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期中复习专题化学综合拔高训练偏难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22480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3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期中复习专题化学综合拔高训练偏难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期中复习专题化学综合拔高训练偏难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期中复习专题化学综合拔高训练偏难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期中复习专题化学综合拔高训练偏难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期中复习专题化学综合拔高训练偏难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期中复习专题化学综合拔高训练偏难含答案.docx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期中复习专题化学综合拔高训练偏难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期中复习专题化学综合拔高训练偏难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期中复习专题化学综合拔高训练偏难含答案.docx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期中复习专题化学综合拔高训练偏难含答案

九年级上期中复习——化学综合拔高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盐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盐酸遇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B.生锈的铁钉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后得到氯化铁溶液

C.氧化铜可以溶解在稀盐酸中D.常用的37%的盐酸可以通过加热浓缩使浓度增大

2.为实现二氧化碳的绿色利用,科学家用固碳酶作催化剂设计了如图转化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氧化物,在反应①中体现出氧化性B.乙在反应②中能独自转化为丙

C.丙是有机物,化学式为CH2D.固碳酶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均不变

3.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只用观察和组内物质的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是(  )

①NaCl、BaCl2、CuSO4、NaOH、NH4NO3②Ba(NO3)2、NaCl、Na2SO4、H2SO4、HCl

③NaOH、FeCl3、MgSO4、BaCl2、KCl④AgNO3、HCl、K2CO3、BaCl2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④

4.用锌、氧化铜、稀硫酸作原料,采取下列两条途径制取铜:

若用这两种方法制得铜的质量相等,

则下列叙述符合实际实验结果的是(  )

A.一定消耗相同质量的氧化铜B.一定消耗相同质量的锌

C.一定消耗相同质量的稀硫酸D.一定生成相同质量的硫酸锌

5.下列实验中,操作方法和现象都符合实际的是(  )

实验目的

操作方法和现象

A

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铜粉

将固体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

B

鉴别CuSO4、H2SO4、NaOH、NaCl溶液

必须借助紫色石蕊试剂才能鉴别

C

鉴别H2SO4、HCl、Na2CO3、BaCl2、KNO3溶液

不需要借助任何试剂就可以鉴别

D

向含有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

若有气泡产生,则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有Zn2+、Fe2+、Cu2+,一定没有Ag+

6.通过海水晒盐的方法得到的仅仅是粗盐,其中还含有少量的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它们在溶液中主要以SO42﹣、Ca2+、Mg2+的形式存在。

为将这些杂质除净,可向食盐溶液分别加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钡溶液,然后加入盐酸调至溶液pH=7,最后经过滤、蒸发得到精盐。

一些物质的溶解性表(室温)

OH﹣

Cl﹣

SO42﹣

CO32﹣

Na+

Ca2+

Mg2+

Ba2+

下列操作及加入溶液顺序错误的是(  )

A.Na2CO3、BaCl2、NaOH、过滤、HClB.NaOH、BaCl2、Na2CO3、过滤、HCl

C.BaCl2、Na2CO3、NaOH、过滤、HClD.BaCl2、NaOH、Na2CO3、过滤、HCl

7.Al(OH)3是用途广泛的难溶性固体,可用NaOH溶液来制取但又可溶于NaOH溶液:

AlCl3+3NaOH═Al(OH)3↓+3NaClAl(OH)3+NaOH=NaAlO2(偏铝酸钠)+2H2O,现向一定质量的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对图象理解错误的是(  )

A.b点生成的Al(OH)3质量达到最大值

B.a、c点溶液中的溶质分别是AlCl3和NaAlO2

C.bc段(不含端点)的铝元素存在于Al(OH)3和NaAlO2中

D.ad段和dc段消耗的NaOH质量比为3:

1

8.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均已略去)。

在Ⅰ中加入试剂后,塞紧橡皮塞,立即打开止水夹,Ⅱ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Ⅱ中液面上升,此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浑浊。

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Ⅰ和Ⅱ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

A

B

C

D

CaCO3、稀盐酸

Na2CO3、稀硫酸

Zn、稀硫酸

Cu、稀硫酸

Ca(OH)2溶液

NaCl溶液

Ba(OH)2溶液

BaCl2溶液

 

9.将质量均为20克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三份稀硫酸中,反应完成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不可能的是(  )

A.

B.

C.

D.

10.在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Mg、Fe、Zn三种金属,某发生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面推理合理的是(  )

A.反应生成氢气质量:

Mg=Fe=Zn

B.曲线P、Q、M所表示的金属分别表示Mg、Zn、Fe

C.三种金属反应速率:

Mg>Fe>Zn

D.反应后溶液质量:

Mg=Fe=Zn

11.小乐将一片未经打磨的铝片放入一盛有稀盐酸的容器后,将容器密封。

容器内的气压变化如图所示。

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ab段气压变化不明显的原因是铝表面的氧化铝先与稀盐酸反应

B.bc段气压显著增大的唯一原因是铝与稀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氢气

C.bc段铝与稀盐酸反应速率先变快后变慢,导致变慢的主要原因是稀盐酸的浓度降低

D.cd段气压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结束后温度降低

 

12.如图是铁、盐酸、氢氧化钙、硫酸铜和氯化镁五种物质的反应与转化关系,“一”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在物质一定条件下的可以转化。

从物质反应规律分析,在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中,能与B反应生成D的物质有(  )

A.2类B.3类C.4类D.5类

13.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结束时将导管从石灰水中取出后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装置II中出现气泡,说明I中反应已开始

B.反应中,装置I减少的质量是氧元素的质量

C.冷却后,若装置I中有黑色固体,说明碳有剩余

D.冷却后,装置I减少的质量小于生成气体的质量

14.小徐在做完氧气的制取和金属氧化物还原实验后,将完全反应后得到的固体全部倒入装有水的废液缸中,并对浊液成分进行分析。

将浊液过滤,取无色滤液,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将滤渣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固体质量不变,再往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仍有固体残留且所得溶液为蓝色。

根据该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最后剩余固体是二氧化锰B.制取氧气所用固体是氯酸钾

C.白色沉淀中加入稀硝酸,沉淀质量不变D.滤渣中一定有铜,因此还原氧化铜的还原剂是CO

15.家庭配制波尔多液的过程:

①在塑料容器里加入1克胆矾(CuSO4•5H2O),再加水约90毫升,制成硫酸铜溶液;

②在相同的另一容器里加入1克生石灰和少量的水,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熟石灰,再加水10毫升,配成石灰乳;③将硫酸铜溶液慢慢倒入石灰乳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制成波尔多液。

实验中的现象或变化不合理的是(  )

A.①中的胆矾属于盐

B.B.②中刚加入少量水时发生化合反应

C.③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CuSO4+Ca(OH)2═Cu(OH)2↓+CaSO4

D.②中的石灰乳是悬浊液,③中的波尔多液是溶液

16.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CuCl2、CaCO3、NaOH、Ba(OH)2、BaCl2、Na2SO4中的几种.为确定其组成,取适量试样进行下列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判断:

①取试样溶于水,搅拌、过滤,得到无色澄清溶液A和白色沉淀B;

②取上述无色澄清溶液A,通入适量的CO2,生成白色沉淀C;

③取上述白色沉淀B,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消失.

综合上述实验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由①得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CuCl2,一定含量有CaCO3

B.由②③得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Ba(OH)2,一定不含量有Na2SO4

C.由实验现象判断,白色固体中至少有3种固体

D.由实验现象判断,白色固体的组成可有5种情况

17.有一不纯的Na2CO3样品,杂质可能是K2CO3、CaCO3、FeCl3和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样品10.6g,加入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得到无色溶液,同时产生4.4g气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杂质一定有FeCl3和CaCO3B.杂质一定没有NaCl

C.杂质可能是K2CO3、CaCO3、NaCl组成的D.杂质可能是K2CO3和NaCl组成的

18.如图是某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转化,“﹣”

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关于该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⑤不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

B.该图中的所有反应一定不涉及置换反应

C.反应①是一个放热反应

D.反应②的转化中必须有盐类物质参加

19.已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甲+乙→丙+丁。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不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B.丙为盐、丁为水,则该反应一定为复分解反应

C.甲、乙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为复分解反应

D.丙为MgSO4,则甲可能为单质、氧化物、碱或盐

20.碳酸镁晶须(MgCO3•nH2O,n=1~5的整数)广泛应用于冶金、耐火材料及化工产品等领域。

为测定碳酸镁晶须产品中n的值,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并进行实验(不考虑稀盐酸挥发)

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准确称取3.45gMgCO3•nH2O放在B装置中,连接仪器;③打开弹簧夹a,鼓入一段时间空气,称量C装置的质量为228.0g;④关闭弹簧夹a,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缓缓滴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再次称量装置C的质量为229.1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装置A的试剂可用浓硫酸;

②装置D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装置C中,减小实验误差;

③装置B中的反应现象是固体减少,有大量气泡产生;

④若反应后没有通过一段时间的空气,会导致n的数值偏小;

⑤通过数据分析,碳酸镁晶须中n的值为3。

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④

二.填空题

21.如图所示,装满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由于密封不严而膨胀破裂。

请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

写出生石灰由于保存不当,生成新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

22.有一包固体,可能含有NaCl、NaOH、Na2CO3、Na2SO4、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确定其组成,小明取少量固体加足量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M,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A是  (填化学式)。

(2)原固体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  。

(3)无色滤液2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4)上述实验可知还有一种物质不能确定是否存在,为进一步确定,应改进的方法是  。

23.已知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

(1)若甲、丁是常见的碱,乙、丙是常见的盐,而且当甲转化为丙、丁转化为乙时,都是与同一种气体X发生反应。

则X的化学式为  ,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甲、乙发生中和反应,而且当甲转化为丙、丁转化为乙时,都是与同一物质Y发生反应,则Y的化学式为  ,甲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为  。

24.如中A、B、C、D、E、x、y、z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仅有B、C、z是气体,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y是红棕色固体.(注:

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省略,反应条件省略)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y、z、E的化学式:

A:

  ;z:

  ;E: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x→C:

  ;

C+y→B+D:

  .

 

25.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温度对CO还原Fe2O3的影响(固定装置略).

(1)F装置内溶液变浑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A装置内发生的反应属于  反应(选填放热或吸热).

(2)装置B的作用是  .处理尾气的方法为  .

(3)将该小组分为两组,各取48g氧化铁粉末按如图装置进行对比实验.甲组用酒精灯(火焰温度500℃~700℃)、乙组用酒精喷灯(火焰温度800℃~1000℃)分别对装置D充分加热,红色粉末均变为黑色粉末.两组分别用固体产物进行实验,记录如下.

操作步骤

甲组现象

乙组现象

1.称量反应后粉末质量(g)

44.2

33.6

2.取黑色粉末用磁铁吸引

部分能被磁铁吸引

全部能被磁铁吸引

3.取黑色粉末加入足量稀盐酸,震荡

部分溶解,无气泡

全部溶解,有气泡

为解释这个现象,小组成员查阅到下列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