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致性评价药学申报资料.docx
《一致性评价药学申报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致性评价药学申报资料.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致性评价药学申报资料
.
附件2
化药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一致性评价
申报资料要求
(征求意见稿)
第一部分:
研究资料信息汇总表
(研究综述部分)
一、目录
1.1品种概述
1.1.1历史沿革(介绍产品的历史沿革,简述原研产品情况)
1.1.2批准及上市情况
1.1.3临床信息及不良反应
1.1.4最终确定的处方、工艺及标准情况
1.1.5生物药剂学分类
1.2剂型与产品组成(CDE格式为2.3.P.1)
1.3产品再评价研究(参照CDE资料“3.2.P.2产品开发”)
1.3.1处方组成
1.3.1.1原料药
1.3.1.2辅料
专业资料Word
.
1.3.2制剂的再研发(相对处方、工艺有改变的品种)
1.3.2.1处方再研发(如有处方改变,详述具体内容)
1.3.2.2生产工艺再研发(如有工艺改变,详述具体内容)
1.4生产(参照CDE资料3.2.P.3,删去与注射剂相关的叙述)
1.4.1生产商
1.4.2批处方
1.4.3生产工艺和工艺控制
1.4.4关键工艺步骤和中间体的控制
1.4.5工艺验证和评价
1.4.6临床试验/BE试验样品的生产情况
1.5原辅料的控制
1.6包装材料(基本同3.2.P.2.4包装材料/容器,考虑容器主要指注射剂,暂不在题目中强调)
1.6.1包装材料类型
1.6.2选择依据
1.7质量控制(基本同CDE资料3.2.P.6制剂的质量控制)
1.7.1质量标准
1.7.2分析方法
1.7.3分析方法的验证
1.7.4批检验报告
1.7.5杂质谱分析
1.7.6质量标准制定依据
1.8对照品
1.9稳定性(参照CDE资料“3.2.P.7稳定性”)
专业资料Word
.
1.9.1稳定性总结
1.9.2后续稳定性承诺和稳定性方案(针对有处方和生产工艺改变的品种)
1.9.3稳定性数据
1.10参比制剂
1.10.1参比制剂的选择
1.10.2基本信息
1.10.3质量考察
1.10.4溶出曲线考察
1.10.5溶出曲线长期稳定性考察
1.11体外评价
1.11.1质量一致性评价
1.11.1.1国内外质量标准收载情况比较(含国内外药典标准、橙皮书等)
1.11.1.2关键质量属性研究(影响一致性评价的关键参数,例如杂质分析、晶型等)
1.11.1.3参比制剂与被评价制剂的检验结果
1.11.2溶出曲线相似性评价
1.11.2.1体外溶出试验方法建立(含方法学验证)
1.11.2.2不同溶出仪之间结果差异考察
1.11.2.3批内与批间差异考察
1.11.2.4溶出曲线相似性比较结果
1.12体内评价
1.12.1生物等效性(按CDE相关资料要求提供)
1.12.1.1用于生物等效性试验的样品处方及生产规模
1.12.1.2不同规格产品的生物等效性试验情况
专业资料Word
.
1.12.1.3生物等效性试验设计与实施
1.12.1.4试验受试者
1.12.1.5方案偏离
1.12.1.6安全性评估
1.12.1.7试验结果
1.12.1.8生物样本分析测定
1.12.1.9分析方法验证
1.12.1.10质量保证
1.12.2临床有效性
1.13综合评价
1.14参考文献
1.15附件
二、信息汇总表正文及撰写要求
1.1品种概述
1.1.1历史沿革
说明同品种原研产品上市背景信息,包括品种治疗领域、国内外上市情况、立题的合理性分析。
提供包括原研药或国际公认的同种药物以及被仿制药的质量概况或文献资料来论证本品剂型、处方组成、生产工艺、包装材料选择和确定的合理性。
1.1.2批准及上市情况
介绍产品INN名、通用名、商品名等名称批准以及上市后变更情况。
说明再评价品种具体的已上市信息。
包括剂型,规格,批专业资料Word
.
准时间(批准文号)、执行标准、标准号、有效期等内容。
简要说明本再评价品种自批准上市以来的生产销售、相关变更及质量稳定性情况。
1.1.3临床信息及不良反应
主要不良反应,收集生产企业统计的不良反应情况,对于治疗窗狭窄的药物说明临床治疗安全窗口指数。
1.1.4最终确定的处方、工艺及标准情况
处方如有变更,应以文字或列表方式说明变更前处方组成、变更后处方组成,主要变化及原因。
列表方式的示例如下:
再评价品种处方组成变化汇总
原研产品处方
变更前处方
变更后处方
主要变化及原因
工艺如有变化,应以文字或列表方式说明变更前生产工艺,变更后生产过程,主要变化(包括批量、设备、工艺参数等的变化)及原因。
列表方式的示例如下:
生产工艺变化汇总
变更前生产工艺
变更后生产工艺
主要变化及原因
对于仅涉及工艺变化、而不涉及处方变化的品种,也应列出制剂处方,并核实与已批准的处方的一致性。
列表说明拟定处方组成及关键辅料的控制要素与现行原处方情况的差别及优势,以及与原研产品或参比制剂处方情况的异同及其依据。
如无法核实,应说明理由。
列表说明拟定生产工艺及关键工艺要素与现行原工艺的差专业资料Word
.
别及优势。
如有关联变更,应说明关联变更的具体事项及变更理由。
1.1.5生物药剂学分类
列表说明不同来源的生物药剂学分类,以文献为主,必要时,进行试验研究或验证。
不同来源的生物药剂学分类
来源
分类情况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BCS分类(
NICHD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研究归纳的BCS2011年)分类(
分类tsrlinc网站的BCS
BDDCS分类
……
1.2剂型与产品组成
(1)说明具体的剂型,以表格的方式列出单位剂量产品的处方组成,列明各成分在处方中的作用,执行的标准。
如有过量加入的情况需给予说明。
对于处方中用到但最终需去除的溶剂也应列出。
成分
用量
过量加入
作用
执行标准
并用中工艺使到最终去除的溶剂
说明产品所使用的包装材料或容器。
用流程图简要表述制剂工艺过程,并说明生产工艺关键点专业资料Word
.
(如为包衣制剂,应说明包衣材料),及与参比制剂生产工艺的主要差异。
1.3产品再评价研究
结合原研药或者参比制剂的质量概况(QTPP),简要说明产品再评价目标,包括剂型、规格的选择依据,以及处方组成、生产工艺、包装材料选择和确定的合理性。
1.3.1处方组成
1.3.1.1原料药
简要分析与制剂生产及制剂性能相关的原料药的关键理化特性(如晶型、不同pH条件下溶解性、粒度分布、pKa、logP等等)及其控制。
说明是否进行了原料药和辅料的相容性试验及依据。
如进行了原料药和辅料的相容性试验,简述试验情况,包括试验设计、考察指标、试验结果等。
1.3.1.2辅料
简述辅料是否适合所用的给药途径,结合辅料在处方中的作用简述辅料的与制剂性能相关的关键特性。
如有变更,对变更处方后新增辅料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1.3.2制剂的再研发(相对处方、工艺有改变的品种)
1.3.2.1处方再研发(如有处方改变,详述具体内容)
简述处方研究的主要内容。
包括处方再评价与开发的基本思路,试验设计、考察指标和方法,试验结果,与原研药或参比制剂的比较研究情况,处方的放大和调整等。
示例如下:
某普通片剂的处方研究小结:
调研情况表明,本品原处方组成与原研产品存在较大差异,为确保其质量与疗效的一致性,专业资料Word
.
参考原研药说明书、原辅料相容性试验情况、相关生产经验等,确定了辅料的基本种类;参考原研药的重量和大小、以及各辅料常规用量,确定了辅料的用量范围,以××××为指标,采用××××方法,对××××的种类和用量进行了比较筛选,对××××处方进行了研究,以原研药为对照药,结果显示××××,根据以上研究确定了初步的处方;在以上研究基础上,进行了影响因素稳定性考察,与原研药进行了××××的质量对比;在批量放大过程中,对××××进行了调整,确定了最终处方。
以列表方式说明不同开发阶段(小试、中试、大生产)处方组成的变化、原因以及支持变化的研究与验证。
示例如下:
再评价产品处方组成变化汇总
小试处方
中试处方
大生产处方
主要变化及原因
支持依据
过量投料:
过量投料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依据。
1.3.2.2生产工艺再研发(如有工艺改变,详述具体内容)
综述生产工艺评价研究的主要过程、主要内容与关键点。
包括生产工艺开发的基本思路、试验设计、考察指标和方法、试验结果,与原研药或参比制剂的比较研究情况,批量放大过程中的调整等。
以列表方式说明从小试到中试直至放大生产过程的变化(包括批量、设备、工艺参数等的变化)及相关的支持性研究与验证。
汇总研发过程中代表性批次(应包括但不限于临床研究批、中试放大批、生产现场检查批、工艺验证批等)的样品情况,包括:
批号、生产时间及地点、批规模、用途(如用于稳定性试验,专业资料Word
.
用于生物等效性试验等)、分析结果(例如有关物质、溶出度以及其他主要质量指标)。
示例如下:
批分析汇总
批号
生产日期
生产地点
规模
收率
样品用途
样品质量
含量
杂质
其他指标
如果涉及到生产工艺的局部变更,对于分属Ⅱ类变更和Ⅲ类变更的工艺变更情况,应重点对变更内容进行研究和验证;如果涉及到生产工艺的整体变更,应对完整的生产工艺进行研究和验证。
如果处方变更涉及工艺变更,也应提供完整的工艺研究和验证资料。
结合变更情况,应重点阐述针对变更所进行的研究和验证工作及自我评价。
包括关键步骤及其工艺参数的确定依据以及合理性分析;起始物料、中间体的质量控制合理性、变更后生产工艺的合理性和可放大性、验证工作情况等。
同时应阐述处方工艺变更前后生产规模、主要生产设备是否发生改变,如改变,应提供其生产能力、操作参数,说明是否适宜于大生产规模。
1.4生产(参照CDE资料3.2.P.3生产,删去与注射剂相关的叙述)
1.4.1生产商
生产商的名称(一定要写全称)、地址、电话、传真以及生产场所的地址、电话、传真等。
1.4.2批处方
以表格的方式列出生产规模产品的批处方组成,列明各成专业资料Word
.
分执行的标准。
如有过量加入的情况需给予说明并论证合理性。
对于处方中用到但最终需去除的溶剂也应列出。
成分
用量
过量加入
作用
执行标准
工艺中使用到并最终去除的溶剂
1.4.3生产工艺和工艺控制
(1)工艺流程图:
提供简单明了的工艺流程图。
(2)工艺描述:
以目前生产的最大批量(或改变处方后的注册批)为代表,按单元操作过程简述工艺(包括包装步骤),明确操作流程、工艺参数和范围。
(3)主要的生产设备:
列表提供本品的实际生产线的主要生产设备的相关信息,如型号、操作原理、规格、正常的批量范围、生产厂、用于的工艺步骤等,并说明与现有最大批量的匹配性。
如不匹配,应提供充分的依据。
示例如下:
生产设备名称
型号
正常批量范围
关键技术参数
生产厂
备注
(4)现行生产规模及其依据:
说明大生产的批量及其制定依据。
如拟定的批量超出了目前生产的最大批量(包括临床试验/BE试验样品)所用生产设备的正常批量范围,应提供放大研究的依据。
制定依据包括处方工艺研究放大情况、验证情况、生产设备情况、临床试验/BE试验样品情况等。
(5)列表说明拟定生产工艺及关键工艺要素与现行原工艺的差别及优势。
专业资料Word
.
1.4.4关键工艺步骤和中间体的控制
列出所有关键步骤及其工艺参数控制范围。
简要说明关键步骤确定以及工艺参数的研究情况和确定依据。
示例如下:
关键工艺步骤
关键工艺参数
研究情况/确定依据
列出中间体的质量控制标准,包括项目、方法和限度。
1.4.5工艺验证和评价(对于修改处方、工艺的品种需提供)
简述工艺验证方案内容,包括工艺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工艺必须在预定的参数范围内进行。
主要内容包括:
拟验证的时间、地点、批次、批量、验证的主要内容(关键工艺参数的验证情况),具体的生产线及主要设备,验证的可接受标准。
以附件形式提供验证承诺书及空白的批生产记录样稿(应与今后正常生产本品的SOP保持一致)。
1.4.6临床试验/BE试验样品的生产情况
列表比较临床试验/BE试验样品的处方工艺、生产设备、批量、关键工艺步骤和工艺参数的控制、中间体的控制等与拟定的生产线的异同点,说明这些差异是否影响产品的质量,简要说明研究情况。
1.5原辅料的控制
提供辅料的来源、相关证明文件以及执行标准。
成分
生产商
批准文号
执行标准
专业资料Word
.
工艺过程中溶剂的使用与去除
明确其中的关键辅料,以及对原料药及关键辅料的关键质)控制情况。
量属性(CMA如所用原辅料系在已上市原辅料基础上需要精制而得,需提供精制工艺选择依据、详细的精制工艺及其验证资料、精制精制产品的内控标准及其起草依据。
前后的质量对比研究资料、如制剂生产商对原料药、辅料制定了内控标准,应分别提辅料生产商的质量标准。
供制剂生产商的内控标准以及原料药/提供原料药、辅料生产商的检验报告以及制剂生产商对所用原料药、辅料的检验报告。
容器,考虑容器/3.2.P.2.4包装材料1.6包装材料(基本同主要指注射剂,暂不在题目中强调)包装材料类型1.6.1以表格的方式列出包装材料类型、来源及相关证明文件:
项目
包装容器
配件2注
包材类型1注
包材生产商
包材注册证号
包材注册证有效期
包材质量标准编号
1:
关于包材类型,需写明结构材料、规格等。
注3.2.PVC/3.2.PE/3.2.PVDC/3.2.PVC/铝、如铝塑泡罩包装,组成为:
铝;铝、3.2.PVC/3.2.PVDC/低密度聚聚乙烯复合膜袋、聚酯/铝复合膜袋包装,组成为:
聚酯//乙烯复合膜袋。
2注:
表中配件一栏应包括所有使用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包材配件。
提供包材的检验报告(可来自包材生产商或供应商)。
专业资料Word
.
1.6.2选择依据
在常规制剂稳定性考察基础上,需考虑必要的相容性研究。
一方面应关注包装材料中的成分(尤其是包材的添加剂成分)是否会迁移至药品中,引起产品质量的变化;另一方面应关注包装材料的密封性是否会吸潮导致药品质量改变,从而引起安全性担忧。
1.7质量控制(参照CDE资料3.2.P.6制剂的质量控制)
1.7.1质量标准
按下述表格方式提供质量标准。
如具有放行标准和货架期标准,应分别进行说明。
检查项目
方法(列明方法编号)
放行标准限度
货架期标准限度
性状
鉴别
降解产物
溶出度
含量均匀度/装量差异
残留溶剂
水分
粒度分布
无菌
细菌内毒素
其他
含量
质量标准如果发生变更,应以文字或列表方式说明质量标准项目变更前后的内容对比,明确主要变化及原因。
分析变更对药品质量控制水平的影响,变更质量标准不应引起产品质量控制水平的降低。
标准变更应有充分依据,应对标准变更合理性进行分析。
专业资料Word
.
原则上不允许放宽标准要求,如放宽注册标准限度,或删除标准中任何内容,或变更后的测定方法降低了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或专属性等情况,应提供详细的研究数据及充分的依据。
1.7.2分析方法
简述各主要质量控制项目(有关物质、溶出度、含量等)的分析方法及其优化、建立的过程,列明各色谱方法的色谱条件:
降解产物、残留溶剂、含量等。
列明溶出度检查的溶出条件、定量方法等。
方法学研究与验证中,如有关物质、溶出度、含量等关键质控项目的分析方法有变更,需说明方法来源及方法建立的研究过程,并依据变更程度,进行全面的及针对性的方法学研究与验证,通过研究数据说明拟定分析方法适应于相应的检测。
同时,以变更前后的分析方法分别对同三批样品进行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的统计学差异,并进行相应分析讨论。
变更后分析方法的检测能力应优于原检测方法,并提供相关对比研究的支持性数据。
变更前后分析方法对相同三批样品检测结果如有差异,要进行科学分析,说明新方法对相应检测的适用性及优势。
标准限度变更需提供充分依据,分析方法变更前后标准限度不具可比性时,即使限度数值不变,也需要提供限度确定的依据,包括文献依据及试验依据,包括近效期产品的检测结果。
1.7.3分析方法的验证
以表格形式逐项总结验证结果。
示例如下:
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学验证结果
项目
可接受标准
验证结果
专属性
辅料干扰情况;已知杂质分离;难分离物质对分离试验;强制降解试验;……
专业资料Word
.
线性和范围
针对已知杂质进行
定量限、检测限
准确度
针对已知杂质进行
精密度
重复性、中间精密度、重现性等
溶液稳定性
耐用性
色谱系统耐用性、萃取(提取)稳健性
批检验报告1.7.4试验样品的检验/BE三个连续批次(批号:
)和临床试验报告情况小结。
示例如下:
项目
××××批
××××批
××××批
/BE临床试验试验样品
1.7.5杂质谱分析以列表的方式列明产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
可以结合原料药的杂质概况和控制情况、处方工艺情况、降解途径和降解产物研究结果、稳定性特点、国内外药典、同品种质量控制参考文献等,进行杂质谱分析。
应在对原料药的降解途径与降解产物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降解途径与降解产物研究,明确说明本品的降解途径与降解产物。
以表格形式整理,示例如下:
杂质情况分析
杂质名称
杂质结构
杂质来源
杂质控制限度
是否定入质量标准
专业资料Word
.
如由于处方变更可能引入新的辅料,工艺变化也可能引入新的杂质,应在处方工艺变更后,对方法的适用性进行验证。
列出方法学研究情况。
对方法的适用性和所进行的验证工作进行汇总分析。
对于最终质量标准中是否进行控制的杂质以及控制的限度,应提供依据。
1.7.6质量标准制定依据
提供充分的依据(包括我国与ICH颁布的指导原则、各国现行版药典、原研厂同品种质量对比研究的结果等),证明质量标准制定的合理性,综合说明拟定质量标准的整体质控水平不低于国内外药典同品种标准。
拟定质量标准与可参考的同品种质量标准的比较:
项目
拟定标准
ChP
USP
BP
现行原质量标准
性状
鉴别
检查
项目1
项目2
…
含量测定
重点项目可列出详细比较情况,如有关物质检查,包括检测方法、具体检测条件、系统适用性要求、已知杂质的定位定量方法和控制限度等。
说明各项目设定的考虑,总结分析各检查方法选择以及限度确定的依据。
1.8对照品
药典对照品:
提供来源、批号、使用说明等。
专业资料Word
.
其他来源的外购对照品和自制对照品:
来源、简述制备方法和结构确证研究情况,简述含量和纯度标定的方法及结果。
1.9稳定性(参照CDE资料3.2.P.7稳定性)
1.9.1稳定性总结(未改处方工艺的品种,仅提供长期稳定性结果)
(1)试验样品
批号
格规
原料药来源及批号
生产日期
生产地点
量批注
内包装材料
注:
对于修改处方工艺的品种,稳定性研究需采用中试或者中试以上规模的样品进行研究。
(2)研究内容
常规稳定性考察结果
项目
放置条件
考察时间
考察项目
分析方法及其验证
影响因素试验
高温
高湿
光照
其他
结论
加速试验
中间条件试验
长期试验
结论
使用中产品稳定性研究结果
项目研究结果分析方法考察项目考察时间放置条件专业资料Word
.
及其验证
多剂量包装产品开启后稳定性
制剂与用药器具的相容性试验
其他试验
3)研究结论(基于目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