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形的认识教学教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42206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扇形的认识教学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扇形的认识教学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扇形的认识教学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扇形的认识教学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扇形的认识教学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扇形的认识教学教案.doc

《扇形的认识教学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扇形的认识教学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扇形的认识教学教案.doc

课题:

扇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弧、圆心角以及他们间的对应关系,2、在上基础上认识扇形,并能准确判断圆心角和扇形。

3、理解扇形概念,知道扇形有一条对称轴以及圆心角的大小决定扇形面积。

4、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弧、圆心角、扇形,能准确判断扇形。

教学难点:

扇形知识的运用

教学用具:

纸圆片多个一张纸上画好一个圆、生活中的扇环、钟面模型等

学具:

纸圆片、折叠扇、剪刀、生活中的扇环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二、准备工作检查

三、谈话导入:

请将手中的两个圆一个平均分成4份剪下其中的一份,另一个平均分成2份剪下其中的一份,观察手中的图形,他们像什么?

(像扇子)

今天我们就一起认识扇形。

(板书课题:

认识扇形)

四、探究新知:

1、认识弧:

出示一个圆,在上面任意点两个点A、B

(1)A、B两点在什么位置?

(圆上)

(2)师:

圆上A、B两点间的部分叫弧。

课件演示

(3)追问:

圆上A、B两点间的部分叫什么?

什么叫弧?

(板书:

弧:

圆上A、B两点间的部分)

读作:

弧AB

(4)请在圆上用彩笔画一条弧。

你是怎样画的?

(边用手指描弧边说弧AB)

2、认识圆心角:

课件演示连接OA和OB

(1)线段OA、OB是圆的什么?

(半径)

半径OA、OB所夹的部分叫什么?

(角)

这个角的顶点在圆的什么位置?

(圆心)

师:

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圆心角。

什么叫圆心角?

(板书圆心角:

顶点在圆心的角)

(2)请学生在圆上标出圆心角。

谁是圆心角?

(∠AOB是圆心角)

(3)练习:

教材76页1题

3、认识扇形:

(1)出示扇形,我们把这个图形叫扇形,那什么叫扇形?

(交流)

由圆心角的两条半径和圆心角所对的弧围成的图形叫扇形。

(板书;扇形)

(2)同学之间用手描一下自己手中的圆,互说哪一部分是扇形。

(3)二次用剪好的扇形,观察桌上你刚才剪好的图形,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图形说一说,它是扇形吗,为什么?

(4)师演示:

黄色部分是什么图形?

(扇形)为什么?

4、说一说:

(1)演示:

活动的扇形。

圆心角一条半径不动,另一条半径不断转动,呈现不同的扇形。

当两条半径重合时,形成一个圆。

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扇形是圆的一部分)

(2)在生活中,你见到哪些物体的外形是扇形?

(如:

扇子外形、贝壳外形、树叶外形等)

(3)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扇形的图片,请大家欣赏一下。

5、填一填:

98页(略)要说依据

6、第三次用剪好的扇形:

请将桌上的每一个扇形对折,你有什么发现?

1、(扇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

)板书:

一条对称轴

2、发现在同一圆内,圆心角的大小决定扇形面积。

五、练一练:

1、教材76页3题(略)

2、教材第76页第4题:

找生活中的扇环,求扇环的面积

六、课堂总结:

今日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扇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认为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

1、教师准确把握了教材的实质,即内涵、外延,依据本班学生基础较差的实际认知水平,找准切入点,制定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2、充分利用教具、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本班学生基础差,对抽象问题难得接受,对抽象问题不会感兴趣,只有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引导、组织作用,才能达到学习目标。

因此,课堂上,教师让学生玩圆片,剪扇形。

特别两次剪扇形。

但每次用的目的不同。

第一次用:

请将手中的两个圆一个平均分成4份剪下其中的一份,另一个平均分成2份剪下其中的一份,观察手中的图形,它们像什么?

这样设计起到引出课题的目的。

第二次用:

观察桌上你刚才剪好的图形,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图形说一说,它是扇形吗,为什么?

这样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扇形的概念进行判断,进一步巩固扇形的特征。

第三次用:

请将桌上的每一个扇形对折,你有什么发现?

这样的目的使学生发现扇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

3、充分让学生动手,动脑,观察学具、教具,由感性认识过度到抽象认识。

“弧”、“圆心角”、“扇形”的概念,语言比较抽象,利用演示教具、学具学生容易理解。

向学生展示活动的扇形。

圆心角一条半径不动,另一条半径不断转动,呈现不同的扇形。

当两条半径重合时,形成一个圆。

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纷纷举手,很快发现了扇形是圆的一部分。

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感受到扇形与圆的关系。

4、层次清晰,学生能积极、充分参与活动,学生主体位置突显。

学生们在动手操作(画一画,折一折,描一描),动眼观察、动口交流,动脑思考的过程中,认识了“弧”、“圆心角”、“扇形”,并能对扇形进行准确地判断,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5、能及时捕捉有价值的课堂生成。

记得一位专家说过:

“数学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所谓数学课堂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数学课堂中。

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数学课堂呈现出变化、生机勃勃的特点。

本节课学生在回答“哪些物体的外形是扇形的?

”这一问题时,一名学生说出圆形钟表:

“时针、分针及它们之间的弧所围成的部分是扇形。

”还有多个同学说出了生活中所见不同扇形。

如:

苏州园林画栏上有扇环等。

2、课前,教师让学生从生活中找扇环,让同学们一起交流,请大家来判断这位同学回答的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我想学生们就会在交流中发现时针与分针长短不一,即便在它们之间画一条弧线,所围成的部分也不是扇形。

“那怎样才能形成扇形?

”教师的追问会再一次引发学生的思考。

这样,学生进入了学习高潮,我想这样课堂效果好。

总之,这节课,学生收获不错,教师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满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