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公转.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85414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公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13公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13公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13公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13公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3公转.docx

《13公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公转.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3公转.docx

13公转

1.3地球的运动——公转

【考纲点击】

1.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重点)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重点)

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重点)

4.昼夜长短的计算。

(难点)

【考点一】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公转特征

(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地球从A点绕太阳公转一周,回到A点的时间间隔为365日6时9分10秒。

(3)当地球处在公转轨道A位置近日点时,为每年1月初,

公转速度快,处在B位置远日点时,为每年7月初,公转速度慢。

2.黄赤交角

(1)几种数据间的关系

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

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

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

(2)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具体影响

①对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和速度及五带范围的影响:

②对气候的影响:

若黄赤交角为零,则太阳始终直射赤道,就不会有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也不会形成地中海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③对四季、五带的影响:

若黄赤交角为零,地球上将不存在四季的更替现象,也不会出现五带。

【特别提醒】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问题

太阳直射点以一个回归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故直射点大约每个月移动纬度为8°,每移动1°大约需要4天。

【考点二】昼夜长短的变化

夏半年(北半球)

春秋分

冬半年(北半球)

图示

 

 

 

 

纬度变化

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相反

全球昼夜平分

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相反

季节变化

北半球:

太阳处于①段时,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

太阳处于②段时:

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相反

全球昼夜平分

北半球:

太阳处于③段时,昼短夜长,昼渐短,夜渐长;

太阳处于④段时:

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相反

【知识拓展】

1.太阳直射点与日出日落的时间、方位的关系

(1)日出日落时间:

①太阳直射的半球,6点前日出,18点后日落。

②越往高纬,日出越早(晚),日落越晚(早);越接近赤道,越接近6点日出,18点日落。

③越接近二分日,越接近6点日出,18点日落;越接近二至日,日出越早(晚),日落越晚(早)。

(2)日出日落方位:

①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日出正东方,日落正西方。

②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③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④正好出现极昼的地方,北半球正北升起、正北落下,南半球正南升起、正南落下。

2.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

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

(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

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如下图所示)。

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

根据分布特点进行计算:

①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

②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

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的夜长(昼长)相等。

例如,40°N的昼长等于40°S的夜长。

【考点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应用

1.纬度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自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具体如下图所示:

2.季节变化

什么时间离直射点最近,什么时间正午太阳高度就最大;什么时间直射点向该地接近,什么时间该地太阳高度就增大。

①A地:

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从冬至日→春分日→夏至日逐渐增大,夏至日达一年中最大。

②B地:

位于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高度从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逐渐增大,冬至日达一年中最大。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及应用

(1)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角=90°-两点纬度差

“两点”指观测点、太阳直射点。

若两点在同一半球,两点纬度差为大数减去小数;若两点分属于南北不同半球,两点纬度差为两点的纬度之和。

(2)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①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②确定房屋的朝向:

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

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③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

如图中各点旗杆日影长短及日影所在方向(图中是6月22日,经线和纬线的交点是直射点)。

④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

纬度差多少度,正午太阳高度就差多少度。

根据某地某日(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可判断该地区纬度大小。

⑤确定楼距、楼高:

为了更好地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

以我国为例,见下图,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

L=hcotH。

⑥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成直角。

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

α+h=90°(如下图)。

太阳光照图及其判读技巧

1.各种光照图图形

 

全图

1/2图

1/4图

局部图

极点俯视图

 

 

侧视图

 

 

 

圆柱投影图

 

 

 

 

2.判读光照图的基本思路

(1)提取空间信息——定位:

①确定南北极点:

若为侧视图或圆柱投影图,通常是北极在上,南极在下;若为极地俯视图,可根据“北逆南顺”确定极点;若为立体图,一般也是北极在上,南极在下,如有自转方向,应据其判断极点。

②确定东西经: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度数依次增大的为东经度,依次减小的为西经度。

③确定自转方向:

若为侧视图或圆柱投影图,左西右东,自西向东自转;若为极地俯视图,可根据“北逆南顺”确定自转方向;若为立体图,一般也是左西右东,自西向东自转。

若标注经度,则要根据经度变化规律判断自转方向:

东经度数的递增方向或西经度数的递减方向为自转方向。

以上三点可以互相验证。

已知其中一点可以判断其他两点。

(2)提取时间信息——定时:

日照图上的时间信息往往是隐藏着的,需要同学们“挖掘”,关键在于找出并确定太阳光照图上重要的七个时间点。

如下图所示:

(3)综合运用:

①与地方时相关的运用:

计算地方时、区时、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时间,确定日界线和日期。

②与季节相关的运用:

地球的公转速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及变化;昼夜长短的分布及变化;气压分布、某地的气候特征、天气现象;季风洋流流向;河流汛期、河流入海口的盐度;植被的生长状况;动物迁徙;农业的生产过程、农作物的生长状况;极地科考时间等。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读甲、乙两幅图,关于从春分日到夏至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此时期地球运行在甲图公转轨道上的Z段上 ②此时期太阳直射点在乙图的a段上 ③此时期北极附近极昼范围逐渐变大 ④此时期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2011·江苏高考)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表。

据此回答2~3题。

时间

地点

当日

次日

日出

日落

日出

日落

9:

00

23:

00

8:

58

23:

02

7:

19

18:

41

7:

20

18:

40

5:

40

18:

48

5:

39

18:

49

2.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①③②

C.②①③D.③①②

3.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2012·南昌模拟)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下图),回答4~5题。

4.图中a、b、c、d四地,位于北半球的是(  )

A.aB.b

C.cD.d

5.当c地昼最长时(  )

A.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

B.北京昼长夜短

C.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D.北极出现极昼现象

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方向绘成简图。

读图回答6~7题。

6.可能反映该学校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及方向的

是(  )

A.①B.②C.③D.④

7.当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时(  )

A.地球公转的速度较慢B.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方向不同

C.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D.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

(2010·江苏高考)下图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

读图回答8~9题。

8.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

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D.丁、甲、乙、丙

9.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  )

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

C.丁、乙、丙、甲D.甲、丙、乙、丁

(2011·合肥模拟)下图中A、C、D、E四点均在赤道上,ABC为北半球晨昏线,B为AC中点;D点与E点经度相差180°,且DB>BE,D点位于昼半球。

回答10~11题。

10.当北京时间为15点44分时,B点纬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

A.23°26′N,64°EB.23°26′N,60°E

C.23°26′S,64°ED.23°26′S,64°E

11.如果DB=BE,会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江淮地区正值梅雨季节B.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C.塔里木河正处于丰水期D.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下图中表示北半球某地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状况,读图回答12~13题。

12.此日江苏省扬州市(约32.5°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是(  )

A.32.5°B.79.5°C.45.5°D.66.5°

13.假设图示太阳高度角为该地一年中最大太阳高度角,则(  )

A.地球上的温带范围将会减少

B.扬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幅度将会减小

C.回归线将穿过我国的海南岛

D.夏至日北半球所有地点白昼时间都最短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东半球图。

此刻,曲线MN上各点太阳高度为0°,MN与EP相交于N点。

该季节,北美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14.由图文信息可知()

A.M位于N的西北方向

B.悉尼正值少雨的季节

C.此季节是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

D.这一天甲地日出时刻早于乙地

15.图示时刻()

A.东经10°各地处于夜B.澳大利亚与巴西不在同一日

C.全球属于夜的范围大于昼D.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

(2011·银川模拟)右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一段纬线,M、N分别是某日的晨线、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该日两点的经度差为90°,一年中M、N两点有重合于O点的现象。

读图回答16~17题。

16.该日后,若M点位置向东接近O点,则太阳直射点(  )

A.位于北半球,且正向北移动B.位于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

C.位于南半球,且正向北移动D.位于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

17.一年中,O点的太阳高度最大值约为(  )

A.23°B.43°C.47°D.57°

(2012·高考安徽卷)下图为我省平原地区某中学的操场和行道树示意图(晴天8∶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盖)。

完成18~19题。

18.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6月某日16∶00~16∶45该校某班同学上体育课的最佳场地是(  )

A.①   B.②C.③D.④

19.下列日期中,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  )

A.5月1日B.6月1日

C.7月1日D.8月1日

二、综合题

20.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甲、乙两处的昼夜分布放大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1)在甲处放大图上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4分)

(2)地球公转到甲处时,①摩尔曼斯克港、②开普敦、③开罗、④北京四城市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序为________;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②、④两城市昼夜长短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3)地球公转到乙处时,C点的日出、日落时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4分)

(4)地球公转到甲处时,A、B两点的昼长分别约是______、________。

(6分)

 

21.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位置是__________。

(2)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点是________,第二天正午太阳高度开始增大的点是________。

(3)该日D点的昼长约为________;B、C两点中,______点先看到日出。

22.(改编题)(20分)比较下面四幅图(注:

乙、丙、丁三图中,阴影区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各图的晨线分别是:

甲:

    经线,乙:

    弧,丙:

    弧,

丁:

    弧。

(2)一年之中,晨昏线与经线重合的日子是    和    。

在地球上,一天中晨昏线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    。

(3)赤道上晨昏线相距经度    度。

理论上地球白昼和黑夜范围相等,但由于大气散射太阳光线,地球上“天亮”的范围实际上比黑暗的地方    。

(4)这四幅图中,北半球昼大于夜的图是    。

(5)图甲中,北京是    月    日    时,图丙中北京是    月    日    时。

 

 

1.3参考答案

1.B解析:

从春分日到夏至日,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北极圈内部的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

2.B3.C第2题,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时,纬度越高的地区,昼长与12小时之差就越大;计算并比较三个地方的昼长与12小时之差可知,①地纬度最高、②地纬度最低。

第3题,若③为北京,则北京当日的昼长为13小时8分,故太阳直射北半球;次日北京的昼长为13小时10分,昼变长,故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4.D 5.C解析:

第4题,a一年四季昼长不变,恒为12小时,这一定是赤道地区;b和c都是北半球冬至日时昼长最长,夏至日时昼长最短,这一定是南半球;d在春秋分日时昼长为12小时,在冬半年昼长为0小时(极夜),夏半年为24小时(极昼),这点一定是北极点。

第5题,c为南半球南极圈上的点,昼最长时,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昼长应为一年中最短,正午太阳高度应为一年中最小,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

6.C 7.D解析:

第6题,据图可知,①地有太阳直射且太阳高度以90°南、北对称,因此它位于赤道上;②地最大的太阳高度为90°,且太阳主要位于北方,故它位于南回归线上;③地情况与②地相反,故位于北回归线上;④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为0°,且太阳位于南方,故④地在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结合我国的地理位置可知,只有③地可能位于我国。

第7题,②位于南回归线上,当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并将北返,此时地球公转的速度较快,该学校所在的北半球气温较低,其他三地正午太阳位于南方。

8.B9.D[解析] 第8题,从图中可看出,四地中乙地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最小,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接近90°,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纬度最低,自转线速度最大;甲、丙、丁三地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均较大,但丙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可达到90°,说明丙位于北回归线;甲、丁两地最大正午太阳高度均小于66°34′,但甲更小,说明甲的纬度最高,丁次之,因此三者纬度由低至高分别为丙、丁、甲。

第9题,甲、丙两地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较大,乙、丁两地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由此可判断出甲、丙位于北半球,乙、丁位于南半球,再结合上题的结论,可知四地自北向南依次是甲、丙、乙、丁。

10.A 11.D解析:

第10题,由题意可知,B点是晨昏线的中点,应该为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DE应该是与晨昏线垂直的经线圈,D在昼半球,DB>BE,说明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当B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时,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而此时北京时间15点44分时,可计算出太阳直射的经线,也就是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因此选择A项。

第11题,如果DB=BE,此时晨昏线与其垂直的经线圈正好平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12.B 13.B解析:

第12题,由图知,该地全天的太阳高度都不变,可知该地位于北极点上,太阳高度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纬度,所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2°N,可计算出扬州市的正午太阳高度角H=90°-(32.5°-22°)=79.5°。

第13题,由题意知,黄赤交角变为22°,则地球上热带、寒带范围变小,温带范围变大;扬州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内最大值将变小,最小值将变大,所以年变化幅度减小;22°N不穿过海南岛;夏至日北半球从赤道到北极点,白昼都达到最长。

 14-15.14.C 15.B 解析:

第14题,由图文信息可知,该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东半球图,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顺时针,M应位于N的东北方向;该季节,北美大陆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说明此时的季节是北半球冬季,南极地区正处于暖季并有极昼现象,应是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悉尼的气候类型是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是夏雨型的气候,此时应正值多雨的季节;该季节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地球上越往南的地区昼越长,日出时间越早,这一天甲地日出时刻应晚于同一经线上的乙地。

第15题,此时的季节是北半球冬季,地球应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又因为此刻曲线MN上各点太阳高度为0°,可推知MN为晨线,MN与EP相交于N点,可推知EP是0时经线,此时地球上新的一天应是EP向东到澳大利亚以东的国际日界线,其余地区是地球上旧的一天,可以判断此时澳大利亚与巴西不在同一日;此时,穿过非洲的东经10°各地有些地区应处于白天,有些地区则处于黑夜;全球范围来说昼夜的范围永远是大小一样的。

16.D 17.C解析:

第16题,北半球的一段纬线,O点应为晨昏线和纬线的切点,MN为昼弧,当M向东接近O点时,表示北半球昼越来越短,故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

第17题,若一年中O点太阳高度最大,应该MN纬度最低,太阳直射点纬度最北,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MN为北极圈,O点正午太阳高度用公式求出为47°。

18.A19.C 通过读图可知东西操场与行道树之间的相互关系,一天中不同时间太阳方位不同,树的影子则不同,6月某日下午4、5点钟太阳应在西南方向,因此①操场将被树荫全部遮挡。

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时日出东北日落西北的位置最偏北,树影转动的角度最大。

20.答案:

(1)逆时针方向画箭头。

(2)①④③② 昼变长夜变短 昼变短夜变长

(3)8∶00 16∶00

(4)14小时 12小时

解析:

(1)题,甲处在公转轨道的远日点附近,北极点周围出现极昼,应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2)题,地球公转到甲处时,太阳直射北半球,越往北昼越长。

地球公转由甲到乙处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开普敦昼变长夜变短,而北京则昼变短夜变长。

第(3)题,读图可判断出C点的昼长为8小时,日出时间为8时,日落时间为16时。

第(4)题,读图可推算出A点昼长为14小时,B点位于赤道,昼长为12小时。

21.答案:

(1)80°W,23°26′S 

(2)B A、C、D

(3)13小时20分 B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A点为晨昏圈与北极圈的切点,其地方时为12时,北极圈及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所以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80°W,23°26′S)。

在这一天,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第二天太阳直射点北移,所以A、C、D三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开始增大,D点所在纬线与昏线的交点大约在20°E经线上,地方时为18时40分,即D点日落时间约为18时40分,所以其昼长约为13小时20分。

B点的白昼比C点白昼长,所以B点比C点先看到日出。

22.答案:

(1)150°E AC OA AB 

(2)春分 秋分 相反

(3)180 大 (4)丙、丁 (5)3 22 4 6 22 15

解析:

(1)题,由图甲知春分日经线与晨昏线重合,阴影部分为3月21日,非阴影部分为3月22日。

所以图甲60°E是0时,则150°E为6时为晨线;图乙晨线为AC弧,图丙OA为晨线,图丁AB为晨线。

(2)题,春、秋分时晨昏线和经线重合;晨昏线移动方向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第(3)题,由于散射作用,实际昼半球大于夜半球。

第(4)题,图甲昼夜平分,图乙南半球昼长夜短,图丙北半球昼长夜短,图丁北半球昼长夜短。

第(5)题,图甲中,60°E为0时,则北京为3月22日4时;图丙中,75°E为6月22日12时,则北京为6月22日15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