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发展最新文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91581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发展最新文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职发展最新文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职发展最新文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职发展最新文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职发展最新文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职发展最新文件.docx

《高职发展最新文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发展最新文件.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职发展最新文件.docx

高职发展最新文件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征求意见稿2010年9月13日)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目录

一、坚持科学办学定位,明确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思路

二、加强区域统筹规划,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三、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充满活力的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办学模式

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就业能力

五、改革教师评聘机制,提高“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六、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探索多样化选拔机制

七、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满足社会多样化发展需要

八、加大财政投入,保障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九、推进综合改革试点,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

主要问题

文件正文

改革创新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高等教育强国的伟大进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合作、加强建设,加快提升整体发展水平,主动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现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提出如下意见。

一、坚持科学办学定位,明确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思路

1.高等职业院校要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专科层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增强办学活力;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高技能人力资源支撑。

1.提出高职教育“四个合作”的改革发展思路

1.高职院校设置、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

二、加强区域统筹规划,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2.各地要将高等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规划,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职业院校布局,支持特色院校和特色专业做优做强。

3.改革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完善各地自主设置、国家备案、信息公开的管理机制。

各地要建立专业设置及供需信息发布制度,引导高等职业院校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需要,科学、及时调整专业结构。

对初次就业率低于本省平均数的专业减少招生计划,对连续3年初次就业率达不到本省平均数一半的专业暂停招生。

国家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工作平台,对各地专业设置进行年度统计并向社会公布;加大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在招生计划安排时的影响权重,对连续3年就业率较低省份,在安排年度招生计划时给予一定限制。

1.明确依据毕业生就业水平对专业进行调控,强化就业导向

1.校企合作缺乏长效机制、制度保障

2.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单一

三、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充满活力的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办学模式

4.各地要积极推动行业企业与高等职业院校合作,完善校企合作制度,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职责和权益,通过地方税收优惠、企业办学成本列支、安全责任分担等政策措施调动行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5.鼓励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合作共建高等职业院校,发挥各自在产业规划、经费筹措、先进技术应用、兼职教师聘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吸纳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6.探索建立高等职业院校董事会、理事会等多种形式的决策议事制度,形成利益相关方合作办学、共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增强办学活力。

1.鼓励各地制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激励政策

2.鼓励地方和行业企业共建高职院校

3.探索高职院校董事会或理事会等决策议事制度

1.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要求存在差距

2.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社会参与度不够

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就业能力

7.高等职业院校要以社会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适应经济全球化,服务国家“走出去”发展战略,将各类产品、服务、职业资格的国际化标准融入教学内容;继续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模式,将学校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8.加快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吸收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

从2011年起,各地和各高等职业院校都要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

1.将就业水平、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

2.提出建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

1.教师评聘管理不适应“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求

五、改革教师评聘机制,提高“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9.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必须具有行业企业相关实践经历,鼓励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教师,提高专业教师双师素质。

到2015年,国家完成一大批“双师型”教师培训,各地也要积极开展省级培训,使80%以上的专业教师具有双师素质。

10.高等职业院校要聘任(聘用)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一批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加快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到2015年,由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程学时比例达到30%。

11.2012年前,各地要制订并实施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将参与企业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社会服务等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高等职业院校兼职教师信息库,统一颁发聘任证书,给予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实现区域内兼职教师资源共享。

1.提出实施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师职称评聘办法

1.高职招生选拔方式单一

六、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探索多样化选拔机制

12.推广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改革试点经验,完善“知识+技能”的考核体系;扩大单独招生试点范围,对平均初次就业率高于80%的省份,其相关高等职业院校可面向本地开展单独招生试点。

13.初次就业率90%以上的高等职业院校,可开展“根据学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倾向测试结果,综合评价录取新生”的招生改革试点。

14.积极开展具有高中学历的复转军人免费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单独招生试点。

逐步扩大农业类等艰苦专业对口单独招生规模。

15.支持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开展成人专科学历教育单独招生改革试点。

1.提出开展“知识+技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职业倾向测试等多样化选拔试点

2.开展复转军人免费单招试点

3.开展校企合作成人专科学历教育单独招生试点

1.校企合作学校热、企业冷

七、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满足社会多样化发展需要

16.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产学研结合,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要与企业合作建立技术研发机构、产学研结合基地,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为产业升级服务;要深化内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落实教师密切联系企业的责任,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开展技术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互利共赢。

17.高等职业院校要发挥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开放教育资源,面向社会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支持企业在岗人员技能更新,满足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在岗接受高等学历教育,为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学习,成为当地继续教育、文化传播的中心。

1.明确高职院校要拓展社会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能力,实现双赢

1.高职教育财政投入严重不足与高成本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

八、加大财政投入,保障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18.各地要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按照专业类别确定高等职业院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形成各类高等职业院校以举办方投入为主的多渠道投入机制,确保办学经费足额到位。

19.各地要加大高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保证公办高等职业院校生均财政拨款逐年提高,并逐步接近当地本科院校同类专业生均拨款标准。

20.各地要建立健全学生实习实训保障制度,开展顶岗实习工伤保险、兼职教师课时费、实训耗损等经费补贴机制试点,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要加大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等专项资金的投入,发挥专项资金的激励作用,提高使用效益,改善办学条件,增强高等职业院校基础能力。

1.分专业类别制定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

1.亟待在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引领带动作用

九、推进综合改革试点,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

21.继续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再新增一批骨干建设院校,各地也要积极开展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努力建设一批特色鲜明、水平较高、具有国际影响的高等职业院校。

22.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振兴发展规划的需要,重点依托先进制造技术类专业,建设一批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将高级职业资格标准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开展对企业、社会、学校新技术培训与高技能鉴定服务,使示范基地成为行业企业人才培养、技术服务、资格认证培训的中心。

23.以高职院校为龙头,行业(或地方政府)主导,建设一批行业(或区域)职业教育集团。

优化职业教育政策环境,促进资源跨区域共享,推进行业岗位标准、就业准入的融通,增强学生在区域内就业的能力。

24.开展地市级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地方与行业企业共建高等职业院校、董事会或理事会管理、生均经费投入机制、吸引企业参与办学的地方财税政策、协调资源配置等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落实和扩大学校在专业设置、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招生考试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主动承担复转军人教育培训与再就业、服务社区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等社会责任;在本区域率先建成学校主体、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和育人机制,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建立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2.建设一批职业教育集团,促进资源跨区域共享,增强学生在区域内就业的能力

3.开展地市级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在一定区域内实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重大突破

各地要解放思想,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整合力量,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充分发挥政策调控与资源配置作用,增强院校办学实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引导高等职业院校合理定位,各展所长,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

——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教育部副部长陈希

(2010.9.13)

同志们:

今天,教育部在这里召开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

这是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新一轮改革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

会议的主题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

刚才听了地方政府、行业部门、企业和高职院校代表的发言,深受鼓舞。

大家做了很多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近10年,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为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支持和认可。

在此,我代表教育部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中央各有关部门、各级地方政府、国家各行业部门和广大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界,向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谈几点意见。

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充分认识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工作。

党的十七大做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决策,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刘延东国务委员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到全国各地视察职业教育,并作重要指示。

今年7月1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了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思想和基本要求,号召全党全社会共同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而奋斗。

温家宝总理在会上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整个社会的教育,根本目的是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能够就业,成为有用之才”。

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

“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在规模、专业设置上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

要完善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7月16日,刘延东同志在视察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时提出,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育模式,职业教育要面向产业、面向行业、面向区域来确定专业设置、课程定位与实训安排,要把职业道德教育放到更突出的地位,真正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一代政治合格、业务娴熟、品德高尚,既具有奉献精神,又具备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7月19日,袁贵仁同志在教育部党组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扩大会议上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以加强与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为关键,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鼓励校企合作、顶岗培养,推动工学结合,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双证书”制度、“双师型”教师队伍、基础能力建设以及毕业生就业创业等工作,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

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教育和人才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使我们更加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发展战略。

实现这一战略,不仅需要精英教育,也需要大众教育,不仅需要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更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最密切、最直接,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在提高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我们要准确把握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方位和发展进程,自觉承担起服务国家经济建设的时代责任。

其次,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需要。

就业是民生之本。

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其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具有鲜明的岗位针对性。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对于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特别是大学生就业,改善民生,使广大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使社会更加和谐,必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0年来,高等职业教育为国家培养了超过1300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社会提供培训超过2000万人次,大大提高了全民受教育程度,大大提高了从业劳动者的职业素质,一定程度上也大大提高了千家万户普通百姓的生活质量。

第三,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教育需要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以加强人力资源建设为核心,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

高等职业教育在支持在岗人员提高和更新技能,满足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在岗接受高等学历教育,为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学习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高职院校充分发挥区域性优势,成为当地继续教育、社区教育、技能培训、新技术推广、先进文化传播的中心。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满足国家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打下了良好基础。

进入新世纪,2002、2004和2005年国务院先后召开了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截至2009年,全国独立设置高职院校1215所,招生数达313万人,在校生965万人,高等职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今后十年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提高质量。

我们要通过改革,使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有新的提升,办学体制机制上有新的突破,结构布局更加合理,社会服务能力日益增强,实现内涵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实际上,在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快速扩张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措施,狠抓质量。

2006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高职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同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中央财政投入专项27亿元,拉动地方财政60余亿元,行业企业近15亿元投入,极大地支持了立项建设院校的改革与建设。

示范建设在探索建立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单独招生考试改革、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跨区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高。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国高职平均初次就业率达到70%,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

尽管如此,我们仍应清醒地看到,社会上重学轻术的传统观念依旧根深蒂固,鄙薄技能型人才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

同时,高职教育自身也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职业教育的要求,不能完全适应国家工业化进程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1.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质量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相适应,面向市场的办学机制尚未形成;

2.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办学活力不足;

3.“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数量、素质与结构不能满足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需要。

专业教师普遍缺乏行业企业工作经历,专业带头人在行业企业中的影响力不够,兼职教师中来自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承担的教学任务比例不高;

4.高职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生均财政拨款标准亟待建立,专项建设资金得不到保证,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成本要求不相适应。

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是保障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

二、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

质量是生命线,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这些年虽然一直强调质量,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地方、有的学校质量意识还比较淡薄,没有摆上应有位置,没有转化为具体措施和实际行动;有的虽然重视了,但还没有把握规律,缺乏有效抓手和有力保障。

质量观上也存在一些误区,比如有些地方单纯以追求学校升格、学生升学作为衡量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标准。

这是一种错误倾向,必须纠正。

我们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要高度关注行业企业的需求,不断提高学校、专业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符合程度,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将提高质量贯穿于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全过程,并以此整体谋划未来十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下一阶段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

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增强办学活力,不断提高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下一步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

具体来说,就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开展多样化继续教育,努力形成一批特色鲜明、水平较高、具有国际影响的高等职业院校。

为实现以上战略目标,我们要围绕提高质量这个核心,高度重视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科学把握办学定位

定位问题是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必须给予充分重视和积极引导。

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特别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工业化进程考虑,现阶段,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坚定不移地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专科层次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某种意义上,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是岗位教育。

从最近一段时间的调研情况看,学校里培养目标越具体、岗位针对性越强的专业,特色就越鲜明,企业就越欢迎,学生就业也越好。

比如长春汽车高等专科学校的“汽车装配与制造”专业,他们培养的是装调技术人员、班组长、工段长,这样的人才培养定位准确,职业指向鲜明,深受企业欢迎。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必然伴随高等教育结构和类型的多样化,高职、本科、研究生教育共同构成了我国多类型多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各类型的高等学校在这个体系结构中都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优势,共同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全国高校不应该办成一个模式,每个学校都应当有自己的特色。

高职院校只有科学把握办学定位,找准人才培养、社会需求的特定服务域,形成特色与优势,凸显不可替代作用,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因此,我们强调,现阶段,高等职业院校要科学定位、理性发展,不盲目攀高,不热衷追求学校升格。

职业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必须坚持就业导向。

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其毕业生的继续学习与深造需求,因此,国家鼓励中、高职毕业生先就业,在岗位上通过继续教育的渠道学习深造。

现阶段我国中职、高职、本科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不同层次学生继续学习深造的渠道也已初步建立,这既能为职业教育毕业生接受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提供机会,也能基本满足职前、职后培训的需要。

高等职业院校应充分发挥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功能优势,在构建终身教育“立交桥”,实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的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一是要牢固树立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先进理念。

改革必须以理念更新为先导,必须树立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成才观、质量观和发展观。

首先,必须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高职教育成才观。

在当前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开始减少,生源结构逐步变化的形势下,我们应该关注到,职教学生与普教学生相比,学习习惯差异很大,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根据其特点,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在获取知识、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培养他们讲诚信、肯负责、有爱心的品质,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