了组合开关损坏的几率。
因为当开关接通的一刹那,通过开关触点的电流比平常高很多,在半接合半分开状态下打火,电火花就可能把触点烧毁。
左脚一直踩离合长时间处于半离合状态:
一些驾驶员在开车中习惯将左脚一直踩在离合上,以为这样可以更好保持对车辆的控制,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对离合片损害极大。
尤其是当车辆高速行驶时,长时间的半离合状态会让离合片迅速磨损。
没完全分离就换挡平时开车时我们总可以看到,一些心急的车主在离合没踩到底时就忙着挂挡,这样不但挡位难以准确挂入,而且长期这样操作,对手动挡车型的变速箱是一种致命的损伤。
自动挡车型虽然不存在踩离合换挡的问题,但不少驾驶员在车辆没有完全停下来时,就匆忙挂上P挡,变速箱同样难以承受这种车况与操作不符的情况。
马路牙子一跃而过平常很难观察到车辆的减震器、弹簧、悬挂,但它们也是车辆的易损部件。
过沟过坎时提前减速,而不要硬生生地让车辆冲过去,这不但是保证乘坐舒适性,也是对减震器、弹簧、悬挂的保护。
低挡高速损害发动机不少手动挡车型的驾驶员图省事不习惯换挡,即便当车速提升到较高水平,车辆出现车速与转速不匹配的抖动时,还是维持原挡位不变。
事实上,这种低挡高速的做法让发动机负荷增大,对发动机的损害极大。
开车还有一个普遍的误区对发动机损害较大,那就是升挡超车。
其实当挡位较高时,发动机扭力反而较小,油门反应不灵敏,达不到想要的加速效果。
养车心得天热汽油别加太满
问:
2004年买的东风雪铁龙,开了3万公里,坐进去后发现驾驶室内右侧发出一种“吱吱”的响声,这是否有问题?
另外,油表到第二大格时必须要加油吗?
答:
驾驶室的声音可能是座椅产生的,螺丝松动、靠背间隙过大等都能导致以上问题。
如果是靠背间隙过大,则需要换座椅骨架。
关于加油的问题,找4S店先确认是油表坏了还是油位传感器有问题,查出原因换掉即可。
问:
捷达车主,行驶了7.5万公里。
发现早上很难启动,给油后才能着火。
一挡起步很困难,也需要给油才能行走,否则就熄火,请问是什么原因?
答:
类似现象是油路有问题,看喷油嘴的喷油量是否正常和气门口的积炭情况,这些都会造成气门口封闭不严,造成冷车启动困难。
建议车主还是到专业维修店仔细检查。
问:
我的奥迪A6前两天驾驶时碰到了一快石头,油底壳和护板都坏了,修好这车以后发现机器比以前震动大了点,时速在110-120公里时,噪音也比以前大了很多,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怎么解决?
答:
油底壳碰了以后,有可能造成发动机的移位,从而带来震动和噪音比较大。
解决办法主要是重新装配损伤部件。
问:
1.4L富康加满油后就会往外冒油是什么原因?
答:
夏天马路温度都在60几度,当汽油加入油箱时是冷却的,温度一高就会膨胀。
所以加油时最好让车辆冷一下,并且不要在天气太热时加油。
另外就是油不要加太满。
问:
奥迪车,行驶了30万公里,感觉加速没力气且烧机油,加好机油跑500公里,机油就到底线了,发动机也不报警,并有串机油的现象,请问问题出在哪里?
答:
烧机油就会导致三元催化器的损坏,然后就会出现加速无力的情况。
涡轮增压器本身也比较消耗机油,车又行驶了30万公里,部件磨损严重,行驶500公里机油到底线也很正常。
进气口串机油有可能是活塞环封闭不严,导致进气口串机油。
建议先检查涡轮增压器和火花塞,判断故障出现在哪,再到专业店去处理。
雨天后视镜怎样才能清晰?
最近北京雨水连连,雨中开车,后视镜就常常会被雨淋得很模糊,只能看到后车一个大致的轮廓,分不清远近,甚至完全无法判断后方情况,给司机并线、超车带来很大困难,也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此,北京市汽车修理公司三厂的技术总监潘旭东和北京森华丰田客服部经理焦阳给车主介绍了几种改善雨中后视镜视线的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1.加装雨挡比较经济管用雨挡一般分两种,一种是粘在后视镜上方,另一种是插在后视镜与框的缝隙里的。
潘旭东建议大家最好选择前一种,因为其不仅安装很简单,而且如果想去掉,就可以直接揭掉,然后做一些除胶处理就可以了。
如果是装后一种雨挡,在拆包装之前,不容易判断雨挡的厚度。
有时买的雨挡太厚了,插进后视镜后会出现妨碍后视镜转动的情况。
雨挡的价格一般为20元-50元,比较经济。
点评:
在雨不是很大的时候,雨挡还是很管用的,但是在大风大雨的时候,雨挡的作用就会减弱,但是至少可以保证后视镜的三分之一是清晰的。
2.装带加热功能后视镜效果好,费用高将后视镜改装或更换成带加热功能的后视镜,这种方式也比较有效,但是费用比较高。
一些配置高的车的后视镜具有加热功能,能够把水汽蒸发掉。
有的车型的后视镜可以直接更换,比如宝来,其高配车后视镜带有加热功能,而标配车则不带,因此,宝来车可以直接选装这种加热后视镜,车里的线路都是预先留好的,不用做任何改动,但是费用比较高,大约需要3000元。
如果不能选装,就可以自己改装,在后视镜里加装一根粗电热丝,这种改装一般需要改动一些车内原来的线路。
但这种改装并不适用于所有车。
因为电热丝需要加热,因此如果后视镜里的电机齿轮是塑料的而不是铁的,那就不能做这种改装。
而且,一些低排量的车,比如夏利,也不适合做这种改装,因为两个后视镜电热丝的功率总和,相当于一个后窗除霜器的功率。
低排量的车装上后,会导致车的动力不足。
3.驱水剂效果不一市面上可以买到一些驱水剂,具有使后视镜表面不沾水的功效,有的产品每瓶大约需要50元。
但是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一般的驱水剂效果并不是很显著。
焦阳介绍,自己曾使用过一种进口的“雨敌防雾剂”,效果很好,擦过一次可以维持1个月,而且雨越大,镜面越清晰。
但是这种驱水剂的价格比较贵,每瓶大约需要800元。
4.镜面上擦洗涤灵效果一般有一种临时方法,就是在镜面上打一些车蜡,或者擦一些洗涤灵、肥皂水之类的,可以保持一、两天的效果。
但是,小雨还是很容易吸附在镜面上,在大雨中则相对效果较好。
5.更换大视野车内后视镜效果好对于后车窗有雨刷、且后车窗面积大的车辆,可以将车内后视镜换成一个大角度后视镜,也非常管用。
换档是一技术,也是一种艺术
换档时机,有人说看车速,有人说看转速,听声音,有人说靠感觉。
学车的时候教练教的都是换档听声音,其实道理很简单,同一台车,它发动机的声音和转速是基本对应的,听声音的好处是不用低头看仪表就知道大概的发动机转速,归根到底还是根据转速换档。
车速其实也是转速,同一台车,在不同档位下,不踩离合的情况下,车速跟转速其实是完美对应的。
也就是说,最一般的规律是根据转速换档。
不过,在最后出师前,师傅还是交代了一句:
这些都是最基本的东西,其实换档还是要靠感觉。
自己出来开多了,发现开车换档在最高境界确实是看感觉,而不是看速度表或转速表。
降档超车这些基本的东西不说。
很简单地,上坡和下坡的换档时机当然不同,甚至坡度不同换档时机也不同。
例如一个巨陡的坡(常见于地下车库),2000转升肯定不行,甚至2500,2800都不一定行,那就只能3000,保险就得3500。
下坡也一样,如果是车库的坡,可能得3500也不升档,因为要靠发动机牵制车速,升档车就飚了。
但正常道路的坡,前面没车,坡度够的话,完全可以1800就升档,因为下坡有地心吸引力,既是提前换档发动机也不会被闷着,而且提前升档可以通过换档来加速,不需要在低档踩油门加速。
上长坡有相反了,虽然可能坡度看不到,但你能感觉到发动机是否有力,发现正常换档转速下,发动机没力,当然就要延迟换档时机了。
这些书上是没法教的,你得看到那个坡才知道。
前面有车和没车换档时机也不同。
在很挤的道路上,平路,车流速度只有60-70公里,没法超车,按说明书应该是80升5档。
但这种情况下,你是长时间挂四档巡航还是挂五档巡航?
当然是挂五档了,除非你跟钱过不去,根据赛欧的使用手册,60公里下,四档的油耗比五档高10%以上。
但如果在加速阶段,你还是2000转出头换档?
当然是2500以上换档,尽快升到五档了,既有快感,还护车,快速提升转速虽然费油一点,但那么几秒钟的事情几乎可以忽略不记。
总之,两个原则:
升档后发动机继续有力,不抖动,不闷响。
降档发动机不狂叫就好。
最主要还是要因地制宜。
和管理一样,开车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在不违反最基本原则的基础
起步的标准动作
今天老板出差,闲着也是闲着,给新手重温一下教练教的起步标准动作。
呵呵。
如果是你刚开完的,带*号部分可以省略。
从上车开始:
一、调位置。
前后距离,手动档主要调左脚,脚掌把离合踩到底后,脚略有余度为准。
自动档调油门。
脚调好,手一般不会有太大问题,手以方便操作方向盘为准。
靠背以舒适为准,每个人的要求都不同,但从安全角度看,尽量不要放得太低,躺着开车会影响安全带发挥作用。
*熟悉车。
如果不是常用的车,先熟悉档位,灯光,喇叭等等设备的使用,不同车厂的设置不完全相同。
打火前应先熟悉档位,其他设备可以在打火后熟
二、准备打火。
手动档左右摇动波棍,看看是否已经入档。
自动档观察档位情况,标得很清楚的了。
为保险记,应该养成手动档踩离合及刹车打火的习惯,即使车入了档,这样启动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自动档踩刹车。
这也是为什么先调座位后打火的原因。
三、打火。
应该都会了吧。
呵呵。
如果钥匙拧不动,很可能是方向盘锁死了,边轻轻转动方向盘,边拧就是了。
先打火再做其他事情的理由是可以先热着车。
打火后,左脚先匀速慢慢松开离合,确认无挂挡后,右脚松刹车。
四、调镜。
左右倒车镜以看到车门把手为左右的标准。
上下的标准为地平线(平路)在镜子上部1/3处。
车内后视镜以看到整个后窗为准,如果后排有PLMM则自行把握,嘿嘿……
五、系安全带。
除了自己,只要座位有安全带就提醒乘客系上。
六、热车。
冷车起步,虽然有人说为了省油可以打火即走,不超过20公里就行。
不过用脑子想想就知道,无论现在的工艺如何先进,带负荷的发动机和无负荷的发动机相比,在机油未到工作温度的情况下,伤害必然就必然更严重。
何况,起步时,发动机的负荷是非常大的。
所以,如果不是救人救火的,最好热车3-5分钟再走。
其实也没多少油,大概相当于跑一公里而已。
六、起步。
先打左灯(车停在左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