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住院医生工资对比.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21474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美两国住院医生工资对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美两国住院医生工资对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美两国住院医生工资对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美两国住院医生工资对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美两国住院医生工资对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美两国住院医生工资对比.docx

《中美两国住院医生工资对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美两国住院医生工资对比.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美两国住院医生工资对比.docx

中美两国住院医生工资对比

中美两国住院医生工资对比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无论在哪个国家,作为一个还处于培训阶段的医生(Residentdoctors),收入都是要比可以独立行医的主治医生(Attendingdoctors)低不少,我们在这里只讨论还处于培训阶段的医生的工资收入,不涉及到独立行医的主治医生的收入。

  上面说到一个“低不少”,那么这个“低”到底是低到什么程度呢?

  作为一个被培训者(trainee),一般来说都是这样看待获得的工资的:

  “钱”途三问:

  这些钱够维持我在培训阶段的生活吗?

  这些钱够维持我在培训阶段家庭的支出吗?

  这些钱够我小有积蓄吗?

  前途三问:

  时间:

这样的收入的培训会维持多长时间?

  内容和质量:

培训后是否具有独立行医能力?

  预后:

培训结束之后,我的工作和收入将会怎样?

  我在上海读的是复旦医学院(2014届八年制),就拿我现在工作的“风城”芝加哥和“魔都”上海做一下比较吧!

大家可以通过自己所在城市的情况,也可以很容易做出自己的一个比较。

  在美国做住院医生:

  根据Medscape网站2014年全美住院医薪水调查显示,第一年住院医师的平均薪水是51,000美元/年,不同城市地区之间,有一些差异。

  我是在美国芝加哥的芝加哥库克郡立医院(CookCountyHospital)参加内科住院医师培训的(上图的GreatLakes区域),年薪水平为:

第一年内科住院医生的薪酬是46,827.04美元;第二年49,443.42美元;第三年51,855.44美元。

一共是为期三年的培训项目,年薪每年都略有增长。

  在纽约(上图的Mid-Atlantic区域)的第一年住院医就可以拿到超过60,000美元的年薪,当然在纽约的生活成本要高出芝加哥不少。

  根据美国司法部的数据,2014年伊利诺伊州的个人中位收入税前为48,232美元,所以美国住院医师培训期间的工资,基本上就是所在地区的个人中位收入水平上下,或者说就是平均个人收入为基准的。

考虑到平均每周60+小时的工作强度,美国住院医的时薪真的不算多。

当然,比在美国做PhD或者Post-Doc还是要强的。

  谈美国的收入的时候,如果说的是税前,多少有点欺骗性。

比如我的第一年住院医年薪约47,000美元,但扣除各项税务、养老和医疗保险之后,每2周到手的工资是1300多美元(也就是一年到手的是35,000美元左右)。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每个月570美元的饭卡补贴,每年950美元的教育补贴(这可以用来报销医学书籍、医学会议、电脑、智能手机等一切与医学学习相关的开销)。

每一年还能有2000美元左右的退税。

  如果拿实际可以直接用在自己身上的钱打一个包,这个包的大小在第一年是45,000美元/年左右,平均月薪3,850美元/月,按照6.2的汇率,相当于人民币23000元/月。

到第二年住院医时,我们这里还会有一次夜班600美元的加班费(这个差事大概平均每月一次,不算在上面的工资里面哦,这个叫做“moonlight”外快!

)。

  回到“钱”途三问:

  在任何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中,所有人都是处在一个收入来源和数量有限,而支出的花样和额度无限的花花世界里。

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是:

看你会过不会过!

  衣:

我穿得不太讲究。

美国的日常衣服比较便宜,在超市用50美元就能买到一件品牌的不掉绒的羽绒服,平摊下来每个月100美元左右。

  食:

饮食开销大部分都用医院的餐补解决了,美国同档次餐馆的价格虽然比国内高出不少,但如果只是偶尔外出改善伙食的话,一个月一般不会超过300美元。

  住:

住在医院附近比较贵,一般一个月的房租加上各种水电煤气网络电话之类的,就耗掉半个月的薪水。

住远一点的话,房租便宜几百,不过省下来的钱不是用在公交通勤上就是用在供车养车停车上面。

如果不介意与人合租,一个月以700到1000美元的价格就能租到一个位置不错的住所;如果打算自己住,一般1200到1500美元可以找到带门卫,带物业的一室一厅或大单间,这样的房间小两口子住也没问题。

水、电、燃气、网络、手机等费用每月一般在150到200美元之间。

  行:

住院医的生活基本是医院和家两点一线,很少有机会到处跑,如果住得远需要通勤,坐地铁公交一个月在150美元左右。

如果想买车的话,丰俭由人,一般的二手车3000美元就能拿下,不过我的同事一般都买新的小车。

每月供车养车的费用大概300-400美元。

像我这样和室友合租在医院周围,不买车,不通勤,伙食基本上在医院和家里解决,每个月能剩下1100多美元。

即使两口子一起生活,凭着这份工资也能维持家庭的基本生活。

  所以总体而言,扣除生活必须开销,大概能剩下小一半的薪水供零花用。

其实,咱们中国医学生去美国做住院医师培训,还有一个特殊的心理优势!

就是和美国医学院毕业做住院医生的人相比,咱们不用偿还高额的学费贷款,结果我们比他们在财务上要轻松不少。

这就好比那些在北上广有房子的土著孩子,永远比北漂上漂广漂要生活得潇洒一样,暗爽吧!

上图是美国主要城市的日常必须生活开销对比,同时也是我们去做美国住院医师培训的主要城市。

  在美国成了家、生了娃的住院医师也不少,像李嘉华和卓敏,阳晨和张凌欣那样的双工资住院医家庭日子就过得更滋润些。

当然从理财的角度,未脱单时大多数人是从消费角度去考虑花钱,成功脱单并成家之后,就思考得要复杂一些了,比方说存首付、买房子、养孩子,退休养老金、子女教育储备金等等……

  总的来说,美国住院医生的工资在美国属于中等收入水平,一个人可以活得比较随意潇洒,一家人也基本达小康水平。

所以回到上面的“钱”途三问,答案应该是“只要稍微会过日子的中国医学院毕业生去美国做住院医师培训,维持个人培训阶段的生活、维持培训阶段家庭的支出,以及小有积蓄都是没有问题的!

  那“前途三问”呢?

  我相信,在美国做住院医师的人,都没把住院医时候的工资太当一回事,毕竟就是三五年的光景。

在生活无忧无虑的前提下,把精力集中在提高自己医疗知识和技巧水平上。

三五年已过,大家成为独立行医的主治医师(Attendingdoctors)了之后,收入都是至少至少十七八万美元/年,那时候才是开始担心避税、找时间花钱的时候呢!

  有一点要特别提到,美国医生的基本业务职称只有Residentdoctors和Attendingdoctors,没有中国一样复杂的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四个业务职称级别,所以在美国就可以眼一闭心一横,三五年就到晋升到顶端了,不会像国内一样,医生永远奔跑在晋升的路上!

  在中国做住院医生:

  这不由得让我回想在上海时的生活,我根据自己的经历和仍在上海的朋友们的记述,把现在上海做住院医生培训的情况也同样比对一下,也总结如下。

(注:

中国住院医师培训,现在称作“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简称“规培”。

  从每一个在中国做住院医生培训者的体会来看,这个阶段的收入普遍是处于一种“勉强支付平时生活开销,不定期需要啃老和赚外快补贴”的拮据状态。

  国内参加规培医生的收入由三部分组成:

人事关系所在地的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也就是过去卫生部的当地任职机构),负担规培生的基本工资,基本是1300-1900元/月;所在规培单位,也就是各个作为规培基地的医院,负担规培生的保险、津贴及奖金等,大约是1500元/月;轮转到具体科室给的钱,这个变动更大,是0-2000元/月。

(以上数据来源为2013-2014年上海某大型三甲医院)

  这一点就与美国很不同。

住院医生培训本应国家统一财政支出,并设置相对一致合理的工资标准(包括给带教医生的工资)才能保证培训的公平性,保证各地培训生在不同消费层次的城市都能不为基本生活焦虑,全身心投入工作学习。

美国住院医工资的出资方是联邦政府,并且州政府会以1:

1比例匹配资金,用于每个项目带教人员的工资及教学资源支出,而中国住院医工资的出资方是三个不同来源,且变化多端不稳定,因此规培生的收入范围变动大概在2800-5400元/月的范围内。

  我们拿上海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时医生的收入的实际数据举例,可以看到以下三“大”特点:

  不同学位及资质待遇差异大:

本、硕、博的基本工资分三个档次,例如新华医院,本科基本工资为1300元人民币/月,硕士1600元人民币/月,博士1900元人民币/月;有无执业医师执照可能奖金会差一倍,例如华山医院住院医师规培年终奖15000元人民币,而无执业医师执照的规培生只有7500元人民币。

无奈这是由于国家规定造成的,本科毕业第一年内的规培生无法参加执业医师执照考试,虽然干的活并不少,收入却大打折扣。

同工不同酬的问题突出!

  不同医院之间待遇差异大:

某些妇产科专科医院的住院医师第一年年薪7万元人民币,第二年可达14万元人民币,而上海交大的某些附属医院本科生年薪只有3-5万元人民币。

不同医院的年终奖差别也很大,新华医院第一年年终奖5000元人民币,瑞金医院7000元人民币,华山医院15000元人民币。

  不同科室之间奖金差异大:

对于被培训医生来说,人事关系挂靠在所在地的卫计委相关部门,与培训医院并无直接人事关系,通俗讲就是“规培医生根本不算是这家医院的人”,而且很快就会轮转走,所以不用讨好他们或takecare他们的生活,最终的结果是“不发科室奖金或者院年终奖也是名正言顺的”。

只有某些非常“大方”的科室(如骨科,普外科等),会有一些科室奖金,1000-2000元/月不等。

有些科室在院方工资和卫计委工资之外,没有任何额外奖金,而卫计委和院方工资加起来只有3000元/月左右。

  再次回到“钱”途三问,这次是中国:

  住:

现在比较偏远的杨浦区如果想租到两室一厅都要将近3000元/月(2013-2014数据)。

在市中心的医院,比如中山、瑞金等,由于实在是寸土寸金,2500元也只能租到没有独立厨卫的单间老房子。

虽然部分医院会提供集体宿舍,房租大约150元/月。

但是数量有限,僧多粥少,4人一间的集体宿舍还要排着队申请。

而且工作以后由于大家科室不同,上班下班作息时间完全不统一,与学校时代截然不同,所以这个时候的集体宿舍人之间会相互影响,得不到充分的休息。

  行:

上海地铁起步价3块,一天来回一次,一个月至少是180块左右。

买车这个事情的确不在我等凡人住院医师可及范围之内。

  食:

虽然每家医院的食堂价位都不同,但是一餐10-15块是基本的。

早餐按照5块的便利店标准来算,一天下来要25-30块,一个月则是750-900块。

这还不包括买一些零食、蛋奶、水果等副食的开销,一个月的饮食成本1000块是基本的。

  衣和其他:

在这之前先算一下除去吃住行还剩下多少钱。

按照前文提到的住院医的收入2800-5400块/月,减去房租水电1000-1500块,交通180块,饮食1000块,网络通讯150-200块(包括宽带和手机话费),大约还剩下470-2520块。

我觉得这部分需要分成男生版和女生版,因为到了一定年龄,这两种性别的消费模式和消费程度是非常不一样的。

  女生版:

衣服、护肤品、包、鞋,各种买买买。

感谢天朝有淘宝,但有没有个可以默默帮你把购物车里宝贝都买下的男票是因人而异的。

研究生毕业的女生基本都25朝上了,也得有几件撑门面的行头,一件品牌大衣动辄2000块+,一双当季的皮鞋也要600-700块(这也就是巴黎春天的柜台水平),所以每个季度的开销各位姐妹自己心里清楚。

楼上说的“300块(50美元)”买一件品牌羽绒服,呵呵,还是等到夏天打折的时候吧。

  男生版:

男生在衣服这方面的开销是有限的,但多数男生是各种电子产品爱好者。

虽然乔布斯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苹果还保持着一年不到就更新一次的速度;虽然小米便宜又好用,但是别人在网上秒杀新机型的时候,我们却因为做着手术,值着夜班而无缘错过。

何况,我们的那点工资其实连小米也买不起呀!

研究生毕业的男生也是25岁朝上了,家里人肯定在担心你的终身大事,如果很不幸没有在读书的时候找到一份纯洁的爱情,现在可能就要穿梭在各种相亲约会之间,你总不能跟相亲对象说:

“妹子,我们一起去上自习吧!

”就算那个她善解人意,谈恋爱吃饭、看电影之类的开销也很难避免,在无时无刻不装逼的魔都,这些活动项目的人均开销请大家自行大众点评。

  注意,上面这些计算的都是压缩到不能再压缩的基本开销,实际情况往往很恶劣!

比如同学聚会、朋友结婚、人情往来的一些消费,常会时不时把我们的钱包洗劫一空,哇塞!

天灾人祸耶~月底没到,钱包已空,甚至都不知道钱去哪儿了。

所以强烈推荐各位养成记账的习惯,不能开源,节流些许也是极好的。

  我真的不想再用那个“钱”途三问来考虑上面的这一切了,因为答案一定是“除非你是有葛朗台的追求洛克菲勒的坚定,还要是在沪上土著没有住房鸭梨,否则在上海一个规培的住院医师,维持个人培训阶段的生活是相当艰难的、维持培训阶段家庭的支出是做梦的,如果小有积蓄那都是负数的!

  对于这样入不敷出的工资,当然规培生们有很多不满,在各种论坛、公众号中抱怨的声音此起彼伏。

卫计委对于同学们的怨言虽然不是置若罔闻,在2014年10月下发了下达住院医补助资金的通知。

叹“红头文件易发,红毛爷爷难达”。

到2015年5月,这笔专项资金也并没有落到各位规培生的口袋里。

其中是非曲折大家可以详见医学界杂志的文章《3万元规培补助何时落地》。

笔者读完这篇“3万”文觉得,在中央与地方推诿责任,地方医院与规培医生争利的大环境下,涨工资这件事是遥遥无期了。

  再看看那“前途三问”

  我相信,至少在近些年,没有人太相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能够很好提高自己医疗知识和技巧水平,规培住院医师主要都在充当写病历、换药和手术拉钩的廉价劳动力。

当然这个话是有点儿绝对了,因为我们总是有可能在某时某刻某科遇到某个愿意教我某个病某个手术的某个老师的吧!

感觉心中暖暖的,就像领导下贫困山区送关爱一样!

恩,没问题,领导不走!

但,我们做住院医师规培的时候,我们是要不同科室轮转的。

  美国的住院医师培训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独立行医的能力。

中国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似乎是为了培训一个医院里面的医学知识技术工人。

  当然,中国还有一种美国住院医生中没有的特殊中间状态:

“医学本科学位完成之后,去读PhD的人”。

他们基本情况如下:

  第一年PhD的补助是1200元人民币,第二、三年PhD的补助都是3500元人民币(上海交大医学院数据)。

因为不用交税、学校提供宿舍、食堂比较便宜,一月下来也攒下来不少。

而且PhD虽然不用交三金五险,但是医保可以享受90%以上的报销比例,这一点比一年只有1500元医疗保险金的规培生也强了很多。

总体来说,PhD的生活比住院医还宽裕一些(这与美国正好相反),所以刚刚毕业参加规培的同学们往往会发现日子过的比读书的时候还捉襟见肘。

  三十功名尘与土,四千块钱一个月,为科研,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我们列一个表来总结一下中美两国住院医生工资吧:

  以上部分,就是我在美国刚刚完成第一年住院医生培训之后,在个人财务生活方面的体会,当然也多亏了我的好友们娄莹、仝君、李嘉华、卓敏,阳晨、张凌欣、万宁辛、赵越等人在美国不同城市以及中国国内的一手数据和真情吐槽,多谢他们的无私帮助了~

  总之,无论在任何国家做住院医师培训,最重要的还是在基本生存得到保证的情况下,自己在工作学习方面有怎样的提高。

(百歌医学是中国大陆专业的美国执业医师执照考试(USMLE)的培训机构,始于2007年。

收看相关视频:

关注微信公众号“baigemed”,回复百歌医学电台或者点击文章左下角的【阅读原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