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银行业发展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86845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银行业发展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美国银行业发展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美国银行业发展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美国银行业发展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美国银行业发展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国银行业发展史.docx

《美国银行业发展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银行业发展史.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国银行业发展史.docx

美国银行业发展史

美国银行业发展的历史

一.土地银行

17世纪早期,英格兰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建立了第一批殖民地,然而殖民者来到新大陆时随身携带的铸币很少,大多数移民如契约劳工仆人,他们来到北美大陆时身无分文。

在殖民地造企业没有发现金矿或银矿所以无法铸造自己的金银铸币。

可以说殖民地时期严重缺少铸币。

当时采取的方法是:

1.使用贝壳等自定一般等价物。

2.商品货币,如知名作物。

3.从英格兰输入官方货币。

通货短缺推动纸质货币的产生,比较典型的是信用券,其中主要是以地产为担保的银行券,发行机构就是殖民地第一批银行——土地银行。

这些银行非常的原始,只是发行短期信用券,与现代意义上的银行相距甚远。

然而有些殖民地尝试建立一些真正意义上的银行,如马萨诸塞土地银行。

同时存在的还有宾夕法尼亚土地银行,这是一家公共银行,主要业务也是发行银行券。

但是由于几个殖民地过度发行纸币后出现了失控的通货膨胀,到1764年法偿纸币的发行被英国议会叫停。

二.第一合众国银行及同时期的私人银行

1776年美国正式独立。

根据国会的指示,1790年《关于设立国家银行的报告》被提交,作者汉密尔顿建议效仿英格兰银行成立合众国银行。

1791年国会同意了这个设想,给予合众国银行20年的牌照,定义其为一家公司合办的银行。

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家具有中央银行性质的国家银行。

作为中央银行,他可以印发纸币,可以兑换铸币,可代理国库收税,可吸收本国、外国存款发放贷款。

但是银行的牌照禁止它从事投资等活动。

第一合众国银行有几个特点:

1.合众国银行很谨慎的运用其公共地位,与州银行相比它的红利不高。

2.第一合众国银行通过在全国设分支扩张其经营范围。

3.合众国银行在经营期内也履行了一定的中央银行职能。

从整体上看,第一合众国银行是一个成功、稳健而负责任的机构,管理谨慎保守。

在第一合众国银行开始经营的五年里,美国具有了高信用级别而且可靠的货币供给,推动了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的繁荣。

但也有人批评其外国股东数量过多。

代表农业利益的约翰·克莱认为合众国银行在与州银行竞争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最终1811年国会没通过为第一合众国银行更新牌照的法案,第一合众国银行在拍照到期后关闭。

这一时期美国银行业也开始步入正轨,突出表现为州银行体系建立。

早在第一合众国银行成立之前美国就有了3家私营银行机构。

其中包括美国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北美银行。

北美银行1782年开业后就发行自己的银行券。

同时还向政府贷款并充当政府的财政代理。

进入18世纪90年代,在合众国银行合宪的消息传出后,各州出于利用银行促进公共利益与获得新收入来源的考虑,开始颁发州银行牌照成立州银行。

合众国宪法通过后。

各州失去了货币发行权而当时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货币而且铸币匮乏。

因此需要由银行发放贷款,接受转移存款等以促进公共利益州立法机构给予商人出资成立的银行许可。

为了垄断特权换取对公共利益某些方面的促进,州立法机构给每一个城镇只颁发一个银行许可,强化银行的公共设施概念。

这些银行根据州立法当局发放的牌照作为股份制公司经营。

要注意的是美国这一时期的州银行已经使用相当复杂的会计标准,资产负债表包含资本账户与已识别的资产负债。

资本账户主要包括实付资本、盈余、临时资金、未分配利润、贴现、利息、溢价、汇兑与支付红利。

负债包括流通中的银行券、存款以及到期余额,而资产主要包括金币、准备贷款、投资、在其他银行的存款和其他银行的银行券。

这些州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发放银行券——承诺在未来某一时期支付金币的票据。

然而州银行依旧存在了不少的问题。

最主要的是资本金不足、贵金属铸币准备不足,但还是大量发行银行券。

经过不长时间的发展,银行失败就开始作为银行金融体系的一个威胁浮现。

三.州银行时代

1812年战争爆发时,美国政府在战争融资上毫无准备。

州银行既不兑换铸币也不按平价互相接受银行券,整个国家几乎失去了交换媒介。

暂停兑付铸币也使联邦政府深受其害。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第二合众国银行被给予了牌照。

联邦政府对于合众国并不很支持,或者说成立合众国银行是无奈之举。

第二合众国银行既是管制者又是竞争者的双重角色引起了许多州对它的敌意,各州设法保护自己的银行机构不为合众国银行所主导。

1828年安德鲁·杰克逊在总统大选中获胜,最终关闭了第二合众国银行。

第一合众国银行牌照到期终止经营后,州银行的数量快速增加,内战爆发前夕的1861年银行数竟达到了1396家。

1832年由于经营地域范围广泛的第二合众国银行的牌照到期日越来越近,许多人希望能吸引到联邦存款。

在当时美国的公司创立热潮下兴起了一股银行狂热,大量新银行成立。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纽约取代费城成为美国银行中心。

这一时期银行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自由银行业问题。

当时多数州的银行牌照发放系统非常繁琐而且政治性很强,个人要开办银行的唯一途径是让州立法机构通过具体法案并需要市州立法者相信需要更多的银行设施而且拟成立银行的管理层称职。

所以第二合众国银行关闭后多数州开始改革银行牌照发放系统是银行准入更为轻松,但又要向银行客户提供稳定的银行业环境尤其是安全的通货,多数州通过所谓的自由银行法律以达到这两个目标。

只要满足:

1.银行发行的银行券要有存在州审计官办公室的州债券为担保。

2.所有的钞票可以随时以平价或面额兑换金属铸币。

自由银行的法律一付诸实施,银行的数量就迅速增加。

这一时期的银行业在银行间支付领域有一个重要创新——索福克银行业务系统。

这是美国第一个区域性银行券清算系统。

索福克银行设计出交易乡村银行钞票的新策略,以低于新英格兰银行的折扣率购买接受乡村银行券,并送回原银行兑现。

索福克银行逐步在这个市场中处于主导地位。

索福克系统的创新是:

1.银行券通过轧平参与银行的账户清算银行券。

2.索福克银行向系统中的成员提供透支权。

由于合众国银行与财政部允许州银行的钞票被当做铸币使用,合众国银行就积累这些钞票而没有将其返回州银行兑付铸币,实际上是在扩张钞票发行而不是努力放慢经济,泡沫在持续放大。

同时州银行大量投资房地产等大项目。

1837年恐慌和1857年恐慌

终于1837年前后,以商人四处借钱种植棉花响应欧洲对棉花的需求为直接原因,杰克逊总统颁布《铸币通告》,随着法令实施后对铸币的需求增加,银行券持有者向银行挤兑铸币,使私营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和信贷急剧减少,出现货币信贷紧缩。

这就是1837年恐慌。

1857年美国出口增长放慢而且铁路收益下降,伦敦的利率提高又减少了对美国证券的需要。

于是出现了1857年恐慌。

两次恐慌导致了很多银行破产,美国银行业进入了一个低谷。

四.二元银行制度的形成

在经历两次恐慌之后的银行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和管制,美国金融进入了快速增长期,这段时期的银行业主要由以下几个特点:

1.全国性通货产生

2.国民银行体系建立

3.银行业结构变化

4.银行巨头形成

5.银行监管与银行救助

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后北方联邦军费负担日益严重,急需全国性通货制止银行券发行中的各种不良行径并取代令人眼花缭乱的银行券,合众国财政票据作为一种更具有法偿力的通货出现了。

1864年正式版《国民银行法案》颁布,准予创立由联邦政府发拍照并进行管制的国民银行。

国民银行的特性:

1.在联邦牌照下组建为股份公司。

2.最低资本金要求根据银行所在城镇情况而定。

3.禁止对以股票为目的的单一借款人的放贷超过银行资本金10%。

4.禁止从事房地产贷款。

5.保有相当于流通中银行券25%的现金准备。

至此,美国独特的“二元”银行体系形成:

一是受联邦银行法规管制的国民银行,二是受相对宽松的所在州银行法规管制的州银行。

1865年国会立法允许州银行转变为国民银行如花旗银行之后,这种二元体系更加灵活。

同时,该法案的颁布踏出了终止银行券发行的第一步!

19世纪80年代以后发行钞票对于银行已经无关紧要,存款业务和支票业务成为银行业务的主导,州银行可以像国民银行一样进行这些业务而且各州的资本金要求更低,但法案修正后,降低了国民银行的资本金要求,形成了二元银行体系。

到这个时候,分支银行已经得到了很长时间的发展,但总体规模还是有限。

由于一些反对者认为分支银行会造成货币力量的积累,而货币力量的积累会毁灭小银行。

以此为背景,美国各个银行建立了与其他银行的代理行安排以进行跨州甚至仅仅是城市间的银行交易,代理行之间相互借款并代为进行对方银行所在地区之外的业务。

正如我们所说,这时期出现了巨头。

美国银行业与工业界联系紧密,形成了以银行为中心的财团,在美国经济金融领域具有强大的力量,如梅隆银行,花旗银行。

这段时间的银行业并非一片欣欣向荣,有很多银行在频繁的金融恐慌和危机中倒闭。

银行清算所应运而生。

其基本目标和业务:

1.在清算所成员银行之间交换支票和汇票,结清由此交换而产生的余额并在恐慌时提供流动性支持

2.发行清算所凭证:

1.以贵金属和法偿钞票为担保发行的方便银行结算。

2.以抵押证券担保发行,在银行业恐慌或危机时使用,作为缓解货币供给不足的手段。

五.投资银行的崛起

内战后美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与一种专门从事证券发行上市的金融机构成长有关,这种金融机构就是投资银行。

当时所谓的投资银行也可以说成是私人银行,因为他们是非股份制银行而且不发行银行券,不需要牌照,自由度很大。

19世纪上半期起步,19世纪70年代大繁荣。

其实在内战以前美国已经出现了一些投资银行,他们主要向欧洲投资者出售美国的运河公司证券铁路证券等。

首要功能就是把欧洲资本转移到美国。

但后来走上政治舞台的投资银行的目的就有所改变。

以19世纪70年代两大群体为例:

1.英美清教徒,他们主要在贸易和融资领域开展业务。

2.德国人和犹太人群体,他们多数从流动商贩开始经营,然后进入零售和批发贸易领域,最后来到纽约从事银行或金融业务。

以摩根银行为首的大型投资银行形成了大财团,产生了金融寡头。

六.联邦储备体系的诞生

1913年《联邦储备法案》通过,联邦储备委员会和12家两帮储备银行构成的联邦储备体系成立,行使中行银行的职能,美国中央银行正式诞生。

该法案有五大突破性措施:

1.规定联邦储备银行可以持有政府存款。

2.银行在恐慌时期可以合格担保物为抵押向联储借钱。

3.创立了一种“有弹性的通货”——取消了国民银行发行银行券的权力,由联储行发行联邦储备券。

4.采取“公开市场操作”。

5.各联储行成为清算所与收集支票的代理,解决主要货币市场中心以外区域没有银行间支票清算和收收集系统造成的清算繁琐问题。

七.商业银行面临挑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随着美国经济繁荣和大众消费的高涨,银行不断创新业务。

1918年开始由商业银行开办个人贷款部,如小额消费者贷款业务,同时也有信托部的成立。

而且很多银行通过附属机构的经营成为全能银行。

同时他们也很注重海外势力的扩张,一战使得英德银行海外竞争能力下降,给美国商业银行海外扩张提供了契机。

然而

1.储蓄银行以外的其他多种金融机构占金融机构资产总量不断提高,如新兴金融机构蚕食商业银行份额

2.商业银行主要是为当地企业提供短期商业贷款,但公司规模扩大需要长期资本,证券市场提供了更便利的方式。

3.各种银行管制法打压。

这些客观现象的存在严重的限制了商业银行的发展。

同时,美国银行的海外分行也屡受打击:

1.美国大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缺乏经验

2.海外经营成本过高,美国银行在规模和投资者信心不足,美国银行信誉不好

3.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国际贸易和国际汇兑不稳定,美元并非主导货币。

八.银行业危机

20世纪30年代,股票市场的崩溃迅即引起银行业危机。

银行持有的证券价值急剧下跌,大良证券贷款成为坏账。

银行业的危机随着经济危机演变成大萧条而日益严重。

美国对分支银行设立的限制造就了大量小而虚弱的银行,银行倒闭几乎天天发生。

然而此时的联储毫无作为。

1931年夏天,外国从美国提走大量黄金,再加上纽约证券市场的大量抛售。

复兴金融公司应运而生,它贷款给银行铁路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以使大银行免于立即倒闭。

同时为应对危机,还成立了铁路信贷公司。

但是最终还是没能阻止大量银行倒闭。

这是继两次大恐慌后美国银行业又一次大低谷。

九.银行货币改革

1933年《1933年银行法》颁布,造成了一定影响:

1.建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2.加强联邦储备体系权力。

3.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分离,至少在制度上实现了。

4.禁止对活期存款支付利息。

这个影响带来了更深远的影响,它大大降低了大型银行吸引同业存款的能力,也降低了通知贷款市场的重要性。

5.是商业银行免于受到过度竞争,得到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保护。

6.银行服务类型减少竞争受到抑制。

一十.管制下的商业银行

20世纪60~70年代财政部将近100家银行归类为少数民族银行。

准予他们获得联邦政府少数民族存款计划提供的专门政府存款。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世纪末,美国银行业的并购活动可以说是波澜不惊,而且主要是小银行的并购。

但是1954年出现了大规模的银行并购,随着合并的发展银行业集中程度提高。

这些合并引起了当局的警戒。

政府开始运用反垄断法控制银行和非银行业务的合并。

扩张分支是商业银行进行并购的一大动因。

20世纪70年代放松银行分支设立管制的力度明显加大。

在规避分支银行管制过程中,银行也出现若干重要的新发展:

1.自动柜员机的广泛使用。

2.银行控股公司的扩张。

这一时期的银行资产和负债也有所变化:

首先是银行资产:

1.美国银行业金融资产在1945~1980年增长较快但商业银行在美国信贷市场中的重要性确有大幅度下降。

原因主要是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兴起蚕食了商业银行的份额。

2.美国商业银行金融资产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其构成也发生了比较显著的变化,突出表现在证券投资的占比下降而贷款在金融资产中的占比上升。

3.二战结束时,商业银行资产组合的范围非常狭窄,但随着联邦政府逐渐减少债务和非政府部门贷款需求上升,商业银行房贷范围开始扩大。

4.消费者信贷在银行贷款中的重要性有很大提高。

负债方面,由于长期以来美国商业银行负债几乎完全是由存款构成,发放贷款所需的资金几乎完全有吸收的存款提供。

单位应对资金压力,向规模日益膨胀的贷款和范围不断扩大的业务提供资金,银行通过金融创新和负债管理开辟新的资金来源:

1.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

2.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是商业银行的另一个创新。

3.这一时期还有一个金融创新是麻省消费者储蓄银行1972年创造的可转让支付命令。

4.一些大银行开始进行负债管理,主要内容包括:

大额定期存款,附属票据等。

这一创新也是商业银行的快速扩张成为可能。

这一时期美国银行业的国际性增强。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的15000家银行中有150家有海外分行并积极从事国际房贷业务。

但不得不忽视的问题是银行业的不稳定性渐现。

自20世纪30年代的银行业改革后,在联邦层面有三个机构分担美国商业银行的监管责任:

1.货币监理署。

2.联邦储备体系。

3.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银行管制过于繁杂,会引起管制当局之间微妙的竞争,有时放松约束又延迟纠正行动。

1973年开始的经济衰退使美国经济陷入近10年的困境。

十一.自由化与创新时代的美国银行业结构性变化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美国银行倒闭数量较之前的30年有所增加,但整体上并没太大变化,进入20世纪80年代,多种因素的作用导致美国银行也出现较大危机。

此时美国提出了银行监管预存款保险体系效率的问题,并出台了一些意义深远的立法性和管性措施。

1980年宾夕法尼亚第一银行寻求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救助拉响了银行业问题警报佩恩广场银行的破产更是正式拉开了倒闭潮的序幕。

美国大银行主要是由于拉美债务危机受到沉重打击。

在1981年更是由于经济形势不佳与公众对本币的信心下降原因,墨西哥破产导致美国无法收回债券,大银行更是受到极大打击。

这一阶段,储贷机构昙花一现。

由于储贷机业监管不力,储贷机构经理没有大项目经验同时进行舞弊,储贷机构成为了美国银行史上最大的丑闻。

美国当局应对危机提出《银行控股公司修正法案》。

重新界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区别,对非金融机构施加了更为严格的限制,并给予信贷机构在发放抵押贷款方面更大的灵活性。

危机解决后美国银行业作出调整与反思:

1.充分理解房贷地域集中带来的风险,开始努力消除全面跨州银行业务中剩余的法律障碍。

2.适应美国金融业发展的趋势,在金融业实践的推动下进一步放松商业银行业务范围的管制。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放松管制、金融市场发展等作用美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竞争日益激烈,商业银行既受到空前的挑战又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重要表象有:

1.银行业并购。

20世纪90年代是美国银行业并购重组浪潮的高潮时期,许多银行在这个时期通过并购成为巨型银行,出现了“超级区域银行”。

2.银行业市场集中化。

巨型银行机构星期,银行机构数量大幅减少,银行分支大幅增加,银行资产、存款和分支网络日益向超大机构集中。

3.经营综合化发展:

1.银行进入保险业

2.创办自己的投资基金来应对共同基金行业的威胁

3.积极从事衍生品交易活动

这些突破极大的改变了银行业的业务,投行和商业银行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

这一段时期商业银行在美国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有所下降。

数据表明贷款在商业银行总资产中的比例有下降,原因有:

1.大型工商企业的融资来源日益多样。

2.工商业贷款市场的参与主体日益多元

3.银团贷款二级市场的实际交易量持续扩大。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商业银行负债结构一个显著变化是核心存款的比例降低,有管理负债比例提高。

更大的一个特点是商业银行的营利性发展:

1.利差逐步收窄,利息收入的相对重要性不断降低。

2.非利息收入持续增长,相对重要性不断提高。

3.风险管理水平提高,损失拨备逐年减少。

4.经营效率不断提高,非利息支出得到有效控制。

至此,美国银行业发展到了我们看到的样子,这就是美国自殖民地时期以来的银行业发展历程。

 

WelcomeTo

Download!

!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