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森林工程建设为契机.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84717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森林工程建设为契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以森林工程建设为契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以森林工程建设为契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以森林工程建设为契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以森林工程建设为契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以森林工程建设为契机.docx

《以森林工程建设为契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森林工程建设为契机.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森林工程建设为契机.docx

以森林工程建设为契机

以森林工程建设为契机

整体打造重庆主城南部特色区域性生态文化旅游圈

—兼论大渡口旅游业建设

区信访办冯学焦

摘要:

重庆主城南部的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巴南区和江津区汇集了十分丰富、极具特色的自然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如何把这些资源变成区域经济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认为该区域应该抓住森林重庆建设难得的机遇,大力发展区域性生态文化旅游圈,打造文化底蕴深厚、地方特色鲜明的旅游板块,提升城市品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区域生态旅游圈建设

 

“森林是地球之肺”,科学研究表明每一公顷森林一年能够吸收1000公斤的二氧化碳,释放730公斤的氧气,森林对生态环境的作用不言而喻。

从全球来看,生态的差距已成为我国与发达国家最大的差距,而城市是最需要森林的地方,也是发挥森林效益最好的地方,城市森林是有生命的基础设施。

2008年重庆森林工程启动后,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重庆主城南部区域应该抢抓住森林重庆建设的机遇,借助建设长江上游生态文明区的契机,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将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带动相结合,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圈,提升城市品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区域是一个客观上存在的,又是人们观念上的抽象的空间概念,有大有小,但一般来说,它是一个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自然条件、民族文化历史等区域性要素条件上有相同性质的一定空间范围。

从地域的关系看,主城南部区域具有毗连的地缘性。

主城南部包括大渡口区、巴南区、九龙坡区和江津区,地处主城南部,同属于一小时经济圈,而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处于联系江津区、巴南区的中心,是重庆主城经济布局向西拓展的战略枢纽和桥头堡。

它们在空间地理上彼此相连、浑然一体。

从民族结构看,该区域以汉族为主,区域风俗语言习惯相近,群体性格相同,长期互通往来,关系融洽,其文化亲和力较强。

族缘加深了地缘,地缘密切了族缘。

从历史习惯看,该区域在商、周时代属于巴国所在地,深得巴文化之魂。

从经济结构看,该区域属于重庆老工业基地,使其散发着强烈的工业文明的气息。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把主城南部包括大渡口区、九龙坡区、巴南区和江津区作为一个整体区域来研究是可行的。

一、重庆主城南部发展特色区域性生态文化旅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要求

区域经济合作是世界性的趋势,目前世界区域性一体化的组织有30多个,参加国家达到150多个。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也积极推进国内区域性经济合作,出现了港澳粤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等,大力促进了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旅游是大经济的一个分支,其发展也必将顺应这一潮流,走区域旅游合作之路。

(二)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需要

重庆作为内陆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如何建成内陆开放型经济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

而旅游业本身是开放型的经济产业,其旅游资源市场和客源市场的分布与存在不受国界、地界的限制,必须是跨行业、跨地区的区域性合作。

而且旅游业是一项涉及面广、关联度高、辐射力强的综合性产业。

与旅游业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直接相关的行业就有27个。

通过区域旅游合作,对于促进区域开放型经济建设,提高区域整体竞争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三)旅游需求发展趋势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目前旅游需求存在三大趋势:

一是多样化趋势。

观光与度假、观光与商务会议、观光与生态考察、观光与探险、观光与修养保健等复合型旅游需求类型不断发展,引发了国内区域性旅游板块的打造。

二是大众化趋势。

普通民众的金钱与时间相对有限,而彼此相邻沿线的区域旅游板块可以适应他们的需求。

三是旅游业竞争日益激烈。

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超过了汽车业、石油业、钢铁业等。

面对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整体打造旅游板块,提升质量,是抢占旅游市场的必要。

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构建旅游特色圈是避免恶性竞争、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扩大内需的要求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国家正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走扩大内需之路。

2009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将大力推动旅游消费,并将此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之一。

抓住机遇,加快建设主城南部区域特色生态文化旅游圈,推进区域经济新一轮开放开发,对转变发展方式、极大地拉动内需,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

二、主城南部发展区域性生态旅游圈的特殊优势

该区域汇集了十分丰富、极具特色的自然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可以打造文化底蕴深厚、地方特色鲜明的旅游板块。

(一)资源优势

1、奇特的自然景观

区域内有发展比较成熟的江津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四面山,被联合国生态保护专家确定为地球上难得的“天然物种基因库”。

容纳了2000余种动植物。

清溪沟风景区森林覆盖率85%,有神奇的峰谷、石林、幽深的岩洞及众多古迹。

人工湖泊延绵10余公里。

巴南区丰富的山、水、林、泉、洞、湖、溪、河、瀑、谷等自然资源,形成了“三泉”(南泉、东泉、桥口坝温泉)、“三山”(圣灯山、樵坪山、云篆山)、“两岛”(木洞桃花岛、鱼洞中坝岛)、“一湖”(南湖)、“一洞”(姜家溶洞)、“一场”(重庆国际高尔夫球场)、“一区”(安澜鹭类自然保护区)的景区格局。

重庆四大温泉巴南独占其二,东温泉热洞更是亚洲一绝。

“川东小峨眉”圣灯山被誉为“植物基因宝库”。

姜家溶洞风景区被中英联合洞穴科学考察探险队专家认为是“地下艺术长廊”。

九龙坡区有优美的田园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全国最大的白市驿白鹭自然保护区,全市最大的人工湖—龙潭湖。

形成了海兰云天风景区、天赐温泉休闲区。

主城“绿肺”之一中梁山纵贯全境。

“重庆都市后花园”建设初具规模。

尚待开发的大渡口区境内有主城四大“绿肺”之二的中梁山和铜锣山,有位于重庆主城西南的钓鱼嘴半岛,上风上水,三面临江,是城市规划专家眼中的打造中央休闲区(CRD)的理想选择。

钓鱼嘴半岛西北角为规划的白居寺森林公园,东南侧接金鳌寺森林公园和金鳌寺至观音寺的沿江生态片区,沿江上游为中梁山森林公园。

附近有南海温泉,整个区域属重庆市金鳌寺—云篆山生态控制区,是重庆景观生态的重要节点。

2、丰富的人文景观

古城古镇风韵犹存。

江津区境内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塘河古镇和中山古镇。

巴南区的丰盛古镇正争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大渡口境内有尚待开发的长江码头文化的代表—马桑溪古镇。

有马王场老街,历史上曾经是渝西南近郊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文化重镇。

历史遗存价值巨大。

大渡口区境内的马王场旧石器、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是重庆主城最古的人类活动遗址。

大渡口长江北岸杨家嘴还是古巴国的“龟亭”(市场)遗址。

这对于研究巴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物价值和意义。

革命教育遗址丰富。

江津区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4A级旅游景区(点)、重庆国防教育基地—聂荣臻元帅陈列馆。

有陈独秀辞世的最后寓所。

巴南区有“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辛亥革命志士杨沧白、新中国首任女大使丁雪松等优秀儿女等。

大渡口区有抗战文化遗址马桑溪码,这里曾在日本大轰炸中与重钢命运与共,与卢作孚先生的民生船队结下生死之交,是《记忆山城》、《重庆大轰炸》的实物见证。

工业文化丰富。

该区域属于重庆老工业基地,见证了钢铁工业发展的足迹。

3、民俗文化多姿多彩

茶文化、民俗文化丰富,巴南区和江津区的茶叶都很有名气。

节日民俗众多,如巴南区的年猪节,还有巴南儿歌、木洞山歌、接龙吹打等民俗,江津区古镇的民间年夜饭,大渡口区的舞狮子、玩龙灯、划花船、打腰鼓、连箫等浓烈的民俗传统文化,敖山村的乒乓球多次获得全国农运会集体和个人的冠军,被评为重庆市体育先进乡镇,民间成立的宇诚武术学校独特的硬气功等传统民俗文化,在民间广为流传。

堰兴剪纸等特色文化负有盛名。

宗教文化丰富。

九龙坡区境内有佛教圣地—华岩寺,重庆佛学院即建于此。

江津区有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金仙洞古刹,殿内佛像造型美观,栩栩如生。

大渡口有石林寺、金敖寺、小南海岛等悠久的佛教寺庙文化遗址。

据说石林寺是华岩寺的前身,历史悠久。

(二)产业优势

从主城南部区域旅游业看,成绩是比较大的。

2008年,巴南区全年接待游客390.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分别增长26%;增长25%。

江津区旅游也发展迅速。

提出了“大旅游江津”的战略目标,并将旅游作为江津加快发展的十大经济主战场之一。

2008年共接待游客212.38万人次,同比增长30.8%,旅游综合收入5.9亿元,同比增长29.31%。

九龙坡区旅游业成效显著。

2008年,九龙坡区旅游局紧紧围绕“乡村旅游主题年”和“大项目、大营销、大投入”三大战略,全区1—10月接待游客人数共计655.92万人次,同比增长21.89%;实现旅游收入68871.6万元,同比增长21.89%。

大渡口区正抓住重钢搬迁的历史机遇,拟打造一个以生态为体,以文化为魂,以文化创意、休闲娱乐产业为支撑的CRD(中央休闲区)。

在最新的重庆市总体规划中对大渡口区的定位是:

“金鳌寺、白居寺、钓鱼嘴及滨江地带为主城南部的生态旅游休闲区”。

(三)区位优势

主城南部区域正处于主城中部向西部拓展的重要位置,是重庆主城区三大板块之一,是西部新城的核心板块。

在重庆空间发展格局中,九龙坡区位于重庆中部城市产业密集区,处在西部成渝产业聚合带的起点上。

区内白市驿机场、长江上游最大的深水货运水路联运码头九龙坡港与成渝高速公路、渝黔、渝襄、成渝铁路“三足鼎立”。

构筑了立体交通网络。

大渡口区是全部纳入重庆市规划的600平方公里主城核心区内的两个区之一,位于一小时经济圈核心层,是主城向西的重要门户和窗口。

区内交通网络密集,水运条件良好,有长江水岸线34公里,水运码头8个。

巴南区位于重庆市主城区南部,属重庆都市经济发达圈。

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四通八达,基础设施完善。

长江流经境内60余公里。

江津区,位于重庆市西南部渝川黔结合部,是重庆市规划建设的长江上游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和宜业宜居的山水园林城市,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能源基地,重庆西南部现代商贸物流中心。

整个区域连成一片,自然条件十分接近;文化、风俗、生活方式相同;经济环境相似,都是工业区。

当然也有区别和各自的特色。

这种一致性和特殊性,使游旅资源形成相似性和差异性,既有共同的资源又可以形成资源互补。

在旅游资源开发的时间上也有差异性,如该区域的巴南区在发展温泉旅游方面全国闻名,江津区有国家4A级风景区,九龙坡区的都市乡村旅游远近有名,开发较早,旅游产品比较成熟。

中梁山是主城四大肺叶之一,大渡口区的钓鱼嘴半岛是主城区唯一能与渝中半岛相媲美的江中半岛,又具有工业旅游的唯一性,其旅游资源没有开发,但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价值。

如果进行区域整体开发,可以形成热点带温点和冷点,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不断纵深开发、发展的局面,形成比较理想的旅游区域。

(四)政策优势

1、中央把旅游业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旅游业显著的经济功能,使1998年11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这一新战略,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已被作为经济发展的先行产业优先发展。

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

据有关统计旅游业总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超过了8%。

就重庆的发展目标看,将发展成为旅游大市、旅游重点市。

重庆在2003年的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市GDP的9.06%,旅游业成为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

2、国家为扩大内需而实施的系列有利政策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中央出台了8个方面、52项政策用于扩大内需。

国务院作出了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

到2010年底,全国投资4万亿元用于扩大内需,其中林业作为生态环境的主体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同时国家把重庆统筹城乡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使旅游业发展的宏观环境越来越好。

当前,国民经济结构正在进行大的调整,旅游业在开辟消费新领域、扩大城乡就业、加快货币回笼、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等方面,均能发挥特殊的功能。

主城南部区域应借机把扩大内需与完善发展战略、促进区域旅游的协调发展结合起来,加快建设特色生态文化旅游圈。

三、以森林工程建设为契机,发展主城南部特色区域性生态旅游圈的建议

(一)树立大旅游、大产业战略观念和创新观念。

社会进步发展的前奏是思想观念的解放。

明确旅游业的产业地位,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一步,它直接关系到对旅游业的重视程度,政府和企业对旅游业的态度影响到投资的多少,并影响相关的各项工作。

要树立“大旅游大产业”观念,树立抓旅游就是抓产业结构调整,是建立无烟工业的观念,坚持“围绕大生态,开发大市场,发展大旅游,培植大产业”的指导思想,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确定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和优化经济结构的支柱产业,同时借助旅游的关联力量,以旅游促进第三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并抓住旅游市场重组,旅游产品升级换代的机遇,逐步形成主城南部特色生态旅游的新格局和新模式。

旅游业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比如垫江县是一个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县,但其发展旅游的“无中生有”,将旅游业搞得红红火火。

是什么使垫江的旅游业在全市占有一席之地?

关键就是对旅游理念的认识和创新意识。

旅游资源除了名山大川、风景名胜、文化古迹等外,现代人对放松心情、亲近自然、回归自我的心里要求是非常强烈的,垫江县就敢于从这里进行突破,创新发展思路,实施旅游大战略,通过营销农村的田园风光,为旅游业发展开辟了新途径。

主城南部区域应在以下方面着力:

旅游布局上,要根据区域内旅游发育程度和旅游景区的建设以及闻名程度,本着交通便利、优势互补、重点开发、层层深入的原则,应依赖区域内知名度最高、旅游业发展最好的巴南区、九龙坡区和江津区为龙头,由它们联动大渡口区,完成区域内的旅游联动开发与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流。

大渡口区也要借势而上,加强旅游景区开发。

要进行整体规划与全面发展。

在发展区域旅游上,在扎实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特色区域生态旅游圈总体规划,充分考虑和挖掘各地区的旅游资源特色和开发潜力,通过客观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和特色,利用可持续发展原理,来突出不同旅游区的生态旅游形象;通过产品设计、景区规划来强化各旅游区的功能。

同时注意不同旅游区的资源配置,注意各旅游区之间的协调关系,改善各旅游区之间相互通达性和资源的互补性。

规划还要与各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一致,以构建区域性生态旅游区,重点突出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旅游品牌,为创造旅游精品打下基础。

突出特色与名牌开发。

资源特色是区域性旅游保持强大吸引力的源泉。

特色就是优势,要在充分认识本地区旅游资源特色和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国内外市场旅游需求的发展变化和旅游产品的发展趋势,对区域旅游的形象、产品、市场做到科学定位,突出特色,塑造名牌,着力开发旅游精品、绝品。

同时要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实行错位发展。

(二)开发方式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区域协调合作。

旅游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特点,如“长江三峡”等跨行政区划的旅游线路不可能完全由企业组织运作,而必须由政府主导运作。

从旅游市场开发来看,国际上都是由旅游部门进行形象宣传,再由企业跟进,进行具体促销。

从旅游开发来看,旅游资源具有垄断性,其价值代表应由政府承担,而加强区域旅游业协作更需要由政府进行。

但是,强调政府主导,并不是对市场作用的否定与削弱,而是在以市场为基础配置的前提下,全面实行政府主导,形成领导重视、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格局,加快大旅游、大市场、大管理的进程,充分利用政府主导的优势,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发展速度。

主城南部区域从旅游业发展看,政府都把旅游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并确立了旅游开发的思路,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

但仍然是各自为政,还没有形成区域开发的共识。

目前,主城南部区域从政府层面讲首先应该统一认识,加强合作,着眼于区域旅游的整体综合优化,实施旅游整体开发。

其次,要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促进区域旅游的联合开发。

再次,在资源开发中,要全面把握区域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紧密结合自己特有的资源,实施重点打造,突出优势旅游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布局。

最重要的是要依托区域内开发比较早,比较成熟的景区带动,形成热点带动温点,冷点,老景点带动新景点,根据“点—线—网—面”的开发规律,统筹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线路的设计。

在主城南部区域旅游业发展中,最弱的是大渡口区。

大渡口区应该尽快启动旅游业发展,首先应该将旅游局单设,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利用既有的资源和森林工程建设成效,打造特色生态文化旅游产品,因为资源并不是旅游产品,产品需要打造。

从而提升城市品质,优化产业结构。

据统计大渡口2008年上半年三次产业比重为1.2:

80.8:

18.0,三次产业更加向第二产业集中,第三产业比重呈下降,所以急需进行结构调整。

(三)做强生态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今世界,生态旅游已经与世界旅游业的总体增长密切联系在一起。

生态旅游是与大自然和谐一致的旅游活动。

主城南部区域应该抓住森林工程建设的机遇,做好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加快发展以绿地为主体的森林公园、特色公园、大型绿地、绿色走廊、生态农业基地和“辐射区”(中梁山、铜锣山、长江沿岸)植树造林工程以及城市的环城绿化带,形成旅游区点线面相结合的旅游城市绿色系统。

以生态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优质生态环境为代表的绿色文化为特色,突出生态主题,优化特色产品层次结构,在比较成熟的都市乡村旅游的基础上,还可以开发有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

开展森林人家旅游。

森林人家是符合资源特色的全新品牌,是林改后增加林农收入的配套措施,是改变生态公益林利用模式,解决保护与利用矛盾,变被动保护为主动保护的切入点,是林业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森林公园和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的突破口,是宏扬、挖掘和传播森林文化的重要平台。

森林人家是以良好的森林资源环境为背景,以有游憩价值的景观、景点为依托,以林农和大户为经营主体,充分利用林区动植物资源和乡土特色产品融森林文化与民俗风情为一体的,为城市游客提供价廉物美的吃、住、游、娱、购等旅游要素服务的生态友好型旅游产品。

南部区域可以充分依托森林、温泉等资源,做好森林人家旅游产品的开发。

发展游船旅游。

主城南部区域还应该充分利用长江的黄金水道,结合长江流域绿化、美化工程,大力发展游船旅游,既可享受两岸美景,又可以停靠在主城其他区,并与重庆的两江游甚至“三峡游”结合,让游客充分享受到重庆这座山水城市的魅力。

(四)发掘文化资源,做好生态特色文化旅游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随着消费者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价值的追求越来越强烈,人们纷纷探询不同民族文化的历史。

作为神秘消失的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主城南部区域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开发文化旅游:

发掘打造巴文化旅游。

在已经开发打造了巴国城基础上结合资源进一步发掘巴文化内涵,联合整体打造巴文化,恢复和建立马王场古人类文化遗址保护区,恢复和建立古巴国的市场—“龟亭”文化遗址保护区,结合建立巴渝民间文化艺术宫,传承优秀的巴渝文化,让游客真正感受到“游览几小时,梦回几千年”,让重庆这座历史名城真正焕发文化的魅力。

依托森林公园和古寺名刹,开发和推出佛教文化、森林风光、宗教朝觐、登山健身等旅游产品。

主城南部区域已经有相当成熟的华岩寺佛教文化,江津区有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金仙洞古刹,大渡口有石林寺、金敖寺、小南海岛等悠久的佛教寺庙文化遗址,有九宫庙著名的佛教文化地名等,而且紧靠主城肺叶之一的中梁山,在建的中梁山公园和小南海温泉度假区是重庆景观生态的重要节点,应该紧密结合森林工程的建设,使佛教文化与生态风光、登山健身等结合,要以华岩寺这个热点带动大渡口、江津的冷点,打造区域佛教文化旅游精品。

结合民俗风情主题旅游,进一步开发提升古镇古街旅游。

为提升旅游品质,古镇古街旅游要大力开展民俗风情主题旅游。

主题旅游是为满足旅游者某方面的特殊兴趣与需要,围绕某个主题推出的旅游活动。

主题旅游是对传统观光形式的一种发展和深化。

比如我国的“丝绸之路旅游线”等成为拳头旅游产品。

又如今年春节期间,“吃传统年夜饭,过传统年”成为主城市民重要的过节方式。

市假日办消息称,春节期间,有上百万主城市民,到各乡村旅游景点过传统的春节。

九龙坡白市驿“特色烤羊”,巴南云篆山“年猪年”、江津中山古镇“传统年夜饭”等主题活动,吸引了大量市民,让人们享受到了乡趣、童趣和天伦之乐。

利用资源,开发工业旅游。

主城南部区域属于重庆的老工业区,特别是大渡口区曾拥有“十里钢城”美誉,更是传统工业的代表。

重钢曾锻炼出了新中国成渝铁路的第一条钢轨,为西南地区工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老工业基地面临改造振兴。

2007年,市委、市政府启动了重钢环保搬迁,大渡口区迎来了发展战略的巨大转机。

但是大渡口区在谋求新的发展之路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好曾经作为钢城的传统工业历史文化遗存,这是历史留下的宝贵资源,开发好传统工业旅游。

这在国内有成功的范例,如北京首钢集团自2001年9月开始搞旅游接待,综合开发了企业生产景观、环境景点、厂区古迹、企业文化展示等五个方面的旅游资源,设计了绿色首钢环境游、“钢铁是这样炼成的”生产工艺游和高新技术游三条旅游线,通过开展工业旅游,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所以主城南部区域应该充分利用工业资源,开发传统工业旅游,并与工业园区绿色、环保、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工业旅游结合开发,让人们体验工业发展之路、社会经济进步之路。

发掘历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

主城南部区域有丰富的红色文化积淀,深入挖掘这些优势资源,扎实推进红色文化建设,对于打造优秀人文精神、增强发展内动力、提升文化内涵、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首要的是强化文化研究,努力丰富南部区域红色文化的内涵。

在遵循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对南部区域红色文化的历史、内涵、价值、地位和加快建设的内容、办法和途径作深入全面的理论研究,夯实红色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同时赋予红色文化在新时期的时代意义,提升发展的软实力。

其次要包装开发红色文化产品,培育壮大红色文化产业。

按照“文、商、旅”一体化发展的思路,积极培育红色文化项目,包装推出一批体现红色元素的旅游商品,规划打造红色旅游线路,带动旅游产业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