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体育产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07893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威市体育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武威市体育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武威市体育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武威市体育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武威市体育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威市体育产业发展规划.docx

《武威市体育产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威市体育产业发展规划.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武威市体育产业发展规划.docx

武威市体育产业发展规划

武威市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为了推动“十三五”时期全市体育产业快速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体育局的总体要求,结合武威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及全市体育产业发展实际,制订本规划。

一、工作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工作基础

“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体育局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方针政策,体育产业发展基础得到加强。

  ——户外运动产业初具规模。

各县区依托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健身休闲产业,取得了积极效果。

建成了2个冰雪运动场,丰富了冬季体育旅游资源;沙漠运动、户外露营、信鸽、垂钓、草原赛马、汽车越野、徒步穿越、登山、攀岩、传统武术等体育产业风生水起。

——体育赛事产业快速发展。

“十二五”期间举办承办各类重大国际、国内、省内赛事10次。

成功举办承办了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武威段)、海峡两岸丝绸之路极限探索活动、“全国青年迎青奥”长跑活动(武威站)、中国·甘肃省第四届“喜德盛杯”丝绸之路自行车拉力赛武威赛段发车仪式、全国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系列活动大赛甘肃省启动仪式、全国全民健身“挑战日”健康甘肃(丝路)动起来启动仪式、甘肃省第五届国际标准舞公开赛暨首届武威市国际标准舞锦标赛、“武威农商银行杯”甘肃省象棋棋王争霸赛、甘肃省“全民健身在陇原”健身操(舞)电视大赛“武威东部综合批发市场杯”武威赛区选拔赛等国内外知名的体育赛事,体育赛事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拉动了交通、食宿、旅游业的发展。

——体育公共服务不断完善。

体育健身长廊“四个一”工程持续实施,全市建成体育馆2个,体育场1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1个,乡镇和社区体育健身中心51个,笼式足球场2个,乡镇和社区健身广场5个,村级农民健身工程727个;全民健身计划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工作基本实现“三纳入”,城乡居民健身意识明显增强,人民群众身体素质不断提高,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达88%;体育社会组织不断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2386人;天祝县体育馆和民勤县体育场实现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受益群众达70多万人次;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约83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45.3%。

——体育融合发展初见成效。

遍布城乡的体育场地、渗透各方的体育组织、此起彼伏的体育活动、形式多样的体育消费将体育与其他社会事业深度融合;凉州区滑雪(滑草)、天祝高山滑雪、赛马、民勤沙漠徒步越野、古浪徒步越野赛等项目使体育融入于文化、旅游渠道;运动养生、体育康复等业态的逐步兴起,使体育与文化、旅游、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等相关产业的融合更加紧密。

(二)发展环境

从发展机遇看,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

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省上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甘肃省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体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体育产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寄予了殷切希望,体育产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总体来看,“十三五”时期我市体育产业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们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准确把握体育产业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紧迫意识,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秉持五大发展理念,围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目标,拓展体育产业发展领域,扩大体育产品服务供给,促进体育消费优化升级,夯实体育产业发展基础,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体育产业成为武威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发展目标

——产业基础进一步强化。

到2020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87万人,群众体育健身意识和消费意识进一步增强,人均体育消费支出明显提高。

——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到2020年,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2500万,体育彩票销售额累计达到5亿元。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体育健身服务业为主体,体育赛事为引领,体育休闲户外运动、体育用品制造与销售、体育培训、咨询和中介服务业为补充,体育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

——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

到2020年,基本建成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武威体育产业体系,形成3-5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在国内具有较高影响力的体育品牌赛事,培育2-3家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体育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培训3个省级体育产业基地,力争建成1个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冰雪运动场地达3家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

进一步推动丝绸之路体育健身长廊“新四个一”工程,十三五期间,争取全市每年建设5-6个乡镇社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0-50套健身路径工程、3-5个笼式足球场,100个左右村级体育场,在城市社区及各县区所在地全面建成10-15分钟健身圈。

——积极开发体育场地资源。

鼓励县区政府和相关组织综合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多渠道开发体育场地。

鼓励各地根据群众需求,大力兴建灵活多样、亲民便民的体育场地设施。

鼓励通过改造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用于体育健身。

支持社区力量在商业楼、写字楼楼顶和地下空间投资兴建体育场地设施,实现体育场地“上天入地”。

多渠道筹资建设街道或社区健身中心,推进学校与街道、社区体育资源共建共享。

——创新体育场馆运营管理。

提高大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力度,鼓励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

增加体育场馆公共服务供给,提供体育培训、运动康复、健身指导等服务,协调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和非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比例,提高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场馆建设和运营,推行场馆设计、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将赛事功能需要与赛后综合利用有机结合,创新场馆建设理念和建设模式,建设以体育场馆为核心的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

(二)发展健身服务业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充分利用各级各类体育场馆设施,强化全民健身服务,建立全面覆盖青少年、中老年、妇女和特殊人群的体育健身服务体系,推进全民健身服务业社会化、生活化、品牌化。

积极发挥公共体育设施在发展全民健身服务业的引领示范作用,创造条件推动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

(三)发展体育休闲业

大力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健身休闲业,推进经营模式多样化,健身休闲服务多元化。

鼓励各县区根据自然环境、人文资源发展户外休闲运动和特色体育产业。

大力支持发展徒步越野、滑雪滑沙、自行车、垂钓、登山、攀岩、航空、极限等有群众基础和有发展空间的户外运动项目。

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户外运动项目的开发,投资建设户外运动基地、徒步骑行步道和驿站、自驾游营地等户外运动设施。

(四)发展体育培训业

依托市体育运动学校、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等人才资源优势,开展体育培训。

加大各运动项目教练员、裁判员、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技能培训力度。

鼓励倡导社会力量和个人兴办体育俱乐部,活跃体育培训市场,扶持一批有资质、有信誉、有影响力的体育培训机构。

支持社会体育培训机构参加全市体育赛事活动,支持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进入体育培训市场,鼓励城市、社区聘用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体育培训。

(五)发展竞赛表演业

积极申办和承办全国性、国际性体育单项赛事。

推行体育赛事市场化运作机制,探索社会组织承办竞赛项目的新途径,创新办赛模式,公开体育赛事目录,向社会招标赛事举办权,推进办赛形式市场化、办赛主体多元化、办赛组织专业化,打造具有武威特色的精品赛事,创建我市体育品牌赛事。

鼓励各级政府设立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将大型体育赛事纳入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范围,活跃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大力发展赛事经济,以体育竞赛表演业带动交通、广告、传媒、旅游、住宿、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鼓励企业赞助体育赛事,开发体育无形资产。

借助新媒体手段,积极开发体育赛事转播权市场,推动体育传媒市场发展。

(六)壮大体育产业人才队伍

创造条件成立各级体育产业职能部门和体育产业发展中心,引进体育产业专门人才,不断提升体育产业人才水平。

制定体育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推进体育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体育产业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强化体育产业管理人员培训、丰富体育产业工作队伍的知识储备。

加强操作型、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培养,不断提升体育产业发展层次。

(七)加强体育标准化建设

认真执行国家和省上体育服务标准,不断推进体育休闲服务标准化、体育健身标准化、公共体育服务标准化;加强体育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保护消费者权益;加强体育市场监督,有效规范体育市场。

(八)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体育与旅游融合。

抓住旅游业转型升级和运动休闲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以资源为基础、以需求为导向、以培育和促进体育旅游业发展为目标,全面推动体育和旅游部门合作。

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丰富的民间体育项目优势,大力发展运动休闲、运动体验、康体度假、赛事观赏、户外运动、体育节庆和民族民间民俗体育项目,开发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体育旅游产品,打造旅游和运动体验相结合、旅游与赛事观赏相结合的体育休闲游、体育赛事观赏游等精品项目。

——体育与健康融合。

充分发挥体育在改善健康质量,提高生活品质方面的积极作用。

大力发展运动康复,积极研发运动与健康促进解决方案,鼓励社会资本开办康体、运动康复等各类机构。

发挥中医中药资源优势,加大养生保健运动项目,积极推广“运动处方”,发挥体育锻炼在疾病防治以及健康促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大力推进运动健康互联,鼓励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设立国民体质监测站点,组织开展群众日常体质测定,推进体医融合,指导群众科学健身。

——体育与信息技术融合。

积极探索“互联网+体育”发展的新路径,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体育服务、运动装备制造等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

完善公共体育服务平台手机应用软件的功能和管理模式,积极整合线下场馆资源,创新体育服务内容。

积极开发集体育、旅游、文化、医疗等多种资源为一体的APP服务平台,不断拓宽体育产业发展渠道,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体育商贸新模式。

(九)多渠道引导体育消费

增加公共体育服务资金投入,为群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公共体育服务,培养运动兴趣,养成运动习惯,促进体育消费。

鼓励企业或社会组织提供多种体育服务,满足群众体育多元需求。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引导社会组织开展赛事策划、赛事举办等活动。

强化宣传引导,培养家庭在体育用品、体育观赛、户外运动休闲、健身指导等方面的体育消费习惯。

支持企业开发体育消费金融产品,引导群众进行体育消费。

督促指导中小学切实保障体育课课时,鼓励实施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计划,广泛开展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培育青少年体育爱好,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力争每个学生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

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等都要努力为职工健身创造条件,倡导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理念。

单位通过与体育场馆合作等多种形式为职工健身创造条件,支持单位工会开展形式多样的职工体育活动,培养职工健身意识。

四、产业布局

多措并举,努力打造鲜明的产业布局。

形成以品牌体育赛事为引领,以户外休闲运动产业为核心,体育用品制造、销售、体育传媒、体育培训、体育中介相互联动的体育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格局。

——武威城区:

依托武威市体育馆、游泳馆、训练馆等设施,由体育俱乐部、单项体育协会等打造品牌赛事活动;重点开展球类、棋类、健身舞蹈、信鸽竞翔、武术等特色体育项目。

——凉州区:

依托武威海藏寺湿地公园、西郊公园、沙漠公园、荒漠野生动物保护中心、植物园、塔儿湾打造品牌赛事活动;重点开展汽摩运动、户外垂钓、徒步越野、航空运动、滑雪(滑草)、传统武术等特色体育项目。

——民勤县:

依托民勤全民健身中心、红崖山水库户外基地、腾格里沙漠地理优势打造品牌赛事活动;重点开展沙漠汽车越野、沙漠穿越(探险)、滑沙、沙滩排球、足球、水上项目等特色体育项目。

——古浪县:

依托古浪战役纪念馆、徒步穿越沙漠户外基地、长城徒步越野赛、平顶山滑翔赛打造品牌赛事活动;重点开展自行车、登山、越野、攀岩、拔河、滑翔等特色体育项目。

——天祝县:

依托天祝体育馆、天祝三峡、石门沟户外拓展青少年营地、乌鞘岭国际滑雪场,打造“美丽中国、和谐武威”全国少数民族赛马大会、祁连山国际越野跑等品牌赛事活动;重点开展冰雪运动、赛马、锅庄舞、少数民族特色运动项目。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宣传引导

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相关政策措施的宣传力度,大力支持形式多样的体育题材文艺创作,积极推广体育文化,广泛普及健身知识和健身效果,引导广大群众培育消费观念、养成体育消费习惯,为体育产业发展奠定思想和舆论基础。

(二)加大投入力度

各县区要将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作为工作重点。

进一步完善城乡公共体育基本服务体系,为促进全民体育消费创造条件。

进一步提升“三纳入”工作水平,经费预算要保持与国民经济增长相适应。

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早日设立市县区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社会组织给予项目补助、贷款贴息和奖励,扶持体育产业发展。

(三)创新体制机制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审批,公开赛事举办目录,通过市场机制引入社会资本举办赛事。

加快政社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步伐。

加快推进体育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将适合由体育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体育社会组织承担。

创新体育工作发展方式,转变县级体育管理运行机制,形成政府主导、体育部门管理服务、体育社团组织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基层体育组织体系和多元化发展网络,为全市体育事业和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发展体育类社会组织。

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大力培育多层次、多形式体育类社会组织和中介组织。

充分引导和发挥好体育社会组织和中介组织在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成立武威市体育产业协会,推进市级单项体育协会规范化建设,形成市、县、乡各具特色的三级群众体育组织网络。

(四)加强督查落实

争取政府支持,把加快体育产业发展和促进体育消费目标任务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

建立发改、体育、工信、教育、财政、人社、国土、建设、文化、旅游等多部门参与的体育产业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加强沟通协调,密切协作配合,努力形成工作合力。

县区体育部门要根据本规划,结合实际制定各自体育产业“十三五”规划。

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跟踪分析,注重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和做法,并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要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开展的体育产业专项统计指标体系,每年开展一次体育产业调查统计,准确掌握体育产业发展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每年对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进行一次专项审计和绩效评估,确保专项资金用到实处,发挥效益。

 

抄送:

省体育局办公室,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办公室,市政府办公

室,市政协办公室。

公开属性:

主动公开

武威市体育局办公室2017年4月18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