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河北省保定市定兴第三中学学年高一月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02392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河北省保定市定兴第三中学学年高一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语文河北省保定市定兴第三中学学年高一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语文河北省保定市定兴第三中学学年高一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语文河北省保定市定兴第三中学学年高一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语文河北省保定市定兴第三中学学年高一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河北省保定市定兴第三中学学年高一月考语文试题.docx

《语文河北省保定市定兴第三中学学年高一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河北省保定市定兴第三中学学年高一月考语文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河北省保定市定兴第三中学学年高一月考语文试题.docx

语文河北省保定市定兴第三中学学年高一月考语文试题

河北省保定市定兴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

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120分钟;共六个大题;命题人:

崔东霞

温馨提示:

请将客观题1—9题涂在答题卡1—9

题位置上,主观题(含作文)10—15题工整书写在答题纸10—15题位置上。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27分)

一、基础知识部分(1—6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A.鱼凫(fú)  狗彘(zhì)巉岩(chuán) 飞湍(tuān)

B.喧豗(huī)  庠(xiáng)序 鸡豚(tún)槁暴(pù)

C.销锋镝(dí)瓮牖(yǒu)绳枢征辟(bì)   钩戟长铩(shā) 

D.猿猱(náo)  跂(qì)逡(qūn)巡 隳(huī)名城

2.下面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惟恐它被巨浪打翻。

B.舞蹈家杨丽萍精心打造的舞剧《云南印象》,融民族风情和舞蹈艺术于一炉,令人叹为观止。

C.巍峨的埃菲尔铁塔,雄伟的凯旋门,庄严的巴黎圣母院,这些名胜古迹令人流连忘返。

D.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被责令限期整改。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英国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人的整洁与美德确实有关,一个人的双手是否清洁是判断这个人是一个道德品质优秀的人的关键。

B.东莞一企业,将以机械手替代人工进行生产,计划投入1000个机械手,打造“无人工厂”,现已有100个机械手率先“上岗”。

C.“一带一路”是当前乃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中国外交重心,表达了中国希望与全球尤其是欧亚国家分享国家崛起红利。

D.根据有关资料显示,钱钟书的夫人著名作家杨绛先生2015年迎来了105岁生日,这位优雅、博学的百岁老人,仍然精神矍铄、思路清晰。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外连衡而斗诸侯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东割膏腴之地D.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5.下列句子中文言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

不拘于时,学于余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请以战喻介词,用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介词,相当于“于”,对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第一个介词,从;第二个介词,比。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连词,就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共18分,7---9每小题3分)

张仪为秦连横,说赵王曰“弊邑秦王,使臣献书于大王。

大王收率天下以摈秦,秦兵不敢出函谷关十五年矣。

大王之威,行于天下山东。

弊邑恐惧慑伏,缮甲厉兵,饰车骑,习驰射,力田积粟,守四封之内,愁居慑处,不敢动摇,唯大王有意督过之也。

今秦以大王之力,西举巴蜀,并汉中,东收两周而西迁九鼎,守白马之津。

秦虽辟远,然而心忿含怒之日久矣。

今敝君有微甲钝兵,军于渑池,愿渡河逾漳,据番吾,迎战邯郸之下。

愿以甲子之日合战,以正殷纣之事。

敬使臣先以闻于左右。

大王之所以信而从者,恃苏秦之计。

荧惑诸侯,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欲反复齐国而不能,自令车裂于齐之市。

夫天下之不可一亦明矣。

今楚与秦为昆弟之国,而韩、魏称为东蕃之臣,齐献鱼盐之地,此三事者,断赵之右臂也。

夫断右臂而求与人斗,失其党而孤居,求欲无危,岂可得哉?

今秦发三军,一军塞午道,告齐使兴师渡清河,军于邯郸之东;一军军于成皋,韩、魏军于河外,一军军于渑池。

约曰:

‘四国为一以攻赵,破赵而四分其地。

’是故不敢匿意隐情,先以闻于左右。

臣窃为大王计,莫如与秦遇于渑池,面相见而身相结也。

臣请兵无攻,愿大王之定计。

赵王曰:

“先王之时,奉阳君相,专权擅势,蔽晦先王,独断官事。

寡人宫居,不能与国谋。

先王弃群臣,寡人年少,奉祠祭之日浅,私心固窃疑焉。

以为一从不事秦,非国之长利也。

愿变心易虑,剖地谢前过以事秦。

方将约车趋行,而适闻使者之明诏。

”于是乃以车三百乘入朝渑池,割秦河间。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举巴蜀,并汉中举:

攻取

B.臣窃为大王计窃:

谦辞,私下,私自

C.不能与国谋。

与:

和,跟

D.剖地谢前过以事秦谢:

谢罪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山东,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有时也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

B.先王,先,尊称死去的人。

先王,在这里指上古贤明君王

C.九鼎,相传,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象征九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

D.左右,在左右的侍臣。

不直接称对方而称对方左右的侍臣,即称“左右”,表示尊敬对方,译为“您”

9.下列对原文概括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欲抑先扬,重点表现张仪恭维赵国势力强大,连强大的秦国都曾经害怕赵国的势力。

B.第二段,张仪指出苏秦已死,同盟尽去,指明赵王已经没有了仗恃,打击其对抗秦国的信心。

C.第三段,张仪再现锋芒,以强大的暴力胁迫赵王就范,彻底打垮了赵王可能残存的抵抗心理。

D.张仪游说时虽以武力作后盾,但他的说话谋划得当、转折自然、软硬兼施,最终达到了目的。

第Ⅱ卷主观题部分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大王之所以信而从者,恃苏秦之计。

(5分)

(2)于是乃以车三百乘入朝渑池,割秦河间。

(4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1、12题

浣溪沙苏轼

软草平莎①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

何时收拾耦耕②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

使君③元是此中人。

注释:

①莎,指莎草,多年生草木。

②耦耕,两人各持一耜(sì,古时农具)并肩而耕。

③使君,指作者自己。

11.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4分)

12.词的下阕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4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名句(6分一空一句,一句一分)

(1)《劝学》中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

,。

(2)《师说》中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

,。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了出来,这个句子是,。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

衰年变法——齐白石是如何成为第一流大画家的

①有这样一个人,活到高寿九十四岁,一生作画四万多幅,“为万虫写照,代百鸟传神,只有天上之龙,无从见得,吾不能画也”。

如今,称他为百代宗师、伟大的艺术家,都已决然无疑,可他五十七岁时,国内还只有寥寥几位别具慧眼的大师能评估出他的真实价值。

—— 这大器晚成者是谁?

他就是齐白石,一位实打实的山民老艺术家。

②齐白石,原名齐纯芝,人称“芝木匠”,在湘潭四乡揽些雕花的木工活儿做,因为心灵手巧,渐渐有了名声。

他也是个不安分的小伙子,看见别人画像,不过瞟学了几招,便去写真,居然形似,还能神似。

鼎鼎大名的本乡绅士胡沁园,主动找上门来,问他你愿不愿意学习正宗的绘画,芝木匠犹豫不定,来人说,你可以一面读书学画,一面靠卖画养家。

芝木匠一听二话没说,当即焚香,纳头便拜。

③师傅给他改名齐璜,当时他已二十七岁,学习篆刻。

有一天,他问好友铁安:

“我总刻不好,怎么办?

”铁安说“南泉冲的础石,挑一担归,随刻随磨去,尽三、四点心盒,都成石浆,就刻好了。

”他真就这么下了一番苦功夫和笨功夫,直弄得满屋子水,满屋子泥,仿佛遭了灾似的。

④齐璜中年治印“白石山人”,以此名世,世称齐白石。

他一生作画不辍,几乎没有节假日可言,惟有抗战时滞留南京,听说母亲去世,悲痛不已,停工三天。

老舍夫人曾深有感慨地说:

作家能著作等身,至于白石老人,则要用“画作等屋”甚至“等楼”方足以形容。

⑤齐白石的性情也如他的画,不拘一格,饶有变化。

王森然先生是这样描写的:

“先生性柔时如绵羊,暴躁时如猛虎,无论其如何暴躁,过时无事。

其情常似闲云,其心极如烈火。

”北京艺专的曾一橹教授与白石老人时相过从,前者给后者画过一张维妙维肖的头像,齐白石的自嘲颇为风趣:

“曾君一橹,工于画,此头颅,能得衰老之神,见者必曰,此不合时宜之齐白石也。

余曰:

是矣!

先生真能识人。

白石记。

”他自认为是个不合时宜的人。

1903年,齐白石的好友夏寿田劝他去京城发展,诗人樊樊山也答应荐他去做宫廷画师,给慈禧太后画像,这无疑是平步青云的好机会。

然而,对他们的好意,齐白石敬谢不敏。

在他心目中,绘画是寂寞之道,必须心境清逸,于绘事才能精益求精。

他出身卑微,但从未因此自惭形秽,我们从其闲章便能看出齐白石的志趣,“木人”“木居士”“大匠之门”“芝木匠”“白石山人”“湘上老农”“有衣饭之苦人”“立脚不随流俗转”“我行我道”“自成家法”“三百石印富翁”,诸如此类闲章,透露了十分丰富的信息。

⑥而让人更佩服的,是他在五十七岁的年纪上,仍有衰年变法的勇气。

⑦白石老人衰年变法,起因于他对自己的工笔画越来越不满意。

“余昨在黄镜人处获观画册,始知余画过于形似,无超凡之趣,决定从今大变。

人欲骂之,余勿听也;人欲誉之,余勿喜也。

⑧齐白石勇于衰年变法,强有力的赞成者和推动者是同时代的大画家陈师曾。

陈师曾在欧洲学习西洋油画,但中国画的造诣也颇高。

他凭慧眼看出,齐白石有天纵之才,若打破定式,往大写意方向发展,成就未可限量。

几经琢磨,白石老人霍然悟出“大笔墨之画难得形似,纤细笔墨之画难得传神”,“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陈师曾是齐白石的益友和畏友。

他对齐白石的绘画也不是一味猛夸,他曾在齐白石的《借山图》上题诗,劝这位山民老艺术家“画吾自画自合古,何必低首求同群”。

⑨赞成齐白石衰年变法的还有著名的大师徐悲鸿。

在京城,他们曾多次合作,而且是大幅大幅地泼墨渲染,画完了,相对莞尔一笑,“仿佛宇宙之大,惟使君

与我耳”。

有陈师曾和徐悲鸿这样当世无几的国手在一旁大力鼓动,白石老人衰年变法就底气十足,信心十足了。

⑩齐白石衰年变法终于大功告成,真正达到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自由之境。

他从自发而迄于自觉地追求“自然的精

神”,他追求到了,脱却了一身匠气,直抵造化之美神秘的殿堂。

一个人要衰年变法,勇气之大,并不比“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侠士小,因为没有几位两鬓星星的老人肯拆掉自己多年营建而成的八宝楼台,哪怕只是几间破落的草庵茅庐,他们也要苦苦守成,又何尝有什么再建华宇的胆气和心劲?

⑾如此,齐白石的伟大之处便愈加鲜明地凸显出来。

真正的天纵之才,其强大的创造力只受风格的羁縻,而不受年龄的限制。

齐白石暮年获得的由世界和平理事会颁发的“国际和平奖”,也不过是飘落在

珠穆朗玛峰顶的一片雪花,根本不足以增添其高度。

至于“文革”中革命小将仆毁其墓碑,则说明,艺术家在这个国度不仅生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死后也得不到必要的安宁。

然而即便官方纵虐如此,仍无损其凤凰一毛。

                         (选自王开林博客,有删节)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 齐白石作为一流的大画家,特点鲜明,他心灵手巧,绘画天赋高,勤奋多产,尤其在57岁的年纪上,勇于改变画风。

B. 文中说“他一生作画不辍,几乎没有节假日可言,惟有抗战时滞留南京,听说母亲去世,悲痛不已,停工三天”是为了说明齐白石是一个极重感情的人。

C. 对北京艺专的曾一橹教授给自己画的头像,齐白石不乏自嘲,但内心还是颇为满意。

D.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他人的帮助,齐白石也不例外。

在他的成功中,胡沁园、铁安、夏寿田、樊樊山、徐悲鸿等都给予他很多帮助,尤其是陈师曾,敢于规劝,更加难能可贵。

E. 文章结尾一段写齐白石暮年获“国际和平奖”,写他死后“‘文革’中革命小将仆毁其墓碑”的事情,是交代传主的人生遭际和最后的结局,不无同情和惋惜之情。

(2)传记开头一段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3)大画家齐白石的“衰年变法”具体指什么?

他变法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请简要概括。

(6分)

 

(4)文中第五段说“诸如此类闲章,透露了十分丰富的信息”,请你就其中感受最深刻的一点,结合文本联系实际,探究它对一个人成功的意义。

(8分)

 

六、写作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45分)

单身母亲刘女士遭遇车祸,伤势严重,肇事司机逃逸,于是照顾她的重任落在了年仅5岁的女儿芊芊身上。

芊芊全天候陪护,做着本不该属于她这个年龄的孩子能做的事儿。

瘦小的芊芊跑前忙后,让人心疼。

有人把这事发到朋友圈,不少好心人赶到医院慰问,捐钱捐物。

交警、医院等部门也纷纷表态全力帮助她们。

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更深层次的讨论。

对于这则材料,你有何感受、联想和思考?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A.(巉岩(chuán)错)

2.D.(褒词贬用)

3.B.(A.两面对一面,在“是一个”前加“是否”。

C.缺少宾语,在句末加“的心愿”。

D.“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句式杂糅,删去“根据”)

4.D.(例句和D是使动用法A.名词活用作动词B意动用法.C.名词作状语)

5.C.(例句和C都是被动句A.判断句B.宾语前置句C.定语后置句)

6.D.(竟)

7.C.(与:

参与)

8.B.(先王,先,尊称死去的人。

先王,在这里指赵王的父亲。

9.A.(第一段先是恭维赵国,但重点是指责赵王以前参与合纵,损害了秦国的利益,表明秦国怀恨已久,威胁将与赵国一战。

10.

(1)大王之所以信而从者,恃苏秦之计。

(5分)

大王之所以听信并参与合纵的原因,倚靠的是苏秦的计谋。

赋分标准:

所以,……的原因,信,听信;从,通“纵”参与合纵;恃,倚靠,依仗。

各1分,句意1分

(2)于是乃以车三百乘入朝渑池,割秦河间。

(4分)

于是(赵王)就带领三百领战车到渑池去朝见秦王,并割让了河间给秦国。

赋分标准:

乃,就;朝,朝见;割,割让;句式,省略句,补出主语“赵王”;或考虑“给秦国”各1分,

译文:

 张仪替秦国推行连横主张,游说赵武王道:

“敝国君王,派我给大王献上国书。

大王率领天下诸侯对抗秦国,以致使秦军不敢出函谷关已十五年了。

大王的威信通行于天下和山东六国,我秦国对此非常恐惧,于是便修缮铠甲磨励兵器,整顿战车,苦练骑射,勤于耕作,聚积粮食,严守四面边疆,过着忧愁恐惧的日子,不敢轻举妄动,惟恐大王有意责备我们的过错。

现在秦国仰仗大王的威力,西面收复巴、蜀,兼并汉中,东面征服东、西两周,把象征天子的九鼎运移到西方,镇守白马渡口。

秦国虽然地处僻远,但是心怀愤恨已经很久了。

如今敝国秦王只有敝甲钝兵,驻扎在渑池,希望渡过黄河,越过漳水占领番吾,与赵军会战于邯郸城下。

希望在甲子之日和赵军会战,以仿效武王伐纣的故事。

秦王特派我将此事事先敬告大王陛下。

大王之所以听信并参与合纵的原因,倚靠的是苏秦的计谋。

苏秦惑乱诸侯,颠倒是非黑白,他阴谋颠覆齐国却没有成功,自己反而被车裂于齐国集市上。

由此看来,天下各诸侯国是联合为一的。

现在楚国和秦国结为兄弟之邦,韩、魏两国也自称是秦国的东方之臣,齐国献出鱼盐之地,这就切断了赵国的右臂。

一个被割断了右臂的人去与人搏斗,就失去了同盟而孤立无援,所以要想没有危险,这怎么可能呢?

现在秦国派出三路大军:

一路堵塞午道,并通知齐国让它派出大军渡过清河,驻扎在邯郸以东;一路驻扎在韩国成皋,指挥韩、魏之军,列阵在魏国的河外;另一路军队驻扎在渑池。

我们盟誓说:

‘四国团结一致攻打赵国,灭掉赵后由四国瓜分赵国领土。

’我不敢隐瞒真相,事先通知大王陛下。

我私下为大王考虑,大王不如和秦王在渑池相会,见了面以后而使两国互结友好。

我请求秦王停兵不进攻赵国,希望大王急速决定计划。

赵武王说:

“先王在位的时候,奉阳君为宰相,他为人专权跋扈,蒙蔽先王,一人独断朝政,而我在深宫中读书,不能参与国政。

当先王丢下群臣离开人间的时候,寡人年龄还相当小,亲政的时日不多,但内心却非常疑惑。

与各诸侯订立合纵之盟抗拒秦国,根本不是治国安邦的长久之计。

因此正想重新考虑,改变战略国策,向秦割地,对以前参加合纵的错误表示谢罪,希望与秦国友好。

我正准备车马要到秦国去时,适逢您到来,使我能够领受教诲。

”于是赵王率领三百领战车到渑池去朝见秦王,并割让了河间给秦国。

11.

(1)雨后置身于清新怡人环境之中的愉悦、惬意。

一场雨后,“软草平莎”油绿水灵,格外清新,路面上,净而无尘,作者纵马驰骋,自是十分惬意。

(2分)

  

(2)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希冀归耕田园的愿望。

“收拾耦耕身”,表现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雨后桑麻蓬勃生长,蒿艾香气如熏,诗人自然是热爱这样的景色和生活的,最后一句又将这样的情感进一步深化。

(2分)

12.

(1)比喻。

“光似泼”“气如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雨后天晴田野里的蓬勃景象;

(2)对偶。

“日暖桑麻光似泼。

风来蒿艾气如熏”两句形成工整的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3)情景交融。

清新、蓬勃的田野景色蕴蓄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每点2分,术语1分,分析1分。

另外答夸张、视觉嗅觉结合,分析合理也可以得分)

1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4.(1)A3分,C2分,D1分。

(D夏寿田、樊樊山给予的帮助不大,表述不完全正确。

选BE不给分,B中“为了说明齐白石是一个极重感情的人”错,视为了说他勤奋多产。

E中,“不无同情和惋惜之情”概括不当.,无论“齐白石暮年获奖”和“革命小将仆毁其墓碑”是把齐白石比做“珠穆朗玛”“凤凰”,誉和毁都无损他的伟大形象。

(2)指57岁上改变画风(1分),往大写意方向发展,追求自然精神。

(1分)

个人原因:

不满意自己的工笔画,认为它过于形似。

(2分)

外在原因:

陈师曾和徐悲鸿的大力鼓动让他底气十足。

陈师曾认为齐白石若打破定式,往大写意方面发展,成就不可限量;和徐悲鸿的多次合作让他信心十足。

(2分)

(3)文中第一段简单介绍了传主的基本情况(2分),高度评价了他的地位和价值(2分),并用设问的形式引发读者注意,有先声夺人之效,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传记的生动性。

  (2分)。

(答3点即可得6分)

(4)丰富信息:

如:

不自惭形秽,自信;淡泊名利。

(2分)

 探究联系文本:

如1、正是因为他自信,所以在很多人都墨守成规时,他却在57岁时有胆气和心劲,改变画风。

如2、也正是因为淡泊名利,所以能甘受寂寞,在绘画上精益求精,衰年变法。

(3分)联系实际,(3分)。

15、【立意解析】

1、芊芊角度:

尽孝,谈孝道;担当与责任。

经历使人成熟。

2、好心人角度:

献爱心,奉献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3、交警、医院等职能部门:

为民生,要真尽责。

4、网络或媒体:

传播正能量,

(其他如肇事司机角度,相关职能部门责任的角度,言之有理,也算基本符合题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