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教学大纲.docx
《人格心理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格心理学教学大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格心理学教学大纲
《人格心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51352B
课程类型:
□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
32讲课学时:
32实验(上机)学时:
0
学 分:
2
适用对象:
社会工作专业
先修课程:
无
一、教学目标
作为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人格心理学可以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探讨、描述和解释个体的心理过程与心理特征。
人格心理学课程重点关注人格的结构、形成、特征、测量和培养等人格现象及其规律,围绕精神分析流派、特征流派、生物学流派、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流派和社会学习流派这六大人格理论流派,对人格研究的经典理论与前沿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与介绍,是一门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具有很强指导性作用的应用心理学课程。
人格心理学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如下:
(一)思想方面的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充分认识到人格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并在今后的相关工作中,能够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价值并重的思想,以人为本,牢记社会责任。
(二)知识方面的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深入了解人格的内涵及其基本研究方法,掌握各个主要流派人格理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了解人格理论的发展脉络及其相互间的批判与继承关系,深入理解各种人格理论的在人格问题及其相关研究上的独特之处。
(三)能力方面的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在识记和理解了人格心理学的系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实践中能够自觉地运用人格理论及其研究来指导人际间的交往、人才的测评及塑造健全人格,促进个体和他人的良性发展。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一)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安排在第2个学期开设,课程的重点是理解精神分析流派、特质论流派、生物学论流派、行为主义流派、认知流派和人本主义流派等各个心理流派关于人格问题的基本理论观点,并基本了解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心理统计的专业知识,理解人格测评和人格塑造的理论和技术。
难点是理解各流派的人格理论以及人格测量和评估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合理运用影视、录像等多媒体手段,在实践中锻炼运用人格理论指导人格测量、人格障碍矫正及人格教育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
使学生掌握个体的一般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对于人格形成、人格培养和人格测量等有较深入的理解,为将来学习或从事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社会工作的开展打下知识基础。
同时,该课程的学习也可以为学生理解自己及他人的人格特点和人格形成原因提供理论指导,使学生以后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发现服务对象的人格问题、分析其形成原因、实施人格测量、制定人格矫正计划等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准备。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序号
章节内容
讲课
实验
其他
合计
1
第一章什么是人格
3
3
2
第二章人格研究方法
3
3
3
第三章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的理论、应用与评价
4
4
4
第四章精神分析理论:
新弗洛伊德主义的理论、应用与评价
3
3
5
第五章特质流派:
理论、应用与评价
4
4
6
第六章生物学流派:
理论、应用与评价
3
3
7
第七章人本主义流派:
理论、应用与评价
3
3
8
第八章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
理论、应用与评价
4
4
9
第九章认知流派:
理论、应用与评价
3
3
10
总复习
2
2
合计
32
32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什么是人格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人格的定义,人格的六个理论流派;
2.熟悉人格的学习:
理论、应用、评价和研究;
3.了解人格与文化的关系问题
(二)教学内容
1.人格的定义
本课中将人格定义为稳定的行为方式和起源于个体内部的人际过程。
2.人格的六个理论流派
人格的六个理论流派包括精神分析流派、特质流派、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社会学习流派、生物学流派和认知流派。
在解决人格的个体差异时,每个流派所强调的重点不同,但为了理解人类的人格,可以用一种相互补充的模式对这六个流派加以思考。
3.人格与文化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必须考虑一个人所处的文化。
教材中提到的大多数研究结果都来自美国这样的个体主义文化。
但是研究发现,这些结论并不总是能够推广到集体主义文化当中去。
★重点与难点
人格的定义;人格的六个理论流派
★思考题
1.什么是人格?
2.人格主要的六种理论流派是什么?
3.稳定的行为方式和人际过程的产生根源是什么?
第二章人格研究方法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人格研究者的假设检验方法
2.了解人格心理学中的个案研究法程序
3.了解数据统计分析知识
4.了解人格评价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
1.假设检验方法
理解理论与假设、实验变量、事前预测等重要概念的意义
2.个案研究法
了解个案研究法的优势与局限
3.数据的统计分析
理解统计显著性、相关系数的应用意义
4.人格评价
掌握信度、效度的概念与内涵
★重点与难点
假设检验方法;信度与效度
★思考题
1.假设检验在人格研究中如何运用?
2.什么是统计显著性和相关系数?
3.信度与效度的区别是什么?
第三章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的理论、应用与评价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以及精神分析论
2.熟悉投射测验的使用程序
3.了解如何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进行评价和分析
(二)教学内容
1.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1)通过用催眠治疗患歇斯底里症的病人,弗洛伊德认识到无意识对行为的影响力。
根据他的理论,人格可以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
(2)弗洛伊德认为,人格还可以划分成本我、自我和超我。
心理活动受一种称为利比多的心理能量的支配。
内部心理冲突导致紧张,人类行为的目的是回到不紧张的状态。
(3)对发展的心理性欲阶段的解释,是弗洛伊德理论中引起最大争论的内容。
弗洛伊德认为,年幼儿童经历一系列的主要的性敏感区为标志的发展阶段。
儿童经历口唇期、肛门期、生殖器期,最后进入性器期,能进行健康的性欲发泄。
早年的过度创伤会导致心理能量的固着,成年期的人格将反映发生心理能量固着的那个阶段的特征。
2.理论的应用:
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开创了第一个心理治疗体系,称作精神分析疗法。
精神分析的漫长治疗过程,主要是要把引起病人问题的无意识原因带入意识中。
3.投射测验
弗洛伊德主义心理学家用投射测验测量他们感兴趣的概念,在典型的投射测验中,要求受试者对诸如墨迹这样的模糊刺激做出反应。
4.弗洛伊德理论的贡献和批判
弗洛伊德对在他之后发展起来的人格理论家具有重大影响,这是弗洛伊德主义理论的贡献之一。
许多研究弗洛伊德的人反对他过分强调本能,忽视导致心理障碍的社会因素的倾向;而且对于他描述的普遍的人性消极面存在异议。
★重点与难点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理论的贡献和批判
★思考题
1.弗洛伊德是如何理解稳定的个体行为差异的?
2.如何了解无意识的东西?
3.弗洛伊德理论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第四章精神分析理论:
新弗洛伊德主义的理论、应用与评价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和问题,以及精神分析理论的几位代表人物
2.熟悉新弗洛伊德主义的贡献与不足
(二)教学内容
1.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和问题
许多研究弗洛伊德理论的心理学家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心理学派,这些理论家以新弗洛伊德主义者而著称,因为他们保留了弗洛伊德的许多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
他们认为弗洛伊德的理论具有局限性,并对其理论进行了发展。
2.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阿德勒提出寻求优越的概念来说明人类的主要动机。
他说,人人都有一种内在驱力,推动他们摆脱源于婴儿期的无助感。
他提醒人们,父母的溺爱和忽略是导致后来人格问题的两个根源。
他说中间出生的儿童比起头生和末生的儿童来,是最能取得成就,最少发生心理失调的。
3.卡尔•荣格
荣格提出集体无意识现象,它是原始意象的收容站。
集体无意识包含了我们从前辈那里继承的东西,所有人的集体无意识从根本上都是相同的。
女性原始意象、男性原始意象、阴影、自我,这是最重要的原始意象。
荣格指出,原始意象的象征物通过民间传说、艺术、梦和精神分析表现出来,从而证明了它们的存在。
4.埃里克•埃里克森
埃里克森在他的理论中强调了自我的积极作用,自我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发展并保持自我认同感,埃里克森勾画出了一生中人格发展的五个阶段。
在每一个阶段,我们都面临一种危机,会选择两个手段中的一种去解决这种危机,这种选择就确定了后来人格发展的方向。
5.新弗洛伊德主义理论的贡献与批判
新弗洛伊德主义理论作为一个整体,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这是它的主要贡献。
除纠正了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外,这些理论家还提出了许多重要概念。
后来许多研究人格的方法无疑是受到这些理论家影响的。
对新弗洛伊德主义的批评主要是,他们用有偏向性的、有疑问的数据来支持他们的理论;另外,还有人批评他们的某些理论过于简单化和不完整。
★重点与难点
阿德勒;荣格;埃里克森;新弗洛伊德主义理论的贡献和批判
★思考题
1.阿德勒关于人格动力的理论与弗洛伊德有何不同?
2.试比较个人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
3.新弗洛伊德主义与弗洛伊德主义有何重要区别?
第五章特质流派:
理论、应用与评价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特质论流派及其主要的代表人物和观点
2.熟悉情境论和特质论的不同
3.了解特质论的自陈量表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1.特质流派
特质流派假定我们能够确定个体在行为上的差异,这些个体差异具有跨情境和跨时间的相对稳定性。
2.重要的特质理论家
奥尔波特是第一个公认的特质理论家。
其主要贡献是关于核心特质和次级特质的概念,共通特质研究法及个人特质研究法的概念、机能自主和自我统一体的概念。
莫雷把心因性需要看作是人格的基本要素。
根据莫雷的观点,一种需要会根据其在一个人的需要层次上所处的位置和这个人所处的情境(压力)而对行为产生影响。
卡特尔的工作是致力于确定基本的人格结构,他使用因素分析法来确定构成人类人格的基本特质有多少种。
3.情境论与特质论
特质论的批评者指责特质不能很好地预测行为,而且没有什么证据能够表明特质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
特质论的拥护者则回答说,假如特质与行为能够被正确地测量,就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有意义的关系。
4.应用:
工作岗位上的“大五”
大五因素模式的新近发展恢复了人们对人格与工作绩效之间关系的兴趣。
虽然“大五”的几个维度都与工作绩效有关,但许多研究都表明,尽责性也许是预测绩效的最好指标。
5、评价:
自陈式调查表
从事特质研究的人在其工作中都经常依靠自陈式测量方法。
应用最为普遍的自陈式调查表之一是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
施测者需要注意自陈式调查表所固有的那些问题,包括伪装、粗心大意与恶意对抗,还有反应倾向。
★重点与难点
重要的特质理论家;因素分析与对人格结构的探寻;工作岗位上的“大五;自陈式调查表
★思考题
1.奥尔波特对特质理论有哪些重要贡献?
2.特质流派有哪些主要特征?
3.卡特尔对特质理论有哪些重要贡献?
第六章生物学流派:
理论、应用与评价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生物学流派的理论观点和代表人物
2.熟悉生物学流派理论的贡献和不足
3.了解生物学流派在儿童气质和教育方面所起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
1.汉斯•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艾森克倡导生物学方法来研究人格,他把这三个维度称为内外倾向性、神经质和精神质。
2.气质
气质模式确定了三种气质维度:
情绪性、活动性和交际性。
心理学者认为,气质主要是遗传来的,这些遗传倾向与经验交互作用就形成了成年人的人格特质。
3.进化论人格心理学
进化论人格心理学引入自然选择概念来解释人类人格特点的发展和生存功能。
主张这一方法的理论家指出,焦虑来自于潜在的社会拒绝。
他们认为,由于独居降低了种族生存和繁衍的可能性,因此焦虑帮助了种族的生存。
4.应用:
儿童气质与学校教育
研究发现,被确定为困难型气质的儿童和缓慢发动型气质的儿童比那些被确定为易教养型气质的儿童在学校里表现更差一些。
根据良好适应模型,如果学习环境的要求能够与儿童的气质相匹配,儿童会学得更好。
5.评价:
脑电活动和大脑不对称性
人格研究者在他们的研究中经常使用一些生理测量方法。
最近,研究者们使用了脑电图数据来测查个体在情绪上的差异。
他们发现大脑左右半球活动水平的差异与积极、消极情绪间的差异有关。
一些研究发现,大脑两半球活动的基率的差异性是遗传的,这种差异使人们在体验消极或积极情绪的容易程度上有所不同。
6.生物学流派的优势与批判
★重点与难点
艾森克的人格理论;气质;进化论人格心理学
★思考题:
1.什么是气质模型?
2.艾森克人格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气质研究对学校教育有何启示?
第七章人本主义流派:
理论、应用与评价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人本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2.熟悉人本主义理论的主要贡献和不足
3.了解Q分类技术的概况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起源
人本主义心理学起源于欧洲存在主义哲学和几位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尤其是罗杰斯和马斯洛的工作。
2.人本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
人本主义强调个人责任,强调此时此地,关注人的存在以及强调人的成长。
3.罗杰斯
罗杰斯提出了完善的人的概念。
根据他的理论,人人都朝着满足和欢乐的状态前进,除非被生活的障碍阻挡。
4.马斯洛
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当低级需要满足之后,人们就会努力去满足高级需要。
马斯洛还考察了心理健康的人,他发现,自我实现者具有一些典型特征,比如经常感受到高峰体验。
5.应用
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是罗杰斯对心理学的一大贡献。
罗杰斯认为,治疗师的工作就是为患者的成长创设恰当的氛围。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以用来解决工作满意度问题,他认为职业应该为个人成长提供机会。
雇主应该安排好工作环境,更好地适应雇员的高层次需要。
6.评价
许多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师都使用Q分类卡片技术。
它可以使治疗师和患者查明患者的自我形象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异。
治疗师可以在治疗时不同阶段使用Q分类卡片测验,从而评价治疗效果。
当患者填补了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鸿沟时,治疗就成功了。
7.人本主义理论的贡献与批判
人本主义的人格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它关注人格的积极方面,它在心理治疗及其他领域例如沟通学和职业满意度等方面有很大影响。
对它的批评主要是,非科学地用自由意志解释人的行为,以及人本主义理论家提出的那些很难定义的结构。
一些治疗师对两个问题提出了质疑,即依赖患者做出治疗评价是否恰当,以人为中心的疗法是否对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有效。
人本主义理论受到批评是因为它对人性本质做出过多的假设。
★重点与难点
人本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罗杰斯;马斯洛;Q分类技术
★思考题
1.人本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罗杰斯人格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马斯洛人格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人本主义的主要贡献和不足有哪些?
第八章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
理论、应用与评价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和观点
2.熟悉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贡献和不足
3.了解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内容
1.行为主义
华生创立的行为主义,行为主义者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来解释行为的发展和延续。
人格被描述为是由一个人的条件反射经验所导致的最终结果。
斯金纳是激进行为主义的代言人。
由于偏爱可观察的外在事件,他拒绝使用像焦虑这样的内部状态来解释行为。
2.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者把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进行了扩充。
洛特认为,给予奖励和惩罚后,由于人的期望改变了,所以行为可能会改变。
他用人的期望和对强化的评价来预言,在许多可选择行为中,哪个行为会被激发。
3.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
班杜拉提出,内部状态、环境和行为三者是相互作用的。
人会调整自己的行为,人的思维是有目的并定向于未来的。
班杜拉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中加入了这样的概念:
人可以通过观察别人来学习,但人是否会表现出通过这种学习获得的行为,取决于对奖励或惩罚的预期。
4.应用
行为矫正和自我效能感疗法
5.评价
行为观察法
6.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的贡献与批判
对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的肯定在于其实验基础和由其产生的行之有效的心理治疗程序。
批评包括这一方法对人的自由意志和遗传因素的忽视。
批评还针对行为主义治疗师把患者的问题局限于可观察行为,以及行为主义者对行为疗法有效性的过高估计。
★重点与难点
行为主义;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
★思考题
1.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2.洛特的社会学习理论与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有何区别?
3.班杜拉的人格理论与正统行为主义的区别是什么?
第九章认知流派:
理论、应用与评价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认知流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掌握认知治疗理论
2.熟悉认知流派的贡献和不足
3.熟悉人格的认知因素;
(二)教学内容
1.乔治•凯利的个体建构论
凯利认为是一种本能促使人们去认识世界。
2.人格的认知因素
心理学家描述了几种认知结构,以帮助我们解释个体差异和个体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
3.应用
认知心理治疗
4.评价
角色建构技能测验
5.认知流派的贡献和批判
认知学派对人格的探讨的长处之一就是其强有力的实验背景。
认知学派还显示出把对特质的研究细化和扩展的倾向,这符合当前心理学中用认知解释行为的趋势。
认知学派的主要问题在于,认知心理学家使用的很多概念都比较模糊,另一个问题是,能否总是用认知去解释行为。
认知学派苦于没有一个概括的类型把所有的研究工作组织起来。
最后,如果认知学派的探讨想要取得成功,心理学家还需要找到一种更好的确定认知结构的方法。
★重点与难点
凯利的个体建构论;认知心理治疗
★思考题
1.凯利怎样用个体建构解释人格差异?
2.认知心理治疗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3.如何测量一个人的个体建构?
五、考核方式、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
平时表现+期末论文。
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占40%(考察学生平时的出勤情况、课堂答问、平时作业等);期末考试占60%(期末学术论文)。
六、主要参考书
[1]JerryM.Burger著,陈会昌等译,《人格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第八版)
[2]黄希庭,《人格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王伟主编,《人格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版)
[4]郑雪主编,《人格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