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教材解读和教学建议.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教材解读和教学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教材解读和教学建议.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教材解读和教学建议
品味语言关注表达教给方法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教材解读和教学建议
影响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有很多,但有几个方面是不容忽视的。
一是要了解学生,找准学生学习的起点,明确学习目标,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有增量。
二是解读教材,既要整体把握,又要重视文本的精妙之处,引导学生揣摩文章的表达形式,体会表达效果。
三是合理设计适合于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使各种方法融会贯通,综合运用。
一、学情分析
进入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的识字量和阅读量不断增加,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不断提高,而且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归纳的能力。
并且初步了解了一些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在第三学段阅读方面的主要任务是能抓住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有自己的见解;初步领悟文章详写和略写的表达方法。
根据学生的特点,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在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方法,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二、教材解读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人生感悟”,5篇课文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
《文言文两则》在一“学”一“辩”之中,表达了学习应该专心致志和看待事物可以有不同角度的道理。
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的《匆匆》,通过细腻委婉的语言,在不断地追问中,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惋惜。
林清玄的散文《桃花心木》,借物喻人,说明人的成长应经受生活的考验,学会独立自主。
赵丽宏的散文《顶碗少年》,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蕴含着“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哲理。
丰子恺先生的散文《手指》,语言风趣幽默,采用拟人的写法,阐明“团结有力量”的道理,读其文,犹如欣赏他的漫画,情趣盎然。
本组课文在编排上采用了“三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的方式,其中文言文已是第三次出现。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中华民风民俗”,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在编排上采用了“一篇精读课文+三篇略读课文”的方式。
精读课文《北京的春节》描绘的是节日风俗。
作者老舍先生用朴素自然、流畅通达的语言,再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
三篇略读课文《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田的维吾尔》分别从戏曲、建筑和生活习俗等方面介绍了不同民族的特点。
认真研读两组教材,不难发现两组文章有以下特点:
(一)注重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两组课文从热爱生活和民族团结的角度进行设置,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
让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
如《匆匆》一文,抓住生活中的细节,通过洗手、吃饭、睡觉等生活小事,在对自己的一再追问中,表达出要珍惜时间的道理。
综观整组文章,可以发现都有这样的特点:
就是作者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小事、细节来抒发自己的感悟。
在学习中体会文章要表达的道理固然重要,但更值得细细体味的是作者面对生活的敏感观察,有所感悟,有感而发。
下棋、洗手、吃饭、谈话、看演出……这些事我们每天可能都会经历,但真正作为写作素材的却少之又少。
学生通过学习后可能也会明白:
生活中并不缺乏素材,而是缺少发现素材的眼睛。
第二组文章这方面的特点则更加明显,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俗等各个角度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画。
但像这样人文主题较为鲜明的文章,千万不要上成品德与社会课,要抓住语文课的核心价值,把学习的重心从关注内容转到揣摩分析语言与学习表达方式上来。
(二)注重前后知识的有机衔接
六下年级,既要对小学阶段前面的知识进行巩固,又要为升入中学的学习进行准备,而这两个单元,在前后知识的衔接方面,体现得较为充分。
首先是在人文主题方面的继承和发展。
如第一组“人生感悟”单元。
之前,在五年级上册教材中,曾有主题为“生活启示”的单元;之后,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一、二两组,都是“感悟人生”的单元。
主题相近,但难易不同,衔接有些难度。
六年级下册设置了“人生感悟”单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二是在教材呈现方式上的继承和发展。
如第二组《北京的春节》后面,链接了梁实秋的《过年》片段和斯妤的《除夕》片段,渗透了对比阅读的理念,在四年级上册“作家笔下的动物”单元中,学生已初步接触了同一作家写的不同文章和不同作家写的同题文章,但是那时的对比是一篇篇课文,而到了六年级下册的对比阅读,是在一篇课文之内进行的,一课的容量更大,对比的角度更多、更细。
从形式和作用上来说,这种阅读链接的编排与人教版初中教材衔接得十分紧密。
第三是在学习内容方面的继承和发展。
如五下和六上教材中已安排文言文(《杨氏之子》和《伯牙绝弦》)。
而第一单元的《文言文两则》巩固了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为初中学习篇幅更长的文言文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第四是学习方式上的继承和发展。
如第二单元中要求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某个方面,运用以前学到的方法开展调查活动,既是对以前开展综合性学习方法的巩固,又为初中大量运用调查、搜集资料的方法进行了铺垫。
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积累,对以前已学过的方法,加以复习,并在新学课文时进行巩固。
(三)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运用
两个单元,从单元导语到课后思考题,从口语交际·习作到回顾·拓展,各个部分都力求凸显单元的学习重点:
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总结、拓展、交流,形成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
导语中对学习方法进行了提示:
第一单元“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第二单元“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开展调查活动,搜集资料,了解身边的民风民俗。
”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应考虑课型特点,精读课文,重在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揭示规律,然后把学到的方法和规律迁移到略读课文,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两组课文虽然都是以人文主题的方式编排,但在侧重点上还是有所不同。
第一组课文以叙述性的语言为主,侧重于表达方法,在学习时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不断积累语言。
第二组课文以介绍性的语言为主,侧重于谋篇布局及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在教学设计时适宜于整体把握,以模块的方式整组设计,推进教学进程。
三、目标定位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提出的阅读教学目标、教材特点,我们可以把这两组课文的阅读教学目标确定为:
1、通过朗读、默读、列表格等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能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
3、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详写和略写的表达方法;
4、通过对比、积累等方式,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表达的生动,谋篇布局的巧妙;
5、初步了解一些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6、通过对语言的理解、品味,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感受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
其实,我这样的目标设定还是比较笼统的,在教学时,老师心中对“学段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目标――课时目标”要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要层层把握,层层分解。
四、教学建议
基于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在教学时提出如下建议:
(一)品味语言,关注课文的表达方法。
叶圣陶先生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
光是走“从内容上寻求”这一步,不是完整的语文课,必须“着眼于语文形式方面”,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收获。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最主要的区别,就是让学生认识并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是怎样通过语言形式来表达的。
因此在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揣摩课文的表达形式,体会表达效果。
【课例:
《匆匆》】
一、谈话导入,引出“时光匆匆”
(一)揭示课题,理解“匆匆”。
(二)学生汇报收集资料,教师介绍作家。
二、初读课文,感知“时光匆匆”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
1.读准字音。
2.划出中心句。
(二)反馈检查:
三、品读感悟,体会“时光匆匆”
(一)默读课文。
思考:
课文哪些地方写了“时光一去不复返”?
找出相关的语句深入体会。
(二)根据学生汇报,顺学而导,品读“时光一去不复返”内容。
重点品读以下内容: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罢:
那是谁?
又藏在何处呢?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
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1)引导学生汇报感受。
(2)学生个性化朗读。
(3)改成小诗,感受课文语言的美。
改成的小诗:
燕子去了,
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
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吧:
那是谁?
又藏在何处呢?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
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4)诵读积累语言。
【设计意图: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应重视阅读感受和体验。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阅读中应重点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读”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积累和发展语言,体会情感。
因此我让学生以读的多种方式自主触摸文本,如:
师生合作读,学生个性朗读,变序改成小诗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与文本、与作者对话,在读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在读中体会课文语言的优美,在读中培养了语感。
】
3.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
朱自清的“八千多日子”是怎样过去的呢?
边读边想,感触深的地方,可以写下自己的感受。
(1)学生汇报。
相关句子: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着面叹息。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2)学习表达方法。
引导从“伶伶俐俐”、“过去”、“跨过”、“飞去”、“溜走”、“闪过”等词语中体会时光来去轻悄匆忙,在稍纵即逝间就过去了,速度越来越快。
(3)理解“八千多日子”来去匆匆。
引导从“洗手”、“吃饭”、“凝然”、“躺在床上”、“叹息”体会朱自清日子的流逝,来去匆匆。
(4)仿写。
引导学生联想时光还会怎么样匆匆流逝,运用课文的表达方法仿写。
课件:
的时候,
日子从 ;
的时候,
日子从 ;
的时候,
日子从 。
(5)体会情感,指导朗读。
用导读引导学生反复体会,体会情感,提升朗读。
【设计意图:
这部分教学活动主要围绕指导学生感受“八千多日子”来去匆匆,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以背景介绍帮助学生孕育情感,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运用自主品味,感情朗读,自主发现,发挥想象,读写结合等方法学习和体会。
这样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走进文本,触摸文本,与文本,与作者对话,而对话的中心是每个学生。
在这过程中学生不仅能真切地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表达方法,还能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二)立足整体,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系统论原理告诉我们:
有结构的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
单元整组教学与传统的逐课串讲教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它强调整体功能的发挥,坚持从整体出发,在整体的基础上进行部分的分析,最后回归到整体上来。
单元整组教学的基本程式为:
“整体──部分──整体”。
以第二组课文的教学为例,本组教学的主题是“中华民风民俗”,这是整组教学的“整体”,所选的四篇课文属于“部分”。
在进行每一篇课文的教学时,都必须紧扣主题,在理解了每篇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有重点的突破,提倡“一课一得”,再引导学生通过综合比较回归整体。
第二单元大致的教学流程如下:
第一部分:
整体感知,把握单元学习主题
1.教师先一边用富有激情的语言读本组“导语”,一边用多媒体课件逐一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初步感受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
2.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同桌互读、小组合作听读……)阅读本组课文,提出阅读要求:
(1)把四篇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设计表格或用填空的形式来概括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可以适当出示部分表格的范例),如:
北京的春节
时间
风俗习惯
腊月初八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藏戏
课文先概括介绍了藏戏的主要特点:
()、()、(),再详细写了()的传奇故事,接着介绍(),然后介绍了()。
3.提出课外实践活动的要求:
结合课文的学习,就自己感兴趣的某个方面,如节日、服饰、饮食、民居,运用以前学到的方法,开展调查活动,搜集资料,了解自己身边的民风民俗。
4.检测读课文及字词的情况。
①选自己印象较为深刻的段落读一读。
(结合课文的朗读随文教学词语,扫清阅读障碍,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
②对词语的积累,可采用分组呈现的方式,如:
杂拌儿零七八碎儿玩意儿(儿化读音)
张灯结彩能歌善舞(构词特点)
【设计意图:
这一部分的整体阅读,让学生通过整组浏览,了解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主要解决内容层面“写了什么”的问题。
通过表格或填空等形式,为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提供适当阶梯。
对词语的教学,以帮助扫清阅读障碍为主,不要作过多的讲解。
此外,布置课外实践任务,以调查、搜集资料等活动推进学习效果。
】
第二部分:
部分体验,感受多彩民风民俗
这个部分的教学,根据课文类型的组合特点可分为以下两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
学习精读课文《北京的春节》的内容。
一、借助表格,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主要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
人们在腊八那天要熬腊八粥和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非常热闹,初一的光景却截然不同,到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
直到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二、分清详略,练习朗读
1.分清详略:
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
(1)默读思考: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详写的部分做上记号。
(2)集体交流:
明确作者详写的是“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四个部分。
2.练习朗读:
朗读详写的四个部分,注意读得正确、流利。
(1)自由练读。
(2)展示朗读:
你觉得自己哪部分读得好,就读哪个部分。
在朗读、评价、集体练习中达到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目标。
三、深入详写片段,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在老舍先生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天呢?
深入地读一读,勾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做一些批注,准备和大家交流交流。
整个交流过程要注意读悟结合,在深入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的同时,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氛围,体会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
交流重点如:
1.腊八: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1)熬腊八粥:
“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的通俗和有趣。
(2)泡腊八蒜: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着重突出“色如翡翠”和“色味双美”两个词,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简练,给我们呈现出一幅鲜明的画面,这也是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
2.除夕。
抓住总起句“除夕真热闹”来体会。
(1)从人们活动的角度来体会。
“家家赶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还有“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足以看出人们差不多全都在庆祝除夕,当然热闹了。
(2)从“味、色、音”的角度来体会。
“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老舍从香味,到色彩,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描写,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足见老舍先生描写的细腻。
3.正月初一。
主要通过人们的活动来体会。
(1)与除夕“截然不同”:
全城都在休息,多数铺户要到初六才开张。
(2)人们的活动:
男人们在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
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
小贩们在寺庙外边摆摊,小孩子们则爱逛庙会,还有很多人参加赛马赛骆驼的比赛呢!
总之,每个人都没闲着,或者走亲访友,或者逛街、比赛,可谓轻松自在。
4.元宵。
主要通过对灯的描写来体会。
(1)勾画出写灯的语句,自由朗读体会。
(2)谈谈自己的体会。
灯的数量多:
从“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家中也有灯”等词句就可以感受到。
灯的种类多:
从“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家中也有灯”可以感受到。
(3)老舍先生着力描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目的是什么?
为了突出“元宵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突出“元宵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这也是写元宵的总起句和总结句,作者采用的是总—分—总的段落结构。
四、回顾全文,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引导学生经过讨论懂得:
老舍在整体介绍春节习俗的同时,着力突出“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这四天,让春节的风俗习惯给我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这也是详略得当写法的好处。
五、学习“阅读链接”
引导学生体会到老舍爷爷在《北京的春节》里写“做年饭”和“吃团圆饭”都只写了一句话。
但梁实秋和斯妤却写得很详细。
同时懂得,同样写除夕,可以有不同的写法。
在以后的习作中,我们也要善于灵活运用不同的写法,写出个性,写出特色。
第二环节:
学习略读课文的内容。
可以从课文前的连接语中,确定课文的学习重点,力争“一课一得”。
如《藏戏》:
用自己的话说说藏戏的形成过程和特色。
《各具特色的民居》:
课文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
比较两篇短文在表达方法上有何异同。
《和田的维吾尔》:
画出感兴趣的内容,说说原因。
(重点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形象,领悟表达方法。
)
【设计意图:
第二部分的分课文体验,主要解决表达方式上“怎么写”的问题。
要明确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在整个单元中的地位。
精读课文重在通过重点段的学习,掌握方法。
略读课文是精读课文的有机延伸,在学习时不要过于精细、求全,适当粗放,抓住一点,一课一得。
但在设计时应根据课文的特点加以把握,如对本单元三篇课文,分别采用了问题式、比较式、迁移式三种设计。
】
第三部分:
回归整体,习得运用表达方法。
这一部分的教学,既是对四篇课文内容理解与体验基础上的整体回归,也是单元主题教学的升华,同时也是由文本走向生活的新的语文学习生长点。
因此,这一部分的教学大致可分为以下两个环节。
第一环节:
回顾交流,整体感悟。
1.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最使你印象深刻的民风民俗是什么?
为什么?
2.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介绍民风民俗的方法?
掌握了哪些新的学习本领?
第二环节:
引导实践,拓展延伸。
1.根据搜集到的资料,选择一个方面向大家简要介绍,并加以整理,写成一篇习作。
2.将全班习作集中在一起,编成一本民俗作品集。
【设计意图:
第三部分的回归整体,主要解决表达方法运用迁移方面“如何写”的问题。
通过回顾,对习得的表达方法加以巩固,并把自己搜集的资料与口语交际、习作相结合,运用学习到的方法进行有条理地介绍,避免资料搜集与课文学习脱节,在语文实践中运用方法。
】
三、教给方法,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关于阅读教学的方法问题,王崧舟老师有一个非常朴实的见解:
“让学生学,永远是最好的方法。
”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不自学不开讲,学生自己能读懂、学会的少讲或者不讲。
关键是激活、调动、维持、激励,让学生自己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发挥。
《文言文两则》是小学阶段第三次出现的古文,湖南的周奇老师执教的《学弈》,充分体现了“趣为先,读为主,放为旨”的教学方法,或许能带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课例:
《学弈》】
一、激趣导入
1、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2、简介作者,认识孟子。
3、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二、试读质疑
1、初读课文。
交流对课文的印象。
2、再读课文。
指导学生借助课后注释和工具书,了解故事大意,并就不懂的地方自由质疑。
三、研读交流
(一)探究疑难,深入研读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
1、引导学生对照注释,说说句子的意思,同时借助课件,帮助学生初步掌握理解文言文词句的基本方法。
2、相机指导学生理解“者”、“也”的含义。
3、通过反复诵读,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使弈秋诲二人弈……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1、自由朗读,交流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明白几个“之”的不同意思。
2、学习生字,指导识记书写。
3、运用成语分别概括两人不同的学习态度,了解白话文与文言文的联系,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4、指导朗读。
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文言文的语言美。
△“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
非然也。
”
1、理解交流句意,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句子的意思说明白,说顺畅。
2、指导朗读,体会文言文朗读的语气。
(二)串联全文,整体把握
师生问答,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相应的语句回答老师的提问,从而帮助学生疏通全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四、吟诵体味
1、教师配乐朗诵。
2、学生自由练读。
3、尝试背诵古文。
4、学生配乐诵读。
五、拓展延伸
1、出示“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孟子·告子》原文中未选入本课的一句话),组织理解交流,加深对课文思想内涵的感悟。
2、将《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文言小故事发到网上,鼓励学生课后阅读,并通过网络与老师交流。
教学建议:
1.学习小学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反复朗读。
怎样才能把生涩的古文读通、读顺、读懂,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周老师先后穿插了20多次的读。
试读课文,让学生有了一个囫囵吞枣的大概印象;教师的带读,使学生对文言文的朗读有了一些初步的感觉;在随后的研读交流中,有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男女生读,自由读,合作读,师生问答读等,这是把读通读懂与读出韵味有机结合的重要方式;在吟诵体味环节中,创设情境,自由吟诵,配上音乐,尽情展现,附以动画,文言配音,学生从一头雾水到读得有滋有味,正是得益于有效的朗读训练。
2.学习理解文言文阅读的重要方法――利用注释。
此外,周老师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注释,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学生通过静思默想,互动交流,初步懂得:
学习文言文可以通过反复朗读、参考注释、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是今后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
如果这一教学移植到我们人教版教材中,在学习课文之前还可再加入一个环节:
回顾以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学习高年级课文阅读的一种方法――以写促读。
当然,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同样要注意对写的方法的迁移运用。
如《手指》一课的教学,可按照“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细读课文,感悟写法──品读课文,迁移运用”的步骤进行。
五根手指的特点,学生容易把握,讨论的重点可放在表达方法的体会上,还可实践运用,进行小练笔。
在感悟作者的写法时,可抓住最能反映五根手指特点的句段,进行重点体会。
如:
描写“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一段话,先指导学生理解大拇指的形状(姿态)特点──不美。
具体表现为:
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
从体形、头形、构造三方面进行描写,大拇指鲜明的形象跃然纸上。
然后用关联词“但”一转,写他在五指中,却是最能吃苦的。
具体描写了拉胡琴、水喷出来、血要流出来时他“相帮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扳住”的表现,突出了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特点。
在领会写法的基础上,可安排相应的小练笔进行迁移运用。
如可以采用如下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