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工艺习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99188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焊接工艺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焊接工艺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焊接工艺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焊接工艺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焊接工艺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焊接工艺习题.docx

《焊接工艺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焊接工艺习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焊接工艺习题.docx

焊接工艺习题

1.回流焊接工艺的目的是什么?

回流焊接工艺主要有两方面的目的:

1)针对印锡板(工艺路线为:

锡膏印刷+贴片+回流),目的是加热熔化锡膏,将器件的引脚或焊端通过溶融的锡膏与PCB的焊盘进行焊接,以进行电气连接。

2)针对印胶板/点胶板(工艺路线为:

SMT胶印刷/SMT胶点涂+贴片+回流),目的是加热固化SMT胶,将器件体底部通过固化的SMT胶与PCB向对应的位置进行粘结固定。

2.写出回流焊接工艺的基本过程?

3.回流焊炉的基本结构包含哪些?

(1)加热系统

(2)PCB传输系统

(3)冷却系统

(4)抽风系统

(5)电器控制系统

(6)软件系统

4.回流焊炉PCB传输系统有哪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PCB传输系统通常有链传动、网传动和链传动+网传动三种

链传动的特点:

①质量轻,表面积小

②吸收热量小的特点。

因此不需要轨道加热装置。

③链条在炉子两端的转弯角度大,避免出现链条卡死故障。

网传动的特点

①网带式传送可任意放置印制电路板,适用于单面板的焊接。

②它克服了印制板受热可能引起凹陷的缺陷,但对双面板焊接以及如果焊接时选择底部中央支撑系统,网带就不可使用了。

③氮气炉一般不建议使用网带式传输系统。

链条/网带式传送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但价格相对较高。

5.回流焊炉冷却系统有哪几种形式,各自有什么特点?

冷却系统主要有水冷和风冷两种形式。

水冷方式可以提供较快的冷却速度,其优点:

①细化焊点微观组织。

②改变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态和分布。

③提高焊料合金的力学性能。

④助焊剂废弃回收装置。

6.画出回流焊炉生产新产品的的基本操作流程

7.回流焊炉操作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1)检查电源供给是否为指定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的三相四线制电源。

(2)检查主要电源是否接到机器上。

(3)检查设备是否良好接地。

(4)检查热风马达有否松动。

(5)检查传送网带是否在运输搬运中脱轨。

(6)检查各滚筒轴承座的润滑情况。

(7)检查位于出入口端部的紧急开关是否弹起。

(8)检查UPS是否正常工作。

(9)保证回流焊机的入口、出口处的排气通道与工厂的通风道用波纹柔性管连接好。

(10)检查电控箱内各接线插座是否插接良好。

(11)保证运输链条没有从炉膛内的导轨槽中脱落。

(12)须检查运输链条传动是否正常,保证其无挤压、受卡现象,保证链条与各链轮啮合良好,无脱落现象。

(13)保证机器前部的调宽链条与各链轮啮合良好,无脱落现象。

(14)保证计算机、电控箱的连接电缆与两头插座连接正确。

(15)保证计算机、电控箱内的元器件、接插件接触良好,无松动现象。

(16)检查面板电源开关处于(OFF)状态。

(17)保证计算机内的支持文件齐全。

(18)检查机器各部件,确保无其它异物。

8.画出无铅合金SnAgCu常规温度曲线

9.写出SMA焊接后PCB基板上起泡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SMA焊接后PCB基板上起泡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原因

对策

(1)PCB基板内部是否夹带了水汽

◆PCB购进后应验收后方

能入库

(2)PCB购进后是否存放时间过长,存放环境是否潮湿,贴片生产前有没有及时烘干

◆PCB贴片前应在

(125

5)

温度下烘干4H

10.写出立碑和移位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立碑和移位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原因

对策

(1)PCB设计—两个焊盘尺寸大小不对称,焊盘间距过大或过小,是元件的一个端头不能接触焊盘

◆按照CHIP元件的焊盘

设计原则进行设计,注

意焊盘的对称性、焊盘

间距

(2)贴片质量—位置偏移;元件厚度设置不正确;贴片头Z轴高度过高(贴片压力小),贴片时元件从高处扔下造成

◆提高贴装精度,精确调

整首件贴装精度;

◆连续生产过程中发现位

置偏移时应及时矫正贴装坐标;

◆设置正确的元件厚度和

贴装高度

(3)元件质量—焊端氧化或被污染或者端头电极附着力不良。

焊接时元件端头不润湿或端头电极脱落

◆严格来料检验制度

◆严格进行首件焊接检验

◆每次更换元件后也要检

验,发现元件有问题应

及时更换元件

(4)PCB质量—焊盘被污染(有丝网、字符、阻焊膜或氧化等)

◆严格来料检验制度,对

已经加工好的PCB焊盘

上的丝网、字符可用小

刀轻轻刮掉

(5)印刷工艺—两个焊盘

的焊膏量不一致

◆清除模板漏孔中的焊

膏,印刷时经常擦拭模

板底面;

◆如果开口过小,应扩大

开口尺寸

(6)传送带是否震动造成

元器件位置移动

◆传送带太松,可去掉

1~2节链条

◆检验PCB板入口和出口

处导轨衔接高度和距离

是否匹配;

◆人工放置PCB要轻拿轻

(7)风量是否过大

◆调整风量

11.写出焊膏熔化不完全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焊膏熔化不完全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原因

对策

(1)温度低—回流焊峰值温度低或回流时间短,造成焊膏熔化不充分

◆调整温度曲线,峰值温

度一般定在比焊膏熔点高30度~40度左右,再流时间为30S~60S

(2)回流焊炉—横向温度

不均匀。

一般发生在炉体较窄,保温不良的设备

◆适当提高峰值温度或延

长再流时间。

尽量将PCB放置在炉子中间部位进行焊接

(3)PCB设计—当焊膏熔化不完全发生在大焊点、大元件、以及大元件周围、或印制板背面有大器件

◆尽量将大元件布在PCB

的同一面,确实排布不

开时,应交错排布

◆适当提高峰值温度或延

长再流时间

(4)红外炉—深颜色吸热多

◆为了使深颜色周围的焊

点和大体积元器件达到

焊接温度,必须提高焊

接温度

(5)焊膏质量问题—金属粉含氧量大、助焊性能差;或焊膏使用不当:

◆不使用劣质焊膏

◆制定焊膏使用管理制度

12.写出润湿不良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润湿不良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原因

对策

(1)元器件焊端、引脚、印制电路基板的焊盘是否被氧化或污染,或者印制板是否受潮

◆元器件先到先用,不要存

放在潮湿环境中,不要超过规定的使用日期。

对印制板进行清洗和去潮处理

(2)焊膏中金属粉末含氧

量是否过高

◆选择满足要求的焊膏

(3)焊膏是否受潮,或者使用了回收焊膏,或者使用过期失效焊膏

◆回到室温后使用焊膏

◆制定焊膏使用条例

13.写出焊料量不足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焊料量不足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原因

对策

(1)整体焊膏量过少原因:

①模板厚度或开口尺寸不够、开口四壁有毛刺、开口处喇叭口向上、脱模时带出焊膏;②焊膏滚动性差③刮刀压力过大,尤其橡胶刮刀过软,切入开口,带出焊膏④印刷速度过快

◆①加工合格的模板,模板

喇叭口向下,增加模板厚度或扩大开口尺寸②更换焊膏③采用不锈钢刮刀④调整印刷压力和速度

(2)个别焊盘上焊膏量过

少或没有焊膏原因:

①模

板开口被焊膏堵塞或个

别开口尺寸小②PCB上导

通孔设计在焊盘上,导致

焊料从孔中流出

◆①清除模板漏孔中的焊

膏,印刷时经常擦洗模

板底面。

如开口尺寸小,

应扩大开口尺寸②修改焊盘设计

(3)器件引脚共面性差,翘起的引脚不能与相对应的焊盘接触,造成部分引脚虚焊

◆运输和传递SOP和QFP

时不要破坏外包装,人

工贴装时不要碰伤引脚

(4)PCB变形,使大尺寸SMD器件引脚不能完全与焊膏接触,造成部分引脚虚焊

◆①PCB设计要考虑长、

宽和厚度的比例②大尺

寸PCB回流焊时应采用底部支撑

14.写出焊锡裂纹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焊锡裂纹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原因

对策

(1)峰值温度过高,焊点突然冷却,由于击冷造成热应力过大。

在焊料与焊盘或元件焊端交接处容易产生裂纹

◆调整温度曲线,冷却速率

小于4度/秒

15.写出锡丝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锡丝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原因

对策

(1)如果发生在Chip元件体底下,可能由于焊盘的间距过小,贴片后两个焊盘上的焊膏粘连

◆扩大焊盘间距

(2)预热温度不足,PCB

和元器件温度比较低,突然进入高温区,溅出的焊料贴在PCB表面而形成

◆调整温度曲线,提高预

热温度

(3)焊膏中助焊剂的润湿性差

◆可适当提高一些峰值温

度或加长回流时间。

更换焊膏

16.写出焊点桥接或短路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焊点桥接或短路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原因

对策

(1)焊膏量是否过多:

可能由于模板厚度与开口尺寸不恰当;模板与印制板表面不平行或有间隙

◆减薄模板厚度或缩小开口

或改变开口形状

◆调整模板与印制板表面之

间距离,使接触并平行

(2)是否由于焊膏黏度过

低,触变性不好,印刷后

塌边,焊膏图形粘连

◆选择黏度适当、触变性好

的焊膏

(3)是否印刷质量不好,焊膏图形粘连

◆提高印刷精度并经常清洗

模板

(4)贴片位置是否偏移

◆提高贴片精度

(5)贴片压力是否过大,

使焊膏挤出量过多,

导致图形粘连

◆提高贴片头Z轴高度,

减小贴片压力

(6)是否由于贴片位置偏

移,人工拨正后使焊膏图形粘连

◆提高贴装精度,减少人

工拨正的频率

(7)焊盘间距是否过窄

◆修正焊盘设计

17.写出焊锡球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焊锡球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原因

对策

(1)焊膏本身质量问题—微粉含量高:

粘度过低;触变性不好

◆控制焊膏质量,小于20um

微粉粒应少于百分之10%

(2)元器件焊端和引脚、

印制电路基板的焊盘

氧化和污染,或印制

板受潮

◆严格来料检验,如印制板

受潮或污染,贴装前清洗并烘干

(3)焊膏使用不当

◆按规定要求执行

(4)温度曲线设置不当——升温速度过快,金属粉末随溶剂蒸汽飞溅形成焊锡球;预热区温度过低,突然进入焊接区,也容易产生焊锡球

◆温度曲线和焊膏的升温斜

率峰值温度应保持一致。

160度的升温速度控制在1度/秒~2度/秒

(5)焊膏量过多,贴装时

焊膏挤出量多;模板厚度或开口大;或模板与PCB不平行或有间隙

◆①加工合格模板②调整模

板与印制板表面之间距离,是其接触并平行

(6)刮刀压力过大、造成

焊膏图形粘连;模板底部污染,粘污焊盘以外的地方

◆严格控制印刷工艺,保证

印刷的质量

(7)贴片的压力大,焊膏

挤出量过多,使图形、粘连

◆提高贴片头Z桌的高度,

减小贴片压力

18.写出气孔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气孔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原因

对策

(1)焊膏中金属粉末的含氧量高,或使用回收焊膏、工艺环境卫生差、混入杂质

◆控制焊膏的质量,制定焊

膏的使用条例

(2)焊膏受潮,吸收了空气中的水气

◆达到室温后才能打开焊膏

的容器盖,控制环境温度20度~26度、相对湿度40%~70%

(3)元器件焊端,引脚、印制基板的焊盘氧化或污染,或印制板受潮

◆元器件先到先用,不要存

放在潮湿环境中,不要超过规定的使用日期

(4)升温区的升温速度过快,焊膏中的溶剂、气体蒸发不完全,进入焊接区产生气泡、针孔

◆160度前的升温速度控制

在1度/秒~2度/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