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之治国方略一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21483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8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文言文之治国方略一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考文言文之治国方略一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考文言文之治国方略一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考文言文之治国方略一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考文言文之治国方略一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文言文之治国方略一含答案.docx

《中考文言文之治国方略一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文言文之治国方略一含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文言文之治国方略一含答案.docx

中考文言文之治国方略一含答案

【文章主旨】

文章记叙了秦国老臣蹇叔在大军出征郑国之前劝阻的一篇哭谏。

出征前,蹇叔哭送秦军,并阐述了他对当时战争形势的彻底分析,也表现了他对秦军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之心。

秦穆公不听蹇叔的一再劝阻,被晋军在崤山打败。

【原文】

1.冬,晋文公卒。

庚辰,将殡于曲沃。

出绛,柩有声如牛。

卜偃使大夫拜,曰:

“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2.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穆公访诸蹇叔。

蹇叔曰: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公辞焉。

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蹇叔哭之曰:

“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公使谓之曰:

“尔何知?

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3.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

“晋人御师必于崤,有二陵焉。

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秦师遂东。

(选自《左转》)

原文

注释

译文

1.冬,晋文公卒。

1.冬天,晋文公去世了。

庚辰,将【殡】于【曲沃】。

【殡】停丧。

【曲沃】晋国旧都,晋国祖庙所在地,在今山西闻喜。

十二月十二日,要送往曲沃停放待葬。

出【绛】,【柩】有声如牛。

【绛】晋国国都,在今山西翼城东南。

【柩(jiù)】装有尸体的棺材。

刚走出国都绛城,棺材里发出了像牛叫的声音。

【卜偃】使大夫拜,

【卜偃】掌管晋国卜筮的官员,姓郭,名偃。

卜官郭偃让大夫们向棺材下拜,

曰:

“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

【大事】指战争。

古时战争和祭祀是大事。

【西师】西方的军队,指秦军。

【过轶】越过。

并说:

“国君要发布军事命令,将有西方的军队越过我们的国境,

击之,必大捷焉。

我们袭击它,一定会获得全胜。

2.【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

【杞子】秦国大夫。

2.秦国大夫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掌】掌管。

【管】钥匙。

“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

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潜】秘密地。

【国】国都。

如果悄悄派兵前来,就可以占领他们的国都。

穆公【访】诸【蹇叔】。

【访】询问,征求意见。

【蹇叔】秦国老臣。

秦穆公向秦国老臣蹇叔征求意见。

蹇叔曰: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蹇叔说:

“让军队辛勤劳苦地偷袭远方的国家,我从没听说有过。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远主】指郑君。

军队辛劳,精疲力竭,远方国家的君主又有防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

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军队的一举一动,郑国必定会知道。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勤】劳苦。

【无所】一无所得。

所:

处所。

【悖(bèi)心】违逆之心,反感。

军队辛勤劳苦而一无所得,一定会产生叛逆念头。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再说行军千里,有谁不知道呢?

公辞焉。

秦穆公没有听从蹇叔的意见。

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孟明、西乞、白乙】秦国大夫,姓百里,名视,字孟明。

秦国元老百里奚之子。

西乞:

秦国大夫,姓西乞,名术。

白乙:

秦国大夫,姓白乙名丙。

这三人都是秦国将军。

他召见了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三位将领,让他们从东门外面出兵。

蹇叔哭之曰:

“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蹇叔哭他们说:

“孟明啊,我看着大军出发,却看不见他们回来了!

公使谓之曰:

“尔何知?

秦穆公派人对蹇叔说:

“你知道什么?

【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中寿】满寿,年寿满了。

【拱】两手合抱。

你的年寿满了,等到军队回来,你坟上种的树该长到两手合抱粗了!

3.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

3.蹇叔的儿子也参加了出征的队伍,他哭着送儿子说:

曰:

“晋人御师必于【崤】,有二【陵】焉。

【崤(xiáo)】山名,在今河南洛宁西北。

【陵】大山。

崤山有两陵,南陵和北陵,相距三十里,地势险要。

“晋国人必定在崤山抗击我军,崤有两座山头。

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

【夏后皋】夏代君主,名皋,夏桀的祖父。

后:

国君。

南面的山头是夏王皋的坟墓,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北面的山头是周文王避过风雨的地方。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尔骨】你的尸骨,【焉】在那里。

你们一定会战死在这两座山之间,我到那里收拾你的尸骨吧!

秦师遂东。

秦国军队接着向东进发了。

【文学常识】

《蹇(jiǎn)叔哭师》出自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创作于先秦时期,是一篇历史散文。

这篇文章虽短,但结构上却充分体现了《左传》的叙事特色,即情节曲折多变,行文起伏跌宕,叙述有条不紊。

蹇叔(公元前628年-公元前560年),春秋时期宋国铚邑(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人,春秋时秦国大夫,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被后世奉为立身的榜样、为人的楷模和治国的典范。

【赏析】

蹇叔的论战之道几千年来一直为世人称道,被奉为“知己知彼”的楷模。

然而秦穆公没有听从蹇叔的正确意见。

秦穆公利令智昏,一意孤行,执意要派孟明视(百里奚的儿子)、白乙丙、西乞术(蹇叔的两个儿子)三帅率部出征。

蹇叔实际上已失去进谏的正常渠道,但他仍然不放弃努力——以“哭师”的形式来进谏,直言不讳地指出此次袭郑的必然结果。

在送别秦国出征之师的时候,痛哭流涕地警告官兵们说:

“恐怕你们这次袭郑不成,反会遭到晋国的埋伏,我只有到崤山去给士兵收尸了。

”“哭师”召来了秦伯的诅咒、辱骂,这在封建社会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但是蹇叔继续进谏——以“哭子”的形式来进谏,准确地指出晋国“必御师于崤”。

想通过“哭子”的形式再次使自己的意见传导给国君。

郭偃托言的所谓“君命大事”,不过是个借口,人们根据经验完全可以作出类似的判断,乘虚而入,乱而取之,是战争中常用的手法。

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如果不具备这种经验和头脑,应当属于不称职之列。

从蹇叔一方看,他作为开国老臣,也具有这方面的经验,对手并非等闲之辈,不可能在非常时刻没有防备,因此,此时出征无异于自投罗网。

秦穆公急欲扩张自己势力的心情,导致他犯了一个致命的常识性的错误,违反了“知己知彼”这个作战的基本前提。

敌手早有防备,以逸待劳,必定获胜;劳师远袭,疲惫不堪,没有战斗力,必定惨败。

其中原因大概是攻城略地的心情太急切了,以至连常识都顾不上,当然是咎由自取。

马有失前蹄的时候,人也有过失的时候,而在利令智昏的情况下所犯的错误,则是不可宽恕的。

利令智昏而犯常识性的错误,更是不可宽恕。

这篇文章虽短,但结构上却充分体现了《左传》的叙事特色,即情节曲折多变,行文起伏跌宕,叙述有条不紊。

文章以秦国老臣蹇叔谏阻、哭师、哭子为线索,复以秦穆公拒谏、诅咒相间其中,使全文在结构上起伏有致、曲折多变。

其次,这篇文章在塑造形象上也充分体现出《左传》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刻划人物性格,将人物与情节结构融为一体的特色。

这篇文章虽短,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老成先见、忧国虑远的老臣形象和一个刚饭自用、利令知昏的君主形象。

两个形象一明一暗,一显一隐,然而又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俗话说,姜是老的辣。

蹇叔虽老,但仍不失足智多谋、思深虑远。

【练习与检测】(共28分)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0分)

①将殡于曲沃()②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③若潜师以来()④国可得也()

⑤师劳力竭()⑥穆公访诸蹇叔()

⑦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⑧勤而无所()

⑨尔墓之木拱矣()⑩余收尔骨焉()

2.翻译。

(10分)

①出绛,柩有声如牛。

②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③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④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⑤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3.就出师奔袭郑国一事,秦穆公向蹇叔咨询,蹇叔的意见是怎样的?

理由有哪些?

(4分)

4.蹇叔是如何预见秦师和他儿子的命运的?

请参照蹇叔的预见用一句话点明时间的结局。

(4分)

【练习与检测参考答案】

1.①停丧。

②掌管。

③秘密地。

④国都。

⑤尽。

⑥询问,征求意见。

⑦钥匙。

⑧劳苦。

⑨两手合抱。

⑩在那里。

2.①刚走出国都绛城,棺材里发出了像牛叫的声音。

②国君要发布军事命令,将有西方的军队越过我们的国境,我们袭击它,一定会获得全胜。

③让军队辛勤劳苦地偷袭远方的国家,我从没听说有过。

④军队辛勤劳苦而一无所得,一定会产生叛逆念头。

⑤孟明啊,我看着大军出发,却看不见他们回来了!

3.秦穆公向秦国老臣蹇叔征求意见。

蹇叔说:

“让军队辛勤劳苦地偷袭远方的国家,我从没听说有过。

军队辛劳精疲力竭,远方国家的君主又有防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

军队的一举一动,郑国必定会知道。

军队辛勤劳苦而一无所得,一定会产生叛逆念头。

再说行军千里,有谁不知道呢?

4.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他的话真的灵验了,秦军后来果然在肴山大败而归。

 

【文章主旨】

九方皋在相马过程中,忽视次要的因素,使自己的精力集中起来,去抓住千里马的根本特征。

寓意:

寓指在对待人、事、物的时候,要抓住本质特征,不能为表面现象所迷惑。

【原文】

1.秦穆公谓伯乐曰:

"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

"伯乐对曰:

"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

若此者绝尘弭辙。

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千里之马也。

臣有所与共担缨薪菜者,曰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

请见之。

"

2.穆公见之,使行求马。

三日而反。

报曰:

"已得之矣,在沙丘。

"穆公曰:

"何马也?

"对曰:

"牝而黄。

"使人往取之,牡而骊。

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

"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

"

3.伯乐喟然太息曰:

"一至于此乎?

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

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

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

"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选自《列子·说符》)

原文

注释

译文

1.【秦穆公】谓伯乐曰:

【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

1.秦穆公对伯乐说:

"【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

"

【子】尊称,相当于“您”。

【年长】年纪大了。

【子姓】您的家族。

姓,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

“您的年纪大了,您的子侄中间有没有可以派去寻找好马的呢?

  

伯乐【对】曰:

"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对】回答。

【形容筋骨】一般的好马可以从形体外表、筋肉骨架上观察出来。

形容,形体外表。

【相】仔细观察。

伯乐回答说:

“一般的良马是可以从外形容貌筋骨上观察出来的。

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

【若灭若没,若亡若失】意思是说千里马好像没有标准可说,或无法捉摸。

天下难得的好马,是恍恍惚惚,好像有又好像没有的。

若此者【绝尘弭辙】。

【绝尘弭辙】形容天下之马(千里马)跑得既快,还不扬起尘土,不留下车轮的痕迹。

弭,消除。

这样的马跑起来像飞一样地快,而且尘土不扬,不留足迹。

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

【下才】才能低下的人。

我的子侄们都是些才智低下的人,可以告诉他们识别一般的良马的方法,

不可告以千里之马也。

不能告诉他们识别天下难得的好马的方法。

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菜】者,曰九方皋,

【与共】—起。

【担纆(mò)薪菜】扛东西打柴草。

绳索;担纆,指用绳索背负东西。

菜,通"采",薪菜,即打柴草。

有个曾经和我一起担柴挑菜的叫九方皋的人,

【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

请见之。

"

【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他相马的本领不比我差。

他观察识别天下难得的好马的本领绝不在我以下,请您接见他。

2.穆公见之,【使行求马】。

 

【使行求马】派遣他到外面去找千里马。

2.秦穆公接见了九方皋,派他去寻找好马。

三日而【反】。

【反】同“返”,返回。

过了三个月,

报曰:

"已得之矣,在沙丘。

"

九方皋回来报告说:

“我已经在沙丘找到好马了。

穆公曰:

"何马也?

"

秦穆公问道:

“是匹什么样的马呢?

对曰:

"【牝而黄】。

"

【牝而黄】黄色母马。

牝,雌性的鸟兽。

九方皋回答说:

“是匹黄色的母马。

使人往取之,【牡而骊】。

【牡而骊】纯黑色的雄马。

秦穆公派人去把那匹马牵来,一看,却是匹纯黑色的公马。

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

【说】同“悦”,高兴。

秦穆公很不高兴,把伯乐找来对他说:

"【败矣】,子所使求马者,

【败矣】坏了、糟了。

“坏了!

您所推荐的那个找好马的人,

【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

"

【色物】色,纯色。

物,杂色。

两者指马的颜色。

【尚】尚且。

【弗】不。

毛色公母都不知道,他怎么能懂得什么是好马,什么不是好马呢?

3.伯乐【喟然】太息曰:

"一至于此乎?

【喟(kuì)然】叹气的样子。

太息,长叹。

3.伯乐长叹了一声,说道:

“九方皋相马竟然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吗?

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

【千万臣】胜过我千万倍。

这正是他胜过我千万倍乃至无数倍的地方!

若皋之所观,【天机】也,

【天机】天赋的悟性,或非常情深的道理。

九方皋他所观察地是马的天赋的内在素质,

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

【精】精妙。

【粗】粗糙。

【在其内而忘其外】明悉它的内部,而忘记了它的外表。

深得它的精妙,而忘记了它的粗糙之处;明悉它的内部,而忘记了它的外表。

【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

【见其所见】只看见所需要看见的。

九方皋只看见所需要看见的,看不见他所不需要看见的;

【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

【视其所视】观察他所需要观察的。

【遗】遗漏。

只观察他所需要观察的,而遗漏了他所不需要观察的。

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

"

【贵乎马】比相马本身价值更高的道理。

像九方皋这样的相马,包含着比相马本身价值更高的道理哩!

  

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等到把那匹马牵回驯养使用,事实证明,它果然是一匹天下难得的好马。

【文学常识】

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与郑缪公同时。

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

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

《列子》又名《冲虚经》,(于前450至前375年所撰)是道家重要典籍。

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卷,早佚。

今本《列子》八卷,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后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

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134则,是东晋人张湛所辑录增补的,题材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

列子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

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

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

先后著书二十篇,十万多字,今存《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等八篇,共成《列子》一书,均已失传。

其中寓言故事百余篇,如《黄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隽永味长,发人深思。

后被道教尊奉为“冲虚真人”。

【趣味阅读】

公孙龙辩屈

公孙龙见赵文王,将以夸事眩之,因为王陈大鹏九万里、钓连鳌之说。

文王日:

"南海之鳌,吾所未见也;独以吾赵地所有之事报子。

寡人之镇,有二小儿,日东里、日左伯,共戏于渤海之上,须臾有所谓鹏者,群翔于水上,东里遽入海以捕之,一攫而得,渤海之深,才及东里之胫。

顾何以聍也,于是挽左伯之巾以囊焉。

左伯怒,相与斗,久之不已。

东里之母乃拽东里回。

左伯举太行山掷之,误中东里之母,一目眯焉。

母以爪剔出,向西北弹之。

故太行中断,而所弹之石,今为恒山也。

子亦见之乎?

"公孙龙逡巡丧气,揖而退。

弟子日:

"嘻,先生持大说以夸眩人,宜其困也。

"

【译文】

公孙龙去见赵文王,想用大言迷惑他,就向赵文王陈述了大鹏鸟振翅高飞九万里、龙伯国大人连钓六只巨大海龟的故事。

赵文王说:

"南海和大鳖,是我所没有见过的;现在只把我们赵国地方所发生的事情告诉您。

在我的镇阳,有两个,一个叫东里,一个叫左伯,两人一同在渤海里游戏玩耍。

不一会儿有所谓鹏鸟的,群群飞翔于水上,东里骤然跳入海中去捕捉它,一捉就捉到了,渤海很深,但刚刚漫过东里的小腿。

想想怎么把大鹏鸟装起来呢,于是便取来左伯弟的头巾去兜住它。

左伯一见大怒,便与哥哥东里斗个不停。

东里的妈妈便把东里拖了回去。

左伯举起太行山去投掷,不小心误打中了东里的母亲,一只眼睛被灰沙迷住了。

母亲便用指甲把眼睛里的沙子剔了出来,往西北方向弹了出去。

所以从此之后太行山便中断了。

而母亲用手弹出去的沙石,就是今天的北岳恒山呀。

像这样的事,您也见过吗?

"公孙龙听后即垂头丧气,作了个揖就退出去了。

公孙龙的徒弟们说:

"嘿,先生抱着大说去夸耀迷惑人,应该受窘呀!

"

【练习与检测】(共24分)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0分)

①秦穆公谓伯乐曰()②可形容筋骨相也()

③三日而反()④使人往取之()

⑤色物牝牡尚弗能知()⑥败矣()

⑦得其精而忘其粗()⑧而遗其所不视()

⑨伯乐对曰()⑩马至()

2.翻译。

(10分)

①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②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

③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千里之马也。

④一至于此乎?

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

⑤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

3.你从九方皋相马中得到什么启示?

(4分)

【练习与检测参考答案】

1.①对……说。

②仔细观察。

③同“返”,返回。

④去,到。

⑤不。

⑥坏,糟。

⑦精妙。

⑧遗漏。

⑨回答。

⑩到,到了。

2.①一般的良马是可以从外形容貌筋骨上观察出来的。

②天下难得的好马,是恍恍惚惚,好像有又好像没有的。

③我的子侄们都是些才智低下的人,可以告诉他们识别一般的良马的方法,不能告诉他们识别天下难得的好马的方法。

④九方皋相马竟然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吗?

这正是他胜过我千万倍乃至无数倍的地方!

⑤只观察他所需要观察的,而遗漏了他所不需要观察的。

3.九方皋在相马过程中,忽视次要的因素,使自己的精力集中起来,去抓住千里马的根本特征。

寓意:

要真正能够认识一件事物,必须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文章主旨】

本文告诉我们上行则下效,要想纠正某种不正之风,上级的以身作则比法律制止更有效。

【原文】

1.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

公使吏禁之,日:

“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

”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

2.晏子见,公问曰:

“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者,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

”晏子对曰:

“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

公何以不使内勿服?

则外莫敢为也。

”公日:

“善。

”使内勿服,逾月,而国莫之服。

(选自《晏子春秋》)

原文

注释

译文

1.【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

 

【灵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公元前581年至前548年在位。

【好】喜好,喜欢。

【丈夫饰】穿着男人的服饰。

饰:

服饰。

【服】穿(名作动)。

1.灵公喜欢妇女穿扮男人服饰,全国(女)人全都穿男人服装。

公使吏禁之,日:

“女子而男子饰者,

灵公派官吏禁止这种行为,(并且)指出:

“穿扮男人服饰的女子,

【裂】其衣,【断】其带。

【裂】撕破。

【断】扯断。

撕破她的衣服,扯断她的衣带。

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

【相望】互相能够看得见。

(虽然人们都)看见有人被撕破衣服,扯断衣带但还是不能禁止

2.晏子见,公问曰:

晏子进见时,灵公问道:

“【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者,

【寡人】寡德之人,君对自己的称呼。

“我派出官吏禁止女子穿扮男人服饰,

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

撕破她们的衣服,扯断她们的衣带,都亲眼看见还是止不住。

为什么啊?

晏子【对】曰:

“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

【对】回答。

【内】王宫内。

【外】王宫外面。

晏子回答说:

“您让宫内(妇女)穿扮男人服饰,却在宫外禁止它,

【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

【犹】如同,好像。

就如同在门口挂牛头却在里面卖马肉,

公何以不使内勿服?

则外莫敢【为】也。

【为】做。

您为什么不让宫内(女人)不穿扮(男人服饰),那么外面也就没有人敢了。

公日:

“善。

灵公说:

“好。

使内勿服,【逾】月,而国莫之服。

【逾】超过,过了。

令宫内不要女穿扮男人服饰,过了一个月,全国就没有女穿扮男人服饰了。

【文学常识】

 《晏子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齐国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一种历史典籍,用史料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书中记载了很多晏婴劝告君主勤政,不要贪图享乐,以及爱护百姓、任用贤能和虚心纳谏的事例,成为后世人学习的榜样。

晏婴自身也是非常节俭,备受后世统治者崇敬。

书中有很多生动的情节,表现出晏婴的聪明和机敏,如“晏子使楚”等就在民间广泛流传。

通过具体事例,书中还论证了“和”和“同”两个概念。

晏婴认为对君主的附和是“同”,应该批评。

而敢于向君主提出建议,补充君主不足的才是真正的“和”,才是值得提倡的行为。

这种富有辩证法思想的论述在中国哲学史上成为一大亮点。

  《晏子春秋》经过刘向的整理,共有内、外八篇,二百一十五章。

注释书籍有清末苏舆的《晏子春秋校注》、张纯一《晏子春秋校注》,近代有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参考价值较高。

【趣味阅读】

营丘诸难

1.营丘士,性不通慧,每多事,好折难而不中理。

一日,造艾子,问日:

"凡大车之下,与囊驼之项,多缀铃铎哦,其故何也?

"艾子日:

"车、驼之为物甚大,且多夜行,忽狭路相逢,则难以回避,凭藉鸣声相闻,使预得回避尔。

"

2.营丘士曰:

"佛塔之上,亦设铃铎,岂谓塔亦夜行而行使相避耶?

"艾子日:

"君不通事理,乃至如此!

凡鸟鹊多托高以巢,粪秽狼藉,故塔之有铃,所以警鸟鹊也,岂以车、驼比耶?

"

3.营丘士曰:

"鹰鹞之尾,亦设小铃,安有鸟鹊巢于鹰鹤之尾乎?

"艾子大笑日:

"怪哉,君之不通也!

夫鹰隼击物,或入林中,而绊足络线,偶为木之所绾,则振羽之际,铃声可寻而索也,岂谓防鸟鹊之'巢乎?

"

4.营丘士曰:

"吾尝见挽郎秉铎而歌,虽不究其理,今乃知恐为木枝所绾,而便于寻索也。

抑不知绾郎之足者,用皮乎?

用线乎?

"艾子愠而答日:

"挽郎乃死者之导也,为死人生前好诘难,故鼓铎以乐其尸耳!

"

【译文】

1.营丘有一位士人,性情不善变通,但又每每多事,好拐弯抹角地诘难别人,几乎没有一次是说在理上的。

有一天,他去拜访艾子,问道:

"凡是大车底下,以及骆驼的脖子上,都系着一个铃铛,这是什么缘故呀?

"艾子回答说:

"大车和骆驼物体很大,而且多在夜间行路,忽然在狭窄的道路上相逢了,就难以回避,所以要借用铃铛的鸣声使对方听到,便于预先能够回避罢了。

"

2.营丘的士人接着问道:

"在佛塔的顶端,也装设了铃铛,难道说佛塔也会夜间行路,要使用铃铛鸣声互相避让吗?

"艾子回答说:

"您不通事理,竟到这般地步!

大凡鸟鹊多是依托高处作窠,撒下的粪便非常肮脏,所以塔上要系上铃铛,用它惊吓鸟鹊不去作窠呀,您怎么能拿这件事去和大车、骆驼的铃铛相比较呢?

"

3.营丘的士人说:

"那鹰鹞的尾巴上,也系有小铃铛,哪有鸟鹊到鹰鹞尾巴上作窠的事呢?

"艾子大笑着说:

"真怪呀,您这个人太不知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