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供水管网及供水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90306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区供水管网及供水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城区供水管网及供水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城区供水管网及供水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城区供水管网及供水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城区供水管网及供水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区供水管网及供水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城区供水管网及供水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区供水管网及供水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区供水管网及供水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城区供水管网及供水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

城区供水管网及供水设施建设工程

编制单位:

青岛利业建设事务有限公司

咨询内容: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负责人:

万福良高级工程师

编写人员:

李井方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

宋璐璐

编制日期:

2010年04月

第一章总论……………………………………………………1

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

二、编制依据……………………………………………………3

三、项目概况……………………………………………………3

四、结论…………………………………………………………4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6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6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

第三章项目性质及建设规模………………………………………10

一、项目性质………………………………………………………10

二、建设规模………………………………………………………10

第四章项目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13

一、建设地点…………………………………………………13

二、项目建设条件…………………………………………………13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18

一、建设原则…………………………………………………18

二、建设内容………………………………………………18

第六章安全防护与卫生防疫………………………………………23

一、安全防护…………………………………………………23

二、卫生防疫…………………………………………………23

第七章环境影响与节能…………………………………………25

一、环境影响………………………………………………………25

二、节能……………………………………………………………26

第八章招标方案……………………………………………27

一、招标依据…………………………………………………27

二、招标范围及内容…………………………………………27

三、招标组织形式……………………………………………27

四、招标方式…………………………………………………28

第九章项目建设组织机构…………………………………………29

第十章项目进度计划…………………………………………31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32

一、投资估算……………………………………………………32

二、资金筹措……………………………………………………34

第十二章项目效益分析……………………………………………35

第十三章结论…………………………………………………36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项目名称:

城区供水管网及供水设施建设工程

2、承办单位:

即墨市自来水公司

3、单位概况

即墨市自来水公司成立于1970年,由初期简易的井站式供水发展到现在先进的水厂化供水,在编职工427人,固定资产3亿元,下设即东供水公司、乡村供水公司、自来水服务公司3个经营实体和27个职能部门,集水源开发、水厂建设、管道安装、工程施工、设施维修、制水供水、管理服务于一体;服务范围由原先的街巷式扩展到现在的区域式,形成了城区、东部和西部三大供水区域,既自成一体、又互相调节。

目前,在水源充足和电力正常的情况下,即墨市最大供水能力每日17万立方米,其中:

城区13万立方米、东部3万立方米、西部1万立方米。

供水主管道500余公里,供水面积260多平方公里,用水人口70余万人,用水企业6000多家,形成了“七水厂(市南水厂、市北水厂、同济水厂、舞旗水厂、温泉水厂、鳌山水厂、蓝村水厂)五中心三加压站二调节池一管网”的供水保障体系。

即墨市自来水公司近年完成的工作:

一是建成了以供水客户服务中心为龙头、供水管理科和四个供水服务所为辅助的管理服务体系,水费回收率由2000年的90%提高到99%以上,管网漏失率由2000年的19%降低到13%以下,这两项指标在国内同行业中位于前列。

二是完善了水质检测中心的软硬件配置水平,水质检测指标由30项提高到58项,整体形象和检测能力处于省内县区级同行业一流水平。

三是建成了科学高效、技术先进的供水调度中心,供水运行达到了电脑化和遥控化,实现了对原水、水厂、管网、用户的全程电脑控制,在经理室、分管副经理室和调度中心可随时监看并遥控指挥,在当前乃至今后五年都能处于省内领先水平。

四是组建了一体管理、综合协调的管网管理中心,规范和充实了督查、巡线、测漏、维修力量,加强了对偷水等不法行为的依法处理。

五是新建了规范有序、精确计量的节水校表中心,配套了先进的电脑校表设备,节水效益、校表速率和准确率成倍增加,达到了省内县区级同行业一流水平。

2007年,即墨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确定将自来水公司由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改为国有独资企业。

今后,即墨市将构成城乡供水一体化和管理服务精细化的新格局,为即墨市居民供水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编制依据

1、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青岛市水利局、青岛市财政局《关于转发2009年新增城镇饮水安全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青发改农经[2009]168号);

2、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即墨市城镇饮水安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3、《即墨市城镇集中供水规划》;

4、《城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

5、《城镇给水设计规范》(CECS82:

96);

6、《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

7、《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8、编制本项目建议书的咨询服务合同;

9、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

10、项目单位提供的资料

三、项目概况

本项目包括了城区旧供水管网改造工程、新建石棚水源地预处理设施工程、新建城区供水管网工程三部分

1、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即墨市城区。

2、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

本项目建设坊子街项目配套管道1.2千米;污水处理厂配套管道2.8千米;城区西部高低压分流管线2.3千米;新修市政道路管线3.1千米;将窑头西街、育才街、立法街两侧原镀锌管更换为球墨铸铁管;新建石棚水源地预处理设施,新建加氯、加药设施及泄氯回收装置。

3、建设投资与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303万元。

其中争取中央扶持资金500万元,即墨市配套资金803万元。

四、结论

1、项目建设可改善即墨市供水设施,提升供水水质,改善当地居民生活环境。

2、项目建设可完善即墨市基础配套设施,对城市的综合服务和管理功能产生联动作用,有效促进即墨市城市化的发展,加快其城市化进程。

3、项目建设符合即墨市“十一五”发展规划,项目社会效益良好。

4、本项目建设区域自然及交通等外部配套条件较好,有利于项目的实施。

项目的实施可完善即墨市给水管网。

根据即墨市给水现状及发展规划,项目建设内容合理,规模适当,项目资金来源有保证,建设方案可行。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1、建设背景

即墨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大青岛现代新区的奋斗目标,凝心聚力,抢抓机遇,加压苦干,创新突破,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近年来,即墨市政府在构建城乡和谐发展的经济社会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城市的过程中,一直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首位。

即墨市城区现已有较为完善的供水体系,但随着即墨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区人口不断增多,新的住宅小区不断出现,旧供水管网的配套设施已满足不了日新月异的即墨城区的用水需求,有些地区的旧管网已生锈或堵塞,周边群众对此十分不满。

因此,建设新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城区旧供水配套设施的任务十分急迫。

2010年是即墨市“城市建设与管理”启动年,市委、市政府加大了供水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即墨市自来水公司将继续实施供水管道的铺设、旧城管网的改造、居民一户一表改造等工程,以进一步优化城市供水基础设施,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和服务经济发展的水平。

2、即墨市供水现状

2.1即墨市供水及水资源现状

目前,在水源充足和电力正常的情况下,即墨市最大日供水能力达17万立方米,其中:

城区13万立方米、东部3万立方米、西部1万立方米。

供水主管道500余公里,供水面积260多平方公里,用水人口70余万人,用水企业6000多家,形成了“七水厂(市南水厂、市北水厂、同济水厂、舞旗水厂、温泉水厂、鳌山水厂、蓝村水厂)五中心三加压站二调节池一管网”的供水保障体系。

原水主要取自4个中型水库,分别是:

挪城水库(现存水量360万M3,可使用水量200万M3)、石棚水库(现存水量450万M3,可使用水量350万M3)、宋化泉水库(现存水量230万M3,可使用水量110万M3)和王圈水库(现存水量1400万M3,可使用水量1100万M3),加上从张园调水可使用150万M3,其他小型地下水源每天可保证4000M3的原水供应量,共计1950万M3。

2.2供水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水源短缺是制约供水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资金短缺,水价偏低是制约供水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源水因污染导致水质越来越差,将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符合即墨市“十一五”规划

即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十一五”期间即墨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按照功能完善、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集约发展的原则,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更加广阔的经济发展平台;建设完善给排水管网。

本项目属即墨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因此,项目的建成符合即墨市“十一五”规划,对顺利实施总体规划,实现规划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2、项目建设有利于促进即墨市发展

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关系到企业运营成本,直接影响产业区位选择,因此基础设施的建设配套情况对工业基地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能够有效引导产业布局。

即墨市依据基础设施围绕产业发展的思路,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切实解决产业发展较好的重点区域的基础设施配套问题,促进产业得到更好、更快地发展。

因此本项目实施有助于发挥即墨市的区位优势,带动产业发展,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即墨市的发展,引领经济发展。

3、项目建设有利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满足城区建设需要

本项目的建设可以有效改善即墨市供水设施,提升供水水质,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增强其为即墨市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提升即墨市的城市化水平。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即墨市的发展规划,有利于促进大青岛建设目标的实现,有利于促进即墨市工业基地的建设,从而引领即墨市经济的发展。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章项目性质及建设规模

一、项目性质

本项目属于非资源开发类项目,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不直接一次性开发、消耗和占用重要的国家资源。

本项目属于使用国有资金投资的公用事业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完善即墨市给水管网。

二、建设规模

项目总投资1303万元,其中争取中央扶持资金500万元,即墨市配套资金803万元。

具体包括:

1、城区旧供水管网改造工程

窑头西街(健民街---中兴宾馆路段)、育才街(文化路---湘江一路路段)和立法街两侧的的镀锌管更换为球墨铸铁管,管道全长共1890米,管径DN300。

该工程投资117万元。

2、新建石棚水源地预处理设施工程

市南水厂新建生物接触氧化池一座,体积675立方米(长*宽*高=15*7.5*6),配套新式加氯工艺、加药设施及液氯泄氯回收装置。

该工程投资314万元。

3、新建城区供水管网工程

3.1新修市政道路管网工程,管道长3.1千米:

(1)营流路---黄河三路至青威路路段新修市政道路管网,管道长1000米,管径DN300。

(2)黄河三路---颐和家园至潮海中学路段新修市政道路管网,管道长1700米,管径DN400。

(3)在嵩山三路---湘江三路至长江一路路段新修市政道路管网,管道长400米,管径DN300。

投资279万元。

3.2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线工程,管道长2.8千米:

(1)在西部污水处理厂新建供水管道,管道长1500米,管径DN300。

(2)在北部污水处理厂新建供水管道,管道长1300米,管径DN300。

工程投资174万元。

3.3坊子街项目配套管线工程,管道长1.2千米:

(1)在青烟路---蓝鳌路至振华街路段新建供水管道,管道长500米,管径DN500。

(2)在大同街---蓝鳌路至顺河街路段新建供水管道,管道长700米,管径DN400。

投资145万元。

3.4城区西部高低压分流管线工程

(1)嵩山三路---青威路至鹤山路路段新建高低压分流管线,管道长1300米,管径DN300。

(2)嵩山三路---鹤山路至蓝鳌路路段新建高低压分流管线,管道长1000米,管径DN600。

本管线长度共2300米,工程投资274万元。

第四章项目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

一、项目建设地点

1、城区旧供水管网改造工程,位于即墨市窑头西街、育才街、立法街两侧。

2、新建石棚水源地预处理设施工程,位于即墨市城区石棚水库北岸

3、新建城区供水管网工程,位于以下各路段

营流路---黄河三路至青威路路段

黄河三路---颐和家园至潮海中学路段

嵩山三路---湘江三路至长江一路路段

西部污水处理厂

北部污水处理厂

青烟路---蓝鳌路至振华街路段

大同街---蓝鳌路至顺河街路段

嵩山三路---鹤山路至蓝鳌路路段

嵩山三路高压管---青威路至鹤山路路段

二、项目建设条件

1、项目建设的自然条件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即墨市城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由于濒临黄海,又兼有海洋性气候特点。

年平均气温12.2℃

最冷月平均气温-1.2℃

最热月平均气温25.1℃

极端最低气温-15.5℃

极端最高气温38.9℃

相对湿度:

最冷月平均64%

最热月平均85%

年平均降雨量776MM

一日最大降雨量269.6MM

一小时暴雨量66.2MM

大气压:

年平均1008.0hpa

冬季平均1016.9hpa

夏季平均997.2hpa

风速:

冬季平均5.7M/S

夏季平均4.9M/S

全年平均5.5M/S

30年一遇最大风速28.3M/S

主导风向:

冬季NNW

夏季SSW

全年SSE

冻结深度50CM

气候特点:

多雾。

全年有雾53天,主要出现在4~7月。

即墨市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80毫米,降雨量年度内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多年平均气温为12.2°左右,多年平均径流深为191.7毫米。

2、项目建设的地质条件

该项目位于即墨市城区。

工程场地在大地构造上位于苏北—胶南断块内,属华北地震区。

对工程场地有影响的主要活动构造带有郯庐断裂带和南黄海构造带,它们对区域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其中郯庐断裂带强震活动对工程场地地震危害性有较大影响,该地震带具有强度大、频次低、复发周期长的特点。

南黄海构造带内的地震活动强度低于郯庐断裂带,其地震活动对工程场地也有一定的地震危险性贡献。

近场区内发育有沧口断裂、劈石口断裂、王哥庄—山东头断裂、即墨—唐家庄断裂、七级—马山断裂、大留庄—店集等断裂。

其中沧口断裂为晚更新世活动断裂,具有发生中强震的活动构造条件。

七级—马山断裂部分为晚更新世活动断裂,劈石口断裂、王哥庄—山东头断裂、即墨—唐家庄断裂为中晚更新活动断裂,大留庄—店集等断裂为早更新世活动断裂。

该项目场地以平原为主要地貌特征,地形平坦开阔,不存在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地质条件。

该项目用地第四系分布广泛,土地结构简单,覆盖层厚度较大,基层以白垩纪的砂岩为主,工程场地不存在发生沙土液化的土层。

根据野外地质考察、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及地球物理勘察结果,综合分析认为工程场地内不存在对工程场地稳定性具有影响的断裂结构。

3、项目建设的外部配套条件

项目外部配套条件良好,供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能满足该工程需求。

项目建设区域交通便利,已有完善的供电设施,项目用电可就近接入。

项目符合城镇规划,建设规模合理、方案可行,建设资金来源有保证。

4、项目拟建区域概况

即墨市位于中国山东半岛西南部,地处东经120°07′-121°23′,北纬36°18′-36°37′,东临黄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南依崂山,近靠青岛,因临墨水河而得名。

目前全市共有18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高新区,目前即墨市人口已超过110万。

即墨市拥有1780平方公里肥沃土地,183公里蜿蜒曲折的海岸线,2517平方公里的辽阔海域。

近年来即墨市先后跨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中国针织名城行列,被誉为文化古邑、品牌之城、商贸之都、旅游胜地。

城市化水平达到54.2%,城市供水、供气、供热能力继续加强,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化步伐加快。

2009年即墨市国民经济稳中求进。

全市共有各类学校264处。

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名列全国百强县第19位。

5、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该项目的建设能完善即墨市给水管网,项目区内群众对本次工程建设的呼声很高,即墨市委、市政府和即墨市自来水公司都给予了高度关注。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

一、建设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经济适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根据即墨市给水现状及以往类似工程建设的经验,确定工程建设总体目标和建设方案。

为完善即墨市给水管网,需要实施城区供水管网及供水设施建设工程。

二、建设内容

1、建设条件

即墨市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80毫米,降雨量年度内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多年平均气温为12.2度左右,多年平均径流深为191.7毫米。

项目建设地点交通条件较好。

建设地点都已通电,工程施工用电可就近接出。

2、建设方案

2.1给水管网设计方案

给水管道主要布置于人行道或绿化带下,管沟土石方开挖主要采取1.0立方米挖掘机,机械开挖,人工清理的方法,回填采用机械回填砂灌水压实。

管道接口采用TS接口与柔性胶圈接口,管道施工结束后做管道压力试验。

2.2水源地工程流程设计

地表水

反应池

活性炭滤池

沉淀池

渗渠

生物接触氧化池

集水池

取水泵站

滤池

清水池

二级泵站

输水管道

供水管网

用户

流程说明:

从水库提水,在管道上通过混合器加絮凝剂,HTJS/Y-200型一体化设备对原水进行絮凝、沉淀、过滤后,水自流到清水池,并在此输水管道上投加消毒剂。

当一体化净水设备水头损失到一定程度时,对净水设备进行反冲洗。

从清水池通过二次加压供给用户。

系统组成:

一级提水、净水系统(综合净水设备)、二级提水、变频供水系统、反冲洗系统、消毒系统、配电及数据采集系统、电视监控系统、投影仪及电动幕布、水池水位检测及有线传输、厂内管路及阀门等。

一体化净水设备采用全自动控制方式,即清水池水位自动监测、过滤层水头损失自动监测,适时自动反冲洗、自动定时排泥。

净水器采用综合净水机,旋流混凝、上流式斜管沉淀、砂快滤池。

加药系统由机械隔膜计量泵、药箱、混凝剂溶解设备及相应的电器控制组成,额定加药量400升/时。

反冲洗水泵选用QS160-8,扬程8米、流量160立方米/小时的潜水电泵三台。

消毒系统采用二氧化氯发生器,型号为HTC-Z-400型,产量为400克/小时,根据流量自动投加。

配电及数据采集系统由两面GGD盘组成,外形尺寸2200×900×600.

中央控制系统由总控制台、投影仪、电动幕布组成,主要是远程控制水泵、阀门运行;汇总数据并形成日报、月报、年报、变化曲线。

2.3预处理工艺分析

生物预处理的作用:

(1)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提高水质的生物稳定性,降低后续常规处理的负荷,改善常规处理的运行条件(如降低混凝剂的投加量、延长过滤周期、减少加氯量等);

(2)能够有效去除氨氮。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可去除60%以上的氨氮,经预处理后,出水氨氮可在1mg/L以下,达到GB388-2002Ⅲ类水体。

同时可以去除10-15%以上的高锰酸盐指数。

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可用于去除水中微量有机物、铁锰、嗅味、色度等,高锰酸钾是国外最早应用于去除和控制水中嗅味的氧化剂之一,对嗅味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在生产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KMnO4投量在0.5~20mg/L时,对水中的土腥味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粉末活性炭吸附是去除饮用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有效方法之一,对水中的色、嗅、味的去除效果非常显着。

一般可选用中孔较发达的木质活性炭。

投量一般可在5~30mg/L。

预处理的主要构筑物

(1)新建生物接触氧化池(水量按2.2*104M/d考虑)2组

HRT:

1hr,气水比按1:

1考虑

氧化池尺寸:

L×B×H=15m×7.5m×6m

设备:

鼓风机2组,气压7m,风量9M3/min

材料:

弹性填料900M3

(2)KMnO4+粉末活性炭

KMnO4投加系统二套,KMnO4投加点拟设在生物接触氧化池出水管上。

活性沉淀池一座,粉末活性炭投加系统一套(已有),粉末活性炭投加点不变。

3、建设目标

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完善城区供水管网,降低管网漏耗,平衡管网压力,提高水质,一次性彻底解决传统处理工艺不足,部分区段用水困难的问题,保障即墨市居民用水。

第六章安全防护与卫生防疫

一、安全防护

项目实施中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思想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观念,杜绝重大事故发生,设置相应的安全工作。

1、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规程及国家相关规范实施。

2、设置必要的维护设施,保证学校师生工作、学习和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不受影响。

3、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严格遵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行业标准,采取各种有效的防火措施,杜绝火灾危险。

二、卫生防疫

项目规划体现积极主动的环保意识,在保护的基础上注重营造整体环境,创造宜人环境的同时,注意从以下方面预防各种疫情的发生。

1、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预防传染流行病的发生。

2、现场人员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得随地乱扔建筑垃圾,不得随地吐痰,不得随地大小便等。

3、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防疫法》的要求,采取切实可靠的卫生防疫措施,定期为工作人员注射疫苗、检查身体。

4、水源地工作人员必须持健康证明上岗,并定期检查身体,符合要求者方可继续工作。

5、水源地必须设防蝇网、防鼠板、防鼠笼等预防设施。

6、保持水源地卫生整洁,杜绝卫生死角,夏季对水源地按时进行喷洒消毒。

第七章环境影响与节能

一、环境影响

本项目属社会公益性项目,建成后对环境和生态影响微小。

根据项目的性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污染源主要有:

噪声、扬尘、污水和其他建筑垃圾。

项目建成使用后的无污染。

项目建设过程中采取以下环境保护措施:

1、在控制施工噪音方面,除了从机具和施工方法上考虑外,还将使用隔声屏障、使用机械隔声罩等,确保外界噪声等噪声级达到环保相关要求。

所有施工机械、车辆必须定期保养维修,并于闲置时关机以免发出噪声。

2、对于施工扬尘的控制,可以在现场采用设置围挡,覆盖易生尘埃物料;洒水降尘,场内道路硬化,垃圾封闭;使用清洁燃料等,如使用石油气、煤气等清洁能源;施工车辆出人施工现场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