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410316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年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10年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10年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10年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10年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年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培养方案.docx

《10年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年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培养方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年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培养方案.docx

10年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培养方案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一级学科0501)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6年修订)

指导思想

根据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特点和国家对本学科人才的需要,确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坚持“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参照国际通行的在一级学科培养研究生的经验;兼顾本科、硕士生和博士生之间的衔接,建构“塔型”人才培养体系;遵循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因材施教,体现特色;追踪当代学术最新发展,培养具有现代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

硕士研究生

一、硕士生培养目标

1.具备中国语言文学方面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比较广博的专业知识;具备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中国语言文学及相近学科的教学、科研,以及文化、宣传、新闻、出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2.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应用。

3.德才兼备,身体健康。

二、硕士生招生

1.统招生

符合研究生报名条件,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考试成绩合格并进入当年招生计划范围内的考生,可参加研究生复试。

复试及思想表现审查合格者,可录取为当年硕士研究生。

硕士生统招生考试和录取均在一级学科进行,分初试、复试两段:

初试:

考政治、外语和两门专业课。

两门专业课的考试科目分别是:

A.1.文学(含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艺理论);2.语言文学基础(含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艺理论、语言学理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

B.1.语言(含语言学理论30%、现代汉语30%、古代汉语40%);2.语言文学基础(含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艺理论、语言学理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

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戏剧戏曲学专业考A组科目,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考B组科目。

复试:

初试合格参加复试者,按专业及外语成绩排序,差额复试,复试包括专业知识面试、外语口语听力面试、专业课程笔试。

笔试科目为考生报考的专业课程。

考试科目如下:

①文艺理论专题;②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题;③现代汉语专题、古代汉语专题;④中国古代文学史专题;⑤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专题;⑥外国文学史专题;⑦戏剧与戏曲专题

2.免试生

应届本科毕业生,符合下列四项条件者,可申请免予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经审查并面试合格后直接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A.德智体全面发展;

B.全国重点大学、名牌学科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并取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资格;

C.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平均在80分以上,英语成绩达到国家六级或四级优秀;

D.前三学年总评成绩在专业名列前茅。

三、硕士生课程设置

为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硕士生课程设置淡化专业界限,鼓励学科交叉,增设前沿性学科,为学生在较为广阔的领域接受教育创造条件,以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及其个性的自由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办法》,硕士生须修满32学分(非中文专业本科毕业及同等学力学生须补修4学分中文专业本科段课程),并通过硕士学位课程考试合格者,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全部硕士生课程由A、B、C、D四类组成:

(1)A类必修课(校级公共课程,9学分)

(2)B类选修课(以一级学科为基础的公共学位课程,学生选修不少于6学分,不超过12学分)

(3)C类选修课(以二级学科为特色的专业学位课程)

(4)D类选修课(其中跨一级学科选修不少于1门)

为建立开放的课程体系,鼓励学生选修外校(原则上限定为首批“985”学校)学科专业课程,选修暑期学校(本校和外校【界定同上】)课程,该课程作为D类课程,计入学分。

四、硕士生培养

硕士生学习时间为2.5年,其中课程学习1.5年,撰写学位论文1年。

硕士生入学后不分专业,不定导师,实行班主任负责制。

第2学期进行师生互选,进入专业(二级学科),制定培养计划。

第四学期初进行中期考核,同时实施三级分流。

1.师生互选

为提高教学、教育及管理水平,实行师生互选,把竞争机制引进引入研究生培养工作。

具体办法:

硕士生基于1年来对大部分课程的学习和对专业、老师的了解,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学习志趣,选择适合指导自己学位论文的导师;系研究生办公室负责向硕士生介绍全系各专业及导师情况(包括各专业的性质及各导师的自然状况、研究领域、目前正在进行的课题等,输入计算机供学生查阅,或采取其他适当方式促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发放师生互选草表,按学生所选导师志愿的次序,依次同有关导师联系和协商,以确定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确定后再由学生正式填写“南京大学研究生师生互选志愿表”,一式两份,由专业负责人签署意见后交系确认,并将其中一份送研究生院备案。

“师生互选”原则上尊重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志愿,但每位导师指导在读研究生(含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总量,原则上不超过全系每位导师指导研究生(含硕士生和博士生)平均数的2.5倍。

另一方面,系行政也将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和其他具体情况,对“互选”工作进行及时指导和适度调节。

2.制定培养计划

硕士生第一学期的培养计划由系统一制定。

第二学期,在导师指导下制定“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两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报系备案。

3.中期考核

加强研究生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选拔优秀硕士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实行研究生中期考核制;系研究生办公室将按照研究生培养方案,在德智体诸方面进行全面考核。

具体办法:

A.考核在系考核领导小组领导下进行,由各专业负责实施,组成包括导师、主要任课教师在内的若干考核小组(每组成员不少于3人)进行考核,同时较广泛地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

B.业务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是否达到规定要求,以及通过课程学习反映出来的科研能及思维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系学生工作组会同有关人员进行。

C.详细填写“南京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中期考核登记表”,对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结论性意见。

中期考核安排在第四学期初进行。

4.中期分流

经过中期考核的硕士研究生,按考核成绩分为3种流向:

(1)提前攻博;

(2)进入硕士论文阶段;(3)终止学业

(1)提前攻博:

思想作风好,学习成绩优秀(学位课程成绩实行量化指标),C类课(二级专业课程)学分不低于15学分,有良好的科研素质(以论文为主要参照),明显具备培养前途的优秀硕士生,可于第四学期提出申请,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论文答辩合格,经系学位委员会分会同意,报研究生院批准,不参加博士生入学考试,于第五学期直接进入博士阶段学习,享受博士生待遇。

提前攻博的硕士生,同时可以获得硕士学位。

没被批准的硕士生,可在第五学期继续修改论文,重新参加答辩,答辩合格,获硕士学位。

(2)进入硕士论文阶段:

学习成成绩良好(根据量化指标),具有一定研究工作能力(以论文为主要参照),可进入硕士论文阶段,继续完成硕士学业。

(3)终止学业:

个别成绩较差,明显表现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学位者,终止其学业;根据其学业情况,按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发给相应证书。

5.论文答辩

(1)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进行学位论文写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时间放在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可与中期考核同时进行。

由各专业(二级学科)组织实施。

专业应对硕士生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难点,明确方向,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

(2)论文评阅与答辩

为严肃培养,提高论文质量,硕士生学位论文实行部分匿名评审,公开答辩。

送审专家及被送审论文由系研究生办公室随机抽取。

 

博士研究生

一、博士生培养目标

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学科范围内掌握坚实和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具备在本学科或相近学科从事创造性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博士生招生(统招)

博士生招生(统招)在二级学科进行。

考试科目为:

A.外语、B.专业课(二级学科统考)两门、C.面试

三、博士生培养

1.学习年限和要求

博士研究生的学习时间为3-4年(本校在职博士生为4-5年)。

博士生应完整地把握本学科的历史和现状,对某一专门领域应有较深入的研究,并能创造性地完成博士论文。

2.制定培养计划

为发挥学科的整体优势和实现知识互补,形成博士生博采众长的良好氛围,博士生培养实行导师领导下的博士生指导小组负责制。

博士生指导小组由指导教师和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已取得博士学位的教师3-5人组成,其中一人为相邻专业的教师,导师担任指导小组组长。

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本人填写,在第一学期末完成,一式两份,一份由学生自己保存,一份交系备案。

培养计划中应体现出集体培养的特色,有宽口径培养博士生的具体措施。

3.课程设置

全系博士生专业课程共设40门左右(原则上每位博士生导师开一门),由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自由选修其中的5门。

其中2—3门为主修,2-3门为辅修。

辅修课为跨二级学科课程。

博士生课程实行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4.论文答辩

博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在学位课程结束以后立即进行,时间安排在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初。

论文阶段,指导教师应及时检查论文的可行性,解决所遇到的问题,确保论文如期完成并达到预期效果。

学位论文答辩前,还应进行论文预审或预答辩。

博士生学位论文实行部分匿名评审,公开答辩。

送审专家及被送审论文由系研究生办公室随机抽取。

硕士生课程

A类:

课程名称学分

1.马列文论选读3学分

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

3.外语4学分

B类:

序号课程名称任课教师

1.理论语言学研究李开

2.文艺学的方法与体系赵宪章

3.汉语文化学王希杰

4.中国古代文学史专题研究莫砺锋等

5.中国古代文化史专题研究许结

6.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倪婷婷、王爱松

7.西方文学批评史专题研究杨正润

8.戏剧影视研究陆炜

9.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武秀成

C类

序号课程名称任课教师

1.西方美学专题周宪

2.文艺管理学胡有清

3.《文心雕龙》研究孙蓉蓉

4.中国古典美学文献学周群

5.中国古代美学史专题包兆会

6.审美人类学的方法与理论王杰

7.汉语语法学专题杨锡彭

8.语义学盛林

9.语言统计学徐大明

10.汉语方言学薛遴

11.音韵学刘晓南

12.历史语法学柳士镇

13.中国语言学史李开

14.中国语言文字学史料学高小方

15.近代汉语研究汪维辉

16.佛经文献语言研究陈文杰

17.汉语语音学专题顾黔

18.石刻文献研究程章灿

19.佛藏文献研究曹虹

20.古典术数文献研究赵益

21.唐宋文学文献严杰

22.计算机文献检索姚松

23.中国学术史专题研究徐有富

24.清代学术与文学专题徐雁平

25.古代文论专题研究张伯伟

26.唐宋诗歌流派研究张宏生

27.中国文学史史料学巩本栋

28.经学研究徐兴无

29.辞赋研究许结

30.中国古代文学与性别专题研究俞士玲

31.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潘志强

32.台港文学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刘俊

33.中国现代作家文化心理研究倪婷婷

34.中国现代小说叙事学研究王爱松

35.中国现代重要作家比较研究王彬彬

36.文化保守主义与现代性沈卫威

37.中国乡土小说史论丁帆

38.启蒙主义思潮与20世纪中国文学张光芒

39.西方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研究余斌

40.现代派研究唐建清

41.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专题研究董晓

42.中国现代戏剧史论胡星亮

43.中国古典戏曲史论俞为民

44.影视史论顾文勋

45.戏剧美学周安华

46.戏剧比较研究吕效平

47.通俗文学文献研究苗怀明

48.戏剧艺术研究马俊山

49.民族戏剧学解玉峰

50.电视艺术研究张建勤

51.戏剧影视艺术吕效平等

D类

序号课程名称

1.跨一级学科任选

2.专业英语

3.计算机网络

博士生课程

公共课

序号课程名称任课教师

1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张异宾

2外语

专业课

序号课程名称任课教师

1形式美学专题研究赵宪章

2西方美学研究周宪

3中国现代文论史专题胡有清

4明清文论专题研究周群

5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王杰

6语言学原理李开

7言语社区理论徐大明

8汉语语音史研究鲁国尧

9古音学史李开

10汉语语法史专题柳士镇

11汉语史语料学高小方

12中古汉语词汇研究汪维辉

13近代语音史刘晓南

14中国古典文学史料学徐有富

15欧美汉学及原著选读程章灿

16唐宋文学专题莫砺锋

17中国诗学研究张伯伟

18明清文学专题研究张宏生

19中国文学史背景研究巩本栋

20中国古代散文流派研究曹虹

21中国赋学研究许结

22《左传》研究徐兴无

23中国20世纪后半叶文学选题探讨丁帆

24现代文学思潮与人物沈卫威

25多元视野中的现当代文学研究王彬彬

26俄国文化研究余一中

27西方文学与文化理论杨正润

28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史余斌

29宋元南戏研究俞为民

3020世纪中国戏剧思潮胡星亮

31戏剧观念与形态理论研究周安华

32中西戏剧美学比较陆炜

33中国话剧舞台艺术发展史马俊山

参考书目:

文艺学专业:

《文心雕龙注》,刘勰著,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沧浪诗话校释》,严羽著,郭绍虞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原诗》,叶夑著,霍松林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人间词话新注》,王国维著,滕咸惠校注,齐鲁书社1982年版

《文艺对话集》,(古希腊)柏拉图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诗学〉〈诗艺〉》(古希腊)亚理斯多德、(古罗马)贺拉斯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批判力批判》,(德)康德著,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美学》(1-3卷)(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语言论》,(美)萨丕尔著,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语言论》,(美)布龙菲尔德著,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现代语言学教程》(上、下),(美)霍凯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1987年版

《句法结构》,(美)诺姆·乔姆斯基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德·索绪尔著,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普通语言学》,(英)罗宾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方光焘语言学论文集》,方光焘著,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汉语口语语法》,赵元任著,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音韵学教程》,唐作藩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版。

《文字学概要》,裘锡圭著,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1版。

《训诂学》,洪诚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1版。

《汉语语法史》,王力著,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1版。

《中国语言学史》,王力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版。

《汉语语法学》,张斌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

《汉语方言概要》,袁家骅等著,文字改革出版社1983年第2版。

《修辞学通论》,王希杰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版。

《汉语语义学》,贾彦德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版。

《语音学教程》,林焘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版。

《基础语言学教程》,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

《程千帆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周勋初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冬青书屋笔记》,卞孝萱著,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

《校雠广义》,程千帆、徐有富著,齐鲁书社1998年版

《中国古典文学史料学》,徐有富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石学论丛》,程章灿著,大安出版社1999年版

《梁启超和中国古代学术的终结》,蒋广学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诗毛氏传疏》,【清】陈奂,中国书店1984年根据漱芳斋1851年版影印

《楚辞补注》,【宋】洪兴祖,白化文等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文选》,【梁】萧统著,李善注,中华书局1977年影宋本

《杜诗评注》,【清】仇兆鳌,中华书局1979年版

《庄子集释》,郭庆藩辑,王孝鱼整理,中华书局1961年版

《文心雕龙注》,范文澜,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世说新语笺疏》,【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等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据北京图书馆藏清乾隆抄本影印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五卷),陈平原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三卷),王晓明主编,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批评空间的开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王晓明主编,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

《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王瑶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杨健,朝华出版社,1993年版。

《文艺论争集(1979-1983)》,沈太惠等编,黄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新时期文坛风云录》(上、下),杨志今等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以笔为旗——世纪末文化批判》,愚事选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十七年文学:

人与自我的失落》,丁帆等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朱光潜:

《西方美学史》(上、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韦勒克等:

《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2—;《近代文学批评史》,译文出版社;《现代文学批评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伊格尔顿:

《文学原理引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0—

郭宏安等: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陈厚诚、王宁:

《当代西方文学在中国》,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弗莱:

《批评功的剖析》,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托多罗夫: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姚斯等:

《接受美学和接爱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卡勒:

《结构主义诗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韦斯坦因:

《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李达三等编:

《中国比较文学的里程碑》,人民文学出版,1997

WilliamK.WismatandCleanthBrooksAShortHistoryofLiteratureCriticism

D.W.FokkemaTheoriesofLiteratureintheTwentiethCentury,1987,NewYork

戏剧戏曲学专业:

《中国戏曲通史》,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

《中国现代戏剧史稿》,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

《诗学》,亚里士多德著,商务印书馆

《美学》(三卷,戏剧部分),黑格尔著,商务印书馆

《中国新文学大系》(三套,其中戏剧、电影、理论卷),上海文艺出版社

《现代戏剧的理论与实践》(三册),斯泰恩著,中国戏剧出版社

《戏剧结构》,霍洛道夫著,中国戏剧出版社

《汉堡剧评》,莱辛著,中国戏剧出版社

《论戏剧艺术》,狄德罗著,人民文学出版社《狄德罗美学著作选》

《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

《吴梅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

《元曲选》,【明】臧懋循编,中华书局

《元曲外编》,隋树森编,中华书局1959年第1版

《六十种曲》,【明】毛晋编,中华书局1958年第1版

《中国古典戏曲论文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1版

学科介绍

文艺学

该专业自198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4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或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该专业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文艺学基础理论、中国美学与文论、西方美学与文论、当代审美文化等方面都有丰硕的研究成果。

目前招生方向有:

博士研究生——文艺理论、文艺美学、西方文论与西方文化、中国现代文艺思想史;硕士研究生——文艺理论、文艺美学、西方文论、文章学。

该专业现有教师1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4人,讲师1人,获博士学位者5人。

目前该学科点承担重要科研项目7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5项,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要有《文化现代性研究》、《论中国各体文学的审美形式》等。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该专业是根据国务院学位办学科调整后目录建设的新专业。

该专业的目的是培养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和应用人才。

一、博士点研究方向

1.语言学理论(导师:

王希杰教授)

2.应用语言学(含社会语言学)理论(导师:

郭熙教授)

3.语言习得理论研究(导师:

吴淮南教授)(拟增设方向)

二、硕士研究方向

1.语言学理论

2.社会语言学

3.对外汉语教学

4.语义学、语用学

三、该专业近年承担的课题主要有:

1.对外汉语针对性教材的编写

2.中原官话的形成和发展

3.马来西亚华社的语文生活

汉语言文字学

汉语言文字学学科点1984年获现代汉语硕士点,1986年获汉语史硕士点,1990年获汉语史博士点。

近5年来,本学科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0项,出版专著20部,发表论文300余篇,研究领域涉及汉语语言学的各个方面,还渗透到文学、历史学、哲学、古典文献学、考古学、思维科学、物理声学、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促教改,建设了“音韵学”、“历史语法学”、“中国语言学史”、“现代汉语学”等精品课,经常邀请国际、国内知名学者为研究生讲学;由教研室或博士点举办科学讨论会等等。

导师组坚持全程育人,严格要求,已经成功地培养了百余名中外博士、硕士和国外访问学者,其中有沙加尔、平田昌司、岩田礼、裴宰奭、刘晓南、储泰松等多名优秀中外中青年语言学家,他们是活跃在国内外许多高校、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的学术骨干。

目前在读的中外博士生有32名,今后还将逐年递增。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

一、音韵文字训诂。

本方向的特色是:

(一)近代汉语语音史研究;

(二)方音史研究。

本方向主要学术带头人为鲁国尧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骨干有滕志贤教授。

二、中古汉语词汇语法。

本方向的特色是:

(一)中古汉语历史语法研究;

(二)中古汉语词汇史研究,特别是东汉至隋代常用词演变研究。

本方向主要学术带头人为柳士镇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骨干有汪维辉教授等。

三、中国语言学史。

本方向的特色是:

(一)以语言和语言研究为本体理据,将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分作若干时期,并对各期内相关成果作相互联系的历史比较研究;

(二)将目录学和学科史结合起来,形成了传统学科前沿的新生长点“中国语言文字学史料学”;(三)古音学史研究。

本方向主要学术带头人为李开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骨干有高小方教授。

四、现代汉语语法修辞。

本方向的特色是:

(一)在语言交际的修辞阐释中开辟语法研究新路;

(二)从具体修辞手法发现深层次的交际文化心理,发现语言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主义;(三)汉语方言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