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意见要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03403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静安区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意见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上海市静安区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意见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上海市静安区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意见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上海市静安区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意见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上海市静安区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意见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静安区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意见要点.docx

《上海市静安区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意见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静安区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意见要点.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静安区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意见要点.docx

上海市静安区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意见要点

上海市静安区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静安区现代服务业领导小组

(2003年8月22日)

为贯彻区委七届三次全会和区政府第二次全会精神,现根据《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思考与建议》的有关内容,制定本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现代服务业的兴起、发展和壮大,是市场和政府共同推动的过程。

政府的作用,主要在于通过引导调控和指导服务,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集聚产业,规范市场秩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加区域经济总量。

本实施意见落实政府各部门的具体任务和要求,明确职责,并确定近期工作的主要抓手。

二、总体目标

1.未来五年,是全面实现“高品位商业商务区和高品质生活居住区”双高战略的关键时刻。

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静安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区重点发展专业服务业、房地产经营业、计算机开发与应用业、投资咨询业、文化娱乐时尚业五大行业,为新兴的现代服务业产业群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牵头单位:

计委

协同单位:

各行业发展责任单位

工作要求:

提出行业发展的总体思路,落实重点行业发展规划和政府推动的对策措施,协调年度计划和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

2.招商引资是政府推动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主要手段。

后五年,现代服务业要成为本区支柱产业的龙头、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和重要支撑点。

牵头单位:

招商办

协同单位:

计委、财政局、税务局、各行业发展责任单位

工作要求:

加大功能性、结构性招商力度,逐年提高招商引资中现代服务业的税收贡献度,支撑全区现代服务业的增长速度。

3.建立健全现代服务业指标体系。

明确各项指标的界定和报送程序、方式,保证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及时性,为现代服务业的统计、测算提供可靠的依据。

牵头单位:

统计局

协同单位:

各有关委、办、局

工作要求:

8月末建立现代服务业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11月末全面完善本区五大支柱产业的指标体系。

年内实施现代服务业指标的统计、考核。

三、载体建设

4.大力推进静安南京路地区的高级商务楼宇建设,规划新建商业商务面积200万平方米,五年后商业商务面积总量达到350~400万平方米,把我区建设成为上海国际商务办公标志性地区之一。

牵头单位:

建委

协同单位:

规划局、相关项目的主管部门

工作要求:

越洋广场、会德丰广场、协和世界等重点批租项目尽快开工建设;九百城市广场、长春藤商厦等加快施工和招商进度;嘉里二期项目抓紧方案设计,早日启动;恒隆二期加快在建步伐;大中里和4507地块改造开发的前期工作抓紧进行。

9月末,上述各相关项目提出加快发展的对策思路;建委、规划局从载体建设的角度,提出建成上海标志性国际商务办公区域之一的时间表和阶段性目标。

5.盘活存量,对停待建项目,找出问题的症结,加强协调与攻关,争取市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政策放宽,为开发商创造条件,促使他们早日开工并缩短建设周期。

牵头单位:

停待建办公室

协同单位:

计委、规划局、房地局

工作要求:

进一步调研分析,梳理分类,8月末对各项目提出有针对性的处理意见。

6.整合现有都市型工业、科技园区(楼宇)资源,落实拓辟的规划选择。

进一步开发新园区,拓展招租面积。

注重园区的产业链引导,加强产业间的互动与渗透。

逐步树立静安都市工业和科技园区的精品形象,提高园区品牌的知名度。

责任单位:

工业局、科委

工作要求:

对现有都市工业、科技园区(楼宇)资源提出整合意见,制定新的发展规划。

四、内容建设

7.专业服务业主要包括广告、会计、设计、律师等商务服务。

继续发挥在全市的比较优势和集聚效应,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运作规范,适应市场需求的企业群体。

责任单位:

商委(广告业、服装和其他时尚设计业)、财政局(会计业)、规划局(建筑设计业)、司法局(律师业)

8.房地产经营业主要包括房产的经营出租、房地产管理和经纪服务。

加强房地产经营和交易的有序管理,大力发展房地产中介,繁荣二三级市场的联动发展。

责任单位:

房地局

9.计算机开发与应用业主要包括计算机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和产品维护、培训等应用服务。

充分抓住上海全面实施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的机遇,大力提升计算机开发与应用业的能级。

牵头单位:

科委

协同单位:

信息委

10.投资咨询业主要包括证券、保险以及财务投资、租赁融资等咨询服务。

加大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引进力度,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氛围和服务环境。

责任单位:

财政局、招商办

11.文化娱乐时尚业主要包括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医疗健身、时尚休闲等社会服务。

尚未开发的地块规划要突出增强宾馆、娱乐、休闲等配套服务设施,产业发展方面要扩大门类,大力开拓发展型、享受型、时尚型的服务项目,全面发展满足市场需求的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

责任单位:

文化局、教育局、卫生局、体育局、旅游局、规划局

内容建设的总体要求:

七至十一项任务,由各责任单位于第三季度内提出各行业的发展规划。

具体分析本行业目前的现状(企业数量、规模、近年来的发展速度、对财政的贡献度、在本区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与周边区的同行业比较、品牌与特色等),提出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年度计划和任务,有操作性的对策措施。

五、政策服务

12.引进一批,提高品牌的辐射效应。

引进跨国公司和知名品牌公司这两类核心企业、集团,以提升全区产业的品牌优势,形成静安现代服务业的品牌高地。

责任单位:

招商办、外经委、协作办、各行业发展责任单位

工作要求:

提出引进两类企业的计划和目标,争取年内有新的成效。

13.培育一批,扩大产业的规模效应。

对市场化程度不高、创办初期投资风险较大、企业规模偏小的行业,政府在风险投资机制、投融资担保和信息服务方面,提供引导和支持,培育市场,壮大规模。

责任单位:

工业局、财政局、各行业发展责任单位

工作要求:

进一步发挥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作用,扩大影响力和覆盖面。

完善政府服务的相关政策,发挥财政部门的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等调节功能。

14.收购兼并一批,提升市场资源的集聚效应。

通过资本运作,做大做强各种经济成份的现代服务业企业。

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我国入世承诺的大格局,拆除现行政策壁垒,向内外资放开企业购并市场。

牵头单位:

国资办

协同单位:

招商办、协作办、各行业发展责任单位

工作要求:

探索区属市属、区内区外企业之间强强联合、以强制弱、弱弱变强的可行研究,结合企业体制改革,三季度内提出初步方案。

15.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调动政府专业招商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的两个积极性,形成全区招商一盘棋的合力。

责任单位:

招商办

工作要求:

三季度内修订招商奖励实施办法。

16.加强留商工作,巩固“三个一批”战略的成果。

多层次、多渠道地对引进企业实施跟踪管理服务。

重点企业重点跟踪,抓住企业对政策优惠周期可能的动向制定预案。

牵头单位:

招商办

协同单位:

计委、财政局、税务局、工商局、外经委、协作办

工作要求:

年内建立重点引进企业跟踪档案。

定期研究企业动向和应对措施。

17.贯彻落实并研究完善财税优惠政策条款,动态地调整产业政策导向。

改革直接以企业上缴税收为依据的财税扶持方法,推行弹性灵活的产业扶持政策。

牵头单位:

财政局、税务局

协同单位:

计委、招商办、工商局

工作要求:

根据需要,适时调整优惠政策。

18.向市政府积极争取有关政策。

如市经委的都市型工业楼宇建设导向资金;市计委的服务业示范项目发展资金和“一区一业”政策;市科委的扶持科技型企业发展优惠政策等。

这些政策和资金的援助,都需要认真策划,精心组织,落实具体部门和项目,形成政府与企业的合力。

责任单位:

工业局、计委、科委

工作要求:

分别就以上政策提出今年发展项目。

19.梳理并研究服务贸易入世承诺及先行先试的有关政策和措施。

按类别具体排出国家政策可能和本区可行的鼓励类、允许类的外商投资项目,并按开放年度列出时间表。

自2004年1月1日起,内地将进一步向香港开放服务业,要抢抓先机,针对《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主要内容,主动研究应对措施。

责任单位:

外经委

工作要求:

三季度内拟定发展方案和工作计划。

20.增强服务,留住区内现有的市级行业协会;对目前已有的有些市属行业协会,提供政策吸引入驻本区;积极创造条件,在本区建立市级协会的分支机构或专业委员会。

吸引全国性的行业协会落户静安。

责任单位:

体改办

工作要求:

抓紧研究行业协会的引进工作。

加强与市行业发展署联络。

广告业、建筑设计业、服装设计业、音像制品分销业、计算机业、娱乐业、国际服务贸易业等7个行业协会为主要目标对象,争取年内引进二至三个。

同时,积极着手新行业协会的筹建工作。

21.构筑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平台。

积极推进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地块招商、房地产开发、商务楼宇招商、中小企业转让、企业融资并购等信息资源的发布和交易服务指南,加快静安门户网、静安地理信息系统和其他专业网的建设,经常提供大量的数据资源,提高信息传输网络化的水平。

牵头单位:

信息委、统计局

协同单位:

各有关委、办、局,企业集团

工作要求:

着重解决政府部门与企业间信息沟通少的问题。

研究、调整静安网站的对象定位和信息需求,不断完善栏目设置和内容更新,既要满足一般的社会和市民需求,更要注重广大投资者的需求,积极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主动向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有效信息。

六、机制与机构

(一)成立全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

姜亚新区长为组长,张成洲、沈敏副区长为副组长。

计划、招商、外经、商业、财政、税务、工商、统计、信息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名单见附件)。

指导全区的现代服务业推进工作,内外贸通盘考虑,现代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一个口子同步规划,制定现代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职责、任务。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配备专人专职,具体落实、督办《实施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并负责向领导小组报告工作,形成决策层和操作层的工作机制。

办公室的主要职能是综合、协调、督促、考核。

近期,现代服务业办公室重点是协调和推进以下几项工作:

1.现代服务业的统计指标体系。

2.各重点行业的发展思路和规划。

3.停待建项目和空置楼宇的存量盘活。

4.都市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的资源整合。

5.政府和企业间信息平台的构筑。

6.服务贸易和对香港开放服务业的应对措施。

(二)适时成立行业发展办公室。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政府职能的改革,行业协会将会逐步独立承担起行业管理的职能,引进和创建行业协会对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和扩张十分有利。

因此,有必要设立行业发展办公室,作为市行业发展署的对应下属机构,便于上下之间的经常联系和沟通,以及同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加快引进行业协会的步伐,并积极创造条件,在本区建立市级协会的分支机构或专业委员会。

按市里的隶属关系,行业发展办公室设在体改办。

(三)建立全区数据管理中心。

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社会共享,是提升我区投资环境品质,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由统计局、信息委牵头,整合工商、税务、统计、会计、建设等数据库,成立全区数据管理中心,统一规范,满足社会和市场对产业导向、招商咨询、项目动态、企业诚信评估等重要信息的需求。

静安信息产业街情况简介

静安科技创业园区——开开科技园介绍

静安区地处上海市中心,周围与6个区相邻。

东临成都北路,与黄浦区为邻;西以镇宁路、万航渡路、武定西路、江苏路、长宁路,与长宁区交界;南沿延安中路、陕西南路、长乐路与卢湾区和徐汇区衔接;北至安远路、长寿路,与普陀区毗连;隔苏州河与闸北区相望,全区总面积7.62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积7.57平方公里,河道面积0.05平方公里。

1994年10月,境内街道办事处建制调整,华山路与愚园路、万航渡路与余姚路、康定路与江宁路、武定路与张家宅、威海路与延安中路街道办事处合并为静安寺、曹家渡、江宁路、石门二路、南京西路街道办事处。

2003年末辖5个街道,置130个居民委员会,3246个居民小组。

区人民政府驻常德路370号。

人口分布

2006年,全区总户数106447户,总人口309645人。

其中男性151295人,占48.86%;女性158350人,占51.14%;与上年相比,户数增加减少1111户,人口数减少347人。

全年人口自然变动情况。

出生人口1406人,出生率4.54‰,与上年相比增长0.13‰;死亡人口2730人,死亡率8.81‰,与上年相比增长0.08‰。

自然增长人数减少1324人,增长率-4.27‰。

全年人口迁移状况。

年初人数316376人,迁(移)入人数15709人,迁(移)出人数14732人,年末人数309992人,与上年相比减少347人。

全年人口分布情况。

静安寺街道户数14891户、人口43407人,分别占全区总数的13.99%和14.02%;曹家渡街道户数23457户、人口64692人,分别占全区总数的22.04%和20.89%;江宁路街道户数28048户、人口83280人,分别占全区总数的26.35%和26.90%;石门二路街道户数19635户、人口58268人,分别占全区总数的18.45%和18.82%;南京西路街道户数20416户、人口59998人,分别占全区总数的19.18%和19.38%。

经济概况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区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的目标任务,为构建国际化的和谐静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

1、各项主要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圆满完成年初预测目标,经济社会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

主要指标2006年

预期目标全年完成

累计(亿元)同比增长

区增加值增长12%97.0712.05%

区级财政收入增长12%34.6212.2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10%153.3210.53%

海关出口额3.1亿美元3.12亿美元5.8%

外商直接投资资金到位额1.65亿美元2.50亿美元24.3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43~46亿元58.192.02%

新增就业岗位数18500个36585个—

登记失业人数7500人以内7162人—

增加值全年完成97.07亿元,同比增长12.05%;区级财政收入全年完成34.62亿元,同比增长12.23%;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全年完成153.32亿元,同比增长10.53%;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投资58.19亿元,同比增长2.02%;全年实到外资2.5亿美元,同比增长24.38%;;全年海关出口3.12亿美元,同比增长5.8%。

全区全年新增就业岗位3.66万个,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登记失业人数7162人,有效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2、现代服务业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业结构在调整中不断优化。

以专业服务业为引领,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

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83.76亿元,占全区增加值的比重86.3%,较上年提高2.17个百分点。

其中,专业服务业增加值17.71亿元,较上年增长20.54%,远远超过其他行业的增长速度。

在专业服务业的带动下,其他产业也迅速发展,特别是创意产业激发了现代服务业的创新活力,下半年同乐坊时尚文化创意社区的开业,更是结合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积极利用工业老厂房,贴合静安发展趋势的典范。

以集聚区建设为抓手,静安南京路继续深度开发调整。

静安南京路年内完成了35开间门面的升级换代,梅龙镇广场、中信泰富广场、恒隆广场、久百城市广场、金鹰百货五大商厦累计调整和引进品牌161个,完成了王家沙商圈节点改造和业态更新。

成功举办了以“如何使静安南京路成为国际购物标志性地区之一”为主题的《哈佛商业评论》案例大赛,提升了静安南京路的知名度。

2006年有16个国际一线商业品牌在我区独立成立了外资零售、批发公司,开设了旗舰店、专卖店。

以高端外资企业为龙头,经济外向型、国际化特点显著。

全年涉外税收合计同比增长33.5%,占全区税收的比重达到了51.6%。

2006年共引进外资项目178个,合同外资4.52亿美元,实到外资2.5亿美元,同比增长24.38%。

在静安的外资企业也不断增加投资和扩大规模,对后续前景看好。

以楼宇经济为特色,区域经济表现出高集聚的特征。

楼宇和大企业对经济的贡献度高。

全区80幢重点楼宇全年完成税收40.83亿元,较上年增长27.38%,高于全区总税收的增长速度近7个百分点,占全区税收总额的51.2%,超过亿元的楼宇有9幢。

3、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成效显著,城区综合服务能级进一步提升。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呈现结构性调整的格局。

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8.19亿元,与上年相比,投资额的增长幅度控制在2.02%。

全年完成基建和更改投资5.91亿元,同比增长22.16%,商品房投资52.28亿元,增幅0.16%,基本与上年持平。

房地产市场总体上保持稳步、理性的发展态势。

经过两轮宏观调控,房地产市场的过度需求得到遏制。

2006年全区共成交一手商品房32.49万平方米,较上年减少7%,总成交金额64.75万元,较上年增加1.2%。

2006年静安的房地产市场主要表现为住宅品质提高,商办物业成交量放大的特点。

全年一手房住宅成交11.89万平方米,较上年减少了48.75%;商业办公用一手房成交量达到了20.6万平方米,较上年增加了75.6%。

静安寺地区核心圈开发功能形态取得明显进展。

恒隆二期竣工即将投入使用,越洋广场预租工作启动,城市航站楼配套工程结构封顶,会德丰广场进展加快,东海广场由摩根斯坦利收购,经历了约10年停滞之后重新开工建造。

嘉里二期、4507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有序推进。

随着这些高品质商业商务楼宇建设的加快推进和逐步建成,静安寺地区作为南京西路新地标的形象已经初步建立。

4、关注民生,社会事业推进力度加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开展职业培训,就业环境进一步改善。

结合静安产业结构的调整,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状况,我区有针对性地将职业培训的重心向现代服务业、创意技术、IT技术等方向转变。

2006年职业技能培训的中高层次及复合型人才比例为66.5%,较全市平均高出6个百分点。

通过培训促进就业,形成了以素质就业为主导的就业格局,全年就业的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突出区域特色,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加强。

全年共发放救济金额1983.5万元,住房保障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廉租住房累计落实配租927户,配租率达到98.1%。

针对我区老年化程度高的特点,探索“床位不离家,服务送到家”的养老服务新模式,试点推出“乐龄家园”社区助老服务,全年新增养老床位254张。

稳步推进社区公共设施建设,社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截至年底,全区五个街道“三个中心”(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的15个项目已有11个项目达标。

到年底,全区29个标准化卫生站建设全部完成,并实行24小时呼叫服务,实现了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全覆盖。

积极探索旧区改造新模式,想方设法为居民改善居住条件。

2006年共对20个地块2.2万平方米旧住房进行改造性大修,其中15个地块1.09万平方米扩建项目全部竣工。

在全市率先完成“平改坡”任务。

率先探索实施了5万多户老式住宅楼共用部位和厨房综合整治,以及1万余户旧住宅公用卫生间独用改造,为居民解决了长期困扰的“急、难、愁”问题,受到了居民群众的普遍欢迎,特别是卫生间独用的改造得到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连续报道,引起强烈反响。

二、2007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展望

(一)2007年发展思路和主要预期目标

1、发展思路:

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市委八届十次全会,以及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区而努力奋斗。

抓紧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各项奋斗目标,按照“高起点、外向型、国际化”发展思路,坚持双高战略,打造国际静安,努力实现静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2007年主要预期目标:

主要指标2007年预期目标

区增加值增长10%

区级财政收入增长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

海关出口额增长5%

外商直接投资资金到位额2亿美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58亿元

万元GDP能耗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目标

科技投入占区级财政支出比重3%

新增就业岗位数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19100个),力争达到2万个

登记失业人数完成市政府下达的控制目标(7160人)

(二)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能,营造良好的软环境,确保2007年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加强部门协作,提高服务意识,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各部门要统一思想,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的关系,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审批流程,强化后续管理,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软环境;聚焦和谐社会建设,把政策支持的重点、财政保障的重点继续向为民办实事工程、发展社会事业和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等方面倾斜。

服务与监管并举,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在加强服务的同时,各部门要承担起维护市场秩序的责任。

以“诚信体系”建设为抓手,健全诚信免审机制,推进信用信息库建设,完善社会诚信体系,积极营造诚信、有序、和谐的竞争环境,促进企业间的互动和产业集群的升级。

特别是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特种设备等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利益的重点领域,更要加强监管和监督,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2、继续加大产业调整力度,优化发展环境,打造国际化的商业商务静安。

巩固现代服务业推进机制,聚焦发展现代服务业。

继续推进现代服务业行动计划,加快现代服务业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进程,突出专业服务业在我区的发展优势,培育具有特色的产业功能。

特别要引进国际上具有品牌化、规模化水平的一流服务业主体,以此带动、引领其他行业,以及社会事业同步发展,互相促进。

坚持发挥规划先导作用,加强城区功能开发。

以“十一五”规划为指导,进一步优化城区总体布局,围绕“一街五区、南改北建”整体规划建设思路,加快静安南京路地区开发,扎实推进旧区改造,强化市政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区综合服务功能。

抓好规划管理,推进规划落地和有效实施。

深化重点地区发展规划和专项发展规划,启动静安滨河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规划,全面完成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修编工作。

加速推进事关区域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夯实区域发展后劲。

完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全力以赴加快推进静安南京路地区开发。

进一步加强协调,优化服务,加快越洋广场、会德丰广场等在建重大项目建设进度,积极促进嘉里二期、4507基地等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协调做好恒隆二期和东海广场等项目的竣工启用工作。

远近结合,完善基础配套,扎实推进以静安寺地区为重点的交通网络重组、停车系统建设、景观环境优化和地下空间开发。

3、统筹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高度关注民生,切实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面构建国际化的和谐静安。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7年新增科技投入和GDP能耗两项指标,主要为了反映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情况。

要抓紧推进实施《静安区增强区域自主创新的行动纲要》,保障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同时要进一步落实投入的效益。

关于GDP能耗指标,目前市里虽然暂时还没有下达具体的目标,但是相关部门要积极行动,早做准备,增强节能降耗的意识,力争工作主动。

扎实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职能。

加大财政对社区发展的投入,抓紧落实社区三个中心4个没有达标项目的建设,完成37个居民区办公用房与综合用房的达标建设。

理顺居委会与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